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2008.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984261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200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200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200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200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200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 20082009 学年第 一 学期环境学基础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 卷)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本题共 20 分,每小题 2 分)1.态系统的特征和功能分别是: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生态系统总处于运动之中;生态系统自身有恢复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形式不断演进。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联系。2.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各种排放源进入大气的各种气体、蒸气和颗粒物,如二氧化硫、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颗粒等;二次污染物是指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的臭氧、醛、酮、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3.N 个噪声,其声压级均

2、为 60 分贝,叠加后的声压级为 60+10lgN 分贝。4.可再生的能源是指能够不断得到补充供使用的一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是指须经地质年代才能形成而短期内无法再生的一次能源。5.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分别是:污染物在环境中所发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及其所引起的富集、分散和消失的过程。污染物迁移的方式包括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生物迁移。污染物的转化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其形态或转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过程。6.列举 4 个有关环境和生态保护的世界公约:南极条约 国际重要湿地特别是水禽栖息地公约(拉姆萨尔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公约)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

3、海洋公约(伦敦倾废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华盛顿公约)关于 1973 年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 1978 年议定书(马波尔)73/78 公约 长距离越境空气污染公约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蒙特利尔议定书)关于限制氮氧化物排放及越境转移的 1979 年长距离越境空气污染公约议定书控制有害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巴塞尔公约)生物多样性条约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 7.1943 年发生于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的起因是:一些一次污染物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光照射下能够引起光化学

4、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臭氧、醛类、过氧乙酸硝酸酯等物质。这类物质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对人的眼睛等粘膜有强刺激作用。8.19531956 年发生于日本熊本县水俣市水俣病事件的起因是: 由于人食用的鱼、贝机体中富集了甲基汞。9.19551972 年发生于日本神通川流域骨痛病事件的起因是 镉污染通过食物链(如稻米)进入人体并不断累积。10.我国环境保护的三大政策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二 、名词/概念解释(本题共 30 分,每小题 2 分)1.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5、的现象,亦可简称污染。2.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环境目标下, (大气、水等)环境所能承担外加的某种污染物的最大允许负荷量。它与环境的自净条件、污染物性质以及污染受体有关。3.环境承载力: 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这里,所谓“能承受”是指不影响环境系统正常功能的发挥。4.生态平衡: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也就是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较长时间保持稳定状态。5.PM10:粒径小于 10m 的包括煤烟、烟气和雾在内的颗粒状物质。6.逆温;在正常的气象条件下(即标准大气压下) ,近地层的气体温度总

6、要比其上层气体温度高;所谓“逆温”是指温度的垂直分布与标准大气的相反,即气温随高度的增加面增加;逆温层的出现将阻止气团的上升运动,使逆温层以下的污染物不能穿过逆温层,只能在其下方扩散,因此可能造成高浓度污染。7酸雨:pH 值小于 5.6 的降雨或降雪.8. COD: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与外加的强氧化剂作用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量(mg/l)计。9BOD-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使水样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生物氧化,在一定时间内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以每升消耗氧的毫克数表示(mg/L) 。10.危险废物: 危险废物系指在管理不当时,能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即时的或潜在

7、的危害的废弃物。危险固体废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程度很大。就短期而言,是通过摄入、吸入、皮肤吸收、眼接触而引起的毒害,或发生燃烧、爆炸等危险性事件;长期危害包括重复接触导致的人体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等。11 噪声级;由于人耳对高频声音比对低频声音较为敏感,因此声压级相同而频率不同的声音,听起来有不同的感觉。欲表示噪声的强弱,就必须同时考虑声压级和频率对人的作用,这种共同作用的强弱称为噪声级。12.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要使物料和能源消费最少而且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13.绿色消费:

8、国际上对“绿色”的理解通常包括生命、节能、环保三个方面。绿色消费涉及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的方方面面,如重视资源节约和减少污染;选购绿色环保产品;提倡资源的有效使用、多次利用;重视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坚持保护自然和万物共存的生态理念等等。14.生态城市: 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就目前来说,可以大致的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社会和谐进步,经济高效运行,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15 循环经济是以物质和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倡导通过环境政策/立法、环境管理、环境技术等有效手段实现物质流的循环和能量流的高效利用。三

9、、简答题(本题共 30 分,每小题 6 分)1.生态学具有哪些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对于指导环境保护有何意义? (1) 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规律:该规律反映了生物间的协调关系,是构成生物群落的基础;人类的任何活动都要充分认识到“物物相关” “相生相克”规律。(2) 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规律:一方面要严格防止污染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以免这些物质经多次循环富集后危及人类;另一方面,要设计能量利用率高的系统,以充分利用各种能量。(3) 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规律:这里所指的物质输入输出的平衡规律即是协调稳定规律,它涉及了生物、环境和生态系统三个方面。当一个生态系统不受人类干扰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输入与输出是相

10、互对立的关系,生物体进行输入时,环境必然进行输出,反之亦然。(4) 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生物给环境以影响,反过来环境也会影响生物;人类对大自然无限制的开发利用,势必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因而人类的每一项活动都要充分估计到环境的反作用。(5) 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任何生态系统中作为生物赖以生存的各种环境资源,在资源、数量、空间和时间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度。人类要清楚地认识到每一个生态系统对任何的外来干扰都有一定的忍耐极限。 2.简述大气层的结构;分析对流层和平流层的特点。大气层的结构:由于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大气的主要质量集中在下部,根据温度、成份、荷电等物理性质的差异,同时考虑大气

11、的垂直运动状况,可将大气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散逸层。对流层和平流层特点对比:(1) 温度特点: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递减;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递增。(2) 大气运动特点:在对流层中,由于空气上冷下暖,使得热的地方气温高,空气密度小,容易产生空气的上升运动,冷的地方因有空气流向热的地方,从而产生下沉运动,这样就形成了大气的对流运动,所以,对流层是以对流运动为主;而平流层上热下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因此以水平运动为主。(3) 与人类的关系:对流层大气最靠近地面,几乎集中了全部的水汽和杂质,展大气圈总质量的 75,在大气对流过程中,容易形成云、雨、雪等天气现象,因此,对流层

12、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而平流层以水平运动为主,且水汽和杂质极少,故云、雨现象近于绝迹,天气晴朗,有利于高空飞行。 3.什么是水体自净作用?水体自净作用的机理有哪几种?水体具有消纳一定量的污染物质,使自身的质量保持洁净的能力,人们常常称之为水体的自净。水体的自净过程十分复杂,它包括了物理过程,如稀释、扩散、挥发沉淀等;化学和物理化学过程,如氧化、还原、吸附、凝聚、中和等反应;以及生物和生物化学过程,如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代谢,不同生物群体的相互作用等。 4.简述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原则。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原则。城市垃圾的处理、处置和利用方法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等,每个

13、国家选用的方法与其垃圾的组成成分、技术经济水平等因素有关。从垃圾成分来看,有机物含量高的垃圾,宜采用焚烧法;无机物含量高的垃圾,宜采用填埋法;垃圾中的可降解有机物多宜采用堆肥法。 5.环境质量标准是根据什么制定的?标准是不是越严格越好?环境质量标准的制订主要有两方面的依据,一是污染物对人、动植物、环境产生危害的基准限值;二是经济、科技的发展水平。标准并不是越严越好。四、论述题(本题共 20 分,每小题 10 分)1.谈谈你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认识。(1)可持续发展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点:一是强调人类不能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自己生存和发展权利的实现;二是强调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

14、今世发展与消费的时候,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的机会相平等。(2)可持续发展还包括以下几层含义:可持续发展强调了发展;可持续发展认为,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彼此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持续发展认为,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享有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的享有清洁、安全、舒适的环境的权利;可持续发展呼人们放弃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可持续发展要求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2.你认为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第一大问题是人口问题;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控制人口数量和提出人口质量;计划生育政策不仅是一项成功的人

15、口政策,而且也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第二大问题是资源问题,在分析中国“地大物博”的同时,应清醒地注意到我们所面临的以下几方面的资源问题:我国人均的耕地、森林、草地和淡水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3%、20%、25%和 28%。矿产资源较丰富,但矿产的品位低、开采难度大以及分布格局与消耗格局不相对应等原因决定了我国还是一个矿产资源缺乏的国家。可再生类的植物、动物产品的人均产量和拥有量水平远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下。资源的利用率低。第三大问题是生态问题,虽然环境污染状况已在总体上得到控制,但局部地区仍在持续恶化。SO2 、烟尘污染仍较严重,如全国 600 多座城市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足

16、1%;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酸雨仍未等到彻底控制;机动车造成的污染在加剧。水的污染更为严重,全国七大水系中,近一半的河段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生态恶化的第二个方面是生态平衡被破坏。由于人口膨胀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生态平衡失调。解决这些环境问题的途径: (1)注重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 把环境保护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3)实行计划生育努力减缓人口对环境的压力;(4)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5)调整产业结构进行技术改造和防治工业污染的主要内容;(6)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7)加强环境管理;(8)依靠环境技术进步,搞好环境保护工作;(9)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