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自转:(1)地球自转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转,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这样使得地面白昼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冷却不至于过分寒冷,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2)地球自转使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3)地球自转造成地球上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一个地方正当午时,距它 180 度的地方,正当午夜。说明每隔 15 度精度,时差相差一个小时。为此人们划定了地球的时区。共
2、24 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心,东西经各 7度 30 分的范围为中时区。东西另外各 15 度为东一区、西一区。自西向东,每过一个时区,要加一个小时,过了国际日期变更线要减去一日。(4)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差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形变,在洋面上表现为潮汐。(5)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例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密切相关。公转:(1)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被分为昼夜两个半球:向太阳的半球是昼半球,背太阳的半球是夜半球。昼夜两半球之间的分界线,被叫做晨昏线,是地球的一个大圆。昼夜的长短,视晨昏圈分割纬线的情况而定。一般情形下,纬线被晨昏圈分割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叫昼弧;位于
3、夜半球的部分叫夜弧。昼弧和夜弧的弧长,决定该地的昼长和夜长。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发生南北移动,因此,除了在赤道和春秋分日外,各地的昼弧和夜弧都不等长。自 3 月 21 日(北半球春分日)至 9 月 23 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弧大于夜弧,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长,黑夜越短。北极四周,太阳整日不落,叫做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6 月 22 日,是北半球的夏至日,这一天,北半球昼最长。北极圈以北,都是白昼,南半球反之。9 月 23 至次年的3 月 21 是北半球的冬半年。12 月 22 日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每年的 3 月 21 和 9 月 23。太阳
4、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 12 小时。(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对于地平的高度角。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地面获得太阳热能的多2少。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地面上得热最多(光束面积、途径短) 。一日之内,太阳以不同的高度照射地面。正午时刻,它升的最高,称正午太阳高度。由于地球的公转,在不同的日期内,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是不同的。对于地球上的四季的形成来说。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是两个主要的因素。前者影响日照时间的长短,后者决定辐射强度的大小。气候(climate)希腊原意为“倾斜”指的就是正午太阳高度。(3)四季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的公转,造成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
5、的变化,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季。但是,严格的说,只有中纬度地带才是四季分明的。季节变化是半球性的现象,南北两个半球没有同时来临的同一季节,而总是彼此相反。这是因为影响季节变化的两个主要的因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半球性的。这两个因素影响地球所得太阳热量在南北两个半球之间的分配。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太阳热量集中,是夏季,非太阳直射的半球是冬季。春秋二季是夏冬之间的过渡季节。如果太阳始终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正午太阳高度不变,南北半球获得的热量始终不变,也就无所谓季节变化了。2、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1)地球表面是太阳辐射和太阳能转化的主要场所。高空大气只能吸收
6、小部分太阳辐射,大部分的太阳辐射到达地球表面后,只能穿透地表以下很小的厚度。因此太阳辐射主要在地表发生转化,并对地表的几乎所有自然过程起作用。如前所述,地球表层是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有序开放系统。正是太阳辐射的输入和输出平衡对于维持这个耗散结构的有序性起着主要的作用。(2)地球表面是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相互渗透、互相转化的两相或三相界面。海洋表面成为液+气界面,海底成为液+固界面,陆地表面成为气-固界面,而沿岸地带成为三相界面。各界面上的物质相互渗透,三相物质相互转化,形成多种多样的胶体物质和溶液系统。(3)地球表面具有独特的物质现象,如生物、风化壳、土壤层、粘土矿物、沉积岩以及各种地貌形态。(
7、4)地球表层具有复杂的、高速度和高强度的物质、能量交换、转化和循环过程。如水循环、地质循环、化学物质循环等,井且在交换和循环中伴随着信息的传输。地表物质、能量转化过程的发展强度及速度都远比地球其他各处大,表现形式也更复杂多样。3(5)地球表层存在着复杂地强烈的内部分异过程。诚然,分异过程在高空和地球内部也都存在,但分异程度远不及地表强烈。地球表面的内部内异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都有表现。分异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等级的地表自然综合体。(6)地球表层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有可能潜入深海或上升至宇宙空间,但地表仍然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3、大气分层及各层特点在气象学中
8、,通常按照温度和运动情况,将大气圈分为五层。(1)对流层 是大气的最底层,平均高度 11km。特点:a.以空气垂直运动旺盛为典型特点,空气对流运动显著。b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均没升高 100m 下降 0.65。c.云、雾、雨、雪等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在此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2)平流层 从对流层顶到 55km 左右,气流稳定。特点:a 温度随高度不变或微升,即由等温分布变成逆温分布。b 水汽、尘埃等非常少,很少出现云和降水,大气透明度良好。(3)中间层 从平流层顶到 85km 高度,也叫高空对流层。特点:温度随高度升高而迅速降低,是大气圈中最冷的部分。80km 高度上,有一个白天出现的电
9、离层,也叫 D 层。(4)暖层 中间层顶至 800km 高度,暖层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因而温度随高度上升增加很快。(5)散逸层 800km 高度以上的,空气及其稀薄,地球引力很小。4、全球气温水平分布特点(1)由于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变化,所以等温线分布的总趋势大致与纬圈平行。北半球一月份等温线密集,南北温差大;七月份等温线稀疏,南北温差小。在南半球,因海洋的巨大调节作用,一月与七月的等温线分布对比不像北半球那样鲜明。(2)同纬度夏季海面气温低于陆面,冬季海面气温高于陆地,等温线发生弯曲。由于水体增温慢降温也慢,因此夏季海面气温低于陆面,冬季海面气温高于陆地。所以,冬季大陆上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
10、等温线向北弯曲;夏季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等温线向南弯曲。等温线这种弯曲在亚欧大陆和北太平洋上表现得最清楚。南半球海洋面积辽阔,等温线较平直,北半球海陆分布复杂,等温线不像南半球海面上那样简单、平直,而是走向曲折,甚至变为封闭曲线,形成温暖或寒冷中心。(3)洋流对海面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影响。强大的墨西哥湾流使大西洋上的等温线呈 NE4SW 向,一月份 0等温线在大西洋伸展到 70N 附近。其他洋流系统对等温线走向也有类似的影响,但影响范围较小。(4)近赤道地区有一个高温带,月平均温度冬夏高于 24,称为热赤道。(5)南半球无论冬夏,最低气温都出现在南极;北半球最低温度夏季出现在极地,冬季出
11、现在高纬大陆。北半球夏季最高温度出现在低纬大陆,如 2030N 的撒哈拉、阿拉伯、加利福尼亚等地。5、海陆风的形成过程,画图海陆风是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但影响范围局限于沿海,风向转换以一天为周期。白天,陆地增温比海面快,陆面气温高于海面,因而形成热力环流。下层风由海面吹向陆地,叫海风,上层则有反向气流。夜间,陆地降温快,地面冷却,而海面降温缓慢,海面气温高于陆面,海岸和附近海面间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气流由陆地吹向海面,为陆风。陆海风的转换时间因地区和天气条件而不同。一般说来,陆风在上午转为海风,13-15时海风最盛,日没以后,海风逐渐减弱并转为陆风。阴天,海风要推迟到中午前后才出现。
12、6、山谷风的形成过程,画图在山地区域,日出以后山坡受热,其上空气增温很快,而山谷中同一高度上的空气,由于距地面较远,增温较慢,因而产生由山谷指向山坡的气压梯度力,风由山谷吹向山坡,这就是谷风。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气温降低很快,而谷中同一高度的空气冷却较慢,因而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山谷,这就是山风。在山地区域,只要大范围气压场气压梯度比较小,就能出现山谷风现象。在平原与高原相接地区。由于高原边缘地面气温与平原上空同高度上的气温差异,也会出现类似山谷风现象。7、季风大陆和海洋间的广大地区,以一年为周期、随着季节变化而方向相反的风系,称为季风。季风是海陆间季风环流的简称,它是由
13、大尺度的海洋和大气间的热力差异形成的大范围热力环流。夏季由海洋吹向大陆的风为夏季风;冬季有大陆吹向海洋的风为冬季风。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东亚季风由海陆热力差异而引起,亚洲东部濒临广阔的太平洋,居于世界最大的海洋和大陆之间,温度梯度和气压梯度的季节变化比其他任何地区都显著。5冬季,亚洲大陆为冷高压盘踞(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高压前端的偏北风就成为亚洲东部的冬季风;夏季,亚洲大陆为热低压所控制,同时太平洋高压西伸北进,因此高低压之间的偏南风就成为亚洲东部的夏季风。东亚季风对我国、朝鲜、日本等地区的天气、气候影响大,冬季等盛行时,这些地区的气候特征为低温,干燥和少雨;夏季风盛行时,这些地区的气候特
14、征为高温,湿润和多雨。南亚季风主要是由行星风带季节移动而引起的,但也有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冬季,亚洲大陆为冷高压盘踞,高压南部的东北风就成为亚洲南部的冬季风,但由于亚洲南部远离高压中心,并且有青藏高原的阻挡,加上印度半岛面积小,陆海间热力差异小,故冬季风尽管干燥,但势力比东亚的冬季风弱;夏季,南亚位于赤道低压内,从南半球越过赤道的东南信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转向为西南季风,再加上海陆热力差异的存在使南亚夏季风来的急,势力比东亚夏季风强,气候特征炎热潮湿多雨。8、大陆性、海洋性气候差异(1)气温的年、日变化:海洋性气候的气温年变化与日变化都很小,在洋面上甚至观测不到日变化。而大陆性气候的气温年较
15、差或气温日较差很大。在日变化中,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较早,通常在一天中的 1314 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拂晓前后。(2)全年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海洋性气候在气温年变化中,北半球最冷月为 2月、最暖月为 8 月(南相反) ,在高纬度最冷月还可能是 3 月,最暖月也可能到 9 月(如旧金山) 。而大陆性气候在气温的年变化中,北半球最暖月与最冷月分别出现在 7 月和 1 月(南半球分别在 1 月和 7 月) 。(3)春温秋温:海洋性气候春季气温低于秋季气温。大陆性气候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也快,一般春温高于秋温。(4)降水:海洋性气候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降水日数多,但强度小。云雾频数多,湿度
16、高。大陆性气候的降水量少,且降水季节和地区分布不均。9、水循环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重力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径流不断发生相态转化和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由于太阳辐射,海面和陆面每年约有 488000km3水分蒸发到空中。自海洋表面蒸发的水分,直接降落海洋中,就形成海洋水分的内循环。当海洋上蒸发的水分,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以雨雪形式降落到地面时,一部分通过蒸发和蒸腾返回大气,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土壤水或潜水,另一部分形成径流汇入河流,最终仍注入海洋,这就是水分的海陆循环。6内流区的水不能通过河流直接流入海洋,它和海洋的水分交换比较少,因此,内流区的水分循环具有某种程度
17、的独立性。但它和地球上总的水分循环仍然有联系。从内流区地表蒸发和蒸腾的水分,可被气流携带到海洋或外流区上空降落,来自海洋或外流区的气流, 也可在内流区形成降水。10、水量平衡的特点从全球水量平衡中,可以看出:1)海陆降水量之和等于海陆蒸发量之和,说明全球水量保持平衡,基本上长期不变。2)海洋蒸发量提供了海洋降水量的 85和陆地降水量的 89,海洋是大气水分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3)陆地降水量中只有 11来源于陆地蒸发,说明大陆气团对陆地降水的作用远远不及海洋气团的作用。4)以 P 表示降水量,E 表示蒸发量,R 表示径流量,海洋水量平衡式可写为 P=E-R;而陆地水量平衡式可写为 P=E+R。即
18、海洋降水量等于海洋蒸发量与入海径流量之差,显然,海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陆地降水量等于陆地蒸发量与入海径流量之和;陆地上的蒸发量小于降水量。海洋和陆地水最后通过径流达到平衡。11、大洋表层环流模式与盛行风系相适应,所形成的格局有以下特点:(1)以南北回归高压带为中心形成反气旋型大洋环流;(2)以北半球中高纬海上低压区为中心形成气旋型大洋环流;(3)南半球中高纬海区没有气旋型大洋环流,而被西风漂流所代替;(4)在南极大陆形成绕极环流;(5)北印度洋形成季风环流区。12、径流形成过程、特征 画图径流是水循环的基本环节,又是水量平衡的基本要素,它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从狭义的水资源角度来说,在
19、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径流则是可长期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河川径流的运动变化,又直接影响着防洪、灌溉、航运和发电等工程设施。因而径流是人们最关心的水文现象。径流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是可以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特征阶段。了解这些阶段的特点,对于水文分析是重要的。1)停蓄阶段 降水落到流域内一部分被植物截留,另一部分被土壤吸收,然后经过下渗,7进入土壤和岩石孔隙中,形成地下水。所以降水初期不能立即产生径流。降水进行到大于上述消耗时,便在一些分散洼地停蓄起来。这种现象称为填洼。停蓄于洼地的水也不能立即变为径流,所以这个阶段叫做停蓄阶段2)漫流阶段 降水进行到植物截留和填洼都已达到饱和,降水量超过下渗量时
20、,地表便开始出现沿天然坡向流动的细小水流,即坡面漫流。坡面漫流逐渐扩大范围,并分别流向不同的河槽里,叫漫流阶段。这个阶段只有下渗起着削减径流形成的作用。而土壤、岩石的下渗强度,从开始下渗即逐步减小,一定时间后常成为稳定值,这个稳定值称为稳渗率。所以漫流阶段的产流强度,决定于降水强度和土壤稳渗率之差。各种土壤的下渗强度不同,故产流情况也不一样。在同样降水强度下,砂质土地区产流强度较小,而壤土地区产流强度较大。3)河槽集流阶段 坡面漫流的水进入河道中,沿河网向下游流动,使河流流量大为增加,叫做河槽集流。河槽集流阶段,大部分河水流出河口外,只有小部分渗过河谷堆积物补给地下水,待洪水消退后,地下水又反
21、过来补给河流。河槽集流过程在降水停止后还将继续很长时间。这个阶段包括雨水由坡面进入河网,最后流出出口断面的整个过程,它是径流形成的最终环节。13、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作用)河流是所在流域内自然地理总背景下的产物。河水是以不同形态和经过不同转化途径的降水为补给来源的。显然,只有进入河床的水量足以保持经常流动,即在足以补偿蒸发和渗漏所造成的损耗时,才能够形成河流。湿润地区河网密集,径流充沛而干燥地区河网稀疏径流贫乏,说明河流的地理分布受着气候的严格控制。实际上,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源的补给形式及其比例,水位、流量及其季节变化,结冰与否及结冰期长短,等等,无一不受气候条件制约。例如,降水量多
22、寡决定着径流补给来源的丰缺,蒸发量大小反映着径流损耗的多少,降水的时空分布、降水强度、降水中心位置及其移动方向影响着径流过程和洪峰流量,气温、风和饱和差也因对降水、蒸发有影响而对径流间接起作用。因此可以说,河流是气候的镜子。除气候条件外,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也对径流发生影响。如流域海拔高度、坡度和切割密度直接影响着径流汇聚条件;地表物质组成决定着径流下渗状况;植被则通过对降水的截留影响径流;等等。另一方面,河流对地理环境也有显著的影响。河流是地球水分循环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内陆河流把水分从高山输送到内陆盆地底部或湖泊中,实现水分小循环;8外流河把大量水分由陆地带入海洋,弥补海水的蒸发损耗
23、,实现水分大循环。同时,热量和矿物质也随水分一起输送。南北向河流把温度较高的水送往高纬地区,或者相反,对流域气温都具有调节作用。而固体物质的随河水迁移,则使地表的高处不断夷平和低处不断被充填。所以河流既是山地景观的创造者,又是大小冲积平原的奠基者,还是内陆和海洋盆地中盐类的积累者。荒漠地区绝大多数绿洲的形成与河流有密切的联系。流入干旱区的河流,不仅给那里带来水分,而且使荒漠河岸林和灌溉农业得以发展,从而形成了生机勃勃的绿洲景观。河流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它在交通运输、灌溉、发电和水产事业等方面都为人类带来了重要财富。14、冰川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在
24、极地和中低纬高山冰川区,冰川本身是自然地理要素之一,并形成独特的冰川景观。规模较小的冰川只对附近地区的气候发生影响,巨大的冰川如南极和格陵兰冰盖,则对广大地区甚至全球气候发生影响。作为一种特殊的下垫面,冰盖的扩展将大大增强地球的反射率,从而促使地球进一步变冷,并影响气团性质和环流特征。在地球水圈的水分循环中,冰川也有重要的作用。据计算,目前全球冰川的平均年消融量约 3000km3。这一数字近乎全世界河流水量的三倍。冰盖消融量的增减,将直接影响海平面的升降。大气降水到达地面后,由于蒸发、蒸腾和渗透等原因,只有一部分转变为地表径流。冰川表面不存在蒸腾,蒸发量及渗透量都非常小。所以,到达冰川表面的降
25、水几乎可以全部转化为地表径流。冰川不仅是河流的补给来源,还是其调节者。冰川冰从积累区向消融区运动的结果,使长期处于固态的水转化为液态。但是,低温而湿润的年份,冰川消融将受到抑制;高温干旱年份,消融则将加强。这样,冰川就对径流起到了调节作用。冰川推进时,将毁灭它所覆盖的地区的植被,动物被迫迁移,土壤发育过程亦将中断。自然地带将相应向低纬和低海拔地区移动。冰川退缩时,植被、土壤将逐渐重新发育,自然地带相应向高纬和高海拔地区移动。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显著改变地表形态,形成特殊的冰川地貌。在古冰盖掩覆过的地区,如欧洲和北美,这种冰川地貌可以占据成千上万平方公里的广大范围。在山岳地区,冰川地貌显示出许多
26、独有的特征。915、举例说明影响地貌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1)气候与地貌发育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由于水热条件不同,外力的性质、强度和组合状况皆有所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和地貌类型组合(地貌组合) 。在寒冷气候区,降雪量大于消融量的条件下,冰雪逐年积累,发育成冰川;在冰川作用下,山地将形成角峰、刃脊、冰斗和冰川谷等冰川地貌,使原来在流水作用下发育的比较浑圆的山岭,变得尖峭锐利。在降雪量较小,不足以补偿消融量的条件下,则不能形成冰川,而是发育为多年冻土和冻土地貌。在温湿气候区,以流水作用为主导,化学风化作用、块体运动也较普遍。主要形成流水地貌,常见岭脊凸起山坡下凹、和缓的山丘。在干旱气候区,
27、以风和间隙性洪流作用为主要外力。主要形成风沙地貌和间隙性洪流作用地貌。(2)地壳运动与地貌发育在地壳运动强烈的地段,可在短距离内发生显著性的差异性升降运动。如天山最高峰达 7000 多米,而在吐鲁番盆地,由于强烈的沉降运动,最低点在海面以下 154 米。在太平洋西岸一些岛弧的外缘,有深达万米左右的海沟,是地球上起伏最大的地方。地壳的水平运动也是地貌发育的内动力之一。例如区域性的水平运动所产生的平移断层,可造成平行岭谷的错动(水平位移) ,改变水系的格局,甚至使河流堵塞成为堰塞湖。(3)岩性与地貌发育岩性对地貌发育的影响,主要是岩石的抗蚀性,即抵抗风化作用和其他外力剥蚀作用的强度。抗蚀性是岩石性
28、质的综合反映。通常坚硬岩石抗蚀性强,常构成山岭和崖壁。抗蚀性差的岩石,如页岩、泥灰岩等,硬度不大,常形成和缓起伏的低丘、岗地。岩石的可溶性对地貌发育的影响更为明显。如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分布区,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形成典型的岩溶地貌。在分析岩性对地貌发育的影响时,必须考虑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其他地质条件。同样一种岩石,在干燥区和湿润区其抗蚀性可以有很大的差异。例如石灰岩在湿热地区深受岩溶作用的影响,但在干燥区往往可以成为抗蚀性较强的岩石。(4)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类在其生产活动中,对地表的改造和利用也在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上给地貌发育带来一定的影响。1016、试述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1)土壤发育的母
29、质因素 1)土壤母质是岩石风化的产物,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会影响成土过程的速度和方向和自然肥力。2)多数土壤的属性继承了母质的特性。3)不同母质对土壤次生矿物也有影响。4)不同母质形成的土壤养分状况不相同。5)母质影响土壤的质地。6)在一些土壤形成过程中,母质因素起到重要的作用。(2)土壤发育的气候因素气候因素决定着成土过程的水热条件,直接影响到土壤中的水、气、热的状况和变化。气候不仅直接参与母质的风化和物质的淋溶过程,而更重要的是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影响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与分解,决定着养分物质的生物小循环的速率和规模。所以,气候是土壤形成和发育的重要因素,控制着土壤中物理
30、、化学和生物等作用过程的总趋势。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土壤便有很大的差异。1)气候影响次生粘土矿物的形成 一般情况下是降水量和温度的影响。2)气候影响岩石矿物风化强度。 风化速度与温度有关。3)气候影响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 也是温度与水分的影响。4)气候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5)土壤中物质的迁移是随着水分和热量的增加而提高的。(3)土壤发育的生物因素生物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通过生物的循环,才能把大量的太阳能纳入成土过程,才能使分散于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的多种养分物质聚集于土壤之中,才能使土壤具有肥力并使之不断更新。因此,成土过程实质上就是母质在一定条件下为生物不断改造的
31、过程。没有生物的作用便没有土壤的形成。尤其是陆生植物与土壤彼此之间具有一定的从属性。(4)土壤发育的地形因素地貌在成土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地貌的组成物质即成土母质和岩石的性质对成土的直接影响;另一是地貌的形态特征对其他成土因素和土壤本身的物质和能量再分配的影响。(5)土壤发育的时间因素时间因素是有别于其他成土因素的一类特殊因素。实际上它就是一个强度因子,反映出土壤在各成土条件的共同作用下所经历的阶段和效果。具有不同年龄、不同发育历史的11土壤,应归入不同的土壤类别,并表现出不同的土壤属性。土壤的年龄通常可分绝对年龄与相对年龄。从土壤开始形成时起直至当前这段时间,称为其绝对年龄。相对年
32、龄则指土壤发育的某个阶段或发育程度,可作为成土过程的强度及发育阶段更替速度的指标。(6)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的作用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形成和性质的影响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主要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方向和强度。17、土壤空间分布规律(1)土壤的水平分布规律 1)纬度地带性规律 一种是全球土壤,横跨全大陆。如冰沼土、灰化土和砖红壤。二是区域性土壤, 常发生中断、尖灭、偏斜等。2)干湿度分异规律 由沿海到内陆为:湿润森林土类、半湿润的森林草原土类、半干旱的草原土类和干旱的荒漠土类。以中纬度表现得最为典型。(2)垂直分布规律 土壤的垂直带性在山地土壤中当山体达足够高度时,热量由下而上迅速递减,降水则在一定高度内递
33、增并超过这高程后即行降低,因而引起植被等成土因素以及土壤的性质和类型亦随高度而发生垂直分带和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称为垂直带性。山地土壤各类型的垂直排列顺序等结构型式,称为土壤垂直带谱。土壤垂直带的结构,随山体所在的地理位置、山体高度、山体坡向和山体形态的不同而呈有规律的变化。纵观我国主要山地土壤垂直带谱,可看出如下特点:1、地理位置不同,亦即基带土壤不同,土壤垂直带谱的组成亦不同,而在相同的生物气候土壤区内,土壤垂直带谱的组成和排列规律较接近。2、在相似的经度上,从低纬到高纬,土壤垂直带谱有由繁变简、同类土壤的分布高度有由高降低的趋势。例如地处热带,海拔 1879 米的海南岛五指山,垂直带谱
34、由五个土壤垂直带组成;而位于温带,海拔 2170 米的长白山有四个垂直带;而大兴安岭则只有 23 个垂直带。又如,山地暗棕壤带,在台湾的玉山(南亚热带)位于海拔 2800 米的高度,在暖温带的河北雾灵山则在 2000 米的高度,在长白山和大兴安岭只在 1200 米的高度。3、在相似的纬度上,从湿润地区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到干旱地区,山地土壤垂直带谱先是趋于复杂,最后又趋向于简单,而同类土壤的分布高度则逐渐升高。以暖温带为例,位于东部湿润地区海拔 1100 米的千山,仅有山地棕壤和山地暗棕壤二个土壤垂直带,位于半12湿润地区海拔不过 2050 米的雾灵山,除山地棕壤、山地暗棕壤两个垂直带与千山相
35、同外,在雾灵山的下部增加了反映半湿润森林草原气候特征的褐土和山地淋溶褐土两个垂直带,它的顶部增加了一个山地草甸土带;而纬度和海拔与雾灵山相当的甘肃云雾山(海拔 2050米) ,由于地处半干旱地区,在山地褐土带下虽增加了一个反映半干旱草原景观的山地栗钙土与黑垆土带,但森林土壤消失了,垂直带数目相应减少;再往西,到昆仑山中段,海拔高度为 5200 米,由于地处干旱地区除了山体中部出现荒漠草原土壤带外,山上山下都是荒漠土,垂直带谱更为简单。4、在相同或相似的地理位置,山体越高,相对高差越大,土壤垂直带谱越完整。我国喜马拉雅山系中的许多山脉,土壤垂直带谱之完整为世界所罕见,据近期考察资料,最完整的土壤
36、垂直带谱是喜马拉雅山东段最高峰南迦巴瓦峰南坡的土壤垂直带谱,它比珠穆朗玛峰还多了一个黄色赤红壤带。5、山地坡向不同,土壤垂直带谱组成及同类土壤分布高度也有差别,特别是有些山地,界于两个水平地带之间,不同坡向基带完全不同,因而坡向的影响尤为显著。一般情况是:山地下部两坡建谱土壤类型各异,向上逐渐趋于一致,但同一土带分布高度仍然有别,在阳坡分布高度较阴坡高,在干旱地区较湿润地区高。例如海南岛五指山,其北坡为湿润热带地区,基带土壤为砖红壤,西南坡处于半干旱地区,基带土壤为燥红壤,两坡建谱土类均为山地黄壤,但其分布下限有明显的差异。云南哀牢山迎风坡黄壤下限为 1600 米,而背风坡则上升到 1800
37、米。6、山体形态对土壤垂直带谱的展布形式也有明显的影响。高原边缘地区,多出现“镶边式”(又称“单面山式” )垂直带谱,例如,我国青藏高原边缘山地及太行山等;位于同一水平地带内的山体,两面具有类同的垂直带谱,则形成“猪背式”的垂直带谱,如贺兰山与六盘山等;孤山孤峰,其周围的垂直带谱类同,形成“圆锥式”垂直带谱,例如泰山。18、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1)土壤资源存在的问题1)耕地逐年减少,人地矛盾突出。耕地面积减少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目前全世界有 1500 万个居民点,其中包括 500600 个规模较大的城市。若以每个居民点占地 10 公顷计,则共占地 1.5 亿公顷。从 19701980 年
38、,经济合作与发达国家组织农地的 13%被改作城市,美国为 2.8%,法国为 1.0%,意大利为 2.5%,英国为 1.2%。2)土壤侵蚀危害。13由于植被破坏,利用不当,土壤侵蚀现象已越来越严重。据估计世界有 1/4 的耕地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水蚀和风蚀,许多地区普遍出现土壤肥力下降现象。水土流失不仅对农、林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同时对水利、交通、工矿事业等带来巨大危害。3)土壤资源退化,肥力下降。由于土壤侵蚀和垦殖利用不合理,使土壤退化,生产力下降。土壤退化实际包括了土壤环境以及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特性劣化综合表征,如表现在有机质含量下降,营养元素短缺,土壤结构破坏,土壤侵蚀,土层变薄,土
39、壤板结,土壤碱化、沙化诸方面劣化表征。4)土壤盐碱化、沙化加剧。世界各大洲干旱、半干旱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盐碱土分布,其面积约占干旱区面积的39%,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北美洲大陆西部、非洲大陆北部。此外在滨海地区和旱作土壤灌溉区,也有滨海盐土和次生盐土发生。土壤沙化也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资源的一种退化现象。联合国环境规划暑估计,沙漠化威胁着世界土地表面积的 1/3(约 4800 万平方公里) 。据联合国的统计资料表明,沙漠化土地正以每年 57 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例如,非洲撒哈拉沙漠每年南侵约3050 公里,沙漠前缘长达 3500 公里。5)土壤受污染日益严重,农田生态恶化。随着工农业生产的
40、发展,工业“三废”剧增以及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加之管理不善,进入土壤的有害物质逐年增多,致使有毒、有害物质在土壤中的含量达到危害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程度,并通过食物链的传递,从而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土壤污染造成巨大危害,例如日本富通川流域由于利用含镉废水灌溉稻田,污染了土壤和稻米,曾使几千人受到镉中毒而得骨痛病。其他工业发达国家也普遍存在土壤污染问题,如德国的工厂排放出的二氧化硫废气,借助风力越过北海到达北欧上空,氧化为三氧化硫,遇湿空气变成酸雨降落,引起挪威、瑞典的土壤酸化,可见土壤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环境的严重问题。(2)土壤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利用和保护相结合,防治土壤的侵蚀今后在开发利用土
41、壤资源时应注意利用和保护相结合。土壤资源保护主要是防止土壤侵蚀,防治土壤沙化,培肥土壤,提高有机质和养分的含量,改善生态系统,使土壤资源显现出应有的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14防治土壤侵蚀可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如,采用等高耕作、深耕松土、施用肥料免耕法以及采用固沙剂等方法,均可起到防治土壤侵蚀的作用。不管采取哪种措施都要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例如植树要选栽速生、优质木材树种或经济林木,种草首先考虑能起水土保持作用的优质牧草或绿肥。2)采用多种措施,改良盐碱土及沙土改良盐碱土和防止次生盐渍化是遍及各大洲许多国家的一个重要问题。改良盐碱土必须是抗旱、治涝、治盐碱相结合,
42、其主要措施有:1.冲洗。即利用灌溉水溶解并排去土壤中过多的盐碱成分。2.排水。排水不仅能排走土壤的盐分,并能降低或控制地下水位,使土壤逐渐脱盐,地下水逐渐淡化,从而防止土壤返盐。3.井灌井排。利用机井灌排,加强土壤水分的垂直下降运动,促进地面水与地下水的循环,使土壤向脱盐方向发展。4.合理耕作。合理耕作包括合理施肥,可改善土壤结构,加速盐碱土的改良过程。5.生物措施。在一些盐碱土区可采用各种饲料作物(或绿肥)或采用水稻或其他农作物轮作都能起到加速脱盐和提高盐碱土的肥力等效果。6.化学改良措施。例如施用酸性肥料、硫酸钙或石灰石粉与石油工业副产品树脂酸混合施用,改良盐碱化土壤都能起较好的改良效果。
43、在沙漠化的治理上,应与区域性的环境保护结合起来,采取综合性的措施,进行针对性的治理,其主要任务是防风固沙,在此基础上再采取渗粘土,引洪漫淤,施用有机肥料,施用固沙剂等办法进行改良。此外,对洪、涝、旱、风、酸、粘、沙、贫瘠等多种问题影响农业生产的低产田,应因地制宜,采取综合性的改良措施,使其成为高产稳产的农田。3)培肥土壤,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壤的质量首先要大力发展农田基本建设。农田基本建设的中心任务是提高土壤的肥力,培肥土壤。实践证明,增施有机肥,实行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加强水肥科学管理,是改良低产田成为中产田,中产田成为高产田的主要措施。目前土壤的潜在生产力还是比较高的。例如,小麦平均单产
44、全世界为 1.7 吨/公顷,欧洲为 3.0 吨/公顷,亚洲为 1.2 吨/公顷,非洲只有 1.0 吨/公顷。又如水稻平均单产全世界为 2.4 吨/公顷,澳大利亚为 5.6 吨/公顷,欧洲为 4.8 吨/公顷,亚洲为 2.4 吨/公顷,非洲只有 1.8 吨/公顷。可挖掘的潜力很大。对于可耕地较少的欧亚两洲来说,农业发展的重点更应放在挖掘和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上。4)防治结合,减少土壤污染首先控制污染源,这可通过制订环境保护法、土壤环境容量,农田水质标准,农用污泥中有毒物质控制标准等,以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同时采取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进行15治理,如施用石灰提高土壤的 pH 值,而使镉、铜、锌、汞等
45、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科学的增施磷肥可减轻过量的铜、锌、镍等对作物生长的危害,施用有机肥可促进土壤对有毒物质的吸附和降解,污水经处理后再灌等措施,在污染较重的块地可采用客土法等方法来减轻土壤的污染。5)扩大耕地面积,限制乱占农业用地扩大耕地面积主要靠开垦荒地。世界各大洲都有一些荒地可垦。欧洲和亚洲可扩大的耕地面积的潜力较小,其发展农业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土壤资源的生产潜力上,相反,非洲、南美、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可耕地面积还很大,发展农业的重点可放在扩大耕地面积上。随着世界人口的激增和城市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人口中心有侵占最肥沃的农业土壤的趋势,为了社会的长远利益,发展城市工业、交通要全盘考虑土地利用,制
46、订周密合理的规划,尽量限制乱占农业用地。6)综合整治、合理布局要充分发挥土壤资源的优势,就要因地制宜地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使农、林、牧都能协调发展。否则,不仅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还会破坏土壤资源,如农业开垦不考虑林业的发展,就会引起水土流失;农业开垦不考虑牧场问题,将会影响畜牧业的发展,甚至导致沙漠化,反过去也影响农业生产。因此必须根据不同土壤资源的特点,正确合理安排好农,林、牧业,促进农业生产全面地、稳定地、协调地发展,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19、新疆自然景观的宏观地域分异规律的背景及景观的垂直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是指自然
47、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一般公认地域分异规律包括纬度地带性和非纬度地带性两类,分别简称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后者又包括因距海远近不同而形成的气候干湿分异和因山地海拔增加而形成的垂直带性分异两类。天山植被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异规律,主要分为 5 个垂直自然带,自上而下分别为:高山草甸、高山垫状植被带(海拔 3000-3800 米) ;亚高山草甸带(海拔 2700-3000 米) ;山地针叶林带(海拔 1700-2700 米) ;山地荒漠草原和山地草原带(位于海拔 1000-1700 米) ;荒漠带(位于海拔
48、 500-1000 米) 。20、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1)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区:赤道及其两侧的湿润热带地区。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一是16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二是非洲的刚果河流域;三是东南亚一些岛屿,往北可伸入我国西双版纳和海南岛南部。气温降水量:终年高温多雨,年均温在 26以上,年降雨量超过 2500 mm 。土壤:砖红壤。热带雨林的优异生态环境,使之具有极为丰富的物种,层次结构也很复杂。植被:以高大乔木为主,并附有多种木质藤本及其它附生植物。消费者有各种大型珍贵动物,如长颈鹿、象、猴、蟒等,鸟类和昆虫的种类数量都很丰富。(2)热带稀树草原: 分布区:(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
49、阔叶林指分布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并以壳斗科、章科、山茶科、木兰科等常绿阔叶树种为主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它是亚热带大陆东岸湿润季风气候下的产物。分布区:欧亚大陆东岸北纬 22 40之间。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少雨而寒冷,春秋温和,四季分明。常绿阔叶林的结构较之热带雨林简单,高度明显降低,乔木一般分为两个亚层,上层林冠整齐,一般高 20 m 左右,很少超过 30 m ,以科斗壳、樟科、山茶科常绿树种为主;第二亚层树冠多不连续,高 10 15 m ,以樟科、杜英科等树种为主;灌木层较稀疏;草本层以蕨类为主。藤本植物与附生植物仍常见,但不如热带雨林繁茂。(4)温带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又称夏绿林,分布区:北美中东部、欧洲及我国温带沿海地区。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 8 14 ,年降雨量 500 1000 mm ,且多集中在夏季。土壤:褐色土和棕色森林土,较为肥沃。夏季盛叶,冬季由于寒冷树木叶子枯死并脱落。初级生产者主要是各种以落叶方式越冬的落叶树种,如栎、檬、桦等。林下常有一个明显的灌木层和草本层。消费者多为松鼠、鹿、狐狸、狼、和鸟类等。(5)北方针叶林:分布区:北纬 45-70之间的寒温带气候区,横跨欧亚大陆和北美的北部。我国分布于大兴安岭的北部和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