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

上传人:tangtianxu1 文档编号:2970391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0 -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樟井小学 刘雅春第一单元 寻根问祖1、文明的曙光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我们共同的祖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是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2、知道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炎帝和黄帝,了解有关他们的传说、故事与历史。3、为祖国的悠久历史而自豪,知道自己是炎黄子孙的一员,产生民族认同感。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是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2、知道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炎帝和黄帝,了解有关他们的传说、故事与历史。教学难点:对文明古国的认识,对炎帝和黄帝的传说、神话故事的理解。教学手段:多媒体

2、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入法。教学准备:1、首先掌握学生对“炎黄子孙”这一称呼的了解程度。2、学生搜集神话传说故事,教师准备一些有关炎帝和黄帝及其他一些远古神话传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几条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的古老河流,这些河流被称为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些河流所在的区域就是什么?- 1 -2、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从未间断过,作为文明古国的一员,让我们去寻找它的源头中华民族的祖先。1、学生交流所了解的知识。2、齐读课题。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二、阅读讨论,探究交流。1、请同学们阅读和欣赏教材第二页文字及插图,想一想:中

3、国与其他文明古国相比,有哪些特点?2、同学们一定听过“炎黄子孙”这个名称,谁来解释一下?3、小结: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两个领袖,被称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4、请同学们阅读第三页文字,读完后谈谈你的感想?看你知道了什么?5、请同学们读第三页,重点理解:他们既记录了历史,又表达了人类的理想和愿望。6、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五页,了解有关伶伦和仓颉的文字的资料。7、学生翻开书本 2 至 5 页,自主阅读。8、学生自由发言,在小组内讨论交流。9、学生汇报,互相评价,补充资料,并讲述自己准备的神话故事。引导学生一起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谈出自己的活动感受,在互相交流探讨中对祖先的了

4、解层层深入。三、总结,升华情感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使大家能感到“世界文明唯我先”的道理,我们为自己是炎黄子孙感到骄傲和自豪。 让学生为伟大的祖国、为自强不息的民族而感到自豪的情感得到升华。- 2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坚忍不拔的炎黄后代教学目标:1、知道一些有关中华民族的古老神话和故事。2、理解在这些神话和故事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高尚品质。教学重难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和表述故事,理解在这些故事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高尚品质。教学手段:传统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准备:1、了解学生对中华民族古代神话传说的了解和熟悉程度。2、根据学生的熟悉程度和阅读水平选择

5、一些有关的书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我们作为民族的炎黄子孙,感到非常自豪。在滚滚的文化长河中流传着许多传说和神话故事,从盘古开天地到大禹治水,故事的素材丰富极了,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长河,了解一下我们中华民族古代传说和神话故事。2、出示题目:坚忍不拔的炎黄后代二、讲故事 展故事1、先从乐乐和文文搜集到的故事开始。乐乐从网上找到了一个故事,课件出示动画精卫填海 。2、看了乐乐的故事,你能说说精卫的行为体现了什么精神吗?跟旁边的同学说一说。 (板书:顽强)3、小结:精卫填海这个故事反映的就是精卫这种顽强、勇敢、不畏艰险的精神。文文也给我们带来了一

6、个故事,她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4、课件播放录音:古代有个伟大的人物,他一心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百姓,- 3 -十三年锲而不舍、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同学们,你们猜猜他是谁呢?现在就由我来向大家说说大禹的故事,大家认真听。5、听了文文的故事,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板书:大公无私、勤奋)6、大禹治水的故事反映的正是大禹勤奋、坚强、坚持不懈的优秀品质。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不少古代先民和前辈们的故事,现在先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呆会我们来举行一个故事会,请听要求:(1)每个小组推选讲得好的同学讲故事。(2)说明故事所反映的精神和优秀品质。(3)评选故事大王。7、刚才这位同学配上动作来讲故事,普通话流利,谁

7、来挑战她?8、你们表演得真逼真啊!还有哪个小组来?9、还知道有些同学上网搜集了一些资料,哪个小组给我们展示一下?10、同学们,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和传说是多么的丰富,那么我们近代的名人故事,你们又知道吗?11、刚才同学们说得好,演得好,那么谁能被评选为我们的故事大王呢?注意评选时要从这几个方面考虑,课件出示要求:普通话准确、故事生动感人、能配上动作手势。 (先在小组里商量商量)12、同学们搜集的故事真多,课后还可以到各小组里交流交流。三、夸夸我心中的大英雄1、同学们,刚才我们的故事会开展得非常成功,有的同学讲古代的故事,有的同学讲现代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主人公,下一个环节我们

8、一起来夸一夸他们,先跟旁边的同学夸一夸。2、谁来夸一夸心中的大英雄?四、拓展延伸从古到今,我们的祖先和前辈们凭着坚忍不拔的精神创造了无数的奇迹,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一定要继承这些优秀的品质,想一想,在我们学校,在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故事呢?五、总结同学们,作为炎黄后代的我们,一定要把古代先民和前辈们这种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发扬光大。从每个人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对祖国、对人们深深的爱,化作励志图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最后,就让我们以一首中国人结束这节课吧,会唱的同学就站起来唱吧!六、作业1、把这节课搜集的资料整理好放进我们的成长记录袋。- 4 -2、上网查找资料,了解历史时间,为

9、下节课作准备。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与历史为伴教学目标:1、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历史感。2、知道并学会使用公元纪年的方法。3、通过风筝等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感受历史与自己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1、认识并学会使用公元纪年的方法。2、发现身边事物的历史,并且感受历史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引入法、讲解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走进历史1、播放古典音乐高山流水2、教师诗一般的语言,古诗引入,一边说一边贴小脚印,并揭示课题。二、共同探讨,学习历史,回顾历史,寻找历史1、小脑袋学历史(1)讲述公元纪年法,年代,世纪。(2)猜一猜课件出示一幅图文并茂的李白诗。(3)知识拓展

10、课件出示秦,汉,唐,宋的历史背景,并且运用表格式表达历史时间的独特方式。2、小脚丫寻历史课件出示(1)开国大典(2) 邓小平南巡(3) 香港回归三、情感体现,亲近历史- 5 -1、生活中的小发现。课件出示小女孩放风筝的情景。2、让学生说有关风筝的知识。四、总结。2.伟大的发明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传递文明的纸教学目标:1、了解纸的发明、制作过程和纸的历史发展过程,探究蔡伦成功的原因以及纸的传播对世界的影响,认识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2、通过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育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以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鞭策、鼓励学生,发扬古人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通过教学增强学生的民

11、族自豪感,培育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以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鞭策、鼓励学生,发扬古人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法。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课前老师叫你们去调查,了解纸,我们知道了纸有很多用途,那如果没有了纸,世界会怎么样?2、播放报纸、书本、手工制作的图片。在生活中,纸与我们息息相关,你们看人们每天都从报纸中了解新闻,了解世界各地的动态;我们遨游在书的海洋中,享受着阅读的乐趣;一件件精美的手工制作,传承着华夏的文明。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造型,它的设计灵感就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

12、的出现得以传播。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纸的世界传递文明的纸。二、体会纸的重要。1、同学们,在古代,没有发明纸之前,人们把字写在哪儿呢?2、你是怎样知道这些资料的?- 6 -3、算一算使用这些材料来书写很不方便,据说在西汉时期,大文学家东方朔上书汉武帝,一下子就用了 3000 多根竹简,要两个壮士才能抬动,汉武帝花了很长的时间才读完这封信。(1)同学们,如果一根竹简能写十个字,那么东方朔写给汉武帝的那封用了 3000 多根竹简的信大概有多少字?如果用教科书那么大的纸来写,每页按 1500 字计算,大约只需要多少页?(2)我们使用的品德与社

13、会书共有 138000 字,如果用竹简书写,大约需要多少根?4、现在你能理解“学富五车” 、 “读书破万卷”成语的意思吗?5、小结。同学们,正是由于这样的材料笨重、昂贵、难书写、难保存,因此没有被人们广泛应用,我们的祖先努力寻找更理想的书写材料。最后,东汉的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制造了既廉价又便于书写的蔡侯纸。三、实践操作,了解纸的产生。1、请同学们翻开书 12 页,简单说说蔡伦造纸的过程。2、小结。不学习前人经验,就会走许多弯路;不留心观察,就无法产生灵感;不反复实践,就难以找到最好的方法;不敢创新,就无法取得突破;不便于推广,就不可能被更多的人接受。蔡伦正是做到了这些,才成功地发明了

14、造纸术。四、观察体验,明晰纸的传播1、课件出示:我国造纸术对外传播的过程。描述:纸的发明,使文字的使用变得简便易行了,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魏晋南北朝(公元 3 一 6 世纪) ,造纸术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且开始向国外传播。我国造纸术最先传到朝鲜和越南。大约在隋朝末年(公元 610 年) ,由朝鲜传到日本。天宝十年(公元 751 年) ,唐朝的一些造纸工匠把造纸术带到了阿拉伯。十二世纪中叶,阿拉伯人又把造纸术传入了欧洲。在我们用纸传递了1000 多年的文明后,欧洲的第一张纸才问世。2、课件出示:我国造纸术传到世界各地的时间图。了解了这些,你想说什么?3、课件出示:蔡伦的相关资料。五、实践体察,探

15、索纸的发展。六、总结:同学们正因为有了纸,我们才能够在课堂上捧着精美的课本学习文化知识;正因为有了纸,优秀的文学作品、先进的文化才能在世界各地广- 7 -泛传播;正因为有了纸,人们的生活、工作才会如此方便。纸为传递世界的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为我们中国的四大发明感到骄傲!就让我们不断创新,不断改良造纸术,让纸继续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文明之母印刷术教学目标:、知道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理解印刷术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了解印刷术的演变及其发明的过程,并通过动手实践,体验活字印刷术中蕴含着的聪明智慧,体现活字印刷术的巨大贡献。教学重点:了解印刷术的演变及

16、其发明的过程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实践,体验活字印刷术中蕴含聪明智慧。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解法、导入法。教学过程:一、2008 奥运开幕式的字模表演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1、同学们,还记得 8 月 8 日晚北京奥运开幕式的字模表演吗?它展现了古老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的神奇魅力。壮观的演出景象倾倒了“鸟巢”内的中外观众,世界也为之惊叹。请你们再次欣赏片段。2、观看了如此壮观的活字印刷表演,能谈谈你的感想吗?3、中国用特色的方式向世界介绍了中国的“灿烂文明” ,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文明之母”印刷术。 (出示课题)二、与历史对话1、在我们回到历史画卷之前,我们已

17、经收集了一些资料,制作好了调查表,现在先请一个调查员为我们汇报一下回去历史做些什么?2、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他们所调查的小资料。三、揭开雕版之迷1、谁能根据“雕版印刷”这个名称,猜一猜什么叫雕版印刷术呢?2、书本又是如何介绍的呢?阅读和欣赏书本第 14 页的课文和插图。- 8 -3、播放视频雕版印刷的过程4、小组交流:雕版印刷的程序。5、它与手抄笔录相比有什么不一样?6、出示: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 ,耗时十二年,雕版十三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场。另外,一个工人当时一天只能刻四五十字,一本六万字的书就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7、从以上这段话,你知道了雕版印刷有哪些缺陷吗?四、体验活动

18、印刷技术革命体验一1、同学们请你们小组用萝卜按照顺序刻出“一二三四” ,并拓印在白纸上,一定要注意刻出来的字应该是反的。2、师巡视指导。3、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体验二4、刚才我们每个小组刻出了“一二三四” ,现在我想请每个小组在萝卜上刻出:“四三二一” ,并拓印在白纸上,看哪组最快。5、师巡视并指导。6、将学生作品展示在黑板上。7、看到自己的作品,比较一下,谈谈你们有什么体会呢?五、探究技术改革活字印刷1、所以随着文化的发展,改革雕版印刷就成为历史的必然。2、阅读书本 15 页。思考:与雕版印刷相比,3、观看视频活字印刷的过程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活字印刷术。5、小品我是小小印刷员从雕版

19、印刷术到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尤其是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它大大加快了人类进步的脚步,所以被称为“文明之母“。这样一项伟大的发明来自于我们中国,你做为一名炎黄子孙,你此时有怎样的感想呢?小结: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感到无比自豪,毕昇的发明会永载史册,但是许多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发明创造都是由普通的劳动者贡献的,尽管他们很少甚至没有在历史上留下记录,同样值得我们后人尊敬和感激。五、回到现代感受先进技术1、印刷术发展到现在已经很先进了,请观看录像现代印刷术- 9 -2、谁能谈谈你在学习,生活中知道的印刷?3、20 世纪中国伟大的发明有哪些呢?总结: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

20、民的一项伟大发明,它大大加速了人类前进的脚步,所以被称为“文明之母”希望我国未来的印刷业会在你们手中发扬光大。4、对于这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5、好书推荐历史上 100 个最伟大的发明- 10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沟通全世界的指南针教学目标:1、知道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是中华民族对于世界发展的杰出贡献。2、初步掌握阅读史料的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了解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以及对世界文明的重大影响。教学难点:理解人们如何利用指南针沟通全世界教学手段:传统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引入中国是世界四大发明古国之一,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

21、深,其中让我们骄傲的是古代四大发明,包括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和火药,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沟通世界的指南针。二、了解指南针的历史1、出示相关指南针资料,组织小组竞赛。2、讲解指南针工作的原理。三、活动探究1、指导学生制作简易指南针。 2、组织汇报指南针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航海、航空、旅行、大地探测3、展示新式指南针图片。4、如果你是设计师,会给指南针设计什么新功能四、总结延伸1、组织学生欣赏世界各地图片,问:如果带上你设计的指南针,会向世- 11 -界哪个角落出发,探索什么?2、总结:同学们,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发现我们的祖先曾经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全

22、世界瞩目,其中指南针的发明给不同种族,不同地方,不同国家的沟通搭起桥梁,而到今天,我们作为 21 世界的少年,更应继往开来,努力探索,为人类文明作出更杰出的贡献!第四课时教学内容:火药加快了人类前进的脚步教学目标:1、知道火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2、理解火药的发明加快了人类前进的脚步,同时了解火药也增加了战争的危害,激发向往和平的愿望。3、初步了解科学与迷信的复杂关系。4、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认同祖国的文明,激发学习的动力。教学重难点:正确认识火药对人类的文明发展的促进与危害。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古代火箭

23、图和现代火箭图2、鞭炮齐鸣欢庆场面视频及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好奇心,求知欲1、导入:多媒体放映鞭炮齐鸣欢庆场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视频用几句话描绘一下这些场面,看完后你的心情怎么样?2、提问:同学们知道鞭炮齐鸣欢庆场面是由什么物质制造出来的吗?板书:火药3、火药是我国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二、走进火药的历史,倾听火药的故事。1、 “提起火药,谁都知道它的厉害,不过,你们知道火药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吗?”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页第二自然段的课文,并观察炼丹爆炸图。- 12 -2、学生汇报。三、走进古今世界,感受火药的威力。踏着人类文明的步

24、伐,火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下面让我们随着时间老人一起走进古今火药的世界。1、课件出示有关万户的故事,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读完后谈谈感受。2、阅读与讨论。请学生观察教科书第页下方的图(它们分别是古代不同时期的火箭) ,然后请学生想像一下,这些早期的火箭是怎样发挥火药的威力的?3、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火药在当今社会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你还知道哪些呢?根据搜集的资料分小组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出示各种图片)例如:缘航天梦小组 工程建设小组 军事天地小组小结:现代火箭是高科技的产物,比早期的火箭不知进步了多少倍,但它们在原理上却是相同的。当我们为宇宙飞船遨游太空而赞叹的时候,应当记得像万户这样伟大的

25、先行者,更应当记得发明火箭的是我们的祖先,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四、探索讨论1、 “火药发明的利与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同学们对此可能也会有自己的看法。今天,我们又有什么看法。2、总结:大家的表现真不错,火药发明的利与弊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利用火药,火药是否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最终还是由人类自己决定的。但从现在来看火药还是加快了人类前进的脚步。五、畅想火药新纪元1、同学们,我们是新世纪的少年,是祖国的栋梁之才,未来就把握在我们的手里!如果让你用火药去发明创造,你会用它去干什么?2、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13 -3.杰出的智者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思想家孔子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的教育和

26、道德思想,理解孔子关于教育和道德思想的格言。2、了解孔子对后世几世界的影响,萌发敬仰之情。3、初步学会评价历史人物,学习阅读历史资料。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孔子的名著论语中的有关教育思想。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课前准备:让学生搜集有关孔子的资料,老师制作有关孔子事迹的课件。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观看有关绘述孔子事迹的短片,引出课题思想家孔子1、播放短片,让学生留意短片中的说明文字。看了短片后。你们对孔子的了解有多深?孔子对我们后世及世界有什么影响呢?引出课题并板书思想家孔子 ;2、通过让学生谈观后感自然过渡到谈孔子的名言;3、简介孔子名著论语 ,提问学生名著中哪些观点给自己

27、印象最深;4、孔子说得有道理吗?你们是怎样看待交友这个问题的?二、用故事导出论语中重要教育思想。1、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格言对后人有积极的作用,而语论中的“因材施教”这个观点对我们老师更有积极的意义。2、课件展示“因材施教”小故事,让学生弄清“因材施教”是什么回事。三、加深对孔子的了解。1、除了课本上的孔子故事,你们还知道那些孔子故事呢?请你们畅所欲- 14 -言,老师不指定同学,谁愿意把收集到的故事跟同学分享的就大胆地站起来说。2、讲孔子求学这个故事。四、积累更多的孔子格言。1、同学们,你们都说得真不错。为了让我们进一步认识杰出的智者孔子,请把上面的格言认真地读一读,记一记。 (课件

28、出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和“德不孤,必有邻” 。五、评价孔子。孔子教育学生的方法好吗?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做呢?六、老师对该课做简要总结,让学生完成 22 页作业,结束全课。- 15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伟大的军事家孙武教学目标:1、知道孙武是我国古代的军事家,知道孙武的著作孙子兵法 。2、了解孙子兵法中的格言,并理解其意义;了解孙子兵法不仅对我国,而且对世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发挥小组团体合作精神,了解孙子兵法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孙武的敬佩之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孙子及与孙子兵法有关的故事,孙子兵法对各个领域的影响,激发学生对孙子的敬佩之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

29、心。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课前准备:课前搜集有关介绍孙子兵法及其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方面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课文伟大的军事家孙武1、出示孙子兵法这本书。你们知道孙子兵法是谁写的吗?引出课题。2、向学生简单介绍孙武的生平:孙武是春秋末年吴国的一位将领。在孙武的指导下,吴国打败了楚国,并成为战国时期一个强大的国家。3、介绍海湾战争后引出下面的学习:一部产生于 2000 多年前的军事著作,为什么会影响这样广? 二、小组探究:我能行活动。1、课前,老师知道每一小组已经为了上好我们这一节课,收集了很多的资料,你们能不能把你们的劳动成果展示给老师和同学们看呢?- 16

30、 -2、小组交流,分享课前收集资料的成果。3、全班交流。4、学生汇报后观看视频。5、深入探究:孙子兵法还应用到了哪些方面?三、谈学习感受。总结,并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表扬。1、学生谈感受。2、出示孙子格言。3、总结: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认识了孙子,认识了孙子兵法 。 孙武兵法不愧是我们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我们为有这样的历史伟人而感到骄傲,希望孙子兵法能让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有所帮助。五、课外延伸。1、认识我国其他的著名军事家。2、推荐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等书目。- 17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探寻古代科学家的足迹教学目标:1、知道教科书提到的几位我国古代科学家的主要成就,简要

31、了解他们的生平。2、通过竞赛活动让学生探寻更广阔的古代科学家的足迹,使学生增长视野和见识。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组织课堂的能力。4、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和利用各种资料的能力。5、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学重难点:1、知道教科书提到的几位我国古代科学家的主要成就,简要了解他们的生平。2、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和利用各种资料的能力。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教学过程:一、中国古代文化图片(引用于 2008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节目中的历史画卷)导入,激发兴趣。引出课题探寻古代科学家的足迹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1、导语: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闪烁的明星,那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们

32、,他们对世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2、教师适当给予补充或纠正。3、和孩子们分享自己收集到的资源。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1、导语: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我国影响世界的文化伟人还有很多。课- 18 -前老师让大家把自己感兴趣的文化伟人的资料写在“小脚丫”上,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同学们分享你的课前所得吧。2、鼓励孩子们自信地站上讲台。四、总结。这节课我们以满怀的热情一起探寻古代科学家的足迹,一起畅想了祖国未来高科技发展的美好画卷,让我们随着古代科学家的足迹为前进的动力,让我们随着梦想而飞,让我们以满怀的期待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灿烂更加繁荣!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活动课 学习写家史教学目标:1、了解家

33、庭的历史及变迁,进一步增强对于历史的亲近感。2、通过编写简单家史,学习一些历史学方法。教学重难点:了解家庭的历史及变迁。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教学方法:讲授、合作教学准备:为写家史所做的准备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询问学生家庭作业完成的情况、家长们对教科书上呈现的家史发表了什么看法,以及对写家史提出了哪些建议等,请几个学生谈一谈。2、阅读与观察讨论。观察和阅读教科书第 2829 页上的四幅家庭照片、小文写的家史以及“我家的大事与国家的大事”对照表,让学生就一说从这四幅照片中体会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3、讲解与讨论。根据教科书第 27 页列举的确定历史时间、收集和整理资料、完成写作三大步骤,逐一与学

34、生进行讨论,并对他们不甚清楚和不明确的地方加以说明、解释。4、个人写作。每个学生根据课前的准备,开始编写自己的家史。5、总结。就学生写家史的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 19 -第二单元 可爱的祖国1.我们生息的国土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俯瞰祖国大地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和探究,体验并感悟我们祖国的广阔疆域,由衷的产生爱国热情,为养育我们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2、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能根据各种学习工具进行探究学习,培养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3、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以及有着辽阔的海域。教学重点:引导

35、学生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以及辽阔的海域。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回顾旧知,引出新知。1、导入:在四年级认识家乡的活动中,我们都知道了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们生长的地方 .下面就让我们去寻访祖国,了解我们生息的国土吧。2、情感引导.播放歌曲我爱你,中国作为背景音乐,配以教科书第- 20 -30、31 页的文字,知道我国的基本轮廓形状像一只昂首挺胸的雄鸡.3、出示“中国政区图” ,问:我所出示的是什么地图?4、 边看边想,你对我们的祖国了解多少?5、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二、进行探究活动,形成认识。(一)找一找:

36、祖国领土屹东方1、各小组拿出自己的地球仪,看看我们的祖国在哪儿?它像什么?每个小组成员在小组内说说。 2、小组代表发言,其它组仔细听,听完后给予补充或发表自己的意见。3、总结:老师在地球仪上,边划边总结:我们的祖国位于世界的东方、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们中国的版图就像是一只昂首挺胸的雄鸡。(二)学一学:祖国领土大无际1、你们感觉到祖国大吗?你是怎么感觉到的呢?指名说说。2、齐诵儿歌:祖国多么广大大兴安岭雪花还在飞舞,长江两岸柳枝已经发芽,海南岛上鲜花已经盛开,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3、是啊!我们的祖国确实很大,究竟有多大呢?通常说我国的领土面积大 960 万平方公里,实际上我国还有辽阔的海

37、域。4、现在我们坐上船,从大连乘船到海南岛,由北向南,先后要经过哪些海域、海峡和岛屿?边走边说。边看边看书 33 页,看图,填写漫游祖国海域:联结中国与朝鲜、韩国的海域是什么?大陆与台湾之间的海峡是什么?我国群岛最多的海域是什么?(三)看一看:祖国风光美如画1、出示台湾、海南的美丽风景图,认识这是什么地方吗?他们属于哪个国家?从中国地图上找找它们的位置在哪里?(在中国东部- 21 -和南部的海洋上。 )他们就像洒落在海面上的颗颗珍珠,美丽、动人。2、你们听说过钓鱼岛,赤尾屿这两个岛屿吗?看地图,它们又在什么地方? 3、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祖国领土知多少”的资料展示,进行交流。4、小结:加

38、上这么辽阔的海域,我们国家的疆域非常辽阔了,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四)画一画:祖国大地装心中讲述:现在我们再次沿着祖国的边疆走一圈,领会祖国的辽阔吧!用手中的激光笔带领学生一起勾画中国轮廓图。三、总结新知,升华爱国情感:学了这一课,你知道了什么?- 22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绕着边境走一圈教学目标:1、通过拼图活动进一步感受到祖国的辽阔,产生深深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并提高识图能力。2、探究邻国的社会状况,增强学生的国际理解。3、能够进行简单的调查、探究活动,学习收集资料,不断提高地图学习的能力,发展空间思维能力,在讨论中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不断提高表达能力。4、学习

39、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增强学生的国际理解,明白我国与这些国家相邻、山水相依,应遵循和平共处的原则,与这些国家友好相处,互通有无。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中国政区图。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邻国的资料 剪刀 胶水 卡纸教学过程:一、拼图游戏比赛1、谈话导入:上节课大家绕着我国的边境走了一圈,让我们感到了祖国国土的辽阔。今天我们再来绕着边境走一圈,看看今天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出示课题:绕着边境走一圈2、拼图游戏。叙述:在这之前,老师要考考大家对与我国相邻的国家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23 -的地理位置是否熟悉,我

40、们就来玩个拼图游戏。拼完图后,请在政区图上按逆时针方向找出我国的陆上邻国的国家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来。请一个小组的同学到黑板上帮老师完成黑板的拼图,其它小组在组内进行。2、过渡:看来同学们的识图能力又提高了不少。看,这些国家与我国相邻,可以说是山水相依的国家,那我们该如何跟他们相处呢?学生讨论后总结:我国与邻国一直都有着良好的贸易往来,很多边境地区都设有边境通商的市场。我们与这些相邻的国家应该遵循和平共处的原则,与这些国家友好相处。二、知识大比拼,争拿通行证1、老师想请大家出国考察旅游,想去吗?不过去之前,拿通行证。有信心拿到通行证吗?2、进行“活动知识大比拼,争拿通过行证”活动。第一题:我国的国

41、土面积是 平方千米。第二题:与我国相邻的了陆上邻国有几个?其中国土面积最大的是哪个国家? 第三题: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几个?其中面积最小的是?第四题: 山是日本最高的山,也是日本的象征。第五题:与我国相邻的国家中国土面积最小的国家是哪个?第六题:我国与其它国家相处的原则是?3、看来,同学们都能拿到出国的通行证了,现在请同学们确定一下你想到哪个国家进行考察。三、出国考察活动1、各位旅客,请大家系好安全带,我们的飞机将要出发,将会把你们带到你们想去的国家去进行考察活动。现在每个团组都有一份考察方案,旅客们请把你们在旅途中收获填写在方案中。假如见到美丽的景色别忘记把它用相机拍下来呀!(用相机拍下风

42、景就是让学生将找到的有用的资料保存下来。 )2、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邻国的位置、面积、气候、人口、民族文化、风土人情、语言、宗教、食品、服装等资料。 (注意要在小组内先分好工。 )3、不知不觉我们的旅程将要结束,请大家收拾好行李,我们要回国了,请大家跟美丽的异国风情说声再见吧!4、汇报考察情况。5、老师也照了一些异国风光照片,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好吗?- 24 -6、师总结:看这些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是那么的美,我们就应该与他们友好相处。这样我们各国人民才会有幸福的生活。活动四:畅谈异国风情1、同学们这次出国考察旅游的收获真不少,现在请同学们利用这些资料用喜欢的方式纪念考察活动。制作一份美丽的

43、异国风情画报。制作一个最具特色的纪念品。将你出国考察的过程及感受写成一篇游记。2、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肯定性评价。将已经完成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展示。3、小组互评,评出最优秀作品两份,给这两个小组颁奖。五、总结全课1、谈谈这节课的收获。2、布置作业:请同学们今后继续关注有关邻国的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变化。大家除了用上网的方法去了解这些情况外,还可以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中进行了解。- 25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认一认祖国政区教学目标:1、通过过认识祖国的政区图,知道我国的行政区划分,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幅员辽阔,为养育我们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2、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

44、侵犯。3、通过小组活动合作学习,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4、认识祖国 34 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及简称,并能在地图上正确指出它们所处的位置。5、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准备:祖国政区图、空白地图(6 份)教学过程:一、活用生活资源,激趣导入1、谈话:据报道,在黄金周里,番禺共接待了 87.8 万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很多人还是自驾车来的哩,你知道他们来自什么地方吗?2、四川、黑龙江都是我国的政区,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政区?其实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共分成 34 个政区。 (贴出中国政区图)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祖国政区。二

45、、自读课本,认识什么是政区。1、什么是政区?为什么要划分政区?请认真读读书本 36 页,从书中找答案。2、以问答题的形式检查学生自读的收获。看哪一组的同学收获最大。我们来比一比,为奖励学习认真的小组,答对- 26 -的小组将会获得政区拼图一块,看看哪一组的同学获得的拼图最多。(1)什么是政区?(2)为什么要设立政区?(3)我国的政区是依据什么划分的?(4)我国有( )个特别行政区, ( )直辖市, ( )个自治区, ( )个省。3、师小结:由于我国的地域辽阔,为方便管理,我们就分成了 34 个政区,我们可以用一道算术题来表示我国政区组成三、合作探究:祖国政区知多少1、小组合作,认识祖国 34

46、个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其分布。对于我国的 34 个政区你知道多少?接下来,咱们就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认识一下各政区。 (出示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2、小组代表汇报。在黑板的政区图上找出小组所学习的政区位置,贴上其简称。3、认识家乡所在的位置,知道其相邻的省份。4、结合祖国行政区歌记忆祖国的 34 个政区及其简称。5、 点出“港澳回归大家庭,一国两制特色路” 。在 1996 年,老师读书的时候,书本告诉我们,中国的行政区只有 32 个,为什么?四、比一比:记祖国政区谁更快有了祖国行政区歌 ,记住这 34 个政区是否更易了?下面咱就来比一比,看哪组同学记得的政区多。1、在地图上找出指定的政区,并标上它们

47、的政区简称。2、读诗句,看看句中提到了哪些政区,并说出它们的简称3、小组合作完成祖国政区拼图。4、小结,颁奖。5、认识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6、师:我们共同合作的拼图完整了吗?(补上台湾,并出示两幅公益广告)看看,你明白当中的意思吗?五、总结延伸1、学完本课,你有什么 收获?有什么感受?2、师总结(课件出示片段爱我中华 ):34 个政区缺一不可,它们共同组成了伟大的祖国。在这辽阔的土地上,13 亿中华儿女为它谱写新篇章,我们为生活在这样的国度而自豪!- 27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首都北京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互相协作,知道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

48、心和国际交往中心,了解北京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现代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2、通过网上冲浪,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初步提高网络环境下的查找资料、判断、分析和运用的能力。发展学生各种的能力,培养他们自主、创造性地学习和活动,充分发展学生个性,通过研究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养成不断反思的习惯,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能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形式展示与交流。3、通过协作小组的集体研究活动,观察、查找、搜集和交流信息,体验网上科学探究的乐趣,通过学习,学生对北京的主要特点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从而培养热爱首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及了解北京日

49、新月异的变化,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为祖国建设出一份力量。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和小组成员一起搜集、筛选、研究与主题有关的资料,并进行信息整理加工,还能用不同的形式展示与交流自己和小组的学习成果。教学难点:进行信息整理加工,还能用不同的形式展示与交流自己和小组的学习成果。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 28 -板书课题一、复习导入 创设情景师:同学们,这一节我们继续学习首都北京我们在上一节课已经根据自己的喜好确定主题分好了小组,搜集整理了首都北京的有关资料了。上节课确定的主题归纳概括为下面几个角度的内容:二、合作探究 自主达标现在就把我们的劳动成果拿出来跟同学们分享,探究好吗?你可知道为啥我们祖国把首都定在北京呢?多生动的汇报方式!同学们,正是由于北京的地理位置优越,所以北京自古就是我国的战略重镇,金、元、明、清先后在此建都,新中国成立后,又一次定都北京。因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易守难攻,资源丰富,所以就定都北京了。你们还想税些什么?同学们:我们从小就接受爱国主义的教育:还记得语文课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