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中国质量协会黑带考试模拟试题 A 卷 (10.15.2009) 一、单选题部分: 1. 300 片电路板 , 每一片都有 50 个缺陷机会 , 检查完这 300 片电路板后总共发现了 60 个缺陷数分布在 15 片电路 板上 , 请计算其 DPMO A. 4,000 DPMO B. 5,000 DPMO C. 1,000 DPMO D. 2,000 DPMO 2. 请计算下面制程的流通合格率 (RTY): A. 64.2% B. 75.7% C. 66.5% D. 65.8% 投入1000pcs製程 A 製程 B 製程 C報廢 35pcs重工 100pcs報廢 50pcs重工 3
2、0pcs報廢 20pcs重工 100pcs產出895pcs3. 某订单中有 7 处需要填写内容, 在 40,000 个这样的订单中, 有 100 个订单存在 700 处写错误。 那么 DPMO 值是: A. 2500 B. 3000 C. 3500 D. 4000 4. 在六西格玛推进过程中,高层管理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有: A. 确定企业战略 B. 参与六西格玛项目选择 C. 计算六西格玛项目收益 D. 分配资源 , 提供支持 5. 哪种工具可以用于解决下述问题: 一项任务可以分解为许多作业,这些作业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团队希望把各项作业之间的这种 依赖和制约关系清晰地表示出来,并通过适当的分析
3、找出影响进度的关键路径,从而能进行统筹协调。 A. PDPC(过程决策程序图 ) B. 箭条图 (网络图 ) C. 甘特图 D. 关联图 6. 某团队对怎样着手下一步工作有很多想法。理解并组织这些想法的适用工具是 A. 质量功能展开 B. 鱼刺图 C. 亲和图 D. PDPC - 2 - 7. 将关系纷繁复杂的因素 (因素与因素或因素与问题间相互缠绕 ), 按原因 结果或目的 手段有逻辑地连接起来 , 整理复杂问题的一种图形方法 , 这种工具是: A. 力场分析图 B. 亲和图 C. 关联图 D. 箭条图 8. 为了完成某个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 , 在制定行动计划或进行方案设计时 , 预测可能出
4、现的障碍和结果并相应地 提出多种应变计划的一种方法。这种工具是: A. 过程决策程序图 (PDPC) B. 亲和图 C. 矩阵图 D. 箭条图 9. 请由下面网络图求出该项任务的关键路径是多少天: A. 22 天 B. 15 天 C. 21 天 D. 23 天 10. 仪校及维修费用或是体系审核费用是属于哪一类型质量成本: A. 预防成本 B. 鉴定成本 C. 内部故障 (损失 )成本 D. 外部故障 (损失 )成本 11. 在卡诺 (Kano)循环中 , 我们将待机时间长短 、 电池寿命长短该类品质归属于: A. 一元质量 B. 基本质量 C. 魅力质量 D. 高级质量 12. 下列何者不属
5、于量测阶段 (Measure)活动要点: A. 量测系统分析 B. 制程能力分析 C. 寻找可能原因 D. 真因验证 - 3 - 13. M 公司生产垫片。在生产线上,随机抽取 100 片垫片,发现其厚度分布均值为 2.0mm,标准差为 0.2mm。取 10 片叠起来,则这 10 片垫片叠起来后总厚度的均值和方差为: A. 均值 2.0mm;方差 0.2 B. 均值 20mm;方差 0.04 C. 均值 20mm;方差 0.4 D. 均值 20mm;方差 4 14. 某办公室中 , 有 30%喝咖啡 , 有 40%的人喝茶 , 其中有 25%的人咖啡和茶都喝 , 请问该办公室人员 , 咖啡和茶
6、中连一种都不喝的概率是多少: A. 45% B. 55% C. 65% D.75% 15. 10 件产品中 , 有 4 件是不良品 , 有 6 件是良品 , 如果某检验员依次从中抽了三件产品 , 三件都是不良品的机率是多少? A. 0.033 B. 0.061 C. 0.125 D. 0.232 16. 10 件产品中 , 有 4 件是不良品 , 有 6 件是良品。如果某检验员从中抽了三件产品 , 每次抽完又都放回 , 三件抽到的都是不良品的机率是多少? A. 0.024 B. 0.035 C. 0.064 D. 0.084 17. 以下是某班级学生性别及年龄的统计表 , 请问 20 岁中女性
7、机率是多少? A. 0.5 B. 0.6 C. 0.7 D. 0.8 18. 依序投掷一个骰子 3 次 , 第一次出现 3 点 , 第二次出现 4 点 , 第三次出现 5 点的机率是多少? A. 1/12 B. 1/36 C. 1/72 D. 1/216 19. 一次投掷三个骰子 , 投掷出 3、 4、 5 点的机率是多少? A. 1/6 B. 1/12 C. 1/36 D. 1/72 - 4 - 20. 某产品母体不良率为 30%, 如果由母体中抽取 6 个样本 , 抽到 2 个不良品的机率是多少? A. 0.32 B. 0.46 C. 0.51 D. 0.75 21. 某产品母体不良率为
8、30%, 如果由母体中随机抽取 6 个样本 , 其不良品数量的机率分布标准差为何? A. 0.87 B. 0.95 C. 1.02 D. 1.12 22. PCB 平均每片板子有 4 处刮伤 , 现在检查一片板子没有发现任何刮伤的机率有多少? A. 0.018 B. 0.027 C. 0.036 D. 0.052 23. 已知化纤布每匹长 100 米,每匹布内的瑕疵点数服从均值为 5 的 Poisson 分布。缝制一套工作服需要 12 米化纤布。问每套工作服上的平均瑕疵点数应该是: A. 0.2 个 B. 0.4 个 C. 0.6 个 D. 0.8 个 24. 从一个卖主那里取样, 300 个
9、为一批,他过去的产品质量为约 2% 缺陷率。从这批样品中一次取样 40 个,假如发现有两个或更多的产品有缺陷,则拒收这批产品。那么发现两个或更多个产品有缺陷的概率是多少 ? A. 0.953 B. 0.809 C. 0.191 D. 0.047 25. 一个繁忙的交叉路口平均每周发生 3 次交通事故。用泊松分布估计在接下来的 24 小时内不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有多大 ? A. 0 B. 0.651 4 C. 0.321 6 D. 以上都不对 26. 从平均寿命为 900 小时寿命为指数分布的二极管中,抽取 81 件二极管,求其样本平均寿命的分布。则: A. 平均寿命仍为均值是 900 小时的指数
10、分布 B. 平均寿命近似为均值是 900 小时,标准差为 900 小时的正态分布 C. 平均寿命近似为均值是 900 小时,标准差为 100 小时的正态分布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27. 从参数 =0.5 的指数分布中随机抽取数量为 16 的样本,则该样本均值分布的标准差近似为: A. 0.50 B. 1.25 C. 1.50 D. 1.75 - 5 - 28. 一个稳定过程的分布为:均值 =100,中位数 =90。这个分布是: A. 标准正态分布 B. 对数正态分布 C. 左偏斜 D. 右偏斜 29. 某企业用台秤对某材料进行称重,该材料重量要求的公差限为 500 10 克。现将一个 500
11、 克的砝码,放在此台秤上去称重,测量 20 次,结果发现均值为 506 克,标准差为 1 克。这说明: A. 台秤存在较大的再现性误差,需要重复测量来减小再现性误差 B. 台秤有较大的重复性误差,已不能再使用,需要换用精度更高的天平 C. 台秤有较大偏倚( Bias),需要校准 D. 测量系统没有问题,台秤可以使用 30. 某一量测设备用来量测 10mil 公差 (USL-LSL)的产品 , 其精密度标准差 MS为 1.0mil, 如果我们想把 P/T值降到30%以下 , 请问至少每个部件要重复几次取平均值? A. 2 次 B. 4 次 C. 6 次 D. 9 次 31. 长度、电流密度 该类
12、尺度称为: A. 定类 (名义 )测量尺度 B. 定序测量尺度 C. 定距测量尺度 D. 定比测量尺度 32. 某厂牌 20 辆汽车纪录了每加仑汽油所行使的里程数 , 其茎叶图如后: 请问其中位数是多少? A. 26.9 B. 27.25 C. 27.5 D. 27.8 33. 车床加工轴棒,其长度的公差限为 170 4 毫米。在测量系统分析中发现重复性标准差为 0.12 毫米,再现性标准差为 0.16 毫米。从 %P/T 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得到结论: A. 本测量系统从 %P/T 角度来说是完全合格的 B. 本测量系统从 %P/T 角度来说是勉强合格的 C. 本测量系统从 %P/T 角度来说
13、是不合格的 D. 上述数据不能得到 %P/T 值,从而无法判断 - 6 - 34. 在钳工车间自动钻空的过程中,取 30 个钻空结果分析,其中心位置与规定中心点在水平方向的偏差值的平均值为 1 微米,标准差为 8 微米。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后发现重复性( Repeatability)标准差为 3 微米,再现性( Reproducibility) 标准差为 4 微米。从精确度 /过程波动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得到结论 : A. 本测量系统从精确度 /过程波动比 (R RPD= 0.6 Total = 3.0, 下列选项合者正确? A. P/T=37.9% B. P/T=25.9% C. P/TV = 2
14、1.1% D. P/TV=37.9% 105. 有关制程能力分析中的过程能力与过程绩效 , 下列叙述何者错误: A. 过程能力数据必须为正态分布 B. 过程绩效数据必须为正态分布 C. 制程能力分析公式中所使用的标准差是样本标准差 D. 只要知道 Cpk 便能换算制程不良率 106. 某一制程 , 其 Cpk=1.67 Ppk=0.65, 请问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A. 批内变异可以接受 B. 批间变异可以接受 C. 改善重点在于人机料法环的层别 D. 改善重点在于制程参数的优化 107. 针对某零件间隙 , 我们由产线中随意抽取 5 个样本藉由计算统计量来推估母体参数 , 所得数据如后: 0.
15、77, 0.72, 0.67, 0.72, 0.62, 以知 d2= 2.326, c4=0.940 请问下列叙述何者有误: A. 母体平均值 =0.70 B. 样本标准差 =0.051 C. 经由样本 R 所计算出的母体标准差为 0.054 D. 经由样本 s 所计算出的母体标准差为 0.06 - 22 - 108. 为了寻找最好的温度与线别搭配 , 使得垫片的断裂强度最大 , 选择两因子水平如下: 温度: 700; 800 产线: 1, 2, 3,4 每种组合重复实验 5 次 , Minitab 输出如后 , 请问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A. 误差项 (Error)的自由度为 32 B. 温度
16、为显着因子 C. 线别为显着因子 D. 交互作用项为显着因子 109. 调查了 2000 人 , 在 1200 不抽烟者中 , 有 1100 人不咳嗽 , 100 人咳嗽。在 800 人吸烟者中 , 有 700 人不咳嗽 , 100人咳嗽。使用 Minitab 列联表得到下表 , 请问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A. P-Value = 0.002 表示吸烟与咳嗽相关 B. 吸烟又咳嗽人数预期是 80 人 , 但是实际上有 100 人 , 显然吸烟会引起咳嗽 C. 不吸烟而咳嗽的人数预期是 120 人 , 但是实际上只有 100 人显然不吸烟较不容易咳嗽 D. 对于卡方统计量贡献较大的是抽烟咳嗽和不抽
17、烟咳嗽两组 110. 无锡去年房价平均 5000 元 /每平米 , 在今年新推出的建案中有 36 个建案超过 5000 元 /每平米 , 有 24 个建案低于 5000 元 /每坪米 , 还有两个建案刚好等于 5000 元 /每平米 , 假设我们想知道今年房价均值是否等于 5000 元 /每坪米 , 请问以下何者是错的: A. H0 分布平均值为 30 个建案 B. H0 分布标准差为 3.87 个建案 C. 超过 5000 元 /平米建案的 Z 值为 1.03 D. 结论为拒绝 H0, 今年房价中位数不等于 5000 元 /平米 - 23 - 111. 某一六标准差团队想要提高亚硝酸氨产量
18、, 由经验得知产量与温度及反应时间有关。 收集完数据后经由 Minitab分析 , 输出如后 , 请问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A. 由 ANOVA 表的 Regression P-Value=0 得知 , 回归方程式是有意义的 B. 该模型可以解释 88.5%的产量输出变异 C. 温度是显着因子 D. 时间对残差作图成弯曲趋势 , 显示时间影响可能是非线性 3028262422207.55.02.50.0-2.5-5.0時間RESI1Scatterplot of RESI1 vs 時間112. 重复试验叙述何者正确 ? A. 提供试验误差估计 B. 改进对于处理效应的估计精度 C. 指对于实验处理
19、 (Run)中的多个产品进行量测 D. 指对于实验处理 (Run)进行重复量测 113. 对部分实施因子试验的理解,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混杂现象的出现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B. 混杂现象的结果是可以选择的 C. 假设实务上没有存在交互作用 , 则主效应与二阶交互效应设计上混杂是可以允许的 D. 存在某些二阶交互作用间的混杂通常是可以允许的 - 24 - 114. 在试验设计中,我们常常要将原来对于因子设定的各水平值实行“代码化”( Coding)。例如在 2水平时,把“高”“低”二水平分别记为“ +1”及“ -1”。以下何者是 對 的: A. 比未代码化时提高了计算的精度。 B. 代码化后
20、,可以通过直接比较各因子或因子间的交互作用的回归系数之绝对值以确定效应的大小,即回归系数之绝对值越大者该效应越显着;而未代码化时不能这样判断 C. 代码化后 ,删除回归方程中某些不显着之项时,其它各项回归系数不变;未代码化时 ,在删除某些不显着之项时其它各项回归系数可能有变化 D. 代码化后 , 回归方程式的常数项 (截距 )等于将自变数以 0 带入回归方程式后 , 输出变量 (y)的预测值 115. 对于响应曲面方法 (RSM)的正确叙述是: A. 响应曲面方法是试验设计方法中的一种 B. 响应曲面方法是在最优区域内建立响应变量与各自变量的二次回归方程 C. 响应曲面方法可以找寻到响应变量最
21、优区域 D. 响应曲面方法可以判明各因子显着或不显着 116. 在两水平因子试验时 ,增加若干个中心点的优点是 : A. 可以得到纯误差项 B. 检验模型的弯曲性 C. 使模型系数的估计更准确 D. 不破坏正交性和平衡性 117. 在 2 水平全因子试验中 ,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因子 C 及交互作用 A*B 是显着的 , 而 A、 B、 D 均不显着 , 则在选取最佳方案时 , 应考虑 : A. 找出因子 A 的最好水平 B. 找出因子 c 的最好水平 C. 找出因子 A 和 B 的最好水平搭配 D. 找出因子 D 的最好水平 118. 在因子设计阶段,对 3 个因子 A、 B 及 C,进行二水
22、平全因子共 11 次试验后,可以确认 3 者皆显着,但却发现了显着的弯曲。决定增做些试验点,形成响应曲面设计。一个团队成员建议在新设计中使用 CCF(中心复合表面设计, Central Composite Face-Centered Design)。他这样建议的好处是: A原有的 11 次试验结果仍然可以利用。 B新设计仍保持有旋转性( Rotatability)。 C新设计对每个因子仍只需安排 3个水平。 D. 新设计对每个因子的代码水平仍保持在( -1, 1)范围内。 119. 关于调优操作( EVOP)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EVOP 是在不改变当前生产环境下进行实验并能对生产加
23、以改进 B. EVOP 一般于研发阶段或是试验工厂中使用 C. EVOP 实验产出的产品无需报废 D. 为了减少批间变异影响 , EVOP 一定必须进行重复实验 120. 关于四个阶段质量屋的正确表述是 : A. 四个阶段的质量屋应当于产品研发进行到各自阶段的时候分别建立 B. 质量功能展开的四个阶段可根据产品的规模和复杂程度等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 C. 四个阶段的质量屋是各自独立的,互相之间没有关系 D. 四个阶段的质量屋在产品规划阶段就应同步建立,以后不断进行叠代和完善 - 25 - Count 2222222222222121202025 2020202019191818181825 18
24、18181817171717171625 1616161515151514141424 14141461824232323Percent 11111111112 11111111112 11111111112 11111111112 111392111Cum % 141516181921222324262 272830313233343537383 394041424344464748495 505152535455565657586 5960611008 91112C1Other645550383325113873622838256421041004519131038865575144322411278111938572312111910711611410992744011510291999811010597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100806040200CountPercentPareto Chart of C1807060504030543210黑帶模擬考試A卷成績FrequencyMean 59.08StDev 12.04N26Histogram of 黑帶模擬考試A卷成績Nor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