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985620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DOC 页数:151 大小: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1页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1页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1页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音 乐 教 案下半学期一年级下册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一 、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对音乐课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对于部分学生对音乐的知识不愿接受。面对这样的情况,要想将本学期的音乐教育教学抓出较为理想的成效确实不太容易啊!三、 本学期教学任务和目标:(一)感受与鉴赏 1、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进一步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会模仿。 2、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 聆听进行曲、舞曲、儿歌不同风格作出相应动作; 3、 聆听不同国家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片段, 进一步感受风格。 (二)表现 1、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学习自然的呼吸。 2、 能作简单的律动、歌表演

2、。3、认识或见识几种常见的儿童打击乐器,并会演奏能为歌曲伴奏。 (三)创造 1、歌词的创作活动:能根据乐曲风格和歌词结构对歌曲进行再创作。 2、音乐活动能力的培养方面:能随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节拍的变化,有表情地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动作。 3、音乐活动:能根据音乐创编故事和表演简单的情景。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在学习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2、了解各民族音乐及相关文化。 3、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措施和思路1.教学内容的处理方面:低年级以听唱法为主,让学生能跟随音乐自己主动化的进行合理的学习,一年级不要求识谱,主要是积累音高的感性经验。在音乐活动中逐渐积累知识与技能而律动及表演是

3、本教材的重点。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 (1)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再整个教育教学环节之中,立足于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去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和培养。(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

4、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教 学 进 度 表学科:音乐 教师: 一年级周次 日期 授课内容1 3.14 春晓 布谷2 3.711 小雨沙沙沙 牧童谣3 1418 放牛歌 牧童短笛4 2125 让我们手拉手 鸭子拌嘴5 284.1 雁群飞 数鸭子6 48 两只小象 大象7 1115 跳绳 火车开啦8 1822 拍皮球 小宝宝睡着了9 2529 五一机动10 913 摇篮曲 闪烁的小星星11 1620 星光恰恰恰 采蘑菇的小姑娘12 23-27 铁匠波尔卡 粉刷匠13 30-6.3 六一机动

5、14 6-1. 理发师 在钟表店里15 13-17 调皮的小闹钟 时间像小马车16 20-24 这是什么 复习 考试备课时间 :2 月 27 日 上课时间: 3 月 2 日课题 春晓 课型:歌曲 课时 1 第单 1 元第 1 课时学情分析1 作为这次课是给一年级的学生来讲,这个学段的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2 课标确定本学段学生应能通过教学手段激发忽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

6、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教材分析春晓一课首先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春晨图。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不写繁花似锦,不写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春晓的学习,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通过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春晓,体会不同的速度对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所产生的作用。 3、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重 点 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流。难 点调 动 学 生 学 习

7、 音 乐 的 积 极 性 ; 培 养 学 生 的 听 辨 能 力 、 记 忆 能 力 和创 编 能 力 。教具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 学 流 程春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歌曲春晓的学习,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通过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春晓,体会不同的速度对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所产生的作用。 3、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教学重点、难点: 1、八分休止符的运用 2、附点节奏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听过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吗?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 1

8、、歌表演春天在哪里。 2、同学们,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春天是那样的美,到处是万紫千红,到处是花红柳绿,哪位同学能够用你的歌声来表现春天呢? 让学生自由演唱。 3、刚才大家演唱了赞美春天的歌曲,还有哪些同学能够吟诵赞美春天的古诗呢? 三、古诗文化 1、刚才有位同学吟诵了春晓这首诗,你们看,唐朝诗人孟浩然多了不起,仅仅用了 20 个字就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这美妙的诗句吧! 师生共同诵读古诗。 2、提问: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了春天的哪些美景呢? 3、师:大家说的太好了,面对这么美丽的春光,我们的诗人孟浩然不禁吟到:“春眠不觉晓,” 师配乐朗诵。 四、学唱歌曲

9、 师:同学们知道吗,这首诗还能唱一唱,这种唱法叫古诗新唱,想听听吗? 1、欣赏童声合唱春晓,感受歌曲情绪。 2、出示歌单,老师做示范演唱。 3、老师逐句教唱。 4、老师唱词,学生唱 la 音。 5、轻声演唱歌词。 6、解决难点: 1)歌曲的四个休止符处加上四个动作:听、听、看、摇头。 2)最后一句附点节奏 7、再次轻声、有感情地演唱。 8、女生领唱,男声伴唱。 9、男生领唱,女生伴唱。 10、分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11、教师指挥完整演唱一遍。 五、歌曲处理 1、师分别用慢速、中速和快速演唱歌曲,请学生仔细聆听后说一说三遍演唱的速度和情绪有什么不同。 2、排练合唱春晓,用慢速和中速

10、演唱歌曲。 3、表演节目大合唱春晓。 六、小结 感谢二(1)班全体同学,你们的歌声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最后,让我们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这节音乐课吧! 板书设计春晓(德)莱昂.甜蜜的教学反思本堂课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人参与。教学中紧紧围绕“春”为主题,从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说春天,唱春天的来引导学生探索和体验春天。上完课,我就有很多的感触。最大的感触是不能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孩子都是聪明的,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勇敢、踊跃的表现自己,我也努力来创造一个民主的课堂。因为只有课堂上真正做到民主了,学生才会感觉到心理的安全,才会愿意由衷地和你

11、配合。当然,这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不仅课堂中每个环节的设计要周密考虑,教学时还要善于调控好整个教学局面。备课时间 :2 月 27 日 上课时间:3 月 7 日课题 布谷 课型:歌曲 课时 1 第 1 单元第 2 课时学情分析这节课是一年级新同学的启始课,教师要非常重视这一课的教学活动,课上用活泼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同时,要向学生提出音乐课上的基本常规,并带领学生反复练习,为以后的课堂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教材分析布谷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3/4 拍,大调式。歌曲以模仿布谷鸟叫声的音调开始,其二分音符与四分音符交替的节奏,显得格外从容,带出了以级进为主的流畅旋律,有着三拍子舞曲的特点,给人以愉

12、快、优美的感受。歌词以孩子般的童心,歌唱了勇敢报春的布谷鸟,抒发了孩子们对春天的到来充满欢乐的喜悦之情。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2)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鹃圆舞曲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3)能编创动作表现歌(乐)曲。重 点 与大家一起可歌唱,用动作、语言表达欢快、活泼的情绪。难 点 用动作来表现三拍子旋律特点教具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 学 流 程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布谷 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布谷,理解四分休止符、二分音符,牢记第一段歌词。 2、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法学习知识,并参与表演加强记忆。 3、通过表演,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热爱小燕子、

13、布谷鸟的情感。同时,让学生知道生活是有大自然的万物生灵才显得更美。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激情导入(说春天) 1播放小燕子,师生律动进教室。 2用语言叙述春天(景色、动物、事物等)。 (1)师:春天来了,我们周围的许多事物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能说一说春天吗?(引 发学生用语言来描绘美丽的季节:花、草、树木) (2) 观看课件:春天景象 3模仿布谷鸟叫声呼唤春天 3/4 5 3 0 | 5 3 0 | 2 1 2 | 1 布 谷 布 谷 春 天 来 啦 二、寓教于乐(扮演春天) 1. 导语:布谷鸟的叫声如此动听,把春天给唤来了,教室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每

14、一位小朋友就是一幅美丽的画。 2. 音乐游戏:扮演春天 方法:师生共同模仿布谷鸟的叫声。 叫声唤来了春天,每一位小朋友做好一个造型动作(花、草、树、动物等)随着布 谷旋律做动作,要求跟着音乐的节拍律动。 三、创造表现(歌唱春天) 导语:春天如此美丽,让我们一起用歌声来歌唱春天。 1. 听录音范唱歌曲布谷,思考:歌曲有几段?是几拍子的? 2. 听师范唱歌曲,生拍手用三拍子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3. 学唱歌曲。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随琴轻声演唱歌曲。 (3)找出不易演唱的乐句,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4)师生接唱。 4. 启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完美结课 板书预设: 布谷 3/4

15、5 3 0 | 5 3 0 | 2 1 2 | 1 布 谷 布 谷 春 天来 啦 板书设计布谷歌曲中名字节奏: 教学反思本课上完之后,竟然得到了我意想不到的效果。小孩子的想象力真的是我们无法想象到的,在以前的课堂中,我一直以为学生是要手把手地让学生自行的去学习知识,在活动中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一开始,学生们在听音乐的时候,因为教材上的音乐和课本里的音乐有点不同,学生们唱的乱七八糟,后来跟孩子们讲讲之后,讲清楚了,他们唱的还不错,在比较熟悉了这首歌曲之后,我把他们排成了 4 支队伍,围成一个圈,让他们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来编排动作来表演。 在十分钟之后,开始检查他们的成果,他们表演到的是我意想不

16、到的好,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使他们在活动中玩的很开心,有的同学围成一个圈,手拉手地做跳舞起来,有的同学快乐、整齐地拍着手唱着歌,有舞蹈基础的同学还把平时的积累运用了上来,还有的同学像小鸟一样欢乐地“展翅飞翔”。备课时间 :2 月 27 日 上课时间:3 月 8 日课题 小雨沙沙沙 课型:歌曲 课时 1 第 1 单元第 3 课时学情分析这节课是一年级新同学的启始课,教师要非常重视这一课的教学活动,课上用活泼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同时,要向学生提出音乐课上的基本常规,并带领学生反复练习,为以后的课堂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构思根据音乐课程标准要求,本课在设计教学时,注重以审美体验为核心,以低年级学

17、生的年龄特征为出发点,力求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活动方式,构建快乐和谐的音乐课堂,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多种智力和能力,并体现积极投入、主动参与的新课程理念精神,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受、享受音乐的美好,并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表达和表现音乐,做课堂生活的小主人。创设“小动物合唱团去羊村参加春季音乐节表演”的故事情境,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融入到完整的故事情境中,设计多种活动样式,突出音乐教学的本体性和趣味性。教材分析小雨沙沙沙是人教版音乐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天来了中的一首歌曲。歌曲情绪活泼,意境优美,生动地表达出“花儿”、“鱼儿”、“苗儿”在春雨沐浴和滋润下的快活情景,展现了春天充满生机的美

18、好景象。歌曲旋律素材凝练,句式简单,其中下行的分解和弦音型构成了旋律主要特色,犹如细细垂落的雨丝。教学目标1、准确流畅地演唱歌曲小雨沙沙沙,感受音乐之美。2、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小雨”的轻柔,体现演唱上的力度变化。3、激发音乐兴趣,培养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好习惯。重 点 与大家一起可歌唱,用动作、语言表达欢快、活泼的情绪。难 点 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在学唱歌曲中培养学生对歌曲旋律的感知力。教具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 学 流 程一、大森林的早晨:聆听快乐的一天配乐,进入音乐情境。(生全部佩戴动物头饰)师: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播放乐曲快乐的一天,课件

19、出示大森林画面,老师带上小鸟的头饰。)师:春天来了,大森林的早晨真美啊!小鸟报信员第一个飞出家门,叽叽喳喳地叫着,“小动物们快起床了!今天小动物合唱团要活动了!”大家都被小鸟的叫声吵醒了!睁开眼睛(表演),打个哈欠(表演),再伸伸懒腰(表演)起床了!洗漱完毕之后,小动物们都走出了家门,请大家学着我的样子随着音乐出发吧!二、听音乐出发了:播放律动音乐,生随老师一起做律动,感受音乐强、弱、快、慢的变化。三、来到小动物合唱团排练室,告知活动内容:(课件出示:排练室外观图)师边摘头饰边说:瞧!排练室到了!演唱师生问好歌,琴声提示学生坐好。师:今天老师有件特别重要的事要告诉同学们,昨天老师收到喜羊羊的一

20、封邀请信,(课件出示画面)她说羊村即将召开春季音乐节,欢迎大家踊跃参加进行表演,同学们你们想参加吗?为了符合这次音乐节的主题,老师特地选了一首歌唱春天、歌唱小雨的歌曲小雨沙沙沙,让我们一起先来听一听!四、小动物合唱团排练开始:1、观看小雨沙沙沙歌曲 FALSH 动画师:同学们,老师选的这首歌曲你们喜欢吗?那我们赶紧开始排练吧!一会儿排练好之后我们还得赶去羊村让喜羊羊审查节目呢!首先请同学们随着老师一起用动作感受歌曲旋律吧!2、聆听歌曲旋律,跟随老师用肢体动作表演。(播放电子琴里伴奏两遍)第一遍动作:拍手拍肩、拍手拍腿、拍手拍头、拍手点脸、拍手拈手指、拍手转手腕等(前奏间奏双手叉腰)。师:同学们

21、表现得真好!下面我们变换一种方式感受歌曲旋律,用动作表现旋律的高低。第二遍动作:1 段右手转手腕、2 段右手轻拍左手手臂、3 段双手轻拍上身。所有动作都结合歌曲旋律的音高变化。 师:非常好!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和我共同合作演唱这首歌曲,我来唱歌词,你们用“沙”来为我伴唱,好吗?3、教师范唱歌曲,学生用“沙”轻唱伴唱。师:同学们和老师合作真默契呀!老师已经用“沙”字摆出了歌曲旋律的高与低,让我们用小手点着来唱。伸出小手指吧!4、全体学生用“沙”模唱旋律,用小手在空中点。(课件出示:旋律谱)第一遍:老师指着唱第二遍:老师弹琴,学生自己指着唱师:同学们唱得真不错!现在我们一起来熟悉一下歌词吧!5、熟悉

22、歌词。(课件出示)师:这首歌曲一共三段歌词,让我们先一起读一下第一段歌词。齐读第一段歌词,第二段师生有节奏地接读;第三段有节奏地齐读(课件出示歌词)师: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这三段歌词中有没有相同的歌词,是什么呢?(生: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雨沙沙沙)说得非常正确!那不同的地方是落在花园里、鱼池里和田野里,花儿、鱼儿、苗儿的不同表现,我们在演唱的时候一定要看仔细了,不要唱错。好了,现在让我们试着来演唱一下歌词吧!6、跟琴试着演唱歌词师:老师发现大部分同学都会演唱这首歌曲了!让我们跟着伴奏完整地演唱一遍吧!7、完整跟伴奏演唱师:同学们唱得真好!为了能够清楚地听到个别同学的演唱,我们一起来做个“传话

23、筒”的游戏吧!游戏的规则是我的话筒放在谁的嘴边,谁就自信、大胆的演唱歌曲,其他同学呢,边听边拍手伴奏,好了,我们开始了!8、传话筒的游戏:检查学生学唱的效果。师:这几个同学唱得真不错,那我们就先把他们几个定为我们去羊村表演节目的领唱了。为了让大家能更深的体会花儿、鱼儿、苗儿快乐的心情,我们也学着它们的样子淋淋小雨吧!(师拿喷壶随着音乐喷水雾)9、感受小雨,更深体会歌曲欢快的情绪。(播放琴里伴奏)师:同学们高兴吗?(生:高兴)那你们能带着这种高兴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呢?(生:能!)而且我们还要把这种快乐表现在脸上,用最美的声音来演唱,并且在歌词“小雨沙沙沙”的地方我们还要唱得怎么样啊?(生:更轻点儿

24、)10、再次用甜美的声音,生动的表情演唱歌曲。特别注意“小雨沙沙沙”处的处理。师:大家唱得越来越有进步了!老师真为你们骄傲!为了使我们的节目形式更加丰富我们还可以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呢!瞧!老师准备了什么?(生:沙锤)听听它可以模仿什么声音呢?(生:小雨的声音)它不但可以模仿小雨,还可以模仿大雨呢!你们听!所以我们伴奏时要轻点儿,并且要合上歌曲的节拍,好了,现在老师找五个同学来为这首歌曲伴奏,其他同学有表情地演唱。11、请五个同学用沙锤为歌曲伴奏。师:这五个同学伴奏得真好!有了你们的伴奏我们唱得更起劲儿了!那我们就定你们五个做为我们正式演出时的小乐手啦!除了伴奏之外我们还可以加入动作表演歌曲

25、呢!现在老师给大家点时间,你们自己先来创编表演的动作,一会儿老师要选出我们演出时领舞的同学。12、创编动作进行表演。(课件播放歌曲范唱)(1)学生自由创编(2)请五名同学上台领做动作(3)老师领着学生进行表演。五、去羊村接受节目的审查。师:同学们,在大家的共同学习和努力下,我们的节目终于很完美了!现在我们一起去找喜羊羊让她审查我们的节目吧!请大家随着音乐拍着手出教室吧!六、随着音乐出教室。(播放小雨沙沙沙歌曲背景音乐)板书设计小雨沙沙出示卡片 大雨与小雨:师:小 雨 小 雨生:沙沙 沙 沙沙 沙师:大 雨 大 雨生:哗 哗 教学反思本课上完之后,竟然得到了我意想不到的效果。小孩子的想象力真的是

26、我们无法想象到的,在以前的课堂中,我一直以为学生是要手把手地让学生自行的去学习知识,在活动中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一开始,学生们在听音乐的时候,因为教材上的音乐和课本里的音乐有点不同,学生们唱的乱七八糟,后来跟孩子们讲讲之后,讲清楚了,他们唱的还不错,在比较熟悉了这首歌曲之后,我把他们排成了 4 支队伍,围成一个圈,让他们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来编排动作来表演。 在十分钟之后,开始检查他们的成果,他们表演到的是我意想不到的好,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使他们在活动中玩的很开心,有的同学围成一个圈,手拉手地做跳舞起来,有的同学快乐、整齐地拍着手唱着歌,有舞蹈基础的同学还把平时的积累运用了上来,还有的同学像

27、小鸟一样欢乐地“展翅飞翔”。备课时间 :2 月 27 日 上课时间:3 月 14 日课题 牧童谣 课型:歌曲课时1第 2 单元第 1 课时教材分析牧童谣是一首带有山歌风格、叙事童谣的湖北民歌,歌词简单、通俗,采用问答的形式,抒发了儿童们热爱光明的真挚情感,这首歌曲由上下句构成一段体,商调式,旋律高亢、舒展、轻松、风趣。“那斯那斯嗨”的衬词增强了趣味性,充分地表现了牧童在放牧对歌时顽皮而活泼的情趣。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牧童谣,理解团结友爱,拉近师生之间情感。2、看图与听唱结合,指导学生看图形谱直观地感受歌曲旋律的高低。3.能够和大家一齐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歌曲,在完整的听唱过程中, 培养听辩能

28、力。重 点 感受不同的情绪的表现作用难 点 唱好优美、抒情的三拍子歌曲教具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 学 流 程一、 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学生按顺序座位坐好,音乐节拍训练,动物律动。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易于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愉快的音乐课中。 2、播放牧童录音,学生和教师一起舞蹈表演。 用一年级歌曲牧童进行复习,便于新歌的导入,增强学生兴趣。 二、引 入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所表演的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牧童) 生回答牧童出现,贯穿整节课适合儿童的心理富于童趣 2、教师点击课件,请出这位小牧童。 (课件)牧童和小朋友们打招呼 同牧童相互问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

29、三、 读谱知识 1、故事导入 教师点击课件,牧童给小朋友讲故事小动物找家。 牧童:在一座漂亮的大楼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有小猫 3(mi)、大公鸡 5(sol)、小青蛙 6(la),今天,搬来一位新邻居小鸭 2(re),有一天他们一起去郊游,来到了小河边,在草地上做游戏,他们玩得可开心了!渐渐地天黑了小动物要回家了,可是他们突然忘记了自己的家是住在第几层楼了,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家吗? 生结合多媒体画面,听故事设置情境,既形象又有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复习了旧知,导入了新知。 2、游戏 (教师点击课件,出现音阶图) 牧童: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助小动物找家吧! 教师逐一提问每个音

30、符所在的楼层。 (点击课件,出现音符的音名及其音高)生边游戏边说出每个音符所在的楼层,并跟随课件分别听唱出音符。 在小牧童的带领下,游戏中完成读谱知识,充满童趣,既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还避免了枯燥乏味的乐理知识讲解 3、唱音阶 师分别弹琴上行、下行音阶学生跟琴划节拍模唱,每个音符两拍让学生对基本音符的排列顺序有了进一步巩固同时掌握音高、进行发声练习。 四、新歌教学(点击课件) 牧童:太好了!小动物们都找到自己的家了,他们可高兴了为了感谢小朋友们,他们让我送给大家一份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份礼物吧! 教师播放牧童谣歌曲的课件,学生边听、边划节拍, 感受歌曲的美,增强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 (课件

31、)牧童:小朋友们,喜欢这份礼物吗?那我们一起来学这首歌曲,好吗? (点击课件)通过学生和牧童的对话提高学习歌曲的热情和信心 1、感受 小朋友们,下面你可以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划节拍、点节奏、做动作或是小声地哼唱,感受一下这首歌的情绪和风格 学生感受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歌曲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小结并介绍牧童谣是一首湖北民歌,以及它的特点。(活泼、高亢、风趣)学生回答自己的感受教师介绍歌曲的风格,为后面其他民族风格的介绍作铺垫。 让学生朗读歌词,歌曲主要描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表现了小牧童怎样的品质? (“那斯那斯嗨”是衬词,表现了牧童放牧时愉快的心情体现了湖北民歌的风格) 学生主动挖掘歌

32、词的内涵,相互交流歌唱情绪在其中适当地进行德育渗透。 2、教师播放范唱 小朋友们认真看谱,找规律,乐曲有哪几小节是相似的?(1、2、4 小节相似)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唱 教师提问小朋友都学会了哪几句?并跟琴唱一唱 你们有困难需要老师帮助吗? 师用琴带小朋友先唱较难唱乐句的歌谱,(歌曲中的第三小节),再唱词学生用“lu”哼唱 3、分角色,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生分角色,划节拍,有感情演唱检查学生对歌曲的感受 体验程度,并通过分角色演唱,增强彼此之间的合作精神 四 歌曲创作 1、(点击课件)牧童:小朋友们,你们唱得太好了!可是我要走了,真是舍不得。但是,我想让小朋友们将这首牧童谣的歌词变一变,

33、使它成为一首新的歌曲,让我带回去作个纪念,好吗? (1 学生自由讨论,创作歌词。 (2) 教师下位巡视辅导 (3) 师弹琴伴奏 (4) 教师点评 (5) 各小组派代表演唱新歌曲。小牧童提出要求,激发学生的创作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通过创作歌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师:小牧童,你喜欢小朋友们送给你歌曲吗?(喜欢)那么,老师也送给你几首歌曲,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唱一唱,跳一跳,感受一下它是什么民族的歌曲,又有什么特点?好吗? 教师播放歌曲,并表演 越来越好(新疆) 多么幸福、多么快乐 (藏族) 金孔雀轻轻地跳(傣族) 生跟师一起欣赏,唱、跳歌曲 边唱边说出各个歌曲的民族和特点 学会体会不同地方风格

34、的民歌,不同的韵味和风格,增强学生多元化的意识,扩展学生的音乐领域 五 欣赏动画课件十分钟。 六、下课(点击课件)牧童和小朋友们道别!学生演唱牧童谣和小牧童道别让学生在音乐中结束本节课,回味无穷! 板书设计牧童谣分析拍号的变化,老师可带学生做律动进行对比2/4 欢快、活泼3/4 优美、抒情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游戏,紧密结合了本课教学内容,将音乐教学巧妙地溶合进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感觉理解音乐,激发学生团结友爱的情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课堂效果很好!通过创设情境和让学生画头饰等教学手段将学生融入音乐内容之中,从而更好地理解感受乐曲所表现的内容,通过本课教学,今后更应重视

35、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如表现音乐、即兴创造等能力。让学生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对音乐有自己的感受和评判,不限制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充分保护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提高理解、感受音乐能力。备课时间 :2 月 27 日 上课时间:3 月 15 日课题 放牛歌 课型:歌曲 课时 1 第 2 单元第 2 课时学情分析一年级小学生经过一学期音乐课的系统学习,对音的高低、长短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新鲜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好动,模仿力强,有很强的探知欲和表现能力。教材分析放牛歌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4/2 拍,五声徵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欢快活泼,很有朝气。有趣的是聪明的作曲家采用模仿笛声的小过门作为乐句

36、的加花补充,使得歌曲演唱难度小,听起来还很丰满。在歌唱中,小牧童吹着小笛、骑着牛儿兴致勃勃把家回的情景,仿佛活生生的出现在人们面前。教学目标1、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放牛歌,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2、在间奏处加入适当的节奏,对学生进行简单的二声部节奏训练。3、通过聆听牧童到哪里去了,学唱放牛歌,感受牧童生活,懂得珍惜学习时光。重 点 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地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难 点 培养学生边唱边拍能力,感受歌曲的节拍。教具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 学 流 程一、开始部分激情引趣1、导入:教师播放歌曲牧童,老师引领学生用 这个节奏型为伴奏 拍手 拍肩 拍手过渡语:这首歌曲的名字叫牧童,我们仔细听音乐,一

37、起来感受一下小牧童他们是怎么样来放牧的?放牧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2、再播放音乐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谈感受。过渡语:小牧童最愉快的事情就是一天跟着他可爱的牛儿羊儿们在一起,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绿绿的水,青青的草,小牧童唱着欢快的歌悠闲的在草地上放牧,你们想他们得多高兴啊!你们知道吗?小牧童他身上有一个宝贝,这个宝贝用处可真不小,他的牛儿羊儿一听到这个宝贝的声音就会乖乖的吃草,乖乖的跟他回家,你们猜这个宝贝是什么?老师做一个动作你们就一定会猜到,你们可认真看哟二、基础部分体验理解1、听歌曲范唱,老师在间奏处做吹笛子的动作。生:“笛子”。师:对,是小笛子。(老师张贴笛子卡片)师:“你们注意到了吗?老师

38、都在什么时候做了吹笛子的动作?”“没有歌词的旋律我们把它叫做间奏,老师只在间奏处做了吹笛子的动作,你们也试一试,当你听到间奏的时候做吹笛子的动作,看谁的小笛子吹得最好。”2、再放范唱,学生听歌曲,在间奏处边读节奏,边做吹笛子的动作。师:“同学们的小笛子吹得可真棒啊,可小笛子没有声音怎么召唤牛儿呢?笛子发出怎样的声音?(嘀嘀嘀)按节奏读一读。出示节奏:a、 b、 引导学生划拍读节奏。师:这回呀,我们不仅要做吹笛子的动作,嘴里还要模仿小笛子嘀嘀嘀的声音” 过渡语:“牧童悠扬的笛声感染着在他身边吃草的小牛,小牛听了这么好听的笛声高兴得直叫,小牛的叫声是什么样的?3、出示小牛叫声的节奏 并模仿小牛的叫

39、声4、放音乐,在间奏处模仿小牛的叫声:5、分小组,两个声部分别扮演小笛子和小牛,边做动作边按节奏模仿声音。6、听音乐,在间奏处加入二声部的节奏训练。三、学唱歌曲1、游戏:看看谁的耳朵灵分成四个组(笛儿组、云儿组、牛儿组、太阳组)游戏规则:听到歌中唱到你的歌词,你就快速的举起小手,看谁反应得快2、听音乐各组长把歌片按顺序张贴在黑板上3、为歌曲起名字,演示名字:放牛歌4、随老师的琴一同演唱歌曲放牛歌。5、编创动作,表演歌曲。6、用锣、鼓模仿笛子、小牛的节奏型为歌曲配间奏。学生分组表演,有唱歌的,有表演的,有伴奏的,把整节课推向高潮。五、德育教育:师:“天色渐渐的暗了,小牧童也要赶着他的小牛儿回家了

40、,明天他们有很重要的事要做,他们去做什么呢?我们在下面的歌曲中找一找答案。欣赏歌曲牧童到哪里去了。生:牧童去希望小学上学去了。师:我们每位小朋友都是祖国的花朵,我们要珍惜美好的学习时光,好好学习,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板书设计放牛歌轻快地民歌风教学反思一是引导学生会听音乐,能听出哪是间奏;二是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的旋律,熟悉歌曲;三是培养学生节奏感,知道笛声和小黄牛的叫声表示的节奏是什么,对两个声部的节奏训练进行一次渗透和尝试。实际教学证明,这个环节设计得比较好,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熟悉并掌握了所要掌握的节奏,孩子们出色的表现让我感受到了,二声部的

41、渗透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真的是必要的而且是学生能接受的。歌词教学这一环节,我以游戏的方式,把歌词做成颜色鲜艳形象的四幅小歌片,分到四个组,并把这四个组分别命名为“笛儿组”“云儿组”“牛儿组”和“太阳组”,放音乐让学生当听到自己组歌词的时候就快速的举起小手,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仔细聆听音乐,培养学生仔细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和锻炼学生的听辨能力及反应能力。备课时间 :3 月 1 日 上课时间:3 月 21 日课题 牧童短笛 课型:歌曲 课时 1 第 2 单元第 2 课时教材分析牧童短笛是贺绿汀在 1934 年创作的,是中国优秀钢琴作品之一。乐曲的名字源于我国的童谣“小牧童,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乐曲的旋律优美、淳朴,具有鲜明的音乐形象和浓郁的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