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章 电子物流,本章要点 掌握电子物流的概念内涵; 了解电子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 掌握电子物流的相关技术; 掌握物联网的概念及其组成; 了解物联网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状况;,电子物流的应用案例,美国知名企业如戴尔、通用电气和UPS等,早已通过加大对电子商务和物流技术的发掘运用而成为各自行业内的领导者 日本构筑电子物流信息市场 我国宝供物流是电子物流的典型之一,宝供的核心服务体系,宝供物流信息系统结构,电子物流的定义,电子物流是指物流配送企业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针对社会需求,严格地、守信用地按用户的订货要求,进行一系列分类、编配、整理、分
2、工、配货等理货工作,定时、定点、定量地交给没有范围限度的各类用户,满足其对商品的需求。,传统物流与电子物流的区别,传统物流一般指产品出厂后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而电子物流提出了物流系统化或叫总体物流、综合物流管理的概念,并付诸实施。电子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最大区别在于物流配送的信息化,“信息”取代了“运力”成为第一要素。电子物流应用了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组织方式,将原本分离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采购、运输、仓储、代理、配送等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供应链。,电子物流功能作用,订单管理 仓储与分拨 运输与交付 退货管理 客户服务 数据管理与分析,条码技术的概念,条码技术(Bar code)
3、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为实现对信息的自动扫描而设计的,由编码技术、条码符号设计、制作及扫描技术识读组成,用以高效地实现快速、准确而可靠的数据采集。条码技术提供了一种对物流中的物品进行标识和描述的方法,它的应用解决了数据录入和数据采集的瓶颈问题。在工业发达的国家已经普及应用,成为商品独有的世界通用的“身份证”,并且条码技术其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条形码在物流信息系统中的作用,条码作为一种及时、准确、可靠、经济的数据输入手段已被电子物流系统所采用。由于采用了条码,消费者从心理上对商品质量产生了安全感,条码在识别伪劣产品、防假打假中也可起到重要作用。 由于条码技术
4、具有先进、适用、容易掌握和见效快等特点,在信息(数据)采集中亦发挥了重要优势,条码技术用于物流信息系统中,完成计算机的信息采集与输入,将大大提高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实用性。,条码的缺点,条码只能识别一类产品,而无法识别单品; 条码是可视传播技术。即扫描仪必须“看见”条码才能读取它,这表明人们通常必须将条码对准扫描仪才有效; 如果印有条码的横条被撕裂、污损或脱落,就无法扫描这些商品;完善的信息网络。 传统一维条码是索引代码,必须实时和数据库联系,从数据库中寻找完整的描述数据。,GPS的概念,GPS技术即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一个中距离圆型轨道卫
5、星导航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用户设备部分三部分组成。空间部分主要是指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是指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主要指GPS信号接受机。GPS可以为地球表面绝大部分地区(98%)提供准确的定位、测速和高精度的时间标准。,GPS的优点,全天候,不受任何天气的影响; 全球覆盖(高达98%); 三维定速定时高精度; 快速、省时、高效率; 应用广泛、多功能;可移动定位; 不同于双星定位系统,使用过程中接收机不需要发出任何信号增加了隐蔽性,提高了其军事应用效能。,GPS的功能,精确定时:广泛应用在天文台、通信系统基站、电视台中。 工程施工:道路、桥梁、隧道的施工中大量采用GPS设
6、备进行工程测量。 勘探测绘:野外勘探及城区规划中都有用到完善的信息网络。 导航:a.武器导航:精确制导导弹、巡航导弹;b.车辆导航:车辆调度、监控系统;船舶导航:c.远洋导航、港口/内河引水;d.飞机导航:航线导航、进场着陆控制;e.星际导航:卫星轨道定位;f.个人导航:个人旅游及野外探险辐射范围小。 定位:a.车辆防盗系统;b.手机,PDA,PPC等通信移动设备防盗,电子地图,定位系统;c.儿童及特殊人群的防走失系统;d.精准农业:农机具导航、自动驾驶,土地高精度平整。,GPS在物流中的应用,1.用于汽车自定位、跟踪调度2.用于铁路运输管理3.用于军事物流,GIS的概念,GIS技术即地理信息
7、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对各种地理空间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分析和可视化表达,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其由硬件、软件、数据、人员、方法五部分组成。,GIS的特征,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具有空间性和动态性; 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以地理模型方法为手段,具有区域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能力,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 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作
8、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GIS的基本功能,将表格型数据(无论它来自数据库、电子表格文件或直接在程序中输入)转换为地理图形显示,然后对显示结果浏览、操作和分析。其显示范围可以从洲际地图到非常详细的街区地图。显示对象包括人口、销售情况、运输路线以及其他内容。,GIS在物流中的应用,车辆路线模型:用于解决一个起始点、多个终点的货物运输中,如何降低物流作业费用,并保证服务质量的问题:包括决定使用多少辆车,每辆车的行驶路线等。网络物流模型:用于解决寻求最有效的分配货物路径问题,也就是物流网点布局问题。,分配集合模型:可以根据各个要素的相似点把同一层上的所有或部分要素分为几个
9、组,用以解决确定服务范围和销售市场范围等问题。设施定位模型: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设施的位置。在物流系统中,仓库和运输线共同组成了物流网络,仓库处于网络的结点上,结点决定着线路如何根据供求的实际需要并结合经济效益等原则,在既定区域内设立多少个仓库,每个仓库的位置,每个仓库的规模,以及仓库之间的物流关系等,运用此模型均能很容易地得到解决。,射频识别技术的概念,RFID是射频识别技术的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它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RFID的工作原理及组成,标签进入
10、磁场后,如果接收到阅读器发出的特殊射频信号,就能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即 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即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RFID系统一般都由信号发射机、信号接收机、编程器和天线几部分组成。,RFID在物流管理中应用,RFID 技术可以实现从商品设计、原材料采购、半成品与制成品之生产、运输、仓储、配送、销售,甚至退货处理与售后服务等所有供应链环节之即时监控,准确掌握产品相关资讯,诸如各类、生产商、生产时间、地点、颜色、尺寸、数量、到
11、达地、接收者等。,在运输管理方面采用射频识别技术,只需要在货物的外包装上的安装电子标签,在运输检查站或中转设置阅读器,就可以实现资产的可视化管理。在运输过程中,阅读器将电子标签的信息通过卫星或电话线传输到运输部门的数据库,电子标签每通过一个检查站,数据库的数据就得到更新,当电子标签到达终点时,数据库关闭。与此同时,货主可以根据权限,访问在途可视化网页,了解货物的具体位置,这对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将RFID系统用于智能仓库货物管理,有效地解决了仓库里与货物流动有关信息的管理.它不但增加了一天内处理货物的数量.还监督这些货物的一切信息。射频卡贴在货物通过仓库的大门边上,读写器和天
12、线放在叉车上,每件货物均贴有条码,所有条码信息都被存储在仓库的中心计算机里,该货物的有关信息都能在计算机里查到。当货物被装走运往别处时,由另一读写器识别并告知计算中心它被放到哪个拖车上。这样管理中心可以实时地了解到已经生产了多少产品和发送了多少产品,并可自动识别货物,确定货物的位置。,EPC的概念,EPC实际上是将RFID上网以实现全球物品信息的实时共享,这将是继条码技术后再次变革商品零售结算、物流配送及产品跟踪管理模式的一项新技术,其采用一组编号来代表制造商及其产品,不同的是EPC还用另外一组数字来唯一地标识单品。每个标签包含唯一的电子产品代码,可以对所有实体对象提供唯一有效的标识。它利用计
13、算机自动地对物品的位置及其状态进行管理,并将信息充分应用于物流过程中,详细掌握从企业流向消费者的每一件商品的动态和流通过程,这样可以对具体产品在供应链上进行跟踪。,EPC的技术特性,EPC系统是集编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一体的新兴技术,EPC系统的推广和应用将引起物流管理过程的革命。EPC标签芯片的面积不足1平方毫米,可实现二进制96(128)字节信息存储,它的标识容量上限是:全球2.68亿家公司,每个公司出产1600万种产品,每种产品生产680亿个。这样大的容量可以将全球每年生产的谷物逐粒标识清楚。这意味着每类产品的每个单品都能分配一个标识身份的唯一电子代码。形象地说,给它们上了“户口”。,EPC在物流中的应用,EPC拣货系统又称CAPS(Computer Assisted Picking System),其工作原理是通过EPC进行出库品种和数量的指示,从而代替传统的纸张拣货单,提高拣货效率。EPC在实际使用中,主要有两种方式DPS和D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