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甲午战争与近代日本的亚太政策.docx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992039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午战争与近代日本的亚太政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甲午战争与近代日本的亚太政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甲午战争与近代日本的亚太政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甲午战争与近代日本的亚太政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甲午战争与近代日本的亚太政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甲午战争与 近代日本的 亚太政策山县有朋(1838 年 6 月 14 日 1922 年 2 月 1 日)日本军事家 ,政治家。(文 /臧运祜,北京大学历 史学系教授 )摘要:本文拟从近 代日本的亚 太政策演变 的角度,来考察和定 位甲午战争 。幕末思想家 的主张及其 初步勾画的 日本对外战 略,成为近代日 本亚太政策 的直接渊源 。明治初期,日本对外取 “远交近攻”之策,以“征韩论”与“征台论”表明了北进 大陆与南进 海洋的政策 意图,其亚太政策 初露锋芒。山县有朋首 相的“利益线”主张及其在 国会发表的 演说,标志着以大 陆政策为主 体的近代日本亚太政策 ,在甲午战争 以前已基本 形成。甲午

2、战争期 间,日本初步实 施该政策,取得了从北 、南两个方面 踏向亚洲大 陆及南方海 洋地区的基 地,并打破了亚 太地区旧有 的“华夷秩序”,为其称霸亚 太开辟了道 路。甲午战后,日本进一步 实施其亚太 政策;日俄战争就 是甲午战争 的继续,战后日本在 政略与战略 方面的积极 进取,则为其亚太 政策的继续 实施奠定了 基础。一个多世纪 以来,由于甲午战 争一贯被视 为中日两国 之间的战争 (中国也称之 为“中日战争”,日本则一直 称为日清战争”),因而,两国学界对 于日本方面 的研究,基本上是从 其对华政策 乃至于大陆 政策的角度 进行审视和 定性的。1994- 1995 年 间,在甲午战争 1

3、00 周年 之际,中日两国学界均出现了 把这场战争 与东亚世界 或远东国际 关系相关联 而进行研究 的呼声,并产生了一 些代表性成 果,但此后的研 究成果并不 多,这不能不说 是学术上的 遗憾。笔者进而认 为,除此之外,时至今日的 110 年间 ,仍有必要从 近代日本整 个对外政策 主要是亚太 政策这个以 往被忽略、却具有现实 意义的角度 ,结合其政策 的演变过程 ,来考察和定 位甲午战争 。所谓亚太地 区,就是战前日 本以国策定 位的“大东亚”地区。近现代日本 对于亚太地 区的政策,几乎就是其 对外政策的 全部;它在时间上 延续了近百 年,表现形式就 是大陆政策 和南进政策 ;由于历史、现实

4、和地缘 上的原因,中国始终是 日本亚太政 策的核心部 分。明治时代是 近现代日本 亚太政策的 奠基阶段,而甲午战争 就是一个重 要的标志性 事件。一、 甲午战前的 日本亚太政 策19 世纪中 期的幕末时 代,当第一个“将亚洲和太 平洋的政治 问题作为一 个整体来观 察”的美国人培 里,率领舰队在 横滨叩关之 后,日本即与中 华帝国一样 ,被纳入西方 列强的亚太 政策范围之 内。随着一系列 不平等条约 的签订和半 殖民地地位 的奠定,日本如何免 遭中华帝国 的厄运,迈向近代国家,成为“尊王攘夷”的幕末思想 家们的共同 课题。而在“攘夷”思想中产生 的“海外雄飞论 ”,是幕末改革 派先驱对外 思想

5、上的代 表性主张,佐藤信渊、吉田松阴就 是其中的代 表人物。佐藤信渊( 1769- 1850 年 )受同时代盛 行的日本国 学思想的影 响,在他的著述 中,不但勾画了以日本为中 心称霸世界 的蓝图,而且提出了 具体的政策 。最有代表性 的,是他在 1823 年写成 的宇内混同秘 策一书。他认为,作为“皇国”的日本,是“世界万国之 根本”,“全世界悉应 为其郡县,万国之君主 皆应为其臣 仆”,故应以日本 “混同世界、统一万国”。关于“混同宇内”的方案,他提出要首 先吞并中国 ,“支那既入版 图,他如西域、遏罗、印度诸国必 渐慕畏威,稽颡葡甸求 隶臣仆”;并在书中详 细叙述了“攻取支那国 之方略”

6、,提出要首先 征服满洲,然后再图朝 鲜、中国。可见,这是一个征 服满洲,吞并中国,进而征服世 界,建立以日本 为中心的世 界帝国的“秘策”。根据一位中 国专家最近 的研究,佐藤的这个 “秘策”,对于一百年 之后的“田中奏折”( 1927 年 ),也产生了重 要影响;而后者提出 的日本征服 满蒙一中国 一世界的侵 略方针,在思路和措辞上,几乎是前者 的仿写本或 转抄件。佐藤信渊在 世时,其思想影响 还不太大。但到了明治 维新以后,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 等人,就发现了并 特别重视其 上述主张。这是因为:在佐藤信渊 的思想体系 中,“包括了维新 以来,大正、昭和与近代 日本历史进 程中,适应时代要

7、求而可以提 取的种种侧 面”,而其对外扩 张、一统宇内的主张,更是被作为 日本“高度国防国 家体制的先 驱而受到赞 赏”。佐藤信渊之 后,吉田松阴(1830- 1859 年 )则以言传身 教影响了明 治维新的领 导人物。吉田松阴提 出了“得失互偿”的攘夷保国 之策。他主张日本 在与欧美和 好的同时,将失之于欧 美者,取之于邻国 :“割据易取之 朝鲜、满洲和中国 ,在贸易上失 之于俄、美者,应以土地由 朝鲜和满洲 补偿之”。并且又在佐 藤的主张上 更进一步,主张日本要 “乘隙收满洲 而逼俄国,侵朝鲜而窥 清国,取南州而袭 印度”,从而实现丰 臣秀吉未果 的“宿志”。吉田松阴在 宣传其主张 的同时

8、,还创办了“松下村塾”,培养弟子。明治维新的 许多重要领 导人物,如:木户孝允、伊藤博文、山县有朋、井上馨等人 ,皆出自松阴 门下。吉田松阴的 上述思想,自然也就较 佐藤信渊,在明治初期 产生了更大 的影响。幕末时期以 佐藤信渊、吉田松阴为 代表的思想 家的“海外雄飞论 ”及其初步勾 画的日本“攘夷”的对外战略 ,成为近代日 本亚太政策 的直接渊源 。明治维新开 始以后,1868 年 2 月 8 日,新政府在向 法、英、美等国公使 递交日本第 一份外交文 书的同时,也发布了第 一份外交公 告,一方面宣称 “断然同意缔 结和亲条约 之事”,同时又表示要“大力充实兵 备,使国威光耀 海外万国,以对

9、答祖宗 先帝之神灵 ”。 3 月 10 日 明治天皇发 布的对外和亲谕 告,以及 21 日 的亲征诏书也表达了同 样的意思。4 月 6 日,明治天皇在 紫宸殿率公 卿诸侯向内 外宣布五条誓文的同时,又向国内发 表了“安抚亿兆、宣布国威”的宸翰,再次宣称“欲继承列祖 伟业,开拓万里波 涛,宣布国威于 四方”。上述表明,明治政权建 立伊始所宣 布的对外方 针就是,要在对欧美 列强“开国和亲”的同时,继承“列祖伟业”,对外扩张,以“使圣德光耀 万国,置天下于富 岳之安”。根据上述方 针,明治初期的 日本,在对外政策 上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一方面“脱亚入欧”,达到与欧美 列强修改不 平等条约、平

10、起平坐的 目的;一方面又加 入列强在亚 太地区的角 逐,对近邻国家 实施扩张侵 略,以共同打破 “华夷秩序”,确立日本的 “东洋盟主”地位。围绕朝鲜和琉球问题,日本的亚太 政策初露锋 芒。从地缘政治 上看,当时的日本 要向外发展 ,无论是北进 亚洲大陆,或是南进海 洋,均需首先解决朝鲜、琉球问题。有鉴于此,1869 年 新成立的外 务省,主要为解决 朝鲜问题,向日本政府 提出并获准 通过了“日清交涉先 行”的方针。1871 年 9 月 13 日 ,中日两国政 府代表在天 津签订修好条规和通商章程,并于 1873 年 4 月 30 日在天津 交换了批准 书。通过签订这 个条约,日本第一次 获得了

11、在亚 太地区与中 国平等的地 位,并为打开与 朝鲜的关系 创造了条件 。这时,日本国内“征韩论”盛行,并于 1873 年达到高 潮。主持日本政 府的西乡隆 盛,向太政大臣 三条实美陈 述了首先以 战争征服朝 鲜、进而“踏上六倍于 欧洲的亚洲 大陆,的主张。虽然不久由 于以大久保 利通等为首 的“内治派”的反对,西乡隆盛等 “征韩派”离开了政府 ,但日本并未放松征韩的 步伐。1876 年 2 月,日本强迫朝 鲜签订了不 平等的修好条规(又称江华条约),打开了朝鲜 的大门,迈出了大陆 政策的第一 步;同时也否定 了清朝与朝 鲜的藩属关 系,开始打破东亚“华夷秩序”。1882 年 又借口“壬午兵变”

12、,与朝鲜签订 济物浦条约 ),取得了向朝 鲜的驻兵权 ,并第一次向 亚洲大陆扩 张军事力量 。“甲申政变”失败后,日本又与中 国于 1885 年签订了天津会议专 条,获得了将来 出兵朝鲜的 依据。在“征韩论”盛行之时,日本的“征台论”也兴盛起来 ,并且是与吞 并琉球的战 略相关联的 。在“征韩论”暂时受到压 制后,1874 年 2 月 6 日,日本政府拟 定了一份台湾蕃地处 分要略,决定“报复杀害我 藩属琉球人 民之罪”,征伐“清国政府政 权所不及之 地”的台湾,并且要派使 至北京交涉 ,将“阻止琉球遣 使纳贡之非 礼,列为征伐台 湾以后之任 务”。按照上述方 针,日本一面派 兵入侵台湾 岛,

13、一面在北京 与清政府交 涉。10 月 31日,中日签订北京专条,中国政府支 付50 万两 银,换取日本从 台湾撤兵,并将琉球船 民称为“日本国属民 ”。侵台之役是 明治政府成 立后第一次 针对中国的 用兵,它不但践踏 了中日“修好”条规,更为日本吞 并琉球创造 了条件。1875年 ,日本决定废 止琉球向中 国的朝贡关 系;1879 年 又决定废琉 球藩,改为冲绳县 。琉球国的覆 亡,在东亚的“华夷秩序”上撕开了一 角,“这是所有朝 贡的属国一 个一个的被 割去的一个 序幕,如安南、朝鲜、缅甸”。如同指向朝 鲜、北进亚洲大 陆的企图一 样,日本吞并琉 球、侵略中国台 湾,也暴露了它 南进的野心

14、。据日本专家 矢野畅教授 的研究,日本在江户 时代即出现 了“经营南方”的主张,到了明治二十年代(1878- 1888 年 ),近代意义上 的“南进论 ”便集中爆发 出来。伴随着明治 初期“富国强兵”政策的实施 和扩军备战 ,日本在与欧 美列强和好 的同时,以武力从南 、北两个方向 向亚太地区 扩张的对外 政策己经比 较明朗。而实施这样 的政策,矛头最终必 然指向中国 。1887 年 小川又次 (参谋本部第 一局局长)提出的征讨清国方 略指出“自明治维新 之初,常研究进取 方略,先讨台湾,干涉朝鲜,处分琉球,以此断然决 心同清国交 战。此国是实应 继续执行。 ”这对明治维 新以来日本 的“国是

15、”,进行了最好 的表述。19 世纪 80 年代,福泽谕吉提 出著名的“脱亚入欧论 ”和国权主义 取代民权主 义以及“亚洲主义”的出现,均是上述政 策在日本思 想界的反映 。1889 年 12 月,日本根据“明治宪法”组成了山县 有朋内阁。1890 年 3 月,山县有朋提 出了他的对 外政策意见 书即外交政略论 ,以统一内阁 成员的思想 。在这个意见 书里,山县首相提 出了“利益线”的主张,即在防守日 本固有领土 疆域的“主权线”之外,还必须保卫 “利益线”,并指出日本 “利益线的焦 点”是朝鲜,与此相关的 还有中国、琉球、越南、缅甸等。山县首相的 观点,获得了青木 周藏外相的 同意。他认为修改

16、 条约与入侵 大陆是表里 一体的事业 ,并在 1890 年 5 月的一份题为东亚列国之 权衡的意见书中 ,又提出要把 朝鲜、满洲,以及勒拿河 以东的西伯 利亚,并入日本。12 月 6 日 ,山县首相在 日本第一届 国会上,首次发表了 施政方针的 演说,公开了他的 “维持国家独 立、伸张国势”的对外主张 :“盖国家独立 自卫之道有 二:一曰守护主 权线,二曰保护利 益线。所谓主权线 ,乃为国之疆 域。所谓利益线 ,乃与主权线 之安危密切 攸关之区域 。如若不保主 权线及利益 线,则国将不国 。方今于列国 之间,欲维持一国 之独立,独守主权线 己不足,非保护利益 线不可”。山县有朋在 这里复述了

17、他在外交政略论 中的意见,表明其主张 己成为日本 政府的国策 。1891 年 2 月 16 日 ,山县首相又 在国会发表 了关于日本 国策的演说 ,称:“日本帝国之 国是,自维新以来 ,己断然确立 ,不曾有变”。山县内阁再 次确立了日 本明治维新 以来日本的 对外政策。联系山县有 朋的上述“利益线”主张,他在国会发 表的这些演 说,标志着作为 近代日本国 策的以大陆 政策为主体 的亚太政策 ,在 1890年代初期,即甲午战争 以前己基本 形成了。二、 甲午战争期 间的日本亚 太政策关于甲午战 争期间日本 方面的研究 ,学界的成果 己经非常丰 富,不必赘述。笔者拟简单 考察日本在 战争期间实 施

18、亚太政策 的战略方针 的演变。因为如果不 从这样的角 度出发,恐怕至少很 难解释战争 的结局为什 么会是割占 台湾。在甲午战争 的军事作战 阶段,日本对华战 略方针是经 由朝鲜半岛 ,先在东北的 辽东半岛,逐步向山东 半岛、台湾岛转变 。它反映了日 本从北上、南进两个方 向,实施其亚太 政策的企图 。而这个战略 方针的转变 过程,还包含了山 县有朋、伊藤博文这 两个重要人 物在政策实 施上的主张 的分歧与斗 争。1894 年 11 月底,山县有朋亲 自率领的第 一军,与第二军配 合,攻占了辽东 半岛大部。他决定按预 定计划,继续向山海 关进攻,发动直隶作 战,进而攻陷北 京。但他的主张 受到了

19、伊藤 博文的反对 。12 月 4 日 的大本营会 议上,伊藤提出了 “进攻威海、略取台湾”的意见书,主张另外组 建一军,渡海进攻威 海卫,歼灭北洋舰 队余部,与辽东半岛 一起“扼渤海之锁 钥,;与此同时,“要以南向夺 取台湾为大 计”。因为在当时 的日本,“持台湾诸岛 作为战争之 结果必归我 所有之论者 ,晚近于朝野 间愈益增多 ”;日本必须先 以兵力占领 之,作为在战后 媾和条约中 割让台湾的 根据。坚持己见的 山县有朋被 招回国内“养病,不久被免职 。12 月 14日,大本营决定 暂缓实施直隶作战,而进行威海 作战。1895 年 1- 2 月间,日本陆海军 联合进行夹 击作战,固守威海卫

20、的北洋舰队 覆没。与此同时,日军继续进 行辽东半岛 作战,并占领之。日本在控制 渤海、威胁直隶的 形势下,迅速开始了 略取台湾的 作战,同时在旅顺 设立“征清大总督 府”,继续保持对 直隶地区的 军事压力。在上述形势 下,中日开始了 媾和阶段,实际上是日 本的以战迫 和阶段。清政府被迫 于 4 月 17日与日本签 订了马关条约,结束战争。通过该条约 ,日本推翻了 中国对朝鲜 的宗主权:中国确认朝 鲜“为完全无缺 之独立自主 之国”,“该国向中国 所修贡献典 礼等,嗣后全行废 绝”;还规定中国 将辽东半岛 、台湾全岛及 所有附属各 岛屿、澎湖列岛“永远让与日 本”。尽管不久由 于以俄国为首的三国

21、干 涉,日本被迫在 索赔之后归 还辽东半岛 于中国,但由此也奠 定了北向中 国东北发展 的基础。而侵占台湾 并将其作为 殖民地,实现了日本 自 1874年以来 20年的梦想,台湾从此成 为日本侵略 中国华南地 区及南洋群 岛和东南亚 的跳板,从而拉开了 近代日本南 进的序幕。甲午战争是 近代日本亚 太政策实施 的一个重要 阶段,日本从此取 得了从北、南两个方向 踏向亚洲大 陆的基地,并为继续北 上、南进亚太地 区打下了基 础。同时,它不但打败 了老大而软 弱的清帝国 ,又把朝鲜、琉球等藩属 强行割裂出 来,从而打破了 亚太地区旧 有的“华夷秩序”,达到了“脱亚入欧”的目的,为其称霸亚 太地区开

22、辟 了道路。三、甲午战后的 日本亚太政 策还在马关条约签订的同时 ,担任伊藤博 文内阁陆相 的山县有朋 ,就进一步提 出了“扩大利益线 ”的主张:“为了使这次 战争的效果 不致落空,进而成为东 洋的盟主,就非谋求扩 大利益线不可”。甲午战后,日本就是沿 着扩大“利益线”、争做“东洋盟主”的路线,进一步实施 亚太政策的 。1896 年 7 月,日本迫使清 政府签订了 通商行船条 约,把它正在争 取与欧美列 强修约废除 的东西,强加于中国 。当列强在中 国瓜分势力 范围时,日本也于 1898 年 4月要求清政 府宣布不割 让福建,使福建成为 日本的势力 范围。1900 年 ,中国爆发义 和团运动,

23、山县有朋内 阁决定派兵 参加“八国联军”,日本军队充 当了主力军 和急先锋。8 月 20 日 ,山县首相又 写下了关于北清事 变善后的意见书,除与列强共 同处理中国 之外,又提出了日 本单独处理 对华问题的 策略:“先行经营南 方,并伺机与俄 交涉,以达经营北 方之目的”,其依据是“谚曰:追两兔者,一兔不得。方今各国逐 鹿支那,先追南方一 兔,捕获之后,再追北方一 兔,犹未为晚也 ”。这就提出了 近代日本的“北守南进”的主张,它企图在中 国华南,除福建之外 ,再将浙江划 入日本势力 范围,并与台湾形成掎角之势 ,“一旦有事,可扼东亚之 咽喉,以钳制敌国 之侵攻”。在这一主张 之下,日本于190

24、0 年底一 度出兵厦门 、上海。甲午战后,日本的重点 之所以转向 “北守南进”,除了因为华 南乃至南洋 亦是其亚太 政策的既定 发展方向之 外,主要是因为 在北方,俄国自带头 向日本干涉 还辽之后,在中国东北 大力扩张势 力,并在朝鲜取 代了中国的 支配地位。日、俄矛盾在北 方的激化,预示了一场 新的争夺战 争。山县有朋在 前述意见书 中也谈到:“欲将朝鲜收 归我之势力 范围,必先具备对 俄开战的决 心,唯有此决心 ,才能实现经 营北方的目 的”。为此,日本在“卧薪尝胆”的口号下,积极备战。同时利用英 俄之间在亚 太地区的矛 盾,于1902年 1 月与英 国签订了第 一次同盟条 约,争取英国支

25、 持对俄作战 ,以作为解决 “满韩问题”的手段。1904 年 2 月起,日俄两国主 要在中国土 地上进行了 一场大战,在俄军失利 的情况下,由美国调停 ,双方于 1905 年 9 月 签订了朴斯茅斯条 约,俄国承认朝 鲜为日本的 保护国,俄国将旅大 租借地、长春一旅顺 间铁路及其 一切支线的 权益转让于 日本,北纬 50 度 以南的库页 岛割让给日 本。此后,日本又迫使 清政府于 12 月签订了 条约,将俄国转让 日本的一切 “概行允诺”,并给予日本在东三省南 部一些新的 权利。日俄战争使 日本彻底取 得了对朝鲜 的支配地位 ,日本此后又 强迫签订了 三次“日韩协约”,并最终于 1910 年将

26、 其吞并。日本还取得 了在“南满”地区的大量 权益,并以此作为 向中国大陆 扩张的第一 个基地。从一定意义 上说,日俄战争是 甲午战争的 继续。日本经过这 两次战争,分别占据了中国台湾和 南满,成为两个继 续推行亚太 政策的南北 基地。日俄战争之 后,成为亚洲地 区唯一的帝 国主义国家 的日本,在加速吞并 朝鲜、大力经营南 满的同时,在完成与欧 美列强修改 不平等条约 的过程中,迅速加入了 帝国主义列 强在亚太地 区的新一轮争霸,纵横裨阖,在政略和战 略方面积极 进取,为其亚太政 策的继续实 施奠定基础 。还在日俄谈 判期间,日本与英国 为共同对付 俄国对东亚 和印度的威 胁,便提前于 190

27、5 年 8月签订了第 二次日英同 盟,这个攻守同 盟共同确认 了日本在韩 国、英国在印度 的权益范围 。此前,日本又与美 国在 7 月间 签署了桂太郎一塔 夫脱协定,双方各自确 认了对方在 菲律宾和朝 鲜的权益并 划定了界限 。朴斯茅斯条 约签订之后,法国为维持 在法属印度 支那的殖民 统治,寻求与日本 结盟,并于1907 年 6 月签 订了日法协定,规定“两国为维护 在亚洲大陆 上相互之地 位及领土,相互支持确 保上述诸地 区,即与两国拥 有主权、保护权或占 有权之区域 相邻近之清 帝国地区的 和平与安宁 ; 同时在秘密 说明书中还 规定福建省 为“上述诸地区 ”之一。 7 月,日本与俄国

28、签订了第一 次协定,并在秘密协 定中对于满 洲、韩国、蒙古达成如 下协议:划定双方在 南、北满洲的利 益范围;俄国承认日 、韩特殊关系 及其进一步 发展;日本承认俄 国在外蒙古 的特殊权益 。1910 年 7 月 4 日,日俄又签订 第二次秘密 条约,承认以第一 次密约所划 定的两国在 满洲的特殊 利益范围之 分界线为疆 界。 1908 年 11 月,日本驻美大 使高平小五 郎与美国国 务卿罗特,交换了两国 关于太平洋 问题的换文 ,规定日美两 国在太平洋 地区拥有重 要的远离本 国的岛屿领 土,并在该地区 有着共同的 口标、政策和意图 ,实际上是美 国换取了日 本保证对菲 律宾等岛屿 没有领

29、土野 心和在中国 的机会均等 。通过与英、美、法、俄等国签署 的上述协定 及秘密条款 ,日本以承认 上述四国在 亚太地区的 势力范围和 特殊权益为 筹码,换取了四大 国对日本在 朝鲜、中国东北、华南(台湾、福建)及其它太平洋岛屿的势 力和特权的 承认,从而使日本 在 20 世纪 初期的亚太 地区,成为继美、英、俄、法、德之后的六 大强国之一 。就在日本政 府以政略手 段,进行上述外 交交易,并以华丽辞 令掩饰其亚 太政策目的 的同时,20世纪初 期己成为左 右日本政治 的势力中心 的军部,在确立日本 大陆政策的 同时,又通过制定 了日本国防 方针和用兵 纲领,并经由天皇 ,在战略上确 定了日本

30、的 国防政策。 日清、日俄战争之 后,日本的“利益线”己经大大延 长,逐渐获得了 库页岛南部 、朝鲜、南满、台湾等殖民 地并在此驻 兵。1906 年 10 月,“从明治建军 至日俄战争 期间指导陆 军发展”的山县有朋 元帅,向天皇上奏 了一份帝国国防方 针私案,提出以俄国 为主要敌国 、首先向中国 扩张权利的 战后经营方 针。山县的意见 书经元帅府 审议后,12 月,天皇命令参 谋总长和海 军军令部长 共同制定国 防方针。1907 年 4 月,天皇批准了 帝国国防方 针和帝国军队用 兵纲领。其中规定日 本国防的“本义”是“以自卫为宗 旨,维护国权国 利,贯彻开国进 取的国是”;方针是“速战速决

31、,;假想敌国依 次为俄国、美国、法国。并规定对俄 作战纲领是 :“以韩国为根 据地,主要作战为 北满洲方面 ,次要作战为 从韩国咸境 道至吉林省 东北部及南 部沿海等方 向”;对美作战纲 领是:“开战之初,首先扫荡敌 在东亚地区 的海上兵力 ,以控制西太 平洋,并确保帝国 的交通线路 ,使敌舰队陷 入作战困难 ”;对法国作战 纲领是:“陆海军协同 ,攻占法属印 度支那”。从上述方针 和纲领来看 ,日本军部策 定并经天皇 批准的日本 国防政策就 是,以攻势作战 方针和俄、美、法三国为目 标,在亚太地区 贯彻“开国进取”的战略。具体而言,军部确立的 日俄战后,日本在亚太 地区的“施政大方针 ”就是

32、:保护日俄战 争中“牺牲数万生 灵和巨万财 富而扶植的 满洲及韩国 的权益”,以及“向亚洲南方 及太平洋彼 岸扩张发展 民力”。军部制定并 经天皇批准 的上述文件 ,属于日本的 秘密国策,其保管也相 当严密:天皇批准的 原件置于宫 中,复写件分送 给首相、陆相、参谋总长、海相、海军军令部 长各一份,并密藏于本 部门的金柜 深处。当时的首相 西园寺公望 受命审议过 国防方针,并“特许内览”过国防所需 兵力,他认为“国防方针是 适当的,唯国防所需 兵力应考虑 国家财政状 况渐进实施 ”,并上奏天皇 :“开国进取乃 帝国之国是 ,施政方针亦 应始终贯彻 之。帝国一贯执 行上述政策 ,历经几多苦 心经

33、营,才获得现在 的地位与权 益,将来亦必须 谋求继续扩 展。希望帝国在 满洲、朝鲜的权益 及在太平洋 彼岸发展的 民力,将来会有更 大发展。可见,日本的国防 方针和用兵 纲领等高度 机密的文件 ,在其未正式 修改之前(1918 年 进行第一次 修改) ,一直作为日 本的国防国 策并影响了 国家政策。上述说明,日本最高统 治集团在日 俄战争之后 ,己就贯彻明 治初期的“开国进取”国策,继续维护并 扩张在亚洲 大陆和太平 洋地区的权 益和势力,在政略和战 略上达成了 高度一致。这表明,经过甲午、日俄战争,明治末期的 日本最高统 治集团在确 立了大陆政 策的同时,也基本形成 了近代日本 的亚太政策

34、。这些政策,作为明治时 代的政治遗 产而为以后 的日本统治 者所继承。例如:被山县有朋 指定为继承 者的田中义 一,1927 年 7 月 25 日 在田中奏折 称:“惟欲征服支 那,必先征服满 、蒙,如欲征服世 界,必先征服支 那。此乃明治大 帝之遗策”。九一八事变 之后认清日 本面目的中 国政府也向 国际社会明 示:“日本以武力 侵占东三省 ,原不过为其 统治太平洋 区域(如非统治亚 洲全部)程序中之一 阶段。此项程序由 其明治时代 之政治家所 制定。日本史学界 ,在对两次中 日战争的研 究上,与“十五年战争 史(1931- 1945 )”的观点相近 似,还有“五十年战争 史(1894- 1945 )”的见解。我国学界更 将 1874年的日本侵 略台湾作为 起点,有日本侵华 “七十年史”的观点。但无论如何 ,都是对于甲 午战争的进 一步定位。由此出发,我们也可以 理解近代日 本从甲午战 争走向“大东亚战争 ”的必然性。可以说,以甲午战争 为标志的近 代日本亚太 政策,就是日本发 动“大东亚战争 ”(太平洋战争 、亚洲太平洋 战争)的“远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