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付国光烈士传记(附:日记摘抄)烽火中的英魂付国光烈士传记付国光,生于 1916 年 3 月 22 日,幼年 丧母,盐山县 百尺杆人。先后在本县高小、沧县 河北省第二中学和北平河北省立第十七中学读书。1935 年,他在北平积极参加了“ 一二九” 革命学生运 动,因此被学校当局开除学籍,中途辍学。1936年 8 月,考入西安大学继续 学习。同年, “西安事变” 爆发,他在古都西安又 积极参加了声援张、杨,反对内战的革命运动。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他毅然放弃了在西安求学的机会,于同年秋从西安返回家乡,参加了革命,并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一九四三年三月十四日德日记中回忆录
2、这段经历:“ 开始对共产主义的认识是低级的,感性的,只是同情而已,并不知它的用处,更不知他所代表的普遍真理,自己只愿做一个同情者,还不愿 为这一真理而奋斗终生在无产阶级革命高涨年度及由此而掀起的革命学生运动的浪潮中,自己开始认识实际的群众力量及革命力量,然而在西安事变的伟大事件中,自己开始接触了工人,开始认识阶级 本质及真实的共产主义道路,在伟大的实践中,使自己认识了共产主义这一真理”。1938 年 8 月,盐山县抗日廉洁政府成立,付国光同志在文教科工作,开展抗日宣传教育活动。后来又调 任冀鲁边区总战委会宣传部长、冀鲁边区文救总会出版部长, 1939 年初调任冀 鲁边区烽火报社社长兼总编辑。这
3、时的烽火报社只有十几个工作人员,有两架中型石印机,没有电台,收不到来自延安的消息。 烽火报是三日刊,四开四版,每期只能印 1000 多份, 远不能满足斗争的需要。出于高度的革命责任感,付国光同志四处奔波,他向区党委请示,要求建立健全 报社机构,扩大组织;他找到出版科的同志,要他 们想方设法再去购买石印机;他又派采购人员到敌占区买回电讯器材,自己动手组装电台。还派人穿过敌人的层层封锁买回一令令白纸到 1940 年春, 烽火报社已有工作人员 100 多人,大型石印机五台,电台也组装成功,收到了延安的电讯,五台石印机日夜开工,三日刊改成了两日刊,每期发行到 5000 份, 为促进冀鲁边区抗日救亡运动
4、的发展起了极大作用。1940 年,日寇对我根据地不断进行扫荡, 边区环境恶化。付国光带领烽火报的全体人员辗转活动于宁津、乐陵、 盐山一带,在十分 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坚持印发烽火报同时还挤时间印制了厚厚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宣传苏联成功的经验,激励同志们奋勇前进。1942 年 7 月, 烽火报做为中共冀鲁边区党委的机关报,改名为冀鲁日报,付国光仍任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此时,冀 鲁边区抗战 已进入最艰苦阶段,日 军纠集上万兵力,对这一地区不断 进行铁壁合围、拉网 扫荡 ,报社经常活动的一分区环境更为恶劣,一地委书记 杜子孚, 专员石景芳、 组织 部长邸玉栋、边区文救会主任吕器, 边区妇救会主任崔
5、兰仙相继牺牲。付国光带领精简了的报社工作人员轻装东进,来到渤海之滨的 盐山县东部,重新筹集物资。不久, 冀鲁日报又在这里发向全区。付国光同志身体一直不好,长期艰巨的工作和艰苦的生活使他旧病又染新疾,终于病倒了。边区党组织安排他到环境较安定的清河区后方疗养。 经过四个多月的疗养,病情稍有好转 ,付国光即于 1943 年 4 月 11 日返回工作岗位。当 时盐山一带环境也已恶化,做 为报社的负责人,他根据当时的形势和上级党委的指示,立即着手整顿报社的工作。不久, 报社被敌人冲散,石印机也被敌人剿去。面对严酷的现实,付国光并不悲观,他召集跑散了的部分工作人员, 带上仅有的两台油印机,由盐山转移到庆云
6、县北部, 继续出版油印的冀鲁日报。1943 年 9 月下旬,付国光同志正在庆云县小魏家一带布置报社工作,敌人又开始了秋季大扫荡,采取“拉网合围”方式清剿根据地,来势十分凶猛。9 月 26 日晚,细雨 连绵,劳累了一天的付国光与当时同在该区工作的胞妹付素梅同志住在魏庄一堡垒户家中休息。首先藏好了携带的文件,和房东定好了应急的称呼,准备前半夜休息,后半夜转移,但由于过度疲劳,没能按时醒来。次日拂晓,驻在附近的几十名鬼子和汉奸突然包围了村子,搜抓壮丁,付国光同志未能及时隐蔽,即被翻墙而过的敌人抓住,同全村男青壮年一起,被赶到大魏庄。鬼子见他手上没有老茧,不像老百姓,又见他衣服上有墨水痕迹,怀疑他是八
7、路军,逼问口供。付国光坚决不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敌人便对他施用了酷刑:灌凉水、灌辣椒水、用香头烧腋下他只字不吐。敌人又把他绑在大树上,以死相威胁,他仍不屈服。残暴的敌人见无计可施,恼羞成怒, 连刺十多刀,杀害了付国光同志。敌人走后,在群众的帮助下,战友们把付国光同志的遗体连夜秘密送回家乡安葬。付国光烈士日记摘抄说明在艰苦奋战的年月里,付国光同志写下了长达十几万字的日记,记载了自1943 年元旦至 9 月 26 日牺牲前他的工作、生活、学 习情况。 这两本日记至今还完整的保存在烈士胞妹石磊光(即付素梅)手中,成为我们了解付国光烈士高贵品质的珍贵材料。由于日记 篇幅较长, 现只能摘抄一少部分以飨读
8、者。(一)一九四三年七月十六日晚上又野露,明月清风,没有一丝云彩,以天 为帐,以地为床,吸着新鲜的空气,我笑着说:“ 如果不是抗战,我 们也不会想到这种美景的享受!”(二)八月 日环境开始恶化,一天来几乎脱离了机关,过着分散游击式的生活躺在青纱帐里,望着亮晶晶的星空,忽地一个流星擦空而 过,不知去向,使我感到自然的伟大斗争的喜悦。每当那个时候,我常和同志们说“ 我们现在是最快活和自由的。 ”(三)一月五日晨起,又迟, 读“ 纪律与民主” 三、四段。“无产者其所以成为伟大的力量,就在于他始终是组织的一员的姿格,而不是什么孤立的个体,参加着斗争。无产阶级的力量,是在其共同的,有组织的活动中增长起来
9、的,他始终以奋不顾身的精神,毫不图谋个人荣誉,而进行着自己的斗争,他在自己所被指定的任何一个岗位上,都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自愿服从那浸透全部感觉、浸透其全部思 维的规律”。列宁 这几句话,指出了无产者优越的品质。自己想做到这一点,能够在顺利与困难的条件下, 坚忍的,毫无影响情 绪的坚持着自己的岗位,把个人的全部渗透于整体,服从于整体目的。然而自己总是还时常顾及到在斗争中的个人发展,而很少顾及全体的发展,在工作中时常不自觉地忽视组织力量,这不正是一种可耻的知识分子的观点吗?一个革命知识分子,应该 消除知识分子那种固有的矛盾心理及这种心理所反映的动摇情绪。(四)六月十五日我得到一次牺牲的体验,革命
10、牺牲原是自然的,但 对个人来说,却往往从偶然事件中去表现,我不知自己 为什么能托生, 结果,我 胜利的微笑。 (注:付国光同志这天遇到了敌人扫荡,他不 顾自身安危,先去通知其余同志转移,待看到有的同志屋中有没拾净得纸,他又怕连累老乡,就把碎 纸装在一小口袋内提走, 这时敌人已进了胡同口,付国光险些被敌抓住,多 亏一老大娘掩护才脱险。 )(五)九月十八日革命者的爱情,原不可以是随便发生的,随便死亡的,客 观上也是这样的。爱情 应该建立在:一、政治上的共同 觉悟上(虽有程度不同)。二、共同事业的发展上。三、自 觉、自愿、自发的内在发展的性爱结合上。四、生活、性格、志趣互相认识的一致与相互负责与自觉的爱护上。它应该寄托在:一、双方思想建筑的发展上(政治的帮助与提高)。二、双方精神健康的发 展上(自身爱护的维系与性爱的促进)。这一些又都是建筑在共同事业上的。即以共同事业为出发点,又以共同事业为目的。没有这些条件,是不能完成爱的果实 的,或者是不能成 为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