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A)A舟楫/编辑 道观/冠名权 濒临/ 彬彬有礼 B蹒跚 /珊瑚 嫁接/ 度假村 布帛/并行不悖C慑服/拍摄 昭示/软着陆 荒诞/ 肆无忌惮 D忏悔/阡陌 储蓄/ 处方药 复辟/刚愎自用答案:A解析B 项“ 帛(b) ”与“ 悖(bi) ”读音不同,C 项“昭(zho) ”与“着(zhu) ”读音不同,D项“忏(chn ) ”与“阡(qin) ”读音不同。评点 从考查的内容上看,有形近字(共四组) 、同音字(共八组) ,而且以同音字考查为主导,这是比较少见
2、的,这也体现了命题人的胆识;在读音不相同的选项中只设一组读音不同,做到了命题的规范,也大大降低了试题的难度,因而一上来就给考生坚定了信心。但是,同音字考查过多,并且同音字除了同音之外之间再没有其他任何联系,比如“嫁” 与“假”, “帛”与“悖”, “昭”与“着” ,等,并组考查根本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给人的感觉好像只是两个同音字简单地组合在一起而已,并不是一种负责任的对人才选拔性的考查。所以从此题内容上说,命题有些低幼化,也间接地帮扶了不愿识记的当代中学生,而且还“促进” 了当代中学生识记能力逐步退化的倾向。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和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C)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
3、无闻者,事实上等于_。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_。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_。A改名换姓 大名鼎鼎 弄巧成拙 B移花接木 如雷贯耳 弄巧成拙C改名换姓 如雷贯耳 弄假成真 D移花接木 大名鼎鼎 弄假成真答案:C解析 第一空根据“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应填“改名换姓” , “移花接木” 含有“暗中更换人和物,以假乱真”之意,与前文语境不符;第二空根据沈雁冰之例中有 “来得响亮”一语,所以选填“如雷贯耳” 最为恰当;第三空由“ 真假难辨”和上文讲到的
4、趋势,填“弄假成真”。评点 在所给语境中选填成语,似乎是成语考查的一种创新动作,但这种题型早已出现过,并不“ 新 ”。但从成语的考查数量上看,这样的题型无疑比传统的成语题多了些考查的内容传统考四个成语,这里考了六个成语。但这里考查的内容不是体现在成语的区别上,而是根据语境选填成语,所以此题仍然简单。3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老园艺师一段话的深层含意,不超过 25 个字。 (4 分)夜幕下,小松树上彩灯闪烁。路过的老园艺师自言自语地感慨:“人睡觉要关灯,整夜灯光照着,非失眠不可。树也一样,那么多的电线缠着,那么强的灯光照着,能活得好吗?夜色是美了,树可是要生病的。人们啊,要听得懂草木的叹息!
5、”答案:人们的活动要懂得自然生态规律,不能为了享受而破坏自然。标准答案:树也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人类应该善待自然。解析 这是一道语感题,考查的是“听”的能力。在答此题的时候要注意由点到面的思维。意思对即可。评点:听言外音、话中话,也就是所说的潜台词,这样的题考查的太少,江苏省能有这样的题目出现乃为中学生的大幸,因为当代的中学生“不会听话 ”了,因为他们失去了生活的根基。不过,这样的题出得再生活化就更好了。比如类似于这样的题目:某天一位领导与你相遇了,领导打趣地对你说:“打老远的地方,我都看见你了,你却没有看见我! ”作为相遇的你,你怎么回答呢?你可以笑着说:“领导就是有高瞻远瞩的能力,岂是我能
6、相比的!”当然这甚有拍马的嫌疑,但这不能不说你有超强的生活表达能力,不然,我们学语文是用来干什么的呢?4阅读漫画,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一句话。 (5 分)漫画内容:面对儿子哭闹着要去“非地”(儿子:“ 我要”) ,爸爸只好答应着:“ 好好,爸听你的!”于是爸爸抱着儿子从“是地” 踏向“非地”。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能纵容、不能一味地满足,否则,孩子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会不明是非甚至会习非成是。标准答案:家长在满足孩子的要求时,不能越过是非的底线。解析 这是一道图文题,漫画的意图很明显,并不隐晦,所以学生也不难答题。意思对即可。评点 解答这道题的考生,可能正是这种教育下的“孩子”
7、,所以这道题出得很有现实性、生活性,这也是对他们的教育与警醒。二、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 8 题。伯父墓表 苏辙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未几,移凤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以太夫人忧去官。起为开封士曹。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冤。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诿公,马
8、尽得而民不扰。通判阆州。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选知祥符。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公曰:“书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 ”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复一中贵人至曰:“必于法外与之。 ”公谓尹李绚曰:“一匹夫能乱法如此,府亦不可为矣,公何不以县不可故争之?” 绚愧公言,明日入言之。上称善,命内侍省推之。盖宗以赂请于温成之族,不复穷治,杖矫命者,逐之,一府皆震。包孝肃公拯见公,叹
9、曰:“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 ”擢提点利州路刑狱。公至逾年,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一道震恐,遂以无事。公没二十七年,不危状公遗事,以授辙曰:“先君既没,惟小子仅存,不时记录,久益散灭,则不孝大矣。 ”辙幼侍伯父,闻其言曰:“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故当是时,不闻有过行。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辙惧子弟之日怠也,故记其所闻以警焉。(选自苏辙集 ,有删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A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多:称赞 B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 益:有利C公复以循吏许之 许:期望 D杖矫命者,
10、逐之 矫:假传答案:B解析 益:动词,扩充,增强。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这道题难度不大。评点 实词解释题,已经考了多年,应该说这样的题型已经相当地成熟了,学生在此方面的训练也已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涣为官公正的一组是:(3 分) (D)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 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 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 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A B C D答案:D解析 讲的是涣少时的事,还未为官; 是说涣鄙视王蒙正怙势骄横,体现的是涣为人性格,不能体现为官公正;说的是涣爱惜人才。评点 此题
11、也是相当成熟的题型了,在于考查考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A苏涣担任凤州司法时,知州王蒙正很赏识他,曾经把他推荐给朝廷,又给要官写信,认为他可以担当大任。B雍丘县有百姓死在狱中,县官报告说是因病而死。开封府多次派人处理而没能查明真相,苏涣去后,便洗雪了冤情。C祥符县张宗长期作奸营私,因畏惧苏涣,称病辞职,让儿子来接替自己。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D苏涣去世二十七年后,他儿子苏不危记叙了父亲遗事,交给苏辙;苏辙又补充了他所听到的伯父言谈,写成这篇墓表。答案:C解析 解答此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每个选项置于原
12、文进行比对,比对中很容易发现问题所在:C 项中“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不合原文“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评点 这篇文言文有许多删减的地方,跨度相当大,文后又没有注解,如“不危” ,如果不是在选项里出现,考生还真不知这“不危”是什么。所以出题者尚要把考试用题目命制得更加人性一点。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3 分)译文:(王蒙正)知道您贤能,违背自己的意愿(或降低自己骄横的态度)拿礼节对待您,并把全郡的治事交付给您。标准答案:(王蒙正)了解苏涣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的事务托付给他。解析 注意关键点:
13、“屈意”“礼 ”“委”。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3 分)译文:您凭借一个县令就能做到这样,远远比言事官(也可译为“谏官” 或“只说不做的官员”)贤能啊!标准答案: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的官员好多了。解析 注意关键点:“以”“此”“于”。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4 分)译文:你们的才能比不上别人,姑且效仿(或译为“学习 ”)我很少过错,也是可以的。标准答案:你们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犯错误就可以了。解析 注意关键点:“不逮”“姑 ”“师”“也”。评点 三道翻译小题,选得甚是精到,包含文言知识点较多,而且大部分的关键点都是在必修和选修文言文教材中学过,学以致
14、用,考查的就是这个!可见命题人“为语文” 的用心良苦,顶!三、古诗词鉴赏(10 分)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梦江南 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词中“恨极在天涯” 的“恨”是指什么?( 2 分)答案:“恨” 是指思妇对于远在天涯的丈夫的思念。由于丈夫久远不归,思妇这思念便上升为一种怨恨,越怨恨,越见思妇思念之深之切。标准答案: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4 分)答案:悲戚哀伤、愁思难遣、孤独寂寞、青春流逝的主人公形象。主人公夜深望月寄相思,而山月无情,全然不懂主人公一腔心事,自然也
15、就无从传递相思情了;眼前百花白白飘落,水风全然不知也不觉更无怜,却依然催落一地华英,暗喻主人公的青春消逝却无人怜的哀怨。情景交融,委婉含蓄。标准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4 分)答案:碧云在空中飘忽不定,最终消沉在天边,结句利用象征的手法,用“碧云斜” 象征人的心情消沉;用碧云的飘忽不定象征人的心神不宁。以景结词,委婉含蓄,蕴味悠长,而又情景交融。标准答案: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解析 此词属于小令,短小精悍,完全解读
16、得细细品味其中每个字。同时得注意其中的中学课本常遇见的“天涯” (“天涯共此时”) “山月”(“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碧云” (“碧云天,黄叶地”)等意象以及情景交融的诗句、词句。评点 此诗鉴出得好,节省阅读时间,又包罗选修所学,学以致用,命题者实为有心人!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韩愈师说 )使天下之
17、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杜牧阿房宫赋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评点 此题以高中背诵内容为主,不涉及初中内容,课外一句两空,而又是论语 孟子选读上的,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学生对高中语文教材的兴趣。而且命题不刁钻,不拐弯抹角地默写,不难倒学生,这是一种命题心态,好!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邮差先生 师陀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当邮件来
18、到的时候,他站起来,念着将它们拣好,小心地扎成一束。“这一封真远!” 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的是各种各样的信。从甘肃和云南来的邮件毕竟很少,它们最多的大概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又来催饷了, ”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他在空旷的很少行人的街上走着,一面想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在小城里,他
19、用不着穿号衣。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 “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到他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他于是笑了。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邮差先生于是敲门。门要是虚掩着,他走进去。“家里有人吗?” 他在过道里大声喊。他有时候要等好久。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她出来的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干什么的?” 老太太问。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这里
20、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你能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好老太太。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了。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说实话他又何必紧张,手里的信反正总有时间全部送到,又没有另外的什么事等候着他。虽然有时候他是这样抱歉,因他为小城送来 不,这种事是很少有的,但愿它不常有。“送信的,有我的信吗?” 正走间,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子忽然拦住他的去路。“你的信吗?” 邮差先生笑了。 “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 ”邮差先生拿着信,顺着街道走下去,没有一辆车子阻碍他,没有一种声音教他
21、分心。阳光充足的照到街道上、屋脊上和墙壁上,整个小城都在寂静的光耀中。他身上要出汗,他心里 假使不为尊重自己的一把年纪跟好胡子,他真想大声哼唱小曲。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一九四二年二月11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 (4 分)答案:寂静、祥和、安宁、舒缓、讲原则。标准答案:平靜,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12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6 分)答案:第一处,善解人意,替人着想,热心体贴;第二处,善于自责,心地善良,乐观开朗。 (分析略)标准答案:看见学生给家长写的信,他就能大致猜测到内容,并体谅到家长的辛劳;邮差不免要送递坏消息,他
22、为此感到遗憾,并衷心希望没有坏消息。这两句写出了他善良仁厚的性格。13 “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 (4 分)答案:含意:这个小城正是晴天下的小城;在这样的小城里生活很舒适很快乐,每天都有晴朗的好心情;小城里的生活很安详、静谧,没有人打扰。作用:与上文三处写到的阳光相照应,使文章结构紧凑完整;有意蕴,令人回味无穷。标准答案:这句话借说天气,表达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满意;写“这个小城” 的天气好,说明是对生活通常状态的感受。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即对于小城生存状态的礼赞。14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6 分)答案:叙
23、述舒缓,表现出小城人们的生活之态,祥和与安宁;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表现邮差先生常年如一日地这么工作这么送信,没有惊心动魄,以平凡的工作来表现他的人格美,表达作者对他的赞美之情。展现在历史大背景(日本侵华战争)下的没有硝烟只有祥和与宁静的画面,表达作者对和平安宁的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不愿看到这种生活被打破的意愿。标准答案: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解析 读小说尤其要有耐心,而尤其是这样的小说,还是老老实实地寻找小说的三要素吧,同时还要结合时代背景,去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11 题的解答主要抓住环境的描写
24、和背景特点,12 题主要抓住人物的活动和心理,13 题要结合全文内容进行表里分析,14 题要揣摩写作主题。评点 这篇小说入眼很难,入心更难,初看很朦胧,细看有理趣,选文是很有特色的,可以看出命题者很有匠心,也很高妙,打破了以往命题的老路,也赞一个!但是不能单以命题人的理解而否定了他人有道理的见解!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7 题。笑的价值 英伍尔芙有一些事物,是在语言之外却又不亚于语言的,笑,便是其中之一。因为,笑尽管没有言辞,却是除人以外任何动物都发不出来的。一只狗,躺卧在炉前地毯上,因痛哭而呜咽,或因欢乐而吠叫,我们自会明白它的意思,而不觉有什么怪异
25、之处。然而,假如它放声大笑呢?假如,当你走进房间,它不是摇尾吐舌,表示见到你时的欢愉,而是发出一串咯咯的笑声 咧着大嘴笑 笑得浑身直哆嗦,显出极度开心的种种神态呢?那样,你的反应一定是惊惧和恐怖。笑,似乎主要是而且纯然是属于人的。笑因何而起,我们几乎莫名其妙,它何时发生,也难以说清。幽默是顶峰,只有最罕见的才智才能登上塔尖,鸟瞰整个人生的全景。喜剧则徜徉于大街小巷,反映着琐细的偶发的事件 它那面明察秋毫的小镜子,映照出在它前面走过的人们身上无伤大雅的瑕疵和怪癖。笑,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它时时都在提醒着:我们不过是人,而人,既不会是完美的英雄,也不会是十足的恶棍。一旦我们忘却
26、了笑,看人看事就会不成比例,失去现实感。要做到能够嘲笑一个人,你首先必须就他的本来面目来看他。财富、地位、学识等一切身外之物,都不过是表面的积累,切不可让它们磨钝喜剧精神的利刃。孩子们往往比成年人更具识人的慧眼,妇女对人的性格则常常具有锐利的洞察力。可见,妇女和儿童是喜剧精神的主要执行官。这是因为,他们的眼睛没有被学识的云翳所遮蔽,他们的大脑也没有因塞满书本理论而僵死,因而人和事依旧保存着原有的清晰轮廓。我们现代生活中所有那些生长过速的丑恶的赘疣,那些华而不实的矫饰,世俗因袭的正统,枯燥乏味的虚套,最害怕的就是笑的闪光,它有如闪电,灼得它们干瘪蜷缩起来,露出了光森森的骨骸。正因为孩子们的笑具有
27、这样的特性,那些自惭虚伪的人才惧怕孩子;或许也正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在以学识见长的行当里,妇女们才遭人白眼相待。她们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她们会嘲笑,就像安徒生童话中那个孩子,当长辈们都朝着国王那件并不存在的辉煌袍服顶礼膜拜时,他却直说国王是光着身子的。我们热衷于参加葬礼,探望病人,远胜于参加婚礼和喜庆;我们头脑中总摆脱不掉一个老观念,认为眼泪里含有某种美德,而黑色是最相宜的服色。真的,没有什么比笑更难做到,也没有什么比笑更可贵的了。15文章中“ 笑的价值 ”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 (6 分)答案:笑可化解惊惧与恐怖从而与动物区别开;笑可体现人的才智和反映人们身上的瑕疵和怪癖(或本来面目) ;笑
28、可帮助人类保持平衡感和现实感以及看事会成比例。标准答案:笑可以使人与动物相区别;笑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笑可以揭示人的本来面目。解析“笑的价值”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中,第三段也有涉及,但都被第二段内容覆盖了,进行筛选,考生应该能完全答出来,这里要注意的是“笑”的两种表现形式幽默与喜剧以及它们各自的作用,也就是“笑的作用”。16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 (6 分)答案:先提出论点 “要做到能够嘲笑一个人,你首先必须就他的本来面目来看他”;接着论述如何从人的本来面目来看人,一是不要为“表面的积累 ”蒙蔽,二是要具有孩子的慧眼和妇女的洞察力;然后进一步从正反两面来论述为什么孩子和妇女的嘲笑具有
29、强大的作用。标准答案:首先提出就本来面目看人是嘲笑的前提;接着阐述妇女和儿童能看清人的本来面目的原因;最后阐述妇女和儿童的嘲笑具有令人惧怕的力量。评点 这道题是有些难度的,因为本段的层次不甚明显,而且还是选自外国的作家作品,他们的思维和表达习惯多少与中国人的表达习惯有所不同,所以用来考查层次,是有些不妥的。17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它对论述“笑的价值”有什么作用?(6 分)答案:作者的看法:认为笑比哭更有价值,更具有美德,更具有精神安慰,而哭会掩饰一切,会是虚伪的。作用:具有反衬的作用,更加突出笑的可贵,同时升华主题。标准答案:人们通常认为悲伤是更可贵的情感,但作者对这一看法持否
30、定态度。这段话反证了笑更难做到也更可贵。解析 这句话是拿“哭”来与“ 笑 ”对比,解答上也比较简单。评点 这道题设为 6 分,总觉有答不全的感觉,这说明人人的理解是不同的,语文的答案不应该唯一,更不能以命题人的单方面理解来代替人们的理解。上面的小说也是这种情况。七、作文(70 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孟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那么伟大,那么丰满,
31、那么幸福。 (罗曼罗兰)请以“ 忧与爱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命题解析今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与以往相比,而过渡到关系命题上,这似乎也是在创新改变以往的形式。既然是关系性命题,就得从其关系入手写作,而不能只写其关系中的一方,否则就视为偏题了,因为这个“忧” 与“ 爱”具有很强的内在联系性。二者的联系是:“爱” 是“忧”的前提, “忧”是“爱”的表现,只有 “爱”,才会“忧” ,世上没有只“忧”的“爱”,也没有只 “爱”的“忧”,爱了,便有忧,忧了,便含爱。适用文体:记叙文和议论文。深度挖掘:世上有忧的,但不能爱的;世上有爱的,但不允
32、许忧的;世上更有为不能爱而忧的,亦有为不能忧而爱的;世上还有为不能忧而忧的,为不能爱而爱的;评点 作文题开放度很大,让学生有话好写,也有立意可定,也在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是不错的命题。整卷评点江苏省的语文试题有以下特点:前易后难,呈梯度设置;与教材联系紧密,这是多年来的语文试题所不能做到的,而今年做到了,这是最难能可贵的;命题人有一定的心胸,那就是不想着法子难为学生,语文试题就是老老实实的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考查,这一点今年做得也相当不错。但两篇现代文阅读选得有些失当,小说离学生较远而且还朦胧了些,论述类文本是外国作品,不适宜考查层次等问题,因为与中国人的思维有差异。有些试题不具有广泛的认可性,也就是说,命题者个人的理解会强奸了广大师生的理解,这是我在做题过程中的感受,真诚希望今后能够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