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目 录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 1 -第一节 过去五年发展成就 - 1 -第二节 新常态新特征 - 8 -第三节 新机遇新挑战 - 10 -第四节 新任务新突破 - 11 -第二章 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 - 15 -第一节 指导思想 - 15 -第二节 基本原则 - 15 -第三节 发展目标 - 17 -第四节 发展理念 - 21 -第三章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形成发展新动力 - 23 -第一节 转变政府职能 - 23 -第二节 完善市场环境 - 25 -第三节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26 -第四节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 28 -第五节 深化
2、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 29 -第六节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 30 -第四章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振兴发展 - 32 -第一节 建设创新服务平台 - 32 -第二节 培育创新主体 - 34 -第三节 完善创新环境 - 35 -第四节 建设“两创”高地 - 37 -第五节 引进培养“两创”人才 - 39 -第五章 推进供给侧改革,构建产业新体系 - 40 -第一节 培育发展新兴支柱产业 - 40 -第二节 促进发展产业集群 - 44 -第三节 发展网络经济孕育发展新业态 - 47 -第四节 精准发展现代服务业 - 50 -第五节 提质发展传统产业 - 55 -第六节 完善产业发展平台 - 56
3、-第七节 创新发展现代农业 - 61 -第六章 优化发展布局,打造增长新引擎 - 63 -第一节 建设南融北拓发展平台 - 63 -第二节 完善一心两核开发格局 - 67 -第三节 带动形成多点支撑 - 70 -第七章 实施广清一体化,促进南北协同发展 - 76 -第一节 加快广清一体化 - 76 -第二节 促进南部地区更广泛融入珠三角 - 79 -第三节 促进北部地区和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79 -第四节 完善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 81 -第八章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 81 -第一节 提高镇村规划管理建设水平 - 81 -第二节 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 - 84
4、 -第三节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 84 -第九章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 86 -第一节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86 -第二节 加快发展文化体育支柱产业 - 87 -第三节 推进清远城市品牌建设 - 89 -第十章 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建设宜居城市 - 90 -第一节 推进紧凑城市建设 - 90 -第二节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 91 -第三节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 93 -第四节 推进低碳城市建设 - 94 -第五节 完善城市建设管理体制 - 95 -第十一章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水秀山青后花园 - 96 -第一节 建设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市 - 96 -第二节
5、 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 - 98 -第三节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 101 -第四节 促进资源节约 - 101 -第五节 促进节能降耗 - 102 -第六节 加强粮食安全保障 - 103 -第十二章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拓展开放合作新空间 - 104 -第一节 建设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平台 - 104 -第二节 拓展高铁经济带合作 - 105 -第三节 扩大港澳台合作 - 106 -第四节 深度参与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建设 - 107 -第五节 着力引资引智引技 - 108 -第六节 实施“走出去”战略 - 109 -第十三章 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 111 -第一节
6、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 111 -第二节 深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 - 119 -第三节 实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程 - 119 -第十四章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法治清远 - 121 -第一节 提升基层社会管理服务能力 - 121 -第二节 培育发展社会组织 - 121 -第三节 加强人口综合管理服务 - 122 -第四节 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 - 123 -第五节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 123 -第六节 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 124 -第七节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 125 -第十五章 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增强发展支撑力 - 126 -第一节 完善南融珠三角交通网络 - 126 -第
7、二节 加快轨道交通综合换乘枢纽建设 - 127 -第三节 提升内部路网通达程度 - 128 -第四节 改善交通管理水平 - 129 -第五节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129 -第六节 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 130 -第七节 加强水利气象基础设施建设 - 131 -第八节 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 132 -第十六章 补短板,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134 -第一节 准确把握小康短板 - 134 -第二节 补齐发展关键短板 - 134 -第十七章 完善规划实施机制,确保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 136 -第一节 健全规划衔接落地机制 - 136 -第二节 强化资源要素保障 - 137
8、-第三节 加强规划监督考评 - 139 -第四节 强化目标任务分解 - 139 -第五节 强化载体支撑作用 - 140 -第六节 强化规划宣传 - 140 -名词解释-141-附件:1.清远市“十三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汇总表- 148-2.清远市“十三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表- 153-“十三五”时期(20162020 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也是清远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市、全面从严治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更是全面实施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率先突破的攻坚时期。本纲要根据中共清远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未来五年全市发展目标、
9、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第一节 过去五年发展成就过去五年,是清远深入实施南融北拓桥头堡、水秀山青后花园发展战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推进转型升级的重要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三期叠加”1的国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加快四化进程、建设幸福清远”奋斗目标,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控风险等各项工作,基本完成“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和任务,为“十三五”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经济实现平稳增长。(1)
10、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5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 1285 亿元,比 2010 年增长 44.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3.4 万元,比 2010 年增长 38.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 415 亿元,比 2010 年增长 39.9%。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站上百亿大关,实现 108.4 亿元,比 2010 年增长 48.9%。(2)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增长能力增强。“十二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投入 2670 亿元,年均增长 8.2%。“十二五”期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70.5 亿元,年均增长 10.9%;外贸出口总额 27.1亿美元,年均增长 7%。(3)信贷环境加快
11、改善。“十二五”期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1699.8 亿元,年均增长 11.5%,比 2010 年增长 72.3%;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1061.2 亿元,年均增长 15.8%,比 2010 年增长 108.0%。2.转型升级进展明显。(1)三产结构持续优化。“十二五”期间,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成为第一大产业,三次产业结构由 2010 年 13.7:45.6:40.7 优化为14.8:38.9:46.3。(2)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生产工艺不断优化,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加快发展。“十二五”期间,完成技改投资 83.4 亿元,年均增长 17.9%。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
12、工业比重,分别由 2010 年的 17.0%和 3.1%提高到“十二五”期末的 17.6%和4.1%。(3)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金融、物流、信息以及其他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3.创新能力显著提高。(1)科技投入稳步增加。全市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由 2011 年的 1.8 亿元增加至 2014 年的 2.4 亿元;R&D 经费由 2011 年的 4.7 亿元增加至 2014 年的 5.8 亿元,占 GDP 比重达到 0.5%,比“十一五”期末提高了 0.3 个百分点。(2)培育创新主体成效明显。“十二五”期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由 33 家增加至 76 家
13、。(3)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突破。“十二五”期间,国家级工程中心实现零的突破,建成 2 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中心由 4 家增加到 20 家,市级工程中心由 6 家增加到 41 家。(4)专利数量和质量稳步提高。2015 年,全市专利申请受理量达到 1569 件,比 2010 年增长 237.4%。“十二五”期间,全市共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2 项,广东专利金奖 2 项,广东专利优秀奖 4 项。(5)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改善。清远高新区创建成为全省第十一个、粤东西北第二个国家级高新区。“广州北”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高新区创客中心、创新企业沙龙启动建设,设立首支创业投资基金和首个孵化器种子基金。(6
14、)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不断推进技术标准创新。“十二五”期间,全市企业参与或主导制定国家标准 15 项、行业标准 35 项、省地方标准 15 项。4.产业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1)广清产业园清城片区加快建设。已签约入园项目 58 个,计划总投资 327 亿元,其中 35 个项目已动工建设。(2)打造完善省级园区。佛山顺德(英德)产业转移工业园,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成功创建为省级园区。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园和民族工业园配套设施加快完善,产业集聚发展初具规模。5.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改革成效显著。(1)试点改革有效推进。成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中央农办农村改
15、革试验联系点及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提前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2改革,出台“一址多照3”和“一照多址”4、“住改商”5登记等商事制度改革配套措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高效推进,2015 年全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专项资金投入同比增长 17.7%。(2)自主探索性改革加快推进。建设“四个集装箱”并联审批和“一站式”服务,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审批时限总体压缩 54.6%,成为全国八个之一,全省唯一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改革市。(3)自上而下落实的改革有序推进。权责清单6编制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成为全省第二个出台投资负面清单地级市。网上办事体系实现市、县、镇、村四级全覆盖,向基层延伸进度居粤东西北山区市
16、首位。6.城市功能加快提升。(1)城市空间不断优化。路网密度增加,“一环两轴三中心五组团”7格局加快形成。清新成功撤县设区。(2)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商业、社会福利、公交场站、肉菜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扩建青山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新建 3 个垃圾中转站,江南水厂等动工建设。(3)城市风貌明显改观。推进飞来湖公园、北江两岸公园及一系列社区公园等建设,完成 40km 的绿道建设,推进笔架河等河道景观整治改造,创建成为“国家园林城市”。(4)城市环境明显改善。规范广告招牌、防盗网飘蓬,改造大部分公厕,垃圾上门收运率达 100%,试行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市区组团式垃圾综合基地建设。7.开放合
17、作实现新突破。(1)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十二五”期间,新设外资企业 180 家,投资总额超 36.6 亿美金,增资项目 126 个,投资总额 16 亿美元。华润集团、达能集团、江森自控、法国液化空气等世界 500 强项目占比大幅上升。(2)对外交流合作取得新成就。与韩国群山市、泗川市,新西兰达尼丁市,美国红木市、蒙特利公园市,法国沙隆市等 6 个城市建立友城或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与 50 多个国家的侨社建立了联系,完成 7185 户侨危房改造,成功承办第七届粤港澳合作论坛。8.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深入。(1)成立环境保护委员会,全省第 3个正式设立“环保警察”,划定生态红线。(2)完成“十二五”
18、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任务,建成污水处理厂 20座,关闭龙塘、石角园区外拆解散户 2358 家,启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3)提升环境监测水平。建成北江流域水质监测体系,有序建设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体系,实时发布 PM2.5 监测数据,市、县两级数据系统实现联网。(4)加快环境生态修复。实施人工造林、补植套种、封山育林等生态修复工程,营造碳汇林 25 万亩。推进北江水源涵养林和防护林建设,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9.基础设施加快改善。(1)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六纵四横、一江四轨”8交通网络初具规模。新建成和改造高速公路 274 公里,提前实现“县县通高速”,高速公路通车
19、里程居全省第二。完成国省道改造升级 997 公里,等级公路总里程居全省第一。广清高速清远段扩建、乐广高速、二广高速建成通车,广清城轨、汕昆高速、汕湛高速、佛清从高速公路北段建设依序推进,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全线动工。市区北江四桥、五桥和广清清连高速连接线跨江大桥开工建设。(2)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实施水利工程 474宗,累计完成总投资 78.2 亿元。完成清远水利枢纽和大燕河整治工程,全市重要地区防洪安全基本得到保障。解决农村 22.9 万人饮水安全。新增城市供水能力 24 万 t/d,城市供水保障率达到 97%以上。(3)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全市光纤覆盖能力累计达 121.8 万户,光纤接入用户达
20、35.9户,累计建成 3G/4G 基站 9800 座,实现 3G、4G 移动网络市县镇中心区域良好覆盖,光纤网络全市行政村覆盖率达100%。(4)完善能源基础设施。神华国华清远电厂(21000MW)机组开工建设,清远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实现投产发电。4 个风电项目建成投产,建成水电站 12 宗,增效扩容技改电站 39 宗。10.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1)提升民生保障能力。民生财政投入持续增长,“十二五”年均增长 23.3%,是“十一五”时期的 1.7 倍。(2)提升教育水平。成功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省教育强县、强镇覆盖率 100%,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实现全覆盖,教育发展综合
21、水平跃居粤东西北地区前列。(3)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效缓解。(4)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在全省率先出台鼓励创业政策文件,在 100 家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补贴试点。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 2.4%以内的低水平。(5)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 98%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9%以上;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社保待遇不断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待遇达到全省中上水平。11.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1)安全事故防范取得新成效。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基本形成
22、,安全生产执法监察能力不断加强。2015 年,亿元 GDP死亡率比“十一五”期末下降 36.64%。(2)消防工作成效明显。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实现火灾“零死亡”。全市 85 个乡镇(街道)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全部达标。专栏 1:清远市“十二五”市规划纲要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2015 年指标 单位2010 年完成数 完成数比上年增长比 2010年增长“十二五”年均增长地区生产总值(GDP) 亿元 873.4 1285 8.4% 144.0% 7.6%#第一产业增加值 亿元 120.0 190 4.3% 125.4% 4.6%#第二产业增加值 亿元 398.0 500 6.7% 142.9% 7.4
23、%#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 355.4 595 11.5% 151.6% 8.7%年平均常住人口 万人 369.0 384 0.9% 0.8%人均生产总值 万元 2.4 3.4 7.3% 138.2% 6.7%规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301 415 7.5% 139.9% 6.9%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419 620.6 4.1% 148.0% 8.2%商品房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326.2 537.6 29.1% 164.8% 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371 570.5 9.7% 167.9% 7%外贸出口总额 亿美元 19.3 27.1 13.3% 40.4% 6.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24、 亿美元 3.2 1.42 -37.6% 54.4% -11.5%来源于清远财政总收入 亿元 154.8 275.4 -0.9% 177.9% 12.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72.8 108.4 2.8% 148.9% 8.3%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亿元 986.4 1699.8 10.8% 172.2% 11.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亿元 510.3 1061.2 11.3% 208.1% 15.8%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万元 1.0 1.7 9.2% 78.9% 12.3%注:1.所有价值量指标的数值均为当年价,但生产总值及其其中数、人均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的速度以可比价计算,其他指标的
25、速度以当年价计算。2.外贸出口总额 2014 年前以美元计算,2015 年以人民币计算。2015 年医疗床位数 14572 张,每千人口床位数 3.8 张;2015 年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8102 人,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 2.1 人。第二节 新常态新特征1.发展新常态中清远发展总体特征。“十三五”期间,清远将面临更加不确定的国际环境,面临我国进入“三期叠加”的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广东发展总体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近年来,清远经济增速已由高速向中高速换挡,产业结构进入制造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发展阶段,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方向的转型升级在加快发展,以创新为牵引的新型增长动力体系正加快生
26、成,以南融北拓为导向的空间格局正加快形成,以新兴产业为主体的支柱产业体系正加快培育。2.新阶段清远经济社会发展具体特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在“十三五”期间将呈现九个方面的具体表现:一是经济形态开始走向高端,提质增效与融合发展成主流。我市较早步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经济发展更加注重结构和效益,城市经济形态开始向高端化、集约化、服务化方向转型,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开始形成。二是城市功能加速跃升,资源要素集聚能力稳步提高。随着交通环境改善,高端载体平台建设,区域合作深入发展,物流功能、金融服务功能、旅游服务功能、生态环保功能将稳步提升,城市更新将加速推进。三是投资空间仍然广阔,投资结构将向供给侧9调整
27、和优化。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将深入推进,存量投资空间将加快释放,有利于增量投资引致更大的投资需求。四是经济增长越来越依靠创新的推动。科技与经济进入紧密对接期,经济发展基础将广泛建立在知识和创新资源生产、分配和使用上。五是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改革将加快落地见效。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市、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等一系列改革平台将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发挥改革攻坚的作用。六是区域开放合作步入更高层次。广清一体化、南融珠三角、融入“一带一路”等战略实施将更加深入,开放的范围更大、领域更广、水平更高。七是社会治理转型将更加迫切。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面临深度调整,多元共
28、治、网格管理将成为社会治理的主题。八是协调发展进入快速通道。城乡一体化、南北协同、文明协调成为增长和发展的主题。九是绿色崛起将成为必由之路。绿色发展将更趋科学、集约、高效,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将更趋完备。第三节 新机遇新挑战机遇方面:一是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催生出全新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国际分工格局加快调整,TTP、TTIP 等贸易协定的签订促进全球投资和贸易格局酝酿新变化,为我市推进产业创新发展、引资引智引技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二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中国制造 2025”、“一带一路”、国家自贸区建设、
29、以及“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为我市形成经济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激发市场活力,保持经济增长运行在合理区间,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创造了条件。三是泛珠三角地区合作、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深入推进,粤湘桂合作深入发展,广清一体化、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为我市拓展发展新空间提供了有利条件。四是我省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统筹珠三角地区优化发展和加快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加大对粤东西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支持力度,强化珠三角地区对粤东西北地区的对口帮扶,为我市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五是我市大力实施南部地区加
30、快融入珠三角和北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行动计划,加快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战略抓手。挑战方面:一是世界经济在曲折分化中缓慢复苏,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利用低成本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国内进入“三期叠加”阶段,珠三角等地区加速产业和产能双转移,对我市充分发挥低成本比较优势构成了多重挤压。二是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优势逐步减弱,结构性矛盾突出,潜在风险不断累积,我市既面临加快发展赶超,又面临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双重压力。三是对照十八大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发展的五大理念,我市支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尚未形成,投资、消费、
31、出口均衡拉动经济增长能力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发展不协调等方面有待解决,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适应程度不高,开放合作的范围和深度不够,公共服务的质量和均等化水平有待提升,必须在“十三五”时期采取针对性举措落实解决。第四节 新任务新突破“十三五”时期,我市要准确把握新常态下欠发达地区发展规律,对标先进地区,按照中央和省对新阶段发展的新要求,瞄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着力在以下方面实现新突破。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必须在补齐短板上实现快速突破。作为人口达 400 多万、农村人口超过 50%的欠发达地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
32、平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公共服务水平低、社会保障水平低,我市要实现南部地区率先实现小康、北部地区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的任务非常艰巨。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经济发展滞后和文化建设落后是全市最突出的短板。“十三五”时期,必须要着力推动南部地区融入珠三角,加快南部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全市快速突破经济发展不足短板。必须要着力提升北部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筑牢文化和社会事业发展基础,带动全市快速突破文化建设落后短板。2.振兴发展的冲刺阶段,必须在“三大抓手”建设上取得全面突破。当前,我省全力推动粤东西北振兴发展,以交通建设、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和中心城区扩容为三大抓手,力促粤东西北突破发展
33、瓶颈。“十二五”时期我市“三大抓手”全面推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但大交通体系还不完善、交通网络亟待健全,产业集聚集群集约程度不高,城市功能有待提升,空间布局有待优化。“十三五”时期是振兴粤东西北发展冲刺阶段,我市必须要进一步完善高快路网构建大交通体系,加快燕湖新区建设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加快广清合作园、清远高新区等发展平台建设,形成重大增长极,引领全市经济转型发展。3.转型升级的爬坡越坎阶段,必须在培育壮大新的主导产业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产业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根基。当前,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现代制造业投资占比偏低,传统产业占比仍然过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新业态、新增长点形成
34、不多,支撑经济增长的新支柱产业亟待培育,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十三五“时期,要在进一步优化存量、做大增量基础上,立足推动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建设若干适合我市经济发展需要的生产力骨干项目,形成和培育壮大新的主导产业,尤其要加快形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等若干产业集群,支撑和引领全市经济发展。4.广清一体化建设的加速阶段,必须在关键领域一体化率先突破。加强区域合作是拓展发展新空间的战略举措。当前,广清一体化是引领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是我市振兴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和着眼点。广清一体化已由发酵阶段向发力阶段加速转变,但也面临比较突出的体制、人才、资源、基础设施、合作理念、产业
35、布局等方面的障碍。“十三五”时期,需要进一步强化一体化意识,着力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积极发挥好市场主体作用,完善合作机制,加快建设广清重大产业合作平台,推动城市功能融合互补、市场融合对接、交通无缝对接,推进生态环境一体化治理,在引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作出示范效应。5.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在构建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上取得更大突破。制度创新和深化改革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我市与国际商事规则接轨不够、投资贸易便利化的政务环境和法治化水平有待提高,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有待健全。“十三五”时期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以政府自身改
36、革带动重要领域改革攻坚为发力点,着力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配套改革、社会治理创新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打造最优的投资和营商环境。6.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破题阶段,必须在产业创新上实现重点突破。“十三五”时期,国家全力推动创新驱动战略,创新将在经济增长的动力体系发挥主导作用。当前,我市科技创新短板突出,在创新活力、产学研相结合、创新服务体系等方面发展滞后,高端人才和创新型企业不足,研发投入规模亟待提升。“十三五”时期,要抓住建设国家级高新区的机遇,全力争取国家、省在我市布局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吸引和培育一大批高端人才和创新企业,着力推进一批孵
37、化器、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加快形成新的动力源和创新策源地。第二章 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第一节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10,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按照“南融北拓桥头堡、水秀山青后花园”战略定位,深入实施广清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南部地区加快融入珠三角、北部地区与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两个行动计划,加快形成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统筹推进经济
38、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节 基本原则坚持人民主体,促进成果共享。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十三五”时期,全市发展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关键是要创造条件满足全市人民享受与清远人文地理历史相容、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称、与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基本相当的生活和公共服务水平。坚持科学发展,促进提质增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际出发,把握发展新特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
39、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十三五”时期,全市坚持科学发展,关键是要坚持加快发展与转型发展并重,存量调整与增量扩容并举,即期增长与长远增长并融,努力实现在转型升级中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中增效升级。坚持深化改革,促进制度完善。必须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健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十三五”时期,全市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关键是要加快破除不利于我市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市场环境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有利于促进广清一体化和南融
40、珠三角以及北部地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体制机制和治理体系。坚持依法治市,促进公平正义。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十三五”时期,全市坚持依法治市,关键是要把振兴发展纳入法治轨道,发挥好地方立法权,切实增强加快发展和转型发展的法制保障,推动依法治市和振兴发展相互激励。坚持扩大开放,促进双向发展。坚持既立足国内,充分运用我国资源、市场、制度等优势,又重视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十三五”时期,全市发展坚持统筹国内
41、国际两个大局,关键是要深化南北双向开放布局,更积极全面融入国家开放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坚持党的领导,增强政治保证。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十三五”时期,全市发展坚持党的领导,关键是各级党委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第三节 发展目标全市振兴发展率先突破、转型升级成效显著、改革开放取得突破,主体功能区更加成型,全市呈现有质量、高效益和可持续发
42、展新局面,确保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力争 2018 年和全省同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GDP 年均增长 10%左右,到 2020 年 GDP约 2300 亿元,人均 GDP 约 5.7 万元,力争提前实现 GDP 比2010 年翻一番。创新驱动水平明显提升,R&D 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达 1%,新兴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持续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新的商业模式加快涌现,产业新体系初步建成。工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更加平衡,工业投资、社会投资比重持续提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达15%。消费市场更加繁荣,进出
43、口活力显著增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达 10%。2.新型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到 2020 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中心城区率先融入珠三角城市群发展,燕湖新区起步区建设全面完成,清城清新一体化成效明显。英德、连州副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佛冈、连山、连南、阳山县城对产业和人口的集聚效应显现,中心镇特色化发展取得明显进步。实现镇村规划全覆盖,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更趋完善。市民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3.广清一体化取得突破性进展。规划、交通、产业、城市功能、市场要素和公共服务“六个一体化”稳步推进,广清产业园清城片区和佛冈片区、空港经济区、广清旅游集聚区四大产业对接平台基
44、本形成,交通路网与广州路网全面实现无缝对接,中心城区和南部县城全面融入“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4.群众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力争到 2020 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扎实推进,就业岗位持续增长,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建设水平逐步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全面进步,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重大突破,省定贫困线下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脱贫、致富、奔康“三步走”目标基本实现,到 2020 年全市脱贫人口达 14.3 万人。5.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有效。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市建设成效明显,绿色低碳循环发
45、展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水耗、二氧化碳排放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达到省定目标要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水平明显提升。2020 年森林覆盖率达到 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9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 95%。6.全面深化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中央、省部署的改革任务全面落实,改革先行试点任务和我市主动开展的改革探索积极稳妥推进,率先在农村综合改革、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配套改革、基层治理体系改革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增创振兴发展体制机制新优势。7.法治清远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地方立法扎实推进,依法行
46、政水平稳步提升,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进一步增强,法治社会建设成效明显,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坚决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专栏 2:清远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目标 属性1 地区生产总值(GDP) 亿元 2300 预期性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元 57000 预期性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 % 15 预期性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 % 10 预期性经济发展5 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 % 15 预期性6 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速 % 9 预期性7 第二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 49 预期性8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47、GDP 比重 % 43 预期性9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 30 预期性结构效益10 城镇化率 % 60 预期性11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1.0 预期性12 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件 2.45 预期性13 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数量 个 2 预期性14 电子商务交易额 亿元 100 预期性15 进出口总额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12 预期性改革创新16 光纤入户率 % 75 预期性17 城镇登记失业率 % 3.5 以内 预期性18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高于 GDP增速预期性19 各类保障性住房新增供应套(间)套(间) 15000(含棚户改
48、造)约束性20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 93 以上 约束性21 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 张 4.6 预期性22 享受社会化养老服务人数 万人 20 预期性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 % 98 约束性(1)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 % 90 约束性(2)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 % 98 约束性民生共享23(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 % 99 约束性专栏 2:清远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续)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目标 属性24 农村相对贫困人口脱贫 万人 14.3 约束性25 常住人口总量 万人 400 预期性26 单位 GDP 能源消耗降低 %完成省定任务 约束性27 城镇供水水源
49、地水质达标率 % 97 约束性28 城市细粒颗物(PM2.5)浓度下降 %完成省定任务 约束性29主要污染物减排率(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氢化合物等) %完成省定任务 约束性30 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90 约束性31 城市污水处理率 % 95 约束性32 森林覆盖率 % 70 约束性绿色发展33 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天数占全年比例 % 90 约束性第四节 发展理念“十三五”时期,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发展,厚植新优势。创新驱动是发展的核心动力,必须把创新发展摆在全市振兴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把体制机制创新摆在创新的首要位置,把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摆在创新的中心地位,把培育形成新增长点摆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点,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完善创新生态环境,营造大众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