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C-20C 沥青砼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在业主、驻地办的支持和指导下,我项目部于 2011 年 5 月 24 日进行了 AC-20C 沥青下面层试验段的施工,截止 5 月 26 日已完成所有检测项目,现将试验段总结如下:一、试验路段概况1、施工时间:2011 年 5 月 24 日,8:30-5:30。2、施工桩号:K8+722.5-K9+460(右幅) ,施工长度为 737.5 米。3、下面层结构类型:AC-20C 沥青砼,设计厚度 7cm,总宽度 14.4m。4、施工时天气情况:阴,气温 14-17,偏北风 4-5 级。二、批准的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一)目标配合比我部 AC-20C 普通
2、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由*采用马歇尔的设计方法设计。1、原材料产地品种:沥青采用*牌 A-70 沥青、集料采用*石灰岩碎石、填料采用*产矿粉,上述材料经检测其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设计及技术规范 JTG F40-2004 的要求。2.目标配合比设计过程从拌和场矿料堆中取各种矿料进行筛分,根据筛分结果确定矿料配合比,其矿料级配曲线基本上接近规范级配中值线,并为一条基本上圆顺的曲线。按上述矿料配合比分别采用 3.41%、3.79%、4.49%、4.78%、5.6%五种油石比制备沥青砼马歇尔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为 4.32%,以此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
3、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试验测得稳定度为 10.58KN,流值为 2.8mm,空隙率为 4.4%,沥青饱和度为 67.4%,矿料间隙率为13.6%。密度为 2.417g/cm3。根据以上步骤,下面层 AC-20C 沥青砼目标配合比为:碎石 1:碎石 2:碎石 3:石屑:矿粉=24%:26%:25%:24%:1%,最佳沥青用量为 4.32%,最佳油石比为 4.52%。3、原材料及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指标检测详见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二)生产配合比1、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将目标配合比所确定的冷料比例输入拌和楼控制室进行试拌,取各个热料仓的集料进行筛分试验。根据各个热料仓的筛分结果,按照施工规范中 AC-2
4、0C 型沥青砼矿料级配的要求,经计算、调整后,确定了各热料仓的矿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达到供料均衡,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最佳沥青用量0.3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根据热料仓筛分结果确定 AC-20C 型配合比设计为:5#热料:4#热料:3#热料:2#热料::1 #热料:矿粉=20%:20%: 12%:22%:25%:1%, 最佳沥青用量为 4.32%,最佳油石比为4.52%。按以上的生产配合比设计进行试拌,并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经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及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5、的要求。2、热料及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指标检测详见后附的生产配合比设计报告。三、机械设备和人员组成(一)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和数量试验段施工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设 备 名 称 单位 数 量 型号 备注拌和楼 套 1摊铺机 台 2双钢轮压路机 台 2轮胎压路机 台 2沥青洒灌车 辆 1装载机 台 2自卸车 辆 20森林灭火机 台 2(二)人员组成情况及分工职责主 要 人 员 表姓名 职务 分工职责项目经理 全面管理技术负责人 施工技术指导质检负责人 质量检验试验负责人 试验负责安全负责人 安全负责质检员 外场质检(控制松铺厚度、 摊铺碾压工艺等)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员机械操作手 6 人 设备运行工人 14
6、 人 沥青砼施工四、沥青混合料试拌(一)拌和楼的拌和方式我部使用的沥青拌和楼型号为 LB-2000 型,生产过程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拌和速度控制在 150 吨/小时。沥青采用导热油加热,加热的沥青达到规定温度后与拌和楼沥青存储箱连通,通过沥青计量称,称够设定的每盘沥青用量,矿料经冷料斗粗配后通过输送带进入干燥筒烘干加热,各热料仓根据生产配合比称量后进入拌和锅干拌 5-10 秒,喷洒沥青湿拌 40 秒,同时矿粉由矿粉螺旋输送器送至喷粉装置后,在湿拌时间内喷洒矿粉。试拌生产过程中,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 160-170,集料加热温度控制在 170-185,混合料出厂温度控制在 150165。从生产的沥
7、青混合料外观来看, 沥青裹覆得较为均匀、无花白料、无结块和离析现象。(二)验证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对试拌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验证,试验结果如下:AC-20C 型生产配合比验证马歇尔试验指标相对密度 空隙率 (%) 矿料间隙率 (%) 饱和度 (%) 稳定度(KN) 流值(0.01mm)用油量(%)/ 46 13 6575 8 1.544.02 2.413 4.6 13.6 65.9 10.08 2.34.32 2.419 4.2 13.6 69.2 10.5 3.14.62 2.425 3.6 13.7 73.7 10.33 3.3AC-20C 型生产配合比验证抽提筛分级配各方筛孔通过百分率()
8、矿料 级配26.5 19 16.0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实际施工级配100 95.8 85.2 74.8 58.8 33.6 25 19.9 14 8.3 6.8 5.4生产 级配100 96.0 85.5 75.2 58.8 35 24 18.6 14 8.9 6.8 5.1目标 级配100 95.1 85.9 74.4 58.9 41.7 25.0 17.5 13.2 9.1 7.4 5.6标准 级配10010090 10078 9262 8050 7226 56164412338245 174 1337综合上述试验结果,我部
9、拟定 LB-2000 型拌和楼,沥青上面层 AC-20C生产配合比的各种材料比例如下:材料名称及比例(%)沥青用量(%) 5#热料 4#热料 3#热料 2#热料 1#热料 矿粉4.32 20 20 12 22 25 1二、沥青混合料摊铺本次试验段沥青面层摊铺采用两台进口摊铺机进行摊铺,摊铺机摊铺速度根据拌和楼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厚度、宽度,试验段选择 2m/min 摊铺速度,做到缓慢、连续、均匀的摊铺。本工程由于采用两台摊铺机进行摊铺,摊铺机间过程中我们将尽量缩短相隔的距离及减少摊铺停顿时间。施工过程中尽量做到摊铺机不拢料,以减少混合料离析。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较好地保持在不低于 135
10、,摊铺温度检测结果见下表:现场摊铺温度检测桩号 K8+780 K8+820 K8+850 K8+910 K8+970 K9+080 K9+120 K9+180 K9+240 K9+320 K9+450摊铺温度 155 153 152 151 154 154 155 153 152 154 153试验段铺筑过程中摊铺机夯振为 4.5 级,熨平为 4 级,下面层 AC-20C 型沥青砼采用摊铺机用钢丝绳标高控制横坡、厚度。设计路面下面层宽度为 14.4m,通过试铺,现有摊铺机宽度能达到设计要求。摊铺机熨平板采用煤气燃烧进行预热,施工前提前 0.51 小时预热至不低于 100。六、沥青混合料压实方案
11、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规范要求及结合以往的沥青路面施工经验,确定以下压实方案:1、碾压顺序:初压 CC522 双钢轮压路机紧跟摊铺机,前静后振一遍、全振一遍,共两遍;复压采用 2 台 XP301 和 CC522 双钢轮压路机前后组合各振压两遍,共四遍;终压采用徐工 YZC-12 双钢轮压路机静压二遍,以消除轮迹和与其他结构物突起部位。2、碾压温度:初压控制在 130以上,第一遍复压控制在 110以上,第二遍复压控制在 100以上,终压控制在 90以上。3、碾压速度:初压 24 公里/小时,复压 36 公里/小时,终压 24 公里/小时;4、本次试验段确定的碾压工艺如下表:沥 青 面 层 碾 压
12、工 艺 表压路机型号 碾压顺序 碾压速度( km/h )碾压组合碾压温度()CC522 双钢轮 初压 24 1(前静后振)+1(振动) 130XP301 轮胎压路机复压 4.5 2(静压) 110CC522 双钢轮 复压 4.5 2(静压) 100徐工 YZC-12 双钢轮终压 3.5 2(静压) 90本次沥青路面施工时每台压路机上均设置了明显的初压、复压及终压标志,在碾压过程中沥青混合料没有产生明显的推移现象,复压时随时对轮胎压路机涂刷柴油,所以胶轮粘轮现象控制较好。七、面层松铺系数我部用定点测量下层表面高程、面层松铺高程、面层压实高程的方法计算面层的松铺系数,经测量整理后所得松铺系数为 1
13、.20,决定采用松铺系数 1.20。 (具体数据见测量表)八、施工缝处理方法1、纵向接缝:本次摊铺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纵向接缝为热接缝,碾压时将以铺部分留下 1020CM 暂时不压,作为后续部分的基准面,然后作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2、横接缝:采用平接缝处理,并配备铝合金直尺控制平整度,严格控制施工时的接缝碾压。九、沥青面层试验段各项技术指标检查结果1、沥青混合料抽提试验(离心分离法)检测结果见下表:AC-20C 沥青混合料抽提试验(沥青含量)沥青种类 A-70最佳油石比() 4.52检测项目 计量单位 标准值 实测值 判定1 沥青含量 % 4.32 4.312 油石比 % 4.52 4.5
14、0合格AC-20C 沥青混合料抽提试验(矿料级配)通过下列筛孔百分率()试样编号26.5 19 16.0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1 100 95.7 85.3 74.6 58.4 33.2 24.7 19.7 14.1 8.4 7.0 5.52 100 95.8 85.0 75.0 59.1 33.9 25.3 20.0 13.9 8.2 6.6 5.2均值 100 95.8 85.2 74.8 58.8 33.6 25.0 19.9 14.0 8.3 6.8 5.4标准 100100 90100 78 92 62 80 50 72
15、 26 56 1644 1233 824 5 17 4 13 372、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表干法)检测结果见下表:AC-20C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级配类型施工日期 油石比() 密度(g/cm 3) 空隙率()矿料间隙率(g/cm 3)沥青饱和度()稳定度(KN)流值(mm)AC-20C 5 月 24 日 4.50 2.421 4.2 14.4 68.8 12.50 3.09技术标准 / / 46 13.5 6575 8 1.543、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试验(表干法)检测结果见下表:试验路段压实度检测结果编号 现场桩号 横距(m) 厚度(mm) 芯样密度(g/cm 3) 马歇尔密度 (g/c
16、m 3) 压实度 (%)1 K8+800 / 72 2.377 2.421 98.22 K8+920 / 69 2.377 2.421 98.23 K9+040 / 70 2.390 2.421 98.74 K9+120 / 73 2.385 2.421 98.55 K9+250 / 70 2.382 2.421 98.46 K9+380 / 68 2.380 2.421 98.3压实度标准: 98%十、结论意见(一) 、结论1、拌合楼根据预定方案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拌和时间与拌和温度拌出的沥青混合料经检测,色泽均匀、无花白、无抱团成块的现象,并且温度也符合正常施工的要求。预定的拌和方法具有
17、可操作性。2、根据沥青面层试验段各项检测数据,确认 AC-20C 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是可行并符合要求的。沥青混合料的级配、油石比等指标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确定 AC-20C 沥青面层施工用配合比为:5#热料:4#热料:3#热料:2#热料:1#热料:矿粉=20%:20%:12%:22%:25%:1%,沥青用量为 4.32%。3、经过试铺测量得到的实际松铺系数为 1.2,后经过取芯检验厚度,符合要求。所以沥青上面层施工松铺系数决定调整为 1.2。4、经试验检测,沥青面层的压实度都满足规范要求,确认试验段的摊铺机和压路机的组合碾压方案是实际可行的,后面大面积的施工碾压方案就采用
18、此方案。5、根据拌和楼产量来调整前场摊铺速度,试验路在施工摊铺时机器还是略慢(2m/min) ,在今后大面积施工时摊铺速度控制在 3m/min,尽量保证摊铺的连续性,尽可能缩短因料车进出而导致的摊铺机等料时间,使沥青面层摊铺得到较好的平整度,防止离析和拥抱现象。6、在试验段两台摊铺机的纵向接头处在起步位置略有离析现象,后经道路监理工程师的提醒指导及摊铺机操作师傅的共同努力,采取了拉线人工控制料位的方法,既解决了局部离析的问题又减少了中间接头工人工作的劳动量。今后的两台机械的纵缝处就用这种方法操作。7、通过试验段施工的检验,开工报告申请中的施工组织、管理体系及质保体系是可行的。(二) 、需改进方
19、面1、在管理体系中需加强前后场的联系,做好前场摊铺机预热等准备工作,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因准备不充分而使摊铺作业间断。因为考虑到试验路是上午准备中午正式摊铺施工的,所以准备时间还是比较充足。所以实际大面积施工时还需再增加两名工人,以预备其他突发事件。2、沥青混合料在装车过程中,要注意装车次序,应采取先装车厢前部,再后部,最后中间的顺序,减少装车过程中产生的混合料离析。3、局部存在条带状离析和块状离析,应对摊铺机进行进一步调试,减少摊铺机收斗拢料次数。4、压路机应紧跟摊铺机碾压,控制好压路机碾压顺序及遍数,防止少压和漏压。碾压过程中,压路机每次折回的位置应成台阶行随摊铺机的前进而推进,每一台压路机的
20、折回处避免发生在同一断面上。5、加强原有挡块边缘的碾压控制,我们将对压路机无法碾压到位的地方采用平板夯夯实。6、严格控制沥青摊铺厚度,对施工过程中横断面的松铺厚度检测点进行加密。7、保证横接缝的连接质量,人工与压路机密切配合,安排专职技术工人负责。8、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取芯、路肩土施工等对沥青面层的污染,对于污染部位要及时处理。9、加强原材料的管理即严格按规范要求的频率检测,不合格原材料坚决不采用。10、加强拌和楼各部运转拌和系统的维护、保养,保证生产效率和拌和的沥青混合料质量。随时验证沥青和矿料的称量系统是否准确,保证生产配合比的准确。利于混合料质量稳定;11、加强摊铺与碾压机械的维护保养,保证机械完整率,确保进度与质量。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摊铺机自控系统的灵敏度,防止突变影响路面平整度质量;12、保证拌和与摊铺现场的质量检测原始记录准确与齐全,检测频率严格按规范规定执行,及时整理、上交监理工程师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