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羿 服装设计原理第四章 服装设计与流行时尚第一节 服装流行的基本理论一、流行的概念(一) 什么是流行1、流行:流行是指相当数量范围的人通过模仿,在一时间广泛传播的某种社会现象。流行的内容非常广泛,它不仅包括服装服饰、音乐舞蹈、饮食、娱乐方式、体育运动、建筑、工业造型、日常生活用品等与人类实际生活关系密切的方面,而且还包括政治体制、经济模式、人类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等意识形态领域也存在流行。每一种流行都不是单一的表征,它是社会发展中人们世界观、价值观转变的体现。流行现象是通过人类模仿的本能,采取重复某些人的行为、意识和观念,在心理上取得与那些人同化的效果,从而满足了人们精神上的欲求,这是人类
2、社会能够成立的基本条件之一,因此流行是伴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着的。2、流行的起因:流行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憧憬优越的身份和地位;对美的、新奇的东西的追求;对便于生活的、经济实用的东西的寻觅等。人的行动在有意无意中经常会受周围人们的影响,正是这种暗示和模仿,成为流行的原动力。模仿者与被模仿者之间存在同一的环境和同一的行为欲求时,通过一方的刺激,另一方被诱发而产生。人们通过对所尊崇的权威者、明星、名人的模仿,在心理上获得与其同等优越地位的快慰,正如 VERSACE 的广告,其产品形象中美丽的女主人身着性感、优雅、时尚的 VERSACE 服装,身处的背景往往是古典的私家花园或豪华的宫殿式客厅,
3、消费者通过广告的传达,感受 VERSACE 女主人公奢华、富庶的生活背景。消费者通过购买并穿着 VERSACE 服装,在心理上得到极大的满足。许多服装品牌.高价聘请名人、明星作代言人的目的正是如此,GIVENCHY 与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的合作关系使他们相互更加成功。另外通过对强者、勇武者的模仿,企图得到同等的能力;通过对美、对时髦的模仿,来获得被赞誉的喜悦。当模仿以新奇的方式引发人们关注,横向进行空间性扩散时,就成为流行。3、流行的心理:(二)流行与模仿模仿大体可分为直接模仿、间接模仿和创造模仿三种:1、直接模仿 :即原封不动地模仿,不假思索地模仿,这种模仿产生盲目的流行现象。模仿者多是那些求
4、新求变心理较强的人,是一些狂热的流行追随者,他们对新的流行十分敏感,并且盲目模仿和追随流行,许多新奇的东西只在这些人当中被模仿后,不被公众所接受,很快就消失了,产生了对流行的盲目追随。2、间接模仿 :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加入自己的意志和见解的模仿,他们理性地分析流行,肯定其新颖的积极方面,结合自身的优势,在充分比较和权衡的基础上,再进行改造性的模仿。这种模仿促使流行迅速扩大,流行就此展开,进入“积极追随阶段”。因此,一个新的流行能否在大众中普及,很大程度上在于这些个性追随者的积极参与,因此,可以说个性追随者掌握着流行的钥匙。从众追随者是在“不要落伍”的从众心理支配下参与被个性追随者扩大的流行的,他
5、们是被动的消极的模仿者,他们的参与使流行得到最大限度的普及,进入流行的消极追随阶段,流行因此而失去其新鲜的魅力和刺激性,走到“穷途末路”。流行中的某些东西开始常规化,被相对固定于生活中,成为传统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新的流行已经开始了。 .3、创造模仿 :是指有主见地、批判性地部分模仿,这种模仿形成流行的个性化现象。总之,流行是根据模仿者的模仿态度来以不同的方式被人们接受和采用的。(三) 服装流行的制约因素服装的流行普遍受到人们的关注,消费者通过时尚传媒的宣传预先知道流行什么,从中了解服装流行的新动向,学会服装最新的穿着搭配,在生活中建立信心,更有效地指导消费,促动市场的良性循环。流行对于生产者
6、来说,如果能准确地预测流行,就可以避免造成产品积压。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为了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为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稳定物价,防止或避免通货膨胀,流行的预测也显得非常重要。服装流行的预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因为服装的流行始终极为敏感地反映着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等社会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些社会内容都以不同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支配或左右着当时的流行。因此,要预测流行,就必须首先研究这些社会内容的变化规律,探讨其与流行的关系。同时要认真研究过去的流行,总结各流行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变化规律,这样才有可能更加清晰和准确地认识流行,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变化趋势和动向,便
7、可推测出未来的流行。服装中的流行是指在服装领域里占据上风的主流服装的流行现象,是被市场某个阶层或许多阶层的消费者广为接受的当前风格或式样。服装流行是诸多流 行中的一种,因其内容通俗实用、涉及人员广泛、直接美化人群的特点而令人瞩目,是最大众化的流行现象,所以服装流行极易成为新闻传媒和平民百姓议论的话题。服装的流行包括造型、色彩、面料、工艺以及穿着方式、化妆方式等。认识和把握服装流行的目的在于准确把握流行的脉搏,从而设计出消费者需求的服装,流行在其产生推动传播衰亡的过程中,揭示了一个最具实际.意义的内容:即进行商业运作,创造商业利润。服装流行的兴衰演变、潮起潮落展现给人们的是服装市场的繁荣景象和多
8、姿多彩,这正是流行创造的商业市场的前景与目标。涉及服装流行的所有现象,其终极目的是为了实实在在的获取商业利润。流行不只是猜测,需要更多有系统的资料。流行受社会变革的推动而产生,同时在流行的过程中社会群体标新立异、追求个性的行为又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服装流行的制约因素很多,这是由于服装自身的自然科学性和社会人文科学性所决定的。概括地讲,服装流行的制约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等主要方面。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对于服装的流行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它的制约常常是一种外在性的和宏观上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两个方面。(1)地域因素地域的不同和自然环境的优劣,使得服装也形成与保持了各自的
9、特色。从世界各个地域的服装演变过程中不难看出,对于服装流行信息的获得和服装流行趋势的响应程度,因地理位置和人文景观的不同而各有差异。例如:在交通和通讯的发达的地区,人们思想意识开放,能够及时地获得和把握服装流行信息,因此审美观念也开放,并且积极地参与到服装潮流中去。而地处边远山区、岛屿或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人们,由于受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交通等的限制,使其对服装流行的新思潮和趋势基本接受不到。同时还有可能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 ,因此这些地带的人们往往是固守自己的风俗习惯和服饰行为,正是这种原因,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些极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服饰文化,这些极具特色的民俗服饰文化反过来又对国际服装的流行发展起
10、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的不断进步,平原和山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这就意味着对服装流行和服装文化的共鸣程度的差别也越来越小。(2)气候因素人们穿着服装与各地的气候条件进行适度的调整和选择,使之适应其气候特征。于是服装的流行和传播首先会受到气候风土条件的限制,一般气候条件越是恶劣的地区,人们对于服装流行的亲和力就越小;而气候条件越是优越的地区,人们对于服装流行的亲和力也就越大。另外地球气候的各种变化因素都会影响到人们的穿衣经验的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在流行的影响下逐渐地改变着人们的着衣习惯。2、社会因素服装流行的历史,也是人类社会发展
11、的历史,服装与社会发展的诸因素之间既是一种直接或间接的制约关系,又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血亲关系,它们共同谱写着人类社会和文化的篇章。(1)政治因素纵观服装的发展史,各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政治变革,均不同程度地推动了服装的流行和变化。例如:我国历史上凡是一个朝代的开国之初,便有“易服色”这一仪制,以别前朝。每一朝代的官服规格繁多,均按文武品级官阶来严格区分。清朝初年强迫汉人易服剃发,便有不剃头便杀头的法规。辛亥革命的“中山服”与文化大革命中的“ 军便服” 便是受政治影响而产生的服装流行。由此可见,政治的变革必然对服装的流行带来极大的影响。(2)经济因素服装的流通与消费标志着一个国家的
12、经济发展的水准,服装的面料、辅料以及.加工机械等,是国家经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从社会进化的历史来看,凡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服装必然也随之面貌一新。中国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带来了经济的腾飞,经济的发展又带来了思想的进步和审美观念的深化,因此,服装文化空前活跃,服装设计的新潮流也一浪盖过一浪,迅猛向前发展。(3)科技因素科学技术的发达对于服装的流行有着很大的影响。古往今来,每一种有关服装技术方面的发明和革新,都会给服装的发展带来重要的促进作用。19 世纪初,由英国为首的欧洲几个先进国家的工业革命引起了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浪潮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由于机械的发明,
13、动力的利用,化学的进步,给纤维工业带来了划时代的飞跃。在同一时期,1841 年法国人巴泰勒米 蒂莫尼埃设计发明了第一台缝纫机,缝纫机的应用对当时的服装工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不仅大大节省了时间和劳动力,而且提高了服装生产的效率。1884 年法国人查尔东耐(CHARDONNET)成功地使人造纤维工业化,使服装材料更加丰富多彩。这几年由于纳米技术的成功应用,又使我们的服装流行掀起的“纳米风暴”。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达,新的面料不断问世,这是服装流行的速度急剧加快,款式不断的变化使我们应接不暇。(4)文化因素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形态都会在它们的服装文化中充分地反映出来,这方面在中国服装史上和西欧服装
14、史上都有所体现。以我国唐代为例,盛唐时期,社会文化中的各种文化形态都十分活跃和繁荣,服装造型中出现了袒胸露肩的式样,这与其说是服装的重大改革,不如说是中外文化交流、社会空前发展的结果。此外,由于东西方文化形态的差别,反映在服装上其造型和形式都有所不同。一般地讲,东方文化强调统一、和谐、对称,偏重于抒情性和内在情感的表述,重视主观意念,.追求“天人合一” 和神韵,常常带有一种潜在的神秘主义色彩。因此,在服装上倾向于端庄、平稳、持重、宁静,形式上多采取左右对称、相互关联。传统服饰中使用平面剪裁方法,习惯于两维效果,不注重人体的曲线,使身体与织物之间的空间很大而显得宽松,被西方人称为“自由穿着的构造
15、”,服装的工艺技巧精良而细腻。不难看出,这些特征与其文化的特征是相融合的。西方文化强调不协调、非对称,表现出极强的外向性,充满了躁动、不安和扩张感,并重视客观化的本性美感,讲究科学性和抽象性的充分表达。因此,在服装上有着比较明显的造型意识,注重设计的个性特征,着力于体现人体曲线,强调三维效果,不和谐的造型比比皆是。像哥特式尖顶高耸的中世纪帽子,长长的尖卷头鞋子;上紧下松、上轻下重的洛可可女装等。在服装工艺中以立体剪裁为本,重视试缝补正以求合体,服装造型讲究整体性和准确性,追求猎奇和怪诞,这些典型的特质表现出西方文化的多元化的特征。(5)艺术因素艺术与服装的流行和发展有着不解之缘。在世界时装中心
16、的法国巴黎,时装被列为第八艺术,被称为“欧洲艺术宝库”的罗浮宫,专门设立了时装博物馆,收藏历代服装大师的代表性作品。在近期的高级手工时装发布会中和著名时装设计师的作品中,借鉴多种艺术形式而设计的力作屡见不鲜。例如:伊夫圣 洛朗在 70 年代至80 年代先后推出的西班牙艺术的、俄罗斯古典艺术的、中国古典艺术的系列服装,还有源于毕加索绘画艺术的套装、蒙德里安冷抽象艺术系列装和欧普艺术系列装等;帕苛拉邦奴的非洲艺术风格的礼服和源于西欧古建筑艺术的 “古城堡”式系列套装。另外,在我国当今一些优秀的服装作品中,吸收了诸如书法艺术、石刻艺术、彩陶艺术、青铜艺术、剪纸艺术、皮影艺术等形式,使作品体现了浓郁的
17、中国民族艺术的气息。(6)宗教因素.宗教无论是在原始社会中或是在现代社会中都占有一定的位置,可以说人类最初对服装的需求并非出自明确的审美目的,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出自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翻开欧洲服装史,从 12 世纪开始,在欧洲一些国家的服装的装饰上就已出现了隐喻圣经典故和具有宗教寓意的纹样。例如:衣服领口和下摆边缘所装饰的花卉植物图案中,三片叶子象征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四片叶子象征四部福音;五片叶子代表五位使徒等。其中鸽子代表圣灵;百合花象征圣洁;橡树显示天主的神圣和永恒的力量。此外,欧洲国家的一些民族服装上的装饰纹样和某些民间节日的着装形式,都有相当浓厚的宗教色彩。同时,在欧洲地区,以纯
18、白色的服装为圣洁,所以女子结婚时都要穿上白色的礼服,并到教堂按照宗教仪式举行婚礼。不同的宗教对于服装的色彩纹样都有不同的限制和规定。伊斯兰文化中阿拉伯式花纹那种特异性就是典型的例子。我国唐代的宝相花、莲花、卷草纹等纹样,以及日本的一些染织物都明显受到佛教艺术的影响。迄今为止,世界各宗教派系都依据各自的教仪和信仰而规范着其着装方式,并对国际服装的流行和传播有一定程度的影响。(7)民俗因素民俗与习惯是世世代代相传下来的。最具普遍性的例子是,由史以来男性上衣的扣子总是钉在右侧门襟上;而女性上衣则相反。这是因为男性用左手解扣子,女性则习惯于左手抱着幼儿,让出右手去解扣子。这种民俗一直延续至今,以至于我
19、们能清楚地分辨男女服装,从而进一步认识到这种民俗习惯在服装中存在的合理性。人们在服装上所表现出来的民俗习惯,一般是受长期居住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例如:日本人穿着和服是为了适应其“塌塌米”式的居住环境。此外民俗习惯也常常体现着不同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情感,而它同时又制约着服装的流行。.(8)战争因素中外历史上,每一次大的征战都会给服装的传播和交流带来一定的影响与变化。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其主要目的是在土耳其恢复耶稣的圣墓,这一行动对促进东西方的贸易往来产生了深远意义,同时使古老东方艺术和东方的服装也自然地流向欧洲。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事频繁。春秋之前,交战双方
20、使用车战。而进入战国之后,战争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战场从平原扩展到山区,各国诸侯纷纷丢弃了笨重的战车而改为以战马弓箭为武,胡服(原为当时西北地区“胡人”的服装,式样为短衣、长裤和皮靴,衣身紧窄而便于活动)正是为了适应骑射而出现的,骑士的铜盔战甲是为了抵御战争中的刀、枪、剑、戟而配戴的,顶盔贯甲形成了战国时期的典型的服装特征。巧合的是,在同时期的罗马的军队中,大量的护胸甲也同样是为了短兵相接、浴血肉搏所需要,其形式虽各有所别,但功能目的是一致的。“硝烟一起,卡其色兴起” 人们通过服装呼唤着和平的繁荣昌盛景象。(9)生活方式因素在制约服装流行的诸因素中,生活方式是较为密切的制约因素,生活方式告诉人们
21、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一方面,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服装。另一方面,社会的变革,经济、科技、文化的进步,其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服装的流行也随之改变。(10)社会热潮因素社会热潮也是制约服装流行的因素之一,政治热潮、文化热潮、体育热潮等都会波及到服装的流行,从而使服装的流行增加新的内容。3、生理因素服装的美是人在着装之后所产生的一种状态美,人是服装的主体因素,因此,.人的生理特征与服装的流行有着直接的制约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人对服装的外在的和物理性的需求上,如地理环境、气候变化等,使人体的生理机能失调,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依靠服装来进行调解,这种调解的过程促使了服装的变化和发展。
22、我们熟悉的每年的季节性服装流行发布和各个不同地区的服装流行发布,其主要功利性目的也在于此。另外,在世界范围内,由于人种(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等)的不同,对服装的实际需求也不相同。如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三者之间在人体外形和结构特征上都有差别,所以,在对服装的款式、色彩、面料的选择和使用上也各有特点,这种因素对服装的流行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作用。4、心理因素在人与服装流行的关系中,如果说生理因素是外在性的话,那么,心理因素则是内在的和潜在性的。这种心理因素通过个人乃至集团的欲求、性情的原动力体现在不同服装的流行,是构成服装的流行变化得原因,自然环境是相对固定的,是构成服装基本性格的东西。社会
23、环境的强制力,通过该社会所展开的各种文化内容的变动,给服装以种种影响。二、 流行的本质(一)流行与习惯流行本来具有的社会意义,在于其动摇和改变那使社会固定化的传统习惯和常规,社会是在习惯和流行这两种性质不同、相互对立的因素不断相互作用下,在不断调整“ 旧” 与 “新” 的矛盾的过程中发展前进的。德国社会学家特尼斯(FTonnies 18551936)和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W G Sumner 18401910)把习惯与流行统一起来,认为流行是流动着的习惯,而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JG Tarde 1843.1904)和德国社会学家韦伯(MWeber 18641920)则认为流行和习惯是对立的。尽
24、管学者们见仁见智,但都认为流行是与习惯同样重要的社会因素。人类的行动尊从传统习惯时很少失败,但却很难使社会进步、发展或出现创造的奇迹。如上所述,人们常常一方面具有在习惯中寻求安定的惯性心理,同时又受喜新厌旧的求变心理的支配,习惯和流行也就是在这两种心理倾向的相互作用下规制着人类的欲求和行动,调和着社会的固定化和流动化。正如韦伯所说:“流行是与永久性的习惯相对立的,是以总是新的为特色的习惯。”(二)流行的过程流行的普及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盲目追随阶段、积极追随阶段和消极追随阶段。第一个阶段的模仿者多是上述那些求变心理较强的一些狂热的流行追随者,他们不仅对新的流行十分敏感,而且还毫无批判地盲目模
25、仿和追随,也正因为这样,许多流行只在这些人当中被模仿后,就很快消失了。面对狂热追随者那种盲目的模仿和过激的行为,从众心理强的人是绝对接受不了的,他们也不会去理会这些“奇装异服”。但介于狂热追随者和从众追随者之间的一大批较为理性的“个性追随者”,却往往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他们冷静地用自己的价值观对新的流行现象加以判断,肯定其新的因素,过滤其脱离现实的过激成分,在充分比较和权衡的基础上,再进行改造性的模仿。由于这些人的着装形态较狂热追随者接近生活实际,又较从众追随者显得新颖,因此会在短时间内得到广泛的响应,模仿规模迅速增大,流行就此展开,进入“积极追随阶段”。可以看出,一个新的流行能否在大众中普及
26、,很大程度上在于这些个性追随者的积极参与,因此,可以说个性追随者掌握着流行的钥匙。从众追随者是在“不要落伍”的从众心理支配下参与被个性追随者扩大的流行的,.他们是被动的消极的模仿者,他们的参与使流行得到最大限度的普及,进入第三个阶段,流行因此而失去其新鲜的魅力和刺激性,走到“穷途末路”。流行中的某些东西开始常规化,被相对固定于生活中,成为传统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新的流行已经开始了。(三)流行的要素形成流行现象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下列四种:A权威的;B合理的(实用的);C新奇的; D美的。这四大要素的组合不同,所形成流行的性格也不一样。如A+C+D组合而成的流行与 B+C+D组合成的流行就有本质的
27、区别。以服装为例,近世纪的服装流行多显示出前者的组合倾向,即流行是以对权威的追随为中心展开的,流行的方向是自上而下的。但现代的流行往往是后者的组合形式,因为现代社会的民主化,现代人重视合理的功利主义思想,使流行中开始排除权威因素的影响,流行的方向是水平地横向扩散的。但所有的流行如果缺少了C 和D 这两种要素就很难成立。 I (四)流行的周期性反复是一种自然规律,从宇宙天体的运动到地球生物的繁衍,从人类社会的兴衰到人自身的生理变化,都在不停地周而复始地运动着,反复与人类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都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人类的审美感觉中,反复就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参看第六章“ 形态美的形式原理”)
28、。反复现象表现在流行中即流行的周期性,每隔一定的时间就重复出现类似的流行现象。流行的周期性主要受社会环境的制约,特别是决定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的经济基础和与之相应的上层建筑,直接左右着流行周期的长短。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流行的周期越来越短,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服装在数千年间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流行的周期.是以千年来计算的;封建社会,流行的周期是以百年来计算的;到了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专制政体的解体,流行的周期大为缩短,是以十年来计算的。某意大利的周刊上发表文章,把世界经济的变化与20世纪女性裙长的变化作比较,发现经济活跃时,裙子变短,相反,
29、经济不景气时,好像男士们对女性的双腿不怎么感兴趣了,裙子就变长。而这个长短变化,大体上是20年一个周期,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 年代,经济复苏,裙长变短; 1929年纽约股票大暴跌带来的经济危机,使30年代的裙摆落地; 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战争引起的不安而产生的某种轻浮,使短裙流衔战后经济萧条,由于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希求,迪奥尔推出“新样式”,长及脚踝的长裙和突出女性身体曲线的服装从40年代末一直流行到50年代前半期;60年代的第二次产业革命,经济飞速增长,再加上“年轻风暴” 掀起的反体制思潮,使超短裙登场;70年代的石油危机带来“宽松式”的流行,男女同权、男女平等的呼声越来
30、越高,裙子又变长了;80年代,随着经济发展,物质丰富,人们的生活富裕起来,享乐主义和大量消费的倾向达到顶峰,人们着装的裸露度也随之增大,超短裙、极短裙再度流行;90年代欧美经济的持续不景气,意大利也正处于这个漩涡之中,因此,嬉皮时装出现,70年代样式复兴,裙子又一次变长。20年代 40年代 60年代 80年代(短裙) (短裙) (短裙) (短裙)30年代 50年代 70年代 90年代(长裙) (长裙) (长 裙) (长裙).20世纪女装裙长的周期性变化日本著名服饰评论家大内顺子女士在流行与人一书中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流行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每五年就有大的变动的规律。她认为:“流行似乎每五年就发生
31、一次大的变革,这好像和人类社会所具有的持续力有关。五年时间,正是一个执政者全力投球的期间,也是像 t石油危机,之类的事件爆发的时问。大概人们也一定是每隔五年就要求时代有一种什么变化。而巧妙地记录这些变化的时装流行就以各种新的样式表现出来。可见,流行与时代息息相通。”“找一找这每五年一变的时装潮流的转折点,就会发现在各个转折点上都有相应的社会事件发生。这些事件也将决定后面几年间的世界政治、经济气候。时装设计师就是把这种潮流具体表现于服装卜的人。”第二节 服装流行的规律(一)自上而下的流行服装流行自上而下的形式指的是服装从社会上层向平民百姓流行的形式,是服装流行中较为广泛的流行形式。纵观中外服装史
32、,流行服饰都是从宫廷率先发起的,然后被民间逐步效仿而形成一种流行现象。宫廷贵族、社会名流的着装极易被关注,加上名人效应从而极易被效仿。流行是通过下层阶级的模仿逐渐渗透和扩大到整个下层社会的,以至使上下两个阶级问的界线变得模糊不清了,于是,上层阶级的人们又创造出能象征和表现其地位的新流行,以示区别。比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喜欢穿扇形立领的服装,于是在宫廷贵族乃至市井小民间纷纷效仿而流行一时。英国前王妃戴安娜的高贵气质,使她的四季着装都成为潮流女性注目的焦点。一种服装或着装方式最初在富商名流间流传,仍然属于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当它流传到下层社会,并开始被模仿复制以至普及以后,上
33、层社会便开.始再寻找新的事物,于是就会有新一轮的流行。在过去的流行史上,上层阶级确实发挥着领导潮流的作用。但是在现代的流行中,他们的作用就明显减弱了,这种流行理论已无法解释现代的许多流行现象,于是就出现了许多反论。(二)自下而上的形式服装流行自下而上的形式是指当一种服装首先在下层社会中产生并普及,然后由于其某些优点特色而被上层社会所接受。下层社会在劳作中为了方便生活而创造出一些服装,经过长期使用,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它的功能作用,并形成相应的审美经验,从而成为流行趋势,最后被社会广泛接受。研究分析上个世纪 60 年代以来的美国社会,可以看到现代社会中许多流行是从年轻人、黑人、蓝领阶层以及印第安等“
34、下位文化层” 那里兴起的,也就是说,下位文化层掌握了流行的领导权。上层社会的人们受到这种“反阶级、反传统、反文化”的、超越常识的新流行的冲击,被这种新奇的、前卫的样式所标志的“年轻”和“新颖” 的魅力所折服,逐渐承认和接受这种流行,这就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逆流现象,因此,这种理论也被称为“逆上升论”(BOTTOM-UP THEORY,TRICKLE-UP THEORY)。例如,众所周知的牛仔服,最初是由美国西部的淘金热而起,牛仔服因其耐磨、价廉而深受淘金矿工们的喜爱,以至成为典型的作业服的象征。后来由于各种文化的交融,牛仔服开始出现在时装中,直至今日,牛仔服已经变成了前卫或休闲时装的一种。(三)
35、平行流动的形式由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特点以及现代信息社会媒体传播的大众性,服装的流行信息在各个阶层同时传播,设计师或企业利用各种各样的展示会激起消费者的从众心理,使得某种服装迅速成铺天盖地之势向四周蔓延,这就是服装流行的平行流动。平行流动论,是现代大众市场环境下产生的新学说。这种理论指出:真正的流行领导者,是从大众内部产生的。这些领导者与过去那些上层阶级的人们相比,对.周围的影响力要大得多。美国经济学家金(ATHOMAS KING,1944 一)于 1963 年就大众市场理论提出以下四个主要论点:1、在流行到来之前或两个流行之间,时装产业要进行大量的广告宣传,以期使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成为这个新流
36、行的采用者。因此,将要推向市场的新样式,在设计上就尽可能照顾到社会各阶层的需求。2、广大消费者在各个流行季节中,可以从众多的新样式中按自己的需要和嗜好,而不是遵照上层阶级的指导来进行选择。3、各社会阶层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拥有自己崇拜的流行革新家和有影响的舆论界人士。4、无论是流行情报,还是个人的影响,都是通过各社会阶层水平地逐渐渗透和展开的。这种渗透,具有那种从上层阶级向下层阶级垂直流下来的“自上而下的流行论”所无法比拟的高速度和强烈影响力,它使社会平均化。现代市场为大量流行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现代的社会结构也特别适合让大众掌握流行的领导权,尽管仍存在着上层阶级和下层阶级,但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普
37、遍提高,中产阶级的比例显著增加,那种上下阶级间的古典式的对立情绪已被淡化,阶级意识越来越淡薄,这非常容易引起大的流行渗透。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上层阶级的人们虽然仍可能是某有名的高级时装店的顾客,但对于他们的生活方式,大众已不感兴趣,大规模流行的领导者就在大众之中。第三节 服装情报的预测与研究流行趋势是未来几个月甚至几年内才能出现的现象,因此,流行趋势存在预测.的问题。谁的手中掌握着准确的预测报告,谁就有可能在未来的商战中获得胜利,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掌握信息主动权的一方将是胜券在握的一方,掌握信息的关键不是收集全部信息,因为全部信息中有些是无用的、甚至是错误的“垃圾”信息,而是要将收集到的信息
38、进行分析处理,做出自己的判断。正确的流行预测会给服装生产厂家指明今后一段时间内的生产方向,会给消费者提示总的服装流行倾向,指导其购买行为,更主要的是,流行预测将给设计者指明设计方向。一、流行预测的方法流行预测并不是摆摆花架子走过场,而是要得到切实可行的结论来指导实践。因此,采用正确的预测方法是非常重要的。1、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指要求被调查者解答调查问卷,从中得出结论的方法,是一般调查人员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比较客观,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调查问卷上的问题要求紧扣调查主题,言简意赅,设计问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调查结论的正确与否,问题的数量、范围、答卷人数、层次都会对调查结论产生一
39、定影响,因此,如处理不善,调查结论可能会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会给实践产生误导。2、总结规律法总结规律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流行规律推断出预测结果的方法。流行是有规律的,然而流行规律中有许多变量,这些变量会影响预测结果。某些流行预测机构参照历年来的流行情况,结合流行规律,从众多的流行提案中总结出下一流行季的预测结果。这种调查法比调查问卷法省时省力,但带有更多的主观性,人为分析因素过多容易使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产生偏差。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预测机构往往组织许多学识卓越的流行专家共同分析,集体讨论.出最终结果。3、经验直觉法经验直觉法是指凭借个人积累的流行经验,对新的流行做出判断。一些大牌服装公司喜欢采用
40、这种方法,执行者常常是这些大牌公司的首席设计师。由于大牌公司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有比较丰富的第一手市场资料,其产品也相对定型,风格上不容许作太大变化,因此他们对一般的流行预测报告并没有很大兴趣,仍旧我行我素地推行自己的流行路线。服装设计是非常感性的东西,过于理性的分析往往无济于事,灵感性的直觉加上经验有时反而更有实效。二、流行预测的步骤流行预测的步骤基本上可分为流行研究、流行报告和流行发布三大步。1、流行研究流行预测首先要从研究开始,纺织业、服装公司、服装零售业的总裁或设计师们都必须不断地研究和分析对整个服装流行事业造成冲击的各种事件和趋势。流行预测人员必须分析各种有关资讯、调查市场、分析消
41、费者的需求和欲望,了解消费者的各种消费心理和目的,并解决已经存在或尚未凸显的消费者问题。从宏观方面来说,流行研究是为了促进纺织业和服装业的发展,促使纺织服装和科研、设计、生产、市场、消费一体化,使服装生产和消费的研究进入一个井然有序的更高的发展阶段;从微观方面来讲,流行研究是为了引导消费,指导纺织服装生产厂家获取更大的商业利润。预测研究工作强调的是预测工作者的感知与实际利用资讯的能力。所以“听“与“学”便成了这项工作的重点。卖场有最多最有价值的讯息,与顾客接触是良好的策略,预测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去找寻资料、确认自己的看法。任何时候,销.售业绩是最能说明流行问题的。流行商品的卖场是获取消费
42、偏好线索的第一线。所以研究销售纪录,检查销售动态、注意产品的销售速率以及每个销售阶段所发生的各种变化,同时注意观察竞争对手的运作,通过如此种种手法分析捕捉促使商品畅销或滞销的因素或特征。藉此寻找新一轮流行的星星之火。此外,留意流行预测业所提供的各种文字报道、色卡、插画、图片、样本、各类出版物,分析消费群体的价值观与生活形态,注意流行商品、影视文化、科技最新动态以及与生活紧密结合的各种流行,也是获取流行研究资讯的重要来源。2、流行报告在探索了广阔的市场范畴以及种种流行因素以后,下一步的工作该是汇总无以数计的资料,并将毋庸置疑的事实及浮光掠影的印象,加以分类整理,然后撰写成流行报告。流行报告的目的
43、在于为设计师、采购人员和销售人员提供参考,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流行不会不合逻辑,也不会毫无章法,只要你努力分析所发生的事情,就可挖掘其中的真相。例如现在大多数人都喜欢积极活跃的生活方式,因此那些移动方便的商品跻身畅销之列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现在流行的服装讲求的是功能,而不是浮夸虚饰,这是否受目前的经济或世界形势之影响?了解左右消费者选择的特定购买条件,是流行预测者永无止境的必要探索。对于服装生产厂家和销售业来说,一份完整的流行报告包括对流行研究所得的分析、流行共性的提取、具体流行要素和流行的量化。主要的流行预测活动一年分为春夏和秋冬两次,每半年提出一份流行报告,流行报告一般在商品销售期之前 6
44、9 个月进行。对研究所得的分析是指当流行研究阶段所搜集的大量资料摆上桌面之后,流行预测人员怎样消化这些资料。就如吃饭一样,面对各种各样的饭菜时应该考虑哪些.适合自己的胃口,而不是把所有的东西全吃下去。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分析整理才能写出一份好的流行报告。流行报告一般要概括写明此流行产生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如分析在此流行产生之前的现象是什么,其间存在什么问题,现状怎样,某个趋势或一时风潮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趋势对自己会有什么影响,如何实际应用在自己的产品中,期望目标是什么等等。流行共性的提取指的是掌握趋势动脉,留意单一意念的重复出现情况,从中发现规律。如在休闲服、少淑装、职业装中均可见到亚麻
45、的踪迹,在衬衫、小外套及裙装一直有褶边的出现,或者在服装的廓形上经常见到 A 形,从这些重复出现的元素中就可以提取出流行的共性,如上述的亚麻、褶边、A 形廓形就是流行中的共性。一份专业的流行报告必须在宏观支配和微观调节之间合理协调,使整体流行与个别风格能够兼容并蓄。具体流行要素是流行的实质性内容,对流行趋势的把握能力可从主题风格、色彩、面料、廓形、细节几方面人手。此外报告中还有一个流行的量化的问题,即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确定一年或一个季度生成多少个款式?这些款式分成多少个类别? 可以搭配出多少种类?需要多少量才能完整展现流行感、才能使得流行规范运作?如此等等。以上介绍了流行报告的基本内容和写法
46、,当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要灵活运用,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流行的量化不是所有报告中必须要写的,对于一些小的公司而言可能不会提及此问题,而是边销售边决定。3、流行发布服装流行的发布是服装流行预测研究的核心内容和最终目标,是将研究结果传达给服装厂商和消费者的手段和媒介。流行发布有着不同的渠道和层次。反映了一定的空间范围程度和流行数量的占有率。因此,对服装流行发布的概念,要有时间.和空间条件的相对前提,不同层次级别的流行发布中反映了不同程度的流行可能性。如国际发布,范围是世界性的,发布的流行可能就是世界性的流行;而公司的发布,则仅仅是针对某一消费群体而已,可能只会在这一类群体之间流行。各个国家和地区
47、在流行发布中,虽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发布手段大致相同。各服装公司则会各具特色。按欧洲惯例,流行趋势的信息发布一般分四个层次进行:(1)约提前 24 个月推出国际流行色;(2)约提前 18 个月推出色彩及纱线的流行趋势;(3)约提前 12 个月推出面料的流行趋势;(4)约提前 6 个月推出成衣流行趋势(巴黎、米兰、伦敦、纽约、东京等各大世界时装中心和各大企业举办的发布会)。在流行预测发布中,流行色和纱线的流行发布是以流行色为中心,是由流行专家制订的流行方案,是专家一级的流行;纱线和面料流行趋势是以成衣的形式进行宣传的。它带有专家的意见,但是由生产厂商或企业制订流行方案,所以对流行市场更具有实际
48、指导作用。而成衣流行发布则是各企业、设计师围绕促销产品而进行的产品宣传,更容易与市场的流行融为一体。流行发布的形式各种各样,时装表演、展览会是流行发布的主要手段之一,企业或消费者对于所展示的东西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便于与流行的内容产生心理上的共鸣而使流行发布达到预期目的。 第四节 流行趋势的应用一、预测流行能力的培养作为学习服装设计的学生,培养预测把握流行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设计是为.市场服务的,设计师要从多层面的时尚中提炼出适合自己产品风格的流行元素,然后通过自己的智慧创造出被市场所接受的流行产品决非易事,这不仅需要设计师的专业基本功,更重要的是要有触类旁通的聪慧和悟性,要有准确感知流行的能力
49、。这种能力既赖于先天赋予,更需要后天培养。设计师不应局限在自己的领域范围之内,要关注所有与衣食住行有关的流行,比如现代人崇尚休闲、自然的生活方式,注意到此就能想到以天然面料为主、休闲舒适的服装就会受消费者青睐,再如,全球呼唤环保意识,那么高科技环保面料就可能会成为流行。设计师平时一定要注意各方面资料的积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关注时尚杂志、影视、文学等等,见到的、听到的多了,许多东西会在脑海中积累沉淀,在需要的时候就会广征博引并与当前流行相结合,经过分析整理,灵感就会喷薄而出形成符合流行的新的设计。此外,进行市场调研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方法,设计最终是要推向市场的,只有走到市场中去才能一览众山小,所有的流行尽收眼底,然后在众多的设计中发现流行元素,设计最忌讳的就是闭门造车。观察市场的时候可以做这样的练习,将每一个品牌中你认为最畅销的设计记录下来,然后分析其设计与流行的联系,看其是否真正流行,依此判断对流行的预测和把握能力,同时还可以锻炼自己将所看到的东西默记于心的能力。现在社会强调以人为本,但毕竟崇尚个性化、强调多元化并不意味着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