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教学主题乙烯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2 第三单元第 2 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一课时乙烯。本节内容是继烷烃之后,继 续向学生介绍不饱和烃和烯烃的概念,在教材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教材先介绍煤和石油的主要用途:除了可以为人们提供常用的多种燃料,还可以从中获得大量的最基本的化工原料,如乙烯和苯。并且通过介绍生活中常见的乙烯产品和苯产品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能源、药物等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二、学生分析通过探究实验,发现乙烯与乙烷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引发学生思考乙烯可能具有的结构,使学生容易体会到分子结构与性质的辨证关系。再从乙烯分子的
2、组成推导出它的电子式,再由电子式写出结构式,并从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引出不饱和烃与烯烃的概念,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结合前面的实验及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说明乙烯的双键中有一个容易断裂,它的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容易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结合,进而又介绍另一种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加成反应。最后,通过“实践活动”香蕉的催熟,让学生再次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学完本节内容,有助于学生对“结构与性质”关系的进一步深化认识,同时也为今后有机化学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讨论和归纳,认识乙烯的用途及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实验探究,
3、了解乙烯的分子结构、重要的化学性质和加成反应,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乙烯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通过对乙烯用途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 字1、分子结构展示:利用 Chem3D 模块对乙烯进行结
4、构展示,让学生实际操控软件,切实触摸乙烯结构的 3D 分子轮廓图及各种键参数的分析,感受有机化学的神秘殿堂和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兴趣。2、白板勾画装置:利用电子白板勾画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装置的优化比较。3、课堂实验视频:播放乙烯使溴水和高锰酸钾褪色的实验室4、反应动画演示:将加成反应的微观动画进行演示,形象展示,直观感受。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探究、评价、建构)创设情境导入 :情景一、海南香蕉的新闻报道 5 月,是香蕉热销的季节,但 2011 年海南蕉农却在这个季节里叫苦不迭,因为那里的香蕉收购
5、价格,在不到两个月时间经历了过山车似的波动,跌幅一度超过 70%。海南省香蕉协会认为,这种价格的异常波动,源于 “乙烯利催熟香蕉有毒”的报道。 情景二、塑料制品和白色污染 塑料的使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穷的方便。生活中用来包装食品的塑料袋、保鲜膜、栽培蔬菜用的塑料大棚是聚乙烯制品(简称 pe),而雨衣、桌布、用来制作皮箱、皮包、书的封面的人造革,是聚氯乙烯制品(简称 pvc)。 但塑料的大量使用也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灾难。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国务院办公厅2007 年 12 月 31 日下发了关
6、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从 2008 年 6 月 1 日起,在全国范围内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以抑制过多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的状况。 激疑:这两条信息都与乙烯有关,乙烯是一种什么物质?其结构和性质如何?乙烯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塑料制品是如何制得的?塑料制品为什么会形成“白色污染”?乙烯利催熟香蕉的原理是什么?乙烯利催熟的香蕉真的有毒吗? 学生:通过上网查找,阅读收集整理资料(网页、图片、书籍等)。以图片、新闻资料形式展示生活中的乙烯产品实验探究乙烯的结构和乙烷不同,如何通过实验证明其结构上的不同之处?多媒体演示实验
7、:石蜡油分解实验。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设问: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石蜡油分解实验对温上述溶液褪色的原因?你认为生成的气体都是烷烃吗? 学习上述问题,各小组汇报结果,教师小结度的要求较高,且容易发生倒吸,为了节约时间和安全,所以选择多媒体知识学习展示乙烯与乙烷的分子结构模型学生观察乙烯和乙烷的分子结构利用Chem3D模块对乙烯进行结构模型,边观察,边思考:写出乙烯和乙烷的电子式和结构式?比较乙烯的结构与乙烷的有何不同?展示开展讨论,并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教师评价。实验探究讲授不饱和烃与烯烃的概念;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总结乙烯的物理性质、乙烯的化学性质。1、乙烯的
8、氧化反应:(1)乙烯与氧气的反应(2)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利用这一反应,可以区别甲烷和乙烯。实验:用酒精和浓硫酸制取乙烯。提醒三点:1、观多媒体演示乙烯的、加聚。2、乙烯的加成反应;加成反应的概念3、乙烯的自身加成反应加聚反应察乙烯的颜色、状态和溶解情况,并闻乙烯的味道。2、观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现象。3、点燃之前先验纯,观察乙烯燃烧的现象课堂练习拓展学习:写出乙烯与氯气、水、溴化氢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教师评价学生板演学以致用,化学回归归纳总结: (1)乙烯是水果成熟和保鲜的关键因素,只要合理控制好乙烯的量就能达到保鲜或加速成熟的效果。 (2)乙烯利催
9、熟的香蕉并不构成对人体的危害,媒体的报道缺乏科学依据。 (3)由于碳链很长,且碳碳单键较稳定,所以塑料难以被降解,我1、学生阅读教科多媒体演示生活们应尽可能减少使用,以减少白色污染的产生。 书第68页倒数第一段。2、举例说明乙烯在生活和化工生产中的用途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 字左右1. 结构严谨、前后呼应:本课从与乙烯有关的两则新闻报道引入,探究乙烯的结构和性质,再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新闻中的化学问题,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前后呼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教学中蕴含着“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化学思想,乙烯
10、的结构和性质互相印证,体现了有机化学学习的基本思维方式。 2.关注热点、回归生活:本课课题的引入和问题解决都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社会发展与化学应用的密切关系,感受化学已经并且将会在许多领域改变和丰富我们的生活,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化学品的使用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以防止类似“乙烯利催熟香蕉有毒”错误报道的再度出现。2. 问题引领、合作探究:本课设计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如乙烯结构的探究,加成原理的探究、水果的催熟和保鲜的探究、“白色污染” 的探究。这些探究活动都是以问题为引领,唤醒学生探究意识,引导学生寻根究底,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快乐。在问题引领、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将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3模型搭建、突破难点:由于分子结构理论抽象、深奥,且学生缺乏相关的数理知识,所以学生觉得有机化学难学。为了突破乙烯结构和加成反应原理这一难点,教学中让学生亲手搭建模型,又用模型模拟加成反应的原理,再通过电脑模拟,将抽象的问题模型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学生易于理解,教学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