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3讲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053971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讲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第3讲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第3讲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第3讲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第3讲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3讲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2,2018/10/2,内容提要,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概述 二、财务报告的目标 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四、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会计理论第3章财务会计理论结构,3,2018/10/2,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概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 of financial accounting,CF),又称财务会计概念体系、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是一套用来指导并评价会计准则的基本理论框架。是由互相关联的目标和基本概念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一般包括财务会计的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财务报表的确认与计量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一系列

2、由财务报告目标和受目标决定的其他基本概念组成的一套理论体系。葛家澍, 陈朝琳. 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新篇章. 会计研究. 2011(3). CF是会计界重视理论研究的产物,其目的在于通过明确财务会计的一些核心概念,以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4,2018/10/2,5,2018/10/2,1.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形成与发展 2. 其他国家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3. 国际会计组织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4. 中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6,2018/10/2,1.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形成与发展,20世纪初,在美国会计实务处于严重自由化时期。特别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以后,社会各界强烈呼吁加强对会

3、计行业的监管,美国证监会(SEC)成立,承担制定和审核会计准则的权力。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率先采用一般公认会计原则(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GAAP)来规范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并收到了积极的效果,引起许多国家争相仿效。,7,2018/10/2,由于缺乏一套首尾一致的理论框架,先后形成的相关会计原则在概念运用、处理程序与方法上存在不协调、甚至前后矛盾的现象。社会各界对会计职业界、会计准则的批评不断。1973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顺应潮流,自成立伊始,便将研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作为主要的工作内容 。,8,2018/10/

4、2,从1978至2000年,FASB共发布了七号概念公告,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第1号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1978.11) 第2号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1980.5) 第3号企业财务报表的要素(1980.12) 第4号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的目标(1980.12) 第5号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与计量(1984.12) 第6号财务报表的要素(取代第3号,1985.12) 第7号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及现值(2000.2),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和需求的变化,以及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化,尤其是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FASB于2010年9月又发布第8号概念公告(SFAC No.8),取代第1号和

5、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9,2018/10/2,SFAC No.8名为财务报告的概念框架,由三部分内容构成:1. 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2. 报告主体;3. 财务信息质量特征。,10,2018/10/2,关于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SFAC No.8指出: 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提供关于报告主体的财务信息,从而有助于他们做出向报告主体提供资金的决策,包括购买、抛售或持有权益和债务工具的决策,以及提供或收回贷款和其他形式信贷的决策。,11,2018/10/2,此段表述说明三个问题: 首先,主要信息使用者是投资者和债权人,即通用财务报告主要是为这两类信息使用者提供

6、财务信息; 其次,信息使用者不仅包含现有投资者和债权人,还包括有可能为报告主体提供资金的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 第三,财务报告的目标主要是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即FASB将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于决策有用观。,12,2018/10/2,13,2018/10/2,FASB概念公告之间的相互关系:财务报告目标是概念框架的起点,起着指引方向的作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连接财务报告目标与其他概念的桥梁;财务报表的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是财务报告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手段。,14,2018/10/2,FASB认为,CF 本身虽不是会计准则,但对会计实务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能较好地保证各项会计准则之

7、间的前后一致和相互协调,具体体现为: 指导FASB制定会计准则;在缺乏特定会计准则的情况下,为解决问题提供一个参考框架;增强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理解和信心;通过减少会计备选方法来增强财务报表的可比性。,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可作为会计准则制定的指南和判断现行准则是否恰当的依据;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好的理解财务报告所提供信息的目的、内容与局限性,以作出合理决策;减少准则制定过程中的政府干预,抵制不同利益集团的压力;促使会计理论发扬光大,促进会计理论发展。,15,2018/10/2,16,2018/10/2,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缺陷,概念框架的内容过于详细,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出且论述重复;研究方法不

8、一致,先是演绎法、后采用归纳法,本身缺乏内在一致性;研究内容还不够完整,缺乏对会计假设的研究等;具体准则在制定和解决很多有争议的会计问题,如养老金会计时尚不能发挥预期的指导作用;CF不是万能的,它不能解决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所有会计问题。,17,2018/10/2,2. 其他国家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1)英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1999年,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ASB)发布财务报告原则公告 财务报表的目的、报告主体、财务信息的质量持征、财务报表的要素、财务报表的确认与计量、财务信息的呈报等。 与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大同小异,18,2018/1

9、0/2,2.其他国家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2)加拿大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1987年,加拿大会计准则委员会(AcSB)的财务报表概念对美国的模仿财务报表的目标、效益大于成本原则、重大性、质量特征、财务报表的要素、确认标准与计量等部分,19,2018/10/2,2.其他国家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3)澳大利亚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澳大利亚会计准则理事会(AASB)共发布了四份会计概念公告美国的再版 第1号:财务报告主体的定义(1990年) 第2号:通用目的的财务报告的目标(1990年) 第3号: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1990年) 第4号:财务报告要素的定义和确认(1992年),20,2018/10/2,

10、3.国际会计组织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1)IASC/IASB的会计概念框架研究 1989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IASC)发布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2001年4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IASB)替代IASC后,也正式采纳这一文件 。,21,2018/10/2,(2)IASC/IASB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的主要内容 财务报表的目标,是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基础性假定,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持续经营;财务

11、报表信息的质量特征,如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财务报表要素的定义、确认和计量,包括资产、负债、权益、业绩、收益、费用;,22,2018/10/2,4. 中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1)有关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讨论 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负责制定,其依据是会计法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会计准则和概念框架的研究提出应建立一套CF以指导未来具体准则的制定,并适当弥补现行具体会计准则的不足。企业会计准则1992年发布、1993年7月1日实施,23,2018/10/2,1. 如何认识财务会计概念与会计理论的关系2. 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基本方式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VS财务会计概念框架3. 财

12、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基本内容,即其框架、层次的划分问题 基本框架:会计本质、职能+会计目标、假设、要素层次划分:目标、假设为第一层次;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为第二层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为第三层次。,24,2018/10/2,(2)有关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认识,基于特殊国情,我国应当考虑单独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期、资本市场不成熟(发达)概念框架的内容应尽量全面完整,要有一定的超前性,避免经常修改于变动。应尽量与国际惯例协调,向国际化方向努力。,25,2018/10/2,(三)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所体现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2006年发布新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准则+38项

13、具体准则虽未明确提出西方通行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问题,但其基本内容却体现于基本准则之中。它用简明的语言,汇聚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理论第3章财务会计理论结构,26,2018/10/2,2. 财务报告的目标,2.1 财务报告目标的概念与意义 2.2 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概况 2.3 关于财务报告目标的两种观点,27,2018/10/2,2.1财务报告目标的概念与意义,(一)财务报告目标的概念 会计目标、财务会计目标、财务报表目标、财务报告目标混同使用作为一种制度安排,财务报告目标是如何更好地规范信息披露,以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对

14、财务报告的目标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学派):“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28,2018/10/2,(二)财务报告目标的意义 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中,财务报告目标起着指引方向的作用。以财务报告目标为基础,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财务报表的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就可有机地建立并联系起来。财务报告目标是会计基本理论的中心,也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起点。,29,2018/10/2,2.2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概况,(一)西方主要国家对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 美国 1966年,AAA发表论基本会计理论的报告,公开地表明会计目标应成为财务会计理论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1970年,会计原则委员会发布第4号公告企

15、业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概念与会计原则,对会计目标进行了初步阐述:提供关于一个企业的定量化的财务信息,且这些信息有助于报表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30,2018/10/2,1971年,AICPA成立“特鲁布拉德委员会”(Trueblood Committee)专门研究会计目标,1973年该委员会发表财务报告目标研究报告,指出财务报表的基本目标是提供“据以进行经济决策的信息”; 1978年,FASB发布第1号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明确指出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决策有用”,“应为现在的和潜在的投资者、信贷人以及其他用户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便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和类似的决策”。,31,2018/10/2,

16、(二)IASB关于财务报告目标的界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提供一系列有助于使用者了解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并提供反映企业经营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决策有用为主、受托责任为次,32,2018/10/2,(三)我国对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90年代以前,财务报告目标问题一直没有引起重视。会计职能;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 (反映和监督)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第十条指出: “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该条被认为是对我国财务报告目标的表述,但过于笼统,对会计准则的制订没有什么指导意义 。

17、,33,2018/10/2,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财务报告的目标做了比较准确的描述: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将“决策有用”和“受托责任”同时列为财务报表的目标,但在顺序上与西方有别 。,34,2018/10/2,2.3 财务报告目标的两种不同观点,(一)受托责任观(学派) 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资源所有者如实反映资源的受托者对受托资源的管理和使用(保值和增值)情况,财务报告应主要反映企业历史的、客观的信息,即强调信息的可靠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股份公司

18、大量出现,两权分离和受托责任无所不在,所有者十分关注资本的保值与增值,财务报告所反映的资源管理与使用情况可满足该要求。在资本市场不是十分发达的情况下,受托责任现较为切合实际。,35,2018/10/2,受托责任观存在的环境因素存在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受托与委托之间存在明确、固定或直接的关系(用手投票)。受托责任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籍日裔会计学家井尻雄士(Yuji Ijiri,1935),曾担任美国会计学会会长,他认为:“会计的目标是以恰当的方式有效反映资源受托方的受托经管责任及其履行情况”,反映资源受托方受托责任的关键指标,是企业的经营业绩;对经营业绩的计量,应当采用统一的、可验证的计量方

19、法,因此,他是历史成本的支持者。,36,2018/10/2,(二)决策有用观(学派),财务报告目标是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和信贷者以及企业管理当局和政府等)提供对他们进行决策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主要是关于企业现金流动的信息和关于经营业绩及资源变动的信息。财务报告应主要反映现实的信息,即强调信息的相关性。市场经济十分成熟,资本市场高度发达,委托关系已变得比较模糊。(用脚投票)决策有用学派存在的环境因素:一是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二是资源的委托与受托关系是通过资本市场建立起来的。,37,2018/10/2,(三)两者之间的对比,外部经济环境上的差异: 虽然二者都是以两

20、权分离为外部环境,但在认定两权分离的具体形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前者:所有者和经营者都十分明确,没有模糊、缺位的现象;委托方和受托方都关注资源的保值增值,若受托者完不成既定的目标,所有者可以更换经营者。后者:委托方和受托方不直接进行沟通和交流,而是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双方的关系变得模糊不清;委托者对资源的管理理念趋于淡化,其关注的焦点是资本市场的平均风险与报酬水平;所有者一般不直接更换经营者,而是通过“用脚投票”回避可能发生的风险。,38,2018/10/2,所提供信息的侧重点不同:前者:财务报告应以反映经营业绩为重心,因为它最能有效的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后者:财务报告的重心应是提供与信息使用者

21、决策最为相关的信息,即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大小、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结论:在资本市场不十分发达的情况下,受托责任观较切合实际;在资本市场发育十分成熟,并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巨大影响的情况下,决策有用观更为恰当。,会计理论第3章财务会计理论结构,39,2018/10/2,3.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3.1 会计信息及其质量特征 3.2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概况 3.3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基本内涵 3.4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比较与未来发展,40,2018/10/2,3.1会计信息及其质量特征,(一)会计信息的本质及特点 会计信息是会计主体向社会提供的一种“公共产品”,它具有价值,需要有质量。 会计信息

22、产品的特点: 以数据为产品的主要载体,抽象的数字代表一定的经济意义。会计信息必须要有一定的质量,越是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影响就越大,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就越多,财务报告的目标才能较好地实现。,41,2018/10/2,(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内涵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会计信息所要达到或者满足的质量标准,是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所应当追求的质量标准 。 财务报告目标是一般目标,是判断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对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起约束作用,使其能符合财务报告目标的要求。,42,2018/10/2,3.2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概况,(一)美国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23、的研究及成果 美国最早展开研究,其研究成果也最具代表性1970年、1977年,AAA分别对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进行了论述,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1980年,FASB发布第2号概念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行了全面和详细的论述:,43,2018/10/2,美国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1、总体质量要求为决策有用性2、两个最重要特征是相关性和可靠性3、相关性的具体要求是预测价值 、反馈价值、及时性,可靠性的具体要求是真实性、可核性、中立性。4、次要特征是可比性(包括一贯性)和可理解性5、 两个约束条件是效益大于成本和重要性,44,2018/10/2,(二)IASC/IASB提出的会计信息质

24、量特征四项主要的质量特征分别是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相关性包括重要性,可靠性包括如实表述、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谨慎性和完整性将及时性、效益大于成本作为约束条件,45,2018/10/2,(三)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20世纪90年代以前 我国会计界并没有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对象去研究,只是在会计制度中对编制财务报表规定了基本要求: 数字真实:必须以账户记录为依据 内容可靠:不得臆造数据 项目齐全:所有报表项目均需列报 编报及时:在规定期限内报出,不得延误,46,2018/10/2,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没有明确提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但是规定了12条会计核算的一

25、般原则 ,基本上体现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客观性、相关性、一致性、可比性、及时性、明晰性、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配比、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谨慎性和重要性,47,2018/10/2,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明确规定了对会计信息八个方面的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包括一致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48,2018/10/2,3.3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基本内涵,(一)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特征相关性:会计信息与决策有关,具有改变决策的能力,或者说,具有能导致决策差异的能力。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与投资者、债权人

26、和其他部门或人员所做的投资、信贷和类似的决策有关。相关性反映了会计信息对决策的影响能力,由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三个因素决定。,49,2018/10/2,预测价值:会计信息能增强决策者的预测能力,能帮助决策者预测未来事项的可能结果。反馈价值:会计信息能帮助决策者证实或更正过去决策的预期结果。及时性:会计信息应在使用者失去影响决策能力以前提供给使用者。,50,2018/10/2,可靠性 会计信息应能如实、不偏不倚地表述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财务报告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应使决策者足以信赖,它要求会计信息避免错误并减少偏差,忠实地表达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只有可靠的会计信息,才可能引起决策者的

27、注意。包括真实性、可核性和中立性三方面。,51,2018/10/2,真实性:指会计信息应能如实反映其所要表达的现象或状况,可核性(即可验证性):指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重复验证的特征中立性:会计人员应主要考虑所提供的信息是否对决策者有用,而不能根据个人的偏好或为了其他不正当的目的,故意去选用会计方法或歪曲会计信息。,52,2018/10/2,3.3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基本内涵,(二)会计信息质量的其它特征(略) 可理解性 可比性 实质重于形式(经济实质VS法律形式) 重要性 稳健性 及时性,会计理论第3章财务会计理论结构,53,2018/10/2,4. 财务报表的要素,4.1 财务报表要素的价值与

28、确立要求 4.2 财务报表要素的研究概况 4.3 财务报表要素的比较与未来 4.4 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与计量,54,2018/10/2,4.1 财务报表要素的涵义与确立要求,(一)财务报表要素的涵义 要素是指某一事物总体中必要的组成部分。财务报表要素也叫会计要素,是构成财务报表的必要因素,是构成财务报表的“材料”,也就是财务报表所包含的各类项目。财务报表要素是设置会计科目、编制会计报表的的依据。有了财务报表要素,才能进一步对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最终实现财务报告目标。,55,2018/10/2,4.1 财务报表要素的涵义与确立要求,(二)确定财务报表要素的基本要求 涵盖性与穷尽性:能涵盖全部经济

29、事项 互排性:每个要素都有其特定的内容,各个要素之间不能有相互交叉的内容 适量性:数量不能太多、过少 协调性:其划分应与会计理论、会计准则相协调,56,2018/10/2,4.2 财务报表要素的研究概况,(一)国外关于财务报表要素的划分 目前关于财务报表要素的划分各种各样。FASB把财务报表要素划分为两类十项,IASC将其划分为两类五项,我国则划分为两类六项。相对而言,以美国FASB的划分最为详细和具体。,57,2018/10/2,4.2 财务报表要素的研究概况,美国对财务报表要素的划分 1970年,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发布第4号研究公告,将会计基本要素归纳为资产、负债、业主权益、收入、费

30、用和净收益(6项)。1980年,FASB在第3号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的要素中,提出资产、负债、业主权益、业主投资、派给业主款、全面收益、收入、费用、利得、损失(10项)。1985年,FASB发布第6号公告财务报表的要素,扩大了要素的适用范围,即从企业扩大到非营利组织。,58,2018/10/2,4.2 财务报表要素的研究概况,FASB各会计要素的定义和特征 资产:是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它是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取得的或加以控制的。负债:是将来可能要放弃的经济利益,它是特定个体由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将来要向其他个体转交资产或提供劳务的现有义务。业主权益:即净资产,是以某一个体的资产减去

31、其负债的剩余部分。,59,2018/10/2,4.2 财务报表要素的研究概况,业主投资:是在特定企业里业主权益的增加,是企业与其作为业主的所有人之间的投资,如收到资产、接受劳务或抵偿的本企业负债派给业主款:是在特定企业里业主权益的减少,是企业向业主转交资产、提供劳务或承担债务的结果全面收益:指企业在报告期内,从与业主以外的交易以及其他事项和情况中所产生的业主权益变化,它包括报告期内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外的一切业主权益上的变化。,60,2018/10/2,4.2 财务报表要素的研究概况,收入:持续的、主要的或核心业务,增加资产、减少负债或二者兼有。费用:持续的、主要的或核心业务,减少资产、增加

32、负债或二者兼有。利得:是某一个体除来自营业收入或业主投资以外,来自偶发性交易或其他交易和事项的业主权益的增加 。损失:是某一个体除来自营业收入或业主投资以外,来自偶发性交易或其他交易和事项的业主权益的减少。,61,2018/10/2,4.2 财务报表要素的研究概况,英国会计准则理事会(AS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业主投资、向业主分派、利得、损失,共七项。加拿大会计准则委员会(AcSB):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共七项。澳大利亚会计准则理事会(AASB):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所有者的贡献、派给所有者的款项,共七项。,62,2018/10/2,4.2 财务报表要素

33、的研究概况,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1989年发布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提出五项财务报表要素 。与财务状况有关的要素:资产、负债、产权与经营成果有关的要素:收益、费用。其中收益的定义包括收入和利得,费用的定义包括损失和日常费用,(大口径划分,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63,2018/10/2,4.2 财务报表要素的研究概况,(二)我国的财务报表要素 2006年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并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做了界定与表述 利得和损失没有划分为单独的会计要素,只是定义了其概念,将其划分为两类:

34、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64,2018/10/2,4.3 财务报表要素的比较与未来,(一)财务报表要素结构比较(略) 对资产负债表要素的分类,FASB和ASB在所有者权益这一要素中又细分出属于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两个要素:业主投资和向业主分派对于损益表要素的分类,FASB、IASC与ASB的差别较大 IASC对损益表要素的定义比较宽泛,它将收益的定义包括收入和利得,费用的定义包括了损失和在企业正常活动中发生的费用。 FASB则将收入与利得,以及费用与损失划分成不同的要素,并且增加了全面收益这一要素。 我国会计要素中包括利润,定义的利润要素包括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35、国际会计准则概念框架中的“权益”在我国称为“所有者权益” 。,65,2018/10/2,4.3财务报表要素的比较与未来,(二)财务报表要素的改进各国对会计要素的划分都有其合理之处,也都存在进一步改进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导致的会计环境的变化,有关机构与组织开始提出对财务报表要素进行改进问题。有无必要设立与现金流量相关的专门会计要素?管理会计要素是否需要单独形成体系?,66,2018/10/2,4.4 财务报表要素确认与计量,(一)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涵义 亦即会计确认与计量,是指将某一项目作为一项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正式地列入某一会计主体的财务报表的过程。在会计实务中

36、,会计确认与计量的结果需要记录在账户中,并与会计期末以财务报表的方式报告给信息使用者。会计确认与计量是记录与报告的前提,是实现财务报告目标的必要手段,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环节。,67,2018/10/2,(二)会计要素确认的涵义 会计确认(accounting recognition)指对经济事项是否作为会计要素正式加以记录和报告所做的认定 FASB的定义 是指将某一项目,作为一项资产、负债、营业收入、费用等等之类正式地列入某一企业财务报表的过程。一个已经被确认的项目,要同时以文字和数字加以描述,其金额包括在报表总计之中。,68,2018/10/2,(三)会计确认的分类 初始确认、再确认、终止

37、确认 初始确认主要围绕账户进行 对经济信息进行具体的判断、归类,主要解决会计记录问题。再确认主要围绕财务报表进行按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对数据进行归类、组合和汇总,并将其作为报表相关项目的内容。终止确认是对一个已经确定的项目停止进行确认,69,2018/10/2,(四)会计确认的理论基础会计假设会计假设(accounting assumptions)指会计人员根据客观情况或正常趋势,对未经确切认识或无法正面论证的经济事项或会计现象所做的合理推断。是会计处理的必要前提,也是会计准则应用的理论基础。,70,2018/10/2,会计假设的特点各会计假设之间不会相互冲突;每个会计假设都是独立的命题,不会与其

38、他假设重复或交叉;假设是不言自明的命题,是构成会计的基石。,71,2018/10/2,会计假设的基本内容 会计主体(business entity)持续经营(going concern)会计分期(accounting period)货币计量 (money unit),72,2018/10/2,(五)会计确认的基础 涵义是指在时间上对某一项目(通常是收入与费用)的确认作出规定。可选择的确认基础有两个,即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两种确认基础的实质是一种判断标准 当期收入的取得与现金的实际收回不一定同步;当期费用的发生与现金的实际支付可以分离。 主要是判断和认定收入与费用期间归属的不同标准,73,2

39、018/10/2,权责发生制(accrual basis,或称应收应付制、应计制)指以权利的形成和义务的发生作为会计项目确认的依据,而无论款项是否已经收付。信用(非现金)交易收付实现制(cash basis,或称现金收付制、现金制)指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会计项目确认的依据,而无论其权利与义务是否已经发生。经济活动简单,现金交易,74,2018/10/2,两种处理基础的利弊分析权责发生制能准确核算企业的收入和费用,能够正确确定各期的收益,更好的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不能准确地反映现金流入与流出,会导致账面营利与实际支付能力不协调。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程序比较简单、直观,期末也不需要进行账项调整,但

40、不能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实际的经营业绩。,75,2018/10/2,(六)财务报表要素计量的内涵会计计量(Accounting Measurement)指在会计确认的基础之上,对经济业务按照其具体内容以及与会计要素的关系,采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对其进行数量上的衡量、计算和确定,最终转化成能够满足不同使用者需要的、能够集中和综合地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的过程 。,76,2018/10/2,(七)计量单位 为了满足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在会计上就产生了名义货币和一般购买力货币两种计量单位。名义货币:即无论货币购买力如何发生变动,在会计上都采用法定的货币单位。可简化计量手续,减轻工作量。一般购

41、买力货币:以物价变动为前提,对不同时期的货币购买力变动应当加以调整,从而使不同时期的货币保持在不变的计量基础上。,77,2018/10/2,(八)计量属性 指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中的各个项目予以货币量化的具体表现形式目前主要有5种计量属性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78,2018/10/2,(九)我国财务报表的确认与计量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通常情况下,最符合公允价值要求的指标是市场价格,即可以观察到的、由市场决定的金额。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等。,79,2018/10/2,思考题,1.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的关系如何?2.谈谈你对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认识?3.试析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4.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有何异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财会 > 资产评估/会计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