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網路成癮症與非網路成癮症對於網路品牌行銷的差異性黃萬傳 1 丁吉祥 2亞洲大學經管系,教授 1亞洲大學經管系,博士生 2聯絡人 1.緒論1.1 研究背景與動機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1)調查報告中指出,台灣已有四成八的民眾接觸網路時間已達10 年以上 ,近六成的上網民眾,平日每天上網時間未滿 4 小時,但已有一成二左右的網民,每天上網時數達 8 小時以上。而在網路社群服務方面,估計有 9.87%的民眾每天使用網路社群服務的時間達 3 小時以上,3.20% 的民眾達 5 小時以上, 線上遊戲有近兩成(約 18.55%)的民眾每天使用時間達 3 小時以上,7.59%的民眾超過 5 小時,
2、平均每天使用時間超過 10 小時之比例高達 1.97%,從上述現象,可得知的確有部分民眾沉迷於網路的虛擬世界。 第 104 屆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年會Kimberly Young (1996)發表首篇以網路成癮為主題的研究。經過十多年的探索、討論與發展,在醫學界、心理諮商界、教育界及資訊管理界等各個領域都已有廣泛的討論。不論是針對生理機能失調、人格特質、認知、網路使用行為或網路沉浸(flow) 效果的研究,皆已有相當多的理論、文獻以及診斷量表的發展。由於網路成癮人口已經在台灣目前社會結構中佔有一定的人口比例,這個族群人數
3、的日益擴增,勢必會對未來的企業經營形態產生影響,故網路成癮症遂成為值得探討的問題。在台灣由於網路使用人口逐年增加,衍伸出的病態性、問題性或過度網路使用行為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可以追溯到 1970 年代就曾有研究針對此一現象展開討論。直到 1990 年代初期,由學者 Giffiths (1995)提出科技性成癮一詞,並在許多醫學與心理學文獻中做探討。Young(1996) 將過度與問題性網路使用行為描述為網路成癮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1.2 研究目的(1)希望藉由探討網路用戶對網路品牌行銷的忠誠度。(2)希望藉由探討網路成癮症對網路品牌行銷的忠誠度
4、。(3)希望藉由探討非網路成癮症戶與網路成癮症對網路品牌行銷的忠誠度差異性。(4)作為網路品牌行銷業者策定行銷策略參考。2.文獻探討22.1 網路成癮症 網路成癮對個人生活造成諸多負面的影響,如課業退步、降低工作績效、婚姻不合或分居、人際關係疏離、財務損失、生理健康狀態作息改變、以及對心理與社交狀態產生負面影響等。(Caplan, 2002; Caplan,2007; Kraut, Patterson, Lundmark, Kiesler, Mukopadhyay and Scherlis, 1998; Young, 199 6;Young, 2004; Ozcan and Buzlu, 20
5、07) 。 學者 Young(1996)於美國心理學會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年會上提出網路成癮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此一概念後,已經有相當多的學者投入網路成癮領域之研究。截至今日,對於網路成癮者的診斷標準及成因,仍然尚未發展出一套足以讓學者一致認同的標準。目前網路成癮 ,在第 10 版國際疾病分類(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10)以及第四版精神醫學診斷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6、 of Mental Disorders; DSM-IV, 1994)皆尚未列入正式精神疾病的診斷類別。 另外 Goldberg(1996)藉由 DSM-IV 對物質依賴的定義加以改寫,形容網路成癮是因網路使用過度而造成學業、工作、社會、家庭、生理、心理功能上的減弱 。而網路成癮症狀包括:1. 為了上網而放棄或減少重要的社交活動。2. 夢到在使用網路,或想像自己在使用網路。 3. 出現自主或非自主性的敲打鍵盤動作等等。 網路成癮已經被廣泛的使用,但似乎有些用詞不當(Davis, 1999)。DSM-IV不使用成癮來描述病態使用或濫用物質、刺激物,並且也不將強迫性賭博描述為成癮,為了予以區分,因
7、而另外提出病態性網路使用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一詞(David, 2002) 。Kandell(1998)認為在網路上只要有任何一種形式的沉迷行為出現,即可以定義為網路成癮,Hall and Parsons(2001)也指出多數人同意網路成癮具有各種不同的來源。Davis(2002)將 病態性網路使用區分為兩種類型:特殊型病態性網路使用(SPIU)與一般型病態性網路使用(GPIU)。Davis(2002)指出一般型病態性網路使用才是真正因網路而成癮的真實網路成癮案例。而特殊型病態性網路使用僅是使用者以網路為媒介所展現出的線上成癮行為。 特殊型病態網路使用(Sp
8、ecific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SPIU)包含依賴網路的特定功能。這些現象包含過度使用(濫用)線上色情內容(服務)、線上拍賣服務、線上證券交易和線上賭博。諸多研究合理推論上述過度使用的病態行為,也可能存在於實際的性成癮、病態賭博、強迫購物等精神障礙疾病,而這些疾病即使在沒網路的情況下仍然會發生。而網路只是一種工具,提供做為滿足這群消費者需求的一種管道。而特殊型病態性網路使用者通常是因特定病理類型對單一特定網路功能使用有關的成癮。 一般型病態性網路使用(Generalized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 GPIU)包含了一般性、多方
9、面性的網路過度使用,它可能也包含浪費時間在沒有明確目的的上網行為。通常一般型病態性網路使用(GPIU)與線上聊天和依賴電子郵件有關3連,使用者與網際網路所提供的特定功能無關,使用者是受到網際網路所提供的虛擬社交生活所吸引,進而導致網路成癮。 在判斷是否為網路成癮者的相關量表中,通常將平均每週上網時數列為一項重要指標,使用時間越長,則為網路成癮的高危險群(陳淑惠, 2003)。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時數的判斷是依據個人花費在瀏覽網路 用以滿足個人娛樂或利益需求( 如個人電子郵件、瀏覽網路新聞或消息、玩互動遊戲等)。並且不計算用於學術、課業或工作上相關使用時間 (Young, 1996)。Young
10、 (1996)針對在網路上所蒐集的 469 個自願性樣本進行調查,該調查結果顯示,網路依賴者平均上網時間為一週使用 38.5 小時,對照非網路依賴者使用者的 4.9 小時,多了將近 8 倍的使用時間。網路依賴者可能在任何地方使用網路,每週上網使用時間大約為 20 至 80 小時,單次使用時間更可能長達 15 小時。 國內相關調查平均每週上網時數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發現,大學生平均每週上網時間越長,網路成癮傾向越高。網路成癮高危險群平均每週上網時間高達 19.6 小時,非網路成癮者每周上網時間則為 10.3 小時,是整體平均值的 1.9 倍(Chen, 1999)。Soule、Shell 與 K
11、leen (2003) 針對美國線上使用者做了一項調查,發現性別並未影響到網路使用程度的差異,樣本中有 10%的青少年每週花費 40 個小時上線。Simkova 與 Cincera (2004)評估有 6%的捷克大學生罹患網路成癮,他們花費在網路上的時間具有顯著差異,網路成癮者每周上網 44 小時,而非網路成癮者每週上網花費 13 小時。平均來說,網路成癮者於週一至週五(平常日 )每天花費 4-5 小時上網,而週末(星期六、日 )則每日花費 5-8 小時上網。Ko、Yen 、Chen 、Chen 與 Yen (2005) 針對青少年成癮診斷標準中明確指出,重度使用者的定義為每周超過 20 個小
12、時,經常性網路使用者的定義則是每天使用。 綜合上述學者之研究發現,網路成癮者平均每週上網時間最少 19 小時以上,另外根據各國研究結果顯示,近年來,不管是在平常日或週末,網路成癮者每週網路使用的時間不僅超過 40 小時,並且有使用時間逐漸增加的趨勢,意即平均上網時數與網路成癮程度成正相關,上網時數越長的人,網路成癮的傾向越嚴重,而根據研究結果顯示,目前台灣地區大學生網路沉迷之比率目前研究結果顯示大約介於 6-14% (方紫薇,2008;游森期, 2001;Gray and Gray, 2006;Huang, 2006;Morahan-martin and Schumacher, 2000;Sc
13、herer,1997 ;Schwartz, 1997)。Young(1999) 指出網路成癮是一個廣義的,涵蓋廣泛的各種行為和衝動控制的問題。因此,我們研究對象為一般型病態性網路使用者。2.2 品牌行銷對於網路行銷影響 Duncan (2002)認為網路族群對於品牌強度,有如金字塔從底層的認知(可能在網路清單上) 、辨識( 驕傲展示品牌 )、接觸( 在購物時和公司溝通)、社群(彼此溝通) 、推廣(向大家推廣品牌 )。最高的顧客很少,表示他們已經變成推廣大使。根據 e Marketer(2007)的觀察報告顯示,美國利用網際網路發表商品口碑的4意見領袖人口在不斷成長中。雖然,目前關於這種傳播網路
14、口碑的網路意見領袖之驗證研究並不多,但在實務上,卻已有相當多的跡象顯示網際網路的普及,讓意見領袖的質與量產生改變(洪榮照,2008)。林思元(2007)在實證研究發現台灣表演藝術團體,亦常藉由網路行銷忠實觀眾能持續維持品牌經營關係。謝宜娟(2006)以服裝自創品牌研究顯示消費者瀏覽服飾自創品牌網站的族群多為 25 歲以下之年輕族群居多。並利用大型入口網站做為主要虛擬行銷通路且輔以實體店面增加網站廣告效益,說明品牌經營之重性。楊欣倫(2011) 以旅遊廣告調查網路成癮症與非網路成癮症發現前者對於網路銷活動高於後者。因此,我們假定:H1:網路成癮症對網路品牌行銷有正向的影響。H2:非網路成癮症對網
15、路品牌行銷有正向的影響H3a:(網路成癮症)網路品牌行銷對於行為態度有正向的影響。H3b:(非網路成癮症) 網路品牌行銷對於行為態度有正向的影響。H4a:(網路成癮症)網路品牌行銷對主觀規範有正向的影響。H4b:(非網路成癮症) 網路品牌行銷對主觀規範有正向的影響。2.3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s)學者Fishbein與Ajzen(1975)提出在理性行為假設之下,人們意圖做出任何可能的行動抉擇之前,會經過意識合理化的過程。TRA理論模型包含, 行為意圖是指個人從事某項行為之意願強度,而態度則指個人在特定行為表現時所擁有的正面或負面的感覺。 主觀規範指個
16、人在從事該項行為時,受他人影響認為該做或不該做,而這些人對當事者而言是重要的關鍵人物。另外行為信念與結果評估及規範信念與依從動機則是個別衡量態度與主觀規範的重要性。理性行為理論中三重要構面的模式意涵如下:2.3.1態度(Attitude Toward the Behavior ,AT )Fishbein 和Ajzen (1975)將態度分為兩種:行為傾向態度(Attitude Towardthe Behavior)及標的物傾向態度( Attitude Toward the Object),前者是指個體對行為持有的態度,後者是指個體對人、事、物或問題等不包括行為以外所持有的態度。Ajzen( 1
17、991)認為態度是指個人對於表現特定行為的正面或負面評價,例如:好/壞、有利/不利、快樂/痛苦。 Kotler( 1997) 認為態度(attitude)是一個人對某些物體或想法的持續性喜好或不喜好的評價、情感上的感受以及行動的意圖。態度在人們腦中形成一個架購:喜歡或不喜歡一個物體、接近它或遠離它。態度亦引導人們對相似的問題有一致性的行為。2.3.2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SN )主觀規範是指個人表現特定行為時,重要的他人或團體對個體之影響;主觀規範同時也隱含著個人從事某行為所預期到來自重要同儕或團體的社會壓力(Ajzen,1991)。上述之重要的他人或團體可視為參考群體,
18、Schiffman and 5Kanuk(2000 )認為主觀規範可藉由個體與其參考群體之關聯程度來衡量,其並將參考群體分為直接參考群體(如家人或朋友)及間接參考群體(如雜誌、書報等媒體)。2.3.3行為意向(意圖Behavior Intention,BI)意圖是個體欲從事某種行為的主觀機率(Fishbein and Ajzen,1975)。在計劃行為理論的模式中,是由態度、主觀規範及知覺控制行為共同決定個體行為意圖,該理論認為在有些時候態度、主觀規範或知覺行為控制三者之一即可決定行為意向,但有時候則是此三種因素同時影響意向。此外,Ajzen(1991)認為個體對某一行為之意向越強,代表它越有
19、可能去進行該行為。因此計劃行為理論認為個體的行為意向是預測行為的最佳變數(Fishbein and Ajzen,1975)。2.4 網路品牌與理性行為構面之關係討論在本節中,根據文獻探討及所建立之觀念性架構,針就網路品牌與理性行為間構面間之關係,發展出本研究之研究假設。2.4.1 態度與行為意向之關係潛在使用者的行為意向乃決定在主觀規範,既有使用者之行為意向則取決於其行為態度(Karahanna Karahanna et al., 1999),少數文獻呈現不顯著( Jackson,Chow Fishbein & Ajzen, 1975)。根據前述相關文獻的探討,本研究推論出研究假設:H6a:(
20、網路成癮症)主觀規範對 行為意向具有正向的影響。H6b:(非網路成癮症) 主觀規範對 行為意向具有正向的影響。3.研究方法3.1 研究架構本研究主要為探討網路成癮症及其非網路成癮症對網路行銷活動上的態度、主觀規範的差異,並影響到其最後的行為意圖與購買行為,檢驗在網路成癮者與一般消費者( 非網路成癮者)在其認知及購買行為上是否有所差異。綜上所述,本研究提出模型如圖1所示:6主觀規範網路品牌行銷行為態度行為意向圖 1 網路成癮症對於網路品牌行銷的影響網路成癮症H1H2H3H4H5非網路成癮症H6H1:網路成癮症對網路品牌行銷有正向的影響。H2:非網路成癮症對網路品牌行銷有正向的影響H3a:(網路成
21、癮症)網路品牌行銷對於行為態度有正向的影響。H3b:(非網路成癮症) 網路品牌行銷對於行為態度有正向的影響。H4a:(網路成癮症)網路品牌行銷對主觀規範有正向的影響。H4b:(非網路成癮症) 網路品牌行銷對主觀規範有正向的影響。H5a:(網路成癮症)行為態 度對行為意向具有正向的影響。H5b:(非網路成癮症) 行為態 度對行為意向具有正向的影響。H6a:(網路成癮症)主觀規範對 行為意向具有正向的影響。H6b:(非網路成癮症) 主觀規範對 行為意向具有正向的影響。3.2研究變數之操作型定義與衡量3.2.1網路成癮症之診斷標準網路成癮症之診斷標準係根據美國匹茲堡大學心理學者 Kimberly S
22、. Young(2010)所設計之評量問卷,題項共 20 題;普遍為大家所接受。 根據上述評量表,將每題分數相加(幾乎不會 1 分、偶爾 2 分、常常 3 分、幾乎常常 4 分、總是如此 5 分),所得的總分就是網路偏好指數 。分數之結果分析如下:(1)正常級(20-49 分):屬於正常的上網行為,雖然有時候會花了些時間在網路上消磨,但還有自我控制的能力。(2)預警級(50-79 分):正遭遇到因網路而引起的問題,雖然並非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還是應該正視網路帶來的人生衝擊。要有警覺,並改變上網習慣!(3)危險級(80-100 分):網路使用情形已成為嚴重的生活問題,應該評估網路帶來的影響,並且
23、找出病態性網路使用的根源。或許已經成為成癮者,恐怕需要很強的自制力才能回覆常態。建議趕快找專家協助。7依據分數達 80 分(含) 以上列為網路成癮症人員;未達 80 分者為非網路成癮症人員評分表如下。1.你會發現上網時間超過原先預計的時間嗎?2.你會放下該完成或執行的事而將時間用來上網嗎?3.你對上網的興奮感或期待遠勝於其他人際互動嗎?4.你會在網路上結交新朋友嗎?5.你會因為上網而被他人抱怨或指責嗎?6.你會因為上網而上學或上班遲到早退或缺勤嗎?7.你會不自主的檢查電子郵件信箱嗎?8.你會因為上網而使工作表現失常或成績退步嗎?9.當有人問你上網做些什麼時,會有所防衛或隱瞞嗎?10.你會上網尋
24、求情感支持或社交慰藉嗎?11.你會迫不及待的提前上網或一有機會就上網嗎?12.你會覺得少了網路,人生是黑白的嗎?13.若有人在你上網時打擾你,你會憤怒嗎?14.你會因為上網而犧牲晚上的睡眠嗎?15.你會在離線時仍然對網路活動的內容念念不忘嗎?16.當你上網時會一再延長自己上網的時間嗎?17.你曾嘗試縮減上網時間或不上網卻失敗的經驗嗎?18.你會試著隱瞞自己的上網時數嗎?19.你會選擇把時間花在網路上而不想出門嗎?20.你會因為沒上網而心情鬱悶、易怒或心神不寧嗎?3.2.2 網路品牌行銷Duncan (2002) 理論與洪榮照(2008)、林思元(2007)、黃萬傳等(2012)的實證研究,說明
25、品牌經營之重要性。我們採用黃萬傳等(2012)對於科技創新在社群網路行銷應用之研究之題項為網路品牌行銷之操作行定義;衡量標準為(1)非常不重要(2)不重要(3) 普通 (4)重要(5)非常重要。1.社群網路可作為企業(廠商)的宣傳工具之一。2.可以呈現企業(廠商)的風格/特色。3.塑造企業(廠商)良好形象,作為宣傳的訴求。4.建立口碑,提升企業(廠商)的知名度。5.培養潛在客戶,主動告知企業(廠商)優惠和訊息。6.建立與維繫關係,提升網友好感度及忠誠度。7.形成口碑行銷,培養出一群推廣大使。8.協助彙整企業(廠商)經營決策的意見。9.企業(廠商)產品推出顧客意向測試。10.吸引媒體報導,增加媒
26、體曝光度。83.2.3 行為態度操作型定義:網路行銷活動態度是衡量消費者對於網路上的廣告或行銷活動態度,當消費者瀏覽網路上的相關資訊,對廣告或是活動產生正面或負面的態度。 本研究採用黃萬傳等(2012)對於科技創新在社群網路行銷應用之研究時所發展之量表,用以衡量瀏覽者態度。衡量方式採用五點語意差異量表:(1)非常不重要(2)不重要(3) 普通 (4)重要(5)非常重要。1. 可以分享多年來蒐集企業(廠商)資訊之經驗。 2.可以提供網友企業活動的資訊。3. 記、分享企業(廠商)推出新產品或新議題引起網友興趣。4. 創造話題,增加網友詢問度。5.主動連結有關網友推薦自己企業(廠商)的社群網路或文章
27、,以增進溝通互動。6. 只要定期更新資料,可以一直吸引到客人。7. 對企業(廠商) 臉書累計的瀏覽人次(人氣) 為對你影響。8.曾為企業(廠商) 的促銷活動或周邊產品而發表文章。3.2.4主觀規範操作型定義:指個人對於是否採取某些特定行為時所感受到的社會壓力,亦即是那些對個人行為決策具有影響力的個人或是團體是否同意他的行為,因此在採取某行為之前,個人會預先主觀的判斷其他重要關係人是否會同意該行為(Fishbein and Ajzen, 1975)。 本研究採用Ajzen and Fishbein(1975, 1980)和Ajzen(1985, 1989)對主觀規範的定義和分類,同時使用其主觀規
28、範之衡量構面及問項,並依照本研究需求進行修改問項。衡量方式採用五點語意差異量表:(1)非常不重要(2)不重要(3)普通 (4)重要(5)非常重要。1.讓網友抒發內心真正的想法和建議。2.滿足網友對企業(廠商)的好奇心和疑慮。 3.主動告知其網友企業(廠商)社群網路的網址或相關訊息。 4.您的社群網路,是否已有網友彼此串連的現象,甚至形成群推廣大使。 5.藉由社群網路,經常與網友保持互動和維繫關係。 6.在意按時回覆留言或更新社群網路文章,以增進溝通互動。 7.對於網友不滿的留言或文章,皆會善意反映,以增進溝通互動。 8.可以直接接觸到網友,與其溝通和互動。3.2.5 行為意向操作型定義:Ajz
29、en(1991)認為若某人對某行為抱持的意圖越強,則代表他去從事該行為的機率越大,因為實際行為和行為意圖等二項因素有非常強烈之關係。另外根據學者Zeithaml(1988)所發展的問項,以考慮購買、願意購買、會有意願向別人推薦此三項消費者認知的問項進行衡量購買意願的高低,本研究將行為意圖的操作型定義與衡量變項如表所示。衡量尺度採用李科特5點尺9度量表,1分表示非常不同意、2分表示不同意、3分表示普通、4分表示同意、5分表示非常同意。如下表所示。1.瀏覽完網站文章後,我會考慮購買或參與該網站所敘述之資訊。2.瀏覽完網站文章後,我會願意購買或參與該網站所敘述之資訊。3.瀏覽完網站文章後,我願意向其
30、他人推薦該網站所敘述之資訊。3.2.6受測者的基本資料 此部份主要是紀受測者的基本資料,計畫從大專院校發放指本與網路受訪紀中得知受測者特徵;因此區分為:性別、教育程度、年齡與每月可支配所得等人口統計資料,說明如下: 1. 性別:區分為男性與性2個選項。 2. 教育程度:區分為高中職(含以下)、大專院校、研究所(含以上)3個選項。 3. 年齡:區分為20歲(含)以下、21-25歲、26-30歲、31-35歲、36-40歲、40歲以上6個選項。 4.每月所得:10,000元以下、10,00120,000元、20,00130,000元、30,00140,000元、40,00150,000元、50,0
31、0160,000 元、60,00170,000元、70,000元以上5. 平常上班/上課日(周一至周五)使用網路的平均時數:?(1) 1小時以內 (2) 1小時3小時 (3) 3小時5小時(4) 5小時7小時 (5)7小時以上6.假日(國定假日) 使用網路的平均時數:(1) 1小時以內 (2) 1小時3小時 (3) 3小時5小時(4) 5小時7小時 (5)7 小時以上7. 請問您大多數上網時,使用那些網路服務(可複選):檔案傳輸(FTP)、點對點檔案傳輸(P2P)、新聞網站、部落格、電子佈告欄(BBS)、即時通訊(如MSN)、線上遊戲、社群網站、一般瀏覽網站、線上通話(如skype)、電子郵件
32、、購物網站3.3 抽樣計畫本研究探討網路成癮者對網路行銷活動的感受,因此,網路上的消費者為最具代表性的樣本,在考量到研究成本和可行性的情況下,本研究以紙本發放大學生填答外結合網路社群發放受測者為研究對象。3.4資料分析方法3.4.1信(校) 度分析本研究採以因素分析法(Factorial Validity)來測量抽象概念、特質的程度為何,並採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及最大變異數轉軸法(Varimax)來萃取主要的構面因素;並測量構面之信度。3.4.2描述性統計分析在人口統計資料的部分,本研究可藉此瞭解樣本的性別、年齡、收入、網路使用平均時數、常
33、用網路服務,以及受詴者在不同心理變數操弄下,其行為意圖的結10果。3.4.3雙因子變異數分析(Two-Way ANOVA) 檢定多個個母體平均數是否相同的統計方法,因為統計資料會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而使個別觀察值產生差異,ANOVA 即是用以檢定這些差異是否顯著。而Two-Way ANOVA 也尌是在兩個分類變數中,檢定自變數與依變數的關係,可看出是否有交互作用,因此本研究將透過Two-Way ANOVA檢視交互作用與干擾效果。3.4.4簡單迴歸分析(Simple Regression) 迴歸分析除了能驗證兩變數間的相關程度外,更能夠進一步確定兩變數間的因果關係,或透過迴歸模型的建構來預測變數
34、的變化。簡單迴歸分析一般只包含一個因變數及一個應變數,且兩者間存在一個線性關係。執行迴歸分析時,變異數分析的F檢定值很高,其顯著水準小於0.05,則表示兩變數間存在很強的線性關係。若迴歸係數b相當顯著時,則表示依變數與自變數間存在強烈的線性關係。本研究將利用簡單迴歸分析來預測各變數間的因果關係。參考文獻一、中文文獻 方紫薇(2008):大一學生網路上不同來源之社會支持、網路沉迷及孤寂感之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1(2) ,139-168。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INC), 2010 年臺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 ,http:/.tw/download/200307/1001e.pdf
35、陳淑惠、翁儷禎、蘇逸人、吳和懋、楊品鳳(2003) 。中文網路成癮量表之編製與心理計量特性研究。中華心理學刊,45(3) ,279-294。 游森期(2001):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榮照 (2008),網路意見領袖之量表建構與特質探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林思元(2007) ,部落格在表演藝術網路行銷之使用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台灣黃萬傳、陳坤成、丁吉祥、張菁蓮(2012),科技創新在社群網路行銷應用之研究,皖台科技論壇,台中,台灣。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1),100年個人家戶數
36、位機會調查報告,台北,台灣謝宜娟 (2006),服飾自創品牌網路行銷之網站設計與管理研究,銘傳大學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碩士班,台北,台灣楊欣倫 (2011),網路行銷活動態度、主觀規範、自我建構、自我調節與行為意圖之研究以網路成癮症者為例,國立嘉義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嘉義,台灣二、英文文獻 11Ajzen, I., & Fishbein, M. (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Ajzen, I. (1991).The Theo
37、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2), pp.179-211Ajzen, I. (2002),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Self-Efficacy, Locus of Control,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2,665-683.Caplan, S. E. (2002).Problematic Intern
38、et use and psychosocial well-being development of a theory-based cognitive-behavioral measurement instrumen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Vol. 18, No. 5, pp. 553-575. Caplan, S. E. (2007).Relations among loneliness, social anxiety, and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Vol. 10
39、, No. 2, pp. 234-242 Chen, Shu-hui Eileen. (1999). English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in Taiwan: Problems, analysis and possible solu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first Anglo-Taiwan Symposium on Teacher Education, January 25-27. London, EnglandDavis, S. F., Smith, B., Rodrigue, K. and Pulvers, K. (
40、1999).An examination of Internet Usage in Two College Campuses.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Vol. 33, No. 2, pp. 257-260. Davis, R. A.(2001).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Vol. 17, No. 2, pp. 187-195. Davis, R. A., Flett, G. L. and Besser, A. (200
41、2).Validation of a new scale for measuring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implications for pre-employment screening.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Vol. 5, No. 4, pp. 331-345 Duncan,W. (2002). A simple model of global cascades on random network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99 (9): 57665
42、771Fishbien, M., &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Gray, J. G. and Gray, N. D. (2006). The Web of Internet dependency: Search results for the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
43、ealth and Addiction, 4, 307-318. Griffiths, M. D. and Dancaster, I. (1995).The effect of type a personality on physiological arousal while playing computer games. Addictive Behavior, Vol. 20, No. 4, pp.543-548 Goldberg, I. (1996).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Retrieved November 11, 2009, from Rider
44、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The Psychology of Cyberspace Web site: http:/www.rider.edu/users/suler/psycyber/supportgp.htmlHall, A. S. and Parsons, J. (2001).Internet addiction: college student case study using best practice in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12Counseli
45、ng. Vol. 23, No. 4, pp. 312-327 Huang, Y. R. (2006). Identity and intimacy cris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Internet dependenc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9(5), 571-576. Jackson, C. M., Chow, S., & Leitch, R. A. (1997),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Behavior Intension to
46、 Use An Information System, Decision Sciences, 28 (2), 357-389Kandell, J.J.(1998). Internet addiction on campus: the vulner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1), pp. 1117 Karahanna, E., Straub, D. W., & Chervany, N. L. (1999).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option across time: A c
47、ross-sectional comparison of pre-adoption and post-adoption beliefs. MIS Quart, 23(2), 183-213. Kimberly S. Young, (1996).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new clinical disorder. Published in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Vol. 1 No. 3., pages 237-244 Kimberly S. Young ( 2010).Crist
48、iano Nabuco de Abreu. Internet Addiction: A Handbook and Guide to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John Wiley and Sons.Ko C.H., Yen J.Y., Chen C.C., Chen S.H., Yen C.F. (2005). Propose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Internet addiction for adolescents.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93(11), 728-733. Kraut
49、 R., Patterson M., Lundmark V., Kiesler S., Mukopadhyay T., and Scherlis W. (1998).Internet paradox: 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Vol. 53, No. 9, pp. 1017-1031 Kotler, P. (1997). Marketing management :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9th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Morahan-Martin, J., & Schumacher, P. (2000). Inc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thological inter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