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0 江苏卷.doc

上传人:tangtianxu1 文档编号:2982805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 江苏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0 江苏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0 江苏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0 江苏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0 江苏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 江苏卷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C实现化石燃料清洁利用,就无需开发新能源D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2水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H 2O 的电子式为.:HB4时,纯水的 pH=7C 中,质量数之和是质子数之和的两倍162DD273K、101kPa,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 (气态) (液态) (固态)dd3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A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 22Cl+HOl+OH

2、通 电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 32AlC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 23ND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 233 2C+C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是生产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B水玻璃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C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D石油分馏可获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5设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常温下, 的 溶液中氮原子数为 0.21L0.mol43NHOANB1mol 羟基中电子数为 10 AC在反应中,每生成 3mol 转移的电子数为 62IAD常温常压下,22.4L 乙烯中 键数为 4CHAN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

3、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的溶液中: 、 、 、pH=12+Fe3O24SaB由水电离的 的溶液中: 、 、 、1410molLc2+CKl3HCOC 的溶液中: 、 、 、2/4NH3Al3OD 的溶液中: 、 、 、31Fe.olcK24SN7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A选择合适的试剂,用图 1 所示装置可分别制取少 量 22CON、 和B制备乙酸乙酯时,向乙醇中缓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C洗涤沉淀时(见图 2) ,向漏斗中加适量水,搅拌并滤干D用广泛 试纸测得 0.10molL NH4Cl 溶液的pH1pH=5.2二. 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铅蓄电

4、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增加B常温下,反应 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2CsOgC0HC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相同条件下,溶液中 、 、 的氧化性依次减弱3+Fe2u2+Zn9阿魏酸在食品、医药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一种合成阿魏酸的反应可表示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酸性 溶液检测上述反应是否有阿魏酸生成4KMnOB香兰素、阿魏酸均可与 、 溶液反应23NaCOHC通常条件下,香兰素、阿魏酸都能发生取代、加成、消去反应D与香兰素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中有 4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酚类化合物共有 2 种10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

5、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A 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说明该钾盐是 23KCOB 向含有少量 的 溶液中加入足量3FeCl2Mgl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2g(OH) 除去 溶液中少量Mgl3FeC 常温下,向饱和 溶液中加少量 粉23Na4BaSO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常温下 sp3(BaCO)Ksp4Ksp(BaSO4);D 项,在此实验中,还有可能有副反应产生的 SO2 也能是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综上分析可知,本题选 B 项。11.【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电化学知识。A 项,在该装置系统中,有四种

6、能量转化的关系,即太阳能、电能、化学能和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B 项,装置 Y 为氢氧燃料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为 H2 -2e- + 2OH- = 2H2O;C 项,相当于用光能电解水,产生 H2 和 O2,实现燃料(H 2)和氧化剂(O 2)的再生;D 项,在反应过程中,有能力的损耗和热效应的产生,不可能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的完全转化。综上分析可知,本题选 C 项。12.【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A 项,处于点时,酸过量,根据电荷守恒,则有 B 项,在点时,pH=7。仍没有完全反应,酸过量,;C 项。当 时,两者完全反应,此时由于 的水解,溶液呈碱性,但水解程度是微弱的

7、,D 项,在滴定过程中,当 的量少时,不能完全NaOH中和醋酸,则有 综上分析可知,本题选 D 项。13.【答案】B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从题目所给条件可以看出 A 为 N元素、B 为 C 元素、C 为 Na 元素、D 为 Al 元素、E 为 Cl 元素,A 项,由 C、N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常温下,一般形成的原子晶体,呈固态;B 项,其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 NaOH 和 Al(OH)3,能反应;C 项,对于 Na、Al、Cl 2 的制备,在工业上都采用电解的方法;D 项,化合物 AE 和 NCl3,为分子晶体,只有共价键,化合物 CE 为 NaCl

8、,是离子晶体,存在离子键。综上分析可知,本题选 C 项。14.【答案】B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化学平衡知识。A 项,起始浓度不同,转化率也不同,不成倍数关系,B 项,实际上为等同平衡,不同的是反应的起始方向不同,在此过程中乙吸收的热热量相当于甲完全转化需再放出的热量,故 a+b=92.4;C 项,通过模拟中间状态分析,丙的转化率小于乙,故 2p2 p3;D 项,a 1+b1=1.,而 a2 a3,所以 a1+ a31.综上分析可知,本题选BD 项。15.【答案】(1)Ca(OH) 2+SO2=CaSO3+H2O控制适当的温度 缓慢通入混合气体Mn 2+催化 O2 与 H2SO3,反应生成

9、H2S04(2)边搅拌边加入 NaHCO3(Na2CO3),并控制溶液 PH7.7过滤,用少量水洗涤 23 次。检验 SO42-是否被洗涤除去用少量 C2H5OH 洗涤(凡合理答案均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仪器的选择、实验误差分析。因此实验基础的考察依然是以后学习和复习的重点。 (1)石灰乳参与反应主要是与 SO2 的反应。为是 SO2 尽快转化,在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温度或控制气体的流速以确保反应的充分进行;从图中可以看出,c(Mn 2+)减少,c(SO 42-)增加,可以认为 Mn2+在 O2与 H2SO3 反应中起了催化作用;(2)根据题给信息,可以得出

10、制备高纯 MnCO3 的操作流程:加入 NaHCO3 溶解,同时控制溶液的 pH7.7过滤、洗涤 检验 SO42-是否被除去为了降低 MnCO3 的损耗,用 C2H5OH 洗涤低温干燥。16.【答案】(1)Ba( FeO2) 2+8HNO3=Ba(NO 3) 2+2Fe(NO 3) 3+4H2O(2)防止反应速度过快 浓 HNO3 易挥发、分解(3)BaCO3 Fe3+ H+(4)减少废渣中可溶性钡盐对环境的污染(凡合理答案均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无机化工流程的分析,此题为化工生产题型,主要考察了化合物性质。 (1)Ba(FeO 2)2 与 HNO3 反应,生成对应的硝酸盐;(2)控制温

11、度,不用浓硝酸的目的是控制反应速率,防止反应速率过快;同时浓硝酸容易挥发分解;(3)通过产物,结合溶液的酸碱性,选用的 X 为 BaCO3,在 I 中有 Fe3+、H +和 Ba2+、NO 3-等,加入 BaCO3后,能使 Fe3+和 H+浓度降低;(4)在废渣中有可溶性钡盐,有毒,因此,洗涤的目的是减少可溶性钡盐对环境的污染。17.【答案】(1)AC(2)S(g)+O 2( g)= S O2(g) H=-574.0kJmol-1(3) O2 SO2【解析】本题考察的知识比较散,涉及到环境保护,一道题考察了几个知识点。覆盖面比较多。但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点击方程式都是重点内容(

12、1)提高 SO2的转化率,可以增大氨水的浓度、与氨水充分接触;不需要通入 CO2 的原因是因为HCO3+SO2=CO2+HSO3 而产生 CO2 (2)主要考察盖斯定律的灵活运用。适当变形,注意反应热的计算。不要忽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注意事项。 (3)阴极的电极产生的气体为 O2和 SO2.18.【答案】(1)Fe 2+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被氧化(凡合理答案均可)(NH 4) 2Fe(SO 4) 2+LiOH+H3PO4=LiFePO4+2NH4HSO4+H2O与空气中 O2反应,防止 LiFePO4中的 Fe2+被氧化(2) 223242442428 LiCoNaS1HLiS8CoNaS1HO

13、 、 4【解析】本题考察的知识比较散,涉及到能源利用,物质性质、化工流程分析,图表分析,覆盖面比较广。 (1)不能直接混合的原因是 Fe2+在碱性条件下更容易被氧化;根据题给的信息,发生的反应为(NH 4) 2Fe(SO 4) 2+LiOH+H3PO4=LiFePO4+2NH4HSO4+H2O消耗空气中的 O2,保护 Fe2+,防止 Fe2+被氧化;(2)通过题给信息可知 LiCoO2与 Na2S2O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为 8 LiCoO2+ Na2S2O3+11H2SO4=4Li SO4+8CoSO4+ Na2SO4+11 H2O根据质量的变化,在变化过程中,Co 的质量没有变,通过题

14、给数据看,在 10000C 是 Co(OH)2完全分解,则产物 CoO,在 350-4000C 时,固体的质量在 89.25%-86.38%之间,可以通过极点进行分析,在 2920C,n(Cr)n(O)=100/93:(89.25-100*59/93)/16=2:3,其化学式为 Co2O3在5000C n(Cr)n(O)= 100/93:(86.38-100*59/93)/16=3:4 其化学式为 Co3O4 , 所以可以确定在 350-4000C 时的化学式为 Co2O3和 Co3O419.【答案】 (1)(2)取代反应【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的有机物合成题,本题主要考察的是结构简式、同分异

15、构体的书写、有机反应类型和根据条件进行有机合成,同时也要关注重要官能团的性质。(1)比较容易,就是羟基上的 B 和 Br 进行取代,可知其结构为(2)同样通过 F 的结构式分析可知由 C、D 合成化合物 F 仍然是卤素原子与 H 的取代反应(3)通过对其相对分质量的分析可知,出来发生取代反应外,又发生了消去反应,故其结构为 ;(4)综上分析可知,在 H 分子结构中,有苯环、氨基、羧基、羟基,由此不难得出其分子结构为 和 ;(5)关注官能团种类的改变,搞清反应机理。20.【答案】(1)2.0mol.L -1(2)NH 4Cl(3)Mg(OH) 24MgCO34H2O(4)升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

16、的是有关 Ksp 的计算和无机化工流程和化学计算。 (1)依据 Ksp 计算的公式可知 c(Mg2+)=Ksp/c2(OH-)= 2.0mol/L;(2)通过流程分析,最后 综上分析可知,滤液中的主要成分为 NH4Cl,浓缩以后得到的固体物质为 NH4Cl;(3)根据题给相关物质的数据可有以下计算 2210.896LCO.0mololnA21.gMg5.l4l2122 1.6.0ol4gl2.0gH5.10mol8n A所以, ,从而22222MgO:C:H5.01:4.0:5.1:45nn得到其化学组成为;Mg(OH) 24MgCO34H2O(4)因为 MgCO3 中 Mg 的含量比碱式碳酸

17、镁的含量高,因此,混有 MgCO3 后,Mg 的含量升高。21.-A 【 答案】(1) 2NA(2)1s 22s22p63s23p63d10(3)sp 杂化 sp2 杂化 3(4)4【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核外电子排布式、等电子体原理、杂化轨道、分子的平面构型、晶体结构等(1)根据等电子体原理可知,O 22+的电子式 ,在 1mol 三键含有 2mol 的 键和1mol 的 键,故 1mol O22+中,含有 2NA 个 键(2)Cu 为 29 号元素,要注意 3d 轨道写在 4s 轨道的前面同时还有就是它的 3d 结构,Cu +的基本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10(3)通过

18、丙烯氰的结构可以知道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sp 和 sp2 杂化,同一直线上有3 个原子。(4)依据晶胞示意图可以看出,从晶胞结构图中可以看出,1 个 Ca2+周围距离最近的 C22-有 4 个,而不是 6 个,要特别主要题给的信息。21-B【答案】(1)回收 NaHSO4(2)下 分液漏斗上口塞子未打开(3)0.32甲苯硝化主要得到对硝基甲苯和邻硝基甲苯在硝化产物中对硝基甲苯比例提高 催化剂用量少且能循环使用【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物质的性质和制备,同时考查了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能力,能够迅速在表中提取到有用信息,利用信息解决有关问题。(1)NaHSO 4 在该反应中作为催化剂,因此反应后过滤的目的是为了回收 NaHSO4(2)该反应是以 CCl4 作为有机溶剂,CCl 4 的密度比水大。故有机层在下层;分液漏斗里的液体放不下来,出了分液漏斗堵塞,还有可能是分液漏斗上口活塞未打开(3)从题给数据分析,当催化剂与甲苯的比例为 0.32 时,总产率最高且对硝基甲苯的含量最高 从题给数据可以看出,无论以何种比例反应,产物中的主要成分主要是对硝基甲苯和邻硝基甲苯; 用 NaHSO4 做催化剂的优点是在硝化物中对消极甲苯的比例提高、同时催化剂能循环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往来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