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构造地质学培养目标.docx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3001350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造地质学培养目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构造地质学培养目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构造地质学培养目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构造地质学培养目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构造地质学培养目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自主创新和学习借鉴国内外构造地质学研究的新成果,联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对地质人才的需求,体现该专业理论性较深、应用性较强的特色,注重多学科交叉综合、侧重于应用的原则,掌握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沿。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从事野外和室内科学研究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应用相关的测试设备和熟练应用计算机,具备应用勘查理论和综合技术,解决矿产普查、勘探工程或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要特别注意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刻苦勤奋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科学严谨的学风,毕业后能够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相关专业领域从事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

2、工作。二、研究方向1.幔枝构造及其成矿控矿幔枝构造是本课题队首创提出构造地质学新概念,它是地幔热柱多级演化演化的第三级单元,从地球的圈层结构与物质垂向运动角度探讨了地幔热柱多级演化的动力学过程,第一次提出金、银多金属等成矿物质来自核-幔源,建立了地幔热柱亚热柱幔枝构造典型矿床系列成矿模式。它的提出丰富了地幔热柱多级演化的认识,确认了幔枝构造是金银多金属矿最有利的成矿控矿构造,指出了找矿方向及实现地质找矿突破的重点靶区,通过近几年的地质工程验证,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并被地矿、冶金、有色金属等勘探单位广泛应用推广,经济效益巨大。得到了地学界的广泛重视。2.区域构造与构造动力学该方向研究方向根据区域地

3、质研究成果、地震层析成像成果以及 GPS、SLR、VLBI 等现代空间对地测量技术、方法和资料,研究区域构造及其运动的动力学机制。主要研究内容是:区域构造与地球构造动力的现代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空间大地测量等事实依据;地球深部特别是地核超高压环境下的特殊物质形态及其必然产生的整体构造动力效应、地球内部物质调整运动形式(对流、幔柱、上涌、紊流等)和运动规律;地球整体与内部物质调整动力形成的区域构造、全球构造及其规律以及与板块构造运动的相互关系;应用大地构造学、板块构造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前寒武地质学、地层学、地史学、古地理学等传统地质学科综合研究,探讨区域构造以及全球构造动力

4、的具体机制与过程;地球整体的主导构造动力和内部物质调整等构造动力共同形成的构造形式与分布规律及其与矿产、资源、环境变化的关系。3.石油构造与构造分析该方向利用现代石油地质学和石油勘探开发的新理论、新方法,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定量处理生油气盆地的基础地质资料、地震勘探资料、钻探资料和其他物化探资料,综合研究沉积盆地的沉积历史、盆地构造演化和构造样式。利用平衡剖面技术研究盆地的变形历史,进行构造形成机制模拟,搞清盆地的构造变形规律和形成机制。利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和盆地模拟技术研究盆地的沉降史和充填史,全面分析石油天然气的生、储、盖、运、聚、保等条件,为石油的勘探和开发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三、学习年限2

5、本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每年秋季入学,在校学习年限为 3 年。其中,课程学习约一年半,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工作约一年半。硕士生应在规定的学习期限以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学习、各项培养环节及学位论文工作。对已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的硕士研究生,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研究生学院审核和学校批准,可提前毕业。四、学分要求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一般以 18 学时为 1 学分,课程主要包括学位课和选修课,学位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包括专业限选课和方向选修课。专业限选课原则上必须选,方向选修课以学生自愿为基础,在导师的指导下选课。本专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不低于 37 学分,其中学

6、位课程 21 学分,专业限选课为 10 学分,方向选修课至少 6 学分。同等学力和跨专业考取的硕士研究生,还必须补修本科阶段的相关课程,并参加考试,记录成绩,但不记学分。补修课程成绩不合格不得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学生的学位课学习成绩每门均达到 70 分以上,才能申请硕士学位。五、课程设置及学分配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教学方式备注0000011 英语 5 180 1,2 讲授0000093 专业英语 1 36 3 讲授0000111 自然辩证法 2 54 1 讲授公共学位课000013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 36 1 讲授0303011 多元统计分析 3 54 1

7、讲授0801011 板块构造与幔枝构造 3 54 1 讲授0801021 高级构造地质学 3 54 2 讲授学位课专业学位课0801031 石油构造分析 3 54 1 讲授03030503 矿田构造 2 36 3 讲授0802012 平衡剖面和盆地模拟 2 36 2 讲授0802022 地质力学 2 36 2 讲授0802032 固体力学 2 36 2 讲授专业限选课0303073 盆地分析 2 36 2 讲授0301021 现代成矿理论 2 36 1 讲授0303023 油气成矿理论 2 36 2 讲授0303083 现代岩矿测试技术 2 36 3 讲授0302032 地理信息系统 2 36

8、 2 讲授0302022 应用地球物理 2 36 2 讲授0303033 综合探测技术 2 36 3 讲授0303063 层序地层学 2 36 3 讲授0302052 地球化学 2 36 2 讲授0803023 地质数据处理与计算机成图 2 36 3 讲授0803033 地球科学进展 2 36 3 讲授选修课方向选修课0103163 第二外语 2 54 3 讲授根据研究方向至少选修3 门课程补修课 普通地质学 至少选学 2 3结晶学与矿物学 岩石学 矿床学 门课程,计成绩不计学分。学术活动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实践环节 其它环节0004011 体育课 36 1,2 必修但不计学分注:同等学力或

9、跨专业的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要选修补修课程(不计学分)。六、培养方式本专业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制。导师负责具体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导师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规定和要求,在硕士生入学后一个月内,帮助研究生制定出个人培养计划。公共必修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自学,专业必修课采取讲授、研讨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专业限选课和方向选修课采取讲授、研讨、自学、师生专题研究、学生讲授部分专题等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学校及资源学院组织的各种有关的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参与导师的有关课题研究。在校学习期间,本专业硕士研究生须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至少 1 篇学术论文,具体要求参见石家庄经

10、济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有关规定。七、中期考核本专业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对在校研究生建立中期考核制度。中期考核工作安排在每届硕士研究生第四学期初进行,考核内容主要包括:(1)研究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遵守国家政策法令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学习态度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平时表现;(2)是否完成了专业培养方案所要完成的课程学习,特别是学位课学分是否完成;(3)研究生是否具有独立从事科学工作的能力;(4)身心健康状况等。考核小组本着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生做出评价。中期考核通过的研究生,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对考核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劝其退学或作

11、肄业处理。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的选题应体现企业管理学科领域的前沿性和先进性,要与导师的科研任务相结合,与国家的经济建设、企业改革相结合。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选定研究课题及课题方向、范围,并公开作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应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论文在答辩前聘请本专业领域里有较深造诣的专家评阅,其中至少有两位外单位专家。评阅人需对论文作详细的学术评语,供答辩委员会参考。九、硕士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由本学科专业的专家组成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主席一般由校外学者、专家担任。答辩委员会就是否授予硕士学位做出决定,决议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经全体成4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为通过

12、,上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理学硕士学位。同时评选出优秀学位论文,予以表彰,并向省里推荐。十、质量监测要全面跟踪和监测企业管理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否取得预期成果,所培养的研究生在国家建设和企业发展中的价值,能否满足科技进步和国家建设的需要等;建立研究生个人档案及毕业后进行不定期的追踪调查;定期修订培养方案,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构造地质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 地质构造是组成地壳或岩石圈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变形时所形成的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壳或岩石圈地质构造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地质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地质

13、构造的几何学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地质构造的空间产出形态是什么样的?如何表述地质构造?为了准确表述地质构造的几何学特征,通常需要针对特定的地质构造抽象出来一些几何学和运动学要素。地质构造的运动学研究主要探讨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回答“该地质构造是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地质构造的动力学研究主要关注地质构造形成时的力学机制,回答“这个地质构造是在什么力的作用下形成的?”这个问题。地质构造的几何学研究是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的基础,自然界实际存在的地质构造通常由于出露不全或局部被剥蚀而难以识别其真面目,为此本课程使用了相当大的篇幅介绍地质构造的几何学特征。构造地质学是地质系本、专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14、计划学时为 54。构造地质学的课程特点是知识点较多,涉及的学科较多(岩石学、平面和立体几何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变学等);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变化大(本课程主要关注中小尺度的构造)、时间跨度长,构造现象无法在实验室中重现,对其成因和发育过程的解释往往根据经验分析和推断,容易引起疑问;构造分析要求有良好的时空想象能力,善于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构造地质学的课程内容按教学性质分为三类:知识型和认知型,包括力学分析的基础知识;推覆构造、叠加构造等各种构造名词、术语和概念;各种构造的识别等;技能型,例如地质图、剖面图、赤平投影图等各种图件的判读和绘制;逻辑推理和综合分析,例如根据节理资

15、料恢复古构造应力场,根据变形结果推断变形过程,根据构造样式推断变形环境,根据地质图和有关资料恢复构造发展史。5构造地质学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和实习课。课堂讲授主要讲授重点和难点,有关专题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提出值得思考和讨论的问题。由于受到总课时的限制,以及出于对学生自学的需要,不对课程内容作全面讲解;学生自学要围绕教学大纳和教学进度,在阅读参考资料扩大知识面的同时能够围绕教师讲授时提出的问题和本教学大纲所列问题进行思考,为课堂讨论做准备。课堂讨论一般在授课中穿插进行。实习课是构造地质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习可以深化学生对课堂所讲内容的理解,并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此要求学

16、生必须理解每次实习所涉及的基本原理,并圆满完成全部 10 次实习作业。实习过程中提倡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和讨论。实习课成绩按 20记入该课程的最终成绩,并作为考察学生实际能力的重要参考。针对课程特点和面向 21 世纪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精神,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和动口能力(提出和讨论问题以及辩论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已不断发现问题、积累问题,最终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原则上每次课堂授课都要布置思考题和讨论题(或者见本大纲相应章节后所列的问题),每次正式授课前或在课间要组织 1020分

17、钟的课堂讨论,并注意让每个学生发言。构造地质学总课时为 54 学时,其中授课 17 次(34 学时),实习课 10次(20 学时)。此外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安排一次野外教学实习,以增强学生对各种不同构造现象(如褶皱、断层、面理、线理等)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认识、鉴别构造现象的能力和分析不同构造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为了提高野外教学实习的实际效果,野外教学实习安排在学习过应力与应变、褶皱和断裂等章节之后的某个星期六进行,野外教学实习不计入总学时。课程总体要求为:1了解构造地质学的内涵、主要研究内容和基本研究方法;了解现代构造地质学的进展和发展趋势。2了解岩石变形力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岩石变形的物理化

18、学控制因素,并用于对不同构造现象的解释。3了解并掌握不同类型地质构造的几何特征、构造组合和有关成因机制。4具备地质图件的判读能力,掌握基本的作图方法。5掌握分析和解决区域构造问题的基本工作方法,初步具备综合分析区域构造的能力。6了解构造地质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及其新进展,了解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课程考核方式要体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精神,不单纯以考试卷面成绩作为评价学业成绩的唯一依据,同时还应尽量减轻学生应试的压力。本课程将实行“考教分离”,由地质系组织有关教师出考题,带课教师无权出题。实践表明,考核方式对学生学习方式有着直接导向作用,应不断进行探索。本课程拟

19、执行的考核方式为:考试占全部成绩的 70,实习、课堂发言、野外实习等占总成绩的 30。二、教材与参考文献 1. 教材 现阶段国内流行多个种版本的构造地质学教材:(1)朱志澄、宋鸿林主编,马杏垣、单文琅主审的构造地质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6(2)徐开礼、朱志澄主编的构造地质学,地质出版社出版;(3)朱志澄主编构造地质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 年第 1 版,1999 年第 2 版,2008 年第三版(第三版是 2008 年度国家精品课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学类系列精品教材);(4)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构造地质学,李忠权、刘顺主编,地质出版社,2010 年第三版;(

20、5)长安大学地质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系列教材构造地质学,地质出版社,2011;(6)高职高专院校资源勘查类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构造地质学,地质出版社,2007。 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本课程计划选用朱志澄主编的构造地质学(2008年第三版)作为主导教材,同时辅以朱志澄主编的构造地质学(1999 年第二版)和朱志澄、宋鸿林主编的构造地质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0 年出版);徐开礼、朱志澄主编构造地质学(地质出版社 1989 年第 2 版)和地质系于在平等人主编的构造地质学CAI 多媒体教材。 2. 主要参考文献 构造地质学教学过程中用到的参考文献主要来自国内外有关期刊。国内目前还没有专

21、门的构造地质学类期刊,构造地质学类的文献主要见于综合性的学术期刊。国外关于构造地质学的英文期刊主要有两个: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和Tectonics,这两个英文期刊上的文献基本能够反映构造地质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新进展,建议构造地质学学习者尽可能多地浏览这两个期刊。 这里列出部分参考文献。 邓洪菱,张长厚,李海龙,邹云。褶皱相关断裂构造及其地质意义。自然科学进展,2009, 19(3): 285-296。 黄德志。构造地质学实践教学与地质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培养。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3(4):65-67。 金振民,姚玉鹏。超越板块构造我国构造地质学要做些什么

22、?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4, 29(6):644-650。 兰姆塞 J G,胡伯 M I 等,1983。刘瑞殉、常志忠、张荣昌译。现代构造地质学方法。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 李三忠,张国伟,刘保华,郝天珧,戴黎明,刘鑫,刘丽萍。新世纪构造地质学的纵深发展: 深海、深部、深空、深时四领域成就及关键技术。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2010,17(3):27-43。 罗金海,于在平。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几个问题的探讨。中国地质教育,2001,3(总第 39 期):62-64.罗金海,李继亮,何登发。山前冲断构造带研究的新进展。地质论评,1999,45(4):3823

23、89.罗金海,于在平,周鼎武。理论联系实际 深化“构造地质学”教学改革。高等理科教育,2004,3:75-77。 马杏垣。论伸展构造。地质科学,1982,7(3): 1521.毛玉元,刘援朝,徐亮。构造地质学的发展趋势。矿物岩石,1998,18(增刊):99-104。 孟元库,潘澄雨。对构造地质学教学的一点建议。中国地质教育,2012,2:92-95。 7倪金龙,郭全军,郭颖,唐小玲,李增学。地质思维时空观的培养与建立以“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为例。中国地质教育,2011,4:89-92。 宋鸿林。斜向滑动与走滑转换构造。地质科技情报,1996,15(4):3238.宋立军, 吴少波。“构造地质

24、学课程设计”的开发与实践。中国地质教育, 2008,3:37-40。 武红岭,王薇。几个力学概念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3,27(2):109-114。 谢焱石,涂彩蓉,谭凯旋,冯志刚,黄伟,刘江,王正庆,陈亮。立足核特色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构建“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新体系。中国地质教育,2011,1:30-33。 岳来群,玉恒林。流变学在当今构造地质研究中的意义及发展趋势。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2(2):1-5。 张宏远,刘俊来。“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主线及其把握。中国地质教育,2010,2:53-55。 赵温霞,曾佐勋。岩石流变性质定量研究的构造地质学方法。

25、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998,5(12):142。 郑剑东。当前构造地质研究的某些进展及启示。地质科技情报,1996,15(4):15-19。 周春银。构造地质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第五届全国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简介。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2:36,96。 朱志澄,马杏垣。用解析构造观研究逆冲推覆构造。见:杨俊杰、赵重远、刘和甫等主编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掩冲带构造与油气。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Adamuszek Marta, Schmid Daniel Walter, Dabrowski Marcin. Fold geometry toolbos-Automa

26、ted determination of fold shape, shortening, and material properties.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2011, 33(9): 1406-1416.Aller J, Bobillo-Ares N C, Bastida F, Lisle R J, Menendez C O. Kinematic analysis of asymmetric folds in competent layers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ling.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

27、ology, 2010, 32: 1170-1184.Bastida F, Aller J, Lisle R J, Bobillo-Ares N C, Menendez. Saw-tooth structures and cured veins related to folds in the south-central Pyrenees (Spain).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2012, 34: 43-53.Blenkinsop T G, Doyle M G. A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orientations of plan

28、ar structures in cut core.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2010, 32: 741-745.Bons Paul D, Elburg Marlina A, Gomez-Rivas Enrique. A review of the formation of tectonic veins and microstructures.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2012, 43: 33-62.Carreras Jordi, Czeck Dyanna M, Druguet Elena, Hudleston Pet

29、er J.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of an anastomosing network of ductile shear zones.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2010, 32: 656-666.Contreras J. A model for low amplitude detachment folding and 8syntectonic stratigraphy based on the conservation of mass equation.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2010,

30、 32: 566-579.Erslev E A. Normalized center-to-center strain analysis of packed aggregates.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1998, 10(2):201209.Frehner Marcel. The neutral line in buckle folds.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2011, 33(10): 1501-1508.Gerbi Christopher, Culshaw Nicholas, Marsh Jeffrey. Ma

31、gnitude of weakening during crustal-scale shear zone development.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2010, 32: 107-117.Gerbault M, Poliakov A N B , Daignier M. Prediction of faulting from the theories of elasticity and plasticity:What are the limits?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1998, 20(23):301320.Gh

32、assemi Mohammad R., Schmalholz Stefan M., Ghassemi Ali R2010.Kinematics of constant arc length folding for different fold shapes. Journal of Strucutural Geology, 2010, 32: 755-765.Gomez-Rivas Enrique, Griera Albert. Shear fractures in anisotropic ductile materials: An experimental approach. Journal

33、of Structural Geology, 2012, 34: 61-76.Han Raehee, Hirose Takehiro. Clay-clast aggregates in fault gouge: An unequivocal indicator of seismic faulting at shallow depths?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2012, 43: 92-99.Kimura Nozomi, Nakayama Shotaro, Tsukimura Katsuhiro, Miwa Shinko, Okamoto Atsushi,

34、 Masuda Toshiaki. Determination of amphibole fracture strength for quantitative palaeostress analysis using microboudinage structures.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2010, 32: 136-150.Lin Aiming, Ren Zhikun, Kumahara Yasuhiro.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coseismic shear zone of the 2008 Mw 7.9 Wenchu

35、an earthquake, China.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2010, 32: 781-791.Lisle Richard J. Strain analysis from point fabric patterns: An objective variant of the Fry method.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2010, 32: 975-981.Lisle R J, Toimil N, Aller J, Bobillo-Ares N, Bastida F. The hinge lines of non

36、-cylindrical folds. Journal of Strucutural Geology, 2010, 32: 166-171. Long Jonathan J, Imber Jonathan. Geological controls on fault relay zone scaling.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2011, 33(12):1790-1800.Mancktelow Neil S. Deformation of an elliptical in two-dimensional incompressible power-law v

37、iscous flow.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2011, 33(9): 1378-1393.Marques F O, Burlini L, Burg J-P. Rheology and microstructure of synthetic halite/calcite porphyritic aggregates in torsion.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2010, 32: 342-349.McNaught. Modifying the normalized Fry method for aggregete

38、s of non-elliptical grains.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1994, 14(4):493503.9Mezger Jochen E. Mimicking syntectonic growth: cordierite overgrowth of earlier rotated staurolite porphyroblasts,strain caps and deflected foliation.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2010, 32: 703-708.Micklethwaite Steven,

39、 Sheldon Heather A, Baker Timothy. Active fault and shear process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mineral deposit formation and discovery.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2010, 32 151-165.Mookerjee Matty, Nickleach Scott. Three-dimensional strain analysis using Mathematica.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40、, 2011, 33: 1467-1476.Neagu Raluca Cristina, Cartwright Joe, Davies Richard. Measurement of diagenetic compaction strain from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fault plane dip. Journal of Strucutural Geology, 2010, 32: 641-655.Nicol A, Walsh J J, Villamor P, Seebeck H, Berryman K R. Normal fault interactions

41、, paleoearthquakes and growth in an active rift.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2010, 32: 1101-1113.Ono Takaaki, Hosomi Yukinobu, Arai Hiroyoshi, Takagi Hideo. Comparison of petrofabrics with composite magnetic fabrics of SC mylonite in paramagnetic granite.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2010, 32:

42、2-14.Schrank Christoph E, Cruden Alexander R. Compaction control of topography and fault network structure along strike-slip faults in sedimentary basins. Journal of Strucutral Geology, 2010, 32: 184-191.Scholz Christopher H, Ando Ryosuke, Shaw Bruce E. The mechanics of first order splay faulting: T

43、he strike-slip ca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2010,32: 118-126.Srivastava Deepak, Rastogi Vipul, Ghosh Rajit. A rapid Bzier curve method for shape analysis and point representation of asymmetric folds.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2010, 32: 685-692.Storti Fabrizio, Balsamo Fabrizio. Impact o

44、f ephemeral cataclastic fabrics on laser diffraction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alysis in loose carbonate fault breccia.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2010, 32: 507-522.Vitale Stefano, Mazzoli Stefano. Strain analysis of heterogeneous ductile shear zones based on the attitudes of planar markers.

45、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2010, 32: 321-329.Wenk Hans-Rudolf, Kaintpanycharoen Earuntorn, Voltolini Macro.Preferred orientation of phyllosilicates: Comparison of fault gouge,shale and schist. Journal of Structurla Geology, 2010, 32: 478-489.Wickham J, Moeckel G. Restoration of structural cross-

46、section.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1997, 19(7):975986.Zalohar Jure, Vrabec Marko.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of fault reactivation: The Cosserat approach.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2010, 15-27.10Zulauf G, Zulauf J, Bornemann O, Brenker F E, Hofer H E, Peinl M, Woodland A B. Experimental defor

47、mation of a single-layer anhydrite in halite matrix under bulk constriction. Part 2: Deformation mechanisms and the role of fluids. 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2010, 32: 264-277.三、学时分配本课程总学时为 54(不包括 1 天的野外实习),按下表进行分配:教学内容 学时 教学方式 上课地点第一章 绪论 2 讲课 地质楼第二章 沉积岩层和岩浆岩的原生构造及其产状 3 讲课 地质楼第三章 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 3

48、讲课 地质楼第四章 变形岩石应变分析基础 2 讲课 地质楼第五章 劈理节理与线理 5 讲课 地质楼第六章 褶皱 7 讲课 地质楼第七章 断层概论 4 讲课 地质楼第八章 伸展构造 2 讲课 地质楼第九章 逆冲推覆构造 2 讲课 地质楼第十章 走向滑动断层 2 讲课 地质楼第十一章 韧性剪切带 2 讲课 地质楼实习 1 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水平岩层地质图 2 实习 地质楼实习 2 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2 实习 地质楼实习 3 用赤平投影方法换算岩层的真倾角和视倾角 2 实习 地质楼实习 4 读倾斜岩层和不整合接触地质图并作剖面图 2 实习 地质楼实习 5 极射赤平投影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2

49、 实习 地质楼实习 6 读褶皱区地质图,绘制褶皱地区剖面图 2 实习 地质楼实习 7 编绘和分析构造等高线图 2 实习 地质楼实习 8 读断层地区地质图并求断层产状及断距 2 实习 地质楼实习 9 分析褶皱断层地区地质图并作剖面图 2 实习 地质楼实习 10 构造地质综合作业 2 实习 地质楼渭河地堑北缘构造特征(断层、褶皱、节理等) 1 天野外实习泾阳县口镇淳化县金川湾四、教学内容安排和各章要点(重点和或难点)第一章 绪论 1主要内容 构造地质学的内涵和研究对象;地质构造;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地质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构造尺度;构造层次;构造解析的思想和方法;学习构造地质学的意义2本章要点 11构造地质学的内涵;构造尺度和构造层次的概念3思考题 (1)何为地质构造?(2)对地质构造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研究?(3)什么是构造尺度和构造层次?各有哪些种类?第二章 地质体的基本产状及沉积岩层构造 1主要内容 面状构造与线状构造的产状表示法;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及沉积岩层顶、底面的识别标志;软沉积变形的种类;地层接触关系的基本类型及其构造意义;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