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上海中考各区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doc

上传人:tangtianxu1 文档编号:2975631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上海中考各区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8年上海中考各区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8年上海中考各区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8年上海中考各区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8年上海中考各区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第 1 页 共 20 页2018 年上海各区中考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黄浦区】阅读下文,完成第 1113 题(12 分)蓉 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 日广。每履之,足苦踬 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 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注释】刘蓉:清朝桐城派古文家,代表作有养晦堂文集等。浸淫:逐渐蔓延、扩展。踬:被东西绊倒。 先君子:对已故父亲的称呼。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 分)(1)思

2、有弗得( ) (2)命童子取土平之( )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4 分)A没时间整理自己的屋子,怎会有空闲治理国家呢?B这件屋子还没整理好,是因为不知如何治理国家?C连屋子都不能整理好,怎么让天下像家国一样呢?D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整治,你凭借什么治理国家呢?13本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君子求学,贵在( ) (4 分)A思学并重的正确方法。 B勤奋刻苦的端正态度。C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D学习过程的完整参与。【答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第 2 页 共 20 页11 (4 分,各 2 分) (1)得到,获得 (2)填平12 (4 分)D (选 C 得 2 分)13 (4 分)C【嘉定

3、区】阅读下文,完成 11-13 题。 (12 分)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 于齐营丘。东就国,道宿行迟。逆旅之人曰:“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 ”太公闻之,夜衣而行,黎明至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节选自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第二【注释】师尚父:即吕尚,又称姜尚。周武王尊吕尚为师尚父。营丘:齐邑名,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北。逆旅之人:指旅店主人。殆:副词,大概,恐怕。莱侯:莱是古国名,在现山东省境内;莱侯即莱国的诸侯。11

4、.解 释 文 中 加 点 词 。 ( 4 分 )(1)莱侯来伐( ) (2)会纣之乱而周初定( )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4 分)A姜太公听了以后,夜里拿着衣服上路,天亮时到了封国营丘。B姜太公听了这话,穿上夜行衣就赶路,天亮时到了封国营丘。C姜太公听了以后,穿上夜行衣就赶路,天亮时到了封国营丘。D姜太公听了这话,穿上衣服连夜赶路,天亮时到了封国营丘。13.从选文第一段可见,吕尚具有 的品质;从选文第二段可见,吕尚又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第 3 页 共 20 页有 的能力。(4 分) 【答案】11. (4 分) 攻打 恰巧 (各 2 分)12.(4 分)D13.(4 分)虚

5、心听取他人建议 杰出的治国 (各 2 分)【奉贤区】阅读下文,完成第 1113 题(12 分)侯叔献治汴堤熙宁中,濉阳界中发汴堤淤田 ,汴水暴至,堤防颇坏陷将毁,人力不可制。都水丞侯叔献 时莅其役,相视其上数十里有一古城,急发汴堤,注水入古城中,下流遂涸,急使人治堤陷。次日,古城中水盈,汴流复行,而堤陷已完矣。徐塞古城所决,内外之水平而不流,瞬息可塞。 (选自梦溪笔谈 )【注释】发汴堤淤田:开筑汴堤排水,让低洼地成为可开垦的田地。侯叔献:字景仁,宜黄(今属江西)人。官至判都水监,卒于任。1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 分)(1)古城中水盈( ) (2)徐塞古城所决(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

6、的句子。(3 分)堤防颇坏陷将毁,人力不可制。13.(1)侯叔献治汴堤的方法是“ ” “ ”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第 4 页 共 20 页”。 (3 分)(2)从文中看,侯叔献是一个 、 的人。 (2 分)【答案】11.(1)满,充满(2 分) (2)慢慢地、缓缓地(2 分)12.堤防多处有破坏塌陷将要毁掉,人的力量不能控制 。 (3 分 )13 (1) “相视其上数十里有一古城,急发汴堤,注水入古城中” (1 分) 、 “急使人治堤陷”(1 分) 、 “ 徐塞古城之所决” (1 分) (2)恪尽职守(爱护百姓) 、机智聪明。 (1 分一空)【闵行区】阅读下文,完成第 1113 题(12 分

7、)初,永德寓睢阳,有书生邻居卧疾,永德疗之获愈。生一日求汞五两,既得,即置鼎中煮之,成中金。自是日与永德游。一日,告适淮上:“后当相遇于彼。”永德送行数舍,恳求药法,生曰:“君当大贵,吾不吝此,虑损君福。”言讫而去。及永德屯下蔡,牙帐前后队,部曲八百人,皆金银刀槊。永德善骑射,握十矢,疾驰互发,发必中。淮民环观,有僧睥睨,永德遽召之,乃睢阳书生也。复求汞法,僧曰:“始语君贵,今不谬矣。终能谨节,当保五十年富贵,安用此为?然能降志礼贤,当别有授公药法者。”永德由此益罄家资,延致方士。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1)遽召之 (2)益罄家资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当保五

8、十年富贵,安用此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第 5 页 共 20 页13.书生两次不给永德药法的原因是“ ”、“ ”。(用原文回答)(4 分)【答案】11.(1)立即 (2 分) (2)更加(2 分)12. 应当能保证你五十年的富贵,怎么用得着这样做呢?(“当” 、 “为”各 1 分,反问语气 1 分,句子通顺 1 分)13. 虑损君福(2 分) (多抄扣一分,少抄不给分)终能谨节(2 分) (多抄扣一分,少抄不给分)【松江区】阅读下文,完成第 1113 题(12 分)尉 有夜半击令 之门者,求见甚急。令曰:“半夜有何事,请俟旦。 ”尉曰:“不可。”令披衣遽起取火,延尉入坐。尉曰:“某见春夏之交,

9、农事方兴,百姓皆下田,又使养蚕,恐民力不给。 ”令曰:“然则君有何策?”曰:“某见冬间,农隙无事,不若移令此时养蚕,实为两便。 ”令笑曰:“君策甚善,古人不及。但冬月何处得桑?”尉瞠目久之。【注释】尉:县尉 令:县令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 分) 农事方兴( ) 古人不及( )12尉 半 夜 急 见 县 令 为 的 是 向 他 提 的 建 议 , 而 他 没 想 到 的 是 。 (4 分)13尉从“求见甚急”到“ ”的表现,让我们在发笑之余,懂得了 的道理。(4 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第 6 页 共 20 页【答案】11 (2+2 分) 兴起 (开始、发动) 赶得上(赶上、达到) 12

10、(2+2 分) 冬间养蚕 冬月无桑 13.(2+2 分) 瞠目久之 考虑问题要周全或考虑问题从实际出发 【杨浦区】阅读下文,完成 1114 题(12 分) 煮饭成粥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箅 ,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 ?” 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 ”太丘曰:“尔颇有所识 不?” 对曰:“仿佛志之。 ” 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 ,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注释】箅(b):蒸饭的器具,使米不至于落入水中。著箅,放箅子。馏:蒸饭。识:记住。更相易夺:相互修正失误遗漏。11.解释加

11、点字(4 分)(1)宾客诣陈太丘宿 诣( ) (2)俱委而窃听 俱(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13.用自己的话概括元方兄弟俩煮饭成粥的原因。 (2 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第 7 页 共 20 页14. 从全文看,元方兄弟具有 的品质;其父陈太丘是 的人。(4 分)【答案】11、 (1)到(2 分) (2)全,都(2 分) 12、能够这样,只要喝粥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做成饭呢?(2 分)13、兄弟俩烧火做饭时,因都停下来偷听父亲和友人谈论问题,忘了放箅子,米都落进锅里,因而煮饭成粥。 (2 分)14、聪慧好学(2 分) 教子有方(2 分)【虹口区】阅读下文

12、,完成第 11-14 题(12 分)河间有游僧河间 有游僧 ,卖药于市。先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贮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近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举国信之。后有人于所寓寺内,见其闭户研 铁屑,乃悟其盘中之丸,必半有铁屑,半无铁屑;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验之信然,其术乃败。(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注释】河间:地名。 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 研:研磨。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 分)佛作引手取物状( ) 其佛手必磁石为之( )12.对划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第 8 页 共 20 页先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贮

13、药丸A.先用一尊铜佛放桌子上,旁边盘子里盛着药丸。B.先把一尊铜佛放桌子上,旁边盘子里盛着药丸。C.先把一尊铜佛放桌子上,旁边盘子里藏着药丸。D.先在桌子上放一尊铜佛,旁边盘子里藏着药丸。13.“举国信之”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14.这则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2 分)【答案】11.拉(牵、伸) 制作(做) (各 2 分)12.B(3 分)13.先向佛祈祷得到佛的帮助(从敬畏心里上捕获民众) ,然后病能否医治取决于药丸是否跳入佛手中(从神奇现象上欺骗民众) (答对一点得 2 分,两点答对得 3 分)14.学会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骗术终究会被揭穿不能长久。遇到问题要善于探究(思

14、考、分析) (2 分)【普陀区】试焚宫室越王问于大夫文种曰:“吾欲伐吴,可乎?”对曰:“可矣,吾赏厚而信,罚严而必 。君欲知之,何不试焚宫室?”于是遂焚宫室,人莫救之。乃下令曰:“人之救火死者,比死敌 之赏;救火而不死者,比胜敌之赏;不救火者,比降北 之罪。 ”人之涂其体,被濡衣 而赴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此知必胜之势也。 【注】必:果断,决断。 比死敌:比,等同;死敌,死于敌,为抗敌而死。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第 9 页 共 20 页降北:此指投降败敌。 被濡衣:被,同“披” ;濡衣,湿衣。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 分)(1)吾欲伐吴( ) (2)吾赏厚而信( ) 12. 翻译画线句:(

15、2 分) 救火而不死者,比胜敌之赏。12. 越王欲伐吴,试焚宫室。下令前民众“ (1) ”;下令后民众(2) (用自己的话概括)。由此,越王明白胜利的必要条件是 (3) 。(6 分)【答案】11攻打 有信用(诚信)12 (参与了)救火但没有死的人,等同于战胜敌人受的奖赏13(人)莫救之 赴汤蹈火(全力以赴) 取信于民【崇明区】阅读下文,完成 1114 题(12 分)傅显迂缓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蹇老儒。一日,雅步 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 ,倦而假寐 。小儿嬉戏井

16、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 ”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注释】 雅步:从容安闲地行走。 针黹(zh):针线活。 假寐:不脱衣服小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第 10 页 共 20 页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4 分)(1)比相见 比: (2)故走觅兄 故: 12对画线句子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 ) (3 分)A本性迟疑,看起来就像迂腐的老书生。 B本性迟钝,看起来就像迂腐的老书生。C本性迟钝,看起来就像傲慢的老书生。 D本性迟疑,看起来就像傲慢的老书生。13文中傅显迂缓具体表现在 、 两处。 (2分)14开头写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的目的是

17、( ) (3 分)A突出了傅显博学、知识丰富的特点。B这也是形成他做事拘泥的重要原因。C讽刺了只会读书却不懂得变通的人。D意在说明读书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答案】11. (1)等到 (2) 因此,所以(每格 2 分,共 4 分)12. A(3 分)13. “雅步”或“喘息良久” (1 分) 、 “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 (1 分)14. C(3 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第 11 页 共 20 页【宝山区】阅读下文,完成 1114 题(12 分)秦穆公任用百里奚 百里奚之未遇时也,亡虢而虏晋,饭牛于秦,传 鬻于五羊之皮。公孙枝得而说之,献诸缪公 ,三日,请属事焉。缪公曰:“买之五羊之皮而属事焉

18、,无乃为天下笑乎?”公孙枝对曰:“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让贤而下之,臣之忠也。君为明君,臣为忠臣。彼信贤,境内将服,敌国且畏,夫谁暇笑哉?”缪公遂用之。注释:百里奚:虢国大臣,后到秦国任大夫,是秦穆公建立霸业的功臣。传:传说。缪公:即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1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4 分)(1)无乃为天下笑乎( ) (2)君为明君(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划线句,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 逃到虢国又被晋国俘虏,后来在秦国讨饭。B. 逃到虢国又被晋国俘虏,后来在秦国喂牛。C. 逃到虢国又被晋国俘获,在秦国放牛讨饭。D. 逃到虢国又被晋国俘获,在秦国给牛喂食。13.“ 信贤而任

19、之” 、 “让贤而下之”的主语分别是_、_。 (2 分)14.公孙枝说“夫谁暇笑哉”的目的是( ) (4 分)A. 提醒缪公任用百里奚会被人耻笑。 B. 暗示缪公百里奚是一个能干的人。C. 希望缪公打消疑虑能信赖百里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第 12 页 共 20 页D. 告诉缪公百里奚是个能吃苦的人。【答案】11.(4 分)(1)被 (2)英明12.(2 分)D13.(2 分)秦穆公 公孙枝14.(4 分)C【青浦区】阅读下文,完成第 1113 题(12 分)朱文公 有足疾,曾有道人为施针熨之术,旋觉轻安。公大喜,厚谢之,且赠以诗云:“几载相扶藉瘦筇 ,一针还觉有奇功。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以前勃

20、窣 翁。 ”道人得诗径去。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亟令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公叹息曰:“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 ” (选自罗大经鹤林玉露 )【注释】朱文公:朱熹。筇 qing:一种竹子,可做拐杖。 勃窣 s:跛行。1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 分)(1)道人得诗径去 ( ) (2) 足疾大作( )12.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4 分)A. “公大喜”的原因是“旋觉轻安”B. “得诗径去”写出道人妙手回春医术高明C. 赠诗中交代了朱文公患足疾之久之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第 13 页 共 20 页D. “甚于未针时”比较出道人针灸的实际效果13.结尾“公

21、叹息”的含义是 ;从中可以看出朱文公是_的人。 (4 分)【答案】11. (4 分) (1)离开 (2)发作12.(4 分)B13. (4 分,各 2 分)对道人拿着他的赠诗再去贻误其他病人的忧虑。 宽宏大度(仁厚)/有责任心(为他人着想)【金山区】阅读下文,完成第 1114 题(12 分)乔山人善琴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 闻之,咨嗟惋叹。既阕 ,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 ”款扉扣 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 此,酷类其声耳。 ” 山人默然而返。 【注释】媪(o)

22、:老妇人。 阕:止息,终了。 扣:问,询问。 鼓:弹琴。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 分)(1)以弹絮为业 ( ) (2)酷类其声耳(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第 14 页 共 20 页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 他弹琴的指法很精湛,曾经得到过杰出琴师的教授。B. 他弹琴的指法很精湛,曾经得到过不同琴师的教授。C. 他弹琴的指法很精湛,曾经能够向不同的人教授琴技。D. 他弹琴的指法很精湛,曾经能够向其他的人教授琴技。13文中从侧面表现乔山人“善弹琴”的语句是“ ”。 ( 2分)14乔山人听了邻媪的回答后,心里会想些什么?(3 分)【答案】11 (4 分) (1)职业

23、 (2 分) (2)像,类似(2 分)12A(3 分)13凄禽寒鹘,相和悲鸣(2 分,只抄写其中一句得 1 分,若把“一再鼓之”也抄进去扣1 分)14哎,原本还以为遇上了一个懂我音乐的知音,没想到这位老妇人是一个根本不懂得欣赏的人,真是知音难觅啊!(3 分,能表达出知音难觅的慨叹即可。 )【静安区】阅读下文,完成 1114 题 (13 分)唐俭与太宗弈,占先。上怒,出为潭州。余怒未息,召尉迟敬德曰:“俭轻我,我欲杀之,卿为我查证其过。 ”敬德拱手唯唯。明日廷奏,敬德顿首曰:“臣实不闻。 ”上追问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第 15 页 共 20 页者三,敬德坚持者三。上怒,碎玉盏于地,拂袖入。良久索食,

24、引三品以上皆入宴,上曰:“敬德今日益者有三,朕有怒过之美,俭有再生之幸,敬德有忠直之誉。 ”遂赏敬德。群臣皆称万岁。【注释】尉迟敬德,指尉迟恭,字敬德,唐代官员,曾助太宗即位。11.下列与选文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是(共 4 分)余怒未息( )A.尝贻余核舟一 B.邹忌修八尺有余 C.其级七千有余 D.以残年余力良久索食( )A.谨食之,时而献焉 B.皆出酒食 C.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1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我有怒叱过失之臣的美德。 B.我有自责过失的美德。C.我有让怒气消失之美德。 D.我有消除怒气的美德。13.请引用原文回答(共 4

25、分)敬德接受唐太宗交代的任务先是“ ” ,查证后则是“ ” 。敬德抗君之命,太宗的态度先是“ ”,后是“ ” 。14.唐太宗是明君,本文能表现他优秀品质的一项是( ) (2 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第 16 页 共 20 页A.从善如流 B.察纳雅言 C.是非立辨 D.自我反省 【答案】11.(1)D(2 分)(2)B(2 分)12. D(3 分)B(2 分)C(1 分)13. 拱手唯唯、坚持者三;怒、赏。 (4 分)14.D(2 分) ,A、B(1 分)【浦东新区】明帝在西堂会诸公饮酒,未大醉,帝问:“今名臣共集,何如尧舜时?”周伯仁为仆射 ,因厉声曰:“今虽同人主,复那得等于圣治!”帝大怒,

26、还内,作手诏满一黄纸,遂付廷尉 令收,因欲杀之。后数日,诏出周,群臣往省之,周曰:“近知当不死,罪不足至此。 ”【注】仆射:魏晋南北朝至宋尚书省的长官。廷尉:古代官职名,主管司法。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1)明帝在西堂会诸公饮酒 会( )(2)周伯仁为仆射 为( )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4 分)A. 几天后, (明帝)下诏释放周伯仁,群臣都去探望他。B. 几天后, (明帝)把诏书交给周伯仁,群臣都去探望他。C. 后面几天, (明帝)把诏书给周伯仁,群臣都去察看它。D. 后面几天, (明帝)下诏书出示一周,群臣都去察看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第 17 页 共

27、20 页13“帝大怒”的原因是_(用自己的话回答) (4分)【答案】11.(1)聚集(2 分) (2)担任(2 分)12. A(4 分)13.周伯仁厉声回言让明帝大失颜面(2 分);周伯仁直言明帝之治同尧舜之治相差甚远(2 分)。【徐汇区】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 1113 题(12 分)宋孝宗时,张子韶在讲筵。上尝问曰:“何以见教?”张曰:“ 臣安敢当见教之语?抑不知陛下临朝对群臣时,如何存心?”上曰:“以至诚。 ”又曰:“入而对宦官、嫔御如何?”曰:“亦至诚。 ”又曰:“无所接对静处时,如何?”上迟疑未应。子韶曰:“只这迟疑,已自不可。 ”上极喜,握其手曰:“卿问得极好。 ”选自【明】朱国祯涌

28、幢小品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 分)(1) 臣安敢当见教之语 ( ) 上极喜 ( ) 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 分)A皇上尝试问道:“(你)为什么来教导我?”B皇上尝试问道:“(你)用什么来教导我?”C皇上曾经问道:“(你)为什么来教导我?”D. 皇上曾经问道:“(你)用什么来教导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第 18 页 共 20 页13.对宋孝宗称赞张子韶“问得极好”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A. 张子韶不懂就问的精神令人感动。B. 张子韶的提问切中“至诚”的精髓。C. 张子韶的提问大胆尖锐,咄咄逼人。D. 张子韶的提问循循善诱,促人深省。 【答案】1

29、1.(4 分) (1)担当(承受) , (2)非常(很,特别)12.(4 分)D13.(4 分)BD【长宁区】阅读下文,完成第 1114 题(12 分)论“失”钱大昕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 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 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 古人之失;与今人居 ,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见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弈之优劣

30、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第 19 页 共 20 页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矣!(选自潜研堂文集 )【注】嗤(ch):讥笑 赧(nn):羞愧脸红 訾(z):诋毁 居:相处1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含义(4 分)辄欲易置之( ) 局将半予思益苦( )12对划线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我找自己的过失都来不及,又为何找空闲去议论别人的过失呢?B我找自己的过失尚且都来不及,又何必去议论别人的过失呢?C我找自己的过失尚且都来不及,又哪有空闲去议论别人的过失呢?D我找自己的过失都来不及,又何必去议论别人的过失呢?13 “予对局”之后的表现是 。 (用自己的话回答)(2 分)14对短文主旨,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人贵有自知之明。B要经常反思,善始善终。C多求己过,少论人非。D不要妄自尊大、主观臆断、轻视别人。【答案】11. 更换 更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第 20 页 共 20 页12. C13. 我非常羞愧脸红,说不出一句话来14.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中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