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18”防空疏散演练方案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高防空应急处置能力,增强民防意识,应对突发事件,妥善处置校园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地震、火灾等意外事故对师生可能造成的危害,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县防空办的要求和安排,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防空紧急疏散演练方案,希全体师生熟悉方案内容,认真按方案程序执行。一、安全理念及工作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师生安全高于一切,安全责任重于泰山。2坚持预防为主、安全有备、群防群治的原则。坚持遇事冷静、沉着应对、积极处置的原则。坚持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定位定岗的原则。二、演练组织领导指 挥 长: 副指挥长: 成 员: 安全员总调
2、度:关键部位总负责: 三、演练实施1演练内容:发放空袭警报。发放解除警报。组织疏散:组织学生疏散出教学楼,到达指定位置(操场)。2演练时间:2013 年 9 月 18 日上午 10:0010:30。3演练程序:演练准备:9:50 各成员到达指定位置。应急响应(应急疏散):10:00 县指挥部下达命令:发放空袭警报。发放空袭警报是:鸣 6 秒,停 6 秒,反复 15 遍为一个周期,时间 3 分钟。引导员、安全员到位,校内广播:老师同学们请注意,现在是防空演练,请大家在安全员引导下,迅速离开教室,迅速疏散到学校操场。(3)应急结束:10:20 县指挥部下达命令:空袭警报解除,发放解除警报信号。解除
3、警报信号规定:连续鸣 3 分钟。演练结束。注:以上信号以县城鸣放警报为准。如不能听到县指挥部声音,以校内广播统一指挥为准。4. 疏散顺序与线路:听到信号后,班主任和老师不要慌乱,立即组织、指挥学生有序疏散。原则上按楼层由下到上就近依次撤离,上一层比下一层撒退速度稍慢,防止下楼梯口、转弯拐角处发生拥挤、踩踏。警报发出时班主任应立即打开教室前门,靠后门同学迅速打开教室后门。前三排同学从前门,后三(四)排同学从后门,同时向教室外疏散,成两队下楼。(没有后门的一律从前门)靠近楼道的班级最先疏散,中间班级次之,最远的班级最后疏散。楼道安全员一定要协助疏散,监控疏散速度。 第一处:南教学楼班级疏散线路:一
4、层:12 服装班、13 服装班从前门(或后门)同时撤出带到操场。安全员: 二层:3+2 班技工班从东楼梯下,13 建筑-13 机电二-13 机电一从西楼梯撒出带到操场。安全员: 三层:13 微机-13 会计-13 幼师从东楼梯,13 电子-13海信二-13 海信一从西楼梯撒离到操场。安全员:。 第二处:北教学楼班级疏散线路:一层:12 机电三,安全员: 二层:12 建筑-12 微机从东楼梯,12 机电二-12 机电一从西楼梯下,安全员: 三层:12 电子-12 财会从东楼梯下,12 幼师从西楼梯下。安全员: 5.集合位置:全体学生下楼疏散后在操场集合,按上早操的队形排列。四、分工职责指挥人员:
5、制定演练方案,落实分解任务,负责演练指挥协调和效果评价。郭加珂副校长在广播室负责统一指挥。班主任:带领学生学习本方案,了解目的、意义、方法,具体组织疏散演练实施,并通过效果评价进行安全教育。安全员:在楼道等关键部位监督、控制疏散秩序,严防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班长(或班主任委托的其他班干):协助班主任负责指挥班级疏散工作。五、具体要求1初次演练,安全第一,信号发出时,一定要保持安静,不慌乱,不传谣,不喊叫,不推挤,同时计算控制总疏散时间。2、指挥员、班主任必须在 9:50 到位。3走出教室往下疏散时,参加指挥的班干走在本班队伍最前头,班主任老师在最后,学生夹在中间。 4、演练前,通过班会学习宣传本方案,明确自己的职责、义务及到达的位置;学生要提前在班主任的教育下,学习疏散知识,熟悉疏散线路和方法,明白安全演练意义。5、各班演练师生到达指定做操位置后,保持安静整齐,统一听从指挥长点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