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一) (哲学、文学、历史学门类)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三级指标说明 数据来源A1.师资质量 S1.师资队伍质量提供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海外经历等基本情况;提供 20 名骨干教师(其中青年教师不少于 6 名)情况(年龄、学科方向、学术头衔、学术兼职等情况)和团队情况。学校填报A.师资队伍与资源 A2.师资数量 S2.专任教师数 本学科专任教师总数。本指标设置上限。 学校填报S3.课程教学质量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省级及军队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公共数据S4.导师指
2、导质量 对在校生问卷调查,考察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 问卷调查B1.培养过程质量S5.学生国际交流赴境外学习交流连续超过 90 天的学生;来华学习交流连续超过 90 天的境外学生(含授予学位学生)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质量学校填报S6.学位论文质量 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情况。 公共数据S7.优秀在校生列举 15 名优秀在校学生并简要介绍其主要在学成果(如参加竞赛获奖、参加重要科研项目、取得重要科研成果、创新创业成功、获得科研奖励或其他荣誉称号等) 。学校填报B2.在校生质量S8.授予学位数 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人数。本指标设置上限。 公共数据S9.优秀毕业生 提供近四年毕业生的总体就业情况(就
3、业率、就业去向、就业质量等)并列举20 名近十五年优秀博士、硕士毕业生。 学校填报B.人才培养质量B3.毕业生质量 S10.用人单位评价 提供一定比例的毕业生及其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学位中心对毕业生的职业胜任力、职业道德、满意度等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S11.学术论文质量 在 A 类期刊(清单见附件 2-1)上发表的论文;其他 20 篇高水平论文(国内期刊不少于 8 篇,每位教师最多填写 5 篇) 公共数据学校填报S12.出版专著 近四年出版的学术专著(包括著、译著、编著);入选国家社科文库或被翻译为外文的专著加分 学校填报C1.科研成果S13.出版教材 近四年出版的“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4、公共数据C2.科研获奖 S14.科研获奖 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人文社科)省级科研奖(清单见附件 2-2)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成果奖 公共数据C.科学研究水平(含教师和学生)C3.科研项目 S15.科研项目(含人均情况)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国家清史篡修工程项目;省部级及重要横向科研项目(限填 30 项)学校填报D1.社会服务贡献S16.社会服务特色与贡献提供学科在社会服务方面的主要贡献及典型案例,包括但不限于:弘扬优秀文化,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举办重要学术会议,创办学术期刊,引领学术
5、发展;推进科学普及,承担社会公共服务;发挥智库作用,为制订政策法规、发展规划、行业标准提供咨询建议并获得采纳等。学校填报D.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 D2.学科声誉 S17.学科声誉 同行和行业专家参考学科简介 (包括本学科的定位与目标、优势与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学科方向设置、国内外影响等) ,对学校声誉和学术道德等进行评价专家调查为主观评价指标,为部分主观评价指标;学生指博士、硕士研究生;设置上限指标超过上限均为满分。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二) (经济学、法学、教育学门类)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三级指标说明 数据来源A1.师资质量 S1.师资队伍质量提供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
6、职称结构、海外经历等基本情况;提供 20 名骨干教师(其中青年教师不少于 6 名)情况(年龄、学科方向、学术头衔、学术兼职等情况)和团队情况。学校填报A.师资队伍与资源 A2.师资数量 S2.专任教师数 本学科专任教师总数。本指标设置上限。 学校填报S3.课程教学质量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省级及军队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公共数据S4.导师指导质量 对在校生问卷调查,考察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 问卷调查B1.培养过程质量S5.学生国际交流赴境外学习交流连续超过 90 天的学生;来华学习交流连续超过 90 天的境外学生(含
7、授予学位学生)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质量学校填报S6.学位论文质量 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情况。 公共数据S7.优秀在校生列举 15 名优秀在校学生并简要介绍其主要在学成果(如参加竞赛获奖、参加重要科研项目、取得重要科研成果、创新创业成功、获得科研奖励或其他荣誉称号等) 。学校填报B2.在校生质量S8.授予学位数 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人数。本指标设置上限。 公共数据S9.优秀毕业生 提供近四年毕业生的总体就业情况(就业率、就业去向、就业质量等)并列举20 名近十五年优秀博士、硕士毕业生。 学校填报B.人才培养质量B3.毕业生质量 S10.用人单位评价 提供一定比例的毕业生及其工作单位联系方式,
8、学位中心对毕业生的职业胜任力、职业道德、满意度等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S11.学术论文质量 在 A 类期刊(清单见附件 2-1)上发表的论文;其他 20 篇高水平论文(国内期刊不少于 8 篇,每位教师最多填写 5 篇) 公共数据学校填报S12.出版专著 近四年出版的学术专著(仅统计著的情况,译著、编著、教学用书不计入内);入选国家社科文库或被翻译为外文的专著加分 学校填报C1.科研成果S13.出版教材 近四年出版的“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公共数据C2.科研获奖 S14.科研获奖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人文社科)省级科研奖(清单见附件 2-2)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成果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9、公共数据C.科学研究水平(含教师和学生)C3.科研项目 S15.科研项目(含人均情况)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省部级及重要横向科研项目(限填 30 项)学校填报D1.社会服务贡献S16.社会服务特色与贡献提供学科在社会服务方面的主要贡献及典型案例,包括但不限于:弘扬优秀文化,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举办重要学术会议,创办学术期刊,引领学术发展;推进科学普及,承担社会公共服务;发挥智库作用,为制订政策法规、发展规划、行业标准提供咨询建议并获得采纳等。学校填报D.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 D2.学科声誉
10、S17.学科声誉 同行和行业专家参考学科简介 (包括本学科的定位与目标、优势与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学科方向设置、国内外影响等) ,对学校声誉和学术道德等进行评价专家调查为主观评价指标,为部分主观评价指标;学生指博士、硕士研究生;设置上限指标超过上限均为满分。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三) (理学、工学门类,不含统计学学科)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三级指标说明 数据来源A.师资队伍与资源A1.师资质量 S1.师资队伍质量提供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海外经历等基本情况;提供 25 名骨干教师(其中青年教师不少于 10 名)情况(年龄、学科方向、学术头衔、学术兼职等情况)和团
11、队情况。学校填报A2.师资数量 S2.专任教师数 本学科专任教师总数。本指标设置上限。 学校填报A3.支撑平台 S3.重点实验室、基地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其他省部级与国防重点实验室、基地、中心。学校填报S4.课程教学质量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省级及军队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教育部来华留学英
12、语授课品牌课。公共数据S5.导师指导质量 对在校生问卷调查,考察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 问卷调查B1.培养过程质量S6.学生国际交流赴境外学习交流连续超过 90 天的学生;来华学习交流连续超过 90 天的境外学生(含授予学位学生)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质量学校填报S7.学位论文质量 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情况。 公共数据S8.优秀在校生列举 15 名优秀在校学生并简要介绍其主要在学成果(如参加竞赛获奖、参加重要科研项目、取得重要科研成果、创新创业成功、获得科研奖励或其他荣誉称号等) 。学校填报B2.在校生质量S9.授予学位数 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人数。本指标设置上限。 公共数据S10.优秀毕业生
13、 提供近四年毕业生的总体就业情况(就业率、就业去向、就业质量等) ,并列举 20 名近十五年优秀博士、硕士毕业生。 学校填报B.人才培养质量B3.毕业生质量 S11.用人单位评价 提供一定比例的毕业生及其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学位中心对毕业生的职业胜任力、职业道德、满意度等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S12.学术论文质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学科】ESI 高被引论文及在 A 类期刊/ 会议(清单见附件 2-1)上发表的论文; 【其他学科】扩展版 ESI 高被引论文(统计至前 3%) ;其他 20 篇高水平论文(国内期刊不少于 5 篇,每位教师最多填写 5 篇)公共数据学校填报S13.专利转化 近
14、四年获得授权并已转化或应用的发明与国防专利(转让合同或应用证明) 学校填报C1.科研成果S14.出版教材 近四年出版的“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公共数据C2.科研获奖 S15.科研获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科学技术) ,国防科学技术奖;省级科研获奖(清单见附件 2-2) 、军队科技进步奖、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中国专利奖、何梁何利科技奖公共数据C.科学研究水平(含教师和学生)C3.科研项目 S16.科研项目(含人均情况)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 973 计划、国家 863 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
15、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武器装备重点型号项目;国防基础科研计划、武器装备探索研究项目、武器装备预研项目、武器装备预研基金项目、省部级及重要横向科研项目(限填 50 项)学校填报D.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D1.社会服务贡献S17.社会服务特色与贡献提供学科在社会服务方面的主要贡献及典型案例,包括但不限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或国防事业;举办重要学术会议,创办学术期刊,引领学术发展;推进科学普及,承担社会公共服务;发挥智库作用,为制订政策
16、法规、发展规划、行业标准提供咨询建议并获得采纳等。学校填报D2.学科声誉 S18.学科声誉同行和行业专家参考学科简介 (包括本学科的定位与目标、优势与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学科方向设置、国内外影响等) ,对学校声誉和学术道德等进行评价部分学科试点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全体专家对学科的国际声誉进行问卷调查。专家调查为主观评价指标,为部分主观评价指标;学生指博士、硕士研究生;设置上限指标超过上限均为满分。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四) (农学门类)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三级指标说明 数据来源A1.师资质量 S1.师资队伍质量提供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海外经历等基本情况;提供
17、20 名骨干教师(其中青年教师不少于 6 名)情况(年龄、学科方向、学术头衔、学术兼职等情况)和团队情况。学校填报A2.师资数量 S2.专任教师数 本学科专任教师总数。本指标设置上限。 学校填报A.师资队伍与资源A3.支撑平台 S3.重点实验室、基地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其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基地、中心。学校填报S4.课程教学质量国家级教
18、学成果奖、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省级及军队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公共数据S5.导师指导质量 对在校生问卷调查,考察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 问卷调查B1.培养过程质量S6.学生国际交流赴境外学习交流连续超过 90 天的学生;来华学习交流连续超过 90 天的境外学生(含授予学位学生)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质量学校填报S7.学位论文质量 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情况。 公共数据S8.优秀在校生列举 15 名优秀在校学生并简要介绍其主要在学成果(如参加竞赛获奖、参加重要科研项目、取得重要科研成果、创新创业成功、获得科研奖励或其他荣誉称号等) 。
19、学校填报B2.在校生质量S9.授予学位数 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人数。本指标设置上限。 公共数据S10.优秀毕业生 提供近四年毕业生的总体就业情况(就业率、就业去向、就业质量等) ,并列举 20 名近十五年优秀博士、硕士毕业生。 学校填报B.人才培养质量B3.毕业生质量 S11.用人单位评价 提供一定比例的毕业生及其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学位中心对毕业生的职业胜任力、职业道德、满意度等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S12.学术论文质量 扩展版 ESI 高被引论文(统计至前 3%) ;其他 20 篇高水平论文(国内期刊不少于 5 篇,每位教师最多填写 5 篇) 公共数据学校填报S13.专利转化近四年获得授权并
20、已转化或应用的发明与国防专利(提供转让合同或应用证明)近四年经国家审定通过的农作物新品种、林木良种、畜禽新品种;近四年获批的新农药(提供农药登记证)和新兽药(提供兽药注册证书) 。学校填报C1.科研成果S14.出版教材 近四年出版的“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公共数据C2.科研获奖 S15.科研获奖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科学技术) ;省级科研获奖(清单见附件 2-2) 、中华农业科技奖、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中国专利奖、何梁何利科技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公共数据C.科学研究水平(含教师和学生)C3.科研项目 S16.科研项目(含人均情
21、况)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 973 计划、国家 863 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省部级及重要横向科研项目(限填 50 项)学校填报D1.社会服务贡献S17.社会服务特色与贡献提供学科在社会服务方面的主要贡献及典型案例,包括但不限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或国防事业;举办重要学术会议,创办学术期刊,引领学术发展;推进科学普及,承担社会公共服务;发挥智库作用,为制订政策法规、发展规划、行业标准提供咨询建议并获得
22、采纳等。学校填报D.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 D2.学科声誉 S18.学科声誉 同行和行业专家参考学科简介 (包括本学科的定位与目标、优势与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学科方向设置、国内外影响等) ,对学校声誉和学术道德等进行评价专家调查为主观评价指标,为部分主观评价指标;学生指博士、硕士研究生;设置上限指标超过上限均为满分。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五) (医学门类)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三级指标说明 数据来源A1.师资质量 S1.师资队伍质量提供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海外经历等基本情况;提供 20 名骨干教师(其中青年教师不少于 6 名)情况(年龄、学科方向、学术头衔、学术兼
23、职等情况)和团队情况。学校填报A2.师资数量 S2.专任教师数 本学科专任教师总数。本指标设置上限。 学校填报A.师资队伍与资源A3.支撑平台 S3.重点实验室、基地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其他省部级与国防重点实验室、基地、中心。学校填报S4.课程教学质量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24、、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省级及军队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公共数据S5.导师指导质量 对在校生问卷调查,考察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 问卷调查B1.培养过程质量S6.学生国际交流赴境外学习交流连续超过 90 天的学生;来华学习交流连续超过 90 天的境外学生(含授予学位学生)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质量学校填报S7.学位论文质量 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情况。 公共数据S8.优秀在校生列举 15 名优秀在校学生并简要介绍其主要在学成果(如参加竞赛获奖、参加重要科研项目、取得重要科研成果、创新创业成功、获得科研奖励或其他荣誉称号等) 。学校填报
25、B2.在校生质量S9.授予学位数 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人数。本指标设置上限。 公共数据S10.优秀毕业生 提供近四年毕业生的总体就业情况(就业率、就业去向、就业质量等) ,并列举 20 名近十五年优秀博士、硕士毕业生。 学校填报B.人才培养质量B3.毕业生质量 S11.用人单位评价 提供一定比例的毕业生及其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学位中心对毕业生的职业胜任力、职业道德、满意度等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S12.学术论文质量 扩展版 ESI 高被引论文(统计至前 3%) ;其他 20 篇高水平论文(国内期刊不少于 5 篇,每位教师最多填写 5 篇) 公共数据学校填报S13.专利转化与新药研制近四年获得授权
26、并已转化或应用的发明与国防专利(转让合同或应用证明)近四年获批的新药(提供新药证书国药准字) 。 学校填报C1.科研成果S14.出版教材 近四年出版的“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公共数据C2.科研获奖 S15.科研获奖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科学技术) 、国防科学技术奖;省级科研获奖(清单见附件 2-2) 、军队科技进步奖、中国专利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何梁何利科技奖。公共数据C.科学研究水平(含教师和学生)C3.科研项目 S16.科研项目(含人均情况)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 973 计划、国家 863 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
27、软科学研究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省部级及重要横向科研项目(限填 50 项)学校填报D1.社会服务贡献S17.社会服务特色与贡献提供学科在社会服务方面的主要贡献及典型案例,包括但不限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或国防事业;举办重要学术会议,创办学术期刊,引领学术发展;推进科学普及,承担社会公共服务;发挥智库作用,为制订政策法规、发展规划、行业标准提供咨询建议并获得采纳等。学校填报D.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 D2.学科声誉 S18.学科声誉 同行和行业
28、专家参考学科简介 (包括本学科的定位与目标、优势与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学科方向设置、国内外影响等) ,对学校声誉和学术道德等进行评价专家调查为主观评价指标,为部分主观评价指标;学生指博士、硕士研究生;设置上限指标超过上限均为满分。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六) (管理学门类、统计学学科)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三级指标说明 数据来源A1.师资质量 S1.师资队伍质量提供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海外经历等基本情况;提供 20 名骨干教师(其中青年教师不少于 6 名)情况(年龄、学科方向、学术头衔、学术兼职等情况)和团队情况。学校填报A.师资队伍与资源 A2.师资数量 S2
29、.专任教师数 本学科专任教师总数。本指标设置上限。 学校填报S3.课程教学质量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省级及军队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公共数据S4.导师指导质量 对在校生问卷调查,考察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 问卷调查B1.培养过程质量S5.学生国际交流赴境外学习交流连续超过 90 天的学生;来华学习交流连续超过 90 天的境外学生(含授予学位学生)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质量学校填报S6.学位论文质量 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情况。 公共数据S7.优秀在校生列举 15 名优秀在校学生并简要介绍其主要在学成果(如参加竞赛获奖
30、、参加重要科研项目、取得重要科研成果、创新创业成功、获得科研奖励或其他荣誉称号等) 。学校填报B2.在校生质量S8.授予学位数 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人数。本指标设置上限。 公共数据S9.优秀毕业生 提供近四年毕业生的总体就业情况(就业率、就业去向、就业质量等)并列举20 名近十五年优秀博士、硕士毕业生。 学校填报B.人才培养质量B3.毕业生质量 S10.用人单位评价 提供一定比例的毕业生及其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学位中心对毕业生的职业胜任力、职业道德、满意度等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S11.学术论文质量 在 A 类期刊(清单见附件 2-1)上发表的论文;其他 20 篇高水平论文(国内期刊不少于 8
31、篇,每位教师最多填写 5 篇) 公共数据学校填报S12.出版专著 近四年出版的学术专著(仅统计著、不计译著、编著、教学用书);入选国家社科文库或被翻译为外文的专著加分 学校填报C1.科研成果S13.出版教材 近四年出版的“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公共数据C2.科研获奖 S14.科研获奖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科学技术、人文社科)省级科研奖(清单见附件 2-2)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公共数据C.科学研究水平(含教师和学生)C3.科研项目 S15.科研项目(含人均情况)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 973 计划、国家 863 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软科学研究计
32、划、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省部级及重要横向科研项目(限填 30 项)学校填报D1.社会服务贡献S16.社会服务特色与贡献提供学科在社会服务方面的主要贡献及典型案例,包括但不限于:弘扬优秀文化,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举办重要学术会议,创办学术期刊,引领学术发展;推进科学普及,承担社会公共服务;发挥智库作用,为制订政策法规、发展规划、行业标准提供咨询建议并获得采纳等。学校填报D.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 D2.学科声誉 S17.学科声誉同行和行业专家参考学科简介 (包括本学科的定位与目标、优势与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学科方
33、向设置、国内外影响等) ,对学校声誉和学术道德等进行评价。【工商管理】通过美国 AACSB、中国 CAMEA、欧洲 EQUIS 认证情况。专家调查为主观评价指标,为部分主观评价指标;学生指博士、硕士研究生;设置上限指标超过上限均为满分。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七) (艺术学门类)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三级指标说明 数据来源A1.师资质量 S1.师资队伍质量提供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海外经历等基本情况;提供 20 名骨干教师(其中青年教师不少于 6 名)情况(年龄、学科方向、学术头衔、学术兼职等情况)和团队情况。学校填报A.师资队伍与资源 A2.师资数量 S2.专任
34、教师数 本学科专任教师总数。本指标设置上限。 学校填报S3.课程教学质量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省级及军队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公共数据S4.导师指导质量 对在校生问卷调查,考察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 问卷调查B1.培养过程质量S5.学生国际交流赴境外学习交流连续超过 90 天的学生;来华学习交流连续超过 90 天的境外学生(含授予学位学生)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质量学校填报S6.学位论文质量 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情况。 公共数据S7.优秀在校生列举 15 名优秀在校学生并简要介绍其主要在学成果(如参加竞赛获奖、参加
35、重要科研项目、取得重要科研成果、创新创业成功、获得科研奖励或其他荣誉称号等) 。学校填报B2.在校生质量S8.授予学位数 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人数。本指标设置上限。 公共数据B.人才培养质量B3.毕业生质量 S9.优秀毕业生提供近四年毕业生的总体就业情况(就业率、就业去向、就业质量等)并列举20 名近十五年优秀博士、硕士毕业生。 学校填报S10.学术论文质量 师均在 SSCI、SCI、EI、A入选国家社科文库或被翻译为外文的专著加分【设计学学科】近四年已转化或应用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提供转让合同或应用证明)学校填报C1.科研成果S12.出版教材 近四年出版的“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
36、材 公共数据C2.科研获奖 S13.科研获奖 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科学技术、人文社科)省级科研奖(清单见附件 2-2) 。 公共数据C3.科研项目 S14.科研项目(含人均情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艺术基金、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省部级及重要横向科研项目(限填 30 项)学校填报C.科学研究水平(含教师和学生)C4.创作表演 S15.创作表演水平 提供 20 项代表性艺术创作与表演成果【不含艺术学理论】
37、 学校填报D1.社会服务贡献S16.社会服务特色与贡献提供学科在社会服务方面的主要贡献及典型案例,包括但不限于:弘扬优秀文化,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举办重要学术会议,创办学术期刊,引领学术发展;推进科学普及,承担社会公共服务;发挥智库作用,为制订政策法规、发展规划、行业标准提供咨询建议并获得采纳等。学校填报D.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 D2.学科声誉 S17.学科声誉同行和行业专家参考学科简介 (包括本学科的定位与目标、优势与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学科方向设置、国内外影响等) ,对学校声誉和学术道德等进行评价。【工商管理】通过美国 AACSB、中国 CAMEA、欧洲 EQUIS 认证情况。专家调查为主观评价指标,为部分主观评价指标;学生指博士、硕士研究生;设置上限指标超过上限均为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