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循环小数教学反思 循环小数是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一个新的知识点,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有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课标指出:“ 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为学自己的知识” 。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通过让学生观察计算,想一想,在观察、比较、讨论中获得循环小数的概念。然后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 两个小数相除,如果不能的到整数的商,会有哪些情况呢?” 这个问题。这样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充分的体验到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感到了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本节的
2、课堂教学中我始终把学习与练习相结合,边学边测,检查巩固学习效果。对于课件中出现的循环小数错误的地方及时给予更正,使同学更加明确了知识。并在同学相互讨论质疑中完成知识的巩固。对于练习,注重学生的分层测试,针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期望与目标,使不同层次学生有明确的目标。但在实际的教学后发现,课件的使用与制作还需要自己不断的学习,课前我也作了充分的准备,尽可能的围绕教学流程进行设计,但由于没有仔细研究,课件中有几处错误,当然这种错误只要课堂处理适当,反而会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资源,使学生以后再不会出现类似的错误。课件的使用要适时、适当,否则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其次在处理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时,应当在学生学习了循环小数后,感觉书写起来麻烦,有一种探寻简便写法时学习效果最好,符合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最后还应对循环小数让学生读一读,使学生像读生活中循环的现象一样,感受循环小数循环不断的感觉。从课后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来看,课堂学习的效果还是比较好,更重要的是在分层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可以激发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