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专题一 物质的性质、用途、变化及分类一、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物质的性质包括 性质和 性质。2物理的性质是指通过眼、鼻等感官可以感知或者用仪器可测出的物质的表面性质,它包括颜色、 、气味、熔点、 、硬度、 、溶解性等方面。3化学性质则是指物质的内在性质,它肉眼无法感知,只有通过发生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它包括可燃性、 、氧化性、酸性、 性等。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二、物质的变化及其分类: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1)从定义上区别:物理变化后没有 生成,如将纸撕成纸条、蜡烛熔化、冰融化成水、石油的蒸馏分离等;但化学变化则有 生成,如米饭烧焦变黑有糊味、木柴燃烧、火药爆炸
2、等。所谓新物质是指与原物质的组成或结构不同的物质。(2)从反应现象上区别:2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发光、变色、放出 、生成 等现象。但不能以此作为判断依据,有些物理变化也有这些现象!如 就不是化学变化,所以判断时还需综合其他因素作出判断。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有 变化,如分析蜡烛燃烧这一变化:火柴靠近蜡烛芯时,烛芯处变软、熔化、燃烧、发光发热、有黑烟。在此过程中,蜡烛变软、熔化是 变化,燃烧是 变化,发光发热是伴随的现象。3、化学变化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1)化合反应(合) 通式:A+B=AB例: (2)分解反应(分) 通式:AB=A+B例: (3)置换反应:(换) 通式
3、:AB+C=CB+A例: 注意:CO+CuO CO2+Cu不是置换反应,它不符合定义中“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这一句,3该反应的反应物由 组成。(4)复分解反应:(互换成份)通式:AB+CD=AD+CB4注意:反应:CaCO3+2HCl CaCl2+H2O+CO2从表面来看不是复分解反应,究其本质,仍属复分解反应:CaCO3+2HCl CaCl2+H2CO3专题二 化学用语及化学量一、元素符号1、元素符号含义:表示一种 表示该元素的一个 2、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如:2O:表示 O2:表示氧气分子,表示 O :表示 O2-: 表示氧离子, 表示 3、常见的离子:阳离子:K + 、 Ca2+
4、、 Na+ 、 Mg2+ 、 Zn2+ 、 Al3+ 、 Fe3+(铁离子) 、Fe2+(亚铁离子)、Ag+、H +、NH (铵根离子)等。4-24阴离子:Cl -、O 2-、S 2-、SO 42-、NO 3-、CO 32-、OH - 等。对于常见的原子团,其化合价你应该记住,特别是以下六个原子团:二、化学式 1化学式意义:(1)一种物质及组成该物质的各种元素(2)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及分子的构成2化学式书写要求:一种纯净物只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1)单质的书写相信你们都非常熟悉(2)化合物书写四步曲: :排序:一般 在前, 在后 :标价:在元素或原子团上方标出化合价 :交叉:交叉写出 个数(最
5、简比) :检查: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三化学方程式(一)质量守恒定律:(化原子团PO43-SO42-CO32-NO3-OH-NH4+化合价-3 -2 -2 -1 -1+15学反应中的规律)1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 总和等到于反应后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实质:化学反应前后三个不变:原子 不变;原子 不变;原子 不变。 (补充:化学反应前后 种类不变,但 种类改变。)3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变化(反应) ,与物理变化和体积变化没关系。(二)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1、定义:用 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2、意义:(1)质的方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 ;(2)量的方面:表
6、示各物质之间的 关系;表示各物质之间的微粒(分子)个数关系。3、读法:(以 2H2+O2 2H2O 为例) 。(1) 生成水;(2)每两个 和一个 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3)每 份质量的氢气与 6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水。4、写法:(1)原则:以 事实为基础;遵守 。(2)步骤:在短线的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与生成的 ;配平 ;标明反应 及生成物 ,把短线改成等号。5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化学反应中的定量计算)(1)依据: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以一定的质量比参加反应。(2)步骤:设定 ;写出相应的 ;对应写出有关物质的 和已知量、 ;列出 ,求解;写出 。四、有关化学量1相对原子质量:它
7、是一个比值,它与原子的质量不同。2相对分子质量:意义同上,都是相对于碳-12(C-12 )原子质量的 1/12 的比值。专题三 物质的构成奥秘一、物质构成的奥秘7分子与原子的关系:分 子 原 子概 念分子是保持物质 性质的一种粒子原子是 变化中最的粒子相似点(1)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2)质量、体积都 ,处于永恒 之中(3)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 ,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 。本质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 ,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 在化学反应中, 是最小粒子不可再分,反应后没有变成其它 元素与原子的关系:8二、元素的化合价1化合价是元素的性质,有 价和 价,其正负是由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的。
8、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氢、锂、钾、钠、银显+1 价,钡、钙、镁、锌显+2 价,氧显 -2 价,铝显+3 价等(某些元素可显几种化合价) 。3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也为 ) 。4通过原子团或其他有固定化合价的元素,可求出不易确定的元素的 。元 素 原 子概 念具有相同 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是 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区 别 着眼于种类,不讲 。 即讲 ,又讲 使用范围描述物质的 组成描述分子的 构成举 例氢气是由氢 组成的每个氢分子是由两个 构成的9专题四 溶液一、常见的溶液1悬浊液:固体小颗粒 于液体里形成的 。特点:固液混合物,且不稳定,易分层。如:黄
9、河水,豆奶, 。2乳浊液: 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特点:液液不稳定混合物,易分层。如:植物油滴入水中经振荡后而形成的水油混合物。3溶液:一种或 物质分散到 物质里,形成 的、 的混合物。特点:一种可长期稳定存在的分散体系。它不一定是无色,但一般透明。由 和 组成。溶质:被 的物质,可呈气、 、液三态。溶剂:能够 其他物质的物质,一般为液体,也可以为气体。4饱和溶液的定义:在 下,在 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5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溶剂里,还能 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10溶质质量溶液质量6饱和和不饱和溶液的意义在于指明“一定温度”和“一
10、定量的溶剂” ,且可以相互转化:二、溶解度和质量分数1溶解度:在 下,某固态物质在 里达到 时所能溶解的克数。(1)理解溶解度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状态:必须是 溶液,且溶剂固定为 条件:某固定 下单位: (2)计算公式: (适用饱和溶液)2质量分数(1)任一溶液中溶质所占的质量百分含量,溶液可为 ,也可为 。(2)计算公式:质量分数= 100% 。3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溶解度 溶质的质量 分数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降温加 蒸发 加溶剂升温溶解度100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受 影响 不受 影响指一定温度下,100g 溶剂中最多溶解溶质的 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 分数区别单位 g 无单位联系饱和溶
11、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溶 解 度溶 解 度10专题五 空气、氧气一、空气的成分:1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N 2 占 ,O2 占 ,稀有气体占 ,CO 2 占 ,其他气体和杂质占 。2.污染及其防治:(1)污染源:主要有煤的燃烧,化工厂排放的有毒气体等(如 、NO 2、NO、 等)(2)危害:损害 健康,影响作物 ,加速对自然环境及 的破坏。(3)防治:提高环保意识,减少或消除污染源。(4)环境污染还包括: 污染、污染、光污染等,它不仅仅指大气污染。二、氧气的性质和制法(一)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低温下可变成淡蓝色12液体或固体。密度略大于空气。2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12、可与许多物质反应同时放热,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用氧化剂。(1)与金属反应 2Mg+O2 点 燃 2MgO(实验现象 )3Fe+2O2 点 燃 Fe3O4(实验现象 )(2)与非金属的反应:C+O 2点 燃 S+O2 点 燃 4P+5O2 点 燃 2H2+O2 点 燃 (3)与化合物的反应:2CO+O2 点 燃 2CO2 CH4+2O2 点 燃 CO2+2H2O (H2、CO、CH 4,燃烧时必须先进行 ,操作步骤 )(二)氧气的制法1实验室制法:药品、仪器、原理、收集、注意事项、检验方法。药品:H 2O2 和 MnO2 或 和 MnO2 或 仪器: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水槽,导管原理:2KCl
13、O 3 2KMnO4 MnO2催 化 剂 13通电2H 2O2 收集: 排空气法 法注意事项:(1)试管夹夹在距管口 处 (2)酒精灯用 加热(3)试管口略 倾斜 (4)最好用 集气法收集氧气(5)长颈漏斗末端要伸到 以下(6)收集气体完毕要先把导管 ,再 。2工业制法:分离 法专题六 水、氢气一、水 1、水的组成:(1)电解水的实验A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 B化学反应:2H 2O = 2H2+ O2产生位置 极 极体积比 2 :1质量比 1 :8 14通电C检验:O 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 气体燃烧,产生 的火焰(2)结论: 水是由 元
14、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化学变化中, 可分而 不可分。例:根据水的化学式 H2O,你能得到的信息化学式的含义 H2O表示一种物质 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水是由 和 组成的 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 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 2、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分解 2H2O= 2H2+O2 (2)水可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 (可溶性碱) ,例如:H 2O + CaO=Ca(OH)2(3)水可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 15,例如:H 2O + CO2=H2CO33、水的污染: (1)水资源 A地球表面 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15、海水中含有 80 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 、废 、废 ) ;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的任意排放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 后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 后排放;合理施用 、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 。(3)爱护水资源: 用水,防止 4、水的净化(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静置、 、过滤、 (均为 物理 方法) ,其中净化效果最16好的操作是 ;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 。(2)硬水与软水 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 的水;软
16、水是不含或含较少 的水。B鉴别方法:用 ,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C硬水软化的方法: 、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 。、其他(1)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 。(2)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 色变为 色,说明有水存在;CuSO4+5H2O = CuSO45H2O(3)水的吸收:常用 、 等。二、氢气(H 2)1、物理性质:密度 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 ; 溶于17点燃水(排水法)2、化学性质:() 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2H2+O2=2H2O 点燃
17、前,要 现象:发出 火焰,放出 ,有 产生() 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H2 CuO = Cu + H2O 现象: 色粉末变 色,试管口有 生成(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 H 2、 、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Zn + H2SO4 = ZnSO4 +H2 Zn + 2HCl = ZnCl2 +H2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 浓盐酸有 性 ;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的原因 浓硫酸和硝酸有强 性 。、氢能源 三大优点 、放热量 、资源丰富。专题七 碳及其化合物、碳的几种同素异形体金 刚 石 石 墨18外形无 色 , 正八 面 体 形 状 的固 体深 灰 色 , 有 金属 光 泽 , 不 透明 , 细
18、 磷 片 状固 体特性天 然 存 在 的 最 的 物 质 , 不 导电最 的 矿 物 之一 , 有 良 好 的导 电 性 , 熔 点高 , 有 滑 腻 感用途刻 划 玻 璃 、 钻探 机 的 钻 头 、 铅 笔 芯 、 、 润 滑 剂2 无 定 形 碳 木 炭 、 、 炭 黑 、 。 木 炭 和 有吸 附 性 。3、 C60碳 单 质 家 族 新 成员 , 为 足 球 状 , 又 名 “足 球 烯 ”。二、碳的氧化物1二氧化碳(CO 2)(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78时,凝华成固态干冰。(2)化学性质:一般不具 性,也不能 ,不具还原性无毒,但含量高可使人窒息而亡。(3
19、)用途:可用于灭火,作致冷剂,常用于 ,制 、啤酒等饮料,也可作为气体肥料,促进植物光合作用(4) 实验室制法: 药品: (或大理石 ), 19原理:CaCO 3 十 2HCl = CaCl2 十 H2O 十 CO2收集: 排空气法,不能用 集气法验满方法:用燃着的木条 ,木条熄灭,说明气体已满检验方法:能使 。CO 2+Ca(OH)2= 2一氧化碳(CO)(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 。(2)剧毒性: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死亡原理:一氧化碳比氧气更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又不易分离,导致血红蛋白不能较好携带 ,造成人体缺氧。(3)还原性: CO+CuO (4)可燃性:2CO
20、+O 2 点 燃 (5)用途:作气体 及用于 金属。三、有机物定义:含碳化合物,如:甲烷、酒精、乙炔、醋酸等。但CO、CO 2、碳酸盐等一向被视为无机物,原因是它们的组成、性质和无机化合物相似。酒精、醋酸的化学式及性质:(1)酒精化学名称: ; 化学式: 20性质:可燃烧:C2H5OH+3O2 点 燃 2CO2+3H2O(2)醋酸化学名称: ;化学式: 性质:一元弱酸、其水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 。3煤、 、天然气是世界上三大矿物燃料,必须记住它们的元素组成及用途。专题八 化石燃料【考点归纳】一燃烧和灭火1、燃烧的概念: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 变化。2、燃烧的条件:(1)物质具有 性;(2)可燃物
21、要与 充分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满足。3、灭火:(1)原理:破坏可燃物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即可中止可燃物继续燃烧,即达到灭火的目的;(2)方法:a 降温:泼水等,使温度降到 以下;.隔绝 ,使可燃物缺乏 不能继续燃烧。c将可燃烧物撤离燃烧区,与火源隔离。二化石燃料及其利用211、种类: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2、成分:(1)煤:混合物,主要成分是 ,含有少量的H、S、N、O 等,燃烧时能产生污染空气的气体:SO 2 、 等。(2)石油:混合物,主要成分是 ,可分馏为汽油、 等。(3)天然气:混合物,主要成分是 ,目前重要的清洁燃料之一。3、利用:燃料
22、的使用,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的同时,也释放了大量的 SO2、CO 2、NO 2等污染气体,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三清洁燃料:1、氢气:最清洁 ,燃烧的方程式为:2H 2 + O2 2H2O2、乙醇(俗称 ):绿色能源(绿色再生能源) ,燃烧的方程式为:四新能源:太阳能、核能、 、地热能、 等。22五化学变化与能量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即有 热或 热现象发生。专题九 金属和金属材料一、金属材料 1、金属元素的分布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除极少数不活泼的金属(如铂、金、银) 外,其余大多数以 形态存在,即金属矿物。2、金属的共同物理性质:有 、导
23、电、导热、有 。3、现在应用广、产量高的前四种金属: 、铝、铜、钛。4、合金:常见的合金有:不锈钢、锰钢、硅钢等;铁的合金有: (含碳量为:2%4.3%) 、钢(含碳量为:0.03%2%) 。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 反应:例如:3Fe + 2O2 Fe3O4 2Al + 3O2 2Al2O3 说明:铁锈的主要成份是 ,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 、 接触。2、金属与 反应:例如:Fe + H2SO4 = FeSO4 + H2 ; 2Al + 236HCl= 2AlCl3 + 3H23、金属与 (金属的化合物溶液)反应:例如:Fe + CuSO4 = FeSO4 + Cu ; Cu + 2Ag
24、NO3 = Cu(NO 3) 2 + 2Ag说明;只有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 才能把位于后面的 从它们的 溶液(即化合物必须溶于水)中置换出来。三、金属的利用与保护1、常见的金属矿石有:赤铁矿(主要成份: ) 、磁铁矿(主要成份: ) 、黄铁矿(主要成份: ) 、赤铜矿(主要成份:Cu 2O)等。2、金属的冶炼原理:(1) 、高温还原:如 Fe2O3 +3CO 2Fe + 3CO2 (2) 、加热分解:如 2HgO 2Hg + O2(3) 、电解:如 2Al2O3 4Al + 3O2 3、金属的保护:防止金属锈蚀的方法:隔绝空气和 。如在金属表面 电解24、镀保护膜等。专题十 认识酸、碱、
25、盐一常见的酸1、酸的物理性质:(1)浓盐酸:纯净的浓盐酸是 色有 气味的液体,易挥发(在空气中能形成 ) 、有腐蚀性。(2)浓硫酸:无色 状液体,不易 、有 性(常作干燥剂) 、 性(使物质碳化) 、强的 性、 性。易溶于水,同时放出 。2、酸的化学性质(通性):(1)酸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 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 色。(2)酸与活泼金属反应: 如;Zn + H2SO4 = ZnSO4 + H2 ;Fe + 2HCl =FeCl2 + H2等。说明:金属必须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 前面的金属;酸必须是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不能用浓硫酸或硝酸) 。(3)酸与金属氧化物反
26、应:如:6HCl + Fe2O3 = 252FeCl3 +3H2O H2SO4 + CuO =CuSO4 + H2O 说明:酸必须是可溶性;金属氧化物必须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是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BaO、 Fe2O3 等。(4)酸与碱反应:如:HCl + NaOH = H2SO4 + Cu( OH) 2 = 点评:此类反应既是酸的通性也是碱的通性,工农业应用较广,是考点中的热点。(5)酸与某些盐反应:如:2HCl + CaCO 3 = 二常见的碱1碱的物理性质:(1)氢氧化钠(NaOH): 色固体, 溶于水(放热) ,易 (可做干燥剂) ,有强烈的 。 (俗名叫烧碱、 碱、
27、性钠)(2)氢氧化钙:Ca(OH) 2 : 色粉末, 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 ,有腐蚀性,可用 和水反应制取:CaO + H2O = (俗名:、消石灰)2碱的化学性质(通性)(1)碱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26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无色酚酞试液变 色。 说明:碱必须是可溶或微溶,难溶性的碱一般不能使指示剂变色。如 Cu(OH) 2 等。(2)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如:2NaOH + SO2 = Ca(OH) 2 + CO2 = 说明:碱必须是可溶或微溶;非金属氧化物必须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是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2 、SO 2 、SO 3 等。(3)碱和酸反应(详见酸的通性
28、)(4)碱和盐反应 如:2NaOH+CuSO 4 = ;Ca(OH) 2 +Na2CO3 = 说明:反应的碱和盐必须是 (或微溶) ,生成的碱和盐中至少有一种 溶,否则反应不能进行。三中和反应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定义: 酸与碱作用 生成 和 的反应2、应用:(1)改良土壤的 性(2)处理工厂的 (3)用于 27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0 14酸性 中性 碱性 (2)pH 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 上,显色后与 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 数)(3)酸雨:正常雨水的 pH 约为5.6(因为溶有 ) ;pH5.6 的雨水为 雨四常见的盐
29、和化肥(一) 常见的几种盐:(NaCl、Na 2CO3、CaCO 3、CuSO4、NaHCO 3 等)1氯化钠(NaCl)( 俗称 )(1)性质:NaCl 的熔、沸点高;纯净的食盐不潮解,粗盐因含有MgCl 2、CaCL 2 等杂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 ;食盐的溶解度随温度 。(2)制法:因为食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要从溶液中结晶出食盐,只能采用 法,故工业上用海水晒盐或用盐井水、盐湖水煮盐,使食盐晶体析出。28(3)用途:调味、腌渍食品、消毒、制 产品等。2碳酸钠(Na 2CO3)(俗称 )(1)性质: 色粉末, 溶于水(水溶液呈 性) ;碳酸钠晶体(Na 2CO310H2O)易风化。
30、(2)用途:用于 、制皂、 、纺织、 等工业生产。3硫酸铜(CuSO 4)(其结晶水合物 CuSO45H2O,俗称 矾、 矾)(1)性质:无水 CuSO4 为 色固体, 溶于水,溶液显 色。CuSO 45H2O 晶体是蓝色的,受热分解:CuSO 4,5H2O(蓝色) CuSO4(白色 )+5H2O(2)检验水存在的方法:加入白色 CuSO4,白色粉末变 ,说明有水。CuSO4+5H2O=CuSO45H2O(3)用途:配制 、精炼 、镀铜等。3碳酸氢钠(NaHCO 3) (俗称 )(1)性质: 色粉末, 溶于水,加热易分解:2NaHCO 3 4碳酸钙(CaCO 3):石灰石或 的主要成分, 色固
31、体, 溶于水。5碳酸根离子(CO 32-)的29检验:向样品中加入 ,如果有能使 的气体产生,证明样品中含有 CO32- 。(二) 盐的性质1物理性质:(1)常温下大都是晶体;(2)溶解性 (熟练记忆盐类溶解性表) 。2化学性质:(1)盐十金属 新盐十新金属: CuSO4+Fe= (2)盐十酸新盐十新酸: AgNO3+HCl= (3)盐十碱新盐十新碱: Ba(OH)2+Na2SO4= (4)盐十盐新盐十新盐: NaCl+AgNO3= (三)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1复分解反应的通式:AB+CD=AD+CB2复分解反应条件:当酸、碱、盐发生复分解反应时,必须满足下面三个条件之一,否则就不能进行。(
32、1)生成物中有 生成析出;(2)生成物中有 放出;(3)生成物中有 生成。(四) 、化学肥料:化学肥料多属于盐类,因此它30们也具有盐的性质。(1) 肥:常见有:硝酸铵(NH 4NO3) 、尿素:【CO(NH) 2】 、氯化铵(NH 4Cl)等。(2) 肥:如磷矿粉、过磷酸钙等。(3) 肥:如硫酸钾(K 2SO4) 、氯化钾( KCl)等。(4) 肥:如硝酸钾(KNO 3)等。专题十一 化学与生活一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六大营养素: (一) 、蛋白质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2、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3、常见的蛋白质 :血红蛋白和酶(二) 、糖类 是生命活动的主要 物质(60% 70%)1、组成: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2、常见的糖(1)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