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目标: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早规划好自己的人生计划,作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意义的人,并通过深入探讨价值问题,激励学生择取正确的价值取向。教学重点:人生的意义及人生的目的,人的本质、人生价值的评价。教学难点:如何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热点:怎样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去享受生活、焕发生命、完善自我、服务社会教学方法:课堂提问与诵读、案例分析、讲授导入新课:谈到人生价值,可能有同学想:这么大、这么抽象的题目,怎么讲、怎么听?我们才有真正的收获?我们换一个角度,请同学们先来看一个古希腊神话故事:资料 “斯芬克司
2、之谜”相传,古希腊有个女面狮身的怪兽,名字是斯芬克司。它盘踞在路口,向过往行人提出种种质询,谁若是回答不出。就会被它撕成碎片吞进肚里。这天,一个名叫俄狄浦斯的外地来的年轻人经过这里,斯芬克司故意难为他给他出了一个很难破解的谜语:“什么动物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傍晚用三条腿;而腿最多的时候正是它最软弱的时候?”俄狄浦斯猜中了这个谜语,于是斯芬克司大叫一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俄狄浦斯的答案是这样的: 当人幼年的时候,要用四肢爬行;等长大了,就能站起来用两条腿行走;到了老年,行走不方便,就要加上一条拐杖,因而变成三条腿。幼年是人一生最软弱的时期,所以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人。 由神话带来
3、了这样一个问题:人到底是什么?这就牵涉到了人的本质问题。请同学们也来思考并回答一下:(学生参与,每人写出自己对人的理解)几千年前,在古希腊阿波罗庙宇上赫然镌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神谕。名曰“神谕”,实则凝聚了古希腊人的智慧。它是人类要求认识自已,并且掌握自身命运的一种象征。伴随着关于人生的思考,人又总是会从价值的角度对人怎样生活算是有意义、才算是“ 值得”的问题加以把握,确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因而,弄清人生价值的涵义、内容、评价标准、实现方式等问题,以便指导青年学生树立起正确有人生价值观,乃至对个体人的一生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讲述新课:一、世界观与人生观(一)中外思想家对人的本质的种种描述
4、1、古代中国思想家们对人本质的述说(1)性善论以孟子为代表。孟子认为,人皆有天赋良心,包括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它们是仁、义、礼、智的根源。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也即,人性本善。孟子的性善论,通过后来三字经的通俗化而广泛传播。如,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我国佛教受性善论很大的影响,比如, “我佛慈悲” 。(2)性恶论以荀子为代表。荀子认为,人皆好利恶害,必然要与他人抢夺争斗,导致伤害残杀。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为保障秩序,就要制定法律,规范人的行为。他的两个学生韩非、李
5、斯将这种观点发挥到了极致。后来就有了一句俗语,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3)人性无善无恶论。代表人为告子。与孟子同时代的告子主张人性“无善无恶” 。他认为人性是先天与生俱来的本能即“生之谓性” ,人生来的本能为“食色” 。 “食色,性也” 。人性是饮食男女人人都具有的自然属性,无所谓善恶。而后天学习养成的习性为非性。告子把人性无善无恶说比喻为“湍水也” , “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如果说人有善恶那也是后天引导的结果,而人性却无所谓善恶。(4)人性有善有恶说。最早提出“性有善有恶”的是战国早期的世硕。世硕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善和恶两种
6、不同的属性,如同“阴阳” 。这种有善有恶的人性,通过后天的引导“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 。可见,人性的“善恶在所养焉” 。两汉以后,大多数哲学家都赞同人性有善有恶说。因此,中国德育史上先后出现了扬雄“性善恶混说” ,二程、朱熹等人“性二元说” ,王夫之“性日新说”等等。中国古代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辩大多从伦理角度来进行,这种对人性的透视为人类认识自身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思想遗产。2、西方世界关于对“人”认识的嬗变西方世界对于“人”的认识同样经历了一个过程。柏拉图认为人是长着两条腿没有羽毛的动物。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率先努力把人和动物进行区分。他把人定义为,人是能够对理
7、性问题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人是理性动物。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对“人”进行深刻的揭示,他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 、 “政治动物” 。柏拉图的这位学生对“人”的认识以及后来出现的“人是理性动物”之说显然比从前要深入得多。但是,到了中世纪,在“上帝创世说” 、 “上帝造人说”的论点笼罩下,人权被践踏,人性被压抑,至于对人的看法也只能在上帝的羽翼下来规定。近代文艺复兴时期,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的发展,资产阶级思想家和科学家开始把对人自身的认识从虚幻的上帝又拉回到现实中,他们极力讴歌人的理性、精神情感和人自身,提出解放个性、张扬人性,追求物质生活的现世幸福。他们用人本身以及人赖以生存的环
8、境来解释人的本质和人性。但是他们对人的本质界定仍然是模糊的。在近代人道主义者和唯物主义者的视野中,人只是自然的人。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培根对人的解释是:人不过是自然的仆役和翻译员。他的继承者霍布斯认为“自我保存”是人的天性和行为的根本动力,人生目标就是为满足欲望在追求私利的战场上获胜。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集中反映了“天赋人权”的思想。爱尔维修提出了著名的“利益”原则。作为一个感觉论者,他认为人皆有自爱之心,人的本性在于趋乐避苦。不过,笛卡尔与他相反,强调“人是有理性的灵魂” 。19 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主张“合理自爱” 。在康德看来,人自身确实有使他与万物有别的能力,那
9、就是理性。可见,文艺复兴后,哲学家对人的认识越来越丰富。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思潮曾经影响一大批青年人的价值取向。如叔本华的“生活意志” ;尼采的“强力意志” 、 “超人”力量;费洛伊德的“本我”、 “自我” 、 “超我” ;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等都是人本主义思潮的具体代表,他们对人的本质的规定体现非理性主义色彩。当代西方哲学中,有影响的如以斯金纳主张以科学技术分析来定义人;马斯洛又从动机和需求层次来探索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创立以前对于人的认识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都是唯心主义的人性论;第二,混淆了人性与人的本质的关系,模糊了二者的界限;第三,脱离人的社会性,把人性等同于人的生物性或自然
10、属性,有的把人性看成是先验的、精神的人性;第四,离开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谈人性,其人性只能是抽象的、普遍的人性。(二)科学认识人的本质1、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科学回答1845 年春天马克思首先冲破了种种迷雾,写下了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指出:“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第 363 页,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人即使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天生是政治动物,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第 363 页,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我
11、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一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用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第 20页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一科学论断主要包含四个层次的内容。(1).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生理结构和自然本能。如发达的大脑,直立行走,饿了要吃,渴了要喝,性成熟了要生殖繁衍等。自然本能是人和动物都有的。社会属性,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
12、表现为劳动、语言、思维等。社会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2).人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辩证统一的。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自然属性受制于社会属性。社会属性决定着自然属性,从而决定了人的本质。 (3).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包括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正是现实的社会关系塑造着人们,形成人的本质。(4).人的本质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人的本质是不同的。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关注现实的、具体的人,强调把人与人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在历史上变化着的人的本质,是最科学的理论。由
13、此我们可以得出,社会上流行的“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观点是错误的。2、关于“人的本质”的错误观点的剖析错误观点之一:人的本质就是人的自然属性即人的食欲、情欲、求生欲等。这种观点客观上势必导致物欲泛滥,把人引导到吃、喝、玩、乐的歧途上去,使人忽视精神、理想上的建树,对于人们确定科学的世界观 极其有限。错误观点之二:人的本质是自由。自由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那种绝对的、无条件的自由,不要任何法律、道德和纪律约束的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把人的本质视为自由,就是不要任何约束,这种自由是对社会主义法律,道德和纪律的破坏,最终将陷入无政府主义的泥潭。错误之三:人的本质是自私首先,这种观点把人性混同于动物的本能
14、,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人的自然属性,不理解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主义的自然属性人的本质必须从社会属性上看。其次,这种观点从现实生活中人们都要考虑个人利益的现实出发,推断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个人利益是正当的,即自私则是在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私有观点,它是指以提取他人或社会的利益来维护和发展个人利益的思想和行为。它们的区别具体体现在出发是和实现手段的不同。第三,这种观点认为自私是永恒的、绝对的,凡人都是自私的,这是普遍规律。(三)、世界观与人生观的辩证关系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涉及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等问
15、题。世界观与人生观的辩证关系:世界观与人生观在研究对象、基本问题和社会作用三方面是不同的,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不能以世界观代替人生观。人生观受制于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从而形成对人生的理想、态度、人生道路等问题的基本看法。世界观对人生观的形成以及发展方向都有指导意义。人生观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它对世界观有积极的反作用。人生观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对世界的看法,具有科学人生观的人能自觉地接受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人为什么活着?从放牛娃说起每个人都是有目的的生活的,无论其层次的高低。一个现场采访乡村放牛娃的电视节目中的对话记 者:“你在这儿放牛做什么?”放
16、牛娃:“让牛长大! ”记 者:“那牛长大以后呢?”放牛娃:“卖钱,盖房子。 ”记 者:“有了房子又做什么?”放牛娃: “娶媳妇,生娃。 ”记 者:“生了娃呢? ”放牛娃:“让他也来放牛呗!”(一)人生目的的涵义 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 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1.人生目的的形成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目的回答人活着为了什么?“人,为什么活着”这一课题的答案比较丰富,这里仅提出五点供大家参考:(1)为了生存得更好。通过劳动,人由低等动物演变、发展为有意识、有智慧、有创造性才能的高级动物。但是人仍然具有自
17、然属性,人类的劳动成果不可避免地要满足人自身基本的物质需求。又因为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作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不仅仅有物质需要,还有精神追求,这种追求在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同时,推动着社会不断发展和前进。而在一个文明和进步的社会中的人的努力,必然会带来高质量的生活。(2)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必然具有一定的属性和规定性,也就是不可避免地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这种责任与一定的社会角色相联系。例如,你是大学生,就要担负起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你是教师,就要有教师的使命感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可能会多种多样,但是最主要的不能忘记自己做
18、人的要求和责任感,只有责任感强的人才能赢得信任,才能少走弯路,才能生存得更充实、更“富有” 。(3)要有自己的追求。仔细想想,生活中的人其实都有自己的追求,只是由于主客观情况有所不同,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一样,因而,必然影响和作用于每个人的行为,从而产生不同的结果。大学生要珍惜自己的有利条件,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发展和提升自己,以在正确的人生目的支配下,追求一个全面发展的我,塑造一个高层次的我,使自己在新的人生起点上,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与人共处。努力使自己具有世界眼光,确立远大理想。知道感激,才能回报他人和社会。(4)要让别人感到因为有你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一个有高起点人格的人
19、,应当常常思考我的行为会为他人、为社会带来什么,自己还需要强化什么,克服什么。青年大学生具有自我解析的能力,但是没有太多的机会去进一步做好这件事。一路考试,一路辛苦,很大的空间和机会都被作业、排名的感觉占据了。而现在就不一样了,进入准社会化的大学生应当常常提醒自己:当一个人生活无序,精神无着落时,再怎样考试,再如何做作业,其价值又何在,又怎样能更好地面对考试,做出更好的成绩呢?当一个人方向问题把握好了,目标确认正确了,将会拥有别人因为你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愉悦感,人生的许多成功将是在解决了“人活着为什么”课题的附成品。(5)人活着就要为社会多作贡献。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国家倡导的。既然人对社会有
20、如此紧密的依存关系、互动关系,任何一个文明的国度在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问题上都有相通之处。当你享用社会和他人为个人提供的需要时,你也不能忘记你也要为他人、为社会做点什么。社会的前进是以无数人类个体的奉献来推动其发展的,这是伟大的人类精神,只有为社会多作贡献的人生目的,才是幸福的人生。当你有这样的责任和心态生活时,你会感到快乐,别人更因为有你的存在而感到快乐。人的目的是客观世界所产生的,它是以客观世界为前提的。现存的、实有的世界可分为两大现象:一类是自然现象,一类是社会现象。从这两类现象的考察中,得知人生目的的形成,即不是上帝或神的意志决定的,也不是什么人性的“自然要求” ,它是人们在人
21、生实践中,同外部客观现实的关系中产生的。因此,人生目的的形成既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也有人们主观选择的过程。2.确立人生目的的意义(1)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在为着某种具体的目的从事着各种具体的实践活动。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人的行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受人生目的支配或驱使,它对人生所从事的各种具体活动起着指向作用。古今中外众多创造了辉煌壮丽人生的志士仁人,多在青年时期就确立了正确的人生目的,从而在解决人生的一系列重大课题时,做出正确的选择,始终朝着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前进。案例 1:周恩来上初中时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毛泽东 16 岁“身无分文、心忧天下” ,立志“
22、改造中国与世界” ,他们始终朝着这样的人生航向前进。案例 2:马克思,他在 17 岁选择职业时就这样思考:“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当以人类的福利和个人的理想为主要指针。 ”一个人“只有为了社会进步和同时代人的福利而努力,才能够使自己完善起来。 ”“假如他只为自己而劳动,当然,他也可能变成著名的学者、大哲学家或是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尽善尽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历史认为那些专为公共谋福利从而自己也高尚起来的人物是伟大的。经验证明,能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的人,他本身也是最幸福的;宗教也教导我们说,大家努力实现的理想是为人类而牺牲自己有谁能否认这一类的箴言呢?” “如果我们选择一种能够对人类作最大
23、贡献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感到负担太重,因为这是为一切人而牺牲;到那时候,我们所得到的将不是微少的、可怜的自私的快乐,我们的幸福属于亿万人民。我们的事业是默默无闻的,然而,它却是经常不断起作用的,而在我们的遗骸上,将会洒下崇高人们的热情眼泪。 ”马克思的青年时代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2年版马克思 1818 年 5 月 5 日生于普鲁士莱茵省一个犹太人律师家庭,曾先后就学于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法律系,重点学习历史和哲学,获哲学博士位。他本可以为自己谋福利从而使自己过上幸福生活,但是他选择了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并战斗到终生。他物质生活贫困,恩格斯给予了经济上的支持和帮助。1883年 3 月 14
24、日,由于反动政府的迫害,长期极端贫困的生活,以及十分繁重的理论和实际工作,马克思在自己的工作椅上与世长辞。马克思为人类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在 20 至 21 世纪之交,马克思被评选为千年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家。说明我们当代人仍然敬仰马克思,需要马克思,需要马克思主义!案例3:罗杰罗尔斯是纽约第53任州长,也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那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在这里出生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他们逃学、打架、偷窃甚至吸毒,长大后很少有人获得较体面的职业。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上了大
25、学,而且成了州长。当有人问他“是什么把你推向州长宝座的”这个问题时,他讲了一个少年时代的故事。1961年,正值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皮尔保罗被聘为罗尔斯所在的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保罗发现这儿的穷孩子无所事事,他们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几经管教、惩罚都无济于事。最后,他以给孩子们看手相为名鼓励孩子上进。当罗尔斯从窗台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说,我一看你修长的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是一个目标、一面旗帜,罗尔斯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士,他说话时也不再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他成了班主席。在以后的40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
26、1岁那年,他真的成了州长。罗杰罗尔斯不经意之间制定的人生目标成了他日后学习工作的不竭动力,在这种价值理想的召唤和鞭策下,他终于实现了当纽约州州长的人生目标。纵观历史,横看现实,崇高的目标对于人们的人生价值选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确立了崇高的目标,他就会自觉地以自己的全部感情、意志、希望和行为服从于这一目标,他就会达到理想的客观的效果,就会得到肯定的价值评价。(2)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消极与积极。正确的人生目的可以催发出顽强进取的人生态度,消极的人生目的则令人萎靡、沉沦。一个人正因为有了正确的人生目的,他才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生命动力,为实现远大人生目标而“不用扬鞭自奋蹄” 。案例
27、:众所周知,1908 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属于普通百姓的汽车T 型车,世界汽车工业革命就此开始。1913 年,福特汽车公司又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1914 年 1 月 5 日,公司宣布向工人支付 8 小时 5 美元的工资,这是当时 9 小时工作制工资的两倍,使美国工人的生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正因为这些,福特被尊为“为世界装上轮子” 的人,他和他的汽车公司对美国和世界工业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这些奇迹的创造者福特,当初应聘成功的“敲门砖 ”竟来自于 “捡废纸”这个简单的动作,这说起来同样令人惊奇。福特大学毕业后到一家汽车公司应聘,同时与他一起应聘的几个人学历都比他高,这时的
28、福特感到自己可能没有希望了。当他敲门走进董事长办公室时,发现门口的地上有一张废纸,就弯腰把它捡了起来,并顺手把它扔进了垃圾篓。进门之后福特刚说了一句:“我是来应聘的福特” 。董事长就伸出了双手: “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经被我们录用了。 ”这个让福特感到诧异的决定,实际上源于他那个不经意的小动作。从此以后,福特开始了他辉煌的汽车人生之路,直到让福特汽车闻名全球。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 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而福特下意识的动作来自于他的习惯,而这种习惯则来源于他积极的生活态度。正是这种积极的人生煽动
29、了他人生成功的翅膀,成就了他梦想的福特汽车帝国。在我们的生活经历中,随手关上一个正在流水的水龙头,顺便拾起一个烟头,或者对陌生的路人一个善意的微笑,对他人一次真诚地帮助,对同事一个由衷的赞美等,这些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行为,也不会让你有多少额外的付出,但它们却是你积极生命态度的外在表现与流露,它们可能就是改变你人生的星星之火。 (3)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标准有二:奉献与索取。案例:大无大有的周恩来周恩来的惊人之无有六:一是死不留灰,二是生而无后,三是官而不显,四是党而不私,五是劳而无怨,六是去不留言。周恩来的六个“大无” ,说到底是一个无私。总理在甩脱自我,真正实现“大无”的同时却得
30、到了别人没有的“大有” 。有大智、大勇、大才和大貌那种倾城倾国,倾倒联合国的风貌,特别是他的大爱大德。正是周恩来的大无大有让他的人格魅力折服世人,就连他的敌人也钦佩他。在他逝世的时候,联合国下半旗志哀。周恩来总理的人生之路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对此,我们仅用一些简单的数据就可以说明问题。1974 年在周总理被诊断出患了癌症之后,他仍旧努力工作,据数字记载,1974 年 1 月1974 年 6 月,这段时间总理在住院和动手术,除了住院和动手术之外的纯时间有 139 天,这些天总理仍在夜以继日地工作。据载他每日工作12-14 小时的有 9 天
31、;14-18 小时的有 74 天;工作超过 18 小时的有 38 天;工作在 24 小时左右的有 5 天;有一次曾连续工作了 30 个小时。为什么?我们都学过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人民之所以爱戴我们的总理,因为我们的总理心理装着的不是自己,而是全国人民。在总理的心目中无私心杂念。周总理的亲侄女在内蒙古工作,他曾写信给侄女,要她老老实实地干工作,因为内蒙古需要她。周总理还给内蒙古的书记乌兰夫同志写信说,一定要把我的侄女和别人一样看待,千万别搞特殊化。周恩来的爱人邓颖超同志在临终时,仍然保持着这个传统,给中央拉了一个清单,用了国家多少东西都原物送回。19741976 年 1 月 8 日,周总理做
32、了六次大手术,八次小手术,平均每四十天做一次手术,但他却能在住院期间与有关人士谈话 168 次,在医院参加会议 20 次,出去开会 20 次。有一次周总理带病参加会议,并在会上作了报告,看着总理带着病容,以坚强的毅力在台上作报告,台下的代表都哭了。周总理逝世时联合国下半旗的原由1976 年 1 月 8 日,周恩来逝世时,设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门前的联合国旗降了半旗。自 1945 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还没有为谁下过半旗。一些国家感到不平了,他们的外交官聚集在联合国大门前的广场上,言辞激愤地向联合国总部发出质问:我们的国家元首去世,联合国的大旗升得那么高,中国
33、的总理去世,为什么要为他下半旗呢?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站出来,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台阶上发表了一次极短的演讲,总共不过一分钟。他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 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 二是,中国有 10 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可是周总理没有一个自己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 ” 说完,他转身就走,广场上外交官各个哑口无言,随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瓦尔德海姆的心声,反映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高尚品格是举世无双! 三、确立
34、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生态度,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影响和教育引导下,通过生活实践和自身体验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看法。每一个人在生活实践中,都会遇到义利、荣辱、苦乐、得失、成败、祸福、生死等人生矛盾,如果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和处理这些问题,就可以正确地把握人生,取得人生的成功。(一)人生态度与人生观1、人生态度的含义: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在人的一生中,必然会遇到学习、工作、事业、爱情、命运、生死、义利、苦乐、成败、福祸、荣辱等等一系列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回应和选择,就是人生态度的具体表现。人生态度包括人生认知、人生情感
35、、人生意向三个因素2、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1)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一部分,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一个人有怎样的人生观就决定了他有怎样的态度对待人生。(2)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一个人的人生观如何是通过他的人生态度体现出来的,一个对生活抱无所谓的态度的人,他的人生观一定是庸碌无为的人生观;相反,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和激情的人,他的人生观一定是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二)端正人生态度1、人生态度的类型(1)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这是一种健康的、有益于社会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具体表现为:正视现实、开拓进取、乐观向上、自强不息。(2)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这是一种颓废的,无益
36、于社会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具体表现为:悲观厌世、看破红尘,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怨天尤人、玩世不恭。2、端正人生态度人生须认真。大学生应以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人生,明确生活目标,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中遇到和各种问题。要对自己、对家庭、对国家和社会负责,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生活、学习和工作之中。人生当务实。大学生应当遵循客观规律并从人生实际出发来规划自己的人生,不能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浅尝辄止,否则将一事无成。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人生态度,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人生应乐观。大学生对人生发展的曲折性和规律性要有正确的
37、认识,大学时期是人生特定的成长阶段,面对学习、就业、恋爱等各种实际问题,许多事情都不会总是尽如人意、一切顺心。所以,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要有坚强的承受力,不能消极悲观、畏难退缩,更不能颓废堕落、自暴自弃、甚至轻生。鲁迅先生曾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这是乐观人生态度的深刻写照。 商界曾流传着一个故事:某老板派两个职员到非洲某地考察鞋业市场。回来之后,第一个职员沮丧地向老板报告说:那里没有市场,因为根本没有人穿鞋子;第二个职员则乐观地对老板说:市场形势大好,因
38、为无人有鞋穿。结果后者得到了提升嘉奖。 这则故事,讲的也是以积极的思考、乐观的精神来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看待事物要看到积极的一面,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他告诉人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以消极的态度对待生活,消极的态度,无异于尚未动手干就举手投降,自己为自己设置了无法逾越的障碍;积极的态度是:面对困难,要看到光明,要勇于挑战生活,把不利因素看作是考验自己人生价值的难题,通过奋斗,诠释难题,使自己得到锻炼。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努力进取,也许会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如果被困难吓倒,自然就会与成功失之交臂。案例 1:永不放弃英国首相丘吉尔,一生里留下不少逸事。在第二次世界打战爆发之前,曾经有一段关于丘
39、吉尔的逸事。当战争不可避免的时候,有一位政府官员说:“我认为事情完全绝望了。 ”丘吉尔却若无其事地说: “不错,已经到了无法形容的绝望地步。 ”接着他又说: “不过,我觉得自己似乎年轻了 20 岁。 ”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功成身退,生活立刻由绚烂归于平静的丘吉尔下台之后,有一回应邀到剑桥大学毕业典礼上致辞。那天他坐在首席上,打扮一如平常,头戴一顶高帽,手持雪茄,一副怡然自乐的样子。 经过隆重的介绍之后,丘吉尔走上讲台,两手抓住讲台,注视观众,沉默有两分钟,然后他就用那种他独特的风范开口说:“ 永远、永远、永远不要放弃!”接着又是长长的沉默,然后他又一次强调:“ 永远、永远、永远不要放弃! ”。最
40、后在他再度注视观众片刻后蓦然回座。 无疑地,这是历史上最短的一次讲演,也是丘吉尔最脍炙人口的一次讲演。案例 2:“事在人为” 。海伦 凯勒被大学生视为伟大的女性之一。海伦在只有 19 个月的时候,一场暴病残酷地剥夺了她视、听、说的全部能力。对于一个又聋、又哑、又瞎的小女孩来说,命运实在是太不公平了。但是,海伦以顽强的毅力和超人的生活勇气同不公正的命运拚搏。她硬是靠盲文凸印本自学完小学、中学的课程,而且下决心要考大学,并发誓说:“我要进大学还一定要进哈佛大学。 ”就是靠着这种信念,克服了人生道路上数不清的困难和障碍,终于如愿以偿,考取了哈佛大学拉德克立夫女子学院。在大学里,没有盲文教材,她就靠手
41、指的触动来领会教师喉咙的颤动和嘴的运动,并用这个方法练习发音。大学 2 年级的时候,海伦发表了她的处女作我的生活故事 ,轰动了美国文坛。这本书后来被人们称为20 世纪初文学史上的重要贡献。海伦平生所信奉的座右铭是:“当一个人感到有一种力量推动她去翱翔时,她是决不应该去爬行的。 ”案例 3: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在“文革” 中受迫害,虽身陷囹圄,仍坚持研究经济理论,他在狱中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学习资本论 。没有纸和笔,就打腹稿。从入狱的第二天起,他便用一个月的时间,把构思多年准备写的社会主义经济论的提纲,从导言开始,共十二章,一百八十三节,打了一遍腹稿。此后每月坚持默诵一遍,并进行修改补充。在
42、狱中的七年零五天中,他打了八十五遍腹稿,出狱后,便根据记忆整理出来。这本在狱中写成的书最后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书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 。案例 4:感动中国的洪战辉,从他读高中时,就一直把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了 12 年。而那位小女孩和洪战辉并没有血缘关系,是犯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捡来的弃婴。由于母亲离家出走,这位捡来的妹妹,由他一手带大。“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人生,总是在成功与失败,希望与失望,欢乐与痛苦中演绎一幕幕忧伤与难忘。人生的路上有平川坦途,但也会碰上没有舟船的渡口,没有小桥的河岸,这时候只能自己摆渡自己了。 ”这是洪战辉的人生格言。当他孑然一身孤独无助的时候,洪
43、战辉说坚持不懈的追求才是人生的真谛!生活中定有希望,生活中一定要有自信。相比以前,洪战辉的日子多了一些阳光。(课堂讨论):是什么因素使案例中主人公能在如此艰难的困境中产生惊人的毅,创造出奇迹来 ?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人生要进取。要以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态度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要发扬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在为他人谋福利、为社会作贡献中提升自身生命的价值,在创造中普写自己灿烂的人生。假如一个人能活七十岁,天现在我们平均有岁,已生活了多少天?还剩多少天?已生活了天,还剩天。人生是不尽的追求罗曼罗兰认为:人生是一场无休、无歇的战斗,凡事要做个够得上成为人的人,都得时时刻刻想无形的
44、懒惰作战。人生要不断的创造生活,创造自己的命运,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如黑格尔在讲到人与动物的区别时所强调的:禽兽对于足以满足其需要之物,俯拾即是,不费气力。反之,人对于足以满足其需要手段,必须由他自己去创造培植。如果一个人甘心过一种平淡地、好歹能活着就满足的生活,这是不符合人性的。人的本性是要不断通过创造来证实自己的能力,不甘在人之下。即不甘平庸的。享受成功的喜悦,是人生的目的之一。莎士比亚;对于生命应该这样理解:你永远追求着你所没有的事物。高尔基说:只有两种生活方式:腐烂或燃烧。人一旦停下追求,就会改变生命存在的方式,所以:生命是一部关于人的英雄史诗,他描述的事实人寻求人生奥秘而不可多得,
45、有心通晓一切而无能为力,渴望成为一个强者而又无力克服自身弱点的历程。把以追求到的东西搁置一边,在追求新的目标,这就是人的天性,这就是乐趣所在。停止这种追求,生活就失去了意义,人生就失去了价值。这就是人生! 所以,人生是不及的追求!案例 1:奥云冠军扬威用行动诠释坚持到底北京时间 2008 年 8 月 14 日,在北京奥运会上结束了男子全能金牌的争夺,28 岁的中国选手杨威终于在童话之国书写了自己的神话,夺得了这枚梦之以求的金牌,从 2000 年到 2008 年,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说:为了这枚金牌,已经等了整整八年! 悉尼奥运 遗憾夺银 悉尼奥运会: 最为全面的杨威也进入了个人全能项目的决赛,但
46、在决赛中遇到了强大的对手涅莫夫,杨威在比赛中毫无机会,虽然六个动作都发挥的异常出色,但无奈还是输给了涅莫夫,两人的得分差距是:0.113。 谁也没有想到,这竟然是杨威悲情命运的开始。 阿纳海姆世锦赛 惨遭翻盘 2003 年美国阿纳海姆体操世锦赛,杨威遭遇到了东道主选手保罗-哈姆强有力的挑战,在前五个项目比赛完领先的情况下,在最后一个项目被对手翻盘,最终以 0.064 分的微小差距遗憾夺银,揭开了“悲情杨威”故事的序幕。 雅典奥运会 遭遇滑铁卢 雅典奥运会成了体操队的滑铁卢,最终杨威男子个人全能仅名列第七,杨威和国家队一起跌入了谷底。 十届全运会 输给黑马 0.566!这是 2005 年全运会,
47、杨威和冠军吕博的差距,回到国内赛场的杨威也没有能够躲过“千年老二” 的魔咒,在决赛第一项自由操就出现了重大失误,只得到了 8.607 的低分,一开场就宣布了杨威无缘冠军,但这之后杨威却并没有放弃,吊环、鞍马、跳马、双杠、单杠,杨威一点点的追了上来,但最终因为之前的差距过大,最终遗憾的输给了此前名不见经传的“黑马”对手。阿胡斯世锦赛 终登领奖台 2006 年,丹麦阿胡斯,曾经两度想过放弃的杨威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冠军,六个项目一个比一个发挥好,一个比一个难度大,全程都没有给对手卫冕冠军,日本选手富田洋之任何机会,稳稳的将个人冠军揽入怀中!这也是杨威首次获得个人全能的世界冠军 北京奥运会,续写辉煌
48、案例 2:中国航天人,不断超越神一到神七,从试验飞船到载人飞船,从一人一天飞行到三人多天飞行,从到出仓行走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之所以能够实现一次次飞跃,创造一个个辉煌,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航天人众志成城、团结奋斗,在于中国航天人勇攀高峰、开拓进取。开拓才能发展,进取才能创新。随着四艘无人飞船和两艘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飞船系统先后突破了载人飞船再入升力控制、应急救生、软着陆、GNC故障诊断、舱段间分离、防热等 13 项关键技术。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分别达到 97和 99.7,与发射神五的火箭相比,把神舟六号送入太空的这枚火箭更加舒适和安全,技术改进多达 75 项。与“神舟六号”时的火箭相比,长二
49、F 火箭技术状态原则上保持不变。但为了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安全性和舒适性,进行了近 30 项的技术改进。据了解,对比以往,研制长二 F 时不仅增加了火箭的测试次数和累计测试时间,而且针对以往飞行中出现的非正常现象,进行了“8 赫兹” 问题和“415 秒”问题两大技术攻关。凭着开拓进取的意志和智慧,不甘落后的中国航天人抢占航天领域的制高点,把一个国家的高度标记在了太空之上。 凭着开拓进取的胆识和谋略,面向未来的中国航天人,又把目光投向了更加深邃的太空:实施探月计划。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1. 形形色色的人生观人生观有许多分类法,按宗教去划分人生观,如基督徒人生观、佛教人生观、儒家人生观、共产主义人生观等. 也有人将人生观分为四大类:1.服从自我的人生观;2.服从别人的人生观;3.考虑自我的人生观;4.考意别人的人生观。单从字面上,已可看到它们之间的基本分别。但在前二者(服从自我、服从别人)与后二者(考虑自我、考虑别人)之间,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分别:就是在服从的人生观中,理性及思维成分较少;在考虑的人生观中,理性及思维成分较多。这并不是说,服从的人不会思考,更不是说他们没有思考能力。而是说:他们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