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游戏主题;三只羊游戏目的1、 激发幼儿扮演角色的兴趣,乐意玩表演游戏。2、 在集体表演和小组表演中,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3、 学习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如:在指定范围内游戏,不争抢玩具、玩具用完放回原位等。4、 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初步按文学作品的主要情节、动物对话和动作表演游戏。 ,5、 通过游戏,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模仿力、表现力和想象力。6、 在表演中,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主要情节和角色特征,感受文学作品的美。游戏准备:1。大、中、小羊的头饰,录音带和录音机,山或山洞的场景。2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会复述此故事。第一次指导:一、 激发幼儿观看大班的哥哥姐姐表演的兴趣,
2、交代幼儿看完表演回答以下问题:(1) 表演里都有谁?(2) 表演讲了什么?二、 幼儿观看表演,熟悉内容,激发表演愿望,并继续培养认真安静看表演的好习惯。教师介绍哥哥姐姐们表演的故事的名字叫三只羊 ,幼儿学说。(一) 第一遍表演:1、 提问:(1) 刚才的表演叫什么名字?(2) 表演中有谁?2、 过渡:请小朋友在仔细看看这个表演,让幼儿知道故事里有谁。(二) 第二遍表演:1、 提问:(1) “三只羊”这个表演讲了件什么事?(2)大灰狼听见小、中、大羊的脚步声问什么?三只羊是怎么回答的?大灰狼有说什么?2、过渡:老师再请哥哥姐姐表演一遍,依次跟着学学故事中动物的对话。(三) 第三遍表演:1、 提问
3、:(1) 这个表演最后怎么样了?(2) 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教师小结:三只羊都团结起来对付大灰狼,最后把大灰狼撞倒了。三、 讲评;教师表扬认真观看游戏、并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小朋友,提醒幼儿团结起来力量大。反思与推进:幼儿对故事情节非常感兴趣,大部分幼儿听过几遍故事后就能说出故事的情节,小予、翰飞对游戏感兴趣,并且很喜欢表演大灰狼。进行集体复述对话时,有60%的幼儿基本能复述对话,但由于幼儿还不够熟悉,因此不够大胆,没有自信。熟悉对话后,提示幼儿区分不同语气及表情。2第二次指导:一、 出示大、中、小羊的头饰,引起回忆,交代要求。1、 教师扮演狼和小朋友扮演三只羊2、 总结上次游戏中孩
4、子们爱插嘴的情况,并希望孩子在这次游戏做得更好。二、 幼儿观看表演,学说故事中的对话。(一) 用头饰完整表演,回答问题:1、 大灰狼听见小、中、大养的脚步声问什么?三只羊是怎么回答的?大灰狼又说什么?2、 依次复习故事中角色的对话。(二) 用头饰分段表演,对话部分由幼儿讲述。(三) 完整地用头饰表演,幼儿分组说对话。三、 教师讲评:表扬能积极学对话的孩子,鼓励幼儿下次大胆地说话,并能用动作表演。反思与推进:本环节进行集体复述后,让幼儿进一步熟悉故事内容,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分组活动,并鼓励幼儿区分不同的声音、做各种动作。卡卡、林睿、悦涵表演三只羊非常形象生动,并能完整记住对话部分。但进行分组活动时
5、比较混乱,幼儿规则意识还不够明确。第三次指导:一、 引起幼儿的回忆,激发兴趣。谁还记得上次我们看的表演叫什么名字, (三只羊 ) 。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学表演,高兴吗?二、 教师结合头饰示范表演,并提问:1、 演得怎么样?2、 好在哪里?(借此强调孩子在表演时要大声地说话并要注意音色的不同,同时还要把动作做出来)3、 幼儿集体分角色练习表演,鼓励幼儿表演得和别人不一样。三、 以小组为单位扮演角色练习表演,提醒幼儿大声地说话,并将动作做出来。四、 教师扮演主要角色大灰狼,请幼儿扮演其他角色进行表演。五、 教师讲评游戏,表扬大胆表现并有自己的创意的孩子,激发幼儿下次表演的更好。反思与推进:幼儿喜欢
6、这个故事,并且基本上都能完成故事的复述。进行集体表演时许多幼儿能增加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有创造性的进行表现。小组活动时,能力强的两组,老师请了小组长进行自己简单的分配角色,能力弱的教师指导。林凯笛、静妍这一组的幼儿说话声音小,且不太敢说。鼓励大胆说话。第四次指导:一、 激发幼儿兴趣观看教师表演,并引导幼儿讨论以下问题:1、 听一听,故事中他们都说了什么话?2、 看一看,老师在表演时都做了些什么动作,脸上表情是什么样的?二、 组织幼儿集体练习以下的动作和表情:31、 每个角色说话的语气。2、 每个角色出场的动作。三、 以小组为单位分配角色,教师进行角色带演。四、 根据孩子的能力强弱进行强弱搭配,以
7、小组为单位分配角色并进行完整的游戏表演。五、 让幼儿分组表演,提醒幼儿注意以下问题:1、 互相商量分配角色,互相帮助戴头饰,准备道具。2、 声音响亮,让别人听清楚自己说的话。3、 自己表演时认真表演,别人表演时安静听,认真看。4、 表演完了要将道具收拾好。一、 教师讲评:表扬声音响亮,能把动作、表情大胆生动地表演出来的孩子。另外再次引导孩子要勇敢面对困难。反思与推进:四次指导每次都有自己的小目标,这样循序渐近,现在大部分幼儿都能够参与表演。但是在表演中,孩子还不能用语态和动作来区分角色,在下个阶段中将在这方面继续加强。2010年(1月24日)第五次指导:1、 指出上一次游戏存在的不足之处2、
8、提醒幼儿丰富情节。3、 请较好的幼儿进行表演,并组织评价。4、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分组游戏注意事项。(重点提醒幼儿在表演区内与同伴合作大胆表演、鼓励幼儿丰富情节幼儿儿自由结伴表演,教师帮助协调角色,指导游戏。5、幼儿自由结伴表演,教师指导幼儿丰富情节,增加角色,指导游戏。6、评价。阶段小结: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故事表演,孩子对故事感兴趣,三只羊故事情节简单语言重复,适合小班年龄表演。幼儿对故事中语言、动作较为熟练,对角色的表演非常生动,能很好表现故事情节。但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分组游戏时还不能够独立组织,在遵守游戏规则方面还存在不足。今后在分组游戏时可请小组长帮助老师组织游戏。重点培养幼儿在游戏中遵守规则,并培养起游戏的常规。重点培养以下方面:各组在指定范围内游戏、不争抢玩具、玩具用后放回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