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 2008-2020)( 2013年调整)文本 图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4年 9 月I 目 录调 整 说 明 1第一章 总 则 .3第一节 发展基础 3第二节 战略意义 4第三节 指导思想和原则 5第四节 规划范围和期限 6第五节 规划强制性内容 7第二章 城市群发展战略目标 .8第一节 战略定位 8第二节 战略重点 8第三节 发展目标 9第三章 城市群核心区发展战略和空间规划 12第一节 核心区空间发展战略 .12第二节 核心区发展规模 .13第三节 核心区空间功能分区 .13第四节 核心区生态系统 .15第五节 核心区空间发展结构 .16第六节 核心区城市职能
2、结构 .17第七节 核心区创新发展区域 .19第八节 湘江整治与提升转型 .20第九节 核心区城乡功能布局 .22第十节 乡村地区发展 .23第四章 城市群区域统筹发展战略 25第一节 总体发展思路 .25第二节 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26第三节 重点城镇发展定位 .28第四节 产业分工与布局 .31第五节 交通建设 .32第六节 生态保护建设 .32第七节 长株潭三市城乡统筹发展策略 .33第八节 功能拓展区分区发展指引 .34第九节 外围协作区战略节点发展指引 .35第五章 城市群发展支撑体系 37第一节 产业发展 .37II 第二节 交通规划 .39第三节 基础设施 .44第四节 公共服务
3、 .48第五节 资源利用 .49第六节 环境保护 .51第六章 规划的环境影响与评价 55第一节 资源环境促进与约束因素分析 .55第二节 规划与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协调性分析 .55第三节 规划环境影响分析 .56第四节 生态环境建设保障措施 .57第七章 规划实施保障 59第一节 近期行动 .59第二节 法制保障 .61第三节 组织保障 .62第四节 政策机制保障 .63第五节 示范区优化发展保障 .66- 1 -调 整 说 明2008 年 经 国 务 院批准 实 施的 长 株潭城市群区域 规 划( 2008-2020 年) (以下 简 称 08 版区域 规 划), 对长 株潭城市群社会 经济
4、发 展起到了重要的指 导 作用。但在近五年的 规 划 实 施中,也出 现了一些 问题 ,比如:城市群一体化 进 展滞 缓 ,两型 发 展的 转 型 压 力大,中心城市交通枢 纽 地位仍然偏低, 发 展与保 护 的矛盾依旧突出, 资 源 紧 缺与利用低效并存。尤其是 绿 心的 创 新 发 展未得到充分体 现 ,加大了 绿 心保 护 的困 难 ;示范区作 为 两型 发 展的重要 载体,却面 临 政策空心化和两型主 题 淡化等弊病。同 时 ,08 版区域 规 划的 实 施也正面 临 新的形 势 与背景:一是中国日益提升生 态 文明建 设 的地位, 强调发 展模式 转 型,湖南省也相 应 提出了 “三
5、量 齐 升 ”的 战 略和 “小康两型崛起 ”的 “三湘梦 ”,这 将有力促 进长 株潭两型 试验实现 借力突 围 ;二是中国突出城市群 战 略, 强调 城市 间 的 协 同、分工,而 长 株潭属于先天的 组 合城市格局,具 备 多中心、网 络 化 发 展的客 观优势 ;三是十八大三中全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将 进 一步激活 长 株潭的 创 新精神;四是 2013 年国家提出 “长 江中游城市群 ”和依托 长 江建 设 中国 经济 新支撑 带 的区域 纵 深 发 展 战 略, 这对处 于 “东 部和中西部 过 渡带 、长 江和沿海开放 经济带结 合部 ”的 长 株潭 带 来了重大机遇。因此
6、, 08 版区域 规 划批复 实 施以后, 长 株潭城市群社会 经济发 展面 临许 多新情况、新 问题 ,需要及 时对 区域 规 划中不适 应 的内容 进 行 补 充、完善和修正,保 证 区域 规 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充分体 现 区域 规 划在城市群 发 展中的 统领 作用。按照湖南省政府- 2 -的要求, 长 株潭两型委 组织 开展了本次区域 规 划 调 整工作。本次 规 划 调 整基本延 续 了 08 版 规 划的空 间层 次和 结 构, 进一步 强 化了空 间协调 的措施。并重点从四个方面 对 08 版 规 划 进行了 调 整和深化:一是 结 合国家与湖南 战 略要求, 进 一步完善目
7、标 指 标 ;二是 结 合 长 株潭的不足与 优势 ,进 一步 优 化 战 略路径;三是 结 合政府 职责 和地方需求, 进 一步 强 化行 动 工程;四是 结 合改革 导 向和关 键 弊端, 进 一步注重机制 创 新。调 整后的区域 规 划成果包括文本、 图 集、 说 明 书 和 专题报 告。文本中 带 下划 线 部分 为 修改后的内容,楷体字部分 为 新增内容。- 3 -第一章 总 则第一节 发展基础长 株潭城市群位于京广 经济带 、泛珠三角 经济 区、 长 江 经济带 的 结 合部,具 备 建 设 区域性中心城市群、影响和 辐 射四方的区位 优势 。长 株潭城市群内部 结 构 紧 凑、区
8、位条件 优 越,自然 资 源丰富,生 态环 境良好, 历 史文化特色 鲜 明,是国家不可多得的城市群资 源。2007 年, 长 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 为 “两型 ”社会建 设综 合配套改革 试验 区, 这 是国家 实 施 “中部崛起 ”战 略的重大 举 措,是国家在新 时 期 赋 予 长 株潭城市群的重要 历 史使命,也是 长 株潭城市群 进 入国家重大 战 略布局, 实现 又好又快 发 展的新机遇。自 08 版区域 规 划 实 施以来, 长 株潭城市群在社会 经济发 展和改革 创 新探索两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 长 株潭城市群社会 经济发 展取得 长 足 进 步,生 态环 境保
9、护 治理成效 显 著,基 础设 施建 设进 展明 显 ,体制机制 创 新取得一定的突破,两型示范区成 为带动 全局 发 展的有效抓手。但是, 长 株潭城市群 发 展也面 临 部分 问题 。城市群一体化 进程相 对 滞 缓 ,经济发 展 转 型仍然 艰难 ,中心城市的枢 纽 地位偏低,发 展与保 护 的矛盾依旧突出, 资 源 紧 缺与利用低效并存。 这 些 问题 制 约 了 长 株潭城市群的 进 一步提升,也是 长 株潭城市群未来 发展必 须 突破的 “瓶 颈 ”。- 4 -专栏 1 长 株潭城市群概况长 株潭城市群是以 长 沙、株洲、湘潭三市 为 依托, 辐 射周 边 岳阳、常德、益阳、衡阳、
10、娄底五市的区域, 总 面 积 9.68 万平方公里,人口 4047万,分 别 占全省的 45.8%和 61%。2013 年,城市群 实现 GDP19645.39亿元,占全省 80.2%。其中,作 为 城市群核心的 长 株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不足 40 公里,既有 绿 色 带 隔离,又有高速路网 联 接,是不可多得的 优质 城市群 资 源。 长 株潭三市 总 面 积 2.8 万平方公里,人口 1373.6 万,分 别 占全省 13.3%和 20.8%,2013 年 长 株潭三市 实现GDP10539.19亿 元,占全省 43 %。区域内盆地与丘陵 间错 、城 镇 与 乡 村交 织
11、 ,形成独特的空 间组 合;良好的山体、水域、 绿 心生 态 开敞区,构成独特的生 态 本底, 农业 科技、市 场 体系、物 质 装 备 和基 础设 施等基 础 条件较 好。京广、浙 赣 、湘黔、湘桂等 铁 路干 线 交 汇 ,京珠、上瑞高速及106、107、319、320 四条国道 贯 通,水运内 联 湘 资 沅澧、外达 长 江, 2013年黄花国 际 机 场 旅客吞吐量达到 1600 万人次,在中部排名第一。集中了全省 3/4 的研 发 人 员 、80%的科技成果。湖南多年推 进长 株潭 经济 一体化,是 “中国第一个自 觉进 行区域 经济 一体化 实验 的案例 ”。第二节 战略意义长 株
12、潭城市群正 处 于工 业 化中期 阶 段,兼具 东 部 发 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 发 展特征。加快 长 株潭城市群 发 展,既关系到湖南自身 发 展,也 是落 实 国家中部崛起 战 略的需要,是促 进东 中西区域 协调发 展的重要 实 践。 积 极推 进资 源 节约 型和 环 境友好型社会建 设综 合配套改革 试验 ,加快 长 株潭城市群率先 发 展,能 够为 全国探索 资 源 节约 和 环 境友好的体制机制提供示范, 为 中部欠 发 达地区推 进 新型工 业 化、 新型城 镇 化 积 累 经验 ,为 全国探索区域 协- 5 -调发 展新模式做 贡 献。第三节 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指 导 思想高
13、 举 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伟 大旗 帜 ,以 邓 小平理 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 发 展 观为 指 导 ,全面 贯彻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进 一步解放思想, 锐 意改革,加快 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促 进经济 社会 发 展与人口 资 源 环 境相 协调 ,切 实 走出一条有 别 于传统 模式的工 业 化、 城 镇 化 发 展新路,全面提升城市群 综 合 实 力和 竞 争力, 带动实现 富民 强 省、科学跨越, 为 全国科学 发 展提供示范, 积 累 经验 。二、 发 展原 则坚 持以人 为 本、改革 创 新。 以改革 为动 力,通 过 体制机制和 观 念 创 新,形成促
14、进 又好又快 发 展、增 进 人民福祉的制度 优势 ,带动 全省科学跨越 发 展。坚 持全面 统 筹、 协调发 展 。实 施 优势优 先,兼 顾 周 边 地区, 辐 射 带动 全省, 实现 城 乡统 筹、 优势 互 补 、资 源共享、互利共赢 。坚 持因地制宜、 强 化两型 。按照两型 发 展要求, 加快推进 新型工 业 化、 新型城 镇 化 ,构建 优势 突出、特色 鲜 明的 产业 体系,布局合理、集 约发 展的城 镇 体系。 创 新流域治理、生 态 网 络 建 设 、有序开 发 机制,展 现 湖南山水、生 态 、经济 、文化特色。坚 持政府引 导 、市 场 推 动 。加 强 省 级统 筹
15、协调 ,充分 发挥 各市在改革建 设 中的主体作用。 强 化 规 划、政策等的科学引 导 ,发挥 市 场 配置 资 源的决定性作用, 促 进 生 产 要素自由流 动 。- 6 -第四节 规划范围 和期限一、 规 划范 围长 沙、株洲、湘潭、衡阳、岳阳、常德、益阳、娄底八市行政 辖区, 约 9.68 万平方公里。本次 规 划分 为 三个空 间层 次:1、城市群核心区:涵盖 长 沙、株洲、湘潭市区, 浏 阳市、醴陵市、韶山市、湘 乡 市、宁 乡县 、长 沙 县 、株洲 县 、湘潭 县 、赫山区、云溪区、湘阴 县 、汨 罗 市、屈原管理区的一部分, 总 面 积 8448.18平方公里。是本次 规 划
16、的重点区域。专栏 2 长 株潭城市群核心区面 积 一 览 表地 区 面 积 (k ) 地 区 面 积 (k )长 沙市区 1917.63 湘潭 县 675.04株洲市区 863.12 湘 乡 市 308.20湘潭市区 657.40 韶山市 155.80长 沙 县 1218.8 赫山区 228.50浏 阳市 427.10 湘阴 县 378.64宁 乡县 317.31 汨 罗 市 204.00株洲 县 274.97 云溪区 23.68醴陵市 725.80 屈原管理区 72.19合 计 :8448.182、功能拓展区:包括核心区以外的 长 沙、株洲、湘潭三市市域,益阳市的 资 阳区、赫山区、桃江 县
17、 ,娄底市区和双峰 县 ,岳阳的湘阴 县 和汨 罗 市,面 积 21674 平方公里。- 7 -3、外 围协 作区, 长 沙、株洲、湘潭、衡阳、岳阳、常德、益阳、娄底八市行政 辖 区范 围 内,核心区与功能拓展区以外的地区,面积约 6.67 万平方公里。二、 规 划期限近期 2013 年 2015 年;远 期 2016 年 2020 年;远 景 2020 年以后。第五节 规划强制性内容一、区域内必 须 控制开 发 的区域。包括: 风 景名 胜 区、自然保护 区、 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公益林区、 退耕 还 林地区、湿地、水源保 护 区、基本 农 田保 护 区、生 态 敏感区、 维护 生 态 系
18、统 完整性的生 态 廊道和 绿 地,其它禁止开 发 、限制开 发 地区。二、区域性重大基 础设 施的布局。包括:高速公路、干 线 公路、铁 路、港口、机 场 、区域性 电 厂和高 压输电 网、天然气 门 站与主干管、防洪、滞洪、水利枢 纽 、区域引水等工程。 三、涉及相 邻 城市的重大基 础设 施布局。包括:城市取水口、城市 污 水排放口、城市垃圾 处 理 场 等。 四、 规 划期限内城市建 设 用地的 发 展 规 模、方向等。本规划强制性内容(详见附表:区域规划强制性内容一览表)是对区域规划实施进行监督管理的基本依据。 对违 反本 规 划 强制性内容的地区和 单 位,要公开曝光,依法追究直接
19、 责 任人和相关 领导 的 责 任。- 8 -第二章 城市群发展战略目标第一节 战略定位长 株潭城市群的 战 略定位是:全国 “两型 ”社会建 设 的示范区,中部崛起的重要增 长 极,全省 新型城 镇 化 、新型工 业 化和新 农 村建 设 的引 领 区,具有国 际 品 质 的 现 代化生 态 型城市群。长 株潭城市群的功能目 标 是:全国城市群 协 同 发 展的先行区,全国生 态 文明建 设 的 样 板区, 长 江 经济带 承 东 启西的支撑区,内陆 开放与自主 创 新的先 导 区,全省率先 迈 向基本 现 代化的引 领 区。第二节 战略重点长 株潭城市群 总 体 发 展 战 略 为 :建
20、设 “两型 ”社会、 实现 科学跨越。 战 略重点是:坚 持核心 带动 ,促 进 跨越 发 展。加 强 城市群核心区的 规划建 设 ,作 为 建 设 “两型 ”社会的基 础 平台、区域 发 展重点和一体化建 设 的空 间载 体,大力推 进综 合配套改革方案的 实 施, 实现优势 地区率先 发 展, 带动长 株潭城市群和全省跨越式 发 展。加 快 产 业 “两 型 化 ”,推 进 新 型 工 业 化 。发 挥 科 技 创 新 的 先导 示 范 作 用 ,依 靠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自 主 创 新 和 信 息 化 ,加 快 新 型 工业 化 进 程 ,重 点 发 展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21、和 现 代 服 务 业 ,提 升 基 础 工 业 ,发 展 现 代 农 业 。强 化生 态 格局和湘江治理,塑造高品 质 生 态环 境。以 “南治水 为 主、北治气 为 主 ”为 原 则 ,突出湘江 综 合治理。以 “强 化生 态- 9 -特色,彰 显 湖湘魅力 ”为 原 则 ,合理利用 长 株潭 三市 结 合部的空 间开放式 绿 心、湘江生 态带 等生 态 区域,打造人与自然和 谐 相 处 、布局合理、生 态 良好、 环 境 优 美、适宜人居的生 态环 境。发 展社会事 业 ,推 动 城 乡 和 谐 。促 进 社会就 业 更加充分,构建更加合理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 进 教育、文化
22、、卫 生、体育等社会事 业发 展。建立以工促 农 、以城 带乡 的 长 效机制,加快 绿 色低碳小城 镇 建 设 ,改善 乡 村地区生活 环 境,推 进乡 村 产业发 展和 劳动 力 转 移, 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 。坚 持集 约发 展,促 进 能源 资 源 节约 利用。构建城 镇紧 凑发 展的空 间结 构,推 动 土地、水、能源等 资 源集 约节约 利用,加快开 发 利用太阳能、 浅 层 地能、 风 能、生物 质 能等新能源。建 设综 合交通体系,提高城 乡 运行效率。 以一体化交通网 络 、公共交通体系和智能交通建 设为 重点, 优 先城 际轨 道、城 际快速道路建 设 ,将城市交通体系向
23、 乡 村地区延伸, 协调 城 乡 空 间资 源开 发 。提升存量空 间 、创 新增量空 间 ,推 进 空 间 高效利用。整合 现 有工 业 园区,建立 产业 退出机制,淘汰 “两高 ”、“五小 ”企 业 。加快旧城和城中村改造,整合 乡 村居民点。探索土地、能源、水 资 源节约 和 生态建设、环 境保护 、城 乡统 筹 发 展的新模式,形成符合“两型 ”社会要求的新型城 乡 空 间 形 态 。第三节 发展目标近期目 标 。到 2015 年, 试验 区建 设 纵 深推 进 ,资 源 节约 、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改革取得 显 著成效, 产业转 型和城市群一体化发 展取得明 显进 展,两型化的 产业结
24、 构、增 长 方式和消 费 模式初步形成, 创 新和开放能力有所提升,在全省率先 实现 全面小康。 长- 10 -株潭三市的 人均 GDP 达到 9 万元,城 镇 化水平达到 68%;带动长株潭城市群的人均 GDP 达到 6 万元,城 镇 化水平达到 56%。远 期目 标 。到 2020 年, “两型 ”社会建 设综 合配套改革主要任务 基本完成, 资 源 节约 、环 境友好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新型工 业化、新型城 镇 化和城市群一体化 发 展模式基本建立, 创 新能力和开放水平在中西部位居前列, 经济 社会 发 展与人口、 资 源、 环 境 协调发 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在全省率先向基本 现 代
25、化 迈进 。长 株潭三市的人均 GDP 达到 14 万元,城 镇 化水平 75%以上; 带动长 株潭城市群的人均 GDP 达到 9 万元,城 镇 化水平达到 65%。专栏 3 长 株潭三市及 长 株潭城市群 发 展指 标2012 年现状 2015 年目标 2020 年目标序号 社会经济发展指标 单位 长株潭三市长株潭城市群长株潭三市长株潭城市群长株潭三市长株潭城市群1 人口占全省比重 % 20.8 63.4 22 64 25 652 GDP 占全省比重 % 42.6 79.7 45 82 47 853 人均 GDP 万元 6.8 4.4 9 6 14 94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26、% 21.9 17.7 25 20 35 255 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 37.0 35.6 43 40 50 456 进出口贸易额占 GDP 比重 % 8.6 6.4 10 8 16 127 R&D 经费支出占 GDP 比重 % 1.4 1.2 1.8 1.5 2.5 2.08 城镇化水平 % 63.4 51.2 68 56 75 659 城乡收入比 2.1 2.4 2 2.3 1.8 2.010 城市人均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平方米 9.8 7.3 10 8 12 10- 11 -指标参数 2020 年目标值 分类 两型发展指标长株潭三市 外围五市年变化值 人均城乡建设用地 3%地均
27、工业增加值 30 15 亿元/平方公里 年增 长 5% 单位 GDP 耗水 4% 资源节约单位 GDP 能耗 4% 森林资源蓄积量增长率 2 3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天数比例75 85地表水好于类水质比例 90% 95%环境友好重金属污染事故/事件 0 绿色 GDP 占 GDP 比值 90%环保投入占 GDP 比重 2.5% 年增 长 10% 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全方式)30% 25% 年增 长 10% 社会经济与生态建设新建绿色建筑比重 30% 年增 长 10% 注:社会 经济发 展指 标为针对 区域的指 导 性指 标 ,两型 发 展指 标为针对 各市 县 的控制性指 标 。- 12
28、-第三章 城市群核心区发展战略和空间规划第 一 节 核心区空间发展战略一、 资 源重 组 ,核心区高度一体化。 强 化 长 株潭三市功能 协作互 补 和 设 施共建共享,构建 强 大的核心区, 发挥 集聚效 应 ,提高辐 射能力,有效 带动 城市群 发 展。要共同 坚 守生 态 底 线 ,共同 维 系低成本运行,引 导优质 公共 资 源在更大范 围进 行疏解,一般制造业 、低端服 务业 等尽量尊重市 场选择 ,减少政府干 预 ,促 进 核心区功能布局 优 化和有机重 组 。二 、东优 西 进 ,增 强 区域核心 竞 争力。 优 化湘江以 东 的 长 沙、株洲、湘潭城区,依托机 场 、高 铁 等
29、开放性基 础设 施,重点布局 现代服 务业 ,依托 现 有制造 业 基 础 ,大力 发 展高端制造 业 。在湘江西岸整合科技 创 新 资 源,构筑 长 株潭城市群科技 创 新中心。三、提北 强 南,促 进 区域整体 发 展。 综 合提升北部 长 沙的 综合性区域 职 能:建 设 全国 领 先的新 兴产业 园区、科技 创 新园区和服 务 区域的中央商 务 区, 发 展港口 铁 路、公路 货 运园区和空港高 铁 客运新区, 与岳阳 临 港 经济 和循 环经济联动发 展。增 强 南部株洲、湘潭的 经济 地位和 专业 性区域 职 能:推 动 株洲 产业转 型升 级 ,完善工 业 型城市 职 能,建 设
30、 面向全国的 综 合物流中心;增 强湘潭面向 湖南西南部的 辐 射 带动职 能和湘潭制造 业优势 ,突出新能源装 备 及低碳 产业发 展,建 设 面向全国的制造 业 中心和面向湖南城 乡 腹地的 综 合服 务 中心。四 、连 城 带乡 ,加 强 城 乡 一体化建 设 。加 强 城 际 道路 连 接,促进 相向 发 展。加 强长 沙与株洲、 长 沙与湘潭 间 的南北干道,整合提- 13 -升株洲与湘潭的 东 西 连 接道路,打通 连 接三市的内 环 路,增加 连接三市的外 环 路。城市道路向 乡 村延伸,改善小城 镇 的通外道路,加 强 城 乡经济联 系,促 进 城 乡 互 动发 展。五 、治江
31、保 绿 ,提高生 态 安全保障。 治理湘江流域 污 染,突出株洲清水塘、湘潭下 摄 司和竹埠港地区的 污 染治理和 产业 提升;加 强 岳麓山、昭山、法 华 山、金霞山等 滨 江区的山水景 观 建 设 ,打造 风 光秀美的湘江 风 光 带 ;保护好生态环境 ,建 设维护绕 城生 态带 、生 态 廊道、 绿 楔、 绿 心、公共 绿 地等生 态 系 统 ,防止土地空 间过 度开 发 、城 镇 空 间过 度 连绵 ,提高生 态 安全保障。第 二 节 核心区发展规模一、人口 规 模2015 年 总 人口 1100-1150万人,城 镇 人口 880 万人左右;2020 年 总 人口 1200-1300
32、万人,城 镇 人口 1020 万人左右; 2030 年 总 人口 1600 万人以上,城 镇 人口 1400 万人以上。二、城 镇 建 设 用地 规 模2015 年城 镇 用地 规 模达到 880k 左右;2020 年城 镇 用地 规 模达到 1000k 左右;2030 年城 镇 用地 规 模达到 1350k 左右。第三节 核心区空间功能分区立足集 约发 展,合理划分禁止开 发 地区、限制开 发 地区、 优化开 发 地区、重点开 发 地区四 类 功能区。一、禁止开 发 地区。 包括 饮用水水源 保 护 地、自然保 护 区、 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重点公益林区 、坡度 25 度以上的高丘山地、-
33、14 -著名 风 景区 、泄洪区、滞洪区、重要湿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等 。主要分布在核心区西部、北部山地丘陵集中区、湘江及其主要支流水体、 绿 心地区高丘山地等。作 为 构筑生 态 安全屏障、 维护 城市群空 间结 构的国土空 间 ,加 强强 制性保护 ,禁止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 类 开 发 建 设 。二、限制开 发 地区。 包括基本 农 田保 护 区以外的各 类 宜 农 土地、坡度在 15 25 度之 间 丘陵山地、生 态 脆弱地区等。 资 源 环 境承 载 力 较 弱,关系城市群整体生 态 安全格局,分布在城市群 组团之 间 ,呈斑 块 状分布的区域。 坚 持保
34、护优 先、适度开 发 、点状 发 展,优 先保 护 自然生 态 ,适量 发 展休 闲 旅游,逐步治理或恢复已破坏的山体植被、水系。三、重点开 发 地区。 包括 长 沙黄花、黄 兴 、榔梨、含浦、坪塘、雷 锋 、白箬 铺 、夏 铎铺 、暮云、永安、 铜 官、 莲 花、金洲、菁 华铺 地区, 株洲市的天元、云 龙 、白井、南洲、黄泥坳地区,湘潭河 东 、湘乡 、韶山、雨湖新区、 杨 河工 业 新区、 易俗河、九 华 、楠 湖新城 ,益阳 沧 水 铺 ,岳阳界 头铺 等。 资 源 环 境承 载 力 较强 ,经济 和人口集聚条件 较 好。完善基 础设 施,促 进产业 集群 发 展,成 为 支撑全省 经
35、济发 展、人口集聚的重要空 间载 体和城市群 发 展的主要增量空 间 。四、 优 化开 发 地区。 包括三市建成区及湘潭、 宁 乡 、浏 阳、 株洲、 长 沙 县 城 现 状建成区。国土开 发 密度 较 高、 资 源 环 境承 载 力开始减弱, 调 整、置 换 城市 产业职 能, 对现 有 过 度集中的功能 进 行疏导 ,加快老城区的旧城改造。在 实际 建 设 中,按照符合功能定位和土地集 约节约 利用的原则 ,通 过 土地投 资强 度分 级 分 类 控制等手段 进 行空 间 管治,科学安排生 产 、生活、生 态 空 间 。- 15 -第 四 节 核心区生态系统一、建 设 目 标 。突出生 态
36、 特色, 综 合运用区域生 态补偿 等机制,着力构筑 环 境友好型 产业 体系、生 态 型城 镇 体系、基 础设 施体系,建 设 生 态 型城市群。二、系 统结 构。 以山脉、水系 为 骨架,以山、林、江、田、湖等为 要素, 综 合自然、 历 史、人文等的空 间 分布,构建 “一心、一 带 、多廊道、多斑 块 ”的网状生 态结 构,形成多 层 次、多功能、复合型区域生 态 网 络 。有效保 护 并合理利用 长 沙、株洲、湘潭三市相向地带 ,发挥 城市群 “绿 心 ”的功能。治理和建 设 湘江及其沿岸,构建生态 良性循 环 、景 观环 境 优 美的湘江生 态带 。利用湘江支流、区内山体和丘陵,串
37、 联 城 镇绿 化隔离 带 、农 田等,形成网 络 状生 态 廊道。加上主要交通干道和 铁 路两 侧 的 绿 化 带 建 设 及山水廊道的构筑,促 进 生 态 “斑 块 ”间 、“斑 块 ”与 “种源 ”间 的生 态联 系, 维护 区域生 态系 统 的 稳 定和健康。三、生 态 建 设1、规 划建 设 大昭山、法 华 山、岳麓山等森林公园、 城 市 公 园 、风 景名 胜 区 40 处 ,其中新建 34 处 ,扩 建 2 处 、续 建 4 处 ,总 面 积24622 公 顷 ,林地面 积 15194 公 顷 ;新建谷山自然保 护 区、 团头 湖湿地白 鹭 保 护 区等自然保 护 区、湿地保 护
38、 区 11 处 ,总 面 积 24721公 顷 ,林地面 积 13094 公 顷 。2、江河 风 光 带 建 设 。沿核心区内湘江干流、主要支流 浏 阳河、捞 刀河、靳江河、 沩 水、 渌 江、涓水、 涟 水防洪堤,建 设 沿江生 态绿地。3、湿地保 护 与恢复。湘江干流及其一 级 支流警戒水位 200 米以内地区目前尚未开 发 的江段,主要湖泊、水 库 、重要山塘警戒水位 200 米以内地区,以及江中的大中型 岛 、滩 、洲 (包括湘江干流- 16 -7 个永久性生 态 保 护 洲 岛 :傅家洲、洪家洲、蔡家洲、 冯 家洲、 鱼 尾洲、 鹅 洲、甄皮洲等 )。4、主 要 交 通 干 道 两
39、侧 建 设 绿 化 隔 离 带 ,并 参 照 国 家 道 路 建设 相 关 规 范 和 要 求 合 理 确 定 绿 化 隔 离 带 宽 度 。专栏 4 生 态 建 设 工程长 株潭 绿 心 创 新功能建 设 和生 态 “客 厅 ”建 设 工程,生 态 林 业 圈建 设和生物多 样 性保 护 工程,株洲一江四港等城市生 态 走廊工程,清水塘、竹埠港地区 环 境 综 合整治工程,湿地公园和森林公园( 长 沙 团头 湖、千 龙 湖、金洲湖、松雅湖,株洲湖里、酒埠江,湘潭水府 庙 等 7 个湿地公园; 长 沙天际 岭、青羊湖、大 围 山、 凤 凰山、黑麋峰、湘潭 东 台山、株洲云阳、神 农 谷、攸州等
40、 9 个国家 级 森林公园)建 设 ,浏 阳河百里花木示范走廊,酒埠江国家地 质 公园,金霞山公园,虎形山、 凤 形山生 态 休 闲 主 题 公园,仰天湖生态 公园建 设 。第 五 节 核心区空间发展结构注重集 约 化、生 态 型和开放式开 发 ,形成 “一心双 轴 双 带 ”的空 间结 构。一心,即三市 结 合部的 绿 心地区,是 “两型 ”社会建 设 的窗口。充分利用 绿 心地区的良好生 态 ,在保 护 好生 态 基底、 发挥 生 态 屏障功能的前提下, 创 新城 乡 建 设 模式,科学提升 绿 心价 值 ,构筑面向区域的高附加 值 公共服 务 平台,将 绿 心地区从三市 “边缘 ”地 带
41、 ,建 设 成 为 城市群的重要功能区、 联结 三市的功能 纽带 。双 轴 ,包括 长 株 东线 服 务轴 、湘江服 务轴 ,是城市和 产业 一体化建 设 的 综 合廊道。前者 连 接 长 沙 东 部新城和株洲市区及 长 沙- 17 -县 和株洲 县 等外 围 片区,依托空港、高 铁 和高速公路等 对 外交通设 施,重点 发 展中央商 务 、先 进 制造 业 、空港物流等高端 产业 ,支撑 长 株潭 扩 大开放和向外 辐 射。 后者 连 接 长 沙和湘潭两市区及北部的霞凝港、湘阴 县 城、汨 罗 市和南部的湘潭 县 城等外 围 片区,依托沿湘江分布的高校、科研机构和高新技 术产业 区,建 设
42、具有生态绿 谷、景 观项链 和 经济 走廊三大功能的 创 新 发 展 轴 。双 带 ,包括北部 综 合 发 展 带 、南部 优 化 发 展 带 ,是依托城 镇的 产业 拓展走廊。 前者 连 接 长 沙市区和空港 -高 铁 新城及益阳 沧 水铺镇 和 浏 阳市等, 综 合 发 展高新技 术 和 现 代服 务 等 产业 ,成 为长株潭向湘西北 辐 射、拓展 发 展腹地的重要 轴线 。后者 连 接株洲和湘潭及其周 边 城 镇 ,向 东 延至醴陵,向西延至湘 乡 ,加 强 基 础产业优 化和先 进 制造 业发 展,成 为长 株潭向湘中 辐 射的重要 轴线 ,使长 株潭未来 发 展有更大范 围 的 协
43、作区域。第 六 节 核心区城市职能结构一、区域性 职 能中心先 进 制造 业 中心。包括以星沙先 进 制造 业 园区、黄花 临 空 产业 园、 浏 阳 经 开区 为 主体的 长 沙 东 岸先 进 制造 业 中心, 以 长 沙高新区、宁 乡经 开区、金洲新区、望城 经 开区 为 主体的 长 沙西岸先 进制造 业 中心 ,以株洲高新区、田心、金山、航空 产业 园 为 主体的株洲南部先 进 制造 业 中心, 以湘潭高新区、湘潭九 华经 开区、湘潭天易示范区等 为 主的湘潭 临 江先 进 制造 业 中心。科技文化中心。以 长沙国家软件基地 、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金 鹰 文化 产业 园、 长 沙天心
44、文化 产业 园、 长 沙广告 产业 园、麓谷国家 动 漫游 戏产业 振 兴 基地、湘台文化 创 意园、沙坪湘 绣 文化产业 园、后湖国 际艺术 区、 长 沙 浏 阳河文化 产业 园、 “隆平 种 业 硅- 18 -谷 ”产业 园、岳麓科技 产业 园、湘江昭山文化 产业 中心、湘潭 农业科技 产业 园、 为 主体的文化 创 意、科技研 发 中心。物流中心。以 长 沙金霞保税物流园、 长 沙空港保税物流园 、株洲市石峰物流园、株洲 铁 路枢 纽 站、 湘潭 综 合保税区 和宁 乡 大河西 农产 品物流园 为 中心,以金霞、 空港 、清水塘、九 华 、荷塘地区 为 主体, 发 展物流、 产 品加工、
45、生 产 服 务 等多 项 功能。以 湘潭综合保税区、长沙空港保税物流园为中心,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多项功能,打造外贸出口加工服务中心。技 术创 新中心。以 长 沙岳麓山大学城、麓谷高新技 术 开 发 区、长 沙 经济 开 发 区、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 浏 阳 经济 开 发 区、 株洲高新区、湘潭大学城和湘潭高新技 术 开 发 区 为 中心,以 电 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和民用航空航天等高新技 术 研 发应 用 为 主导 功能。 二、地方性 职 能中心生 产 性服 务 中心。以 长 沙 东 岸 长 株潭 CBD、株洲河西核心 组团 新塘片区、湘潭西岸九 华 高
46、铁 及 综 合保税区 为 中心 ,包含主城区的商 务 、金融、信息、 物流 等多 项 功能。生活性服 务 中心。以 长 沙 东 岸、 株洲河 东 核心 组团 、湘潭 东岸岳塘新城区 为 中心,包含商 贸 、娱乐 休 闲 等多 项 功能。生 态 休 闲 中心。以 绿 心、九 华滨 江地区和昭山地区 为 基 础 ,包含郊野休 闲 、主 题 游 乐 、休养度假等功能。度假休 闲 中心。以 韶山 风 景区 、株洲空灵岸、大京 风 景区 为基 础 ,包含度假休 闲 、观 光、 娱乐 等功能。城 乡统 筹服 务 中心。以株洲市荷塘区、南洲、白关、石亭 和韶山以西地区 为 中心,包含面向 农业 地区的技 术
47、 与信息服 务 、大型- 19 -农 副 产 品加工与集散等多 项 功能。第 七 节 核心区创新发展区域一、 创 新 发 展 绿 心。 本区域 创 新 发 展主 题为 生 态资 本利用。探索生 态环 境 积 极保 护 的新方式, 把 绿 心地区作 为长 株潭 “空 间整合关 键 、功能提升依托、三市 联 系 纽带 ”,定位 为 “功能多元的 绿色共享空 间 ”。重点保 护绿 心地区的生 态结 构,控制开 发 方向与模式,增加休 闲 游憩、康体养生、生 态农业 旅游、教育科研、 创 意文化等功能,限制私有化 项 目开 发 。通 过 引 进 高端 项 目, 树 立生 态 品牌,突出 创 新、兼 顾
48、 民生 发 展,成 为 利用生 态资 本的示范窗口。 强化两型 专责 机构在 绿 心地区 规 划 实 施与管理中的作用。 对 于 历 史遗 留 问题 ,应 由两型委 牵头 、会同省直相关部 门进 行 项 目梳理,并对 不合理的 项 目提出 “督 查 整改 ”意 见 ,同 时强 化 对 重大 项 目的事前了解与督 查 。促 进 两型委机构 职 能由 “统 筹 协调 ”向 “督 查 管理 ”方向 转变 。二、 创 新 发 展 长 沙湘江新区。 本区域 创 新 发 展主 题为 生 态 文明建 设 ,发 展商 业 商 务 、金融服 务 、生 态 旅游等服 务产业 ,提升城市品 质 和公共服 务 配套,
49、形成功能完善、生 态 宜居的城市新中心。在科技 创 新要素与丘 岗 自然地形的耦合中,探索 产业 和空 间 的新形 态 。有效利用丘陵地形自然景 观 ,科技研 发 、生 态 居住、城 乡 服务 等各 类 建 设 用地呈 “岛块 ”状分布于山岭、田园之 间 ,形成功能完善、 环 境良好、城 乡 相融的 “第三空 间 ”形 态 。充分利用望城、宁乡 、益阳独特的自然 资 源和 环 境 优势 ,大力 发 展生 态 、休 闲 、文化旅游等高端三 产业 。三、 创 新 发 展 长 沙 东 部。 本区域 创 新 发 展主 题为 加快 对 外开放。依托空港、高 铁 等重要区域交通 设 施和自 贸 区的触媒效 应 ,提- 20 -高 长 株潭的 经济 外向度,构建更加开放的 发 展格局。提倡基于公共交通 优 先的 紧 凑城市 发 展模式, 进 行土地集 约 高效开 发 。以高新技 术产业 、高端制造 业为 主 导 ,大力 发 展金融、商 务 、商 贸 、物流等 产业 ,承担大区域生 产 性服 务职 能。四、 创 新 发 展株洲南部。 本区域 创 新 发 展主 题为 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