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讲:庄子,The Philosophy of Chuang Tzu,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嘗為蒙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其學無所不闚,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故其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漁父、盜跖、胠篋,以詆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畏累虛、亢桑子之屬,皆空語無事實。然善屬書離辭,指事類情,用剽剝儒、墨,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隐士与庄子 道与物 心灵与肉体 齐物论 逍遥游,一. 隐士与庄子,1. 士与隐士 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
2、,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於首陽山。史記伯夷列傳,隐士歌,首阳山,伯夷,2.隐士与道家,老莱子,3.从形隐到心隐在庄子以前的隐士基本上是隐居山林,即形体上的隐,如伯夷、叔齐等。庄子则是一种心隐,即生活于社会中而超脱于社会。,二. 道与物,1.物物者非物“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知北游)这就是说,产生物质的东西是非物质的。“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大宗师) 说明道是产生万物的根源,天地鬼神也受到道的支配。,2. 道与德德是庄子哲学中
3、另一个重要德概念。庄子认为“全德”才能保持内心之德而不使之摇荡。与儒家所说的“德”不同,庄子说的“德”是要忘掉儒家德仁义、礼乐等。,3. 道与物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 (齐物论)相对于道来说,物只是次一等的境界,是对道的亏损。,三. 心灵与肉体,1. 有形与无形从老子开始,道家就把世界区分为有形和无形的两种。道是有形的即形而上的,所谓“大象无形”;物是有形的即形而下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无形者是宗,是始和母,有形
4、者是子,是从无形者中产生的。,2. 心与形老子已经开始区分心与形,“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很明显,他吧人分成“心腹”或“志骨”两个不同的部分。管子亦有“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的说法。庄子也对心与形有很明显的区分,“有人之情,无人之形”。在心与形之间,庄子更看重心。,Have A Break!,3.形:天与命 (1). 道与之貌,天与之形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 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养生主),(2). 命在庄子看来,形体属于命运的领域,是一个人所不能参与的领域。“死生,命也;其有夜旦
5、之常,天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形体的变化是人无法控制的,“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3). 形有所忘对于命运控制的领域,人所能做的就是遗忘。庄子对形体的看法,主张“形莫若就”,即顺应外界的变化。,4. 心:虚与通、结与解 (1). 心斋:虚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 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人间世)相对于形体的“实”,心是可以虚的,而且这应该是它的本性。,(2). 坐忘:通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 ”曰:“可矣,犹未也。”他
6、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 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 :“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 “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大宗师),四. 齐物论,1. 是非无定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 (秋水)在庄子看来,贵贱、大小、有无、是非、同异等等一切都是相对的,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标准是无法衡量的。,2. 道通为一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 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
7、。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 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 者,得也。 (齐物论),五. 逍遥游,1.有待与无待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 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逍遥游)列子虽御风而行,然犹待于风,所以是不逍遥的。在庄子看来,逍遥是内外无待的。,2. 至人、神人、圣人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 ;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逍遥游),六. 思考,庄子与隐士有什么关系? 庄子对道与物的看法。 谈谈齐物论的主要思想。,Next Time:惠施与公孙龙,提前阅读重点文献阅读参考书目的相关部分,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