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 联 话 中 秋 襄阳程元银中秋同春节、端午,被誉为中国民间的三大传统节日。千百年来,中秋节一直是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或题诗歌之,或行文颂之,或作画赞之,更有很多人以对联的形式咏唱中秋。中秋吟对,或赞美明月,或期盼团圆,或喜庆丰收,或借物怀人等等。中秋对联,其内容有很多同月亮同天空同花鸟草虫有关,人们借助这些景物来表达一种情思。中秋对联数以千计万计,本文不揣浅陋,择其部分精品,从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审美情趣或表现手法上加以点评。1、歌咏明月联一年四季中,唯有秋高气爽,最适合人们赏月;一年 12 个望月中,也只有中秋节的月亮给人的感觉是最大、最圆和最亮。所以,歌咏一轮明月成了中秋对联的最大主题
2、和永久性主题。如“天上一轮满,人间万里明” ,此 联虽不现 “月” 字,但“一轮满 ”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又如“一天秋似水,满地月如霜”, “冰壶含雪魄, 银汉漾金辉”、 “三五良宵开玉宇,大千世界涌冰轮”等,既直 说月光皎洁 月辉如水,又隐隐道出中秋月的丝丝凉意。再如 “月满一轮辉宇宙,花香千里到 门庭”, “占得清秋一半好,算来明月十分圆” ,“日射晚霞新世界,月 临天宇玉乾坤”、 “辉映终宵,明月妆成银世界,香波满斗,瑞烟笼罩碧琉璃”等,把月光的明亮、月球的滚圆,刻画得惟妙惟肖。中秋节绝大多数都在望日,而望日的月亮从日暮到日出是一整夜,所以有对联这样颂月:“霓裳舞起终宵朗,玉女歌扬彻夜辉
3、。 ”还有一联 ,“一曲霓裳传玉笛,四 围云锦拥金徽”,描写月出时的气象,那是笛声引路,云锦簇拥,众星捧月,何等气派何等辉煌啊!2、喜庆团圆联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每逢佳节倍思亲,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月圆人更圆,大家期盼团圆喜庆团圆,用对联来歌之颂之。如“白云随鹤舞,明月逐人归”,天上的云彩也像 鸟儿一样飞舞,在外的游子看到圆圆的月亮就想回家团圆。又如“中天皓月明世界,遍地笙歌乐团圆” ,中秋月下,中华儿女歌舞升平,欢度佳节,共庆团圆。再如“共赏圆月,不忘骨肉父老,喜迎中秋,怀念台湾同胞”, “佳节倍思 亲,盼望和谈成一统,明月争送辉,实现合作共升平”等,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期盼的是海峡两岸为一统的中
4、华民族大团圆。3、赞佳节颂盛世联中秋佳节,人们用对联来讴歌太平盛世,赞美幸福家园,祝福美好的明天。如“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光辉增” ,将人间喜事同中秋明月联系在一起,人有喜庆则月光明亮,月光明亮则人必有喜,二者达到了双赢。又如“国强 家富人寿,花好月圆 年丰” ,这几件喜事都是值得庆贺的。再如“ 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 箫管 乐中秋” ,既遇中秋又逢明月,当然应该载歌载舞。4、感怀人世联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们对中秋节的感怀不尽一致,对明月的认识也各不相同。这些不同的思想感情通过对联宣泄出来,算是聊以自慰。如“尘 中人自老,天 际月常明” ,说明了人生短 暂而天地久长的自然规律。又如“ 露
5、从今夜白,月是故 乡明”,既有悲秋之感,又有思乡之念。再如“ 中秋 赏月,天月 圆地月缺,游子思 乡,他乡苦本乡甜” ,“往事难回首,回首断肠回,明朝奔圆月,圆月中秋圆”,“ 满地月如霜,秋似水,天涯人思乡,半樽酒入肠,愁漫天,珍珠泪无语”等, “地月缺”指流浪在外者不能团聚,也就是月圆人难圆,怀念家乡之苦可想而知。还如“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将世上万物都人格化,都赋予了喜怒哀乐之情。5、写景状物联中秋节的写景状物联,一是多用白描手法,不加任何渲染;二是多以月亮为大背景,景物都在月亮的映衬中。如“鱼戏平湖穿远岫,雁鸣秋月写长天” ,这里有游 鱼有飞雁有远 山有湖水有月亮有天空,是一
6、幅绝妙的秋色图。又如“ 叶脱疏桐秋正半,花开丛桂树齐香” ,一句“秋正半” 告知 读 者这是中秋 节,一语“ 叶脱疏桐 ”给人一叶知秋之感,同时在桐树落叶与桂树开花的对比中让人感受多元的秋景。再如“叫月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 “笙歌曲中千家月, 红藕香里万颗珠”, “桂子自金蟾而细落,涛声逐白马以齐来”, “轮影 渐移花树下,镜光如挂玉楼头”等等,这些花鸟草虫配以一轮明月,虽然形态各异却又各具声色,皆为中秋美景。6、游戏文字联文字游戏对联是纯艺术性的,谈不上什么深刻的思想内容,但能给人以娱乐。如“天上月 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上联写中秋,一
7、连用了 6 个“ 月”字 2 个“圆”字 2 个”半 “字,下联 写除夕,又连用了 6 个“年”字 2 个“ 尾”字 2 个“头”字,并且天、人相对,今、明相接,头、尾相续、年、月相关,圆、半(即缺)相映,对仗极其工稳,对语言的使用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不由人拍案叫绝。又如重庆巫峡的一副对联“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运用叠字手法一叠再叠三叠,犹如歌曲中的重唱,不嫌累赘,只觉厚重,从而刻画出中秋明月和巫山秀色,堪称高手妙笔。7、故事联关于中秋节的对联故事,史上流传非常之多,并且都很有趣。某年中秋夜,宋朝文学家苏东坡与妹妹苏小妹等人在好友佛印和尚吟诗答对。佛印出一上联“ 山石岩前古木枯,此木 为柴” ,是一拆字联。有两个人对的下联是“长巾 帐中女子好,少女更妙” ,“白水泉边少女好,乃子有孕” 。佛印认为对句都以女子 为题,立意不高。而苏小妹的对句是“ 一大天空日月明,良月更朗”,佛印认为此下 联对得好,因为它切合眼前中秋节的景物。相传有一年中秋节,明末清初的大文豪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庙长老出对子“半夜二更半 ” 难他。金圣叹一时答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金圣叹因哭庙案被判斩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金山寺长老出的上联,立时对出了下联“ 中秋八月中” 。历史上称此为“生题死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