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 年脱贫攻坚奖表彰电视电话会议典型发言稿:做群众2016 年脱贫攻坚奖表彰电视电话会议典型发言稿:做群众脱贫致富的领路人我是土生土长的涞水县白涧村人,小时候家庭条件差,初中还没毕业就辍学外出打工,当过泥瓦工,收过废品,杀过猪、宰过羊,勉强维持生活。随着见识的增长,我的思路也慢慢开阔起来。2000 年,我开始做买卖羊绒的生意,短短 4 年就挣了 300 万元。2005 年回老家过年,去给我大爷拜年,看到他家过年仅能吃上挂面汤。再问大爷时,他说全村大多数人家都是这样过年。这样的情景深深刺痛了我,我自己虽然有钱了,但我的亲人、我的家乡还是如此贫困。那天我就想,是家乡养育了我,我有责任帮助家乡
2、的亲人们、乡亲们,让他们多挣钱过上好日子。春节过后,我和家人说:“我不出去了,我要和乡亲们一起干。 ”这一年我带领乡亲们将村里养的 3000 只羊卖到了广州,每只羊多卖了 100 多元,这一件事就让全村当年增收 30 多万元。大山深处的闭塞和贫瘠,使许多乡亲有了认命的想法,失去了改变贫穷生活的勇气和动力。为此,我给乡亲们鼓劲打气,自费带领全村 40多人,分 3 批到北京房山、山东临沂、邢台富岗等地,开拓眼界,增长见识,唤起脱贫致富的信心。我想,我们有地处野三坡的区位优势,有广阔山场的资源优势,还有毗邻北京的市场优势,完全可以闯出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来。2008 年,我们摸索着搞股份合作制,发展养
3、猪产业。但由于市场低迷等原因,项目没发展起来。看着乡亲们失望的眼神,我痛下决心,一定要找到好项目,让乡亲们富起来。2012 年,经过多方考察,我们决定把长毛兔养殖作为带动贫困户增收的一项主导产业来抓。由于上一次养猪失败,乡亲们对项目不了解,不敢干。我自掏腰包,投资 300 万元,建设了长毛兔养殖示范场,当年就收入 150 万元。看到我挣了钱,乡亲们主动找上门,想和我一起干,但乡亲们没有钱。我就想,这时候不能让乡亲们失望。我多方争取资金,把自己在县城的住宅和厂房作为抵押,从银行贷款 500 万元,建设了鑫汇长毛兔养殖基地,免费为乡亲们提供养殖场所,培训养殖技术。当年全村 544 户贫困户全部到养
4、殖基地从事养殖,总收入 75 万元。乡亲们看到了希望,有了奔头,对我更加信任。去年,我又带领群众把主战场搬到了山梁上,发展“三优” 富士苹果。通过一年多的努力,种起了 18 万棵苹果树、2 万棵核桃树,将 5000 亩荒山变成了“聚宝盆” 。今年,借势首届省旅发大会,结合打造升级版美丽乡村,我们全面启动了旅游扶贫项目,建成了 2700 亩的乡野公园。 “十一” 期间,接待游客 3 万人次,创收 150 万元。到今年年底,全村 174 户贫困户靠养兔、搞旅游,户均能增收 1.5 万元,实现稳定脱贫。预计到 2018 年,再加上果树收入,预计户均年收入将达到 5 万元。这几年,虽然我个人少挣了点儿钱,但乡亲们的钱袋子鼓起来了,精气神儿提起来了,致富路子走出来了,我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下一步,我将和村两委班子一道,带领乡亲们建设长毛兔加工厂、有机苹果采摘园、旅游休闲度假村,让白涧村更美丽,让百姓们更富裕,使我的人生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