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CRT:就是所谓的“大屁股”,以前的家用电视和显示器都是这样的,很笨重。优点是亮度高,分辨率可在带宽允许内自由调整,颜色好。缺点就是笨重,功耗大。2,LCD:就是液晶,目前能买到的都是液晶。这种显示器有点不言而喻,轻薄,功耗低。缺点就是色彩相对较差3,LED:就是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它的优点是低能高效,就是功耗更低,寿命更久,但是亮度更高。缺点是色彩较差,点距较大。因为它亮度高,一般充当 LCD 的背光源使用。因为点距大的原因,所以广场的大屏幕一般是 LED 显示屏。我今天主要说的是主流的 LCD 液晶显示器的颜色多说一点。前面相对简单的我大概说下。那么一款显示设备到底好在哪,我们该
2、怎么购买,选择什么样的适合自己。就我用过的显示器来说,短时间用过的不算,比如在朋友那里,我指的是放家里常用。CRT 有两款,LCD 有四款。其中没有一款是完美的,可以说各有特点。我主要从参数讲。一, 分辨率就是可显示像素宽高比,分辨率的乘积叫:像素。比如 1024768,19201080,16801050,打个比方,19201080,就是高度 有 1080 发光点,长度有 1920 个发光点,分辨率越大,可显示内容就越多。它是最重要的性能参数。发光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点距,点距越小越细腻,越大越不 清晰,比如马赛克就是超大点距。比如 1080P 视频,它就是 19201080 分辨率的,放在 19
3、201080 显示器上刚刚合适,如果是960540 分辨率的视频,放在 19201080 分辨率的显示器上,那么 2 个点显示一个像素,这样会有颗粒化,会造成不清晰。那如果视频分辨率超过显示器分辨率,比如 76804096 放在 1080P 显示器上,一个像素点只能发一种颜色,这会造成像素丢失。视频的分辨率代表清晰度,显示器的分辨率代表可显示大小。二, 亮度这个很容易理解,就是显示屏有多亮。它是可量化的性能参数。但是往复杂里说,它所表达的是1ct(坎德拉)的电光源,在 1 平方米内产生的光通量。亮度的单位叫做流明。缩写是 lm因为流明是转换参数,所以代表符号是 ct/m2,增加亮度的方法其实就
4、是增加光通量,不是增加光源会聚,就是减小面积。亮度高最显而易见的优点就是一张图片或者视频暗部可以更好的显示。闪光灯的作用就是增加光通量。理论来说,亮度越高越好,但是人眼接受不了。它和刷新率有 间接关系。当刷新率(FPS)越低,亮度越高,人眼越接受不了,会造成眼部干涩。作为 CRT 来说,刷新率一般有 75,85 ,甚至 100,亮度在 500 左 右。作为 LCD 来说,亮度一般是 250 流明和 300 流明。但这并不代表无限大刷新率配合无限大流明眼睛就能接受,理论和理论是相违背的,毕竟眼球是有承载 能力的。三, 刷新率和带宽上面的问题说到刷新率,何为刷新率?刷新率就是 FPS。很多玩游戏的
5、朋友都知道 FPS,FPS 越快画面越流畅。买好显卡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当前画面的 FPS。刷新率就是说单位时间内流过的组成视频的图片数量总和。为什么 FPS 越高越流畅呢?可能朋友们都玩过一个东西,把一本书或者扑克牌快速翻动会有美妙的图案,翻的越快越连贯。比如 1 秒你能看60 张扑克牌组成的动画,那么它的 FPS 就是 60.同样道理,作为视频和显示器来讲,一秒的视频如果是由 3 张图片组成的,那么就会非常卡顿,如果是 10 张就会好点,如果是 100 张那就很流畅。电视机和显示屏是不一样的。液晶显示器一般是 60,CRT 纯平一般是 85 或者 75.而 CRT 纯平显示器看起来就舒服很多
6、的原因。并不是说液晶没有 FPS85 而不流畅,而是液晶显示器是水平扫描,纯平是垂直扫描。现在的高端显示器,比如 NEC 和 EIZO 的高端,它们的显示器扫描率可以在 FPS120,保证了绝对的流畅。目前购买的显示屏,这个刷新率都不用考虑,都符合流畅标准。除非专业显示器有必要选择高刷新率。带宽是什么?这么说吧,带宽就是显示器可通过的数据流量,当分辨率越大,刷新率越高,那么数据越大。所以,带宽越大的显示屏可以在同样分辨率的实现更大的刷新率。一般非专业显示器,不用考虑刷新率和带宽。刷新率指的是画面流畅程度。四, 对比度就是最高亮度和最低亮度光通量的比值。对比度高的亮度层次分明,相对越清晰、越醒目
7、。和买衣服一样,颜色反差越大越醒目。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静态对比度和动态对比度。静态对比度,指的就是纯白(亮度最高)和纯黑(亮度最低)时的光通对比,这种对比度是典型性能参数。动态对比度,指的是某些特定情况下的测量值,就是说不是整体屏幕的亮度对比度,而是整体屏幕最低的一片与最高的一片区域进行的比值。打个比方,在漆黑的黑夜里,一辆亮着加强版氙气灯汽车穿行郊区的视频。先把亮度调整到最大,采集车灯中心的亮度并记录,然后亮度调整到最低,采集车灯完全 照不到的黑夜的亮度并采集。这种比值可以说没有任何实用价值。一般来说,动态对比度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动态对比度是某些厂商提出来的所谓标准,而这些厂商 做动态对比
8、度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其实对比度就没有任何工业标准!就算要说也是静态典型对比度。目前 LCD 的对比度一般是 1000:1。能有静态对比度 2000:1 的对比度就认为是很不错的显示屏,而 3000 静态对比度目前不太容易看到。那些 2000 万:1,N 亿:1 的肯定是动态对比度,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就好比 NBA 篮球运动员出生时候的身高还没我们现在高,不能说所有 NBA 球员都没我们高 吧?对比度这个东西是双刃剑。给你强烈的视觉冲击的同时,也代表着部分失真。比如为了提高画面容易分辨的程度和视觉冲击,会把一根蜡烛的亮度加强,环境变暗。 但是如果这根蜡烛亮度堪称肉眼直接看太阳,蜡烛周围的环境堪比
9、黑洞,还能觉得它好看吗?通常而言,1000-3000 之间是比较合理的。五, 灰阶灰阶不太好懂,灰阶也称为灰度。如果抛开其他彩色,就拿黑白来说,也会有人会说他不够黑,或不够白,它是有深度的。8 位的 panel 一共有 256 级灰度。下图给一张 256 级灰度图让大家看看什么是灰阶。上图是这是纯色灰阶,如果你的显示器可以明显看出来区别那么表示你的显示器是优秀的。但不是灰阶越明显就表示灰阶越出色。下面这张图也是灰阶测试图,因为在实际图像中,它代表颜色过渡平滑。一款好的显示屏,灰阶必定是优秀的,不好的灰阶层次太过分明或者看不出来,造成明暗细节像色块一样一块一块的。好的灰阶必定是非常平滑并递减的正
10、确显示。灰阶不好的显示器,会造成区块性严重,不够平滑,也表示很多明暗细节不够。六, 响应时间在灰阶里我们看到了两张图,一个是彩色的,一个是黑白的,都是灰阶。那么响应时间就来了。它指的是颜色过渡发生的时间。这个参数必定是越小越好,单位是毫 秒(MS)。如果响应时间太久因为上一种颜色还没正确显示及关闭,下一种颜色就来了,相应时间太长会造成拖影。一般人认为,响应时间在 16MS 以内就会造 成无拖影。可目前绝大多数的厂商喜欢用黑白响应时间,就是纯黑切换到纯白的时间。大家都很清楚,任何一张图片不会只有纯正的黑白,它是有色彩的,它中间是有灰度的。一般而言,灰阶响应时间更重要,也更难降低。但是厂商通过特殊
11、的办法可以很明显的提高。各位朋友需要看重的是灰阶响应时间。一般而言,16MS 以内工作没 有多少问题,家用 8MS 以内看 PPS 没有多少问题,6MS 以内看电影玩游戏、画面不是过快、眼睛不是太敏锐没有问题。如果在 2MS 这个位置上,那么我个人 认为你干什么都不会有问题。七, 色域又一个很重要却不太好懂的参数,很多人不懂色域和面板位数带来的色彩总数的区别,它们都是显示色彩数量的参数。灰阶指的是灰度,那么我们的眼睛不是看黑白 电视机的,而是看大彩电的。什么是色域?色域就是能产生颜色的总和。通俗了讲,就是你的显示器能够覆盖多少图谱以显示多少颜色。上图就是色域图,直接用肉眼看吧。色 域越好,表示
12、显示色彩越多,一张图片如果有以上所有颜色,但是显示器只能显示以上色域图的 80%,那么就表示色域是 NTSC 80%色域。换种方法来解释,图像输入是 1000 万种颜色,显示器输出给你眼睛只有 800 万,那么色域就认为是 80%。这个色域图可以直接用肉眼看,如果 发现紫色表现最不好最少,那么就认为是 NTSC 色域缺失紫色过多。色域一般说的是 SRGB 和 NTCS,ARGB 一般不在测试之内。sRGB 是是 Adobe 公司的 sRGB 模式,而 NTSC 是目前工业标准。NTSC 色域的范 围比 sRGB 色域更广,现在一般的显示器都可以覆盖 100%的sRGB 色域,但是由于 NTSC
13、 标准色域更广所以一般用 NTSC 来表示该显示器的色域。色域好的表示色彩完整且通透。例如三星 OLED,它的色域能突破 NTSC 100%色域。一般的显示器的 NTSC 色域是 72%,100%的被称作广色域。色域这个东西可以说非常非常重要,但是,一般的厂商制作的显示器由于容易失真,颜色越多越容易失真,可以说也是双刃剑。但是不可否认色域是色彩方面的重要参数。八, 色温这个色温说起来是非常非常复杂的,是纯黑色吸收热量的光色温度的度量,以开尔文(K)为单位。一般的显示器如果具备色温调节功能,那么一般是 9300K、 6500K、5000K 三个档位,标准的色温是6500K。这种光谱现象只是表示颜
14、色给你的视觉现象,没有说哪种色温更好,只能说越接近标准色温越容易接 受,越接近原本画面。但是色温和对比度不同,色温只是视觉现象,和艳丽、过度完全没关系,有的人天生喜欢冷色调,有的人天生喜欢暖色调,只能说,越靠近 6500K 越容易被接受。什么是色温?色调有什么用?就是同样的照片,通俗的讲就是同样一张照片,给你感觉冷就是冷色调,给你感觉暖就是暖色调。更通俗的讲法,就是冷色调发蓝,暖色调发红。下面我给大家看一张不同色温的 iPhone4s 的屏幕。上图是在屏幕上表现的,那么色温在具体在图像上表现如何呢?我拍了一张照片用三种色温表现一下。上面的鼠标图片第一个是原始图片,第二个是暖色屏,第三个是冷色屏
15、。什么?你还说看不清楚?那么我现在立即播放电影给你看看效果,顺带把色温稍微调大点。一般显示器的色温不会差异到这个地步,我调大只是想说明色温是什么。第一个原始 6500K,第二个暖色调,第三个冷色调。这次知道了吗?有些图片是需要冷色调的,有些是需要暖色调的。我必须要说的是,色温不仅概念比较模糊,而且还具备一致性的这个特征。在不同亮度下,色温的表现是不一样的,虽然差异不大。一般测试的时候在亮度 0%、25%、50%、100%亮度时色温变化差异。如果该显示器在 100%亮度和 100%对比度下,色温是 6500K,但是如果到 正常人使用的 50%亮度下色温如果突破 7500K,那么我就认为这款显示器
16、的色温是非常不合格的。色温也是具备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它直接影响色彩还原能 力。九, 色彩还原什么是色彩还原?这个不难理解。打个比方!用高端相机拍摄并打印一张照片,分别在两款不同的显示器上观看,哪个更接近原始照片哪个色彩还原就更好。这也就是为什么自己机器上的一张图和别人显示器的颜色不一样的原因。它是专业领域里最重要的参数。单位是 E,这个参数表示着失真率。这个失真率不是整体表现,而是个体表现的总和。比如红色失真多少,蓝色多少。它们的平均值被称为色彩还原能力。色彩还原是专业领域里最重要的参数,做图、做设计、做视频必须重要的参数。我打个比方,三星的OLED 和苹果的 IPS 屏幕,三星明显更艳丽、对
17、比度很大, 但就是觉得和原始的图片不一样。黑色特别黑,红的特别红,绿色偏蓝,白色发灰。虽然高对比度高色域看电影效果很震撼,但有些网友都觉得就是不舒服,而且失 真严重。有的人喜欢修过的东西,有的人喜欢原始的东西。但是作为专业用户来讲,真实的表现色彩是最重要的。毕竟不是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屏幕变成“全自动美人 相机屏幕”。一般说某显示屏的色彩还原是指各个色阶的平均值。这个理论上是越小越好,对于专业用户来讲越是如此,希望它是零。这个色彩还原用校色仪来测试。一般认为,E 在 3 以内,人肉眼几乎看不到区别。不过能达到这个档次的显示屏,如果对比度和色域还能突破 100%,那么我能想到的只有 3 个品牌:NE
18、C、EIZO、三菱的高端显示器。它价格不比某些车便宜。E 在 6 以内,被认为很难看出来区别,只有专业作图的人仔细对比才能看出来区别。一般是入门专业显示器的色彩还原能力。E 在 13 以内,普通人也可以看出来,但是色调基本没变。市面上能买到的绝大部分都在这个范围内。E 在 25 之内,被认为色调都变了,但是起码还觉得是这种颜色。E 超过 25,就被认为是另外一种颜色。刚才说了色彩还原的 E 是平均值,并不是说专业显示器就看不到区别,因为有的颜色色彩还原能力小于 1,有的大于 10。如果要讨论色彩还原,一般不仅要看平均值,一定要看它的最大值。这就好比两台笔记本如果要讨论哪个更薄,应该比最厚的地方
19、而不是比最薄的地方一样。十, 伽玛曲线这个伽玛曲线是指电压和亮度的非线性关系,测试的时候有 RBG 三条线,越平直越好,能完全重合最好,但是能做到完美重合并平直的我目前没见过。可以说,只要平直都够,大部分平和就可以,没有完美的。这个有什么用?这么说吧,随着输入电压的变化,RGB 输出深度是不一样的,而且跟随着亮度的变化,显示器的对比度和色温是也是会变化的,不会完全不变的。 越平直表示“发挥”越稳定。一般而言,优秀面板、优秀做工的伽玛曲线不错,比如 NEC 的 H-IPS。做工一般、面板一般的都不会太好,比如国内小厂的入门 TN 屏显示器。十一, 均匀性这个均匀性一般被非专业工作者所忽略,也只在
20、专业显示器里比较看重。民用的低价显示屏一般都表现不好。它指的是显示器各个区域整体画面表现的稳定性和一致 性。因为任何一款显示器的任何一个区域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有的区域红色好,有的区域亮度高,有的区域色温好。一般认为,主要是亮度均匀性和色温均匀性。亮度均匀性: 每款显示器的亮度(cd/m2)给出的是平均值,因为它说的是显示屏的光通量是面积内的,但光通量不是完全均匀的。如果一款显示器最中间亮度是 300 流 明,左上角是 150 流明,那么它亮度均匀性差异是 50%,而事实上,我个人认为,在 5%以内算是优秀的, 10%以内算是合格的,15%的差异我认为比较 差。色温均匀性: 用校色仪进行测试的重
21、要项目,它是专业显示器里比较重要的参数,因为色温均匀性降直接反映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它所能带来的是重要的色彩还原。由色温均 匀性所产生的 E 值一般都在 2 以内。这个色温均匀性也是一个所有区域性的测试,每个区域的均匀性是不一样的,我认为某区域的色温造成的 E 在 1 以内认为优 秀,E 在 2 以内我认为不错, E 在 4 以内是大多数显示器的水平。特别要说的是,做工不合格的显示屏,均匀性极差!虽然不容易看到,但是在实际用途中影响并不小。具体参数说完了,那么我大概说一下显示屏的具体硬件区别,让你在购买的时候心里有个底。现在这里说一下,目前 LCD(液晶显示器)都需要背光源,有 CCFL 和
22、 LED 背光,虽然 CCFL 颜色相对更好、响应时间更低,但是 LED 功耗更低、亮度更大的天生优势让它蓬勃发展,所以我就不多说了。我在硬件范畴里只说接口和面板,什么 USB-HUB、拉丝面板、触摸按键、屏幕刻度、最为实用的空气动力升降旋转支架只是功能,我只说性能。十二, 接口前头说过了,显示器具备带宽一说,带宽越大可传输的数据越多,主流的是 D-SUB、DVI、HDMI、DP 一共四种接口,苹果显示器里的 Thunderbolt Display 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这种接口在 Mac 系统之内表现很优异,在 Windows 下表现一般。D-SUB:俗称模拟接口,没什么优点,除了价格什么都
23、差,最基本的接口。DVI:俗称数字接口。DVI 类型很多,不仅有 DVI-I、DVI-D、DVI-A 之分,还有单双通道之分。数字接口的带宽大,可以传输更大分辨率为什更高的图像以达到更优异的画质。下图是 DVI 图。其中单通道带宽低,用于一般小尺寸的显示器,高端的显示器都是双通道的。目前的情况是高分辨率下单通道相对容易出错和不稳定。DVI-I 和 DVI-D 的区 别是 DVI-I 具备模拟信号。目前能买到的大部分是单通道 DVI-D,就是单通道纯数字接口。一般显卡上的 DVI 是 DVI-I,只是用于数字转模拟而已。 而显示器上的都是 DVI-D,而且绝大多数是单通道 DVI-D。理论上,单
24、通道 DVI-D 可以做到 FPS60、19201200 的分辨率。如果是高端的专业的显示器,它的刷新率 FPS 是 120,那么想要做到 19201200 这个规格,必须用双通道的 DVI。我记得单通道 DVI-D 看高清时,只能达到 fps60、19201200 下只能隔行扫描,好像或许似乎是这样HDMI:高清音画同步接口,它的带宽更高可以达到 5GB/S,它最高 支持 19201200逐行扫描分辨率并携带 8 声道 AC3 音频,做到音画同时传输。HDMI 在电视机上用的多,毕竟电视机是有扬声器的,而低端显示器一般 没有。一般娱乐型有高清能力的都具备HDMI 接口,毕竟看高清用。HDMI
25、 版本已经提高到 1.4 接口,带宽达到 10.8GB/S 并且支持 3D,可以让无损音频直通给功放而不是 AC3 输出,让功放解码无损多声道的 DTS 以达到更高的效果。所以一般娱乐高清机都会具备 HDMI,高端机型会把接口版本提高到 HDMI1.4.DP:目前专业的接口,和 HDMI 非常类似,区别是这种接口带宽更大, 目前 DP1.2 达到 21.6GB/S,可以做到 WQXGA+规格(25601600),12bit 深度的带宽的同时还可以传输音频。专业机基本都会具备 这个接口,家用机一般都不具备 DP。而且具备这种接口的显卡也不多。给大家看看四种接口是什么样的。从左至右分别是 DP、H
26、DMI、DVI、VGA。由于目前没有玩过蓝光原盘播放,所以对 3D 下直通也不是很懂。只能说目前的表现是 DVI 大于 VGA,DP 大于 HDMI。目前娱乐机型是 VGA 和 HDMI 为主,专业机是 DVI和 DP 为主。说点题外话,当时买华硕显示器的时候,我就问为啥连根 HDMI 线都不送,就送DVI 和 DP?因为我的显卡没有 DP,所以我觉得再来一根 HDMI 才能平衡点。最后我去联强国际看了一下那一排 2 万块以上 EIZO 显示器,没一个带 HDMI 的,清一色 DVI 和DP 接口。十三, 液晶面板可以负责任的说,这个可以说是除了具体设计做工以外最直接影响画质的硬件因素。目前主
27、要的面板是 TN、VA、IPS、PLS、OLED,其中 VA 又有三星 研发的 PVA 和富士通研发的 MVA,其中三星的 PVA 又按照档次分成了 C-PVA 和 S-PVA,而 LG 的 IPS 又按照档次分成了 E-IPS,S-IPS 和 H-IPS。我把各种面板说一下吧。原理不说了,只说特点。虽然我不喜欢三星除了内存以外的所有产品,但是不得不说,TN、PLS、OLED里的 AMOLED 和 VA 里的 PVA 都是出自三星。C-PVA 和 S-PVA,E-IPS、H-IPS、S-IPS 只是在自身阵营里面板里的定位而已,他们具备该面板的所有优点的同时不代表没有该面板的区 别,不能越级比
28、较,只能说优点放大。还有一个原因,一般定位低端的面板位数较低,比如目前一般的 E-IPS 是 6位面板,通过 DFC 抖动来实现 8 位面板的 16.7M 色彩,而好点的 H-IPS、S-IPS 原生8bit 就不用抖动,10 位面板可以实现 10 亿色。同样,C-PVA 一般是 8 位,高端的 S-PVA 可 以达到 10 位。我印象里 IPS 的区别,E-IPS 和 H-IPS 是结构,SIPS,AHIPS 才是面板类型。不过一般情况下,AH-IPS 是 E-IPS 结构的,高端的 S-IPS 和 -IPS 是 H-IPS 的结构。好像是这样,这块我也不是特别清楚。一般我就看是 H-IPS
29、 还是 E-IPS,多少位来辨别档次。TN:最廉价的面板,也是最普遍的。 TN 面板具备了低功耗,低成本,响应时间低的优势。现在的 TN 面板是 film 补偿摸增强型 TN 面板,除了色彩,它几乎无可挑剔。这就是为什么 TN 能够普及 的原因,目前能买到的大部分是补偿摸增强型 TN 面板。目前的 TN 面板位数都是 6bit,通过 DFC,可以实现目前显示器“通用”的总数为 16.7M 颜色。即使同样色域的 TN 和其他广视角显示器来对比,TN 面板由于位数过低、灰阶和对比度过差造成了显示色彩不够鲜艳。本来就没多少鲜艳并正确的颜色,就谈不上色彩还原了。TN 面板的可视角度都很差,只有正视显示
30、器才能获得正确的颜色,稍微偏一点颜色和亮度都会有明显降低。目前除了 TN 面板,其他面板基本都是广视角面板。优点:低功耗、低成本、低响应时间缺点:除了偏色,所有和颜色有关的都不太好,可视角度差VA:VA 包含的非常多,无论是三星出品的的 C-PVA 显示器,还是 BENQ 出品的 MVA 显示器,都属于 VA 面板。一般是 8 位面板,可以不通过 DFC 抖动就实现 16.7M 颜色总数。它最大的特点是软屏广视角,就是说换一个角度看,不会有严重的偏色和亮度衰减。VA 面板的具备行业内的超高对比度、高亮度、还算能接受的色彩还原一般用于比较高端的显示器。VA 面板的黑色非常黑,白色非常白,差异很明
31、显,而且清晰度 非常高。就 VA 面板来讲,我认为 MVA 的综合素质略低于 S-PVA,虽然它的黑色更黑,亮度更高,但是色彩还原和饱和度较差。其中明基的“黑锐利”是目前 比较流行的 VA面板显示器,也是家用里非常值得购买的的娱乐机型。就 VA 面板里的两大类面板 PVA 和 MVA 来讲,真正的区别是 PVA 是三星研发的,MVA 是富士通研发的,他们的特点表现能力不一样。在我的 EIZO EV2333WH 上,因为黑白表现差异化,它的文本表现非常好,图片和电影表现色彩动态十足。我在这里必须要表达的是,目前的黑水晶面板都只是三星的改良型 S-PVA。VA 面板的高对比度比较适合电影和游戏,但
32、是 VA 面板有一个比较矛盾的地方,那就是响应时间。一般而言,VA 面板的响应时间很差,而电影游戏如果动作过快容易有拖影现象。这里额外说一下 ASV 面板,所谓 ASV 面板并不是独立的面板,而是采用 ASV 技术的 CPA 面板,无论是对比度还是色域,ASV 都有非常好的表现。它的技术来源于夏普。这就是为什么夏普电视机在民用市场非常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优点:对比度超大的暗部细节,文本锐利,色域更广、亮度均匀性不错。缺点:响应时间较长,由于色温的一致性不好会容易偏色、灰阶虽然效果很好但是不够连贯,容易产生色块。尤其是颜色比较偏暖让人觉得有失真表现。IPS:目前 IPS 面板非常流行,因为屏
33、幕硬度高俗称硬屏。IPS 面板的颜色细腻,色彩还原极佳,响应时间虽然比不了 TN 但也还不错,通透性也很好。但是所有的 IPS 面板几乎都有一个问题,漏 光。纯黑背景下,背光源会造成纯黑画面下有光源亮度,并不是说有亮度不好,只是纯黑状态下会感觉有明显的光源打上去。这个和面板和本身的制造工艺有极大关 系。目前能买到的大部分都是 E-IPS,因为低廉。日立所出的第二代 S-IPS 就明显好很多,不过由于日立的 S-IPS 价格非常昂贵,一般都采用 LG 所生产的 S-IPS。高端的IPS 还有 H-IPS。好的 IPS 在色域和细腻度上都有很好的表现。其中日立的 S-IPS、三菱 S-IPS、NE
34、C 的 SA-SFT 技术 的 IPS 堪称 IPS 面板里的上品。这个阶层的 IPS 面板我觉得非专业人士不用考虑了,前提是你得舍得花钱。同样,它的可视角度一样很好,可以说是可视角度目前最好的面板。一般的低价位 IPS 面板是 6 位的,通过抖动来实现 8 位色彩。而且它制造复杂、成本高。所以 目前好的 IPS 都不会太便宜,比如 H-IPS。但是不排除有低价 8bit 面板,比如当年大热的 DELL 2209WA。优点:非常牛的色彩还原的可视角度,还算不错的色域,加上不错的灰阶过渡能力。同时通透性和亮度很不错。缺点:漏光控制不佳、对比度不好容易造成暗部细节不佳、色域过渡能力虽然不错,但是色
35、彩饱和度对比 VA 有些不足容易造成颜色不太容易区分,视觉冲击不够。最重要的:高端的 H-IPS 价格昂贵,低端的 E-IPS 表现一般。PLS:三星自家的面板非常多,因为三 星 TN 面板是最差的,推出的 C-PVA 面板又几乎对 E-IPS 不构成威胁,所以在 C-PVA 的“失败”上改良得来的加强型 PLS 面板,这款面板主要用于对 抗 E-IPS,实质上被认为是 C-PVA 的升级,它被认为是三星的硬屏。定位我个人认为介于 C-PVA 和 S-PVA 之间。三星这种厂家的灵活性很高,PLS 面板相对降低了一下对比度,把 PLS 的亮度提高到了 S-PVA 的亮度,把 PVA 比较弱的色
36、彩还原提升了一点点。我对 PLS 面板不多总结,因为它具备了 PVA 的优点,改善了低端 PVA 的缺点。PLS面板的可视角度和 IPS 基本一样。当然,相对 C-PVA 还是主要提升了色域和亮度,但是相对 C-PVA 的制造的成本却低了,依旧表现不足的伽玛曲线继续不足。由于它的对手是 IPS,和 IPS 的真正区别在于灰阶饱和度依旧艳丽,色彩还原虽然提高了但还是不构成威胁,色彩还原优秀的 PLS 价格基本是五位数,比如三星S27B970D。色温控制不好,可以说和低端 IPS 比较接近。优点:不错的响应时间,亮度和色域也不错,也就是说看起来舒服很多,作为不需要太好色彩还原的显示屏,PLS 还是
37、比较合适的。不足:色彩还原相对其他低端 PVA 来说有一些提高。但这种色彩还原比起 IPS 来讲还是相对差一些。颜色均衡性很差,尤 其是黑色。色温和伽玛曲线依旧差劲,对比度明显偏低了。还有,虽然他制造成本降低了,但是他的价格却一点也不便宜,可以说完全可以和高端面板来 PK!当 然,只是 PK 的价格而非性能。四种主流面板我都说完了,因为有很多朋友问我三星手机的屏幕到底如何,那么我在额外说一下三星另一种屏幕-AMOLED。我必须要讲的是,由于 OLED 和 IPS 作为三星和苹果的主要屏幕,有很多网友有激烈言语冲突,我今天只是想客观表达,加上个人主观感受。至于怎么选,哪个好,看自己。具体应用和个
38、人喜 好可以说和环境有很大关系,我就觉得去梯田上种地用自行车远大于我开法拉利的作用一样。AMOLED:其实 AMOLED 只是三星出品的 OLED 分支的一 种,OLED 一共有 AMOLED 和PMOLED 两种,其中三星、LG、飞利浦都有 AMOLED 的研发制造,只不过三星将 AMOLED发扬光大,LG 把 IPS 发扬光大。说的难听点,就是日韩之争目前韩国赢了,我的看法是韩国货娱乐性强,日本货专业型强,而且日货相对昂贵。OLED 就是有机发光二极管,说白了,就是自己发光不需要背光源,正因为不需要背光源,所以它能做到更轻薄。前面说的都是 LCD 液晶显示屏,而 AMOLED 则完全不同。
39、由于 AMOLED 不是普通的 RGB 排列,就是红绿蓝三原色排列,而是采用 pentile 排列,这种排列的一个像素点是 1 个绿,0.5 个红或者蓝的组合方式。这样的组成方式突出绿色,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的同时也代表着绿色过多,红蓝明显过少的现象。刚才说过了,AMOLED 是自发光不需要背光源的,所以它对比度是超高的,黑色的时候屏幕几乎不发光,纯黑的像黑夜,但是如果是纯白色的屏幕,发光厉害。 因为黑色不发光,所以能耗非常低,但是如果一直是纯白的画面,功耗很大。在具体应用里,能耗相对还是能低一些。除非你屏幕大量时间显示纯白色。而且这样不 发光特性的对比度效果非常强烈。正因为不需要背光源,所以
40、又轻薄又便宜。不是因为 AMOLED 不用在显示器和其他大屏的原因是因为它造价昂贵,恰恰相反的是它造价低廉。只是目前技术无法 在大屏幕上实现而已。这就好比具备低廉、启动速度快、无极变速、绿色无污染的自行车没有汽车速度快一样。当然要是咱体格好,让自行车的转速可以赶上西部数 据企业级SAS 猛禽的话那另当别论。AMOLED 这种屏幕的色域极广,一般显示器的 sRGB 能突破 100%,NTSC 色域一般只有 72%,而 AMOLED 的 NTSC 色域能轻松破百,显示器里 能突破 100%的被称为广色域,能达到广色域的显示器很少。这是它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而且它的屏幕韧性很大,不容易损坏,这也符合
41、做移动设备显示屏。优点:1,对比度大、极广的色域是色彩艳丽的基本条件2,响应时间非常好,看动态的电影非常好3,色彩均匀度也极好,对比其他 LED 屏幕白平衡一致性也做的非常好。4,分辨率很容易提升。5,轻薄、制造低廉、低能耗6,韧性高,不容易损坏是因为这些,在并不需要太好色彩还原,但需要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锐利的黑白文本显示手机领域里大行其道,同时也正因为轻薄、低廉、能耗低的原因被大量应用。缺点:1,虽然对比度很好,但是灰阶真的不好2,通过刚才的像素点分析,1 绿 0.5 红蓝的表现绿色过于饱满,造成颜色均衡性差3,最重要的是,它的色温是差到行业内的公认了,造成了强烈的失真和不舒服,简直无法入眼A
42、MOLED 的优点有目共睹,看起来它好像拥有一个屏幕该有的所有优点,但是它仅仅具备的缺点对于某些人简直无法忍受,这重要的是这种缺点是自身特性带来 的无法避免的硬伤,而且这种缺点目前非常严重,已经到了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因为它特殊的设计就无法避免造成了过于饱满和色温严重失常。AMOLED 是无 法避免这个现象的,但是有优异的厂家通过技术改良和出色做工,可以相对降低失真度,灰阶如果能好点,色温能调整下,那么堪称完美的。毕竟至于怎么选,个人 判断。我再发发牢骚,我个人本来对三星屏幕一直有好感,起码对三星这家企业还是很尊敬的。无论是丹娜显像管,还是 S-PVA 和近期出彩的 PLS 都有很好的好 感,
43、S-PVA改良的黑水晶面板在电视机领域里也非常牛!加上 TN 这种屏的普及,可以说三星对于显示屏的贡献非常大!没有三星,目前显示设备不会这么蓬勃 发展。但是由于本人的 FS T761 纯平显示器出故障了造成画面经常闪烁严重,打算去维修的时候人家一看纯平就说换液晶吧,这 CRT 还修什么修,我说我这显示器色彩是我目前用过最好 的所以舍不得扔。当时旁边有一位兄弟立即掏出自己的三星盖世三Samsung S3 9300 以一个流利的解锁并得意洋洋的把手机拿到我面前晃悠对我说:“那是因为你没见过更好的吧?”,然后再像宝贝一样装进口袋,怕我看到了嫉妒一样。其 实我想说,这款艺卓出品的纯平显示器虽然年代久远
44、,但是这款显示器的色彩我依旧认为还是我目前用过和见过最好的。色彩方面纯平还是以强势胜出的,虽然差距 再逐渐缩小。最后一点我要说的是,硬件里,除了面板特性以外。厂商的作用非常大!一款优秀设计和做工的显示器,色域和色温能控制很好,尤其是稳定性和色温一致性带来的 色彩还原性,那些都只是相对的。NEC 和 EIZO 的高端 TN 不比你的三星、LG 差。具体买什么,看自己能力!具体买什么,我不不说哪款显示器好用,哪款参 数对于你来说最重要就行,毕竟一份价一分货。不过就我目前使用来看,我个人在不收红包还得挨骂的情况下推荐几款个人觉得还不错的:1,华硕 VS239HR,IPS+HDMI+LED 背光,这个
45、价位就能拥有非常不错的色域和价格,加上黄金搭配,非常适合家用,也适合娱乐。2,三星 S24B350TL,价格公道,PLS 面板,低价位娱乐机型。作为三星能有这样的性价比,超值之选!3,Dell U2312,虽然颜色不如同档次自家的 DELL 2311 和 2209WA,但是起码这个价位能买到带升降支架的已经不容易了,比较适合办公。4,Dell 2412,不多说。19201200 这种 16:10 分辨率,毕竟做设计一般用 16 比10,目前只有 DELL2412 的 IPS 搭配旋转支架也非常适合入门设计。5,明基 GW2450HM,MVA 特有的“黑锐利”,文本特别好,色彩动态大,颜色鲜艳。
46、不考虑色彩还原的娱乐用户考虑一下,毕竟价格也能接受。5,HKC T7000,27 寸、IPS、超高分辨率,LED 背光,加上四种齐全的接口,光这些就已经对得起它的价 格。这还没完,最重要的是它拥有超过 100%广色域,其他品牌的广色域价格非常昂贵,比如 Dell 24 寸的广色域 U2410 显示器一个能买这两个。虽然做工一般,其他参数也没有出彩的地方,但是这个价位能买到光色域实属不易。每样都出彩,价格也会出彩 的。6,LG D2343P,不多说,该有的都有,这个价位的 3D 显示器它很优秀。7,ASUS PA248、PA246。平心而论华硕的 PA 系列还是太贵,但是掩盖不住它的优点。作为专
47、业显示器它们的优点是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除了价格。他们比较像 DELL 2412、2410 的定位,当然比 Dell 贵多了。8,HP 的 ZR2440w,价格比华硕公道多了,24 寸 16:10 显示器,低价位设计类显示器首选。色彩真的没得说!其他的广视角显示器也有很多出彩的,比如 LG 的不错性能的 IPS236V-PN、AOC超级性价比的黑锐利 M2440Ve,优派的 N 款性价比 IPS 显示器、AOC 的全球最轻薄可壁挂 IPS 的 2353PH、LG 的 27 寸广视角 IPS277L-BN 显示器也都是不错的选择。更专业的行业用户,5 万块以内 考虑 NEC、三菱、夏普、EIZO。超过 5 万预算,直接考虑日本出品的 EIZO 显示器,不过这个价位一般只用于医疗。做图的话,2 万左右专业显示器已经到 头了!最后要说的是,具体选择什么,在有限的经济能力范围内选择自己最合适的产品,任何产品无非是多一点点钱可能就能提高,甚至提高一个档次。关键是对你而言, 是否超值。千万不要预算 1000,最后觉得 1100 的好多了,又觉得 1200 的好多了,又觉得1500 好多了,最后加来加去直接选了个 2000 块的买回 去,到家以后觉得对比 1000块显示器发现对自己而言没啥区别,还是刷刷微薄,聊聊 QQ。这就是最得不偿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