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157个试题).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984842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DOC 页数:133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157个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157个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157个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3页
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157个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3页
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157个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语文资料库 http:/ 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超级大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157 个试题1(安徽省2011)马 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 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干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 分)(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 (2)才美不外见 见: (3)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 (4)安求其能千里 安: (5)执策而临之 执: 16翻译下列句子。(4 分)(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7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有着怎样的命运? (3 分)18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3 分)答案:15 (5 分)(1)或:有时 (2)见:显现(3)等:等同 (4)安:怎么 ,怎能(5)执:拿着,举着 16 (4 分)(1)喂马的人不知道它是千里马,所以不按照千里马的喂养方法喂养它。 (2)千里马鸣叫,喂马的人却不知道它想表达的意思。17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 分)18反应了

3、当时的社会不重视人才,不善于发现人才的社会现实。 (3 分) 2(安顺市2011) (一)阅读文言文 岳阳楼记 (节选) ,完成第 1014 题。 (16 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喂,山岳潜形;商旅不行,墙倾揖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

4、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咦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 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乎?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嗯!微斯人,吾谁与归?10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4 分) 薄暮冥冥 薄: 去国怀乡 去: 春和景明 景: 长烟一空 一: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 分)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文: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译文: 12 、 “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

5、2 分)答:13 、请写出选文中具体体现“二者之为”的两个短语,并说出“二者之为”所表现的胸怀与古仁人有何不同?(用原文回答)( 3 分)答:14 、请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第 两段对第 段的作用。 (3 分)答:答案:(一)岳阳楼记10、 迫近 离开 日光 全 1 2 3 411、 译文:(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一样呢? 1译文:水面上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 (而在无风时)静静的月影却像一块沉在水中的碧玉。 212、答:“进”是指 居庙堂之高,通俗一点就是说在朝廷上做官。 “退”是指处江湖之远,通俗一点即是说不在朝廷上做官,隐退江湖。13、 “忧谗畏讥”和“宠辱偕忘” 二者之为:

6、“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 ”或者“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4、 段紧扣上文的“异”字细致地描绘了“霪雨霏霏”和“春和景明”这阴晴两种景象 2 3以及迁客骚人由此产生的忧、喜两种览物之情。这两段描写为第 段的议论奠定基础。 43(巴彦淖尔市 2011) (四)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 2024 题(16 分) 甲 公 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藉子杀之。 ”公输盘不悦。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

7、“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节选自九年级语文下册第 17 课)乙 晏子谏杀烛邹景公好弋 ,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曰:“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群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 ”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

8、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好(ho):喜欢。弋(y):用绳系在箭上射,是古代一种射鸟的方法。此处指捕鸟。烛邹:人名。亡:逃。 闻命:接受教导。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 分)(1)吾义固不杀人( ) (2)公输盘不说( )(3)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 (4)于是召而数之公前( )21根据上下文,把下边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宋何罪之有?(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22墨子是怎样折服公输盘的?从中发现墨子的什么进步思想?(3 分)23晏子是如何谏杀烛邹的?从中可见晏子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4 分)24请你总结阅读甲、乙两文获得的“劝说”方面的启示。 (3

9、分)答案;(四)文言文阅读。 (16 分)20 (1)善良,坚持道义(05 分) (2)通“悦” ,高兴(05 分)(3)掌管(05 分)21 (1)宋有什么罪呢?(1 分)(2)让其他诸侯听说这件事后, (1 分)认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而轻视人, (1 分)这是第三条罪状。 (1 分)22墨子以“借刀杀人”引出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之语。 (1 分)再以事实论说了公输盘的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从而说服了公输盘。 (1 分)从中可见墨子爱好和平、爱护人民的进步思想。 (1 分)23晏子以烛邹陷国君于不义为借口,委婉指出了国君的错误。 (2 分) 从中可见晏子具有正直、机智的性

10、格特点。 (2 分)24坚持正义。 要切中要害。 讲求方法。要善于表达。 (每写出一点得 1 分,写出其中三点即可) (3 分)4(百色市2011)(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 911 题。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秦王使人 谓 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 谓唐雎曰: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 者,故不 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 对曰:“ 否,非若是也。

11、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公亦 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 庆忌也, 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 挠, 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 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

12、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9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受地于先王(即使这样) B秦王不悦(高兴)C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派 )( 使者 ) 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道歉)10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以君为长者 武陵人捕鱼为业 C轻寡人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D休祲降于天 相与步于中庭11下面是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 ,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B第段中的人物对话写出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 C第段写“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原因是秦王怕出现“

13、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的局面。D唐雎与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诸葛亮一样,以出色的外交才能化解了一场政治危机。1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3 分)译文: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 分)译文: 答案: 9. C( “使者”应为“出使” ) 10. B(当作、作为) (A 项 表疑问,呢 /表判断,不译 C 项 疑问语气助词/和、跟 D 项 从/在) 11A(“最高潮”错) 12.(1)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3 分) (关键词 “布衣” “徒跣” “ 抢

14、”解释正确给 2 分) (2)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3 分) (关键词 “夫” “以” “徒” 解释正确给 2 分) 5(北海市2011)四、文言文阅读(共 16 分)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

15、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友人惭,下车引之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皆以美于徐公C河曲智叟亡以应 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D惧其不已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16、?此之谓失其本心1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且( )(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汉阴( )(3)杂然相许 许( )(4)操蛇之神闻之 操(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每小题 3 分)(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译文: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译文: 15对于愚公移山历来毁誉不一,你认为愚公该移山还是搬家?请谈谈你的看法。(4 分)答: 答案:12D13且:将要,快要或将近(2)汉阴:汉水的南岸(3)许:赞同(4)操:持,拿14(1)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难挖平,又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2)冬夏季节变化,才能往返一次。1

17、5观点一:愚公应该移同。(1 分)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山可移。“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只要持之以恒,山终有被挖平的一天。(2)移山有利,愚公一家深受阻塞之苦,搬掉两座山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给子孙拍代带来莫大好处,这是深谋远虑之举。(大意对即可,3 分)观点二:愚公应该搬家。(1)搬家比移山容易得多,当时生产力极其低下,工具简陋,劳动强度巨大,移山困难重重。(2)搬家比移山更明智、做事要会变通,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山外更开阔,更方便,更适宜居家生活。(大意即可)6(北京市2011)阅读鱼我所欲也 (节选) ,完成第 1214 题。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 尔而与之

18、,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 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 妻妾之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 为身死而不受,今 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 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注】有教材不分段。 有教材为“辩” 。 有教材为逗号。 有教材为叹号。有教材为逗号。 有教材为逗号。 有教材为“乡” 。 有教材为冒号。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1)蹴尔而与之 蹴: (2)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2 分)呼尔而与之 翻译: 14 “此之谓失其本心”

19、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4 分)答案:四、文言文阅读(共 8 分)12 (1)及,到践踏(用脚踢;踢) (2)停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 (放弃;止)13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吆喝着给他) 。14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7(北京市西城区2011)阅读曹刿论战 ,完成第 911 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 “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

20、惠未徧 ,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 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 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 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 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1)弗敢加也 加: (2)望其旗靡 靡: 10用现代汉语翻

21、译下面语句。 (2 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翻译: 11鲁庄公的答复中最符合曹刿“取信于民”思想的句子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2 分)答: 答案:三、文言文阅读(共 6 分)9 (1)虚报。 (1 分) (2)倒下。 (1 分) 10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 (2 分)1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 分)8(本溪市2011) (一)阅读下面【甲】 【乙】两文,回答 10-13 题。 (10 分)【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

22、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 饮 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 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 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业 不知书,忠烈勇武,有智谋。练习攻战,与士卒同甘苦。代 北苦寒,人多服毡罽,业但挟 纩 ,露坐治军事,傍 不设火,侍者殆僵仆 ,而业怡然无寒色。 为政简易,御下有恩,故士卒乐为之用。朔州

23、之败,麾下尚百余人, 业谓曰:“ 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可走还,报天子。 ”众皆感泣不肯去。【注释】 业:即 杨业,又名杨继业,山西太原人,宋代著名将领。 代:地名,治所在今山西代县。 毡罽(j):毛织品。 纩(kung):丝棉絮。 傍:同 “旁” 。殆僵仆:几乎倒下。10.请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2 分)A.太守自谓也 业谓曰 B.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而业怡然无寒色C.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故士卒乐为之用 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众皆感泣不肯去11.请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2)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

24、俱死无益也。12.说说【甲】文中的“醉翁之意”有什么含义。 (2 分)13.从【乙】文记载的“朔州之败”事件中,可以看出杨业这个形象有哪两个特点?(2分)答案:10.D11.(1)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是醉翁亭。 (2)你们都有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孩子,同我一起死没有什么益处。12.寄情山水排遣抑郁(随遇而安) ,1 分;与民同乐,1 分,计 2 分。13.忠诚刚烈(忠烈) ,1 分;体恤下属(御下有恩) ,1 分。计 2 分。9(毕节地区2011)10下面各组中加点词意思 相同 的一项是( )A生于忧患死于 安 乐 安 陵君其许寡人B征于

25、色发于声而后 喻 不言而 喻C国恒 亡 马无故 亡 而入胡D行拂乱其所 为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 为 也答案:暂无。10(毕节地区2011) (二)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回答(13-16题) (11分)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

26、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13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每题1分,共2分)(1)陈胜 佐 之 佐( ) (2)行收兵, 比 至陈 比( )14下列四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忿恚尉,令辱之。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B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

27、东。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C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生亦我所欲也D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15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2分,共4分)(1)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译文: (2)为坛而盟,祭以尉首。译文: 16陈涉的一番话,为什么会使“徒属” “敬受命”?答: 答案:暂无。11(滨州市2011)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10 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 观群书。(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28、)【乙】宋濂尝与客饮,帝 密使人 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zhun )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 诚然,卿不朕 欺。 ”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 (选自明史 宋濂传)注释: 帝:指明太祖朱元璋。朕:皇帝自称。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标两处) (2 分)录 毕 走 送 了 不 敢 销 逾 约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1)余幼时即嗜学 嗜: (2)弗之怠 弗: (3)宋濂尝与客饮 尝: (4)间问群臣臧否 臧: 11.翻译下列句子。 (4 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9、。(2)诚然,卿不朕欺。12.【甲】文段在读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乙】文段在做人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 (2 分)答案:(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10 分)9.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评分:共 2 分。每对一处得 1 分。10.(1)爱好 (2)不 (3)曾经 (4)善,好评分:共 2 分。每空 0.5 分11.(1)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书。(2)真是(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评分:共 4 分。每句 2 分,意思对即可。12.读书方面围绕“勤奋刻苦” “博览群书” ,做人方面围绕“正直” “坦诚待人” “与品德优秀的人交友”

30、“背后不说人坏话”等要点回答即可。评分:共 2 分。每空 1 分,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12(长春市2011)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 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单,门人弟手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侯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

31、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筐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腾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窝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蕴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9.本文的作者是 代文学家 (人名) 。(1 分)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 分)援疑质理( ) 礼愈至( )持汤沃灌( ) 同舍生皆被绮绣( )11.从作者的成长中我们不难看出,除勤奋刻苦外,他还有许多可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借鉴,请你把体会最深的两

32、点写在下面。(2 分)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青少年时期的作者所思所行尽在于这种“好”与“乐”中,选文部分写了他好学乐学的种种情形,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其中的两件事。(2 分)13.作者谈及青少年时期“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时,运用肖像描写,分别描 述了自己和同舍生的服饰,这是怎样的写法?他借此赠给马生的精神礼物是什么?3 分)答案:(二) (15 分) 9. 明 宋镰10.引、提出 周到 浇水、灌溉 通“披” ,穿戴11.诚实守信。作者向人借书,从来都会准时归 还,不负约,所以能借到更多的书读有礼有节。作者向“德隆望尊”求教时,总是“色愈恭,礼愈至” ,故能得到更多

33、的收获。 安贫乐道。同舍生都衣着华丽,作者却无艳 羡之色,坚守于学习之道。勤奋刻苦。为获取更多知识,作者不辞百里 向贤者请教。寒暑无间,一心向学,终有所成 (以上答出两点即可给分,意思对即可。 )2 分。12.家中贫困,常向别人借书来看,并且亲手抄写。不辞路途遥远,到百里之外向名师请教。寒冬之中,大雪深积,足肤冻裂,仍强忍其苦, 坚持学习。不与同舍人攀比衣食之优越,而是专心致志读书,从中体味学习的“足乐” 。(以上答对两点即可给分、意思对即可。2 分。 )13对比(或“反衬” )锦衣玉食只是外在肤浅的享受,知识学习才是人生的至味。 13(长沙市2011)(二)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余幼时即嗜

34、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尝趋 百里外,从 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 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

35、宝饰 之帽,腰白玉之 环,左佩刀,右备容臭, 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4 分)(1)无从致书以观( ) (2)走送之( )(3)同舍生皆被绮绣( ) (4)益慕圣贤之道( )15.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16.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2 分)答案:14(1)得到(2)跑(3)通“披”(4)的15因此,别人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得以博览群书。(关键词“以是”“假”“因”,语义明确。)16(1)因为“我”好学,以书为

36、乐。(2)“我”的勤学好问。(3)“我”不畏艰辛,能吃苦。14(朝阳市2011) (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 7-11 题。 (15 分)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酿泉也。峰回路 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 谓也。太守与客来 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 时也。朝而往,暮而 归,

37、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凡八百里,始得灵壁 张氏之园于汴之阳 。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 ,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 。蒲苇莲芡 ,有 A 之思;椅桐桧柏,有 B 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 可以养。 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客。 (节选自苏轼 灵璧张氏园亭记 ) 注释 灵壁:即今安徽灵壁县。张氏之园:为宋仁宗时殿中丞 张次立的庄园。汴(bin):汴水。 余浸:支流。 岩阜:假山。 芡(qin):水生植物。 富:丰饶的物产。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4 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

38、 意:_(2)佳木秀而繁阴 秀:_(3)修竹森然以高 修:_(4)以为陂池 以:_8. 将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文:_(2)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译文:_9细读甲文第二段文字,各用一个词语概括醉翁亭春秋二季景色的特点。 (2 分)春季:_ 秋季:_10根据你的理解,将“江湖”和“山林”两个词语恰当填在乙文中的 A、B 处。 (2 分)A:_ B:_11甲乙两文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抒发的感情大致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3 分)_答案:7 (1)情趣 (2)开花,这里指滋长的意思。 (3)长 (4)把 (4 分。解释对一个词语得 1 分。 )8

39、 (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园中深广可以隐居,出产丰饶可以养家。 (4 分。每句 2 分,第二句的翻译意思对即可。 )9春季:生机勃勃或姹紫嫣红 秋季:秋高气爽或秋水怡人 (2 分。每空 1 分,意思对即可。 )10A 江湖 B 山林 (2 分)11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 分。意近即可。 )15(郴州市2011)二、阅读理解(42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8 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苹

40、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城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奚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9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 (2 分)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去:亲戚畔之。 畔:10用“/”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2 分)威 天 下 不 以 兵 革 之 利11翻译句子。 (2 分)环而攻之而不胜。12盂子在文中指明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是 ,它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 ”(此空用文中原句作答) 。 (2 分)答案:二、阅读理解(42 分)9参考答案:(1)去

41、:离开(2)“畔”通“叛”,背叛评分标准:2 分,每小题 1 分。10参考答案: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或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评分标准:2 分。两种答案任答对一种计 2 分。11参考答案: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评分标准:2 分,注意通顺,意对即可。12参考答案:人和 天下顺之评分标准:2 分,每空 1 分。第二空用课文原文回答计 1 分,否则计 0 分。16(成都市2011)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6 题。(共 9 分,每小题 3 分)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

42、可二黍 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 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 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 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 左臂挂念珠倚之 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

43、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尝贻余核舟一 贻:赠送B其两膝相比者 比:靠近C左手倚一衡木 衡:同“横”D钩画了了 了了:结束,完了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罔不因势象形 B. 中轩敞者为舱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 士卒多为用者C. 而竖其左膝 D. 则题名其上学而不思则罔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对船头上苏轼、黄鲁直和佛印的外貌、神情和姿势等方面都进行了详

44、细的描写,显得非常逼真而生动。B作者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两人,一人悠闲自在,一人神情专注,写出了舟中轻松的气氛,跟船头的情景互相呼应。C作者在文中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笔法,生动地介绍了王叔远的雕刻作品,表现了 他高超的雕刻技艺。D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雕刻品的各个细节,并按一定的空间顺序写来, 清楚地表现了它的整体形象。7把 I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 分)(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2 分)译文: (2)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2 分)译文: 答案:二、(共 9 分,每小题 3 分)4D(了了:清楚明白)5D(“则”都解释为“就” 。A 项“顺着”“于是” ;B 项“是”“被” ;C 项表并列,可不译“却”)6A(文章对三人的描写各有侧重,并不是都进行了详细的描写)7(4 分)(1)(2 分)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两个黄米粒左右。(大意正确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