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科学九上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笔记内容和知识点过关物质的变化一、 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物理变化: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化学变化: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思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而物理变化的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软硬、物质的溶解性、液体的沸点、晶体的熔点化学性质: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酸碱性、可燃性二、 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物质变化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
2、、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 变化、状态变化等。3、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根据物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演示实验:鸡蛋清与硫酸铜的作用(反应后液体显紫红色)利用硫酸铜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这一性质有什么应用?白色硫酸铜粉末可以作某种物质是否含有水分的检测剂,或少量水分的吸收剂。1、学校购买了几瓶无水酒精,有人怀疑有假。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该酒精中是否真的含有水分? 答:取少量酒精样品装入试管,加入适量的白色 CuSO4 粉末,如果变蓝色,证明该酒精中含水。如不变色,证明是无水酒精。2、硫酸铜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盐,误服会引起中毒。如果你遇到这样的紧急情况
3、,会采取什么措施?答:可以喝大量牛奶、蛋清或豆浆解毒。原因是上述食品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蛋白质可以跟重金属盐形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可以减轻重金属盐类对胃肠黏膜的危害,起到缓解毒性的作用。3、为什么在农业上可用波尔多液(含硫酸铜)来消灭病菌?2答:细菌中蛋白质遇硫酸铜发生变性而使细菌失去活性 。物质的酸碱性一、酸:酸是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H +)这一种粒子的一类物质酸的共同特点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只有 H+二、酸碱指示剂1).定义: 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2)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 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3)作用:可以定性地测量溶液的酸碱性.4)常见的
4、酸碱指示剂变色情况指示剂 酸性溶液 (PH7)石蕊试液(紫色) 红色 蓝色酚酞试液(无色) 无色 红色蓝色石蕊试纸 红色 不变色红色石蕊试纸 不变色 蓝色结论:pH 试纸能显示酸性的强弱,而酸碱指示剂则只能指示溶液是否显酸性。酸能使指示剂变色,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5、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0 14 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 (2)pH 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 pH 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 pH 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 pH(读数为整数)比较精确测量使用 pH 计 (3)酸雨:正常雨水的 pH 约为 5.6(
5、因为溶有 CO2) ,pH7)石蕊试液(紫色) 酚酞试液(无色) 蓝色石蕊试纸 红色 不变色红色石蕊试纸 不变色 蓝色结论:pH 试纸能显示酸性的强弱,而酸碱指示剂则只能指示溶液是否显酸性。酸能使指示剂变色,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5、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0 14 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 (2)pH 的测定: 比较精确测量使用 pH 计 (3)酸雨:正常雨水的 pH 约为 5.6(因为溶有 CO2) ,pH5.6 的降水为酸雨常见的酸一、酸的共性:【实验探究 1:】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 2 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 蓝色;再逐滴滴入盐酸,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6、由蓝色逐渐变成紫色最后变成红色化学方程式: 【思考】胃酸过多的病人常服用一种叫“胃舒平”的药片来治疗,药片的主要成份是氢氧化铝,为什么能用它来治疗胃酸过多呢?化学方程式: 17【实验探究 2:】a、把鸡蛋壳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将燃着的火柴伸入试管口,你看到什么现象?现象: 化学方程式: b、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化学方程式: CO32 的检验: 化学方程式: 【实验探究 3:】a、向盛有一枚生锈的铁钉的试管中加入盐酸,振荡,过会儿观察现象?现象: 化学方程式: b、向盛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加入盐酸,微微加热,观察现象?现象: 化学方程式: 【实验探究 4
7、:】情景和问题的提出稀盐酸可以用于除铁锈,可观察到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变成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 + 6HCl = 2FeCl3 + 3 H2O 。可是,后来看到铁表面有气泡生成,而铁锈中的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时却没有气体产生,那么这气体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是否是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呢?实验结论:铁等金属能跟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也说明了酸溶液能跟许多金属反应产生氢气。锌、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E、应用:1、除锈:在用稀盐酸除铁锈时,酸不能太多,且放置时间也不能太长,不然稀盐酸会继续跟铁反应。2、制取氢气:实验室中可用稀盐酸或稀硫酸
8、来制取氢气。四、稀硫酸酸性实验:实验 1:在盛锌的试管中滴入稀硫酸,观察现象。18现象: 。化学方程式: 实验 2:在盛有氧化铜的试管中滴入稀硫酸,观察现象。现象: 。化学方程式: 实验 3在盛有氢氧化铜的试管中滴入稀硫酸,观察现象。现象: 。化学方程式: 实验 4:在盛有无色氯化钡溶液中滴入稀硫酸,观察现象。现象: 。化学方程式: SO42的检验方法: 。检验 Cl 和 SO42时,要加几滴稀硝酸,目的是除去 等杂质离子的干扰。因为CO32与 AgNO3或 BaCl2溶液接触时,也有白色沉淀 、 生成,但这些沉淀都溶于稀硝酸。如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而 AgCl 和 BaSO4则不溶于
9、稀硝酸,所以在检验时一定要加些稀硝酸,如果白色沉淀不溶解,才能确认有 Cl 或 SO42 。溶液有可能同时存在 Cl和 SO42 时,先检验哪种离子? 应该先检验 ,而且用 Ba(NO 3) 2溶液和稀硝酸代替 BaCl2溶液和盐酸作试剂。且需将 BaSO4沉淀滤去,再往滤液中加 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 Cl 。因为硫酸银微溶于水,如果溶液中 SO42 浓度较大,若先检验 ,加入 AgNO3溶液时,会生成 Ag2SO4(微溶)沉淀,而干扰 Cl 的检验。 酸的共性(通性).、 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酸 = 盐 氢气 、 酸 盐 水 19、 酸 盐 水 、酸 新盐 新酸3
10、、酸的个性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 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 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探索碱的性质一碱的共性碱的涵义: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 OH 的化合物。二、碱的性质碱能跟酸碱指示剂反应结论: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变红色.【思考】:这里为什么要说成“碱溶液” ,而不直接说成“碱”?因为有些碱不能溶于水,如氢氧化铜、氢氧化铁,由于不溶于水,它们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碱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实验: 向一支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浓盐酸 浓硫酸颜色、状态
11、“纯净”:无色液体 工业用盐酸:黄色(含 Fe3+)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无特性 挥发性 (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腐蚀性 用途 金属除锈 制造药物 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金属除锈 浓硫酸作干燥剂生产化肥、精炼石油20现象: 。化学反应方程式: 这一反应常用来检验 的存在。【思考】:1)若要吸收或除去二氧化碳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可是它的反应方程式该如何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2)二氧化硫排入大气有何危害?能污染大气,硫酸工业排放的废气里含有二氧化硫气体如何除去二氧化硫气体呢?工业上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硫 化学反应方程式: 工业上常用碱溶
12、液来吸收有毒的酸性气体,如:H 2S、SO 2、HCl.【思考】:1)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为什么不能用玻璃塞?而是用橡皮塞或木塞。化学反应方程式: 2)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钠溶液不能敞口放置,为什么?化学反应方程式: 3.碱能跟某些盐反应实验:1、在 2 支试管中分别注入 23 毫升氯化铜(CuCl2)溶液和氯化铁(FeCl3)溶液,它们各显什么颜色?氯化铜显 色,氯化铁显 色。2、在上述 2 支试管中分别滴加 1 毫升氢氧化钠(NaOH)溶液,试管中发生了什么变化?现象:盛氯化铜溶液的试管出现 ;化学反应方程式: 盛氯化铁溶液的试管出现 化学反应方程式: 碱的通性211) 、碱性物质能使紫色
13、石蕊变 ,无色酚酞变 .2) 、碱跟 作用生成盐和水,这种反应也叫中和反应。3) 、 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4) 、 和碱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以上碱的化学性质要注意哪些事项?只有 才能满足以上四条性质, 只能满足第 2 条。第 4 条参加反应的盐和碱必需都是 的。三、碱的个性:1、氢氧化钠(化学式:NaOH ) 俗名: 、 和 (一)氢氧化钠个性: aOH 是一种白色固体, aOH 暴露在空气中易 。 极易溶于水、溶解时 。 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能溶解 ,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 碱的水溶液有滑腻感。【思考】:1、实验室的氢氧化钠应该如何保存?为什么?2、氢氧化钠固体具有易潮解的性质,你觉得在这
14、方面应有什么用途?而在使用时又应注意什么?实验室根据氢氧化钠易潮解的性质,常用它来作干燥剂。但它不能干燥 类气体,如: 、 、H 2S、 .(二)氢氧化钙:化学式:Ca(OH) 2 俗名: 、 、石灰浆、石灰22乳实验 2:(1) 、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入盐酸和稀硫酸溶液,观察有什么变化发生?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2)在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有何变化?化学反应方程式: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红褐色沉淀 氢氧化钙个性:1)Ca(OH)2是一种白色粉末固体,微溶于水,它的水溶液俗称石灰水.2) Ca(OH)2也具有一定的腐蚀性.3) Ca(OH)2 具有碱的共性酸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15、碱能与酸反应实验氢氧化钠溶液与酸反应1) 、在 2 支分别盛有少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试管里,各滴入 1 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分别向 2 支试管里逐滴加稀盐酸和稀硫酸,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刚好消失。这说明溶液的酸碱性发生了什么变化?变成中性2) 、用滴管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蒸发皿中,在小火上烘干,蒸发皿上留下了什么?白色的晶体。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23中和反应:)定义:碱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应用:农业上用 降低土壤的酸性,达到改良酸性土壤的目的石油工业上用 中和过量的硫酸H 2SO4;医学上用氢氧化铝Al(OH) 3中和过多的胃酸)中和反应的实质:
16、实质是酸电离的 与碱电离的 结合成中性的 几种重要的盐一、 什么是盐?盐是电离时能产生 离子(或 离子)和 阴离子的化合物。盐是酸跟碱中和的产物。酸中的酸根离子和碱中的金属(或铵根)离子结合而成。盐晶体除有各种颜色外,还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二、几种盐的性质 碳酸钠晶体 ( )1.常温下,晶体暴露在空气中易风化,而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碳酸钠白色粉末(化学式为:Na2CO3) ,俗名为 或 。含有一定数目水分子的物质称为结晶水合物。2.碳酸钠与酸碱指示剂反应实验: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剂,发现什么现象?溶液变 可见:碳酸钠的水溶液呈 性。3.与酸反应:化学方程式: 4.与碱反应:24化学方程式: (
17、制造烧碱 )6. 与盐反应化学方程式: 应用:碳酸钠可制造玻璃、肥皂、洗涤剂、以及在纺织工业上都利用它的碱性。CO32-的检验方法 :往某化合物中滴加 ,若有气体生成并且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 ,则说明该化合物中含有 。碳酸钙 (CaCO 3 )碳酸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1、洁白纯净的碳酸钙岩石叫汉白玉。2、因含杂质而有花纹的碳酸钙叫大理石。 3、质地致密的碳酸钙岩石叫石灰石。碳酸钙是一种难溶的盐1、碳酸钙与酸反应化学方程式: 2、碳酸钙高温分解化学方程式: 用途:1、碳酸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石柱或工艺品)2、石灰石主要用途是生产水泥。【思考】:怎样证明一块岩石是碳酸盐?取小块岩石,滴加盐酸,观
18、察有无气泡产生;如有气泡不断产生,且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 ,则岩石中有碳酸盐存在。食盐 (NaCl)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来源:主要来自海水晒盐、井水制盐25粗盐提纯的方法: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用途:1、食盐不仅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2、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制氢氧化钠、氯气、盐酸等。制生理盐水(0.9%)0.9%的氯化钠溶液中的钠离子浓度跟人体内血浆中的钠离子浓度几乎相等,所以称为生理盐水。【思考】:日常生活中常用食盐水清洗伤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浓的食盐溶液 ,使 ,所以具有杀菌作用。盐的性质:1、 盐 新酸新盐 2、 盐新碱新盐 3、 盐新盐新盐 4、某些盐加热能分解三、盐的制取:实验:在盛
19、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氯化钙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 制取盐的可能途经1、金属酸盐氢气 2、酸金属氧化物盐水3、酸碱盐水 4、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5、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6、酸 盐 新酸新盐7、碱 盐 新碱新盐 8、盐 盐 新盐新盐复分解反应:由于化合物 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反应物: 。2. 生成物: 。两个条件同时具备,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263.溶解性口诀, , ,。四、盐与化肥1、化学肥料是用矿物质、空气、水等作原料,经过化学加工精制而成的肥料(简称化肥) 。2、化肥的类型: 肥:含有氮元素的称氮肥。肥:含有磷元素的称磷肥。肥:含有钾元素的称钾肥。3、
20、 肥:化肥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营养元素的称复合肥。 4、氮肥:铵盐为主,还包括硝酸盐和尿素。能促使农作物的 ,含有组成的重要元素。常用的氮肥:是含氮有机物即人的尿液。化 肥:尿素 CO(NH 2)2制取:酸与氨气反应制得氨与碳酸:NH 3+H2O+CO2=NH4HCO3 氨与硫酸:2NH 3H 2SO4=(NH4)2SO4盐的组成中,所含的阳离子不一定都是金属阳离子,也可以是复杂阳离子(带电原子团)实验 1:1、向硫酸铵浓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什么变化?化学方程式: 实验 2: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颜色是否发生变化?现象: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总结】铵盐与 反应,都有能使 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氨气放出,此法用于铵盐的检验。铵根离子的检验27磷肥的作用:促进农作物 ,增强吸收 和 能力,促进作物 增多, 等。钾肥的作用:促进农作物 , ,增强 能力,促进和 的生成。使用注意:长期使用会造成 , 。所以需要施一些农家肥料(有机肥)有利于该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