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重点复习.doc

上传人:tangtianxu1 文档编号:3091641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重点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重点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重点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重点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重点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1、文明戏:将时代政治热情与外来的审美要素注入京剧,对程式讲究的戏曲进行改良;在话剧当中渗透戏曲因素的表演,统称为“文明戏” 。主要特点是:“幕表制” ;革命政治色彩浓烈;常采用剧外戏。 2、五四文学革命:大致可以以十年为期划分为三个明显的阶段19171927 年“20 年代文学/五四时期的文学”19281937 年“30 年代文学” 左翼文学革命、人文主义文学并存1937 1949 年“40 年代文学 ”由于战争的影响,文学分为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三大块,文学呈现出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面貌3、文学研究会:1921 年 1 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

2、冰、叶绍钧等 12人。他们以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说月报作为代用会刊,发表文学研究会宣言,认为“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的一般问题” 。因此很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看作是“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或现实主义的一派。它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受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倡导“写实主义”文学精神,强调文学关切社会和人生的必要,并在创作上体现出关注人生和社会的文学立场。人们习惯称文学研究会的创作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4、创造社:1921 年 7 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最早的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田汉等留学日本学生。先后创办了创造季刊,创

3、造周报等十余种刊物。他们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 ,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 ,讲求文学的“全”与“美” ,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 ,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同时又注重表现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 。该社团成员的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浓厚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的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显示出与文学研究会迥然不同的创作风貌。创造社的文学活动以 1925 年为界分为前后期,随着革命形势的深入发展,后期创造社转向提倡革命文学,推动了 30 年代左翼文学的兴起。5、问题小说:产生于 19181920 年间。 “问题小说”是充满各种矛

4、盾的社会现实和写实派作家热心上下求索的创作心态碰撞的产物,也是五四启蒙精神和作家的人生思考相结合的产物,它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精神心理的需求。主题、题材比较广泛。代表作家有冰心、叶绍钧、许地山、庐隐、王统照等人。6、小诗:创作兴盛于 1922 至 1923 年。由于受外国诗歌特别是日本的俳句和印度泰戈尔短诗的影响,许多人写作短小玲珑的诗歌。这种诗歌短者两三句,长者也不过十几句,容量小,涉及范围却广,即兴而作,或叙述,或抒情,更偏于说理,于是一些人生的感性、情绪的片段、景物的韵致,都率性为富于韵味的小诗。7、新格律诗:五四以后出现的新诗的一种形式,又称现代格律诗,是五四以后出现的新诗中不同于自由诗但

5、又有别于传统诗体,没有固定格律的格律诗体。提出理性节制感情的美学原则,提倡格律体,主张诗歌的色彩美、意境美,讲究文辞修饰,追求炼字炼意。8、 女神:1921 年 8 月由上海泰东书局作为“创造社丛书”第一种出版的女神 ,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真正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面全面显示出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的白话自由体新诗集。9、文明新戏:不同于中国传统戏曲,适应于现代文明需要,主要借鉴西方的,以言语、动作(而非歌舞)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新的戏剧形式,当时称之为“文明新戏”。10、语丝社:语丝社以 1924 年 11 月创刊于北京的语丝周刊而得名,是五四以后出现的一个重要的作家群体

6、。它没有严格的组织,只是一个由语丝周刊主要撰稿人形成的同仁团体。从 1924 年 11 月 17 日创刊,到 1930 年 3 月 10 日停刊。从成员构成看,语丝同仁在办刊宗旨和创作态度上很相近,即提倡自由思想和独立意识,提倡美的、艺术的生活。语丝作家群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战斗传统,展开积极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对迂腐的封建礼教和落后的思想意识、僵化的传统观念、军阀官僚的残暴统治和虚伪的文风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同时大力提倡美的、艺术的生活,提倡思想和言论自由。11、语丝体:在针砭时弊的杂感和随笔方面,语丝作家群形成了共有的风格:提倡思想革命,抨击封建主义;提倡个性解放,反对专制制度。艺术上尊

7、重主观印象,坚持个人表现,擅长曲笔幽默的手法,形成一种“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风格泼辣幽默的文体。这种鲜明的文体风格被称作“语丝文体”。12、东北作家群:形成 30 年代中期,一批从东北沦陷区流亡到内地的青年作者所形成的创作群体,主要有萧军、萧红、端木蕻良、舒群、白朗、骆宾基、李辉英、罗烽等。他们的创作,以地方风物和社会风云的描写,显示出东北人民的生活力量和抗争信念,更主要的是,在他们笔下,较早表达了在民族灾难中生成凝聚的民族抗争意识,从而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13、新感觉派小说:30 年代新感觉派在以横光利一、片冈铁为代表的日本新感觉派和法国

8、都市主义文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所以又被称为“都会议小说” 。14、现代诗派:在 30 年代前期逐步形成;30 年代中期,形成声势,以现代杂志为中心,以“纯诗”为追求目的的一个诗歌创作派别。主要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施蛰存、何其芳、李广田、林庚等。15、上海“孤岛”文学:1937 年 11 月,日军占据了上海华舰,租界被沦陷区所包围,知道 1941 年 12 月, “珍珠港” 事件爆发,美英对日宣战,日军进入租界。在这四年零一个月的时间里,留在上海的一批爱国文学家和文化工作者,利用英法等国租界的特殊环境继续开展各种公开或隐蔽的抗日文学活动。这段时间中的,这一特殊地域中的文学活动史称“上海孤岛文

9、学”。16、七月诗派:是以文艺理论家胡风主编的七月 (1937 年 9 月创刊)和希望 (1945年 1 月创刊)等刊物为主要阵地而形成的一个现实主义抒情诗流派。它因七月杂志而得名。主要代表诗人有绿原、曾卓、牛汉等。七月诗派以胡风的文艺理论为依据,在创作上坚持现实主义原则,主张发扬“主观战斗精神” ,要求作者“突进”到现实生活中去,并要表现主客观的密切融;他们强调艺术性而不作唯美的追求,要求诗人在生活中、斗争中去发现诗意,创造诗美。这是七月诗人创作的共同出发点和美学标准。17、九叶诗派:是在 40 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以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主要阵地,

10、聚集了一群以辛笛、陈敬容、郑敏等人为代表的“自觉的现代主义者” 。这个诗派过去被称为“现代诗派”或“新现代诗派” ,直到 1981 年九叶集出版后才有“九叶诗派”之称。九叶诗派更直接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同时又更深刻地感受到民族的灾难。他们有着共同的追求,注重诗歌本身的价值,他们要求坚持文学的本身价值和独立传统,在艺术和现实之间求得平衡。九 叶 诗 派 在 文 学 观 念 上 首 先 主 张 的 就 是 “人 的 文 学 ”、 “人民 的 文 学 ”和 “生 命 的 文 学 ”的 综 合 。 他 们 既 反 对 逃 避 现 实 的 为 艺 术 论 , 也 反 对 扼 杀 艺 术的 唯

11、 功 力 论 , 而 企 图 在 现 实 和 艺 术 之 间 求 得 恰 当 的 平 衡 。 因 此 他 们 强 调 反 映 现 实 与 挖 掘内 心 的 统 一 , 诗 作 视 野 开 阔 , 具 有 强 烈 的 时 代 感 、 历 史 感 和 现 实 精 神 。 在 艺 术 上 , 他 们自 觉 追 求 现 实 主 义 与 现 代 派 的 结 合 , 注 重 在 诗 歌 里 营 造 新 颖 奇 特 的 意 象 和 境 界 。 他 们 承接 了 中 国 新 诗 现 代 主 义 的 传 统 , 为 新 诗 的 发 展 做 出 了 贡 献 。18、象征诗派:20 年代中期,以李金发为代表的中国早

12、期象征诗派出现在中国诗坛。象征派诗人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其作品的特点是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所谓“观念联络的奇特”。李金发于 1925 年至 1927 年出版的微雨 , 为幸福而歌 , 食客与凶年 ,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作。此为,后期创作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也是象征主义诗歌的重要作者。19、 边城:边城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原载与 1934 年国闻周报第 11 卷中,1934 年 9 月由上海生活书店出版单行本。它是沈从文它以 20 世纪 30 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

13、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20、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一篇白话作品,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后来收录在鲁迅短篇小说集呐喊中。首发于 1918 年 5 月 15 日 4 卷 5 号新青年月刊。 狂人日记描写从赵贵翁到大哥都想“吃人” 。狂人认为“妹子是被大哥吃掉了” ,甚而“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 ,暗示家庭伦理是“吃人”的。将“仁义道德”看作“吃人” ,否定了儒家学说的核心。鲁迅的创作

14、主旨就在于“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狂人日记表现了“新文化运动”的第一指向,在批判中国家族制度的同时,就开始了对于西方“个人主义”的引进、倡导。21、鲁迅的基本(思想)观点:中国群众永远是戏剧的看客和示众的材料。22、冰心体:冰心散文的语言清丽”、 “典雅” 。她善于提炼口语,能把古典文学中的辞章、语汇吸收融化,注入到现代语言中去。既凝练明快 清新婉丽,又色彩鲜明,素缟淡雅,带有浓重的抒情性,给人以如诗似画的美感。其长短相间的句式以及排比、对句等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广大读者把后来的既表现出白话文的流畅、明晰,又有文言文的洗炼、华美的语言,统称之为“冰心体” 语言23、闻一多的三美原则:音

15、乐美;绘画美;建筑美24、 新青年:1915 年 9 月,陈独秀主编青年杂志 ,后改名新青年 。它是一份综合性的文化批判刊物,旨在抨击传统文化,输入西方文明;全面批判和清理传统文化是其主要内容。它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是新文化阵营向旧文化抨击的主要阵地,张开了文学革命的旗帜,掀开了现代文学史的第一页。25、 子夜:1933 年 1 月, 子夜出版标志着茅盾创作的一个高峰,也显示了左翼文学的实绩。 子夜原名夕阳 ,1931 年 10 月开始动笔,于 1932 年 12 月 5 日完稿。有些章节分别于 1932 年在小说月报和文学月报上发表过。其中刻画的吴荪甫的悲剧命运不仅由主观因素造成,更主要

16、的是客观历史条件造成的结局,这一形象艺术的表现了中国并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是更加殖民地化了的深刻思想内涵。它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及其现实主义的成熟。26、 骆驼祥子: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最初连载于宇宙风 ,1939 年首版单行本。它是老舍全部创作中的一部高峰。它的成功在于真实的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揭示了一个破产的农民如何市民化,又如何被社会抛入流氓无产者行列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精神毁灭的悲剧。27、 家:家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是作者的代表作,写于 1931 年,写的是高氏三兄弟的恋爱故事。在描写青年一代爱情悲剧的

17、同时,揭示了造成悲剧的根源封建大家庭的必然衰落过程。深刻的批判了封建伦理观念对人性的麻痹。28、都会议小说:30 年代新感觉派在日本新感觉派和法国都市主义文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所以又被称为“都会议小说” 。29、乡土小说:“乡土小说” 被认为是五四文学革命以后兴起的一个最早的现实主义小说流派。大约形成于二十年代中期,成员以文学研究会作家为主,也包括语丝社、未名社的一部分青年作家,主要代表有许钦文、鲁彦、台静农等,他们的作品多发表在北京的晨报副刊 、京报副刊 语丝 、 未名和上海的小说月报等报刊上。他们以记忆中的故土乡镇作为创作背景,大多以客观写实的方法揭示农民的悲剧命运,描绘故乡风土人情,映

18、现了鲜明的具有特异性的地方色彩。但是这一流派并没有结成统一的文学社团,也没有共同的艺术理论宣言,只是自然形成的文学流派,而且有一个由发端到成熟的过程。30、湖畔诗社:1922 年 3 月成立于杭州,主要成员有应修人、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出版刊物支那二月 ,合出诗集湖畔 、 春的歌集 。诗社没有固定的组织和章程,其成员绝大多数是浙江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他们的作品以抒情短诗为主,表现了新文学运动初期刚刚挣脱封建礼教束缚的天真烂漫的青少年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幸福爱情的憧憬,独具一种单纯、清新、质朴的美。被朱自清誉为“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团体。其清新质朴、大胆率真的的情诗在白话诗发展史上占有一定

19、位置。31、 “七月派”小说:是第三个十年国统区小说创作中引人注目的一个文学流派,因胡风在抗战初期创办的文学刊物七月而得名,七月派小说以胡风的现实主义理论为基础,强调“主观战斗精神” ,反映下层社会的“带着精神奴隶的创伤”的民众生活,追求主客体之间“人格力量”的渗透融合。32、 “战国策”派:是指主办战国策杂志的一些人,主要是云南大学、西南联大教授林同济、陈铨、贺麟等人,他们于 1940 年 4 月至 1941 年 7 月在昆明创办战国策半月刊,其后于 41 年 12 月至 42 年 7 月,在重庆大公报上开辟战国副刊,办刊宗旨是探讨战时文化重建问题。33、 激流三部曲:在巴金众多的小说中,由

20、家 、 春 、 秋三部长篇组成的 激流三部曲 ,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巨制。特别是它的第一部家 ,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激流三部曲所反映的内容的时间跨度是 1919 年至 1924 年,它不仅展现了封建家庭内部的罪恶和腐配、倾轧和迫害,还着力表现了青年一代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的觉醒和对封建势力的不妥协斗争,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他们叛逆封建家庭、封建制度的革命行动。 它是本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社会变动的一份珍贵的艺术记录。这部作品还全面深刻地揭示了封建专制主义的特征、弊端和罪恶,指出了它必然灭亡的命运。 激流三部曲作为向封建势力讨还血债的檄文和鼓舞青年掌握自己命运的号角,它对于三、四十年代许多知识

21、青年冲出旧家庭的藩篱,走向革命,起到启蒙的作用。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抨击封建专制罪恶制度的一座丰碑。34、格律诗派:格律诗派,也称新月诗派,是以新月社成员为主体,在新诗艺术探索中形成的一个重要诗派。1926 年 4 月,闻一多、徐志摩在北京晨报副刊上创办诗镌 ,集结了朱湘、林徽因、孙大雨等人,他们努力尝试新诗格律化,格律诗派初步形成。6 月,诗镌停刊。这是新月诗派的前期。1928 年 3 月,徐志摩、胡适在上海创办新月杂志,1931 年徐志摩、陈梦家又创办诗刊季刊,并吸收了陈梦家、卞之琳等人,这是新月诗派的后期。1931 年底,徐志摩去世后,新月诗派的活动便渐渐结束。二、简答题文学革命的历史

22、意义作为现代文学和文化全面走向现代化的开端,文学革命运动的意义是巨大的。首先,文学革命以激进的态度否定了以封建思想为其主导的传统文化体系,宣扬了个性解放、人性自觉、自由平等等新思想、新观念,为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展开发挥了巨大作用。其次,文学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它为白话最终成为中国现代民族语言奠定了基础。第三,打破中国文学孤立封闭的格局,建立了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自觉的借鉴、吸收外国文学及其文化营养,形成了面向世界而又不脱离传统的开放性文学。2、 狂人日记的主题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它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鲁迅小说通过对一个“迫害

23、狂”患者的精神状态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揭露了从社会到家庭的“吃人”现象,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在思想上, 狂人日记可谓五四新文学的一篇“总序” ,它体现了文学上的彻底反封建的总体倾向。 狂人日记在表现“礼教吃人”的同时,还表现了强烈的反叛和变革精神。这集中体现了大胆怀疑和否定一切的五四时代精神。3、阿 Q 形象:作为贫苦农民,具有勤劳质朴的思想和自发的革命要求。他是靠打短工度日的农民,尽管他能做但却一贫如洗。他社会地位低下,连姓氏也被赵太爷剥夺了。受辱的经历让他对反动统治阶级有一种本能的仇视。他深受封建观念的毒害,不敢正视现实,有“看客”式冷酷,守旧心态和畏强凌弱的卑怯和势力,

24、是一个彻底丧失了人的价值的类型。4、阿 Q 的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是阿 Q 性格的主要特征,是阿 Q 形象丰富性和复杂性之所在,是以一种虚幻的精神优胜,取代现实生活中劣败的精神状态或思维方法,其具体表现是:妄自尊大、自我安慰、欺软怕硬、麻木健忘等,其核心是不正视现实,它是一种足以应付任何挫折和失败时精神麻醉,使阿 Q 不能清除认识自己的悲惨命运,由此鲁迅提出进行全民性的新文化启蒙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精神胜利法还是近代形成的一种社会思潮,封建统治阶级面对帝国主义侵略不承认失败,产生了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从农民自身而言,奴隶地位和反抗失败的历史,也是产生和接受精神胜利法的土壤,因此阿 Q 的精神胜

25、利法师普遍存在的中华人民国民性的弱点。5、阿 Q 的典型意义:反应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画出了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 ”6、 呐喊 彷徨的基本内容I、从阶级压迫的角度无情地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有力地鞭挞了整个封建制度II、形象的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经验教训,客观上显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必然代替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规律III、以“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描写了农民的悲惨遭遇和革命要求,揭示了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7、 呐喊和彷徨的艺术特色I、在严峻剖析现实的过程中不断透露出理想主义的光芒,达到了革命现实主义的高峰II、冷与热的高度统一,喜剧因素和悲剧

26、因素的完美结合III、杂取各种人的典型化手法和形神兼备的白描手法IIII、千锤百炼的文学语言8、 呐喊 彷徨的人物形象:权势者。卫道者。被“吃”着。觉醒者更包含了农民(小市民)形象、中国传统妇女的悲剧形象、下层知识分子形象。9、 呐喊 彷徨的思想价值:深刻展示了社会现实、历史特点和各阶层精神面貌,具体描绘了“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 ,成功塑造了处于政治压迫、经济剥削、精神奴役下的农民和和在社会矛盾中挣扎的知识分子形象,尖锐的抨击封建思想吃人的本质,体现了鲁迅探索改革社会和人生道路的精神。10、鲁迅小说的特点题材的变革。故事情节弱化,灵魂揭示强化。结构两种基本形式(看与不看;离去-归来

27、-离去)与总体的封闭性。点睛白描的艺术表现手法。11、乡土小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悲剧主题意蕴I、描绘现代工业文明、畸形的都市文明对封建宗法制农村的冲击,揭露军阀肆虐、社会动乱给农民造成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灾难。II、展示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礼教造成的种种人生悲剧。III、展现农村形形色色的风俗习惯。 12、乡土小说的意义I、乡土小说继承了鲁迅开拓的农村题材,同时又为三十年代革命文学运动中农村题材的创作积累了经验,拓宽了道路。 II、.促进了新文学现实主义的发展和成熟。 III、乡土写实小说都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这种地方色彩一方面成为乡土写实小说的流派特点,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另一方面还具有民俗学价值。

28、13、徐志摩的诗歌艺术I、意象新颖、美妙,具飘逸之美感II、诗形与表现方法灵活多变III、音韵的轻灵飘逸14、郁达夫抒情小说的主要特征自我的写真;感情的抒情;结构的散文化;流利、清新的文笔。15、 女神中的自我抒情形象I.首先是一个以破坏和创造为己任的时代先驱,追求科学、民主和一切新事物,狂飙突进,反抗和革新是历史赋予时代的任务和突出特征。II.女神中的自我抒情形象又是一个对新生的祖国和民族怀着无限深情,无限热爱的赤子。III.女神 中的自我抒情形象热烈追求个性解放,是一个“开辟鸿荒的大我”。IIII女神中的抒情自我是一个走在时代潮头的新人,他具有文艺复兴式巨人的情感、意志、眼光、气魄和理想。

29、V.女神中的抒情自我对大自然怀着特殊的感情,以优美的诗句表现了对大自然的歌吟和赞美。16、 女神的思想成就I.女神形象地表现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抒发了诗人和一代”五四“ 先驱者希望祖国新生与富强的爱国主义激情。 (凤凰涅槃 女神之再生 炉中煤)II.在女神中,诗人塑造了一个富有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表现了”五四“ 时代扫荡一切旧事物、旧思想的磅礴气势和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III.女神 中的许多诗篇表现了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动的精神,一种昂扬向上、进取不息的情绪。IIII.女神中的有些诗还表达了诗人对于劳动、对于工农群众和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景仰与颂扬,表现出某些受社会主义思潮影响的因

30、素。17、 女神的艺术成就I.女神具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特色,是我国现代新诗和整个现代文学中浪漫主义传统的发端。II.女神成功地创造了自由体诗的新形式,真正实现了诗体的大解放,为”五四“ 后自由体诗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天地。III.女神 在广泛吸取古今中外浪漫主义诗歌艺术营养的基础上,形成了雄奇豪放的独特风格。18、简述女神的浪漫主义特色突出体现在女神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上。形式上绝对自由,绝对自主,与他让感情“自然流露”的诗歌相一致。19、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成就I、抒情的委婉细腻美;II 、写景的诗情画意美; III 、结构的精致巧妙美。20、30 年代文学论争的意义是第二个十年中的新文学运动产生政治

31、分化之后,新兴起来的物产姐姐革命文学的倡导者,同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作家们第一次理论上的较量,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的文艺理论的第一次论战,也是阶级论与人性论的第一次针锋相对的交锋。21、张天翼的讽刺艺术塑造讽刺形象时,作家不是描写或叙述人物的经历及其性格发展过程,而是抓住被讽刺对象生活片断中的富有喜剧的矛盾,加以集中夸张,在情景的倒置和对比描写中,使讽刺对象的本来面目暴露出来,达到讽刺目的。结构上极为多变,或采用横式结构-即截取生活横断面。或采用纵式结构;但更多是综合纵横两式结构的长处,在有限的篇幅中,既写出生活和人物的变化,又在一个或几个片断中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增强了作品的深

32、度。艺术手法上 A、抓住具有特征意义的细节,用重复、对比、夸张等手法突出人物性格,加强其中的喜剧成分,进而达到讽刺效果。B、善于在片断中嵌入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并以夸张的笔墨揭开他们内心的稳秘,使讽刺形象具有了一定的立体感。 C、语言上明快,洗炼,泼辣。与整个塑造讽刺形象色调一致,张天翼的叙述语言机智、辛辣,不仅有客观叙述,而且有人称变化,模拟人物语气叙述,达到对人物心理真实的刻划目的。22、新感觉派小说的特点I表现大都市中形形色色的日常现象及世态人情,常常以快色的节奏,电影镜头般跳跃的结构,霓虹灯闪烁似的写出,以刻画人物的半疯狂精神状态。 II运用弗氏的学说和借鉴意识流手法,揭示人物复杂的内

33、心活动,挖掘和表现人物的潜意识,刻画人物的性格分裂和变态心理。III刻意捕捉某种新奇的感觉和印象,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符合,使其客体化,使意象描写具更强的可感性和立体效果,从而创造出一种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新写实”。23、新感觉派小说的优点与弊端优点:促进了现代都市文学的发展,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手法。弊端:对二重人格的描写,一些作品不是从生活出发而是而是从弗洛伊德学说出发,甚至古人也难免;刘呐鸥、穆时英的一些作品在暴露大资产阶级堕落时露出欣赏,表现出作家主体精神的颓废;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悲观主义倾向对新感觉派作家的负面影响。24、茅盾早期的创作特点I、真实、直接、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富

34、有历史感和时代感。 II、 “时代女性”群像的塑造III、出色的心理描写才能 25、 子夜的艺术成就I、在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中塑造形象II、波澜起伏、有条不紊的结构III、细腻简洁的心理描写IIII、精细明快、富有表现力的语言26、老舍小说中市民社会的表现着和批判者作为表现者:老舍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市民社会形象王国。作为批判者:老舍从传统思想文化和西方文化批判的角度透视了整个民族的性格弱点。从文化心理上对国民劣根性进行了批判。思想因循守旧,保守落后的“老中国儿女” “老大国民”等老派市民形象;处于城市最底层的贫民劳动者形象;新派市民形象。27、李金发诗歌的特点I、创造象征性的意象和意境,表

35、现自己幽微深邃的内心世界,记录自己敏锐的印象和感受II、 “远取譬”与拟人化III、依靠意象的暗示性来表达感觉和情调28、以边城为例,谈谈你对沈从文小说的特点认识I、他的小说呈现出一种温柔情愿的牧歌情调。题材选择上则喜欢用微笑表现人类的痛苦。他从“人与自然的契合”泛神论思想出发,故意淡化情节,以清淡的散文笔调去书写自然美。写时又喜欢用一种温柔的笔调出之,创造出独特的审美意境,酿造出他小说淡远、清新的牧歌情调,同时又渗入一丝沉郁、隐痛,使牧歌中又混合着一层淡淡的悲愁。II、重视创作主题情绪的投入,追求抒情性。他喜欢直接把主题情绪投注到人象、物象之中,使之带上鲜明的情绪色彩,或者借助记“梦”和象征

36、,曲折表达主体感情评价。III、丰富多彩的结构体式,古朴简约的语言风格,他的小说很少用虚词,既有浅近文言的凝练,又有口语的生动活泼。沈从文语言风格的形式受到古典文学的影响,但根本上还是得力于丰富的湘西生活经验。29、解放区文学的特征I、首先体现在它服务于时代政治任务的功利性II、体现在艺术追求的乡村化III、体现在作家心态的“工农兵 ”化30、 围城的讽刺艺术I、病态知识分子的机智讽刺II、细腻高超的心理讽刺III、幽默机智的讽刺语言31、张爱玲独特的艺术世界I、丰盈而繁富的意象II、擅长心理刻画III、富有色彩感的语言32、抗日救亡小说的特征I、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II、民族意识的张扬III、

37、赞美英雄33、 “七月派”小说的特征审美内容的异常复杂性心理描写的丰富性与独到的深刻性富有热情和重视体验的现实主义特色沉郁、浓重、激越、悲凉的总体风格34、讽刺暴露小说特征本时期这类小说具有鲜明的针砭社会黑暗和官僚资产阶级、病态知识分子的讽刺文学特征。不仅描写冲破藩篱和反抗社会黑暗的“新人”,而且极大程度上忧郁悲凉地展示形形色色的社会悲剧,许多作品具有反英雄的叙事主题,在对社会的讽暴露中蕴育这浓厚的悲凉意识和精神茫然感。在整体叙事格调上,呈现沉郁悲凉的审美整体性,透露着强烈的人生苍凉感和生命沉重感。35、沙汀小说的艺术风格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构成富有社会风习的画面,按照生活的

38、逻辑写出带有讽刺性戏剧色彩的人物和故事,收到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真切、冷峻、辛辣的粉刺艺术。从生活本身所呈现的矛盾来揭示人物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如鲁迅所说的“无一贬辞而情伪毕露”的艺术效果。语言个性化、富有地方色彩。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风俗画。作者以阴冷、沉郁的格调,逼真写出了闭塞、落后的川西北村镇区社的世态风俗画。36、叶圣陶“问题小说”的特点1、.描写下层劳动者的困苦和不幸,揭示封建宗法制度下人与人的“隔膜”,以“爱”和“ 美”作为把“灰色”人生转化为“ 光明” 人生的必要条件。2、描绘城镇小市民的灰色生活,暴露市民精神的空虚、无聊,批判没有“爱”与“美”理想的灰色人生观。 3、露和讽刺教育界各

39、种黑暗腐败的现象,展示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教育小说”4、冷静、客观、平实的写作个性37、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征1、总体上看,郁达夫小说创作虽然写实因素不断增加,但其创作基调是抒情的,因此强烈的主观色彩,感伤的抒情基调是其小说创作最突出的艺术特点。(1)首先,这种强烈的主观色彩突出表现在作品中具有很强自传性的“零余者”形象频繁出现。“零余者 ”:富有爱国热情和个性解放的新思想,但政治地位低下,经济状况困窘,性格中都充满了矛盾:清醒而又迷茫,愤世嫉俗又随波逐流,自喻多才又自卑自虐,不甘沉沦又自暴自弃,怀着“向善的焦躁与贪恶的苦闷” 挣扎着,呈现出病态扭曲的特征。(2)在“表现自我 ”的艺术主张支撑

40、下,凭借着 “零余者”的形象,郁达夫尽情地抒写着一己的体验、心境,渲泄着那些从自我情感中体验出来的思乡、念子、怜妻、哭穷等情绪,并混合着病态的性苦闷,激烈的社会人生牢骚,使作品涌动着忽高忽低、忽急忽缓的情绪潮,形成了极富个性的抒情特质。2、.结构的自然松散与景色的诗意描绘。论述题老舍小说中的“京味儿”表现在哪些方面?I、首先表现为取材的特色。写大小杂院、四合院和胡同,写市民凡俗生活中所呈现的场景风致,写已经斑驳破败仍不失雍容气度的文化情趣,还有那构成古城景观的各种职业活动和寻常世相,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北京风俗画卷。 II、北京市民庸常人生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老舍用“官样” 一语来概括

41、北京文化特征,包括讲究体面、排场、气派,追求精巧的“生活艺术”;讲究礼仪,固守养老抚幼的老“规矩”;性格的懒散,苟安,谦和,温厚与懦弱等等。III、老舍对 “北京文化”的描写,既充满了对“北京文化”所蕴涵的特有的高雅、舒展、含蓄、精致的美的不由自主的欣赏、陶醉,以至因这种美的丧毁灭油然而生的感伤、悲哀,以及若有所失的怅惘,同时也时时为“文化过熟”导致的柔弱、无用而惋叹不已。结合作品分析巴金家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子夜中的人物形象 P173结合作品骆驼祥子分析祥子的悲剧色彩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是城市底层社会劳动者的形象。在他的不幸遭遇中,作者突出了对他性格的刻画,体现了强有力的悲剧意味,这是通过主人公“积

42、极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的命运三部曲展开的:祥子初到北平,怀抱着寻求新的生路的希望,开始了他的个人奋斗史。他年轻力壮,善良正直,乐于帮助与他同命运的穷人,他坚韧顽强的咬着牙,用孤苦的挣扎编织着美丽的梦想。但是,祥子连遭厄运,主要可以分为事业上的买车与个人生活上的娶妻两方面。命运的安排却使他追求的不可得,躲避的被强加。所有这些,都表明祥子在命运的作弄面前不甘失败,竭力挣扎和顽强抗争的生活姿态。当虎妞病亡,祥子为葬妻而不得不再一次卖掉车子,此生已不复再有希望买车。又得知自己的意中人小福子也已不在人世时,终于不堪这最后的沉重一击,长久以来潜藏在他人性下的野性、兽性、恶性、劣根性发作,他吃喝嫖赌,如行

43、尸走肉。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性格,吞噬了这个一度有着强大生存能力的个人奋斗者。祥子的一生,是从奋斗走向毁灭的一生。黑暗的社会、他人的影响、性格局限以及不可预知等方面的因素决定他个人奋斗必然失败的悲剧结局。他的一生是充满了悲剧色彩的一生。 黑暗的社会是造成祥子悲剧人生的主要原因人是社会中的人,受社会的制约,他的人生道路,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地位,他与社会的各种联系决定的。祥子是社会中的人,而且所面对的那个“强大的、罪恶的、病态的社会” ,正是这样的社会才是造成他人生悲剧的主要原因。初到北平的祥子,如同乡野泥土中生长的“树” , “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他年轻力壮,坚韧顽强,风雨里咬牙

44、、茶饭里节省,按理说他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能够安稳与独立地生活,但客观上却失败了。造成祥子悲剧的主要原因正是把“人”变成“鬼”的社会。祥子想买一辆人力车的愿望,正像农民想拥有土地一样,只是一个劳动者的最低愿望,然而这一正当愿望在那个社会里却成了奢望。他历尽艰辛,三起三落,欲独立自主而终不可得,因为横在他面前的是军阀的乱兵、政府的侦探、车行的豪夺这样一个强大、罪恶、病态的社会,他不可能凭一个人的力量与这个社会抗衡,只能成为这个病态社会的牺牲品。对于祥子的打击,首先来自反动派。第一辆车被北洋军阀的逃兵夺走,准备买第二辆车的积蓄又被国民党的特务孙侦探敲诈去。这些事情突然发生,但是通过这些表现出来的,却

45、是事态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外打仗的消息已经流传了十来天,为了贪图几个钱,祥子大着胆子拉车去西郊,刚出城门,就被逃兵连人带车都抢走了。作品写出了那是一个军阀混战的年代,打仗不断的骚扰着人们的生活,威胁着人们的安全。作品又提到逃兵如果被村中的人们捉住,至少是活埋,从人们对逃兵的深恶痛绝,透露出这些军队曾经如何残酷的蹂躏过人民,在这样动荡不安,反动军队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年代里,祥子的这场厄运不过是数连年战乱给人造成的浩劫中的一个小小插曲而已。本来,孙侦探跟踪的是祥子的主人曹先生,与祥子毫无关系,敲诈祥子更不在他们的计划之内,可是既然碰到了, “祥子时运到了点上,活该!”祥子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任何打击

46、都可能而且可以任意的落到他的头上,他们来的越是偶然,越能反映这样打击的必然。所以说祥子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二、他人的影响也是造成祥子悲剧人生的另一原因虎妞在祥子悲剧人生中无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正如蝇不能逃出蛛网” ,虎妞是网,祥子是蝇,他没有和任何人这样亲密接触过,虽然是突如其来,虽然是个骗诱,但他从中找到了快乐:生活竟然也可以如此!当他感觉到自己的堕落时,想挣扎已经来不及了,仿佛是碰在蛛网上的小虫。祥子被迫与虎妞结婚后,她变成了捉住祥子的精灵和毒物。祥子并不爱她,却又无可奈何地接受了她的“爱情”。他们的结合成了祥子个人奋斗过程中的一个新的打击。 “他第一得先伺候老婆,那个红袄虎牙的

47、东西,吸人精血的东西,他已不是人,而是一块肉。他没了自己,只在她的手中挣扎着,像猫叼住的一只小老鼠。 ”但这只狡猾的、贪婪的猫并不急于咬断它的脖根,她伸着沾满人精血的舌头,舔着小老鼠的伤口,还时不时狠狠地吸上一口,然后满足地按着它甜甜地睡去。而小老鼠在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下终于渐渐麻木了,它竟然希望这只可爱的母猫会替它将伤口舔净,并使它愈合。它就是祥子。这是多么地悲哀啊!另一个对祥子产生重大影响的女人是小福子。祥子心里是顶喜欢小福子的,在他的观念中他们俩都是穷人,都是无产者,都是被人欺侮,他同情她,也同情自己,是上苍将他俩连在一起。所以他的理想就是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和属于他自己的女人,然后用

48、自己强壮的身体去拉车挣钱来养活他的女人。然而,这种个人主义的理想在他兴高采烈地走进白房子,听说了小福子的死后就完全破灭了。他甚至恨二强子当初为什么不把小福子嫁给他,他更恨这可恶的、肮脏的白房子吞噬了他心爱的、原本很纯洁的小福子。于是,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迷糊糊地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泥潭。 “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摘去了。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去。 ”除了虎妞和小福子,放高利贷的高妈,刻薄的杨太太,卑鄙的夏先生,潦倒不堪、充满兽性的二强子,等等,都在祥子悲剧人生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三、自身的性格局限又是悲剧人生形成

49、的一个因素我们承认黑暗的、污浊的、人吃人的社会是造成祥子悲剧人生的罪魁祸首,但是祥子自身性格的双重性、堕落性、劣根性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因素,对他的人生悲剧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1、乐观与盲目 祥子从乡间来到城市,对生活满怀热情和乐观态度,即便车丢了、钱被劫,依然不懈努力,有着积极向上的个人奋斗精神。但是他无法认清灾难的社会根源,不知道个人的努力比起社会沉重的压迫是多么微不足道。即使是有了自己的车子并且始终保持者,又何尝能够摆脱那些压制而真正成为独立自主,幸福生活的劳动者?这种不切实际的打算,使他始终陷入盲目的黑暗,一切真正的努力化为毫无意义的泡沫,等待他的只能是失败和悲剧。祥子对于自己的这种努力也不断有过反思和疑问,因此第一次丢车后,尽管他仍然努力拉车攒钱,可是干者干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往来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