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乌丹一中导学案(学生案)1备课组 高三化学 主备人 陈倩倩 审核人 杜红星 课题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题型归纳 时间基础回扣1某温度时,在 2 L 容器中 X、Y 、Z 三种物质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如图所示。(1)由图中的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反应开始至 2 min,Z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3)反应开始至 2 min,用 X、Y 表示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为 _、_。(4)5 min 后 Z 的生成速率与 5 min 末 Z 的分解速率_(填“变大”、“变小”、“相等”或“ 无法判断”)。2一定条件下反应 C(s)CO 2(g) 2CO(g) H0,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达到
2、平衡,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平衡常数表达式是_。(2)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_( 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平衡常数 K_,平衡向_方向移动。(3)再通入一定量的 CO2 气体,反应速率 _,平衡常数 K_,平衡向_方向移动,CO 2 的转化率_。(4)再充入一定量的 N2,反应速率 _,平衡常数 K_,平衡_移动。3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同等倍数加快,平衡不移动( )(2)当某反应达到限度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一定相等( )(3)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 N2 和 3 mol H
3、2 充分反应,达到平衡时N2、H 2、NH 3 三者共存( )(4)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向反应速率和逆向反应速率相等且都等于 0( )(5)在相同温度下,在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 1 mol N2、3 mol H2 和 2 mol NH3,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两平衡状态中 NH3 的体积分数相同( )(6)化学平衡移动,化学平衡常数不一定改变( )(7)加入少量 CH3COONa 晶体可以减小 Zn 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但不影响产生 H2 的总量( )(8)化学平衡向右移动,一定是正反应速率增大或逆反应速率减小( )(9)任何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温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
4、(10)化学反应速率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11)对于反应 ZnH 2SO4=ZnSO4H 2,增加 Zn 的质量(不考虑表面积变化) ,生成 H2 的速率加快( )(12)对于 2SO2O 22SO3 的可逆反应,改变条件使平衡向右移动,SO 2 的转化率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13)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改变条件使 2SO2O 2 2SO3 的平衡向右移动,平衡常数不变一、题型 1 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2(2014新课标全国卷,9) 已知分解 1 mol H2O2 放出热量 98 kJ,在含少量 I 的溶液中,H2O2 分解的机理为 H2O2I H 2OIO 慢 乌丹一中
5、导学案(学生案)2H2O2IO H 2OO 2I 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与 I 浓度有关 BIO 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活化能等于 98 kJmol1 Dv (H2O2)v (H2O)v (O2)32014广东理综,33(1) 某小组拟在同浓度 Fe3 的催化下,探究 H2O2 浓度对 H2O2 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限选试剂与仪器:30%H 2O2、0.1 molL1 Fe2(SO4)3、蒸馏水、锥形瓶、双孔塞、水槽、胶管、玻璃导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注射器。写出本实验 H2O2 分解反应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设计实验方案:在不同 H2O2 浓度
6、下,测定_(要求所测得的数据能直接体现反应速率大小)。设计实验装置,完成上图的装置示意图。参照下表格式,拟定实验表格,完整体现实验方案( 列出所选试剂体积、需记录的待测物理量和所拟定的数据;数据用字母表示)。物理量实验序号V0.1 molL1Fe2(SO4)3/mL 1 a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某一时刻某种反应物的瞬时反应速率B化学反应速率为 0.8 molL1 s1 是指反应 1 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 0.8 molL1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推知化学反应的快慢D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来说,其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2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
7、行反应 2H2O2 2H2OO 2。若 H2O2 溶液的浓度由= = = = =MnO2 2.0 molL1 降到 1.0 molL 1 需 10 s,那么 H2O2 浓度由 1.0 molL1 降到 0.5 molL1 所需的反应时间为( )A5 s B大于 5 s C小于 5 s D无法判断3对于可逆反应 mA(g)nB(g) pC(g)qD(g),若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是在反应前是否加入催化剂,可得到如下两种 vt 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 1a2 Bt 1FeCu反应物的性质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大乌丹一中导学案(学生案)3Cu、Fe、Mg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_,要想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8、,还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是_。(2)乙同学为了能精确地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相同温度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实验。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是_,应该测定的实验数据是_。实验二:2KMnO 45H 2C2O43H 2SO4=K2SO42MnSO 48H 2O10CO 2,开始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较小,溶液褪色不明显,但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增大。(3)针对上述实验现象,某同学认为该反应放热,导致溶液的温度升高,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认为还可能是_的影响。(4)若要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草酸溶液外,还可以在反应开始时加入_(填
9、字母)。A硫酸钾 B硫酸锰 C氯化锰 D水二、题型 2 化学平衡状态及平衡和移动方向的判断1(2012上海,33)用氮化硅 (Si3N4)陶瓷代替金属制造发动机的耐热部件,能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工业上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氮化硅,其反应如下:3SiCl4(g)2N 2(g)6H 2(g) Si3N4(s)12HCl(g) HQ( Q0)高 温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恒容的容器中,能表示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a3v 逆 (N2)v 正 (H2) bv 正 (HCl)4v 正 (SiCl4)c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dc(N 2)c(H2)c(HCl)1 362(2014海南,12 改编
10、)将 BaO2 放入密闭的真空容器中,反应 2BaO2(s)2BaO(s)O 2(g)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减小 BBaO 量不变 C氧气压强增大 DBaO 2 量增加3(2014重庆理综,7)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X 并发生反应:2X(g) Y(g),温度 T1、T 2下 X 的物质的量浓度 c(X)随时间 t 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进行到 M 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 W 点放出的热量BT 2 下,在 0t 1 时间内, v(Y) molL1 min1a bt1CM 点的正反应速率 v 正 大于 N
11、 点的逆反应速率 v 逆DM 点时再加入一定量 X,平衡后 X 的转化率减小(一)平衡状态的建立1下列说法可以证明 H2(g) I2(g) 2HI(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H2 的同时,生成 n mol HI 一个 HH 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 HI键断裂 百分含量 w(HI)w(I 2) 反应速率 v(H2) v(I2)1/2v(HI) c(HI)c(H 2)c(I2)21 1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 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
12、体的密度不再变化A B C D2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恒容容器中 (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乌丹一中导学案(学生案)4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 2COONH4(s) 2NH3(g) CO2(g)。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A2v(NH 3)v(CO 2) B密闭容器中 c(NH3)c(CO2)2 1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二)平衡移动方向和结果的判定3在某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2NO 2(g) 2NO(g)O 2(g) H0,开始时充入2 mol NO2 并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再充入 2 mo
13、l NO2,平衡正向移动, O2 的体积分数增大B升高温度,O 2 的体积分数减小C增大压强,化学平衡逆向移动,NO 2 的体积分数增大D再充入 1 mol O2,NO 2 的体积分数增大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生产硫酸中采用高温可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B合成氨工业中,适当高的温度既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又可以使催化剂的活性最大C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升高温度可使吸收速率加快D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的吸热反应,故温度越高越有利于生成酯5将等物质的量的 X、Y 气体充入某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g)3Y(g) 2Z(g) H”“0。下列正确的是( )A加压有利于
14、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c2(N2H4)c2(NO2)c3(N2)c4(H2O)C升高温度可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但不能提高平衡转化率D使用催化剂可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但不能提高平衡转化率3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特种陶瓷的原料 MgO:MgSO4(s)CO(g) MgO(s)CO 2(g)SO 2(g)H0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 x 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纵坐标 y 随 x 变化趋势合理的是( )选项 x yA 温度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B CO 的物质的量 CO2 与 CO 的物质的量之比C SO2 的浓度 平衡常数
15、KD MgSO4 的质量(忽略体积) CO 的转化率4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 0.25 L 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N2(g)3H 2(g) 2NH3(g) H92.6 kJmol 1 。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容器编号N2 H2 NH3达到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1 3 0 放出热量:23.15 kJ 0.9 2.7 0.2 放出热量:Q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容器 、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B平衡时,两个容器中 NH3 的体积分数均为 1/7C容器中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 Q23.15 kJD若容器 的体积为 0.5 L,则平衡时放出的热量
16、小于 23.15 kJ5.容积均为 1 L 的甲、乙两个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 2 mol A、2 mol B 和 1 mol A、1 mol B,相同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A(g)B(g) xC(g) H”或“”)逆反应速率。四、题型 4 以图像为载体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综合考查2(2014新课标全国卷,26) 在容积为 1.00 L 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 N2O4,发生反应N2O4(g) 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 H_0(填“大于”或“ 小于”) ;100 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所示。在 060 s 时段,反应速率 v(N2
17、O4)为_ molL1 s1 ;反应的平衡常数 K1 为_。(2)100 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 T,c (N2O4)以 0.002 0 molL1 s1 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 s 又达到平衡。T_100 (填“大于”或“小于”),判断理由是_。列式计算温度 T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 K2_。(3)温度 T 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_(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_ 。32014北京理综,26(2) 对于反应 2NO(g)O 2(g) 2NO2(g)。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 NO 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 1、p 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
18、) 。比较 p1、p 2 的大小关系:_。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_。1某化学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密闭容器中某一条件对 A2(g)3B 2(g) 2AB3(g)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右图所示的曲线(图中 T 表示温度,n 表 示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 T2 和 n(A2)不变时达到平衡,AB 3 的物质的量大小为 cbaB若 T2T1,则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乌丹一中导学案(学生案)7C达到平衡时,A 2 的转化率大小为 bacD若 T2T1,达到平衡时 b、d 点的反应速率为 vdvb2.对于反应 2SO2O 2 2SO3(1)某温度下,SO 2 的平衡转化率 ()与体系总压强( p)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平衡状态由 A 变到 B 时,平衡常数 K(A)_K(B)(填“”、“”或“S2,在上图中画出 c(CO2)在 T1、S 2 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4)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 t1 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填代号 )。乌丹一中导学案(学生案)8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