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創意、深度修辭這樣教 - 從修辭到寫作一次達陣教學影片:http:/ppt.cc/ra5l你的修辭教學落伍啦!翰林二上第 13 課賽跑課文:操場上的跑道,是一條條的五線譜,跑道上的我們,是跳動的小音符。一陣一陣 ,是老師、家長的加油聲,此起彼落,是同學的尖叫聲。不小心跌倒,只是短短的休止符,起來再奔跑,音樂還沒有結束。曲子的最後,有歡笑聲,有嘆氣聲,最多的還是送給我們的掌聲。怎樣讓 創意修辭 文學寫作一、事實情緒- 百變情緒卡的教學效用每件事都會引發人的情緒,所以,只須提醒孩子:這件事,這個當事人會有那些情緒變化?例如:這個賽跑的選手,他要參加這個比賽前、比賽時、比賽以後的心情有哪些不同?請找
2、出來!(請參閱之前溫老師和許多備課趴老師,關於百變情緒卡教學的案例 PO 文)這麼一問,孩子就會把焦點放在情緒,再加上有現成的情緒卡對照,事實馬上連結情緒,不僅生動又具體的呈現人物當時的外在行為,還有看不見的心理幽微的變化。二、情緒文學想像(修辭) 溫老師曾經在孩子一年級時,帶領他們練習用天氣表示情緒好壞,例如:心情很快樂,我很想唱歌,就像春天的陽光,有微風吹著,而且看不到烏雲,只看的到耀眼的太陽,這樣我就很快樂!弟弟打我的時候,我的心情會像冬天的暴風雪,覺得很想生氣、告狀,而且冰塊跳到房子上,都沒有太陽,北風呼呼的吹,好冷啊!媽媽罵我,我的心情會變成難過,很像打雷、閃電,好恐怖啊!真希望我不
3、要做錯事讓媽媽罵人、打人,媽媽真辛苦。詳細資料請參閱備課趴 PO 文:修辭這樣教- 文學、思考、趣味、藝術都包了!http:/ppt.cc/M7SC三、事實情緒文學想像:修辭教學三部曲(一) 從生活素材中發現文學的想像力1. 媽媽看到我不聽話還在玩電動,就大聲罵了我 媽媽生氣 媽媽像母老虎一樣的兇猛2. 老師看到學生在教室大吵大鬧 老師抓狂老師跟火山爆發一樣的恐怖3. 放學時媽媽找不到弟弟媽媽好 著急媽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螞蟻在鍋子邊爬來爬去,找不到回家的路以上案例是師生討論時,孩子提出來的案例。看到了嗎?媽媽不是老虎,老師也不是火山,媽媽更不是螞蟻,可是日常生活中,其實孩子已經敏感到三者之
4、間的關聯性,但是,不經提醒或思考,很難相信,一些大自然的現象,在擴充想像之餘,還能精準描述事實與情緒,所以,要讓孩子文章寫得生動有內涵,絕對不能少了情緒和文學想像。(二) 從課文中找到切入點 發現 文學想像課文:操場上的跑道,是一條條的五線譜,跑道上的我們,是跳動的小音符。學生馬上意會到跑道五線譜、我們小音符,不就是事實文學想像?發現之餘,還補一槍:可惜沒有寫主角的情緒。哈哈哈!有教有差吧?光是這樣的發現,就足以讓孩子學會解構課文的重點,一看就知道這課能學到什麼,又該補充什麼細節才能完整呈現主題。因此,分析過後就會發現,賽跑這一課,一看題目大概就能猜出這件事跟談輸贏會有關係,如果跟輸贏有關,那
5、麼事實跑步過程就不會是重點,情緒語詞和文學想樣(修辭) 才是教學主軸。(三) 事實 情緒文學想像:修辭教學大爆發有了前面的鋪陳,開始引領孩子,見識文學科學化的教學歷程。首先把前兩節的討論做一整理,將成果寫在黑板。接下來這一節課,要針對情緒文學想像做討論及發表。文學想像中盡量不要出現情緒語詞,讓情緒語詞隱藏在你所比喻文學想像中。其中,所有的文學想像還要來自大自然的景物或現象,而且標準有三:1.身體動作 2.臉部表情 3.腦袋想法。(細節可以參考教學影片)孩子的能力常常出乎大人意料,其中關於語詞部分,在引導發表時,一開始有孩子提到:比賽前,對自己充滿了希望,就像一隻小鳥在天上飛翔,這時就有其他孩子
6、提到用大雁代替小鳥,翱翔代替飛翔。另外,這樣的教學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發現文學的 A-事實、B-情緒、C-文學想像,以後我們可以跟孩子清楚溝通他的文章缺了什麼,所以不夠生動有畫面,該如何補?補上什麼?四、學生作品引導發表後,大約有 2/3 的孩子能用文學想像表現情緒與事實,有些還在情緒裡打轉,不過,這是第一次用文學想像(修辭) 大作文章,層級非常高,門檻真的不低,所以,修辭運用未能達到標準本屬意料中之事,偶而人稱錯置也是必然。倒是孩子已全數都至少能運用情緒大作文章,讓人讚嘆又感動,一年多來孩子已經將情緒與事實結合、內化,看花不再只是花,事實情緒的教學完全看到成果。以下呈現學生作品供老師參考:(一)
7、 事實陳述:比賽前,一個人在暖身,心裡充滿了希望。比賽時,一個人站在跑道上,起跑後向前衝刺。比賽後,我跑輸了,比賽結果跟原來期待相反。(二) 情緒語詞:(比賽前)希望、期待 (比賽時)焦慮、緊張、孤單、恐懼 ( 比賽後)痛苦、抓狂、沮喪、難過、絕望、羨慕(三) 學習單:1. 比賽前,一個人在暖身,心裡充滿了希望。就像-一隻高傲的大雁,大雁覺得可以飛得很高又很快,贏過那小鳥,希望可以拿到獎杯、獎金和獎狀,讓大家都很喜歡我!比賽時,一個人站在跑道上,起跑後向前衝刺。就像-小小鳥發現自己比大雁飛得慢,特別努力練習,大雁沒有特別練習。大雁比賽時很緊張,所以比賽失常了!小小鳥贏了!比賽後,我跑輸了,比賽
8、結果跟原來期待相反。就像-大雁覺得自己白花了力氣,自己怎麼會輸?為什麼是小小鳥贏了?他很羨慕小小鳥的成功,心情很絕望、難過、痛苦,好想大哭一場。2. 比賽前,一個人在暖身,心裡充滿了希望。就像- 一株在泥土裡掙扎的小樹苗,迫不及待的想冒出土地,覺得自己一定會長得最快、最高又粗壯,讓人看了讚嘆不已,自己的臉上還一直掛著笑容呢!比賽時,一個人站在跑道上,起跑後向前衝刺。就像- 一隻被關在籠子裡的獅子,主人準備把籠子打開了,牠想衝得像箭一樣,搶到第一塊肉,不管身旁有多少加油聲,這塊肉還是要靠自己去搶。這時心裡又擔心著:如果搶不到,那該怎麼辦才好!比賽後,我跑輸了,比賽結果跟原來期待相反。就像- 一隻
9、被獵人射中受傷的小鳥,眼淚一滴一滴的掉落,感覺有一把刀一次次的刺進心裡,覺得自己還不夠好,看到別人領獎的時候,覺得自己是花園裡唯一還沒有開出花朵的那一棵植物。五、教學省思(一) 無需賣弄修辭素養 的教學如何將這些發現融入國語教學?破除譬喻、擬人、映襯,所謂專家賣弄專業名詞的陷阱呢?只要記住,那些被歸類的專有名詞已經是最抽象的符號,只是方便代稱,不是要你拿來練習照樣造句,用那樣的方式虛擬句型教學,孩子不死也半條命,老師不是一個頭兩個大,就是死於非命!經驗、想像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直覺與累積,只要善用,就能慢慢通到專有名詞要求的等級,也許孩子一開始不知道他寫的句子就是所謂的譬喻,那又何妨?專家學者不是
10、一直強調會用比背出專有名詞重要嗎?現在的問題是,習作編輯或者是老師,心中一直有修辭專有名詞的背後靈纏身,於是拼命叫學生為了學某個技巧而練習照樣造句,單獨抽離的片段知識練習,悖離經驗與想像,孩子永遠到達不了文學彼岸。自古以來,從知識角度出發的教學,絕對失敗且大敗,不管從學習心理或是市井小民的常識都能證明。(二) 荒謬的習作,師生的哀歌猜猜看,這個造句是什麼樣的課文練習?1.只是- 你一定很納悶,即使不學任何課文,這樣的造句隨時都能練習,為什麼一定要放在這一課? 跟這課的主題相關嗎?別課也有這樣的關聯詞啊?2.運動會上有歡笑聲,有嘆氣聲,最多的還是給選手們的掌聲。 火鍋裡有( ),有( ),我最喜歡的還是( )這一題也許好一些,看似從課文導入學習,但是問題在框架的限制,讓學生掙脫不出思想的牢籠,能練習的就是句型結構,卻無法敞開胸懷、大刀闊斧好好發揮,把這課主角的心情結合修辭練習變成延伸寫作,再深化主角人物的事件與心理歷程,也就是說,練習這題照樣造句無益本課教學。開個玩笑:火鍋造句跟賽跑課文有何關聯?若無關聯,習作的目的在做什麼?跟一般坊間沒有跟課文有關聯的純造句的測驗卷有何兩樣?我不怪出版社的習作,因為那是歷史共業,誰來編都會長成那樣,而且,怎麼教學,出版社本來就不必負責,老師們自己必須另闢蹊徑,找出教學有效有趣又深度的方式。這是老師的天職,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