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doc

上传人:tangtianxu1 文档编号:3079296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在当今信息时代,阅读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建构学习化社会即是建构“阅读社会”,不仅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而且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赖于阅读教学来奠定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因此,从一年级接手到现在的五年级,我一直注重在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经过我的一番努力和探索小结出了一点自己的感受。一、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

2、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上课时阅读课文我只要求孩子们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扬、鼓励。二年级时,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理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而到了三年级,我就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就能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提高阅读的能力。二、妙用导入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俗话说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让你垂涎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样的道理,一段好的导语,能

3、引起学生对阅读的极大兴趣。导入语主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文体来设计。它可以是一段风趣生动的语言,可以是一幅优美宜人的画面,可以是一段轻松明快的音乐,可以是一个蕴涵哲理的问题,也可以是一次小小的活动。 如:我在教学谁的本领大(语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这篇课文时,因为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引导学生说:“你们每天基本上都能看到太阳,也都感受过风,它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伴,就象我们的好朋友,离不开了它们中的谁都不行。你更喜欢它们中间的谁呢?说说理由?那么如果太阳和风比赛,谁的本领

4、大呢?你们想知道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太阳和风比本领的课文,课文中详细的写了太阳和风怎样比本领的,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阅读课文,并说说它们到底谁的本领大?话音刚落,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堂课的开头我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特点,“投石激浪”,瞬间就激发了学生热情,引导学生进入了五彩缤纷的语文课堂。三、阅读教学的课堂应充满人文关怀 国外一位心理学家说过:“要使人们相信你,首先必须让他们喜欢你。”同一个道理如果教师对学生尊重有感情,学生则对教师有好感,就容易接受教师的观点;反之,就会产生逆反心理、恐慌心理。古人云:“感

5、人心者莫乎于情”。充满情感的语言能产生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比如,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多数比较紧张,教师应用亲切的语言告诉学生“不要慌,胆子大些,错了也没关系。”尤其学困生更要给予热情的语气:“你能回答得这么好,真了不起!”使学生倍感亲切,学生也就乐于接受知识。在趵突泉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教师提问:“有谁知道“趵突泉”的“趵”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趵是跳跃的意思。”接着提问:“那连在一起,趵突泉是怎样的泉呢?谁能来试着想象一下?”学生:“”教师鼓励:“说得真好,谁能来试着把题目读出那种跳跃的感觉?”学生:“”教师评价:“恩,老师感受到了跳跃,谁能来试着让大家

6、都感受到?”学生:“”教师接着评价:“恩,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说得也很好!”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就是反复地表扬学生,给他们信心,让他们知道在老师心中你永远都是最棒的。让他们勇于表现自己,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运用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语言,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四、创设教学情境,让课堂充满灵动性著名的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丽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 这话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只最强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强烈的求知欲,主动进行学习。在趵突泉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创设了如下情境:教师:“如果是

7、你们,大泉和小泉,你们更希望先去看大泉,还是小泉?”学生 1:“大泉。”学生 2:“小泉。” 教师引导:“那大家举手表示,哪个泉想看的人多,我们就先看哪个泉。”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发好奇心。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动力之一,对于形成动机有着重要作用。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往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爱因斯坦曾说:“我没有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 我们在创设探究性情境时,注意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根据学生民主表决,教师总结:“这么多的同学想知道 泉是怎样的,那我们就先去看看泉。”尊重学生的意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五、精讲多读,读出情感。在教学活动中

8、,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无休止的教授、讲授再讲授,就象一个妈妈,反复唠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一般达不到预期效果。一位教育专家指出:“学生要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形成能力,需要 200 个小时。 ”也就是说在小学阶段,每课时朗读的时间不得少于 15 分钟。因此,我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我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之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学习较复杂的课文时我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学习较容易的课文我则全权放手,让学生自读,自疑,自己解

9、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我再做适当点拨。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六、放飞想象、品位意境美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所描写的景物融为一体所达到的一种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对意境的分析最容易引起学生心理共鸣,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仅限于把自己对意境的理解强加于学生,却忽略了引导学生对意境的体验,忽略了由此领会到的想象美。要领会意境,就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抓住所描写的事情,结合作者的情感,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放飞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深入作者所描写的事物为纬,让想象的翅膀任意飞翔。结合以上理论我在教学趵

10、突泉这篇课文时创设了如下教学过程:教师:“自读课文,说说你体会到的大泉是什么样的?大泉给你怎样的感觉?”学生1:“很美丽”学生 2:“壮美”教师:“你从哪些句子具体体会到的?”学生:“”教师:“说得真好,不敢正眼去看为什么不敢正眼去看?”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教师:“永远永远永远,体现了什么?”学生:“体现了在自然的伟大。”教师:“你认为这里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壮美、阳刚、敬畏)学生:“壮美、阳刚、敬畏”教师:“谁能来试者读读这句话,读出那种壮美,阳刚,敬畏之情?”(指名读-范读-自由读-齐读)教师:“这样的泉,冬天是怎样的情形呢?谁能来告诉大家?”教师:“小泉又是怎样的呢?有哪

11、些形态?读最后一句:这比那大泉还有趣呢。是真的吗?”学生说小泉的形态。教师:“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请画出来?为什么好?”学生:“走、歪、摇动、挤这些词把小泉有趣的形态写得特别生动形象。”教师:“小泉有趣吗?你认为怎样才能读出它的有趣呢?”学生:“活泼一点儿,轻快一点”教师:“那你们能读出小泉的活泼有趣吗?先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指名读-范读-自由读-齐读)教师:“同学们,有趣的小泉还不止这些,还有泉金线泉、螺蛳泉等等,作者没有写出来,你能根据有趣的名字,想像它们有趣的样子吗?”通过以上教学环节,学生有如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了趵突泉的美。七、回归生活,体会做人道理 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在目标上意

12、味着要培养在生活世界中生存的人,即会做事、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的人。这种人既具有健全发展的自主性,善于自知,又具有健全的社会适应性,善于“发现他人” 。因此,艺术、道德、个人世界、自由的日常交往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根据如上教学原理,有些课文和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我就让他们联系自己的实际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如我在教一株紫丁香这一课时,我就先让学生说说我们平时对自己老师怎样,再开始学文。这样孩子们很快就明白了文章要渗透的思想,知道了要尊敬老师,懂得感恩。在课堂最后我还设计了这么一个环节: 请你说说我们除了要向课本中的学生学习,尊敬自己的老师,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同学、朋友、父母、长辈?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我们要团结同学、尊老爱幼、孝顺父母。我设计这一环节意图是从课文内容拓展延伸,教给学生更多做人的道理。总之,阅读训练的方法还很多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去积累去实践,才能找到最为理想的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