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七年级语文上阅读与作文训练(二十)班级 姓名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一)县城小书店韩浩月又看到那家小书店了。牵着我小侄子的手, 带他去买书 ,门口收钱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而柔顺的头发,面容清秀,露出温婉的气质,和我二十年前看到的那个书报亭的姑娘差不多,现在这个姑娘不会是过去那个姑娘的女儿吧?想起我少年的时候,这个书店还只是电影院门前的一个 书报亭,那是整个 县城除了新华书店、图书馆之外最有文化的地方了。那会儿我刚刚迈入文学爱好者的 门槛,正 处在阅读的饥渴期,但到这个书报亭买杂志,还是犹豫很久之后的事了。在去 书报亭 买杂志之前,我一直都是在图书馆阅读免费 的报纸和杂志的。 图书
2、馆很小,报纸和杂志就那么多,通常只用一天的时间 ,感 兴趣的报刊就读完了。没东西可读的日子,总是有点儿难过。想去买本杂志来读,可觉得它们的定价 实在是贵呀。所谓 的贵,其实也就是一本两块钱吧。那 时候我帮六叔做 杀猪的生意,但作为一个打工者,六叔却没有付我工钱。至今我还拿这 件事向六叔抱不平,他 总是讪讪 一笑,说,你那时小,要钱有什么用?http:/ww w.x kb1.c om我一直没告诉他,我想去买那些杂志,那些叫 诗歌报月刊 星星诗刊的杂志。那会儿,如果稍稍去晚了几天,这两本文学杂志就 卖光了。 卖杂志的姑娘会用她干 净而柔软的眼神看我一下,意思大概是,下次早来几天吧。那时 的我, 总
3、觉得和报亭姑娘的世界相隔得太远。想一想,人家是在报亭工作的姑娘,应该是多有文化的人啊,报亭的那个玻璃橱窗,就足以把我 们远远隔开了。所以,我常一直远远地望着书报亭。在每个月当中的几天时间里,忙完六叔杀猪的生意,我会用水和香皂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 换上白衬衣, 骑着自行车来到 报亭前,从窗口递过去两块钱,从那姑娘手里接过一本崭新的、散发着油墨香的 杂志,有 时甚至来不及回家,就在街角把整本杂志从头到尾翻了一个遍。我仔 细回忆 了一下,除了有人来买杂志,其余的 时间她都是埋 头在一本杂志或书里,仿佛阅读才是她的工作,看守书报亭是额外的事情。我也不晓得她记不记 得我。我清楚地记得,在我离开家乡数年后
4、,重新再看到她时,她的眼睛一亮,似乎想和我说句什么话,但最终什么都没说。作为 我在家 乡的牵绊之一,这个书报亭寄托着我的某些感情,这些感情和梦想有关,和未来有关。因此,在离开县城的前一天,我像往常那样去了那个书报亭。这次我没有买书,只是静静地在那儿看了一会儿。她也一直静静地读着书 。这样的情景持续了一个多小 时,我不记得当时是什么心境,也许什么情绪也没有,只是前来完成一个简单 的告别。在离开家 乡 的最初五六年,我每次春节回家都会到书报 亭那里去待一会儿后来它已经变成了一个小书店,我在书店里翻几本 书,消磨上一小段 时光然后离开。在书店门口收钱的有时还是那个姑娘,有时则是一位老大爷。我是一个陌
5、生的客人,没人知道我内心静静流淌的情感。2012 年秋天,我牵着小侄子的手离开那家 书店,手里拎着厚厚的一摞新书。 星星诗刊等已经买不11到了,文学类书籍也被教辅类书 籍挤到了一个角落里。离开书店的时候,心情仍然是平静的,曾 经的一点点惆怅也消失了。书店在我心里,已经只是一个物理意义上的存在,那个曾驻在我心里的书报亭,已经成为永远而恒定的过去式。(选自作文通讯锦瑟2013 年第 2 期,有删改)1、请根据提示,梳理文章内容。 (6 分) X k B 1 . c o m 22012 年秋天, “我”带小侄子去买书少年的时候, 离开县城的前一天, 离开家乡最初五六年,2012 年秋天,带小侄子离开
6、书店。2、按要求回答问题。 (8 分) 第段划线句子中,作者“犹豫”的原因是什么?(4 分) 二十年的时光,人们对待文学阅读的态度已发生巨大的变化。请从文中找出表明人们二十年前后不同态度的句子,并抄写在下面横线上。 (4 分) 二十年前: 二十年后: 3、请结合描写的相关知识,品析第段“我会用水和香皂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就在街角把整本杂志把从头到尾翻了一个遍” 。 (3 分)4、二十年,书报亭变成了书店。 “我”对现在的书店和曾经的书报亭怀有怎样的情感,请分别简析。 (3分)5、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我”的两个特点。 (4)(二)蔷薇几度花喜欢 那丛蔷 薇。 与我的住
7、 处 隔了三四十米远,在人家的院墙上,爬着。我把它当做大自然赠予我们的花,每每在阳台上站定,目光稍一落下,便可以饱览它了。 这个时节,花开了。起先只是不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眼尖的我发现了,欢喜地叫起来 ,呀!蔷薇开花了。我欣赏着它的点点滴滴,日子便成了蔷薇的日子,很有希望很有盼头地朝前过着。 X|k |B | 1 . c|O |m也顺带 着打量从 蔷薇花旁走过的人。有些人走得匆忙 ,有些人走得从容 ,有些人只是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来去。 看久了 ,有一些人 ,便成了老相识。譬如那个挑糖担的老人。老人着靛青的衣,瘦小,皮肤黑,像从旧画里走 出来的人。他的糖担子,也绝对像幅旧画
8、:担子两头各置一匾子,担头上挂副旧铜锣。老人手持一棒槌,边走边敲,当当,当当当。惹得不少路人循了声音去寻,寻见 了,脸上立即浮上笑容来。呀 !一声惊呼,原来是卖灶糖的啊。 可不是么 !匾子里躺着的 ,正是灶糖。奶黄的,像一个大大的月亮。久远了啊,它是贫穷年代的甜。那 时候,挑糖担的货郎,走村串户,诱惑着孩子们,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只要一听到铜锣响,孩子们立即飞奔进家门,拿了早早备下的破烂儿出来,是些破铜烂铁、废纸旧鞋的 ,换得掌心一小块的灶糖。伸出舌 头,小心舔,那掌上的甜,是一丝一缕把心填满的。 现在 ,每日午后 ,老人的糖担儿,都会准时从那丛蔷薇花旁经过。不少人围过去买,男的女的,老的少
9、的,有的人买的是记忆,有的人买的是稀奇这正宗的手工灶糖,少见了。 便养成了 习惯 ,午饭后,我必跑到阳台上去站着,一半为的是看蔷薇,一半为的是等待老人的铜锣敲响。当当,当当当好,来了!等待 终于落了地。有时,我也会飞奔下楼,循着他的铜锣声追去,买上五块钱的灶糖,回来慢慢吃。 跟他聊天。 “老 头!” 我这样叫他,他不生气,呵呵笑。 “你不要跑那么快, 我追都追不上了。 ”我跑过那丛蔷薇花,立定在他的糖担前,有些气喘吁吁地说。老人不 紧不慢地回我 :“别处,也有人在等着买呢。 ” 祖上就是做灶糖的。这 样的营生,他从十四岁做起,一做就是五十多年。他是天生的残疾 断指,两只手加起来,只有四根半手指
10、头。却因灶糖成了 亲,他的女人因喜 欢吃他做的灶糖嫁给他的。他 们有个女儿,女儿不做灶糖,女儿做裁缝,女儿出嫁了。 3“这灶糖啊,就快没了。 ”老人说,语气里倒不见得有多愁苦。 “以前怎么没见过你呢?” 11“以前我在 别处卖 的。 ” 12“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 ”我这样一说,老人呵呵笑起来,他敲下两块灶糖给我。奶黄的月亮,缺了口。13他又敲着铜锣往前去,当当,当当当。敲得人的心 ,蔷薇花朵 般地,开了。 一日,我带了相机去拍蔷薇花。老人的糖担儿 ,刚好晃晃悠悠地 过来了,我要求道:“和这些花儿合个影14吧。 ”老人一愣,笑看我 ,说:“ 长这么大,除了拍身份证,还真没拍过照片呢。 ”他
11、就那么挑着糖担子,站着,他的身后,满墙的花骨朵儿在欢笑。我拍好照 ,给他看相机屏幕上的他和 蔷薇花。他看一眼 ,笑了。又举起手上的棒槌,当当,当当当,这样敲着,慢慢走远了。我和一 墙头的蔷薇花,目送着他。我想起南朝柳恽的咏蔷薇来:“ 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 ”诗里的蔷薇花,我自轻盈我自香,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人生最好的状态,也当如此吧。1.第段中“记忆”和“稀奇”分别指什么?(2 分) “记忆”指 。“稀奇”指 。 2.结合上下文,理解划线句子的含义。( 2 分) 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 新 课 标 第 一 网3.文中的“我”对挑糖
12、担老人是怎样评价的?(2 分)4.“蔷薇”在文中的作用有哪些?(3 分) 5.作者认为,人生最好的状态是“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而有人认为“努力,拼搏,追求”才是人生的最好状态,请谈谈你的看法。(3 分) (三)善良是心灵的灯盏风中夹杂着雪花,纷纷扬扬 ,如柳絮般 飘落,小小山村,已经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显得那么晶莹、那么剔透、那么恬静。下了火 车,他下意识地裹紧了棉衣,朝家的方向走去。简陋的家中,有他朝思暮想的妻子,有花骨朵般的女儿,有浓香的羹汤。想到这里,他的嘴角浮起一抹笑意。刚结婚那会儿,家里真的很 穷,妻子 爱意灼灼的眼神,让他心里升起阵阵暖意,女儿半岁时,他决定跟同乡一起外
13、出打工,苦些累些都不怕,他只想多挣些钱, 让她们过上殷实的日子。这两年,他披星戴月地干活,任城市的风尘皲裂了双手。他留下极少的生活 费,其余的钱定期寄往家里,为了省下路费,连续两年没有回家。春节临近,思念更加煎熬着他的心,他决定怀揣积攒的血汗钱,回家过个团圆年。走进院落,房门紧锁。妻在信里提到过,家里门锁损坏,临时换了新锁。等了一会,有些着急,心想,干脆到外面走走,给女儿买些零食和玩具。离开家时,她还是襁褓中的小粉团,如今女儿长高了,会喊爸爸了吧? 新 课 标 第 一 网他挑了一兜蜜桔,又买了毛 绒小熊。 转身往回走,路过一家小诊所。诊所门口有个女人,抱着孩子轻轻地晃,急得泪珠直往下落。 “怎
14、么办?这可怎么办?”女人像是絮絮自语,又像是在对他诉说。他愣了一下,试着问:“ 怎么回事?”女人叹了口气, 说:“孩子发高烧,带的钱不够。你看,烧得有些迷糊,真怕耽误了病情。 ”他低头一看,小女孩 脸色红红的,偎在女人怀里嘤嘤地哭。摸了摸衣兜,闪过几分犹豫。他想起在外打工的 艰难,每张钱都浸透着汗水。但转念一想,如果对面4是自己的家人,面临这样的窘境,他多么希望能有一颗善心,一双温暖的手,帮她们渡过难关。他侧过身,从棉衣内兜里摸出 钱夹,抽出一 张 50 元,对女人说:“拿着,给孩子看病要紧。 ”女人望着衣着简朴、有些木讷的他,眼泪再次夺眶而出。他说:“ 快点取 药去吧,先给孩子挂上针。 ”有
15、些放心不下,他跟在女人后面,陪孩子打了退烧针,又挂上吊瓶,这才舒了口气。到底是孩子, 烧刚退下一些,就有了精气神。柔嫩粉红的小脸上,大眼睛闪烁如星,对着他手里的小熊,咯咯地直笑。 他把小熊递给女孩,说:“你是勇敢的孩子,叔叔 奖励你一个小熊。 ”小女孩接过小熊,宝 贝似的搂在怀里,女人低头望着孩子,眼里全是疼爱。看到女孩已无大碍,他转身离开了医院。回到家,妻子仍没回来。他倚在门口,又困又累,不知不觉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他被轻柔的声音唤醒,揉揉惺忪的眼睛,看到站在眼前的妻。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凝固在脸上。原来,妻的旁边站着的小女孩,怀里抱着毛绒小熊。妻子笑吟吟地说:“女儿今天发起高烧,幸亏幼儿
16、园老师带她看病,现在好多了。 ”他把女孩揽进怀里,亲了又亲,将几滴热泪蹭到女孩 脸上,引得妻子莫名其妙。在外打工的日子,他遇到过 各色目光,深感自身卑微如草芥。 但无论何时何境,他的心里始终亮着“善良”的灯盏。正是这盏灯, 让他固守内心的纯净,引 领他回到温暖的家园。(原文有改动)1选文中的“ 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 分)2.请分析第段划线句的作用。 (4 分)3.请赏析选文第段 “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凝固在脸上。 ”一句中加点词语“凝固”的表达效果。 (2分)4.分析选文结尾划线句“但无论何时何境,他的心里始 终 亮着“善良”的灯盏。正是这盏灯, 让他固守内心的纯净,引领他回到温暖的家园。
17、 ”的作用。 (3 分)5.读了本文后,结合实际写出你的感受。 (3 分)2、作文那一次,我很 (快乐、内疚、受启发) 1、从括号里的三个词语中任选一个,填写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仔细思考,选择有深刻感受的事件写下来,内容要具体细致,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的写;3、要用上一些合适的成语和修辞方法,使句子生动有文采。字数不少于 500 字。七年级语文上阅读与作文训练(二十)阅读答案:(一)县城小书店1.(6 分) “我”读书买书的经历 简单告别书报亭和姑娘 每次春节回家都到小书店消磨一小段时光(每5空 2 分)2(8 分)(4 分)觉得书报太贵。 觉得报亭的姑娘很有文化,而“我”
18、是个杀猪的帮工,与她的世界相隔得太远(或“觉得报亭的那个玻璃橱窗,足以把我 与报亭姑娘远远隔开”) 。 (每点 2 分)(4 分)如果稍稍去晚了几天,这两本文学杂志就卖光了。 星星诗刊等已经买不到了,文学类书籍也被教辅类书籍挤到了一个角落里。 (每句 2 分)3.(3 分)通过“洗”“换”“递”“接”“翻”等动作的细致描写,生动传神地表现了“我”对阅读的虔诚和痴迷。(答“热爱”“如饥如渴”“急切”也可) (紧扣文句内容 1 分,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 1 分, “虔诚和痴迷”1 分)4.(3 分)现在的书店,只是一个物理意义上的存在, “我”的情感是平静的(1 分) ;而书报亭成为了“永远而恒定的
19、过去式”, “我” 对其充满惆怅和眷念(答 “热爱”也可) 。 (2 分) (意思对即可)5 (4 分)示例:“我”是个热爱读书的人,因为“我” 在“没东西可读的日子” 会觉得难过。 “我”是个情感细腻的人,因为“我” 在书店“ 消磨”时,内心情感会静静流淌情感。 (或“ 喜欢怀旧”“眷念家乡”“ 内心丰富”“勤劳懂事”也可) (每点 2 分;结合文章内容 1 分,特点概括 1 分)(二) 1第 段中的 “记忆”和“ 稀奇” 分别指什么?记忆:贫穷年代的甜(或:贫穷年代的幸福和快乐当年孩子们用破烂换灶糖的情景) 。稀奇:少见的正宗的手工灶糖。 2.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蔷薇花的不张扬、
20、素雅。赞美老人的手工灶糖给很多人带来了甜蜜和快乐。3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 简析“蔷薇” 在文中的作用。作为贯串全文的线索;引出挑糖担的老人;比喻 (象征)老人的品格(或:比喻人生最好的状态) ;烘托老人的形象。 贯穿全文的线索 ;引出挑糖担的老人;象征老人的品格;比喻人生的最好状态; 烘托老人的形象。(三)1. 勤劳、有责任心、善良.2.(4 分)景物描写:“风中夹杂着雪花,纷纷扬扬,如柳絮般飘落,小小山村,已经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显得那么晶莹、那么剔透、那么恬静”。作用:交代时令,写出天气的寒冷,为下文小女孩儿发高烧做铺垫。 (1 分)渲染恬静的气氛,烘托他愉快的心情(1 分)用雪景的美丽衬托了主人公善良的高尚品质。 (1 分)3 “凝固”是固定不变,停滞的意思(1 分)形象地表现出他在看到自己救助的小女孩竟然是自己的女儿时的内心震惊.(1 分)4.全文,(1 分) 照应题目,再次强调善良的重要性.点明文章的中心。5.概括主题 分析主题 结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