1、第一编第二分编 秦汉文学教案(33 课时)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使修学者全面了解秦汉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和特点,对秦汉时期重要的文学样式汉赋和史传散文、及其他文学体裁和文学现象、重要的作家和作品有较深入的认识,培养理解、分析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能力。重点难点:李斯、贾谊、晁错的政论文;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班固的大赋;司马迁、班固的史传散文;汉乐府民歌等的文学成就。目录与课时分配:第一讲:秦汉文学概述 1 课时第二讲:秦及西汉散文 2 课时第三讲: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6 课时第四讲:司马迁与史记 8 课时第五讲:两汉乐府诗 4 课时第六讲:东汉辞赋 4 课时第七讲:汉书及东汉散文 4 课时第八讲:
2、东汉文人诗 4 课时教材:主要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上) 周建忠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8 月版参考教材:中国文学史第一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第一讲 秦汉文学概述教学目标:1、秦汉文学的基本态势2、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及分期教学重点和难点:1、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教学方法:讲授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第一课时本节主要讲授汉代作家群体的形成、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汉代文学的嬗变与分期秦始皇于公元前 221 年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实行了政治、经济、文化的系列改革以适应统一的需要。秦朝文化上统一文字给学
3、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秦末农民起义推翻秦暴政统治,公元前 206 年汉高祖刘邦建立了强盛的大汉王朝,汉初采取了一些与民生息的政策,如制定律令、减轻田赋、宽政省刑等,使国力日益强盛。文化思想上除秦挟书律和訞言诽谤之罪,尊黄老无为之说,对各家学说也采取了宽容并蓄的政策,思想文化比较活跃自由。汉初为了娱乐和制礼作乐的需要,沿承秦制设置了乐府机构。一些楚歌广为传唱。汉武帝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实行统一货币、均输平准、官营盐铁等经济措施,确保国力富足;北击匈奴、打通西域,扩大了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统治地位。帝国进入了空前强盛的时期。西汉后期土地兼并,各类矛盾
4、日益激烈,王莽篡权改制,更加激化了矛盾,导致绿林、赤眉的起义,西汉王朝随之覆灭。汉光武帝刘秀依靠豪强势力夺取政权,于公元 25 年建立了东汉王朝。东汉土地财富集中问题仍没解决。统治集团外戚、宦官长期争斗、吏治黑暗、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在黄巾起义和各路豪强割据势力的打击下,终于被魏取而代之。秦汉文学就是从秦始皇统一到三国时期魏代汉,这一时期的文学。一、汉代作家群体的形成作家群体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汉代社会为作家群 体的持续生成提供了适宜的气候和土壤。 第一,汉代形成解读辞赋的社会风尚汉代的官学和私学都以讲授儒家经典-五经为主,其中就有诗经这部 文学作品。因此,师生在诵读五经的
5、过程中,自然受到文学方面的熏陶,提高自 身的文学素养。事实上,汉代士人的阅读范围并不限于五经,而是广泛得多,尤 其是解读辞赋的社会风尚,对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起到催化作用。西汉时期,解读楚辞是一种专门学问。严助向武帝推荐他的同乡硃买臣,“召见,说春秋, 言楚词,帝甚说之,拜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俱侍中。”(汉书硃买臣传) 硃买臣同时向汉武帝讲解春秋和楚辞,因此得到提拔。武帝还令淮南王刘安 为离骚作注解,“初,安入朝,献所作内篇,新出,上爱秘之,使为 离骚传。”(汉书淮南王传)宣帝修武帝故事,“征能为楚辞九江被公, 召见诵读。”汉赋和楚辞有很深的渊源关系,这种新文体确立之后,也和楚辞一 样成为士人贵
6、族的诵读物,汉宣帝时还有过这样的事情:王褒等人用诵读奇文及 自己作品的方法为宣帝的太子、亦即后来的元帝治病解闷,其中的奇文当有楚辞 类作品。这种精神疗法效果明显,不但太子得以康复,而且经他倡导在后宫形成 了诵读王褒赋的风气。(事见汉书王褒传)到了东汉时期,人们诵读辞赋 的兴趣依然很浓,就连贵族妇女也主动参与,出现了像王逸楚辞章句这样的 专门著作。诵读辞赋在汉代是一种高雅的活动,是士人文化素养的标志。虽然诵 读辞赋者并未都成为辞赋作家,但汉代许多人确实是从诵读辞赋开始而顺理成章 地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扬雄少而好学,“顾尝好辞赋”(汉书扬雄传), 他诵读屈原的离骚、司马相如的赋,并且加以摹拟,他本
7、人也成了汉代重要 的作家。王逸著楚辞章句行于世,他还创作诗赋等作品多篇。汉代解读辞赋 的社会风尚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因此,汉代的文人也以辞赋家居多。 第二,以文才取士的用人制度汉代采用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录用人才,为作家群体的生成提供了许多 机遇。西汉朝廷诏举贤良方正,州郡举孝廉、秀才,东汉又增加敦朴、有道、贤 能、直言、独行、高节、质直、清白等科目,广泛搜罗人才。两汉选拔人才注重 学问品行,也不排斥对有文学创作才能者的录用,许多作家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 主要并不是他们经通行修,而是在于他们的文才。尽管以文才录士在两汉用人制 度中并不居于主导地位,而仅是一种补充手段,但它对两汉作家群体的
8、生成却起 到了推动作用。汉代不仅中央朝廷、诸侯王,甚至有些身居要职的外戚都以文才 取士。 第三、诸侯王养士的风气汉初以招致文士闻名的诸侯王有吴王刘濞、梁孝王刘武、淮南王刘安。“汉 兴,高祖王兄子濞于吴,招致天下之如游子弟,枚乘、邹阳、严夫子之徒兴于文、 景之际。”(汉书地理志)投奔吴王刘濞门下的文士有枚乘、邹阳、严忌, 他们都擅长辞赋。后来吴王谋反,枚乘、邹阳等人见刘濞不听劝谏,一意孤行, 就离开吴地而投奔梁孝王。梁孝王待他们为上宾,司马相如也弃官前往梁国,宾 主相得,过着文酒高会的生活。参加梁园唱和文人还有羊胜、路乔如、公孙诡、 韩安国等。“而淮南王安亦都寿春,招宾客著书。”(汉书地理志)流
9、传 下来的淮南子就是出自刘安的宾客之手。汉书艺文志著录淮南王赋 82 篇,淮南王群臣赋 44 篇。显然,淮南王群臣不但著书立说,而且还是一个从 事辞赋创作的群体。汉初几位诸侯王以文才取士,聚集在他们周围的辞赋家则是 以文会友,他们置酒高会,游赏唱和,汉初作家群体首先在几位诸侯王那里生成。 第四,帝王的爱好与提倡西汉武、宣、元、成诸帝都是文学爱好者,其中武帝还有诗赋传世。同声相 应,同气相求,他们出于本身的兴趣,大量招揽文士,许多人就是因为有文才而 得以在朝廷任职。因擅长文章辞赋而被录用的著名作家,武帝朝有司马相如、东 方朔、枚皋,宣帝朝有王褒,成帝朝有扬雄等。有些人虽然不是靠文学创作才能 而进
10、入仕途,但是,他们成为朝廷命官之后,在天子的倡导下也加入了辞赋创作 的行列。自武帝起,创作辞赋成为西汉朝廷一大雅事,许多高官显宦都参与其间, 由此形成了向天子进献辞赋的制度。东汉光武帝、明帝都不好辞赋,但是,兴起 于西汉的进献辞赋之风依然在东汉延续,基本上保持了它的连贯性,许多文人就 是因文才出众而倍受青睐。 东汉政权长期被外戚把持,那些身居显位的外戚大量招纳宾客,东汉许多著 名作家都当过他们的幕僚。杜笃曾任车骑将军马防的从事中郎,战殁于射姑山; 傅毅任军司马,马防以师友之礼待之。(后汉书文苑列传)马融先后依附 大将军邓骘、梁冀。(后汉书马融列传)在那些显赫的外戚中,窦宪网罗 的文人最多,“永
11、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复请毅为主记室,崔骃为主簿。及宪迁大将军,复以毅为司马,班固为中护军。宪府文章之盛,冠于当世。”(后汉 书文苑列传)当时几位著名作家都在窦宪府供职,成为历史上一件盛事。 汉代诸侯王、天子和外戚对文人的招纳任用,对广大士人具有很强的号召力, 使他们把文学创作当成博取功名的一种手段,并借助上层贵族的权势而聚集起来。 汉代作家群体的持续生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 第五,乐府、东观等设立两汉某些文化机构的设立,为稳定已经生成的作家群体发挥了积极作用。乐府是西汉长期设置的机关,它的职能是搜集各地的歌谣乐曲,同时也组织文人创 作诗歌,司马相如等几十名作家曾经为乐府写过诗赋。后汉的洛阳东
12、观也是文人 荟萃之处,许多著名作家曾在那里供职。东观是文人向往的地方,“是时学者称 东观以为老氏臧室、道家蓬莱山。”(后汉书窦融列传)东观任职人员的 主要工作是校雠经书,不过,既然众多作家汇集在一起,当然少不了诗文唱和之 类的活动。鸿都门学是灵帝光和元年(178)在洛阳设立的皇家学校,专门学习辞赋书画。学生由州郡选送,一度多达千人。灵帝下诏,为在鸿都门就学的乐 松、江览等 32 人图像立赞,用以激励学者。这种专门培养文学和艺术人才的学 校,在历史上是首创,是汉代作家群体生成期的一件大事。 第六,游宦风气汉代时断时续的游宦风气,也为作家群体的生成注入了活力。西汉早期,文 士的游宦活动主要是在诸侯
13、王之间进行的。武帝朝至东汉初期,游宦之风稍衰。 东汉中、后期,游宦又成为社会时尚。“自和、安之后,世务游宦,当途者更相 荐引。”(后汉书王符列传)有些文人通过游宦进入仕途,相当一部分成 为侍从文人、幕僚文人。而那些不能入仕的文人则是大量的,绝大多数没有留下 自己的姓名,他们或滞留太学,或穷居野处,和侍从文人、幕僚文人鼎足而立, 是汉代作家群体的重要成分。 二、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 第一,以巨丽为美的审美风尚。汉朝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强盛、疆域的扩展,使那个时代的作家充满胜利的 喜悦和豪迈的情怀。反映在文学上,就是古往今来、天上人间的万事万物都要置 于自己的观照之下,加以艺术的再现。司马相如说过:“
14、赋家之心,包括宇宙,总揽人物。”(西京杂记卷二)司马迁称,他撰写史记的宗旨是“究天 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司马相如和司马迁,一 个是辞赋大家,一个是传记文学巨匠,他们处于文学创作的不同领域,却不约而 同地提出了基本相同的主张,对作品都追求广大的容量、恢宏的气势,欣赏那种 使人产生崇高感的巨丽之美。在大赋中,凡是能够写入作品的东西,都要囊括包 举,细大无遗,无远不届。在史传文学中,天文地理、中土域外、经济文化等面 面俱到,远至黄帝,近至当世,从帝王将相到市井细民,三教九流、诸子百家, 各类人物纷至沓来。就是篇幅有限的郊祀歌,也具有兼容并包的性质。汉代文学 的巨丽之美,体现
15、的是对大一统帝国辉煌业绩的充分肯定,它的表现对象、领域 和范围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 第二,文人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汉王朝处于历史的上升期,其中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太平盛世。汉代文人生 活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普遍具有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怀着强烈的建功立业 的愿望。他们追求人生的不朽,希望能够青史留名。汉代文人贵于名行,为了实 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他们可以忍辱负重,赴汤蹈火,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正因为如此,汉代文学作品中贯穿着一种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保持着激 扬高昂的格调。西汉盛世的作品自不必言,就是到了东汉王朝的衰落期,文人们 念念不忘的依旧是建功立业,扬名后世。虽然从西汉末年
16、开始,谨于去就的思潮 有所抬头,甚至出现一批隐遁之士,并在文学中有所反映,但所占比重不大,不 是主要潮流。“逮桓、灵之间,主荒政缪,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于为伍。故匹 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婞直之风,于斯行矣。”(后汉书党锢列传)汉代文人积极的入世精神,好高尚 义、轻死重气的品格,在汉末再一次放出异彩,并产生了许多愤世嫉俗、锋芒毕露的作品。 第三,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古代士人的宦达是和君主的权力联系在一起的,汉代文学在表现士人的进取 精神时,把圣主贤臣的结合作为自己的理想,王褒的圣主得贤臣颂是这方面 的代表作。士人的命运还和所处的时代、形势密切相关,汉代文
17、学对历史机遇和 个人命运的关系作了形象的展示和精辟的论述,史记及许多抒情赋在表现历 史发展必然性和个人命运偶然性两者的关系方面有较大的深度。对于古代士人来 说,在仕途上成功的少,失败的多,成功者固然有成功的喜悦,失败者难免有落 魄的感慨。在抒发人生的失意和抑郁之情时,汉代文学也显示出历史上升期的特 点。这些作品虽然表达了创作主体的幽怨和不满,但罕有悲观失望的没落情调。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汉代文人所感慨的内容也在发生着变化。在西汉昌盛时 期,失意文人感叹生不逢时,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 都是以“遇”和“不遇”为主题。而从西汉后期开始,文人的慨叹更多地集中在 命运方面,正如扬雄所
18、说“遇不遇命也”(汉书扬雄传),由西汉昌盛期 的重视外在情势、机遇,转到对自身命运的关注。到了东汉的衰落期,文人们则 由功名未立而嗟叹生命的短促,古诗十九首中的一些作品就属于这种类型。 第四,从批判到歌颂再到批判的创作态度。西汉朝廷是在秦朝灭亡之后,经历短暂的楚汉相争而建立起来的。批判秦朝 的暴政,总结秦朝迅速灭亡的教训,对历史进行高屋建瓴的反思,是汉初文学的 重要内容。从贾谊的政论、司马相如的哀二世赋,到司马迁的史记,都 贯穿着对历史的批判精神。从武帝开始,思想界由对历史的批判转入本朝理论体 系的构筑,与此相应,文学也由对历史的批判转入对现实的关注,歌功颂德、润色鸿业成为西汉盛世文学的主要使
19、命,大赋是这种使命的得力承担者。从东汉开 始,文学界的批判潮流再度涌动。从王充、王符等人的政论,到郦炎、赵壹、蔡邕、祢衡等人的诗赋,批判精神日益强烈。批判的对象包括神学目的论、谶纬、宿命论、鬼神迷信、社会的黑暗腐朽,以及传统的价值观、人生观。汉代文学以 历史的批判发轫,经由昌盛期的歌功颂德,最后又以现实的批判而告终,完成了 一次循环。不过,和前期的历史批判相比,后期对现实的批判更具有深度、广度 和力度。 和汉代文学所走过的批判-赞颂-批判的发展道路相一致,汉代文人的 地位也经历了一个从独立到依附、再到独立的演变过程。汉初的枚乘、庄忌、邹 阳等人游食诸侯间,为大国上宾,他们来去自由,具有独立的人
20、格,兼有文人和 纵横家的品性。从武帝开始,朝廷对文人以倡畜之,侍从文人很大程度上为迎合 天子的口味而创作。东汉时期被外戚招纳的幕僚文人,有时也要牺牲自己的人格 为主人唱赞歌,他们和宫廷侍从文人一样,都是不自由的。这些依附于天子、外 戚的作家,多数是文人兼学者的类型,王褒、扬雄、刘向父子、班彪父子都是如 此。从西汉末年起,向慕人格独立的精神又在文人队伍中萌生,扬雄、班固、张 衡等人自觉或不自觉地、程度不同地摆脱侍从文人、幕僚文人的依附性,努力按 照自己的理想从事创作。东汉后期的赵壹、祢衡等人,任性使气,耿介孤傲,从 他们身上可以更多地看到党人的影子。从汉初出处从容、高视阔步于诸侯王之间 的枚乘、
21、邹阳等人,到汉末赵壹、祢衡等近乎狂士的文人,汉代文人在经历了一 段屈从、依附之后,又向个性独立回归,并且达到更高的层次。 第五,由浪漫走向现实。汉代文学和先秦时期的楚地文学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所以,汉代文学从一开 始就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西汉时期的文人一方面对现实世界予以充分的肯定, 另一方面又幻想到神仙世界去遨游,以分享那里的欢乐,许多作品出现了人神同 游、人神同乐的画面,人间生活因和神灵世界沟通而显得富有生气。进入东汉以后,文学作品的浪漫色彩逐渐减弱,而理性精神日益增强。把司马相如、扬雄的 辞赋和班固、张衡的同类作品相比,把史记和汉书相比,都可以看到浪 漫和现实的差异。当然,东汉文学的浪漫气
22、息远逊于西汉。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 传入,并没有使东汉文学走向虚幻,相反,它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作品的 现实性得到进一步强化。在辞赋创作中,出现了像班彪的北征赋、班昭的 东征赋、蔡邕的述行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等现实性很强的作品。文 人诗歌创作也罕见虚幻成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诗发展到顶峰。至 于像王充论衡那类以“疾虚妄”为宗旨的政论,在东汉也问世了。 第六,文人创作与民间创作共同繁荣。汉代文学的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都呈现兴旺的景象,二者相互促进,有力地 推动了汉代文学的发展。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的互渗互动,在汉代诗歌中体现得 尤为明显。两汉时期存在采诗制度,通过采集民间歌谣用以充实乐府
23、的乐章,有 时也用来考察政治上的得失及民风民俗。五言歌谣大量采入乐府,成为乐府歌辞。这种新的诗歌样式对文人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们在自己的创作中有意的加以模仿, 于是出现了文人的五言诗,流传下来的乐府诗中也有文人的作品。民间五言诗在 文人五言诗的影响下,又日益走向成熟。除诗歌外,汉代史传文学也留下了民间 创作和文人创作相融汇的痕迹,史记、吴越春秋都把许多民间传说写入 书中,增加了这两部作品的传奇色彩。 三、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 两汉是经学昌明的时代,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经学博士相继 设立,经学大师层出不穷,宗经成为有汉一代的社会风气。汉代文学和经学有着 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的交流是
24、相互的,经学作用于文学,文学也影响经学,二 者彼此渗透,双向互动,呈现出许多相似的特征。 西汉时期,朝廷置博士官, 立太学,郡国置五经率史。汉代经学教育 为的是培养经师和各级官吏,并不期待就学人员成为作家,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人 却具备了从事文学创作的能力。自公孙弘倡导经学教育之后,“公卿大夫士吏彬 彬多文学之士矣”(汉书儒林传)。汉代多数作家都受过经学教育,他们 成为沟通文学和经学的重要媒介,汉代文学和经学的互渗互动,主要是通过他们 得以实现的。 第一,汉代文学以铺张扬厉著称。无论是辞赋、诗歌还是散文,也不管是出自文人 之手还是乐府民歌,都普遍存在这种倾向,从而形成汉代文学的唯美之潮。汉代 文学
25、对现实的一切都怀着极大兴趣去描绘、去表现,而且漫无节制地铺陈扩展。 进行罗列时不忌堆砌,不避重复,描写叙述过程中靡丽夸饰、多闳衍之辞,许多 作品因此显得笨拙、呆板。和汉代文学铺张扬厉风气相映成趣的是汉代经学的繁琐解读习尚,一经说至百余万言,解释经书上的五个字要用二三万字。更有甚者, 秦近君解释尚书尧典标题两字之义,竟至十万言。汉代文学和经学在语言 文字的运用上都是不厌其繁,多多益善,铺天盖地而来。这使得某些文学作品篇 幅过长,如同辞典字书,令人不能卒读;经学也因其过于细碎繁琐、牵强附会而 无可挽回地衰落下去。 第二,汉代神秘化的经学为浪漫文学提供素材和动力。汉代文学作品经常出现神仙世界的画面,
26、人和神灵可以自由往来,许多作品 都流露出长生不死的幻想。汉代文学具有浪漫性,汉代经学也带有很大的虚幻性。 汉代经学以阴阳灾异解说时事政治,后来又一度兴起谶纬之学,“于是五经为 外学,七纬为内学,遂成一代风气。”五经之义皆以谶决,用图谶来附会人 事。汉代经学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神化,是建立在天人感应基础上的虚妄之学。汉代经学和经学思维机制有相通之处,都以想象沟通天和人,架起现实生活和彼岸 神灵世界的桥梁。刘勰称纬书“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文心雕龙正纬), 这话有一定道理。汉代神秘化的经学为浪漫文学提供素材和动力,而神秘化的经 学也借鉴了浪漫文学的精神和表现手法。 第三,汉代文学的摹拟风气和经学注重师
27、法家法的习气互为表里。汉代文学重摹拟,缺少创造性,许多文人不但摹拟前代的作品,而且同时代 的文人也相互模仿。这种摹拟有题材方面的,也有文体方面的,甚至具体的谋篇 布局也多有雷同之处。流行于汉代的大赋、骚体赋、七体、九体、设辞等,都留 下了前后蹈袭的痕迹。汉代文人在摹拟他人作品过程中也有创新,但在整体格局 上的因循守旧是显而易见的。汉代经学重承袭,前汉重师法,后汉重家法,都是 强调传授先师之言。不依先师之言而断以己意,就会被视为轻侮道术,受到学界 的谴责。汉代经学的传授方式造成墨守成规、抱残守缺的惰性,使人受到很大束 缚。汉代文学的摹拟风气和经学注重师法家法的习气互为表里,本质是相同的。 只有那
28、些在经学上不守章句、不拘师法家法的博通之士,在文学创作上才真正有 所建树;汉代有创造力的文人,确实也都突破了经学传授上陈陈相因的传统。 从总体上看,汉代文学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发展过程。作为大汉天声的辞 赋,从东汉中期起,大赋呈现衰微趋势,代之而起的是抒情小赋。正统的史传文 学作品也出现由繁到简的趋势。把汉书和史记相比,班固删去了司马迁 许多精彩细致的叙述和描写,篇幅大为减少。从文学样式上看,短小精练的五言 诗从附庸变为大国,最终取代了辞赋的文坛霸主地位。汉代经学的演变和文学类 似,从东汉初期起,经学界悄然兴起删繁就简之风,为的是便于传授。有的是一 删再删,解经文字大幅度精减,是对以往烦琐之风
29、的有力矫正。 第四,汉代文学思潮很大程度上是经学的延伸和具体化。汉代经学对汉代文学思潮也有很深的影响,两汉文学思潮很少超越经学的籓 篱,文学思潮很大程度上是经学的延伸和具体化,许多作家兼有经师和文人的双 重身份。毛诗序阐述的基本观点,成为汉代文学思潮的灵魂和主调。毛诗 序主张诗歌要“发乎情,止乎礼义”,用儒家的伦理道德来规范情感的表现。 它强调诗歌的讽谏教化作用,将其功能归结为“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 化,移风俗”,有很浓的“工具论”色彩。汉代文学批评主要是以毛诗序的 上述观点为尺度,对各种文学现象作出判断。汉人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价,对汉 赋的评价,都存在着深刻的分歧,各家的褒贬毁誉不同
30、,但都是从经学的基点上 立论,以经论屈骚,以经论汉赋,在这点上并无根本的差异。即使像王充那样富 有批判精神的思想家,在评论各种文学现象的时候也经常以儒家经典为依据。汉 代文学思潮还有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侧面,这就是司马迁继承屈原的“发愤以抒情” 而提出的“发愤著书”说,他把文学创作视为抒发抑郁之情的一种方式,是遭受 压抑以后的情怀爆发。但是,在经学风气弥漫的汉代,司马迁的这种文学理论难 以得到发展,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经学思想的超越和冲击。 四、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及分期 (一)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两汉是文学体裁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许多重要的文学样式都在这个阶段孕 育产生,形成丰富多彩的文学景观。
31、第一,赋体的兴盛赋是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可 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汉赋对诸种文体兼收并蓄,形成新的体制。它 借鉴楚辞、战国纵横之文主客问答的形式、铺张恣肆的文风,又吸取先秦史传文 学的叙事手法,并且往往将诗歌融入其中。仅从所采用的诗歌形式来看,既有传 统的四言,又有新兴的五言和七言。汉赋的文体来源是多方面的,是一种综合型 的文学样式,它巨大的容量和颇强的表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枚乘的 七发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的作品代表新体赋的最高成就。西汉 后期新体赋的主要作家是扬雄。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是东汉 新体赋的两篇力作。同时,
32、张衡的归田赋突破旧的传统,开创了抒情小赋的 先河。 楚辞体作品的创作在汉代没有新的发展,许多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意摹拟 屈原的离骚、九章,有些则只是袭取楚辞体的形式。西汉刘向曾编集屈 原、宋玉的作品和汉人摹拟之作,署名楚辞。其中被收录作品的汉代作家有 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严忌、王褒、刘向。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又附 加了自己的九思。除此之外,扬雄、冯衍、蔡邕、赵壹等人也有楚辞体作品 传世。汉代盛行解读楚辞的风气,许多文人对屈原一往情深,因此,许多楚辞类 作品都依傍于屈原,和新体赋形成了大体明确的分工:新体赋主要用于正面的赞 颂讽谕,而楚辞类作品重在咏物抒情,而且抒发的多是抑郁之情,格调和离骚
33、 相近。在发展过程中,楚辞类作品逐渐与新体赋合流,总称为辞赋,楚辞类作品 称为骚体赋,有时也以赋命名,贾谊的吊屈原赋即是其例。 第二,叙事散文有较大发展两汉叙事散文在文体上有较大发展。司马迁的史记以人物为中心来反映 历史,创立了纪传体史书的新样式,也开辟了传记文学的新纪元。汉书继承 史记的体例,并且使之更加完善。吴越春秋则进一步强化史传作品的文 学性,是历史演义小说的滥觞。东汉时期大量出现的碑文,是品核人物风气推动 下走向成熟的新文体。至于马第伯的封禅仪记,可视为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 的游记。汉代政论文承先秦诸子散文的余绪,在形式上没有大的突破。以主客问 答形式构制的设辞类作品,在风格上和赋相近
34、,后人往往把它归入赋类。 第三,汉诗的发展先秦的主要诗歌样式是四言,这种体裁在汉代继续沿用,但已不再居于主导 地位。汉代产生了新的诗歌样式-五言诗。这种诗体西汉时期多见于歌谣和乐 府诗,文人五言诗在东汉开始大量出现,班固、张衡、秦嘉、蔡邕等人对五言诗 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都有这类作品流传下来。东汉的五言诗已经成熟, 叙事诗有孔雀东南飞这样的长篇钜制,古诗十九首则是五言抒情诗的典 范,乐府诗也有许多五言名篇。西汉时期,七言句子大量出现在镜铭、识字课本 等载体中,有的已是标准的七言诗句。汉代辞赋中往往参杂七言诗句或七言段落, 有些已可视为首尾完整的七言诗。附属于汉赋的七言诗通常是句句用韵,反
35、映了 早期七言诗的特点,后来曹丕的燕歌行采用的就是这种诗体。 (二)汉代文学的分期汉代文学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自高祖至景帝,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多种文体基本上沿袭战国文学的余绪,同时又有新的因素萌生,出现了像七发那样为汉赋体制奠定基础的作品。汉 初政论受战国说辞和辞赋的影响,大多气势磅礴,感情激切。楚声诗歌广为传播, 并且用于宫廷祭祀,成为庙堂之曲。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家是贾谊和枚乘,他们的 辞赋和政论都有较高的成就。 第二时期:从武帝至宣帝,是两汉文学的全盛期。代表汉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新体赋在此 期间定型、成熟,出现了以司马相如为首的一大批辞赋作家。史传文学也发展到 高峰,不
36、朽的传记文学名著史记由司马迁撰写完毕。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思想逐渐定于一尊。因此,政论散文也由越世高谈转为本经立义,在风格上 向深广宏富,醇厚典重方面发展。乐府的强化,使大量民歌被采集、记录下来, 宫廷文人也竞相创作乐府诗。 第三时期:从元帝到东汉和帝,是两汉文学的中兴期。辞赋创作掀起第二次高潮,相继 涌现出扬雄、班固等著名的辞赋作家。班固的汉书在此期间问世,成为继 史记之后又一部重要的传记文学作品。由于经学的日益深入人心,文坛的模拟 风气日趋严重。王充的论衡却以其“疾虚妄”的批判精神,和当时陈陈相因 的不良倾向形成鲜明的对照。第四时期:从安帝到灵帝是汉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也是汉代文学的
37、转变期。张衡集中 体现了汉代文学的历史转变,从他开始,抒情短赋陆续出现,京都大赋也发展到 顶点。赵壹、蔡邕、祢衡等人的辞赋更加贴近现实,批判精神很强。五言古诗进 入成熟阶段, 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作家在诗文中对人 的生命、命运及价值的重新发现、思索和追求,诗文的日趋整饬华美,预示着一 个文学自觉时代的即将到来。【思考与练习】1、汉代文学如何分期?2、汉赋的历史发展脉络如何?【阅读书目】1、 赋史 ,马积高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年版;2、 先秦两汉文学史稿 (两汉卷) ,聂石樵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第二讲 秦及西汉散文教学目标:1、秦散文成就2、汉初的政
38、论文教学重点和难点:1、西汉散文的特点2、战国策士遗风对秦汉政论文的影响教学方法:讲授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第一课时本节讲授秦代政论散文的文学成就。一、吕氏春秋(一)吕氏春秋的成书过程、体例与目的吕不韦,战国末卫国濮阳人,后为秦富商。在赵国遇秦质子子楚(异人),为其入秦活动,使子楚回秦为王,是为庄襄王。吕不韦为相,封文信侯。秦始皇即为,尊不韦为仲父,主政。后被罢官,流放四川,自杀。史记卷八十五有传。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前 235)招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成书年代大约在公元前 239 年左右。关于吕氏春秋的成书过程, 据史记吕不韦列传所记,当战国之时,魏
39、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 原君,齐有孟尝君,都以喜养宾客名闻天下。吕不韦时为秦相,觉得以秦国之强 而自己不如四公子是一种羞耻,就大招门客厚待之,养士至三千人。当时诸侯多 辩士,如荀卿等人著书名闻天下,吕不韦也让他的门客把各自的见识写下来,集 论而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以为可以备论天地古 今万物之理,号曰吕氏春秋。全书有严密的体系,全书分十二纪,每纪 5 篇;八览,每览 8 篇; 六论,每论 6 篇。再加一篇序文,共 161 篇(今存 161 篇)。全书条分理顺, 篇章划分十分整齐,从结构上就把它组合成了一个所谓“法天地”的完整体系。 这自然也就把各家不同学说巧妙地纳入了自己的
40、理论框架之中。但是 它与纯粹的儒道阴阳各家学说都有不同,在杂取各家为己所用的过程中,也对各 家学说进行了发展和改造,从而构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这正是吕氏春秋一书 的重要创造;同时也预示了在秦汉大一统王朝即将出现之际,诸子百家思想也逐 渐从分到合,朝着为封建大一统建构理论的方向演变。吕不韦在此书序意中也颇有信心地宣称:“凡十二纪 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 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可见,吕氏春秋的写作,是吕不韦为秦的统 一天下而进行理论准备的用意。 (二)吕氏春秋的文学成就第一,文章精练短小,文风平实暢达吕氏春秋是一部产生于战国晚期的理论著作,出于
41、众人之手,风格不完 全统一。但是其中有些文章精练短小,文风平实暢达,用事说理颇为生动,仍然 可以称得上是优秀的文学散文。如重己篇讲自己的生命如何重要,先从人不 爱倕之指而爱己之指、人不爱昆山之玉而爱己之玉之说起,层层深入,语言朴 素恳切。贵公篇讲“圣人之治天下也,必先公”的道理,先提出论点,再以 荆人遗弓、桓公问管仲等具体事例说明,叙述生动明快。其他如贵生、用 众、顺民、正名、察传、似顺等篇也各有特色。大乐篇 讲音乐的产生、本质和功用等,语言简洁流暢,有老子的文风,其中有些段 落本身就是声中音律的押韵散文。 第二,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吕氏春秋在文学上的另一个突出成就是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据初
42、步 统计,全书中的寓言故事共有二百多则。这些寓言大都是化用中国古代的神话、 传说、故事而来,还有些是作者自己的创造,在中国寓言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吕氏春秋在寓言的创作和运用上很有自己的特色,往往先提出论点,然 后引述一至几个寓言来进行论证。如当务篇先提出“辨”、“信”、“勇”、 “法”四者不当的危害,然后就连用“盗亦有道”、“楚有直躬者”、“齐人之 勇”和“太史据法”四个寓言来说明道理。察今篇为了说明“因时变法”的 主张,后面也连用“荆人涉雍”、“刻舟求剑”和“引婴兒投江”三个寓言。寓言生动简练,中心突出,结尾处往往点明寓意,一语破的。 二、李斯(一)谏逐客书秦代唯一可以称为作家的人物是
43、李斯(?前 208)。李斯,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人。从荀卿学,入秦为秦相吕不韦舍人。因说秦王并六国,拜为客卿。秦始皇统一六国,李斯为丞相。定郡县制、统一六国文字,下令焚书。始皇死,从赵高谋,杀公子扶苏,立胡亥为帝。后被赵高巫为谋反,腰斩于长安市。史记卷八十七有传。李斯的主要作品是作于秦始皇十年(前 237)的谏逐客书。第一,写作背景。李斯是战国末楚国上蔡人,游说秦国 献统一之计,拜为客卿。适值韩国苦于秦国征伐,乃使水工郑国说服秦国开凿水 渠,企图耗费秦国人力而不能攻韩。事被发觉,秦国的宗室大臣认为,那些外来 人大抵都是各诸侯国派来游说和离间秦国的,建议秦王把一切来自外国的客人都 驱逐出境,李斯也在
44、被逐之列,因此他写了这封信上书秦王。第二,文章结构。的文章先叙述秦自穆 公以来皆以客致强的历史,说明秦若无客的辅助则未必强大的道理;然后列举各 种女乐珠玉虽非秦地所产却被喜爱的事实作比,说明秦王不应该重物而轻人: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 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 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 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 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 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
45、、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这一段,语辞泛滥,意杂诙嘲,语奇字重,兔起鹘落,可谓骈体之祖。末尾作结,指出秦人“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的危害, 有极强的理论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谏逐客书,辞采华美,排比铺张,音节流暢,理气充足,挟战国纵横说辞之风,兼 具汉代辞赋之丽,为后世奏疏的楷模。从文体上看, 谏逐客书属于奏议文,李斯是秦奏议文的代表。除李斯之外,在奏议文章中,还有一篇不太受人注意的制作,这就是秦代名将,万里长城修造总指挥蒙恬(?前 210 年)临死前向二世使者的剖白: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下面列举周公旦“金滕藏书”的典
46、故,以及夏代关龙逢、殷代王子比干的例子,来剖白自己忠于秦王朝的心迹,读来十分感人。虽然这个剖白和李斯的狱中上书一样没有送到秦二世手中,但是却赖史书留传下来,让今人面对千古赤胆忠臣怆然心动。当然,如果读者想起充满血泪的“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这首秦代长城谣,想起孟姜女哭长城的断肠故事,蒙恬这豪气冲天的愚忠,恐怕也要大打折扣。但从文字上看,此文应是秦代散文中的精品之一。史载:“恬尝书狱典文学”;传说,毛笔是蒙恬发明的。可见,无论是史家还是民间,都是把蒙恬认作儒将的。这样,蒙恬出口成章、引经据典,作出震憾人心的美文,便不足为奇了。(二)、刻石文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曾多次巡游各地并刻石表功。现存刻石
47、共有 7 篇,它们分别是公元前 219 年的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邪刻石;公元前 218 年的之罘刻石、东观刻石;公元前 215 年的碣石刻石和公元前 210 年的会稽刻石。这 些刻石的作者,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秦文,在刻石文下属名李斯。一般认为这 些刻石大都出自李斯之手。从总体上看, 秦刻石文都写得气魄雄伟,文字典雅,以浑朴为体,然而,各篇铭文又各具特色。如泰山刻石的庄严精深、琅邪刻石的铺张扬厉、之罘刻石的剔透颖锐、东观刻石的春海朝阳、碣石刻石的太平盛景、会稽刻石的翔实浑朴、清峻犀利,都给人以美感享受。而这七篇刻石给人的整体感觉,则是气势宏大、典雅峻峭,非四海一家的大帝国不能
48、为。 从语言上看,刻石文继承了诗经的四言句式,其中除琅邪台刻石为两句一 韵外,其余峄山刻石等 6 篇皆三句一韵,文辞整饬简洁,读来朗朗上口,是秦文 学的独创。如峄山刻石: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戎臣奉 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廿有六年,上荐高庙,孝道显明。既献泰成,乃降溥 惠,亲巡远方。登于峄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 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世无万数。陁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 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群臣诵略,刻此乐 石,以著经纪。 此为东巡第一篇刻石文,首述秦王嬴政继承王位,继言以始皇为号,最后歌 颂他统一天下的功绩,表达出群臣在抚今追昔中对他产生的敬仰。李斯在很 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颂赞体作品雍容华贵的风格,而贯以法家辞气。秦刻石文堪 称碑铭之祖,汉魏碑铭,莫不被其遗则。 第二课时 本节讲授汉代初年政论文的文学成就 一、贾谊年轻的思想家贾谊(前 200前 168),把汉代政论体散文 的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贾谊为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十八岁才学闻名郡中,二十岁被汉文帝征为博士,后遭元老重臣排挤,悲郁而死。刘向辑贾谊文名为新书十卷。汉书艺文志记载贾谊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