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糖尿病杂志2016年9月第8卷第9期 Chin J Diabetes Mellitus,September 2016, Vol. 8, No. 9 525 指南与共识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2016年版)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DOI:10.3760/cma.j.issn.16745809.2016.09.004通信作者:陈伟,Email: 一、背景近二十年来,我国超重/肥胖的患病率逐年增长,呈流行态势。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ina Healthand Nutrition Survey, CHNS)的数据显示1,从1993年至2009年的17年间,成年人超重
2、/肥胖的患病率从13.4%增加至26.4%,总体呈线性增长;成年人腹型肥胖的患病率从18.6%增长至37.4%,平均年增长1.1%,显著高于超重/肥胖的增长速度。肥胖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的潜在危险因素。减重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膳食和体育运动)调整、内科药物及外科手术治疗等多种手段。科学合理的营养治疗联合运动干预仍是目前最有效、最安全的基础治疗。近年来,国际上对肥胖/超重的营养管理已经形成了一些共识2-3。然而,以营养和生活方式干预为核心的肥胖/超重管理必须与特定的地域性饮食习惯及社会文化相适应。为更好地发挥医学营养治疗在肥胖防治中的作用,结合国内外发表的诸多证据和专家的集体
3、智慧,特制定本共识,以便使医学减重更加科学、规范和易于实施。二、证据分级与推荐意见的形成在制定本共识的过程中,首先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出版的WHO指南编写手册4和AGREE(Appraisal of GuidelineResearch and Evaluation)5协作网发表的临床指南编写的方法学原则(表1),结合中国现况,建立制定本共识的方法学,将2009年更新后的AGREE协作网推出的指南方法学质量评价标准作为质控标准5。2015年9月,成立了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2016)(以下简称“共识”)撰写证据方法学小组,负责
4、起草方法学工作方案,并协助编委会进行证据评价的相关工作。证据级别与推荐意见分级标准的制定见表2。三、共识编写委员会组织机构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营养与代谢管理分会以及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中国营养学会的67位专家组成了本共识编写委员会。所有参与指南编写的人员均基于志愿工作。四、目标及愿景通过“共识”的撰写与发布,期望能提高社会及专业人士对营养干预在代谢性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认识。并能进一步规范医学营养减重的原则和路径,设立标准化医学营养治疗减重管理工作流程,以便临床营养专业人员及医疗保健人员掌握和使用,更好地为减重者服务。五、本共识常用名词1.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
5、ex, BMI):结合身高和体重用于判断人体超重/肥胖与否和程度的指数,表1 证据检索数据库和关键词检索时限语言数据库筛选项目文献出版类型主要检索词2000年1月1日至2015年9月1日英语、汉语二级文献数据库:Guideline Clearing House、Cochrane Library、SumSearch一级文献数据库:Medline、EMBASE、SC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人类有效性:指南、Meta分析、系统性综述、随机对照试验、观察研究、病例报告、共识意见安全性:指南、Meta分析、系统性综述、随机对照试验、不良反应报告、共识意见medical nutrition therap
6、y、weight loss、weight management、obesity、营养治疗、减重、体重管理、减肥、肥胖等检索词 526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6年9月第8卷第9期 Chin J Diabetes Mellitus,September 2016, Vol. 8, No. 9计算公式为体重/身高2(kg/m2)。目前我国成人BMI的切点为:18.5BMI15%为超重,20%为轻度肥胖,30%为中度肥胖,50%为重度肥胖。5. 限能量平衡膳食(calorie-restricted diet,CRD):一类在限制能量摄入的同时保证基本营养需求的膳食模式,其宏量营养素的供能比例应符合平衡膳食
7、的要求。6.低能量膳食(low calorie diet, LCD):一类在满足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水这五大营养素的基础上,适量减少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取,将正常自由进食的能量减去30%50%的膳食模式。通常需要在医生监督下进行。7.极低能量膳食(very-low calorie diet, VLCD):通常指每日只摄入400800 kcal(1 kcal=4.2 kJ)能量,主要来自于蛋白质,而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受到严格限制。机体处于饥饿状态,因其能引起瘦体重减少、痛风发生风险增加以及电解质平衡紊乱等不良反应并不作推荐。该方法必须在医生严格指导下进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8.
8、高蛋白质膳食(high protein diet, HPD):高蛋白质膳食是一类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超过每日总能量的20%或1.5 gkg-1d-1,但一般不超过每日总能量的30%(或2.0 gkg-1d-1)的膳食模式。9.轻断食模式(intermittent fasting):也称间歇式断食,一类采用5+2模式,即1周中5天相对正常进食,其他2天(非连续)则摄取平常的1/4能量(约女性500 kcal/d,男性600 kcal/d)的膳食模式。10.血糖指数(glycemic index, GI):进食恒量的食物(含50 g碳水化合物)后,23 h内的血糖曲线下面积相比空腹时的增幅除以进食50
9、 g葡萄糖后的相应增幅。通常定义GI55%为低GI食物,55%70%为中GI食物,GI70%为高GI食物。总 论一、肥胖的病理生理众所周知,肥胖的发生常常是由遗传、少动以及摄入过多能量共同导致的结果。从代谢研究角度看则是基于代谢紊乱(metabolic disorders),代谢紊乱是肥胖从基因到临床表现的中心环节。肥胖者多存在脂类代谢紊乱,脂肪合成过多,而脂肪水解和脂肪分解氧化无明显异常。血浆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和胆固醇一般高于正常水平。应用低能量饮食治疗肥胖症时,血浆酮体增加或酮血症倾向往往低于正常人。随着基因组学研究的快速进展,人们发现在基因多态性上的差异,使得在各年龄层次的人群都有对肥
10、胖更易感者。在上述背景下,加之膳食结构变化后肠道菌群结构发生的适应性变化6-7,使得这类具有遗传易感性者对三大宏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应答出现显著差异,进而造成肥胖的发生。二、限制能量平衡膳食(calorie restrict diet,CRD)(一)背景CRD对于延长寿命、延迟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表2 共识证据分级和推荐意见整合体系推荐意见ABCD证据级别12a2b34描 述单个多中心RCT研究(原始数据开源);基于RCTs的系统性综述(有同质性,原始数据开源);大样本数据挖掘研究(原始数据开源);Meta分析和系统性综述单个RCT(原始数据不开源);经典的基于病例对照研究的系
11、统性综述(有同质性);大样本队列研究(原始数据开源)单个病例对照研究病例报道(低质量队列研究);横断面研究专家意见或评论注:RCT:随机对照试验;A、B、C、D:推荐意见优先级别从高到低中华糖尿病杂志2016年9月第8卷第9期 Chin J Diabetes Mellitus,September 2016, Vol. 8, No. 9 527 具有明确干预作用8。CRD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9:(1)在目标摄入量基础上按一定比例递减(减少30%50%);(2)在目标摄入量基础上每日减少500 kcal左右;(3)每日供能1 0001 500 kcal。(二)证据Huffman等10对超重者进行了6
12、个月CRD干预(能量摄入减少25%),发现与非CRD相比,CRD组的胰岛素敏感性有明显改善,并认为这是降低体重的原因。Yoshimura等11对内脏脂肪面积100 cm2的成人进行12周CRD(CRD目标:25 kcal/kg,基线能量摄入约为30 kcal/kg)干预后,有效降低了体重、脂肪组织重量、内脏脂肪面积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1.脂肪:多项研究证实CRD的脂肪供能比例应与正常膳食(20%30%)一致12-13,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膳食模式的不平衡。在CRD中补充海鱼或鱼油制剂的研究均报道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3PUFA)
13、对肥胖者动脉弹性、收缩压、心率、血甘油三酯及炎症指标等均有明显改善,可增强CRD的减重效果14-15。2.蛋白质:由于CRD降低了摄入的总能量,必然导致产热的宏量营养素摄入降低,应适当提高蛋白质供给量比例(1.21.5 g/kg,或15%20%),这样就能在减重过程中维持氮平衡,同时具有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骨矿物质含量等作用16-18。不同来源蛋白质的减重效果可能不同,有研究发现大豆蛋白的减脂作用优于酪蛋白,且其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也更明显19。3.碳水化合物:根据蛋白质、脂肪的摄入量来确定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40%55%)20。过高或过低都将导致膳食模式不平衡。碳
14、水化合物的来源应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淀粉类复杂碳水化合物为主,保证膳食纤维的摄入量2530 g/d。严格限制简单糖(单糖、双糖)食物或饮料的摄入。4.微量营养素:肥胖与某些微量营养素的代谢异常相关,尤其是钙、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D及叶酸的缺乏20。肥胖和膳食减重也可引起骨量丢失18,21。一项Meta分析显示肥胖群体患维生素D缺乏的风险比正常人群高35%,比超重人群高24%22。在减重干预的同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可以增强减重效果23-24。CRD除能量摄入限制之外,也对营养均衡提出推荐。近年研究认为采用营养代餐方法能兼顾体重减轻和营养均衡。Wadden等25对Look AHEAD研究(纳
15、入5 145例肥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进行了后续分析,该后续分析考察了接受膳食支持和教育以及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减重情况。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在对患者进行均衡营养模式教育的同时也给以营养代餐作为一种支持措施。总的来说,配合营养代餐的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比单纯的膳食支持和教育能更有效地降低患者的体重(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组中37.7%的患者在干预第一年结束时达到了减重10%的目标,而膳食支持和教育组只有3.3%的患者达到此目标)。(三)推荐意见具体意见见表3。表3 CRD应用推荐意见推 荐1.CRD具有减轻体重、降低脂肪含量的作用2.保证蛋白质充足供给(1.21.5 g/kg),可能增强CRD的减重效果3.使
16、用大豆蛋白部分替代酪蛋白可增强CRD的减重效果4.CRD中脂肪的供能比例以20%30%为宜5.适当增加富含n-3PUFA的食物或补充鱼油制剂,可以增强CRD的减重效果6.CRD中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以40%55%为宜7.增加蔬菜、水果、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增强CRD的减重效果8.适当补充维生素D制剂和钙可增强CRD减重效果9.采用营养代餐模式的CRD更有助于减轻体重证据级别12a2a2a2a2a2b2a2b推荐意见ABBBBBBBB注:CRD:限制能量平衡膳食;n-3PUFA:n-3多不饱和脂肪酸三、高蛋白膳食模式(一)背景高蛋白膳食中,蛋白质的供给量一般为占供热比的20%以上,或至少在
17、1.5 g/kg体重以上26。(二)证据研究表明,接受高蛋白膳食6个月的肥胖者比接受正常蛋白质饮食者体重下降更明显,1年随诊后高蛋白膳食仍较对照组多降低了10%腹部脂肪27。Noakes等28证实,采用高蛋白膳食比高碳水化合物膳食的肥胖人群体重下降更多(6.4 kg 比3.4 kg,P=0.035)。当受试者每日允许能量摄入为20 kcal/kg时,其蛋白质占总能量的30%,碳水化合物占45%,脂肪占25%,同时补充维生素和钾,12周后体重明显减轻(4.724.09)kg,BMI、腰围和腰臀比(WHR)也分别下降(1.871.57)kg/m2、(3.732.91)cm和(0.0170.029)
18、29。Layman等30将健康成 528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6年9月第8卷第9期 Chin J Diabetes Mellitus,September 2016, Vol. 8, No. 9年肥胖个体随机分为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组(PRO组)和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组(CHO组),4个月后,两组体重减少量虽无明显差别,但是PRO组的机体脂肪(体脂)含量减少更明显;相对于CHO组,PRO组对肥胖者血清中的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改善更明显,并且依从性更高。一项为期2年的实验比较了高蛋白和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在糖尿病超重者的减重效果,结果提示高蛋白膳食可能对存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综合征风险
19、的患者有帮助31。113例中度肥胖患者经过4周的极低能量饮食的减重治疗后,体重降低了5%10%,而随后6个月采用高蛋白膳食(18%)及正常蛋白饮食(15%)进行体重维持,结果显示高蛋白膳食体重反弹率更低32。由于慢性肾病患者可能因高蛋白饮食而增加肾脏血流负荷,建议合并慢性肾病患者应慎重选择高蛋白饮食。(三)推荐意见具体推荐见表4。表4 高蛋白膳食推荐意见推 荐1.对于单纯性肥胖以及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者、高胆固醇症者采用高蛋白膳食较正常蛋白膳食更有利于减轻体重以及改善血脂情况;并有利于控制减重后体重的反弹2.合并慢性肾病患者应慎重选择高蛋白饮食证据级别2a4推荐意见BD四、轻断食膳食模式(一)背
20、景轻断食模式也称间歇式断食(intermittentfasting)52模式,即1周内5 d正常进食,其他2 d(非连续)则摄取平常的1/4能量(女性约500 kcal/d,男性600 kcal/d)的饮食模式33。(二)证据20世纪80年代,Vertes等34对519例门诊患者进行断食治疗,78%的患者体重下降超过18.2 kg,总体减重为每周1.5 kg,女性平均每周减重1.3 kg,男性每周减重2.1 kg,大多数均能接受该方案而无任何严重副作用。一项基于16例肥胖患者的研究显示35,在隔日断食法干预8周后,患者体重平均下降(5.6 1.0)kg,腰围平均缩小4.0 cm,体脂含量从原来
21、的(452)%降到(422)%,收缩压由(1245)mmHg(1 mmHg=0.133 kPa)降到(1163)mmHg,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也分别下降(214)%、(2510)%和(326)%,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变化。Johnson等36的研究也发现,在隔日断食法干预8周后,肥胖患者的BMI较基线值下降8%,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分别下降10%和40%。2013年发表的一项基于115例肥胖女性的研究37显示,干预3个月后,两日断食法的肥胖患者体重平均下降4 kg,而传统能量限制的肥胖患者体重平均下降2.4 kg,且前者胰岛素抵抗改善更明显。2014年一项
22、关于2型糖尿病预防的Meta分析发现轻断食可有效减重及预防2型糖尿病,对超重和肥胖患者的血糖、胰岛素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代谢标记物均有改善38。(三)推荐意见具体推荐见表5。表5 轻断食膳食推荐意见推 荐1.轻断食模式有益于体重控制和代谢改善2.轻断食模式在体重控制的同时,或可通过代谢和炎性反应改善,间接增加体重控制获益;同时增强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的治疗获益证据级别2b2a推荐意见BB五、运动治疗(一)背景运动对减肥的影响取决于运动方式、强度、时间、频率和总量。2013年美国关于成年人肥胖管理指南推荐39,增加有氧运动(如快走)至每周150 min以上(每
23、天30 min以上,每周的大多数天);推荐更高水平的身体活动(每周200300 min),以维持体重下降及防止减重后的体重反弹(长期,1年以上)。(二)证据1.运动与成年人减肥:一项纳入35个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发现,有氧运动对降低内脏脂肪有显著效果(干预时间4周2年,每次运动2075 min),而渐进性抗阻运动和有氧结合抗阻运动均无显著效果,建议有氧运动作为降低内脏脂肪的核心运动40。另一项Meta分析纳入了741例受试者,其BMI在27.833.8 kg/m2,运动干预时间为2.56.0个月,结果显示有氧运动的减肥效果更明显:抗阻运动对提高瘦体重更有效,与抗阻运动比较,有氧结合抗阻减
24、肥效果更明显41。在一项单中心、平行随机对照试验中,比较了4种不同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运动组体重和腰围均显著减少,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这项研究表明不同运动中华糖尿病杂志2016年9月第8卷第9期 Chin J Diabetes Mellitus,September 2016, Vol. 8, No. 9 529 量和运动强度对腹型肥胖可能均具有减肥效果。2.运动结合营养干预与减重:一项纳入了3521名受试者的Meta分析43,干预时间1272个月,营养干预方式为降低能量摄入,主要为低脂(总能量的30%)、低饱和脂肪酸、增加水果蔬菜和膳食纤维的摄入。运动干预主要是
25、在监督下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强度为50%85%最大心率。结果发现与单纯饮食组或运动组相比,饮食结合运动的减重效果更加显著,同时可以看到在改善人体测量指标方面,营养干预优于运动治疗。Stephens等44在2014年对60项Meta分析和23个系统性综述进行了再评价,认为多种干预措施都可以帮助受试者达到减重目标,但其中营养干预研究得出的结论较为一致,即对于减重效果最为明确。而运动干预研究在不同的作者所做的Meta分析中得出的结论则有较大差异。这种结果的异质性与研究者选定的结局评价指标、研究设计存在很大关联。3.运动治疗与儿童减肥:一篇纳入了2项Meta分析的系统性综述45,均显示体脂率有显著
26、性降低。而其他肥胖指标(BMI、体重、中心性肥胖)则没有显著性差异。一篇纳入40项研究的系统性综述和Meta分析46,评价了抗阻训练对肥胖儿童力量、体成分等的影响,显示抗阻运动对体成分有极小影响,且亚组分析显示运动量越大、年龄越小、随机对照设计产生更显著效果。一项纳入15个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性综述和Meta分析47,比较仅饮食干预与饮食结合运动或仅运动干预对超重儿童减重和降低代谢风险的效果,结果显示,短期干预中仅饮食和饮食结合运动均产生了减重和代谢指标改善的效果,而长期干预显示饮食结合运动干预可以显著改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4.运动治疗与孕期体重管理:一项纳入910名
27、产后女性的系统性综述发现,单纯坚持有氧运动(步行)者与对照组相比体重变化没有显著差异。而饮食干预或饮食结合运动干预者与对照组相比体重显著降低,干预措施对哺乳行为并无消极影响48。另一项合并了11个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49纳入769名产后女性,干预1052周,结果显示最有效的减重方式是设定客观目标的运动干预,如心率监测或计步器的使用,表明生活方式干预对产后女性的减重是有益的,运动结合强化饮食干预并设定客观目标是最有效的干预方式。(三)推荐意见具体推荐见表6。表6 运动治疗推荐意见推 荐1.运动对减肥的影响取决于运动方式、强度、时间、频率和总量2.推荐采用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运动的模式预防与治疗
28、超重或肥胖3.与单纯饮食或运动相比,饮食结合运动的减重效果更加显著4.针对儿童肥胖,采用饮食结合运动短期和长期干预均能达到减重和代谢改善的效果5.针对孕期体重管理,饮食或结合运动干预是有效的干预方式证据级别32a2a2b2b推荐意见CBBBB六、认知-行为及心理干预(一)背景生活方式干预作为基础治疗,是一种囊括营养、运动、认知-行为及心理多方面的综合干预模式50-51。认知-行为及心理干预是通过调整超重和肥胖患者的生活环境及心理状态,帮助患者理解和认识体重管理、肥胖及其危害,从而做出行为改变。其中包括自我监控、控制进食、刺激控制、认知重建和放松技巧等52。(二)证据1.认知-行为干预:认知-行
29、为干预配合体力活动和饮食调整,能够明显降低体重,且超过6个月的行为干预比低于6个月的效果更明显53。美国女性健康研究发现进行654个月的干预后,干预组的体重和腰围较对照组明显下降54。行为干预对减重后体重的维持也有明显作用。研究证明行为干预提升了患者的理论认识,包括对其激励、支持,指导自我监控(饮食、运动和情绪管理),从而更有利于保持减重效果55。通过小组和面对面个人辅导的干预可以从不同方式进行指导,以维持远期减重效果56-57。2.精神-心理支持:肥胖者常见的心理因素如压力、沮丧、抑郁容易导致过度进食,并引发罪恶感而陷入恶性循环中58。精神-心理支持中需要医务人员能识别干扰减重管理成功的心理
30、或精神疾患,并请专科医师进行治疗59-60。在医疗活动中,肥胖患者可能会因为各种心理社会原因而拒绝寻求减重帮助。应对患者表达充分尊重,仔细倾听并建立信任,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其对肥胖加重疾病危险性的认识,不应忽略任何细微进步,给予及时、适当的奖励和称赞,这对于肥胖儿童的管理尤其重要61。(三)推荐意见具体推荐见表7。 530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6年9月第8卷第9期 Chin J Diabetes Mellitus,September 2016, Vol. 8, No. 9表7 认知-行为及心理干预推荐意见推 荐1.对超重/肥胖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能够达到减重效果,干预时间不少于6个月;若同时附加体
31、力活动和饮食行为干预,减重效果更明显2.对肥胖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和心理治疗有助于减重并维持减重效果证据级别2b4推荐意见BD七、减重治疗后的维持(一)背景治疗后减重的维持非常重要。机体存在多种机制调控能量平衡以维持自身体重相对稳定,通常减重计划结束后一年,大部分人会恢复已减掉体重(复重)的30%35%62,4年内基本恢复到减重前水平63。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美国医学会杂志的2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适当的干预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减重后体重的维持时间56-57。世界胃肠病学会对肥胖管理制定的全球指南(WGO)强调,为了维持减重效果,医务人员和营养医师应向患者提供面对面或电话随访的减重维持计划
32、,保持与患者的规律接触(每月或更加频繁),帮助其进行高强度体力活动(如200300 min/周),规律监测体重变化(如每周或更加频繁),并保持低能量饮食(维持更低体重所必需)64。(二)证据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指南认为肥胖管理包括节食、运动、行为改变,且需要长期随访并推荐低脂、高纤维饮食,增加体力活动,避免久坐,规律监测体重和腰围变化61。1. 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一篇纳入了从1984年至2007年间42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性综述认为,生活方式和行为干预措施包括饮食控制和(或)代餐、体育锻炼、保持减重小组间人员交流等配合一定的药物治疗,对减少减重后复重有效65。Dombro
33、wski等66对非手术干预成人肥胖者减重后的长期维持进行了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包含45项研究的7 788例患者,结果显示包括食物摄取和体力活动在内的行为干预可以使患者较对照组复重减少1.56 kg。2. 心理因素:减重所引起的能量负平衡和能量储备的降低会促使关键中枢和外周调节因素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减重者食欲的增加和能量消耗的减少,而导致减重成功后的复重。这种调节作用不会在新的体重稳态形成后消退,这会促使减重成功者在心理和身体诱因的驱动下恢复减掉的体重67。3. 网络干预:随着互联网时代对健康产生的深远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网络干预对维持减重(尤其在2年以内)有效。2项设计良好的大样本随机
34、对照试验结果均显示,在短期随访(24个月内)利用相互帮扶技术干预组的体重回升明显低于自我控制组56-57。一个纳入5项研究的Meta分析发现,网络干预与面对面干预效果相同,高网站利用率与减重维持正相关68。(三)推荐意见具体推荐见表8。表8 减重治疗后的维持推荐意见推 荐1.医务人员应向减重者提供细致的减重后维持计划2.生活方式和行为干预措施(包括饮食控制和/或代餐、体育锻炼、保持减重小组间人员交流等)配合药物治疗,对减轻减重后的复重有效3.应适当进行减重者的心理辅导4.网络干预对维持2年内减重效果有效证据级别32a42b推荐意见CBDB分 论一、儿童/青少年肥胖体重管理(一)背景儿童期肥胖容
35、易伴随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69,同时也是成人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的潜在危险因素70。医学营养治疗主要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而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二)证据1. 母乳喂养与肥胖:一篇纳入25项研究的Meta分析72发现,相对于未母乳喂养过的新生儿,母乳喂养者发生儿童期肥胖的比率降低22%,且母乳喂养时间与肥胖发生率有剂量-效应关系。这与配方喂养提供了较高的脂肪和蛋白质,以及缺乏母乳中含有较多的活性物质可能有关72-73。2.规律早餐与BMI:横断面研究表明,不爱吃早餐的群体发生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更大74-75。芬兰一项出生队列研究发现,相对于规律进食早餐的青少中华糖尿病杂
36、志2016年9月第8卷第9期 Chin J Diabetes Mellitus,September 2016, Vol. 8, No. 9 531 年,很少吃早餐的群体更容易吸烟、喝酒、咖啡以及含有咖啡因的碳酸饮料,并且很少锻炼,BMI值更高76。3.零食摄入与肥胖:一项队列研究表明,高能量零食的摄入频率及进食时间与青少年肥胖有紧密联系。每日2次以上零食的青少年其肥胖风险比(risk ratio,RR)高于很少吃零食的青少年;以在早晨吃高能量零食的青少年为对照组,夜间进食零食的受试者发生肥胖和超重的RR为3.1277。一项长达19个月的队列研究表明,每天多喝12 盎司(ounce,1盎司=28
37、.4 ml,12盎司约合340 ml)的含糖饮料,将会导致BMI升高0.24 kg/m2 78。横断面研究发现,碳酸饮料与儿童期的肥胖有着密切关系,每周多摄入碳酸饮料240 ml的青少年发生肥胖的危险增加29%79。4.碳水化合物与肥胖:一项队列研究表明,青少年女性膳食中血糖指数(glycemic-index)每升高1 SD,BMI和腰围分别增加0.77 kg/m2和1.45 cm;而膳食纤维摄入量每增加1SD,会导致青少年女性BMI值降低0.44kg/m2和青少年男性腰围降低1.45cm80。5.微量营养素摄入与肥胖:研究表明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的浓度与青少年BMI值、躯干脂肪面积以及总脂
38、肪面积呈负相关81。一项病例对照研究表明,肥胖儿童血清中维生素B12水平为400 ng/L,明显低于正常体重的儿童血清中维生素B12的水平(530 ng/L);相对于正常体重儿童,在调整性别和年龄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后,肥胖儿童血清中维生素B12偏低的风险比(odds ratio,OR)高达4.3382。也有研究发现,肥胖儿童血清中含有更低水平的Zn、Se和Fe,但血清Cu的水平较高;血清Zn的水平和血清中总胆固醇水平有呈明显负相关,而与血清中HDL-C水平正相关83。维生素D的水平与儿童肥胖的负相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84。(三)推荐意见具体推荐见表9。二、围孕期体重管理(一)背景大量研究显示,
39、母体孕前及孕期的肥胖均与孕期合并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子痫、早产、死胎、巨大儿、过期产、剖宫产、先天畸形等85-90;远期不良影响包括产后母体及子代肥胖91-92,增加母婴罹患2型糖尿病、高血压及其他代谢综合征的风险93-94。(二)证据1.肥胖与生育能力: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超重女性生育能力下降8%,肥胖者下降达18%95。肥胖不仅影响自然受孕,同样影响辅助生殖的成功,增加自然流产及孕期并发症的风险96-97。应强调在辅助生殖实施前进行减重98。同时也有研究证实减重5%10%就可以成功减掉30%的内脏脂肪99,更有利于排卵发生100。2.肥胖女性孕期体重:200
40、9年美国医学研究所推荐建议孕早期增重0.52.0 kg,超重女性孕期增重7.011.5 kg,肥胖女性孕期增重5.09.0 kg101。相对于孕期增重超过7.0 kg的肥胖女性,孕期增重低于7.0 kg的肥胖女性发生子痫前期、剖宫产及巨大儿的几率明显降低102。美国一项涉及113 019例新生儿研究中,肥胖孕妇过低的体重增加加重孕妇早产的风险103。3.肥胖女性妊娠期体重管理:在一项1 777例妊娠妇女队列研究中,用替代健康饮食指数(thealternative healthy eating index,AHEI)进行膳食评价,发现肥胖孕妇AHEI分数更低104。另一项2 247例妊娠妇女队列
41、研究也发现,高能量、低营养素含量的食物(如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精制面粉)也是过高能量摄入的主要贡献者,同时此类膳食富含饱和脂肪酸105。小样本研究显示:当肥胖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能量限制在1 800 kcal左右时,孕妇体重能够得到控制且不出现酮症,也能够改善孕妇血糖水平并对新生儿出生体重无不良影响106。建议根据肥胖孕妇的身高、体重、年龄、活动水平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膳食能量计划。相对于BMI正常的孕妇,肥胖孕妇的新生儿神经管畸形发病率更高90。4.超重/肥胖女性产后体重的恢复:相对于正常BMI的女性,孕期增重过多的肥胖女性产后可能储备更多的体重。哺乳期进行膳食及运动干预可以帮助其产后恢复到
42、孕前体重,产后哺乳至少6个月后可以降低产后体重。有研究显示,产后哺乳更有利于体重恢复107-108。表9 儿童/青少年肥胖体重管理推荐意见推 荐1.新生儿期应尽可能采用母乳喂养,并适当延长母乳喂养时间以减少儿童期肥胖发生风险2.严格控制零食摄入,尤其是含糖类较高的零食以及碳酸饮料;应控制碳水化合物中高血糖指数食物的摄入3.适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4.青少年肥胖与血B族维生素、维生素D、Zn、Se和Fe水平呈负相关,而与血清Cu水平呈正相关证据级别1132b推荐意见AACB 532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6年9月第8卷第9期 Chin J Diabetes Mellitus,September 2
43、016, Vol. 8, No. 9(三)推荐意见具体推荐见表10。表10 围孕期体重管理推荐意见推 荐1.计划怀孕的肥胖女性应减重以提高自然受孕或辅助生殖的成功率,且可以减低不良妊娠结局2.孕前叶酸建议摄入量为400 g/d3.肥胖孕妇应依据身高、体重、年龄、活动水平等进行个体化的膳食能量计划,以使体重适度增长4.建议孕早期增重0.52.0 kg,超重女性孕期增重7.011.5 kg,肥胖女性孕期增重5.09.0 kg5.肥胖女性产后哺乳至少6个月有利于产后体重恢复6.膳食及运动干预可以帮助孕妇产后恢复到孕前体重证据级别12b2b334推荐意见ABBCCD三 、多 囊 卵 巢 综 合 征(p
44、olycystic ovarysyndrome,PCOS)的体重管理(一)背景在我国1945岁的女性中PCOS的发病率约为5.6%109。不同国家的研究显示PCOS患者肥胖的发生率在30%70%110-111。系统性综述表明,与正常体重的PCOS女性相比,肥胖PCOS患者所有代谢和生殖的指标(除多毛症外),包括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binding globulin)下降,总睾酮、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增加和血脂升高112。(二)证据1. 生活方式干预与PCOS:临床研究显示,PCOS患者对富含碳水化合物、高血糖指数食物以及高饱和脂肪的食物摄入均显著增加;同时具有总能量摄入过高
45、以及久坐的特点113。一项系统性综述表明,对于PCOS患者,在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及高雄激素血症等方面,生活方式干预(饮食、运动和行为干预)比药物治疗更有效114。研究表明,超重或肥胖的PCOS患者轻度体重减轻(减少5%10%)即可使血清睾酮浓度下降,也可恢复正常的排卵周期,并提高妊娠成功率115-116。因此,对于超重和肥胖的PCOS患者,建议首先进行生活方式干预(饮食和运动)以减轻体重。2.饮食干预与PCOS:(1)限制总能量摄入:超重和肥胖的PCOS患者在减重时应以CRD为首选治疗。随机对照试验表明,CRD可改善肥胖PCOS女性的代谢及激素水平,每日饮食总能量中减少5001 000
46、kcal,即在612个月减少7%10%的原体重117-118。(2)宏量营养素和血糖指数的选择:国内外研究显示,在限制总能量的基础上,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蛋白质30%、碳水化合物40%、脂肪30%,MHCD)和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饮食(蛋白质15%、碳水化合物55%、脂肪30%,CHCD)相比,均可降低体重和雄激素水平,MHCD明显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轻高胰岛素血症继而减轻胰岛素抵抗;低血糖指数饮食亦可通过降低PCOS患者(无论是否肥胖)胰岛素、睾酮水平,改善多毛和痤疮119-121。因此,在限制总能量基础上,无论宏量营养素如何配比,均可实现体重减轻及改善临床结局的目的。在限制总能量、减
47、轻体重的前提下,宏量营养素比例和质量选择对PCOS患者的生育、代谢、心理的影响存在着细微差别。低碳水化合物或低血糖指数饮食可更明显降低胰岛素抵抗、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血糖指数饮食明显改善月经周期和生活质量,高蛋白膳食可明显改善抑郁和增强自尊;反之,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明显增加游离睾酮指数122。有研究显示,肥胖PCOS患者使用限能量代餐可降低患者BMI,改善代谢及激素指标,增加受孕几率117,123。3.综合管理:超重/肥胖PCOS的综合管理应包括持续的社会、家庭支持和教育,个体化方案、密切随访、医师监督以及医师、家庭、配偶和同事的支持都会促进体重达标与维持118,124。
48、PCOS患者记录饮食运动日记有利于长期坚持,以减轻体重并维持长期疗效125。强化运动管理可降低并维持体重、改善心血管危险因素126,且可改善排卵及胰岛素敏感性127。国内研究显示,超重及肥胖的PCOS患者采用饮食联合运动治疗,可改善其内分泌激素及糖脂代谢紊乱128。(三)推荐意见PCOS体重管理推荐见表11。四、超重/肥胖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体重管理(一)背景代谢综合征是以超重/肥胖为中心并伴有一系列代谢紊乱的病症。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人膳食模式的变化,代谢综合征的流行呈现快速上升趋势,2000年至2001年的全国性横断面调查显示,男性和女性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10.0%和23.3%129。2011年美国Joslin糖尿病中心发布了合并糖尿病的肥胖患者临床营养指南,整部指南的目标人群实际是代谢综合征患者,其将体重管理置于营养管理的首要目标3。与此同时,该指南还提出将膳食管理与胰岛素治疗相配合,同时需要考虑与营养有关的代谢并发症的控制。中华糖尿病杂志2016年9月第8卷第9期 Chin J Diabetes Mellitus,September 2016, Vol. 8, No. 9 533 (二)证据对于合并代谢综合征的肥胖患者,临床证据中较为一致的将生活行为方式干预作为减重和改善代谢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