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常态下关于反映农村党员干部问题的信访举报分析.doc

上传人:tangtianxu1 文档编号:3097694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常态下关于反映农村党员干部问题的信访举报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常态下关于反映农村党员干部问题的信访举报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常态下关于反映农村党员干部问题的信访举报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常态下关于反映农村党员干部问题的信访举报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常态下关于反映农村党员干部问题的信访举报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常态下关于反映农村党员干部问题的信访举报分析十八大以来,各级纪委严查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 “打虎” 、 “拍蝇”成为反腐新常态,群众的反腐热情高涨,特别是基层信访量居高不下,其中反映农村党员干部的信访举报一直在总信访量中占有较高的比列。如何及时有效地处理反映农村党员干部的信访举报问题,将问题处理在首办环节,对降低信访举报总量,减少群众越级访和重复访,对维护农村地区的稳定与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当前反映农村党员干部信访举报问题的现状1、反映农村党员干部信访举报数量高位运行。以近三年为例,2014 年县纪委共受理反映农村党员干部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 138 件次,占总量的 44%,

2、2015 年共受理反映农村党员干部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 230 件次,占48%。2016 年上半年,共受理反映农村党员干部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 96 件次,占 40%。由此可见,反映农村党员干部的举报信访件一直比较多,究其原因,一是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力度明显加大,广大农村群众参与反腐和维护自身利益的的热情高涨,能够用信访举报的方式反映身边的违纪行为,维护自身利益。二是信访举报形式多样,举报渠道畅通。特别是网络举报形式方便快捷,便于群众举报,2014 年县纪委共受理网络举报 66 件,2015 187 件,网络举报量陡增,这跟网络举报形式的方便性,易于查询性是分不开的。2、反映的问题涉及面广且内容

3、庞杂。概括下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涉农补贴问题。有的农村党员干部套取、冒领小麦、棉花、玉米补贴,有的截留危房改造、扶贫资金,有的甚至虚报冒领低保资金、孤儿、老龄补助等各种补助资金。二是以权谋私问题。有的在执行强农惠农政策过程中不讲原则,不按程序,而优亲厚友;有的乱用滥用职权,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三是村集体资产问题。有的利用手中权力霸占集体资产,把公物占为己有;有的村级账目混乱,收入不入账,乱花乱用。四是生活腐化问题。有的农村党员干部大吃大喝,生活腐化堕落;有的红白事大操大办,借机敛财。五是作风粗暴问题。有的老子天下第一,一言谈,独断专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有的官威十足,听不

4、得意见,只听得恭维之话,听得马屁之声,疏远百姓,脱离群众。六是打击报复问题。有的为难举报人,通过各种途径泄私愤;有的明目张胆,打击报复举报人。3、重复访、越级访和匿名访较多。2016 年上半年涉及农村党员干部的重复访 21 件次,虽然较去年同期有所回落,但重复访依然很多。一些群众相信“官大一级压死人” ,认为机关越大,领导级别越高,问题就容易得到解决,同时对基层纪委信任度不够,频繁向中央、省、市纪委邮寄举报信,绕过基层党委、政府,直接到上级机关反映,造成重复访和越级访较多。举报人和被反映的农村党员干部大多为同村人,惧于被举报人的打击报复,群众一般不敢署实名,2016 年上半年署名件 26 件次

5、,仅占 27%,大部分的信访举报仍为匿名举报。4、换届年高发。每逢村委班子换届期间,反映农村干部党员干部问题呈明显上升态势,一是村级派系斗争激烈,部分人为达到个人目的,换届选举中互相拆台,煽动群众匿名举报,举报的问题多是捕风捉影之事,意在破坏选举。二是部分村干部确实存在违纪问题,群众不满意,选举时就会激发出问题和矛盾来。二、造成现状的原因1、村级监督管理措施缺失。大部分的行政村缺乏规范的财务管理机制,村里的财务掌握在个人手中,一人说了算。村集体不能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行村务公开,公开透明度不高,侵犯了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群众无法对村级财务进行有效的监督,致使账目混乱,滋生违纪违法问题。2、

6、部分农村党员干部个人素质不高。全县农村党员干部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有的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年龄结构不合理,个别村干部年龄偏大,思想和作风守旧,法律意识淡薄,履职水平不高。一些村干部处理村务靠既往经验,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低,遇到一些矛盾不能及时解决,反而激化矛盾。3、村民“信访不信法”的观念普遍存在。村民的法律观念不强,遇到问题想到的不是用法律来维权,认为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时间长、成本高、效果差,而信访渠道则耗时少、成本低,同时对纪委的职能职责认识模糊,认为纪委可以全管住,一旦找到纪委,事情就可以得到解决。4、乡镇(办事处)纪委力量薄弱。一是部分乡镇(办事处)纪委“三转”效果不明显, “耕

7、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缺少担当精神,执纪不严,怕得罪人。二是部分乡镇(办事处)纪委组织队伍亟待加强,除纪委书记专职外,配备的纪检干事多为兼任,除纪检工作外,还参与办公室、组织等各方面的工作,工作精力大量分散,执纪效果难以得到保证。三是业务水平不高。部分乡镇(办事处)纪委基础知识不扎实,在来访接待、信访件处理等方面亟待加强。三、对策和建议1、健全村务监管机制,做好源头防范。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求,严格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各项管理制度,鼓励引导村民对村务、村集体资产等涉及切身利益的大事进行监督;进一步加大村务公开的力度,对涉及民生的各项事项及时上墙,保证村民的知

8、情权和参与权;进一步深化“村财镇管”模式,督促乡镇(办事处)真正负起责来,促进村级财务规范化。对因没有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要求进行村务、财务等公开,侵犯群众知情权而引发群众上访的农村党员干部加大责任追究的力度。同时做好日常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变上访为下访,重视初信初访,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尽力把问题解决在首办环节,对可能存在的重复访、越级访及时预警,提前介入,从源头上进行防范。2、发挥宣传和教育先导作用。一方面强化宣传,引导群众“会举报” ,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各种宣传平台,加大对纪检监察机关受理范围和一些举报法律流程的普及力度,使群众少走冤枉路,引导群众规范、有针对性地反映问题,从而提高信

9、访举报的质量;充分依靠纪检监察廉政课平台,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强化农村党员干部依法办事和廉洁自律意识,从根本上筑牢防腐的思想防线。早发现、早提醒,针对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乡镇(办事处)纪委及时敲警钟,防止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发挥典型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对涌现的优秀村干部进行宣传,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干净做事,始终把村民利益放在心中。3、加大纪律审查力度, “拍苍蝇”绝不手软。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健全线索排查机制,精准掌握问题线索,加大对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信访件的查处力度,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对群众反映的有价值的线索,坚持有访必接、有件必办,快查快结、及时反馈。同时以专项治

10、理为手段,集中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通过县乡两级上下联动、协同治理、标本兼治、一查到底,特别是涉及农村党员干部贪污贿赂、套取惠农资金等危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行为,重拳出击,绝不手软,确保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震慑一片。4、提升乡镇(办事处)纪委纪检监察干部业务水平。基层纪委是群众反映问题的第一道关口,落实首办责任,力保信访件解决在首办环节。一是增加乡镇(办事处)纪检监察工作队伍力量。结合“三转”要求,优化乡镇(办事处)纪委班子的年龄和知识结构,各乡镇(办事处)纪委班子都配备至少 2 名纪委委员,1 名专职纪委书记,加强工作整体力量,确保工作有章有循、有序开展;二是加强对乡镇纪检干部的业务培训,

11、提升乡镇(办事处)纪委书记的履职能力和水平。针对基础知识不扎实、案件质量不高等普遍问题,不定期举行各种形式培训班,主要涉及来访接待、办案流程、笔录制作等方面,有力地提升基层纪委力量。三是夯实责任、加强对乡镇(办事处)纪委的指导。对重点信访件,县纪委领导带队深入案发乡镇,对问题线索查办制订方案、事实认定、反馈等关键环节进行具体指点把关,必要时落实一名业务骨干参与全程指导,适时召开信访件分析会和点评会。对落实工作部署、办理信访举报事项态度不积极、不认真的要通报批评,对失职渎职、泄露机密的,以及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职引发严重后果的乡镇(办事处)纪委,严肃问责。四是减轻乡镇(办事处)纪委负担。切实落实“三转”要求,强调主责主业意识,不该管的坚决不管,对乡镇(办事处)纪委加强考核和督导,提高乡镇(办事处)纪委履职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