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淮南师范学院关于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通知各系、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本科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要求,学校决定对我校本科各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全面修订,现将淮南师范学院修订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发给你们,各系在修订教学计划时参照执行。二六年八月二十三日2淮南师范学院修订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学计划是保证教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 号)文件精神,更进一步根据学校各专业定位、改进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2、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人才培养规格多元化的要求,特对教学计划的修订原则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落实教学质量观、人才培养观,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加强专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基本原则1.更新教育观念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观,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积极探讨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构建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
3、展的教育培养体系,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市场的需求。2.体现专业培养特色根据学校办学实际,认真分析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科学地确定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改革 办学理念,挖掘教学资源,体 现 独特的专业培养思路,将办学优势和特色反映在教学计划中。3.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1)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加大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力度。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定位,将培养目标落实在课程体系当中; 构建好专业主要课程体系,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建设的基本要求;着力加强专业主干课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建设;科学地设置反映本专业的学术性课程,加强 学位课程的教学管理。 (2)以专业主要课程为中心,
4、以围绕学生能力培养的专业主干课程为支撑,科学地设置课程模块,构建能够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根据教育部专业设置的有关规定,各专业主要课程开出率要达到 100%;要抓住主要课程3进行课程整合,避免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防止“ 因人设课”和“因无人不设课”的情况出现。(3)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 200416 号),满足课程设置要求,大力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节,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与实践课有机结合,提高大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根据教育部、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就业指导课、军事理论课、公共艺术课等有关文件精神,将就业指导、国
5、防与安全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等课程作为必修课开设;继续通过开设公共艺术素质选修课程,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加 强艺术教育,将之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要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注意培养计划中各个教学环节的合理安排和整体优化,减少 课内学时总量,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合理确定各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时比例结构,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切实加强实验、 见习、 实习 、社会 实践、毕业设计 (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保障各环节的时间和效果,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出发,提出各专业实习、实验的具体要求,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5.推
6、进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1)从我校实际情况出发,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允许并鼓励部分专业进行学分制试点, 实行学分制管理。(2)逐步实施专业大类招生,加强通识教育,在相关的学科之间构建共同的知识结构和基础平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3)全面落实高等学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并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的教学与管理,对原教学计划中六大类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进行整合,继续扩大公共选修课的数量和门类。(4)拓展第二课堂教学内容,规范教学环节,加强教学管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三、基本框架及课程结构1. 基本框架(1)学分:总学分为 1605 学
7、分, 15-18 学时计 1 学分。4(2)学时:文科类专业 255050 学时,理工科 类专业 265050 学时,其中必修课约占 75%左右,选修课约占 25%左右。每学时按 50 分钟计算。(3)教学进程:师范类各专业全学程共 159 周(包括机动 4 周) 。其中课堂教学 123 周, 实践教学 18 周,入学教育及军事教育 2 周,复习考试 12 周;非师范类各专业全学程共 159 周(包括机动 5.5 周)。其中课堂教学 123 周,实践教学 18周,入学教育及军事教育 2 周,复习考试 10.5 周。2.课程结构课程结构主要由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程三大模块组
8、成,综合素 质课程贯穿整个教学计划。三大课程模块涵盖的所有课程,以必修(公共必修、专业必修)和选修(限制选修、任意选修)加以分类。(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是向学生传授与未来工作有关的、自然和社会领域的、带有基本规律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开设这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人才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它主要包括“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文化素质教育、以及大学科门类必修的基础课程。(2)学科专业主要课程学科专业主要课程涵盖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是按学科门类或一级学科、相近相关专业打通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模块,它与公共基础课一起为学生构筑学习专业知识而必须掌
9、握的、宽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所学的专业知识中相对比较稳定,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应在 10 门左右;专业主干课的设置宜少而精,原则上设 5-6 门左右; 专业课程中学位课程以 10 门左右为宜。(3)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是构建在前两个平台基础上,提供与学生社会生活和职业有密切关系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或为加深专业方向或特色的专业课程群,各专业应设置不少于 2 个专业方向的课程群。3.实践教学环节(1)模块构成实践教学环节模块由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两块构成。专业实践:师范类专业实践环节主要有:学科实验课;教育见习和实习;现代教育技术技能课;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设计)等。非师
10、范5专业实践环节主要有:学科实验课;专业见习和实习;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设计)等。社会实践:主要有生产劳动、社会(教育)调查、参观访问和社会服务等。社会实践可适当安排在假期中进行。(2)具体安排和基本要求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安排要根据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的特点,确定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途径和方法,使之系列化、科学化。学科 实验课: 实验教学应严格学生实验分组,开足实验课学时,保证教育部颁布实验大纲规定的实验开出个数;实验学时数超过 30 学时课程,实验课程要单独设置;在明确实验学时的同时应注明所必须完成的实验项目数,切实保证专业实验课教学质量。要创造条件安排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在高年级开设
11、有助于学生实验能力提高的系列实验选修课。师范 类专业见习、 实习:教育见习 12 周,一般安排在第 5、6 学期;实习为 8 周, 时间安排在第 7 学期。 非师 范类专业见习、实习:专业见习按专业性质不同安排在不同学期,时间一般为 1-2 周; 专业实习安排在第 8 学期,时间为 8 周。 学年 论文与毕业论文(设计):所有专业均应完成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设计)。学年 论文布置工作应在第 5 学期开始,第 6 学期完成;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应在第 7 学期开始进行,第 8 学期完成,时间总计为 10 周( 第 7 学期 2 周,第 8 学期 8 周) 。四、修订教学计划的具体要求1.教学计划的
12、修订在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教务处提出教学计划修订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基本格式,会同各教学单位及时分析、研究和解决修订工作中的共性问题。2.各系要成立以系主任为组长的教学计划修订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单位本科专业的教学计划修订工作,及时分析、研究和解决修订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确保修订工作的顺利实施。3.各教学单位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吸收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师范教育面向 21 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成果,深入了解同类院校相关专业教学计划。结合我院目前师资、教学资源状况及毕业生的服务面向等实际6并考虑到发展的需要,充分论证专业培养目标,科学设置课程和教学环节。4.
13、相关教学单位根据修订意见的要求,完成本单位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用 A4 纸打印后报教务处,同时报送 电子文档一份。5. 在修订教学计划的同时,相关教学单位要组织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教学大纲、 课程简 介等教学基本文件。教学计划一经修订完成,应保持相对稳定,任何开课单位和任课教师均不得随意变动。6. 修订后的教学计划从 2006 级学生起执行。教学计划的格式和课程编码要求7专业( 师范、非 师范本科)教学计划专业代码:一、专业简介(200 字左右)二、培养目标和要求三、修业年限、学时、学分四、专业类别及授予学位五、主干学科、相近专业六、主要课程简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 课程性质、
14、课程主要内容简介七、主要专业实验:按培养要求列出八、参考教材(要求列出两门以上)九、教学计划表(见附表 1- ) 表 1:专业教育时间分配表表 2:专业课程结构及学时分配表表 3:专业(师范、非师范)公共课程设置一览表 表 4:专业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课程编码说明8课程编码说明的目的是便于分类输入计算机,方便检索。课程编码:公共课程设 8 位数字,不要第 6 位( 全校统一),专业课程设 9 位数字,具体说明如下: 1. 2 3. 4 5. 6 7 8. 9第 1.2 位数字代表系别,分别为政法系(01)、中文系(02)、外语系(03)、教育系(04) 、数学系(05)、物理系(06) 、化生系
15、 (07)、信息技术系(08)、美术系(09) 、体育系(10) 、音乐系(11)、经济 管理系(12) 、职业技能训练中心(13)。第 3.4 位数字代表一级学科,分别为哲学(01)、经济学(02)、法学(03)、教育学(04) 、文学(05)、历史学 (06)、理学 (07)、工学 (08)、农学(09) 、医学 (10)、管理学(11)。第 5.6 位数字代表专业,其中第 5 位分别为师范本科(1)、非师范本科(2)、师范专科(3) 、非师范专科(4) ,第 6 位为专业代码的末位数字。 (参见本科各专业编码)第 7 位数字代表课程类型,分别为公共必修课(0)、专业必修课(1)、限定选修
16、课(2) 、任意选修课(3) 、实践实验课(4) 。第 8.9 位数字代表课程序号,分别按开课顺序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顺序依次编为 01-99。跨系开设课程的课程编码由学生所在系编制,第 1.2 位数字为开课系的编码,第 3.4 位数字代表一 级学科,第 5.6 位数字代表专业,第 7 位数字代表课程类型,第 8.9 位数字代表课程序号。如化学专业(师范)开设“ 高等数学”,课程编码为 0 5 0 7 1 1 01数学系 理学 师范 化学专业 开课顺序专业代码 为第 1最后数字9各专业编码序号 一级 二级 专业 编码1 经济学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0201022 法学类 法学 0301013
17、 社会类 社会工作 0303024 政治学与行政学 0304015法学政治学 思想政治教育 0304046 教育技术学 0401047 教育学 小学教育 0401058 体育教育 0402019教育学体育学 社会体育 04020310 中国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 05010111 外国语言文学 英语 05020112 新闻传播学 广告学 05030313 音乐学 05040114 音乐表演 05040315 美术学 05040616文学艺术类艺术设计 05040817 数学与应用数学 07010118 数学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 07010219 物理学类 物理学 07020120 化学 07030
18、121 化学类 应用化学 07030222 材料科学类 材料化学 07130223 生物学类 生物科学 07040124理学电子信息科学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07120125 自动化 08060226 通信工程 08060427工学 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060528 农学 环境生态类 园林 09040129 会计学 11020330 工商管理类 市场营销 11020231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公共事业管理 11030210表 1 专业(师范)教育时间分配表一 二 三 四 学 年学 期项 目1 2 3 4 5 6 7 8合计入学教育军事理论军事训练2 2课堂教学 15 18 18 18
19、 18 18 10 8 123复习考试 1 1 1 1 1 1 1 1 8专业见习 各专业的专业见习可自行安排在不同学期内进行,时间为 2 周。(2)专业实习 8 8社会调查 时间为 4-6 周,主要安排在假期,也可结合专业实习进行。 (4)教育调查 时间为 2 周,主要安排在假期,也可结合教育实习进行。 (2)生产劳动 (1) (1) (2)创新实践活动 (1) (1) (1) (1) (1) (1) (1) (1) (8)学年论文 第五学期开始,第六学期完成 (5)实践教学毕业论文 (2) 8 8 + (2)就业指导与实践 (1) (1) (1) (1) (1) (1) (1) 2 2+(
20、7)教育周数小计 18 19 19 19 19 19 19 19 151+(32)机 动 1 1 1 1 1 1 1 1 8合 计19 20 20 20 20 20 20 20159+(32)注:学年论文安排在第 5 学期开始,第 6 学期完成,各专业视其特点安排选题、开题、论文指导等工作。11表 1 专业(非师范)教育时间分配表一 二 三 四 学 年学 期项 目1 2 3 4 5 6 7 8合计入学教育军事理论军事训练2 2课堂教学 15 18 18 18 18 18 18 123复习考试 1 1 1 1 1 1 1 7专业见习 各专业的专业见习可自行安排在不同学期内进行,时间为 2 周。
21、(2)专业实习 8 8社会调查 时间为 4-6 周,主要安排在假期,也可结合专业实习进行。 (4)教育调查 时间为 2 周,主要安排在假期,也可结合教育实习进行。 (2)生产劳动 (1) (1) (2)创新实践活动 (1) (1) (1) (1) (1) (1) (1) (1) (8)学年论文 第五学期开始,第六学期完成 (5)实践教学毕业论文 (2) 8 8 + (2)就业指导与实践 (1) (1) (1) (1) (1) (1) (1) 2 2+(7)教育周数小计 18 19 19 19 19 19 19 18 150+(32)机 动 1 1 1 1 1 1 1 2 9合 计 19 20
22、20 20 20 20 20 20 159+(32)注:学年论文安排在第 5 学期开始,第 6 学期完成,各专业视其特点安排选题、开题、论文指导等工作。12表 2 XX 专业(师范)课程结构及学时分配表各学期教学周学时 各类课程学时及学分 比例(%)学期周 学 时 课程类型一15二18三18四18五18六18七10八8讲授 实验实践 学时 学分 学时 学分公共必修公共选修专业必修专业选修合 计注:各学期周学时计算公式为:周学时=(讲授学时+实践学时)教学周数表 2 XX 专业(非师范)课程结构及学时分配表各学期教学周学时 各类课程学时及学分 比例(%)学期周 学 时 课程类型一15二18三18
23、四18五18六18七18八 讲授 实验实践 学时 学分 学时 学分公共必修公共选修专业必修专业选修合 计注:各学期周学时计算公式为:周学时=(讲授学时+实践学时)教学周数13表 3: XX 专业(师范)公共课程设置一览表开课学期和周学时 考核学期类别课程编码课 程 名 称总学时讲授学时实践学时学分 一15二18三18四18五18六18七10八8考查 考试形势与政策 (123) (123) (1) (1) (1) (1) (1) (1) (1) (1) 1-8就业指导 ( 30) ( 30) 1-6学 期 每 学 期 1个 专 题 , 第 7学 期 4个 专 题 , 每 个 专 题 3学时 ,
24、共 30学 时 7国防教育安全教育 (30) (15) (15) (2) 101032001 思想品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45 45 3 3 101012002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54 54 3 3 201031004毛泽东思想概论、邓 小 平 理 论和 “三 个 代 表 ”重要 思 想 概 论54+(36) 54 (36) 6 3 301031005 中国近代史 纲要 36 36 2 2 403052007 大学英语 276 276 (69) 14 4+(1) 4+(1) 4+(1) 4+(1) 1-34统 测10042008 体 育 138 138 6 2 2 2 2 1-4040710
25、09 心理学 54 54 3 文 3 理3文 4 理 504041010 教育学 54 54 3 文3理 3 文 5 理 613051012 教师口语 3036 文 30理 36 2 文 2 理 2文1理 208082010 计算机应用 基础 132 81 51 6 3+1 2+2 等考08041407 现代教育技术 36 16 20 2 文 2 理 2文5理 6公共必修课小计 909915 838844 71 5001032006 当代世界经济 与政治 36 36 2 2文选 502052210 大学语文 36 36 2 2 2文化素质教育课 (80) (80) 43-6 学期开课,选 4
26、门课程, (书法基础课必选)每门课 20 学时 3-6公共选修课小计 72 72 8军训 第 1 学期,2 周学年论文(设计) 第 5-6 学期 2 6教育实习 第 7 学期,8 周 8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设计) 第 8 学期,8 周 6合 计 981987 910916 71 74注: 1、凡()内标注的学时不计入总学时。2、形势与政策、就业指导,每学期分专题安排讲授内容。14表 3: XX 专业(非师范)公共课程设置一览表开课学期和周学时 考核学期类别课程编码 课 程 名 称总学时讲授学时实践学时学分 一15二18三18四18五18六18七18八(16)考查考试形势与政策 (123) (12
27、3) (1) (1) (1) (1) (1) (1) (1) (1) 1-8就业指导 (30) (30) 1-6学 期 每 学 期 1个 专 题 , 第 7学 期 4个 专 题 , 每 个 专 题 3学 时 ,共 30学 时 7国防教育安全教育(30) (15) (15) (2) 101032001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5 45 3 3 1010120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54 54 3 3 201031004毛泽东思想概论、邓 小 平 理 论 和“三 个 代 表 ”重 要思 想 概 论54+(36) 54 (36) 6 3 301031005 中国近代史 纲要 36 36 2 2 40
28、3052007 大学英语 276 276 (69) 14 4+(1)4+(1)4+(1)4+(1)1-34统 测10042008 体 育 138 138 6 2 2 2 2 1-404072009 大学生心理健康36 36 2 2 508082010 计算机应用基础132 81 51 6 3+1 2+2 等考公共必修课小计 771 720 51 4201032006 当代世界经济 与政治 36 36 2 2文选 502052210 大学语文 36 36 2 2 2文化素质教育课 (80) (80) 43-6 学期开课,选 4 门课程,每门课 20 学时 3-6公共选修课小计 72 72 8军训
29、 第 1 学期,2 周学年论文(设计) 第 5-6 学期 2 6专业实习 第 8 学期,8 周 8 8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设计) 第 8 学期,8 周 6 8合 计 843 792 51 66注: 1、凡()内标注的学时不计入总学时。2、形势政策、就业指导,每学期分专题安排讲授内容。15表 4: XX 专业(师范)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开课学期和周学时 考核学期类别 课程编码 课 程 名 称总学时讲授学时实践学时学分 一15二18三18四18五18六18七10八8考查考试必修课小计方向一方向二选修课小计军训学年论文(设计)专业实习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设计)总计16表 4: XX 专业(非师范)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开课学期和周学时 考核学期类别 课程编码 课 程 名 称总学时讲授学时实践学时学分 一15二18三18四18五18六18七18八 考查考试必修课小计方向一方向二选修课小计军训学年论文(设计)专业实习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设计)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