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公路外业验收汇报材料.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075594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外业验收汇报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公路外业验收汇报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公路外业验收汇报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公路外业验收汇报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公路外业验收汇报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G209 线怀化城南池回至黔城公路改建工程 外业验收汇报材料2公路改建工程一阶段施工图外业验收汇报材料1.概 述1.1 项目背景和任务依据1.1.1 项目背景拟建项目怀化城南池回至黔城公路是 G209 中的一段,其中池回至竹田段是 G209 和G320 线的共线路段。G209 和 G320 是怀化市“二纵四横”骨架公路网中的重要一纵和一横及南北和东西方向的主要经济干线,是区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设对提高区域路网技术等级,改善区域路网结构和交通条件,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加强国防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项目地理位置图本项目位于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中方县和洪江市,是目前怀化城区进出高速公路的

2、唯一通道,也是怀化最主要的出城路。本项目起于怀化城南池回沪昆高速公路入口处,沿怀黔公路,途经中方县城、中方镇、怀化工业园、竹田、牌楼、孔木湾、双溪,止于洪江市黔城镇,路线全长34.454km。G209 线怀化城南池回至黔城公路改建工程 外业验收汇报材料31.1.2 任务依据1、中标通知书;2、G209 线怀化城南池回至黔城公路改建工程勘察设计合同;3、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湘发改交能2010319 号:关于 G209 线怀化城南池回至黔城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1.2 设计标准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 项目 技术标准1 道路等级 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2 路 段 起点至孔木湾 孔木湾至终点

3、里程 21.3 13.1543 路基宽度 32.0 m 24.5m4 设计速度 80 km/h 80 km/h5 荷载标准 公路级6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05g7 设计洪水频率 特大桥 1/300、其他桥梁和路基1/1008 桥梁宽度 32.0 m 24.5 m根据工可研究报告、批复意见及交通量预测结果,本项目全线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 80km/h,起点至孔木湾段 21.3km 路基宽度 32m,孔木湾至终点路基宽度24.5m。全线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级,其他技术指标按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执行,主要技术标准如上表。1.3 测设简况、设计方案拟定及

4、推荐方案的确定1.3.1 测设简况1、测设经过根据G209 线怀化城南池回至黔城公路改建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文件及中标候选人公示,由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二院” )本项目的勘察设计。路线设计与外业勘测人员于 2009 年 10 月 6 日开始投入工作。根据“工可”推荐方案的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我公司勘察部门先进行了带状地形图的测绘工作。设计人员利用已有的地形图,开始进行“工可”推荐方案的现场踏勘和调研工作,对沿线所经河流,沟渠、地上地下管线及相交道路等进行详细勘查,认真听取沿线单位和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意见,认为“工可”线位线形与旧路结合较好,因此在工可线位的基础上,G

5、209 线怀化城南池回至黔城公路改建工程 外业验收汇报材料4对其优化调整后做为初步设计的路线推荐方案。经实地调查,本项目终点调整至怀化黔城汽车站北侧城市道路的起点处,终点桩号为 K34+454。2009 年 11 月下旬,设计人员按照纸上定线选定的路线走廊,将路线及交叉节点方案向业主等有关部门进行中间汇报,了解当地公路交通规划,认真听取了相关单位的意见。设计人员针对具体线位落实构筑物的位置,形式、规模和数量,对占用土地、拆迁建筑物、拆迁电力、通讯等管线进行细致调查,就构造物设置问题与地方政府反复协商,基本取得了一致意见。2、初步测量概况(1)地形图测量本项目地形图测量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方法,使

6、用 RTK 直接测定各地物点、地貌点坐标,而后用清华山维测量绘图软件进行数字化成图。 测量地形图比例尺为 1:2000; 等高距为 1 米。 测图宽度为拟定路线中线每侧 200m。 地形图测量精度均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地形图上高程注记点分布均匀,沟底、沟口、凹地、水涯线上以及其它地面倾斜变化处,均测高程注记点。 地形图标示居民地、独立地物、管线及境界、公路、水系、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各类控制点、地理名称等,并突出公路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有关各项要素。 为满足公路设计需要,公路中心线附近的高压电力线均测注高压线伏数及线高。(2)控制测量本项目平面系统采用 1954 北京坐标系统,中

7、央子午线经度为 110。高程系统采用1985 国家高程基准。测量成果如下:序 号 工 作 内 容 工 作 量 备 注1 一级 GPS 控制点 18(个)2 一级导线点 106(个)3 四等水准 41.826(km)(3)中线控制桩测量为了收集沿线道路、河流、地物、地质、地形等基础资料,对大、中桥桥位轴线、地形变化点、现有地物附近均按勘测规程有关要求敷设了中线控制桩。(4)路基路面勘察G209 线怀化城南池回至黔城公路改建工程 外业验收汇报材料51、对不良地质的路段(岩溶、软基、采空区等)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查,摸清其成因、特点和现状情况,形成不良地质地段表 。2、根据沿线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通过

8、调查附近天然、人工坡面的高度、坡度和稳定性情况,为设计提供依据。3、调查现有路基、路面情况,着重调查了路基、路面的病害情况,并通过怀化市交通局收集了原有道路的施工图设计图纸和竣工图纸。4、当主线占压现有道路、河沟时;下边坡放坡较远,造成边坡过高且危害路基稳定时;有需要避让的重要地物时,需要设置挡土墙,外业着重对设置挡墙的地形条件、水文条件和基底承载力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部分挡墙位置安排了钻孔试验工作。5、沿线地表积水、径流、渗流,地下水的埋深变化对路基的影响调查和处理方案。调查了沿线地表水渠、沟溪的位置,高程和流向。6、现场核对 1:2000 地形图所示地形、地貌和地物。7、调查沿线砂、石料场

9、,并对有代表性的料场安排了相关的材料试验。8、结合外业期间的土石方数量情况,初步确定了取、弃土场位置,对取土场进行了取样试验工作。9、调查了与本项目相交公路的路面、路基、排水等情况,形成了现有道路调查表。10、根据外业调查情况和地质调绘初步成果,有针对性的布置了地质勘查工作。(5)桥涵勘察根据收集的原路设计图纸及竣工图纸,了解了全线的桥涵状况,逐处进行核实。对原有桥涵进行了外观、孔径调查,并对桥涵与现状地形的适应性进行评定,为拟定结构物提供参考依据。通过调查后,要求业主部门委托相关单位对原有桥梁进行检测。(6)隧道勘察无。(7)路线交叉勘测收集了与本公路交叉的公路、乡村道路的等级、技术状况、规

10、划,并充分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另外,对与本路交叉的地下管线位置、种类、归属、交叉方式等做了详细调查。 (8)经济调查调查了公路与管线的交叉桩号与交角,房屋和电力电讯管线的拆迁数量及种类,沿G209 线怀化城南池回至黔城公路改建工程 外业验收汇报材料6线市、乡、镇的分界桩号,坟墓的搬迁数量,农作物的种类及其分布范围,建筑材料的价格等,收集了征地、拆迁设施的补偿费用等,能满足初步设计需要。(9)施工便道等临时工程调查本项目交通组织方案为在原路两侧拓宽施工,路面采取单侧加铺的方式,不需要施工便道。其他施工场地等临时工程尽量利用荒地、坡地或利用公路路基布置。(10)地质勘察根据沿线调绘的地质、地

11、形、地貌等特点,结合路基桥隧等工程需要,采用了钻探、物探、坑探、试坑、手摇螺纹钻、抽水试验等方法进行综合勘察。全线桥涵等构造物及高路堤、高边坡路段共布设了钻孔 99 个,预计总进尺 516m;取土样 16 组,岩样 24 组,动力触探 127 次。(11)测设成果G209 线怀化城南池回至黔城公路改建工程初步设计外业勘察的主要工作量如下表:初测主要工作量 名 称 合计路线里程(km) 34.454施测中桩(个) 1822一等 GPS 点(个) 18四等水准测量(km) 34.454中、小桥(m/座) 409.28/8涵洞(道) 182筑路材料调查(处) 41.826征地拆迁调查(Km) 34.

12、454常规工程地质调查(Km) 34.454地质钻孔(m/孔) 516/99环保调查(Km) 34.4541.3.2 老路原设计标准、路基、路面、桥梁现状G209 国道怀化至黔城段在 1998 年底由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完成了施工图设计文件,并同期开工,于 2000 年中旬左右竣工通车。为在原 209 国道的基础上局部改线改建而成。根据原路的施工图设计资料,改建后 G209 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 80km/h,路基宽度 15m,水泥混凝土路面宽度 14m,原有路面结构为 24cm 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17c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5cm 级配碎石底基层。设计车辆荷载为汽 -20、挂-100。

13、G209 线怀化至黔城段通车 10 年以来,运营情况基本良好,但在交通量增长较快及G209 线怀化城南池回至黔城公路改建工程 外业验收汇报材料7超重车辆较多的情况下,路基、路面均出现了病害。具体如下:1、路面:(1)水泥混凝土板损坏横斜向裂缝G209 线怀化至黔城总体呈南北走向,道路的东侧行车道水泥混凝土板横向裂缝较多,尤其是池回至竹田段,所占比例高达约 60;道路西侧行车道水泥混凝土板横向裂缝相对较小,所占比例约 2025。 掉角G209 线怀化城南池回至黔城公路改建工程 外业验收汇报材料8 磨耗层局部脱落(2)接缝破损:接缝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薄弱环节,出现病害的机率大类型多,接缝病害,主要

14、病害现象包括:接缝挤碎、板底脱空等几种病害。2、路基怀黔公路在改建完毕通车运行初期,全线设置有完善的排水及防护措施,但是随着道路两侧城镇化建设,K3+400K6+200 中方县城段、K7+520K8+300 中方镇段、K8+600K8+830 怀化市工业园区及 K29+000K31+000 双溪镇段已开始在原有国道两侧铺设辅道,建设城镇道路,局部路段道路两侧已开始大规模填土,在这过程中,老路的排水系统与防护措施不可避免受到改建和破坏,有些边沟已被挖除改成市政排水,有些沟中设置了水泥混凝土管道,有些边沟被废弃堵死,排水不畅,沿线大部分的涵洞都存在积水,淤积现象,有些倒虹吸也被完全埋入地下废弃。路

15、基不均匀沉降不明显,主要是在路面破损严重的地段存在翻浆的情况。其次,在道路两侧大规模填土的路段,新填土未经压实,路基填料不符合要求的段落较多,如:K5+500K6+500 段。G209 线怀化城南池回至黔城公路改建工程 外业验收汇报材料93、桥梁(1) 原有桥涵分布情况 原有桥梁一览表序号 中心桩号 河名及桥名桥面宽 (m)孔数及孔径 (孔-m)交 角()桥梁全长(m)1 2 3 5 6 7 81 K1+577.820 枫木湾中桥 15 316 90 53.042 K2+472.630 红岩溪中桥 15 316 90 53.043 K7+072.687 茅莉溪中桥 15 316 70 53.0

16、44 K12+823.712 竹田中桥 15 416 135 69.045 K17+387.800 牌楼小桥 15 25 85 20.006 K17+695.844 牌楼中桥 15 316 90 53.047 K19+679.600 孔木湾中桥 15 316 90 53.048 K29+463.843 双溪中桥 15 316 90 53.04合计: 中桥 7 座 总长 387.28小桥 1 座 总长 20.00沿线原有涵洞,多以灌溉为主,与沿线水利设施结合较好,部分涵洞由于连接的灌溉渠已废弃,涵洞的功能已经失去原有作用。(2) 原有桥桥梁结构现状及检测主要结论 根据湖南工大联智桥隧技术有限公司

17、出具的G209 线怀化池回至黔城公路改建工程旧桥检测报告(1) (2) (3) (4) ,沿线原有桥梁检测结论如下: 枫木湾中桥检测结论:桥梁主体结构基本能够满足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74)公路G209 线怀化城南池回至黔城公路改建工程 外业验收汇报材料10一级的运营要求。主体结构完整,主要病害为桥面顺桥向裂缝及局部露筋和个别支座脱空,锥坡移位,锥坡挡墙开裂。综合评定为三类桥。 红岩溪中桥检测结论:桥梁主体结构基本能够满足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74)公路一级的运营要求。主体结构完整,主要病害为桥面顺桥向裂缝和个别支座脱空,锥坡移位,锥坡挡

18、墙开裂。综合评定为二类桥。 毛莉溪中桥检测结论:桥梁主体结构基本能够满足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74)公路一级的运营要求。主体结构完整,主要病害为个别支座脱空,综合评定为二类桥。 竹田中桥检测结论:桥梁主体结构基本能够满足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74)公路一级的运营要求。主体结构完整,未见明显病害,综合评定为二类桥。 牌楼中桥检测结论:桥梁主体结构基本能够满足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74)公路一级的运营要求。主体结构完整,主要病害为桥面顺桥向裂缝及第二跨 2 号梁跨中位置顺桥向开裂,缝宽 0.2mm,边跨跨中开裂,缝

19、宽 0.3mm。综合评定为三类桥。 牌楼小桥检测结论:桥梁主体结构不能够满足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74)公路一级的运营要求。预制板底部渗水严重,桥梁整体刚度低于设计值。综合评定为三类桥。建议加固提载。 孔木湾中桥检测结论:桥梁主体结构基本能够满足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74)公路一级的运营要求。主体结构完整,主要病害为桥面顺桥向裂缝。综合评定为二类桥。 双溪中桥检测结论:桥梁主体结构基本能够满足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74)公路一级的运营要求。主体结构完整,主要病害为桥面顺桥向裂缝,个别支座脱空,空心板多处露筋。综

20、合评定为二类桥。(3)采用改建荷载标准对原有桥涵进行结构验算的主要结论 本次改建采用公路I 级荷载,通过对原有桥梁的现状调查、结合检测报告、收集原有桥涵的施工、竣工图,经过结构计算,原有桥梁除 K17+387.800 牌楼小桥不能满足G209 线怀化城南池回至黔城公路改建工程 外业验收汇报材料11要求外,其他桥梁上部结构满足规范要求,下部结构 16m 空心板桥墩台盖梁加铺桥面后应采取加固提载措施,本次设计采用粘贴钢板加固。原有涵洞现状较好的均利用,部分孔径过小容易堵塞的涵洞采取拆除重建,加大孔径。1.3.3 设计方案拟定及推荐方案的确定根据怀化城南池回至黔城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湖南省发

21、改委关于G209 线怀化城南池回至黔城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结合怀化工业园区等区镇的规划,经与怀化市交通局协商,考虑两侧的征地拆迁情况,桥梁的加宽方案,本项目的路线方案采用沿老路中心线两侧加宽的方式,局部路段加宽受限的路段,采用单侧加宽方式。如 K22+200K25+600 临近枝柳铁路段。1.4 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所经主要河流及城镇本项目起于怀化城南池回沪昆高速公路入口处,沿怀黔公路,途经中方县城、中方镇、怀化工业园、竹田、牌楼、孔木湾、双溪,止于洪江市黔城镇,全长 34.454 公里,路线走廊带总体呈南北状。主要控制点为:起点怀化城南池回沪昆高速公路入口处,途经中方县城、

22、中方镇、怀化工业园、竹田、牌楼、孔木湾、双溪,终点为洪江市黔城镇。经过的主要河流为红岩溪、茅莉溪等。1.5 对工可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根据湖南省发改委对本项目工可报告的批复意见,本项目全线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 80km/h,起点至孔木湾段 21.3km 路基宽度 32m,孔木湾至终点段路基宽度24.5m。全线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级,其余技术指标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中的规定。路线全长 34.9km。执行情况:技术标准严格按批复意见执行。路线里程因对工可线位进行了优化,并考虑节省费用,对实地调查后,将终点设置在黔城汽车站北侧城市道路的起点处,路线全长

23、 34.454km。2、建设条件2.1 项目区域城镇现状布局、规划与拟建项目的关系本项目起于怀化城南池回沪昆高速公路入口处,沿怀黔公路,途经中方县城、中方镇、怀化工业园、竹田、牌楼、孔木湾、双溪,止于洪江市黔城镇,全长 34.454 公里,G209 线怀化城南池回至黔城公路改建工程 外业验收汇报材料12路线走廊带总体呈南北状。根据拟建项目的功能地位及地理位置,结合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和路网状况,确定本项目直接影响区为周边途径城镇,间接影响区域为怀化市。2.2 项目区域路网现状、规划与拟建项目的关系现有 G209 线沿线有众多小生产道路与原路相交,根据怀化工业园、中方县、双溪镇的规划,G209

24、 先已是各城镇环城或穿城而过的主要干道,各城镇也规划了不少城市道路与之相交。2.3 沿线自然地理条件及对项目的影响2.3.1 地理及气候条件2.3.1.1 地理条件路线位于怀化市南部,路线的起点位于怀化市区池回,终点位于 K34+454 洪江市黔城镇。路线所在区域属平原微丘区。路线走向为近南北向。路线终点和起点,属于构造平原或河流冲积地带,地势相对较低,地势平缓,尤其是路线的终点一带,地面相对高差较小;路线中部,是路线中地势相对较高的部分。因此,路线所经区域的地势总的来说是两面低,中间高。路线所经地带的地貌特征主要为剥蚀丘陵与侵蚀河谷,另有分布不连续的山区河流阶地地貌。丘陵的海拔高度在 200

25、-240 米之间。山体的走向与地质构造带的走向密切相关。多呈北东向。山岭的相对高差多在 50 米以内,局部可达 80 米以上。地势舒缓、起伏不大;山体的自然坡度一般为 2030,局部地形复杂处可达45以上。构造平原主要出现在路线的后半部分,地层以冲积层为主,起伏高差不超过10m,具平原微丘地貌特征,地貌单元以阶地和漫滩及冲积平原为主。河道稳定,有连续的阶地发育;路线的前部和中部,路线有多处与无名山溪相交,具较典型的侵蚀性河流地貌特征,河道谷坡陡峻,呈“V”字形,河道不稳定,没有连续的阶地发育,河流漫滩也较少见;河床被侵蚀切割,河床基岩裸露,河床纵坡较陡,常有落差不大的跌水。沿线有不连续的阶地及

26、漫滩沉积物。2.3.1.2 气候条件测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热量较丰富,无霜期长;严寒期短,盛暑不长,降水较充沛,年际变化小,相对湿度大,蒸发量小;立体气候明显,小气候差异大;灾害性气候时有发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1387.8mm,最大年降雨量为 1626mm,最小年降雨量为 858mm。4-7 月份平均降雨量为 685mm,占全年降雨量的 54%,其中以 5 月降雨量最G209 线怀化城南池回至黔城公路改建工程 外业验收汇报材料13大,12 月降雨量最小,12 月份最小降雨量仅为 0.9mm。年平均降雪天为 10 天,最多为18 天,最少 3 天。测区内主要灾害性气候为洪涝、干旱以及冰雹

27、,其中以洪涝灾害最为严重。2.3.2 工程地质条件2.3.2.1 地层岩性路线沿线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板溪群地层及第四系覆盖层,现分别叙述如下:震旦系(Z):大面积出现在路线前进方向左侧及本次测设的终点地段,岩性以板岩及石英砂岩为主,中-厚层,整体厚度很大。岩层多为单斜构造,倾向西南方向。倾角2040 度。出露岩体多为强到弱风化。石炭系(C ):主要出现于路线的前半部分及中部。岩性很复杂,本次勘察中遇到的岩性有石灰岩、炭质灰岩、泥岩、石英角砾灰岩等。其中的石灰岩,岩溶极发育,岩体多呈蜂窝状的岩石骨架,充填软泥。第四系覆盖层:第四系覆盖层按其成因可以划分为冲、洪积和残、坡积层。冲、洪积主要分布在山

28、区溪沟的河床上和山间低洼地带。其分布形状为条带状或呈现为以溪河为主线的鱼骨状;其厚度一般为 0.5-3 米,最厚一般不超过 5 米;其成分为卵石、砾石、粗砂或含碎石土以及粘土。卵石、砾石和粗砂主要分布在河床上,而含碎石土及粘土则主要分布在山间谷地。冲洪积层结构一般比较松散,为欠固结土。该层的储水量大、透水性强,为该区域的主要含水层。残、坡积层主要分布于位置较高的山岭地带,多呈现绕山体轮廓的环状分布或覆盖山体的圆形分布。其成份为粉质亚粘土、含角砾土以及含块石、滚石土。残、坡积层的厚度变化差异很大,其厚度范围在 015 米之间。残、坡积层的厚度主要处决于下伏岩体的岩质,当然也与岩层产状等构造因素有

29、关。下伏岩层为硬质岩,如硅质板岩、石英砂岩等时,则残、坡积层的厚度比较小;下伏岩层为软质岩时,如泥炭质板岩,则残坡积层的厚度会大一些。残、坡积层的粉质亚粘土及含碎石土中充填的土体,液限较低,抗冲刷能力较差,在地表水的作用下极易形成鸡瓜状冲沟,诱发山坡的牵引坍塌,甚至发展成为山体滑坡,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因系公路改建工程,公路展布范围内的第四系覆盖层,还有一个特殊的地层单元,即原有公路路基的人工素填土,其对公路建设有重要影响。人工素填土的成分为亚粘土、含石土及含碎石土。多为密实状态,一般可利用为新路基的填方。G209 线怀化城南池回至黔城公路改建工程 外业验收汇报材料142.3.2

30、.2 地质构造:路线所属区域主要构造体系为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雪峰山褶皱隆起带与沅麻盆地沉降带的过渡地带,构造线呈北北东北东向展布,褶皱构造不甚发育,没有发育规模较大的褶皱构造。但断裂构造发育。金海压扭性断裂:位于桐坪、金海、王家一带。走向北东,区域延伸长度大于 10 公里。产状不明。主要发育于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地层中。断层出露处被第四系覆盖。2.3.3 水文地质:地表水:路线所在区域的地表水均属沅水水系。地下水:测区内的地下水型式主要为潜水、基岩裂隙水以及富含水的构造破碎带。潜水主要分布在山区河流的冲积层中,在山岭坡脚的残坡积层中也有少量的赋存。测区内的潜水埋深一般都小于 5 米,含水层

31、厚度为 23 米,储水量极其有限,潜水受河流和地表径流的补给,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其径流型式是由高处向低处的溪沟河流汇聚。基岩裂隙水:测区内的基岩裂隙水广泛分布,但储量都极小。它主要存在于岩体的裂隙中,没有连续的地下水位线。其埋深多在 10 米以上,含水层的厚度也可以相当大。基岩裂隙水由大气降水补给,径流方式为由上向下、由高向低处汇集,汇向河流或大的富含水的构造破碎带,基岩裂隙水局部可能承压,形成上升泉。富含水破碎带的地下水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小,埋深没有规律性,多以承压的形式流出地表。测区内有多处泉眼,平均流量为 0.211 升/秒。地下水的化学类型,以重碳酸氯化钠钙型水为主,次为重碳钙镁型水,

32、少部分为重碳酸钙型水。均属弱酸性,偶有酸性、中性、弱碱性。绝大部分为低矿化水,大部分为极软水,少部分为弱硬水。据水样试验数据,测区内的地下水对砼和钢筋没有腐蚀性。2.3.4 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测区内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 0.05g,人工构造物只需进行简易防震设计。2.4 沿线环境敏感区重要设施的分布及对项目建设的影响本项目沿老路加宽改建,随着城镇化建设,老路沿线的中方县、中方镇、双溪镇等城镇的建设日新月异,公路建设不可避免的将对周边群众的生活产生较大的噪声污染,需要考虑设置景观、防噪措施。G209 线怀化城南池回至黔城公路改建工程 外业验收汇报材料15项目区域范围内无动、植物

33、保护区,未发现文物保护区。2.5 公路区间交通量分布状况及对交叉设置方式的影响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交通量预测结果,本项目评价末年 2031 年,各路段交通量分别在 1379454457pcu/d 之间,交通量预测最后结果见下表:交通量预测汇总表 (K0+000-K21+300)年份交通量 2012 2015 2020 2025 2031趋势交通量 18136 22027 29508 38478 49851诱增交通量 3319 3612 3984 4425 4606合计 21455 25639 33491 42903 54457增长率() 6.12 5.49 5.08 4.05注: 表中数据

34、均折算成小客车,单位为辆/日; 通车第 15 年为(2026 年)的预测交通量为 43129 辆/日。交通量预测汇总表 (K21+300-K34+454)年份交通量 2012 2015 2020 2025 2031趋势交通量 13124 15109 18896 22993 28613诱增交通量 669 683 739 775 939合计 13794 15792 19635 23768 29551增长率() 4.61 4.45 3.90 3.70注: 表中数据均折算成小客车,单位为辆/日;通车第 15 年为(2026 年)的预测交通量为 24849 辆/日。根据各特征年路段交通量预测结果及被交叉

35、道路的等级可以确定全线均采用平面交叉的方式。2.6 沿线土地资源状况及对项目的影响本项目途径区域内以农业区为主,应采取措施减少占用耕地,为体现保护耕地的宗旨, ,项目设计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充分利用地形,避免大填大切,合理取土弃土,力图减少用地数量,尽可能少占用和分隔良田、林地,并将征用土地数量作为路线方案比选的重要指标。G209 线怀化城南池回至黔城公路改建工程 外业验收汇报材料162.7 筑路材料供应、运输情况及对项目的影响1、沿线筑路材料(1) 土料:沿线粘土,土质较好,能满足工程用土的需要。(2) 砂、石料:鹤城区泸阳镇、中方县铜湾镇以上两

36、处料场均储量丰富。可作为防护、排水等圬工的块、片石用料,加工碎石用于路面面层沥青混凝土或沥青表处治骨料及各类工程混凝土骨料,也可用作路面基层、底基层用料。路面表面层用石料较少,区域无基性岩分布,借鉴怀化市周边高等级公路建设经验,沥青砼面层用碎石玄武岩料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天王镇,矿区规划面积大,石质为玄武岩,矿区 2 个,年生产能力为 60 万吨。矿石质量上乘,经检测,压碎值、磨耗值、视密度、沥青粘附性、坚固性等指标均符合高速公路沥青面层的要求。机械化采掘、加工、运输一体化。运输方式火车运至怀化市,再汽车运至工地。(3) 钢材、沥青水泥等材料,均可在怀化市内采购。2、工程用水、用电项目沿线

37、水源丰富,电力充足,能够满足工程需要。3、运输条件路线基本上是沿怀黔公路展布,公路改建所需的各种大型施工机械可以用平板车拖至沿线各施工工点,建筑材料也可以用汽车运至全线各处。2.8 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意见及采纳情况在本路段测设过程中,测设单位多次征询了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意见,同时也得到沿线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路线线位均征得各单位同意。3、总体设计3.1 总体设计原则根据对项目建设条件的综合分析,为力求把本项目建设成技术、质量高,投资省、效益好的优质工程,勘察设计中应坚持以下总体设计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充分吸收国内外高等级公路改建、特别是

38、湖南省内的成功经验,以优质的设计为本项目创优质工程打下基础。2、贯彻“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理念,以“更安全、更环保、更经济”为目标,坚持安全性原则、服务社会原则、尊重地区特性原则、整体协调原则和自然性G209 线怀化城南池回至黔城公路改建工程 外业验收汇报材料17原则。合理规划本路段修建的各种方案。3、认真做好路线方案比选,不片面追求高标准,灵活运用路线平纵指标,力求路线线形与地形、环境相协调,强调“势”与“动”的设计理念,做到线形指标的连续、顺适。4、适应沿线经济发展规划、城镇规划、路网规划及自然条件,合理布置和选择立交的型式,力求控制规模,减少工程量及占地。5、坚持可持续发展,树

39、立节约资源的理念,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尽量少占耕地、少拆迁,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减少伐、移林木。6、加强路基(特别是软基地段)的防护、排水设计,确保路基稳定、安全;合理控制路基填土高度,按照“灵活自然、因地制宜、顺势而为”的原则进行边坡及防护工程设计;高度重视取、弃土的景观与环保问题;7、注重“动态设计” ,加强后续服务,将施工中的动态设计看作整个设计工作的组成部分。8、加强科学研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尽可能减少工程量和造价。3.2 路线起终点论证及与其他公路的衔接方式本项目起于怀化城南池回沪昆高速公路入口处,沿怀黔公路,途经中方县城、中方镇、怀化工业园、竹田、牌楼、

40、孔木湾、双溪,止于洪江市黔城镇,全长 34.454 公里,路线走廊带总体呈南北状。考虑本项目的交通量及被交道的等级,除与沪昆高速公路相交处为现有分离式立交外,其他均为平面交叉。3.3 技术标准与主要技术指标的采用情况,不同技术标准之间的衔接过渡情况根据湖南省发改委对本项目工可报告的批复意见,本项目全线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 80km/h,起点至孔木湾段 21.3km 路基宽度 32m,孔木湾至终点段路基宽度24.5m。全线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级,其余技术指标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中的规定。本项目路线方案的拟定及比选,在充分征求地方政府意见、合理利用老路

41、资源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设计速度 80Km/h 标准的中、低限值,来控制土石方、防护工程及拆迁数量。推荐线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见下表。G209 线怀化城南池回至黔城公路改建工程 外业验收汇报材料18主 要 技 术 指 标 表技术指标名称 单位 采用指标 规定指标路线长度 km 34.454路线增长系数 1.046交点数 个 58平均每公里交点数 个 1.68平曲线长占路线总长 % 63.38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m 2500 2500平曲线最大半径 m/个 7435.694/1平曲线最小半径 m/个 250/1 250直线最大长度 m 872.94最大纵坡 %(处) 5/1 5最短坡长 m/处 1

42、90/1 200平均每公里纵坡变更次数 次 2.58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 m/处 3000/1 3000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 m/处 2300/1 2000竖曲线占路线总长 % 51.24桥涵设计荷载等级 公路级 公路级桥涵、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特大桥 1/300,其它1/100特大桥 1/300,其它1/10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05g 0.05g孔木湾处路基宽度不同的地段通过与包茂高速公路桐木互通的平面交叉变化。3.4 路线总体设计方案本项目路线方案的总体设计,在充分征求地方政府意见、合理利用老路资源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设计速度 80Km/小时标准的中、低限值,来控制土石方、防护工程及拆迁数量

43、。初步测量准备阶段,根据工可阶段确定的路线走廊带进行现场踏勘,在 1:10000 地形图上研究各种可能的路线方案。经现场踏勘,筛选出 K 线和比较线 B 进行同等深度比较。3.5 运行速度检验运行安全是公路设计与建设需考虑的首要因素。根据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对本项目全线进行了运行速度计算及安全性评价。从运行速度计算表中可以看出对于小客车而言,全线的平纵面指标较高,运行速度在大多数路段与设计速度的差值均大于 20km/h。因本项目为利用老路改建,平面随老路线形,纵断面在老路面加铺厚度约 30cm 左右,也无法再做较大的调整。因此,只能是G209 线怀化城南池回至黔城公路改建工程 外业验收汇报材

44、料19根据运行速度的情况,多设置限速牌,并由交管部门对路段车辆限速 80km/h。3.6 安全设计措施安全设施是公路必不可少的基本设施,它对发挥公路的效能,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老路的安全设施设置较为完善,但是有部分标志牌老化、破损,需要更换。路面标线已经全部磨损,需要重新喷涂。本线路将按照部颁有关规范及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 (GB5768-2009)设置较为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主要包括:护栏、视线诱导设施、隔离设施、防眩设施及标志标线等。3.7 公路一般路段与特殊路段横断面方案的设置情况3.7.1 一般路段横断面根据湖南省发改委对本项目工可报告的批复意见,起点至孔木湾段

45、 21.3km 路基宽度32m,孔木湾至终点段路基宽度 24.5m。32m 宽路基横断面布置如下:2.5m(绿化带)+1.5m(排水沟)+0.5m (路缘带)+33.75m(行车道)+0.5m(双黄线)+3 3.75m(行车道)+0.5m(路缘带)+1.5m(排水沟)+2.5m (绿化带) ,全宽 32m。24.5m 宽路基横断面布置如下:0.75m(土路肩)+3.75m (硬路肩)+2 3.75m(行车道)+0.5m (双黄线)+23.75m(行车道) +3.75m(硬路肩)+0.75m(土路肩) ,全宽 24.5m。行车道及硬路肩横坡为 2%,土路肩横坡为 4%。路基设计标高为中线处路面标

46、高。主线公路用地范围:填方路段排水沟外 1m 为公路用地范围,挖方路段以坡顶外或坡顶截水沟外 1m 为公路用地范围。3.7.2 特殊路段本路无特殊路段,未设置爬坡车道、紧急避险车道等。3.7.3 桥梁横断面桥梁按整体式断面设计,桥梁宽度与路基同宽。3.8 沿线构造物、交叉、服务设施的设置位置、相互之间的间距及其与公路总体设计的协调情况全线无大桥、互通式立交、隧道及服务设施。G209 线怀化城南池回至黔城公路改建工程 外业验收汇报材料203.9 沿线交叉工程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协调情况,以及与当地生产、生活需要的适应情况全线共设平面交叉 150 处,其中与等级道路、城市道路平面交叉 19 处,与等外

47、道路平面交叉 131 处。等外道路主要是当地群众为了满足生产、生活需要,自行与 G209连接的道路,不宜也不能将等外道路合并或挖断。平交设置密度为 4.35 道/km,只能加强安全设施的设置。3.10 全线土石方情况,取土、弃土方案设计中土石方调配尽量远运利用,弃土场地尽量利用荒山空地和劣地,少占耕地和良田,弃土后进行绿化或复耕,在汇水处设置引水沟,弃土堆坡面尽量放缓,坡脚处设置护脚,减少冲刷。取土场取土后进行绿化或复耕,开挖面采用窗式护面墙防护,在汇水处设置排水沟,避免水土流失。3.11 占用土地情况及节约用地措施本路段沿线主要为稻田、旱地作物、林地等农田耕作区。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节约资源

48、理念,贯彻交通部“关于在公路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意见”精神,路线的布设尽量少占良田。本路段推荐方案永久性占地共计 2131.3 亩,其中占用旧路 1241.6 亩,新增用地 889.7 亩。为减少路基取弃土对土地的占用,尽可能填挖平衡,纵向调运。弃土堆尽可能设置于荒地对难以避免的耕地,取弃土前将耕植土取出临时存放,待施工完毕后利用耕植土复耕。3.12 下阶段需要深入解决的问题1、加宽部分与原路基的搭接,要考虑不均匀沉降影响。2、路面加铺采用原有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方案,在怀化市属第一次使用,需要再深入研究。3.13 下阶段需要进行试验、研究的项目下阶段需要进行试验、研究的项目,在与业主协商后,全线统一考虑。G209 线怀化城南池回至黔城公路改建工程 外业验收汇报材料214、路线4.1 原有公路的平纵指标采用情况原 G209 线的设计速度为 80km/h,平曲线最小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