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服饰产业中心实习指导书生 产 部生产部实习指导书第一节 缝制工序分析与制定在服装生产过程中,由于专用机器设备和劳动分工的发展,服装制品生产过程尽快分若干个工艺阶段,每个工艺阶段又分成不同工种和一系列上下联系的“工序” 。 1、工序是构成作业系列的分工单位,是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是工艺过程的组成部分。它既是组成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也是产品质量检验、制定工时定额和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单位。2、工序分析是一种基本的产品现状分析方法,是把握生产分工活动的实际情况,按工序单位加以改进的最有效的方法。首先要明确工序顺序,编制工序一览表,明确加工方法,能理解成品规格及质量特征。能按工序单位加以改善,并跟其它水
2、准作比较。能当作动作改进的基础资料,从中挑选出进一步改进的重点,以成为生产设计的基础资料。以某工序流水作业占用时间分析图为例:图例:为投料;特种缝纫机;为平缝机。按此分析,设备布置应做如下设计:后 片 领 子A 10”B2C D10E 5FABCE.FD人员配置:6 人设备配置:特种缝纫机 1 台,平缝机 5 台产品任务所需周期:实用工作时间定货数量生产周期=工作人员人数1 天工作时间 3、工序分析的表示方法:工序分类 符 号 内 容 说 明加工 按作业目的,为了下段工序作准备的状态搬运 o 把物品由一个位置移到另一个位置的状态检验 测定物品,把其结果跟基准比较而作好与不好的判定时的状态停滞
3、物品即不加工,也不搬运和检验,处在储存或暂时停留不动的状态(物品是指面料、辅料、半成品或成品)4、缝制用符号符号 内 容 说 明 平缝作业 特种缝纫机缝纫作业 手烫、手工作业 机器熨烫作业o 搬运作业 数量检验 质量检验 裁片、半成品停滞 成品停滞5、加工工序图示: 材料零件名称 纯粹加工时间 工序名称设备名称加工记号加工顺序号6、工艺工程分析(1) (1) 为了保证服装加工各工序的顺序性。依据测定工序时间统计表中的顺序,顺次排列工序。(2) (2) 工序流程图由基本线和分支线组成,基本线为工序流程图的主要干线,一般是以加工的主要部件为主体而形成的。分支线则是由非主要部件形成的。基本线和分支线
4、的起始点必须由前面没有任何加工的初始工序开始,一般以服种的前片加工为基本线。(3) (3) 各道加工工序的编号及名称,对某些名称含义不明确的特殊工序还应注明具体工作内容。(4) (4) 各道加工工序在流水作业生产加工中的先后程序和流向。(5) (5) 各道加工工序所需要的设备和工艺装备。实例一:男式西裤工艺工程分析男西裤的缝制,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部分:前片缝制 上拉链 后片缝制 合前后片 上腰头 整烫图 1男式西裤工艺工程分析表实例二:裙子工艺工程分析裙子的缝制,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部分:做准备工作收省缉后缝装拉连合侧缝做里子绱里子装腰钉挂钩扦底边整烫前 后西服裙工艺工程分析表图 37、工序编制(工
5、序组合)工序编制是将要制作的产品部件,合理分配给有能力做相应工序的作业员,且每个作业员的完成的工作量需大致相当,使生产线尽可能平衡。工序编制的目标:尽可能有效地利用时间 ;保证生产过程最短;确保流水线平衡稳定地运行,不出现瓶颈现象。工序编目的:获得平衡的生产线;减少在制品的传递时间和将低生产成本;减少在制品数量,更好的利用宽间,改善工作环境;有关产量的相关数据,可在平衡的生产线上轻松获得,有利于对生产进度的近制;减少作业人员的流失。一个恰当而平衡的生产线,使工人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其工作,不会超负荷劳动。同时由于每个工人的工作量接近,不会出现人为的劳动纠纷现象。合理的工序编制计划或方案,会有效的减
6、少人员的流失。基于上述目的,工序编制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以时间为基准,力求各个工位的作业时间相近,不出现瓶颈现象。如某产品平均加工时间为 114s,若工序编制时将各工位的加工时间都安排为 114s,即在制品在各工位,同一时间完成,此时称为“同步” ,表明生产线达到完全平衡。但实际生产中,要实现这一理想状态是不可能的。一般编制效率达到 85以上时,生产可基本保持平衡。在以时间为基准分配工序时,可以考虑三个方案。一个人完成一个工序或几个人完成一个工序。这种方案适用于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工序细分使作业人员的操作专业化,有利于作业速度和质量的提高,但作业同对新品种的适应性较低,在更新品种时
7、,生产会受到较大影响。性质相近的工序归类,交给一个工位的作业员完成。此方案可用于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因作业员每次都需完成不同工序,适应性较强,更换品种时,能较快地接受新任务,但人员的培训费用较大,必须使用熟练工。此外,因相近工序合并,会出现在制品逆流交叉现象,致使工序间的管理有一定的困难。一人完成几种性质不同的工序,可适应多品种生产,且不会出现逆流次序交叉现象。因一人负责几台机器的操作,设备投资费用较大。2.按缝制加工工序的先后顺序,依次安排工作内容,尽可能避免逆流交叉,以减少在制品在各个工位间的传递,有效的利用时间,缩短加工过程。3.零部件加工工序与组合加工工序惊奇量分开,由不同的作业员完
8、成。如果某作业员的工作内容中既有零部件加工又有组合加工,势必出现半成品回流现象,增加了在制品的传递距离。4.考虑作业员本身的特点,即作业员的技能要与所分配的工作相匹配。如根据工序的难易程度和所需时间,将工作难度系数较高、加工时间较长,或某些关健部位的工序,安排给技能好的人员;而加工时间较少、较为简单的工序,由作业新手或技能一般的工人完成;最初的工序可分给产量稳定的作业员,以防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保证生产的连续性;零部件组合工序,应安排给细心又有判断力的人员,以便能及时发现问题,避免组装后发现问题再返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实例三:男式西裤工序编制(组合)(表 1)序号加工类型设 备 工序组合内容
9、 人数1 特种机 锁边机 1、4、26、34、43、44 22 手工 熨 斗 2、3、8、11、13、14、18、22 33 机工 平缝机 35、37、45、46、49、50 、51、53 、5444 机工 平缝机 5、6、7、9、10、 25 机工 平缝机 12、15、16、17、 26 机工 平缝机 21、23、31、32、33 27 机工 平缝机 19、20、27、29 28 手工 熨 斗 24、25、28、30、47、48 29 手工 熨 斗 36、38、39、40、41、42、52 210 机工 平缝机 55、60、62 211 机工 平缝机 57、63、66 212 手工 熨 斗
10、56、58、59、61、64、65 313 机工 平缝机 67、68、70、75、78 214 机工 平缝机 71、73、 215 手工 熨 斗 69、72、76、79 216 手工 熨 斗 74、77 117 手工 熨 斗 80、81 118 特种机 锁眼机、钉扣机82、83 219 手工 熨 斗 84 2(表中工序编号参见男式西裤工艺工程分析表)实例四:西服裙工序编制(组合)图示女裙缝制工艺流程,总加工时间为 1705s,未标明时间的工序为外发加工,不考虑编入流水线,已知流水线中作业人数为 30 人,进行工序编制。编制方法:算出个人节拍和小组节拍,编制效率力争达 90以上;以主要部件、零部
11、件加工与组合加工工序尽量分开为原则,按流程的先后顺序,将各工序分配给相应的小组;小组内的编制要考虑作业的性质、工序的难易程度等因素,尽可能将同种或同性质的工序由组内某一人完成。以图示女裙为例,将生产线中的 30 名工人分成 14 个小组,每组 13 名。个人节拍为 1700/30=56.67s,小组节拍为 56.83*2=113.34s 或56.83*3=170.01s。每个组的作业时间,按人数尽量与相应的小组节拍靠拢。以小组方式进行工序编制,得出编制方案。西服裙缝制工序编制(组合)方案(表 2)小组编号 作业性质 工序组合 作业时间/s 人数 组内节拍/s1 锁边机锁边 1、1、16 60
12、1 602 手工熨烫 3、3,5,8, 115 2 57.53 平缝作业 2,2,4,7 100 2 504 平缝作业 9,10 125 2 62.55 平缝作业 6,20, 100 2 506 平缝作业 11,11,13,15 115 2 57.57 平缝作业 18 180 3 608 手工熨烫 12,12,14,17,19 125 2 62.59 手工作业 21,22,23,24,25,180 3 6010 手工熨烫 26 50 1 5011 平缝作业 27,28 110 2 5512 平缝作业 29 160 3 53.313 手工作业 30,31,32, 160 3 53.314 手工,
13、手烫作业 33,34 120 2 60(表中工序编号参见西服裙工艺工程分析表工艺工程分析表)第二节 生产布局一、 一、 工作地的安排工作地的安排就是组合工序的安排或机器设备的配置,工序组合后,流水线生产过程是否畅通与工作地安排是否合理密切相关。(一)工作地配置原则1、所用的机器设备、器具全部都要安排,包括平缝机、特种机和熨烫台等。2、保证半成品移动距离最短,尽量避免交叉、倒流现象。3、根据服装加工顺序明确地划出主流和支流,工序流程应便于掌握,一目了然。4、特种机可按服装加工顺序安排,若流水线规模小,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时,可单独安排,供几条流水线同时使用,但要尽量保证使用方便,半成品传送距离短。
14、5、基本型的配置要有弹性,以方便款式变化的适应性。6、工序间的半成品传递,尽可能利用传递台、堆放台滑槽等搬运工具,以使流程圆滑畅通。(二)工作地配置方式横列式布置加工设备基本上按服装制作流程布置,机器设备两侧相连接,横向排列一长排,通常是两排机器相对排列,如下图所示。这种排列方式,占地面积小,缝制作业符合“左拿前放”的作业要求。烫 台 手 工 案 台平 缝 机 和 特 种 机生 产 布 局 图(三)流水线生产安排1、 1、 划分加工工序及确定各加工时间2、 2、 绘制工艺流程图。3、 3、 计算标准作业时间、节拍、节拍范围标准作业时间=操动时间(1+ 浮余率) 节拍= 总加工时间 作业人数4、
15、 4、 流水线日产量流水线日产量(套/日)=每天工作时间一件制品总加工时间流水线人数编成效率编程效率=理论人数 实际人数100%生产线人数=总加工时间节拍第三节 生产工艺的技术管理与监督服装生产的技术管理与监督,是为了使服装生产符合产品的规格设置和质量要求,合理利用原材料,降低成本,缩短产品设计和生产周期,高效率地进行生产。以男式西裤为例,生产总体设计包括:(1) (1) 产品数量(总产量、日产量)(2) (2) 产品的生产时间:*实际工作时间(完成一个工序所需时间)*标准工作时间(实际工作时间加上辅助动作和生活必须时间)(3) 劳动员工数量配置(裁剪、缝纫、整烫)(4) 所需加工工具和设备的
16、配置(5) 工序编成效率(6) 设计生产流水线生产总体设计是按照产品的要求、技术标准拟定的。具体程序为:生产通知单要货合约 确定技术要求 确定工艺方案 设计生产流水线 设计任务书表 3 是生产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以表格的形式有利于存档再使用。表格中应把主要内容列出来,详细说明本企业生产品种及各部门人员分配情况。表中生产时间为:总工时/总产量表 4 是生产设备配置情况。该表是根据生产品种在各道工序所需的设备进行列表,分四个大类,分四个大类,即裁剪、熨烫、缝纫、缝纫附件四部分。(表 3) 生 产 总 体 设 计 表。生 产 品 种 名 称 总产量(件、条)日产量 (件、条 )投入产出时间 日生产时
17、间 日生产班次 裁剪员工 缝纫员工 整烫员工 各部位工作员工数(含管理人员) 合计 裁剪工时 缝纫工时 烫工整时 各部位加工时间合计 生产节拍时间 该表是根据生产品种在各到工序所需的设备进行列表,分四个大类,即裁剪、熨烫、缝纫、缝纫附件四部分。(表 4) 设 备 配 置 表机器名称 型号与规格 生产品种 1 生产品种 2 数量裁剪部分 熨烫部分 缝纫部分 缝纫附件部分 第四节 制定质量检验标准缝制质量与成衣质量密切相关。加强对缝制质量的控制,是对缝制质量予以分析和评定,也就是严格执行工艺技术规定和加强半成品的质量检验。一、首先对裁片进行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四核对” 、 “五不投产” 、 “九项
18、工艺规定”制度。1、 1、 四核对:领到裁片后与生产通知单核对;核对规格;核对片数;核对辅料。2、 2、 五不投产:没有样板不投产;裁片质量不合格不投产;没有工艺文件不投产;操作要求不清不投产;辅料不齐、不合标准不投产。3、 3、 九项工艺规定:严格各部位推归拔烫规定;严格各部位缝制技术规定;严格各部位针码规定;严格各部位对称互差规定;严格各部位对格、对条规定;严格各部位疵点色差规定;严格各部位镶嵌缀补规定;严格执行文明生产规定。二、 二、 检查裁片是否有油污、脏残,部位色泽是否保持一致,规格及对称部位尺寸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之内,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与主管部门和裁剪车间联系。三、 三、 检查缝制线
19、路是否直顺,吃势是否均匀,对未达到质量标准的,应责令工序责任人返修。四、 四、 做好产品首件鉴定工作,保证产品质量符合于技术工艺和质量标准。五、 五、 缝制半成品的检查(如表 5 所示)1、部件外形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应与标准纸样进行对照检查。2、缝合后外观是否平整,缝缩量是否过少或过量。3、线迹的数量及线迹的光顺程度是否符合质量规定。4、半成品熨烫成形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有无烫黄、污迹等沾污现象。实例 5:男西裤半成品质量检查表(表 5) 制 品 男 式 西 裤 检 查 数 件 不 良 数 件制 品 中 间 检 查检查时间 年 月 日检查项目 检 查 部 位 裁剪不良 缝制不良 整烫不良 外
20、观尺寸 合计袋口尺寸 袋口明线 袋布 侧袋挡口布 褶裥量 褶 褶位 门襟明线 拉链 裤前片拉链掩襟 袋牙 袋口尺寸 挡口布 后袋袋布 省位 裤后片省 省量 侧缝线迹 侧缝 侧缝熨烫 前后裆线 裆线 裆线熨烫 脚口折边 前后片缝合 脚口脚口熨烫 腰头宽 腰明线 腰 腰头穿带袢 烫迹线 口袋 腰头 门襟 脚口 裆线 熨烫半成品侧缝线 缺点件数 其它 部位 不良理由 处理 实例 6:西服裙半成品质量检查表(表 6) 制 品 西服裙 检 查 数 件不 良 数 件制 品 中 间 检 查检查时间年 月 日检查项目 检 查 部 位裁剪不良缝制作业不良整烫作业不良外观尺寸合计省位 省量 后中缝 后开衩 后片面
21、里拉链 省位 前片 面里省量 侧缝线迹侧缝侧缝熨烫下摆折边前后片缝合下摆下摆熨烫腰头宽 腰 腰头腰明线 烫迹线 腰头 后开衩 熨烫半成品后中缝 下摆 侧缝线 不良理由缺件点数其它 部位处理 六、 六、 成品质量检查(一)成品质量检查的程序1、 1、 对照生产指示书,确认各种缝制的外观与操作规定指标。2、 2、 为迅速、准确地检查成品质量,常规的检查顺序:自上而下检查,外观检查后翻向里侧检查,自左而右检查。3、 3、 检查的姿势宜以检查者站立检查为宜。将成品穿着在人体模型上,然后站立检查,这样视野开阔、整体感觉强。4、 4、 检查的重点放在成品的正面外观上,然后翻向里侧,检查成品的里布外观,最后
22、检查线迹等细微质量。5、 5、 服装规格的测量主要是控制部位的规格尺寸,但也必须包括口袋大小、等细部规格的尺寸。6、 6、 成品质量的检查结果必须记录在册,以便作为以后同类产品的参考资料。(二)成品质量检查的内容1、裁剪质量布纹是否歪斜;部件形状是否正确;有手向的布料各部位倒顺是否一致;对位记号作得是否正确。2、对条对格除特殊造型外,必须对条对格,衣身、部件的左右两边必须条格一致。腰头的左右条格是否一致;前后裙身条格是否一致;后裙身的左右两片条格是否一致。3、缝份量缝份是否适合于所用材料(面、里) ;缝份是否适合于所采用的缝合形式(缝型) ;折边缝的外观是否有斜裂现象。4、布料的折边量折边量是
23、否适合所用材料(面、里) ;折边量是否均匀一致;折边是否平整;下摆的面布和里布的折边量是否相配。5、粘衬质量粘合后面布是否起泡、起皱;面布表面是否有胶溢出;面布粘衬后是否产生变色现象;面布粘衬后尺寸规格是否产生变化;粘衬后面布能否做出所希望的风格。6、缝线缝线的材料与支数是否与面里布相符;缝线能否耐洗与耐磨;缝线是否褪色与收缩;缝线是否与面里料同色或同色系(装饰线迹除外) 。7、针迹是否按指定的针迹数缝制;是否按与面里料相符的针迹数进行缝制;是否按与缝型相符的针迹数行缝制;是否按与缝线相符的针迹进行缝制。8、缝迹缝迹宽紧状态是否均匀;缝迹是否歪斜;缝迹的伸缩性如何;缝迹开始与结尾的倒回针是否牢
24、固;缝迹是否有脱线现象。9、止口各部位的缝制是否良好;面线与底线宽紧是否相配;缝线是否牵紧;缝线是否有浮线;缝线是否脱线;止口缝迹宽窄是否一致;止口缝迹开始与结尾是否一致;缝纫机送布齿的痕迹是否留下。(三)质量检查的作用1、 1、 保证作用保证凡是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不合格品,不送到下到工序和用户。2、 2、 预防作用预防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制造出来。3、 3、 评价作用掌握和评价有关质量的实际情况,为质量管理活动提供信息和决策情报。实例 7:男西裤成品质量检验合格表(表 7)项 目 序 号 轻 缺 陷 重 缺 陷1裤腰头左右宽窄互差大于 0.4cm,长短互差大于 1cm2 腰头面、衬、里不平服,
25、腰里明显反吐,上腰明显不顺,松紧不平 3 省道长短,左右不对称,互差大于 0.8cm 4 串带长短互差大于 0.6cm,前后大于 0.6cm,高低互差大于 0.3cm 串带钉的不牢(一端掀起)5 门里襟长短互差大于 0.3cm,门襟止口明显反吐门袢缝合明显松紧不平 6 小裆,后裆缝明显不圆顺,不平服,缝结不齐,裤底不平,后缝少一躺线 各部位缝结不牢固,后缝平拉短线7 锁眼偏斜,扣与眼位互差大于 0.3cm 拉锁不顺直,不平服 锁眼短线、开线,扣掉落8侧袋口明显不平服,不顺直,两袋口大小互差超过、5cm9 侧袋口高低、前后互差大于 0.5cm 10 后嵌线宽窄大于 0.2cm,袋布垫底不平服 袋
26、口明显毛露11 侧缝不顺、不平服,缝子没劈开 12侧缝与裆缝不相对(裤烫迹线错位) ,横裆处两缝大于 08cm,裤脚口两缝互差大于0.5cm13 两裤腿长短不一致,互差大于 0.3cm 两裤腿长度不一致,互差大于0.8cm14 两裤腿、脚扣左右大小不一致,互差大于0.3cm 两裤脚、脚口左右大小不一致,互差大于 0.6cm15 裤脚口不齐,吊脚大于 0.6cm 裤脚口明显不齐,吊脚大于 1.0cm16 裤脚口折边宽度不一致,贴脚条止口外露,不一致,位置不准确,互差大于 0.6cm 17 缝纫线路明显不牢固,不顺直,面、底线松紧不适宜,接线处明显不重合 链式线跳线18 缝合处连续跳针(30cm
27、内出现两个单跳针按连续计算) 表面部位毛、脱、漏(影响使用和牢固)19 针距密度不符和标准规定 20 对条、对格超指标 50以上 对条、对格超指标的 100以上21 钉商标明显偏斜,号型标志不清晰 号型表示方式方法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22各部位熨烫不平服,产品有水花、亮光、污渍有较严重污渍缝 制 及 外 观 质 量23 表面有大于 1.5cm 的死线头 5 跟以上 色 差 24 表面部位色差超过本标准规定的 0.5 级,缝线、纽扣与面料色泽差异明显 表面部位色差超过本标准规定 1 级以上疵 点 25 1 部位超过标准规定 2、3 部位超过标准规定规 格 26 超过规定指标的 50以内 超过规定指
28、标的 100以内拼 接 27 不符和国家标准规定 实例 8:男西裤成品检验要领(检查员职责)(表 8)序 号检 查 顺 序 动 作 检 查 要 领1 左边全体 左手拿腰部,右手拿裤脚 全体的感觉2 侧边 看左边全体 缝合,布纹歪斜3 侧袋 插进手,看袋口及贴边 打结,缝合堵塞,袋垫,贴边4 后袋 插进手看袋口及贴边 滚边,打结,钉纽,锁眼,袋垫,贴边及缝合5 腰部 双手提裤带袢 裤带袢缝合,位置,腰明线,针码6 下裆 上手拉开 缝合平滑,稳定7 后裆 左手斜放,拉到前面 缝合,接缝情况8 裤裆 左手放在裤裆下,右手拿下裆 裤缝法,打结,下裆接缝9 前门襟 关拉链,右手插进里面 门襟搭门,缝法,
29、裤钩位及钉法10 门襟拉链 开拉链,露掩襟 拉练缝法,打结,锁眼11 门襟里 左手拿门襟上面,右手拿裤裆 包缝,缝份,吊,松12 臀腰部 双手插进腰内作弧状 后裆缝合,裤带袢,腰里,后袋位13 腰里 门襟向前,翻腰里 腰里缝,打结,宽松量14 侧袋袋布 拿袋布 包缝,袋布上端回针,暗袋15 后袋袋布 双手拿袋布 包缝,袋布上端回针16 侧缝 双手拿上下拉 锁边,缝份,劈烫17 下裆 翻看下裆 锁边,缝份,劈烫18 后裆 翻看后裆 锁边,缝份,劈烫,双缝19 裆垫布 看拉垫条 垫布缝法20 裤脚 对齐侧边及下裆 左右裤脚宽,裤脚条21 裤膝绸 翻看前片 松紧量22 裤前后 双手拿腰上面,提起 前
30、后看长短23 裤左右 双手拿腰前后,提起 两侧看长短24 外观效果 双手拿腰,撑开 裤型,美观度实例 9:西服裙成品质量检验合格表检验次序及项目检验方法检验部位 质量要求 轻缺陷 重缺陷严重缺陷1.外观1.1.前身 目测 前身产品整洁美观,无污渍、粉印,各部位整烫平服,无烫黄、水渍、亮光;粘合衬无渗胶、脱胶,省缝平服对称面 1.5cm 以上 2 根以上线头,里 4 根以上,有明显粉印、油脏、亮光、水渍、熨烫不平,省缝不平服、不对称水渍 cm02以上,油脏 2以上,烫黄、烫变色、渗胶、起皱、脱胶明显破损,缺件,烫变质,烫糊1.2.前身 同上 后身 同上 同上 同上 2.缝制2.1. 目测 裙腰裙
31、腰平服,宽窄一致裙腰不平服,宽窄不一致裙腰明显不平服 2.2. 目测 左侧缝线路清晰、顺直,牢固,松紧适宜线路、缝子不顺直,松紧不适宜 缝子不牢固严重影响牢固及外观2.3. 目测侧开口、商标商标号型正确、清晰,侧开口拉锁平服。眼距均匀,无偏斜,扣与眼位相等整齐牢固,按扣松紧适宜商标号型不清晰,眼距不均、偏斜,扣与眼位不等,互差大于 0.3cm,按扣松紧不适宜商标号型不正确无商标号型或厂记2.4.里子 目测将裙子翻过来检验裙里裙子里面松紧一致,省缝均匀裙子里面松紧不一致,省缝长短与面不符,省缝不均匀2.5. 裙摆 目测 裙子底边 底边平服,缲针牢固,里与面有拉襻底边不平服,缲针不牢固,露针脚,拉
32、襻不牢无拉襻,缲针严重不牢 3. 规格 目测尺寸 裙长、腰围 超标准规定极限偏差 50%以内 超标准规定极限偏差 50%以以 4.对条对格,色差、疵点 目测裙子整体超标准规定 50%以内,色差、里料超标超标准规定 50%以上,色差、里料超标实例 10: 西服裙成品检验要领(检查员职责)序号 检查顺序 动 作 检 查 要 领1 左边全体 左手拿腰部,右手拿下摆 全体的感觉2 侧边 看左边全体 缝合,布纹歪斜5 腰部 双手撑裙 腰明线,针码7 后中缝 左手斜放,拉到前面 缝合,接缝情况10 拉链 开拉链 拉练缝法,打结,挂钩13 腰里 门襟向前,翻腰里 腰里缝,打结,宽松量16 侧缝 双手拿上下拉
33、 缝份,劈烫20 下摆 对齐侧边 折边,扦缝情况21 里子 翻看前后片 松紧量,缝合情况22 裙前后 双手拿腰上面,提起 前后看长短23 裙左右 双手拿腰前后,提起 两侧看长短24 外观效果 双手拿腰,撑开 裙型,美观度第六节 熨烫定型工艺一、熨烫的作用和分类服装要表现人体曲线,首先是通过结构设计,在衣片上采用局部收省(或褶裥)的方法。由于服装整体造型在外观上有一定要求,不能按照人体各部位的外形一一收省,尤其是西服、中山服等一些传统款式的服装,对收省部位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随意变动和增减,所以在衣片上收省仅是表现人体曲线的一种手段,仍有很大的局限性,还不能符合整体造型的要求,这就要借助熨烫定形
34、来解决。比如裤子的后片,没有经过熨烫时,沿挺缝线折叠后,臀部与裤口成为一条直线,这样穿在身上后显然易不会合乎人体的。熨烫后臀部突出,穿在身上不仅美观,而且舒适。见图熨烫定形在服装的加工过程中,主要起下列三方面的作用: (1)通过喷雾熨烫使衣料得到预缩,并去掉皱痕;(2)经过熨烫定形使服装外形平整,褶裥和线条挺直; (3)利用纺织纤维的可塑性,适当改变纺织纤维的伸缩度与织物经纬组织的密度和方向,塑造服装的立体造型,以适应人体体型与活动状况的要求,达到使服装外形美观、穿着舒适的目的。 熨烫按其在制衣工艺流程中的作用可分为:产前熨烫、粘合熨烫、中间熨烫和成品熨烫。产前熨烫是在裁剪之前对服装的面料或里
35、料进行的预处理,以使服装面料或里料获得一定的热缩并去掉皱褶,以保证裁剪衣片的质量。粘合熨烫是对需用粘合衬的衣片进行粘合处理,一般在裁片编号之后进行。使用粘合衬既简化了做衬、敷衬工序,又使缝制的服装挺括、不变形。中间熨烫包括部件熨烫、分缝熨烫和归拔熨烫,一般在缝纫工序之间进行。部件熨烫是对衣片边沿的扣缝、领子、口袋以及克夫等部件的定形熨烫;分缝熨烫是用于烫开、烫平连接缝,譬如省缝、侧缝、背缝、肩缝以及袖缝等等;归拔熨烫则是使平面衣片塑型成三维立体;如前衣片的推门、后衣片的归拔以及裤子的拔档等都是运用归拔熨烫。中间熨烫虽然介于缝纫工序之间,是在服装的某一个部位进行的,但它却是构成服装总体造型的关键
36、,对于服装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成品熨烫又称整烫。它是对缝制完成的服装作最后的定形和保形处理,并兼有成品检验和整理的功能。整烫时将缝好的衣服放在依据人体各部位的形状合理设计的各个烫模或平台上,然后对其施加合适的温度、水分、压力,待去湿冷却后,服装的形状就被固定下来了。成品熨烫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反映到成品上,它的技术要求是使服装线条流畅,外形丰满,平服合体,不易变形,有较好的服用效果。熨烫按其定形效果所维持的时间长短又可分为:暂时性定形、半永久性定形和永久性定形;暂时性定形指服装在平时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低热、湿度变化以及浸湿作用情况下定形就消失或是在轻微机械力作用下定形即可消失的那种定形;半永久性
37、定形指可以抗拒一般使用过程中的外界温湿度、机械力影响,但若予以较强烈的外界因素的处理就会缓慢消失的那种定形;永久性定形指纤维与织物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而定形后的形状难以复原的那种定形。在许多情况下,总的定形效果实际上包含着暂时性、半永久性和永久性这样几种成分,而且也只有当它们都能得到合理运用的时候,定形才是最有效果的。合成纤维服装的定形是以永久、半永久性定形为主,这也就是合成纤维服装具有即洗可穿的良好性能,是其他面料的服装所不及的。由于合纤服装的定形中仍残留一小部分暂时性定形,在衣服穿着时受到人体热量的影响以及机械力的作用,会使暂时性定形和部分半永久性定形消失,所以合纤服装在穿着一段时间后,仍需进
38、行熨烫;以恢复穿着之前的定形效果; 熨烫按其所采用的作业方式也可分为手工熨烫和机械熨烫。手工熨烫是以电熨斗为主要工具,通过电熨斗使织物受热,再配合以归、拔、推等一系列工艺技巧而达到塑造服装立体造型的目的。机械熨烫则是利用蒸汽熨烫机喷出的高温高压蒸汽对织物加热给湿使纺织纤维变软可塑,然后对衣料施加压力而使其变形。由于高温蒸汽可均匀地渗透到织物内部,因此能获得极佳的熨烫效果。二、熨烫的基本条件实现熨烫定形的基本条件有:熨烫定形时的温度、湿度、压力、时间和冷却方式。织物在低温时,纤维分子结构比较稳定,其分子链的相对运动是困难的,但在高温条件下,分子链的相对运动就要容易得多,此时的织物变得柔软,如及时地按要求使其变形并加以冷却、则织物就会被固定在新的形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