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7 页方法:1、记住考纲要求掌握的知识;2、横向掌握同一时间段内发生的历史大事;3、随时携带、滚动阅记;4、在大脑思维中主动尝试某一个国家或某一个重大事件的历史发展过程、相互影响等,训练自己的知识迁移能力、运用能力、思维能力,达到“开窍”的效果!(思维拓展) 。 注:记背时,用笔把每个要点中“核心词”标识出来。第四分册第 2 课 早民族国家的形成一、简述欧洲等级君主制演变为君主专制的原因?君主专制的特点和典型的国家?我们如何看待当时的君主专制政体?十五世纪末,民族国家的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促使王权进一步加强。新兴的资产阶级、部分农民和市民,都寄希望于强化王权,反对地方
2、封建主,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由此,出现了君主专制的局面。特点:“君权神授”英国;“朕即国家”法国。积极作用:君主专制采取了重商主义政策,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王权的强化,有利于政治的统一和国家的稳固。消极作用: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国王为所欲为,损害了资产阶级和市民等的利益,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第 3 课 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一、新航路什么时候开通的?它的含义是?(注意:与“西学东渐” 、 “东学西传”的关系)二、简述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含社会环境、开辟的动因、条件)?三、扼要表述新航路开辟的情况?(P11 新航路航海图)四、简评新航路开辟?一、15、16 世纪
3、之交。西欧航海探险开辟了欧洲通往印度河美洲的海上航路(中国通往印度河东非的航路早已开通) 。二、15 世纪的欧洲,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发展,黄金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主要货币(黄金是财富的象征) 。马可波罗行纪 对东方财富的描述,导致西方出现了“寻金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阻断了传统的东西贸易之路,商品价格飞涨,欧洲迫切需要东方的香料、丝绸等商品。动因与目的:为了实现“黄金梦和获得东方商品,西欧葡萄牙、西班牙的探险者,在王室、贵族等支持下,借助已经发展了造船和航海技术、地理知识,开辟了新的航路。三、 (表述的要素:时间、谁、什么事、结果或影响)15 世纪后半期开始,葡萄牙政府支持迪亚士航行到达非
4、洲最南端(好望角) ;不久,达伽马沿着此条航线继续向东航行,到达了印度,他们开通了欧亚航路。15 世纪末,西班牙政府哥伦布向西航行到达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麦哲伦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四、 (积极影响)新航路开辟的成功,丰富了地理知识,开阔了人们的世界视野(拓展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使得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文化日益密切,东西方之间出现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新阶段(西学东渐) ;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世界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月港、澳门、马尼拉) 。西班牙、葡萄牙借助新航路开辟,率先成为欧洲第一批崛起的大国。为西方带来了市场和原始资本,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第 2 页
5、 共 7 页(消极影响)当然,新航路开辟,第一批殖民者葡萄牙、西班牙等开始了殖民扩张和掠夺;第二批英、荷、法等加剧殖民扩张;给亚、非、美洲的人民带来空前的浩劫(如印第安文明和黑非洲文明的消失) 。 (即早期殖民扩张的结果)第 4 课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首先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代表人物?二、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及其性质?一、14 世纪开始与 16 世纪开始。意大利;德国。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弗利;马丁路德、瑞士的加尔文、英国国教(安立甘的清教徒) 。二、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倡导人文主义,反对封建和教会;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6、思想解放运动。倡导”信仰得救“ ,反对天主教会;是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社会改革运动。都动摇封建统治的基础,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第 5 课 英国革命一、英国革命开始的标志是?英国革命发生的原因?二、光荣革命的情况?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理论和法律依据什么?体现什么原则?1640 年,英国“长期议会” 的召开。原因:根本原因是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体表现在政治上鼓吹“君权神授” ,国王就是法律,迫害清教徒;经济上控制商品的专卖权,导致市场紊乱。另一方面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趋同,不断壮大,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阶级。光荣革命:1688 年,威廉
7、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十七世纪英国的洛克等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1689 年,颁布的权利法案和随后颁布的王位继承法 ,成为法律依据。确立“议会至上”和君主权力受法律限制的原则。第 6 课 启蒙运动一、启蒙运动发生的大致时间?代表人物?二、比较法国启蒙思想家思想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三、启蒙运动的性质与作用。17 到 18 世纪的英国和法国。英国的霍布斯、洛克;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二、共同点:运用自然法和社会契约理论,提出天赋人权、自然权利学说,否定君主专制;宣扬法律支配下的自由、平等思想。但在构建理想社会制度方面有所不同:伏尔泰
8、主张英国式的“开明君主制” ;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制约平衡的政治体制;卢梭主张全体公民(全民)参与立法的直接民主制共和国。三、是第二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有利于传播进步思想,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从理论上推动了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同时,为建立资本主义第 3 页 共 7 页的政治体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第 7 课 美国独立战争一、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二、 独立宣言发表的时间、起草者、发表的作用?三、美国联邦制度确立的时间?确立联邦制度的理论和法律依据?联邦制度有什么特点?它的确立有什么重要意义?(如何看待联邦制度) 。一、1775 年,列克星敦枪声宣告美国独立
9、战争开始。二、1776 年 7 月 4 日,杰斐逊等起草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独立宣言是美国独立战争的一面旗帜(纲领) ;体现了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所以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三、1789 年。 理论:法国启蒙思想中的三权分立(孟德斯鸠) 、主权在民(卢梭)的思想;法律:1987 年合众国宪法 。特点: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国家体制,但都必须遵循联邦宪法与法律;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民选产生议会议员、总统等,实行任期制(法官除外) 。 意义:联邦制度解决了中央与地方、联邦政府各种权力分配问题,确立了美国式的政治体制;带来了美国政局长期的稳定;促进了美国资本主
10、义经济迅速发展。第 8 课 法国大革命一、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成为导火线的理由?二、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持续的时间?第一阶段取得的革命成果? 三、拿破仑称帝时间?简评法国民法典 (拿破仑法典 )?一、1789 年三级会议的召开。理由:第三等级代表行动起来了;把三级会议变成了国民会议和制宪会议。二、1789 年 7 月 14 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1789 年1815 年。 成果:君主立宪派颁布人权宣言 ,废除封建贵族特权,确立了人权和公民的权利。制定了 1791 年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三、1804 年。评价: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法典。一是否认封建等级制度和特权,体现了反
11、封建精神;二是推行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保护资产阶级私有制;三是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体现了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的精神。所以, 拿破仑法典有利于动摇封建制度的基础,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巩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秩序;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平等思想的推广。它成为资本主义的立法典范,影响深远。第 9 课 英国工业革命一、概述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工厂制的大机器生产开始的标志?三、18 世纪 80 年代工业革命的成果及意义? 19 世纪初的成果及意义?四、英国“世界工厂”的概念?诞生的时间和前提是?五、简评工业革命对英国带来的利与弊。 (工业革命的影响或作用)一
12、、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是多种因素合力推动的结果。第一,十七世纪确立起来的君主立第 4 页 共 7 页宪制,为工业革命到来提供了政治前提;如实施垄断法等。第二,英国控制欧洲、美洲、亚洲的广大市场,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刺激了工业革命的发生。第三,英国发生的“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自由的劳动力。第四,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等为工业革命积聚了原始资本。第五,发达的工场手工业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条件和社会分工。二、1771 年,阿克莱特建立第一个水力纺纱厂,标志现代工厂的诞生。三、瓦特研制了“万能蒸汽机”,最重大的技术发明,有力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步伐。十九世纪初:煤炭大量生产和钢铁炼造工业的改进,为机器
13、制造业奠定了基础。火车的发明和兴建铁路,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四、占世界人口 2%的英国,生产了占世界总量 50%的工业品。十九世纪中期( 1860 年) ;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走上了工业化道路。五、从文明形态看:使英国农业文明跨入了近代工业文明(或从农业资本主义跨入了工业资本主义) 。从生产方式看:工厂制的大机器生产方式代替了手工工场的生产方式,标志着生产力发生了重大变革。从经济地位来看: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为称霸世界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断缩小,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扩大。从阶级结构(社会关系)看:产生了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从生活方
14、式看,开启了英国城市化道路,交通、教育、娱乐等得到发展。但是,工业革命也给英国带来了弊端,如产生了城市贫困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公共卫生问题;犯罪率上升等新的社会问题。第 10 课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有哪些?都是什么的产物?二、现代工厂制度开始的标志?该制度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如何评价这个制度?一、主要有现代工厂制度;现代意义的股份制;自由贸易政策;金融制度(现代货币信用制度)等。它们都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二、18 世纪 70 年代,阿克莱特创建的第一家水力纺纱厂。这种制度表现为:一是机器大工业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劳动者集中在一定规模的工厂里劳动代替了分散在家里劳动;有严格的
15、规章制度和分工的科学管理方法代替了没有管理的劳动形式。 现代工厂制度,采取科学机械化生产和科学管理方式,使得生产者和机器设备很好的结合起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促进了英国经济高速发展,也为工业管理学奠定了基础。第 11 课 工业时代初期的社会矛盾一、 “血汗工厂”的含义?简述资本家残酷剥削工人的手段及其造成的严重后果?二、英国率先实行现代社会立法的目的是什么?这次社会立法,首先制定了什么法?后来逐步涉及到那些领域的立法?我们该怎样看待现代社会立法?一、含义:工业时代初期,工业资本家利用现代工厂制度和法治不健全,残酷剥削工人以获取利润最大化。手段:一是使用监工迫使工人从事高强度的机械化劳作
16、;二是延长劳动时间;三是降低工人工资;四是大量使用女工和童工;五是减少投资造成的工作环境恶劣;六是制定十分苛刻的劳动纪律,惩罚和剥削工人。结果:造成工伤事故频发;社会贫富悬殊扩大,第 5 页 共 7 页工人生活日趋贫困;文化生活缺失,身心受到严重损害,民族素质不断下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二、目的:英国政府为维护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缓和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首先制定了工厂法,然后在劳动、报酬、教育、卫生、社会救济等方面制定了法律和法规。现代社会立法开创了通过立法的途径解决社会问题,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科学的、进步的;社会立法一定程度保障了社会底层民众的一些基本权利,改善了工人
17、的生活条件,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体现了资产阶级利益,社会立法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阶级矛盾和冲突依然存在。第 12 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一、空想社会主义的三位代表人物?科学社会主义是谁创立的?它诞生的标志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 马克思、恩格斯。 1848 年在伦敦发表了共产党宣言) 。第 14 课 美国的扩张和强盛一、简述美国发生南北战争的根本原因与主要原因?发生的时间?二、林肯政府扭转战局的措施以及转折性战役?南北战争是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一、北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与南部种植园奴隶制的矛盾。主要矛
18、盾有:在市场、关税、西部土地处理、奴隶制度存废等产生严重的分歧。 1861 年1865 年。 二、内战的第二年,林肯总统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调动了民众的积极性。内战第三年,赢得葛底斯堡战役的胜利。 第一,维护了美国的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和国家的统一。第二,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第三,在法律上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由此,进一步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第 15 课 德国的统一和崛起一、德意志统一战争的根因?统一的时间?统一的领导人?三、德国完成统一的方式?对此,有何评价?一、德意志的分裂状态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开始于 1864 年,完成于 1871 年,建立德意志第二帝国。 普
19、鲁士首相俾斯麦。三、俾斯麦实行“铁血” 政策;采取了自上而下的三次王朝战争统一了德意志。如对丹麦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德国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尤其为德国的迅速崛起创制了条件。但是,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保留了君主政体等大量封建残余,同时,德国军国主义不断得到强化,给德国乃至欧洲带来严重的恶果。第 16 课 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一、彼得一世改革的时间?如何看待这次改革(影响)?二、俄国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发生的原因和时间?三、俄国是如何废除农奴制的?你如何看待这场改革?第 6 页 共 7 页一、1689 年 影响:一方面促进了俄国社会、经济和文化
20、的发展,向前迈进了一步;同时,加强了军事力量,促进了俄国对外的扩张,为俄帝国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这场改革却强化了君主专制和封建农奴制,成为俄国日后发展的障碍。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俄国社会的发展,尤其没有自由劳动力,严重妨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直接原因是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迫使俄国统治者警醒,主动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1861 年(还有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三、首先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宣告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其次,农奴交纳赎金后,可以得到一块土地。这样实现农奴在法律上和经济上的独立。这场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劳动力和市场
21、条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改革加快了俄国工业化进程。可见,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由于自上而下的改革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使得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加剧了俄国对外的侵略扩张,内部矛盾也日趋激化。第 17 课 日本明治维新一、日本的“明治维新”为什么取得成功?它有哪些维新内容?二、你如何看待日本的明治维新?一、经济基础:日本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了一定的发展,资产阶级、商人和封建官员从事商品生产和买卖。政治前提:西南各藩的武士,掀起武装“倒幕运动”,使得天皇获得改革的实权。文化环境:日本有兰学和魏源海国图志等影响,顽固势力弱小,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内容从政治统一;地税改革;
22、四民平等;发展工商;教育科技;移风易俗、脱亚入欧;征兵制度、加强军事。三、日本通过维新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社会经济和国力显著增强;日本通过“修约运动” ,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成为亚洲强国。 所以,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这场改革很不彻底,保留很多封建残余;同时,武士道精神盛行。这为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奠定了社会基础,成为日后侵略他国的后患。第 18 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发明带来的新兴工业部门和新时代?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四、为什么 19 世纪末,世界出现了不夜城和夜总会,出现了摩天大楼,
23、出现了“没有马的马车”?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 19 世纪 70 年代,标志是电机的发明和运用。电机的发明和运用,产生了电力工业;各种输变电器、家用电器等发明,产生了电器工业;电话、电报等发明运用,产生了电讯业。这些标志着电力时代的到来。 (法拉第、爱迪生、贝尔等)钢铁冶炼技术取得重大进展,钢的产量和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钢铁工业成为最重要的工业部门,标志进入钢铁时代。内燃机的发明,产生新型的动力机,为汽车的发明创造条件,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石油化工技术的进步,以及甘油炸药等近代化学科学的发展,化学工业成为新兴的工第 7 页 共 7 页业部门。 (对生产、生活的改善另外想想)二、
24、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进入了机械化和电气化生产,产生了各个生产环节集中于一体的巨型企业大企业的生产方式。 (第一次是工厂制的大机器生产) 。生产关系影响:产生了垄断资本和垄断组织,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时期。世界格局影响:一方面推动了资本主义展开全球资本扩张和殖民扩张,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了;另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很不稳定。 (英国工业革命侧重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影响)第 19 课 资本的全球扩张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一、十九世纪后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有什么变化?哪些国家有此变化?带来怎样的影响?二、十九世纪后期西方列强
25、殖民扩张新特点是什么?争夺的焦点地区有哪些?这轮殖民扩张给世界带来怎样的结局?三、殖民主义者为何对外要殖民活动,如何看待他们殖民扩张中的“双重使命”?一、西方列强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其中英国是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法国和德国紧随其后(美、俄是资本输入国) 。西方列强的资本输出引起了资本的全球扩张,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输出的方式及控制他国经济命脉的无形瓜分);形成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大幅增加,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体系完全形成了。二、新特点是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其中非洲地区、中东地区和东亚的太平洋地区成为列强争夺的焦点。帝国主义把世界变成了他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到 19 世纪末
26、20 世纪初,资本主义的世界殖民体系完全形成了;另一方面,由于瓜分不均和经济发展不均衡,帝国主义矛盾不断激化,引起新的冲突和战争。(三、殖民者的殖民活动大概分为三个阶段。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活动目的是掠夺殖民地的黄金、白银和货物;英国工业革命后,由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扩张的目的为商品输出寻找市场和原料;19 世纪末,由于掀起第二次工业革命,西方工业化道路加快,迫切需要稳定的永久性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通过资本输出和瓜分狂潮以控制他国的经济命脉和政治局势。 殖民主义者一方面对他国的殖民活动,掠夺他国的黄金、白银等财富,造成了殖民地等经济落后,经济畸形发展。尤其殖民者采取侵略战争的方式,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了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国家,甚至出现屠杀当地居民、焚烧当地历史古迹文物等野蛮行为,犯下了滔天的殖民罪行。另一方面,殖民者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思想政治和近代工业文明,促进了当地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转变,促进当地的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社会习俗的进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