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OM 最新手持宽频全模式接收机:IC-R20 不知为什么,喜欢手持全段接收机。几年前就受广播论坛的毒害,托人到日本买了个 DJ-X2,着实玩了一段时间,也写过一些东西(例如: 点击打开连接, 点击打开连接,点击打开连接)。但这个小东 西有功能有些局限,由于小巧方便,出门的时候经常带着用。今年年初偶尔看到 ICOM 公司要出一款 IC-R20(以下简称 R20),仔细研究一番,原来就是我30 个月前预计 18 个月内要出的机器,没想到晚了1 年多才出,很快被列入我的采购清单中。可巧,上个月(2004 年5 月)不仅机器出来了,甚至有朋友在广播论坛转让刚到手不到 1 天的R20,因此毫不犹豫的
2、拿下。对方信誉不错,全新的机器很快邮来。用了一段时间有了一些体会,也发现一些不足。无论如何写个评测吧,不仅可以使自己更了解,而且将来对自己也是一个参考,由于一些内容说明书上是没有的。不过,很多大家都有的功能(例如数字亚音)就省略了。第一部分,普通功能描述1、一句话功能描述:全频段(0.15MHz3304MHz)、全模式、双频、带 1200多个存储频道和 4 小时数字录音功能的扫描接收机。2、外观布局打开原包装,里面配件齐全,包含主机、锂电池、三节 5 号电池适配器、手带、皮带扣、天线、充电器。但当我拿到手里仔细端详时,这个东西并没有给我任何惊奇或惊喜。因为早早就看到很多照片,对其外观有所了解,
3、其形状和大小也与我想像的类似。与其前辈 IC-R10 比,扬声器放到了最下面,形成“显示键盘喇叭”的布局,而不是“喇叭显示键盘”的布局。后来发现,这种布局的改动是有道理的:显示在上容易观察,键盘在中非常适合单手操作。左侧有三个常用按钮,这类似大多数的手持机,适合左手操作。自带天线是拉杆天线,中间有个活节可以方便的折向任意方向。这样的天线尽管看起来不是很专业,但可以变换长度适合多波段的接收,并可以方便的收到后边或侧面。天线长度 18cm61cm(最短最长)。像大多数的手持机一样,天线在左侧,两个旋钮在右侧,主要是给右手用的。本来以为这两组旋钮分上下两层但实际不是,这多少使我有些失望,因为我的 W
4、21AT 双段手台上面就有 3 组 5个旋钮。而 R20 只有两个电子式的单旋钮。3、基本操作R20 的功能键比较多,因此基本操作还是比较简便的。以前用惯了ICOM的W21AT,其功能键(F 键)很有效,我另外常用的 VX-1R 和 VX-2R 也有这个键,但 R20 缺少了这个 F键因此开始感觉不方便,不过很快就适应了。把一些常用的功能使用方法罗列一下:红色的电源按钮,按 1 秒开机或关机。开机后,显示模式等参数完全与上一次关机时一样,哪怕是扫描的时候关机,再开机则继续扫描。音量可以通过左边(实际在中上)的电子旋钮来调节,或者通过专用的在机器左侧的音量上下键来调节。下面有条状显示,有级但非常
5、细。静噪通过按住左侧的 SQL 键(手台 PTT键的位置)再同时转动旋钮来调节,10 级自动操作模式:按 VFO 进入 VFO 模式,此时按 BAND 键可以换波段;按MR 进入内存模式,此时按 BAND 键可以换内存组直接输入频率:在 VFO 模式下按数字键。提前结束按VFO 键,例如1、0、VFO 即输入 10MHz。可以在任何波段输入任何频率。调谐:用旋钮,可以跨频段,即从旋钮的角度看,整个是一个频段。按 MHz 键后可以以 1MHz 或者10MHz步进。接收模式:按 MODE键,可以在 FM、WFM、AM、LSB、USB、CW 之间循环转换。但是,并非所有的频率都适合所有的模式,例如:
6、WFM 在1.625MHz 以上才有,SSB/CW 在 470MHz 以下才有。当然,FM 和 AM是在任何频率都可以用的模式。监听:按左边的 SQL 键即打开静噪键盘锁:按 LOCK键 1 秒可以打开或关闭3、VFO 模式的操作按 VFO,则进入 VFO 模式。VFO 即 Variable Frequency Oscillator的意思, 频率可以通过直接数字键输入,或者通过波段键和旋钮来设置。可以用数字键直接输入频率。这个非常直接快速,例如想收听7.053MHz,直接输入这5 个数字键即可。假若要提前结束,例如 10M,输入 10 后再按 VFO键。但是,假设要 145.1025kHz,则
7、最后一个5 就输入不进去,还需要转动一下旋钮。旋动旋钮,就可以在当前波段上按照当前的步长调节频率值。也可以通过按 MHz 键1 秒来取得步长 1MHz 或者 10MHz 的快速调节。按 BAND,可以选择波段。也可以按住BAND 键左右转动旋钮,选择到感兴趣的波段后松开 BAND。分 11 个波段,经过仔细的调谐后得到(MHz):中波 :0.151.624短波 :1.62529.99950MHz:30.075.999调频 :76.0107.999V Air:108.0135.999VHF :136.0255.099300M :255.1382.099400M :382.1769.799800M
8、 :769.8960.0991200M:960.11304.9992400M:1305.03304.999每一个波段都自动保留(存储)一个频率,就是上一次在该波段最后使用的频率。步长的设置,按 TS 键 1秒,再转动旋钮即可,设置完再按TS。可以根据不同的波段,最短可以为10Hz,最长为 100kHz。常用的步长都覆盖了。可以进行信号衰减。按 ATT 1 秒可打开或关闭前级衰减器。打开ATT后衰减还是很严重的,说明书上说衰减 30dB,实际收听,原本满格信号的本地调频台,打开 ATT后只能刚刚收到一个最强的可以进行射频增益的调节。按 RF GAIN 1 秒再转动旋钮即可。射频增益分10 档,缺
9、省值为最大。可以打开自动频率控制,按 AFC 键1 秒就可以打开或关闭甚至可以差频接收(duplex)。这一般是发射机上中继的时候用的。采用这种方法,设置好差频后,按 SQL 键就可以听到上行频率。4、存储模式的操作按 MR 键就进入存储模式。在存储模式里,可以分几种子模式调用实现保存好的频率。感觉 R20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大容量的存储和多方式的内存调用。R20 具有1000 个普通内存,编号 000999。还有 50 个(25 对)扫描边界频率,编号 00A24A 和 00B24B,例如 00A是上边界并对应00B为下边界。另外有 26个组(AZ),每组可以指定最多 100 个内存频点,编号
10、A00A99、B00B99、Z00Z99。前面两个共1050 个是真实的内存,后面 2600 个频点只是外部的索引,需要实际内存做基础,是一种标记而已。一个内存可以被标记到很多不同的组里,每一个组可以认为是自己分的一个逻辑类别,可以起个名字、方便扫描、方便内存管理等。每个内存不仅可以存储频率,实际上也同时存储以下内容:接收模式、差频、静噪信息、扫描跳过信息。存储操作也是很典型的:VFO 模式下先设好频率等信息,按 MR 1秒进入内存编辑模式,转动旋钮到一个空内存上,再按 MR 1 秒即可。每一个内存可以指定到26 个内存组(Bank)之一,需要按 MR 1 秒进入内存编辑模式、按 SET 选择
11、 BANK设置、按 BAND选择 BANK、旋转旋钮选择一个地点、最后再按 MR 1 秒即可。每个内存或者一个内存组均可以起一个名字,与频率同时显示。但个人感觉这一步骤比较繁琐,每次都需要看说明才能做:要按 MR 1秒进入内存编辑模式、按 SET 进行设置项目选择、按 BAND走到下一个位置,按 M.N 进行字符集合转换等。内存可以拷贝到 VFO内:选择要拷贝的内存,按 MR 键 2秒即可要想删除一个内存的操作是直观的:选择要删除的内存,进入内存操作模式(按 MR 1 秒),按 SET 选择 CLEAR,再按 MR 1 秒即可。按数字键可以快速定位到相应的频道号码5、扫描扫描是 R20 的特色
12、之一。有的时候这类机器就成为扫描器,原因就是得益于功能强大而快速的扫描。扫描的作用,就是快速、自动的搜索信号。扫描分几种类别,对应使用方式如下:全扫描,即整个接收频段。感觉这个用处不大。使用时,在 VFO模式下按住 SCAN 1 秒,旋转旋钮为ALL 放手即可波段扫描,即当前接收频段。感觉这个用处也不大。使用时,在VFO 模式下按住 SCAN 1 秒,旋转旋钮为BAND 放手即可程序扫描,或者边界扫描,比较有用。使用时,在 VFO 模式下按住 SCAN 1 秒,旋转旋钮选择相应的程序边界(需要事先设置好)放手即可全体内存扫描,不太有用。使用时,在内存模式下按住 SCAN 1 秒,旋转旋钮选AL
13、L 放手即可内存组扫描,很有用。使用时,在内存模式下按住 SCAN 1 秒,旋转旋钮选相应的组(需要事先设置好)放手即可(显示 BANK-?,其中?代表 AZ 26 个字母之一)要想停止扫描,按 DUALWATCH键。其实这个键也起到其它取消的作用,只不过不那么直观罢了。扫描过程中,显示信息不断更新。若碰到信号暂停时,频率的小数点仍然在闪动。但是,到底什么条件下扫描恢复呢?可以通过 2秒到 20秒10 级可调节(即无论信号是否有,时间一到就恢复扫描),或 HOLD使得只要有信号就一直不扫描。另外,可以设置信号消失后扫描恢复时间(05 秒)、或者 HOLD。0秒表示只要信号停止,马上恢复扫描。5
14、 秒表示信号停止 5 秒后恢复扫描。一般设置 23 秒使得两个人对讲的时候即便中间有 12 秒的停顿也不至于跑走。HOLD 则信号停止也不恢复扫描了,直到旋动旋钮才继续扫描。有关扫描速度,广告上说可以达到每秒扫描 100个频点(VFO 模式),这才像个真正的扫描器。但我用秒表测量了一下,VFO 模式每秒 64.8个频点,内存模式每秒才 22 个频点。这说明广告还是有水分,也许通过计算机控制可以达到每秒扫描 100个频点的速度。不过这个速度感觉还是非常快的。前一段时间我买了个 VX-2R,感觉扫描速度已经很快了,刚才测量了一下只有每秒 11 个频点(VFO 模式)。第二部分,特殊功能描述前面描述
15、了通常每个接收机都具备的功能,下面是一些别的接收机不太常见,或者仅限于R20 才有的特殊功能1、双频接收这是个非常好的功能,有了双频同时接收,就好像是有了两个收音机一样,这是我最看好的。因为除了这个 R20 以外,我还有两个双频双显的设备:ICOM IC-W21AT和 YAESU FT-8900R。这样的设备的共同特点是,每个段的频段、模式、音量等可以独立调节。事实上,内部的硬件是两套,这从双段接收时耗电指标增加也可以看出来。我自己用这个模式最多的场合,就是一个频率做中继守听,音量开得比较大但一般无声,另一个段来收听、频率扫描或者频谱扫描等。双频的操作:按 DUALWATCH 1 秒就可以转换
16、单段和双段。两个旋钮分别控制一段,但其它的控制(例如音量)根据“MAIN”的显示在那个段来决定的,按 MAIN/SUB 可以转换控制段。按 MAIN/SUB 1 秒可以交换上下段。限制:上段只能用于前 8 个波段,即 0.150MHz469.799MHz,而下段只能用于 118MHz 到 174.999MHz、330MHz1304.999MHz 的频率范围。2、频谱显示/扫描按一下 BAND 键,则以当前频率为中心,以当前扫描步长为步长,自左至右开始扫描,共 29 个频点。例如,假设中心频率是 420M,步长25k,则扫描的范围就是 419.650420.350。扫描一周的时间为正好2秒。在扫
17、描期间,正常接收停止,扫描到有信号的频点,可以短暂的放一下音(但不停顿),并把信号强度以长短条的方式显示出来。扫描完成后接收恢复,此时转动旋钮,有一个光标,可以很方便、精确的找到刚才有信号的地方。如果按 BAND 1 秒,则开始连续扫描,再按一下 BAND 停止扫描。按 SWEEP 键的同时转动旋钮,可以改变扫描步长,从 1k 改变到 100k,因此扫描的宽度是可变的,为 28kHz2.8MHz。有关扫描可能有两个误解:A、可以大范围的连续扫描。事实上,尽管扫描频率范围可以设置的比较大(比如 2.8MHz),但扫描不是全范围的,而是单点的,一共 29 个点。处于这些频点之外的就收不到。例如我用
18、 420M 中心接收、25kHz步长扫描,另一手台在420.0125MHz、距离非常近发射就没有扫到。B、收听的同时可以扫描。事实上,扫描和收听是用的一个硬件通道,扫描时正常接收停止。不过,由于这个接收机是双频的,完全可以一个频段接收用,另一个扫描用。3、录音R20 具备最长 260分钟的固体录音功能。这个是很独特的,等价于把一个收音机变成了一个收录机,而且不会磨损、不会变味道。开会时如果使用无限麦克,就可以非常直接的、不受干扰的从空中抓来信号进行录音。录音从质量上分为三种模式:A、长时间模式,质量一般,但对于录制语言影响不大,260 分钟B、正常模式,较好的质量,130 分钟C、优良模式,声
19、音最好,录制 FM 广播都很难区分那个是原声那个是录音,但只能录 65 分钟。从功能上看,可以随时录制(WYHIWYR即听到什么就录到什么),可以任意播放任何一段以前录制的内容,可以以50%、75%、100%、125%、150%的速度来播放(但音调也改变了)。最值得一提的是自动信号录音功能,即可以设置成有信号(打开静噪)的时候才录音,信号中断后停止录音,这样对于间断的信号,可以监录很长时间。限制:录音最大只能录 32 段/次,超过后必须删除或转移到 PC 机后才能重新录音。尽管可以用可选的 CS-R20 克隆线把录制的内容通过 USB接口下到计算机里,但计算机并不能播放!只能重新存到 R20
20、上后才能通过接收机来播放。这主要原因是出于版权和费用的问题,ICOM 采用了 OKI的特殊的、与标准不兼容的芯片而导致的。不过网上有人正积极研究这文件的格式,有可能很快分析出来。另外一个限制,就是删除只能全删,不能有选择的删除。4、扫描存储功能可以在 VFO 模式下,扫描时碰到的信号,保存在一个特殊的内存组里。这对于新到一地,想知道例如当地的调频广播或者诸如出租车频点等非常有用。这个内存组共有 200个频点,标记 AW000AW199。这些内存可以分别拷贝到常规内存里,但只能一起清除(不能单独分别删除)。5、设置模式设置模式就是接收机可以用来设置各种参数的模式,很多接收机都具备。R20 具有3
21、0 个设置选项。进入设置模式很简单:按 SET 键。进入后出现菜单,可以旋转旋钮选择、再按 SET进入或选择,按 DUALWATCH键存储结束。这里不想把全部选项设置内容都写出来,只把几个可能感兴趣的内容罗列一下:可以设置按键声音的大小(几乎是无级的)可以设置背光的开、关、自动(根据信号打开并延时 5秒关闭)可以关掉省电模式可以设置 NB 功能(Noise Blanker,SSB/CW 用)可以设置 AF 滤波器(对 FM 无效)可以设置键盘锁的锁定范围AM 接收可以选择外接天线(插口)还是内部磁棒天线FM 接收可以选择外接天线(插口)还是耳机天线(把耳机作为天线用,因此天线可以拆除)可以设置
22、自动关机时间(30120 分钟或不关机),或者BUSY(最后操作 3分钟后,或者无信号后关机)6、PC 连接R20 居然可以以两种方式与计算机连接。一种是通过USB 接口,从硬件上看起来与某些数码相机的USB 接口非常类似。ICOM 另外销售一个CS-R20 软件,同时带一个连 USB 接线,用于备份、传输、编辑接收机的设置、内存,也用于保存和恢复声音录音文件。这个 USB接口很怪,必须安装 ICOM CS-R20 带的驱动程序后才可以使用。当然,有人在网上找到了第三方的驱动程序。我买了根小口的 USB线,计算机已经识别出USB 设备但由于没有软件也不好用。克隆的时候,可以两机操作,但也可以一
23、机与一个 PC 机操作(备份、恢复)另外,R20 还具备一个 RS232 接口,叫 CV-I,与耳机共用一个插口,用于接受 PC 机的遥控用。这个 CV-I 接口好像以前好多 ICOM 的机器都有。这个接口物理上就是 3.5mm 立体耳机插口,外皮是地,中间环是信号线,最尖端的头是喇叭/耳机。假若自己有能力,把立体插头的尖端弄掉,就做成了个纯通讯线,插进去后内部喇叭并不断开。这个通讯接口不能直接接 RS232 的,需要一个电平转换电路。从功能上看,接口可以发送或接收频率信息、模式信息,设置各种模式阅读各种状态,因此可以通过 PC 机来控制、监测接收机的状态或者传输数据。另外这个电平转换电路还是
24、很普通的,也是众多 HAM 设备常用的方法。转换器不仅完成电平转换,而且把设备的单线 I/O 共用转成RS232的分别收发,我现在手里就有一个这样的线,是给 VX-2R/VX-7R 用的。但我接上去用超级终端试验了一下,没有任何反应。7、天气频道可以选择预置的天气频道:按 MR 键数次具备天气警告功能。当该警告选项设置为开,同时有警告发布时,回显示和发警告声。8、键盘夜光照明为了便于夜间使用,备有液晶背光照明和键盘灯。与很多手机类似,键子本来是透明的塑料,然后普遍覆盖黑色的漆,有字的部分是半透明的。这样的做法好处是好看不刺眼,但弱点是黑色的部分容易磨损露亮。第三部分,实际收听效果1、内置喇叭的
25、效果,还是不错的。尽管喇叭不算大,直径大约为35mm,但声音洪量而清脆,低音也有一些,音量放的很大也只有不大的失真。声音好于一般的高档手台。2、外接耳机,插入比较高档的立体耳机,则只有单声道。适当拔出一些,就可以双耳全响(喇叭也响)。收听 FM 调频广播,与收音机比,效果我是听不出什么差别来,只是感觉重低音没有收音机强。2、灵敏度,各波段(含短波)。我没有综测或者信号发生器,不好测量 R20 在各波段的灵敏度,只能收听一些随机找到的信号,与我的另外几个机器相比较。因此这种测试只能是主观的、相对的。频率单位为MHz,比较时均为自带的天线,长度尽量调节到一样。有的信号是天然的,也有的是人造的(利用
26、 VX-1R 的本振发射)。根据以下结果来看,R20 的表现还是不错的。要知道另外3 个机器都是灵敏度非常高的,例如 DX-440 跟随我多年一直感觉效果很理想,VX-2R 在 500M 之内效果非常好,但 500M以外很一般,这与 1R 的效果是类似的。R20 在 U/V 段表现稍差,实际上是整个频段灵敏度比较平而造成的。频率 模式 A B C D0.882 AM 3 3 3 07.055 LSB 1 3 - -7.140 AM 4 4 3 345.00 FM 3 - 4 4100.0 WFM 3 4 3 3145.0 FM 2 - 4 4350.0 FM 4 - 3 3440.0 FM 3
27、 - 4 4800.0 FM 4 - 4 1950.0 FM 4 - 3 1A: ICOM IC-R20B: Realistic DX-440C: Alinco DJ-X2D: Yaesu VX-2R-: 不适用0: 信号无法收到1: 信号可以收到,但效果很不好,噪音大,语言刚可分辨2: 信号有一定强度,可懂性基本不受影响,但有一定噪音3: 信号较强,噪音较小,效果比较好4: 信号非常强,效果理想3、抗干扰性我这里干扰不强,无从比较,但感觉不错,因为没有受过什么镜像、互调干扰。从理论上讲,429.1MHz 这样高的第一中频(470MHz 以上使用266.7MHz 作为第一中频),对于减少中频镜
28、像干扰非常有利。附:几个接收机的第一中频频率ICOM IC-R8500 778.7MHz(30MHz500MHz)ICOM IC-R20 429.1MHz(470MHz 以下,以上为 266.7MHz)ICOM IC-R10 429.1MHz(340MHz 以下,以上为 266.7MHz)ICOM PCR1000 266.7MHzAlinco DJ-X2000 814.5MHz or 304.3MHzAlinco DJ-X2 248.45MHzYaesu VR5000 (不得而知)Yaesu VX-2R 47.25MHz第四部分,不足之处1、在静噪已关闭、音量已调节到最小的情况下,把背光照明打
29、开,耳朵贴近喇叭,居然能听到沙沙的噪音(静噪已关闭、音量已调节到最小);背光打开或关闭的瞬间,也发出“扑”的声音。即便背光总打开或一直关闭,延时时间一到,也能听到“扑”的声音。这个声音也会被录下来。原因:是省电模式开启。关掉省电模式就好了。2、ICOM 的软件要另买,尽管说明书上有软件驱动的安装过程描述。另外也没有看到第三方的软件或者自由软件。3、充电时间不快。随机的充电器说要 8 小时才可以充满,估计是使用内部电路防止过热故意限制了电流的原因。我实际充了1 次好像没用那么长时间。当然,配上座充(选件)可以在 2.5 小时充满。4、没有时钟,因此也没有任何钟控功能。5、录音部分做的功能不全,例
30、如不能分别删除录音段。6、电台的字符仅有 8 个。第五部分,其它1、电池与耗电随机电池是锂电池,属于容量比较大的 3.7V, 1650mAh,非常好用,我卖到手有好多天了,充电次数很少。看网上,有人说电池可以用 12小时,也有人说用了 24 小时还有电。我没有这样试,而是采取测量电流后的折算办法。测量用 6 位半的 HP34401A的 4A 档进行,电压 4.0V单频接收,收到信号,音量关小,电流 86mA,如此状态下原配锂电池可以用 19小时。同上无信号:25.5mA,可以用 65小时。同上背光打开:增加 43mA,可用 12.8 小时。收到信号后,若开录音,电流增加 27mA双频同时接收,
31、收到信号,音量较小:130mA,可以用 12.5 小时。同上无信号:30.5mA,可以用 54小时。备注:无信号时,接收机处于一种省电模式下,开启 0.125 秒睡眠 1秒。睡眠时电流18mA(用快速读数的数字万用表测得)另外,说明书上说接收时 100mA,省电模式 35mA,没有说明任何具体条件。推测 100mA 是某种音量下的电流值。遗憾的是充电器的充电时间较长为8 小时,需要座充(选件)才可以 2.5小时充电。另外,随机带了一个 3 节电池适配器,可以非常方便的安装普通 5 号电池3 节。如果用 2000mAh高容量的镍氢电池,比锂电池来得还好呢。自然也可以随时购买普通电池使用,这样就无后顾之忧了。从网上看,美国的 R20 是不附带这个电池适配器,需要另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