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下停车场设计,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一、 地下停车场的建筑组成与工艺流程,1、建筑组成,地下停车场建筑组成有以下几个部分:,出入口:进出车用的坡道、地面口部及口部防护、机械式口部的技术用房;,停车库:主要有停车间、行车通道、步行道等;,服务部分:收费、加油、维修、充电等;,管理部分:门卫、调度、办公、厕所、防灾中心等;,辅助部分:风机房、水泵房、器材、油库、消防水库、防护用设备间等。,二、地下停车场主体平面设计,1、基本要求,以停放一台车平均需要的建筑面积作为衡量柱网是否合理的综合指标,适应一定的车型的停放方式、通道布局、并具有一定地灵
2、活性,保障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遮挡和碰撞,尽量作到充分利用面积,施工方便,经济,合理,尽可能减少柱网尺寸,结构完整统一,2、面积估算, 关于地下车库每台车所需面积指标,是根据国内近年来建造的一些地下汽车库有关资料统计得出的,该指标为参考指标。,表4.7 地下汽车库的面积指标,3、车位平面尺寸,停车场设计取决于选定的基本车型,一般来说,服务车型不可能太多,因为各类车型尺寸相差很大,尺寸的差别会影响到车库建筑面积和空间利用率,所以,必须选定一种基本车型来确定车库的柱网,当然该型号在尺寸和性能上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日本将小轿车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轻型5种车型,汽车库主要满足日本大量生产
3、的中型轿车需要,因此确定以日本生产的中型轿车的控制尺寸作为设计车型的外廓尺寸,即:长4.7 m,宽1.7 m,高2.0 m,最小转弯半径6.5 m。,我国的车库设计也必须根据所存车型来确定参数。一般中小型车(4.80 m1.80 m2.00 m)及货车(7.00 m2.50 m2.60 m)可作为地下停车场的设计依据。 如果实际存车同上述尺寸存在着差异,则必须按实际车型进行设计。,不仅如此,仅满足车辆尺寸要求并不能停车,还必须满足车辆周围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以保证停车状态下能打开车门和便于车辆进出。,注:当墙、柱外有暖气片等突出物时,汽车与墙、柱的间距应从其凸 出部分外缘算起。,4、停放角度与停
4、驶方式,车辆存放角度是指停车时汽车的轴线与车库纵轴线之间的夹角。一般有0、30、60 、45、90等,汽车停驶方式是指存车所采用的驾驶措施。 有前进停放,前进出车;前进停放,后退出车;后退停车,前进出车三种驾驶方式(图4-27)。,研究表明,汽车停放角度与停车占用面积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0存车时驾驶方便但所需面积最大,所以该角度适合狭长而跨度小的停车场。 90直角停放时可以从两个方向进出车,所用面积指标最小,但需要较宽的行车通道,适用于大面积多跨的停车间。,5、主体行车通道宽度,行车通道宽度取决于汽车车型、停放角度和停驶方式。,应根据所采取的车型的转弯半径等有关参数,用计算法或几何做图法求出在
5、某种停车方式时所需的行车通道最小宽度,再结合柱网布置,适当调整后确定合理的尺寸,一般不小于3 m。,三、平面柱网,平面柱网由柱距和跨度组成。决定柱距尺寸的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1) 停放角度及停驶方式,一个柱距内停放车辆台数;,(2) 车辆停放所必须的安全距离及防火间距;,(3) 通道数及宽度;,(4) 结构形式及柱断面尺寸;,(5) 柱距和跨度应符合国家颁布的建筑模数。,实践表明,柱间距、车位及通道跨度三者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并影响停车面积。,其主要关系是:,当加大柱距时,柱对出车的阻挡作用开始减小,通道跨度尺寸随之减小,但加大到一定程度后,柱不再成为出车的障碍,这时通道跨度尺寸主要受两侧停
6、车外端点的控制;,当柱距固定,调整车位跨度尺寸时,通道跨度尺寸随之变化,车位跨度尺寸越小,所需行车道宽度越小,超过车后轴位置后,柱子不再成为出车的障碍,如柱子外移,超过车位前端线后,通道跨度尺寸需要加大。,可以看出,经济合理的柱距为5.3 m,车位跨为4.0 m时为最佳尺寸,这时通道跨相应为5.4 m,柱网单元为(4.0+5.4) m5.3 m。,如按我国小型车和中型车的车型,当地下停车场柱距间停放1台、2台和3台汽车时所需的最小柱距为(3.0 m、3.9 m)、(5.3 m、7.0 m)、(7.6 m、8.5 ),实践表明,目前地下停车场有向大柱距发展的趋势,前述停车均为直角停车的柱网布置。
7、不同停车角度,所需停车面积也有区别,见表4.11所示。,表4.11 不同停车角度所需停车面积,五、坡道与通道的设计,坡道设计,1、坡道设计原则,(1) 坡道设计要同出入口和主体有顺畅的连接,同地段环境相吻合,满足车辆进出方便、安全。,(2) 要有一定的坡度,且有防滑要求,对于回转坡道有转弯半径的要求。,(3) 有防护要求的车库,坡道应设在防护区以内,并保证有足够的坚固程度。,(4) 在保证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使坡道面积尽量紧凑。,2、坡道类型,坡道类型较多,基本类型有两种:,一种是直线形坡道, 另一种是曲线形坡道,直线形坡道视线好、上下方便、切口规整、施工简便,但占地面积大,常布置在主体建筑以外
8、,图4-36(a)、(b)、(c)所示。,曲线形坡道占地面积小,适用于狭窄地段,视线效果差,进出不太方便,图4-36(d)、(e),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 转弯半径不小于6.0m的 要求。通过计算得知,曲 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4.0m, 舒适内径约为5.56m。,3、坡道与主体交通流线,坡道与主体交通流线顺畅、方便、安全,是存车的重要设计要求,,坡道和主体内的交通形成完整的流线。,坡道与主体内交通布置应顺畅,方向单一,流线清楚,出入口明显。,流线在主体内时应同主体平面相吻合。,图4-38为坡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表4.12为汽车库容量与坡道面积的关系,由表看出,当容量为10台时,比值占49.
9、7%,而当容量为100台时,比值下降到11.9%,变化值较大。,4. 坡道技术标准,(1) 数量:,表 4.12 汽车库容量与坡道面积的关系,(2)坡道宽度,小轿车爬坡能力为1824,中型货车为2228。,英、美、法和前苏联各为10%、10%、14%和16%。实际上日本常用12%15%,德国为10%15%。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地下汽车库坡道纵向坡度建议值为10%15%,见表4.13。,表 4.13 地下汽车库坡道纵向坡度,(3)坡道长度、宽度、高度,坡道长度取决于坡度(图4-39),计算面积可按水平投影乘以cos。,表4.14为坡道升降高度3.57.0 m,坡度为10%15%条件下的直线坡道各段
10、长度。表4.16为不同长度、宽度、坡度的直线坡道使用面积比较值,汽车最小转弯半径:汽车回转时汽车的前轮外侧循圆曲线行走轨迹的半径。,车库的防火分类表 3.0.1 注:汽车库的屋面亦停放汽车时,其停车 数量应计算在汽车库的总车辆数内。,3.0.2 汽车库、修车库的耐火等级应分为三级。各级耐火等 级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均不应低于表3.0.2的规 定。 3.0.3 地下汽车库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m2) 表5.1.1 注:敞开式、错层式、斜楼板式的汽车库的上下连通层面积应叠加计算,其防火 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规定值增加一倍。室内地坪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层
11、汽车库净高1/3且不超过净高1/2的汽车 库,或设在建筑物首层的汽车库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超过25000m2。复式汽车库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按本表规定值减少35%、,防火分区,水平防火分区:指用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物将各楼层在水平方向分割出的 防火分区,1.汽车库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规 范表 5.1.1的规定增加一倍。2.机械式立体汽车车库的停车数超过50辆时,应设防火墙或防火隔墙进行分 隔。3. 甲、乙类物品运输车的汽车库、修车库,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 应超过500m2。,竖向防火分区:用耐火性能较好的钢筋混凝土及窗间墙(含
12、窗下墙),在建筑物 的垂直方向上对每个楼层进行的防火分割,以防止火灾从起火层向其他楼层蔓延, 其建筑面积也应符合相应 各类建筑物水平防火分区或防火间隔的建筑面积的要求,防烟分区: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每个防烟分区的面积:1.高层建筑一般用途的地下建筑5002.地下车库2000,1.汽车库、修车库的人员安全出口和汽车疏散出口应分开设置。设在工业与 民用建筑内的汽车库,其车辆疏散出口应与其他部分的人员安全出口分开设置。2.汽车库修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内,其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 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a.同一时间的人数不超过25人; b.类汽车库。3. 汽车库、修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
13、设置封闭楼梯间。建筑高度超过32m的高 层汽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防烟楼梯间,楼梯间和前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地下汽车库和高层汽车库以及设在高层建筑裙房内的汽车库,其楼梯间、前室的门 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疏散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1.1m。4.室外的疏散楼梯可采用金属楼梯。室外楼梯的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度,栏杆 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1m,每层楼梯平台均应用不低于1.00h耐火极限的不燃烧材 料制作。在室外楼梯周围2m范围内的墙面上,除设置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的门、 窗、洞口。高层汽车库的室外楼梯,其疏散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安全疏散,5. 汽车库室内最远工作地点至楼梯间的距离不应超过45m
14、,当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 其距离不应超过60m。单层或设在建筑物首层的汽车库,室内最远工作地点至室外出口 的距离不应超过60m。6. 汽车库、修车库的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 a. 类汽车库。 b.汽车疏散坡道为双车道的类地上汽车库和停车数少于100辆的地下汽车库; c.、类修车库 7.、类地上汽车库和停车数大于100辆的地下汽车库,当采用错层或斜楼板式 且车道、坡道为双车道时,其首层或地下一层至室外的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汽 车库内的其他楼层汽车疏散坡道可设一个。8.除机械式立体汽车库外,类的汽车库在设置汽车坡道有困难时,可采用垂直 升降梯作汽车疏散出口,
15、其升降梯的数量不应少于两台,停车数少于10辆的可设一台。9. 汽车疏散坡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宜小于7m。10.两个汽车疏散出口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10m,两个汽车坡道毗邻设置时应采用 防火隔墙隔开。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各汽车出入口的净距应大于15m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11. 停车场的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停车数量不超过50辆的停车场可设一个 疏散出口。,3.2.4 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特大型汽车库库址, 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3个,并应设置人流专用出入口。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 净距应大于15m。出入口的宽度,双向行驶时不应小于7m,单向行驶时不 应小于
16、5m。3.2.5 公用汽车库的库址,当需设置办理车辆出入手续的出入口时应设候车 道。候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m,长度可按办理出入手续时需停留车辆的数量 确定。但不应小于2辆,每辆车候车道长度应按5m计算。 3.2.6 附设于专用单位用地范围内的专用汽车库,其停车位数大于10个,且 车辆出入必须通过主体建筑人流的主出入口时,该处应设置候车道,候车数量 可按停车车位数的1/10计算。,汽车库建筑分类 注:此分类适用于中、小型车辆的坡道式汽车库及升降机式汽车库,并不适 用其他机械式汽车库。,3.2.7 特大、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出入口应设于城市次干道,不应直接与主 干道连接。3.2.8 汽车库库址的车
17、辆出入口,距离城市道路的规划红线不应小于7.5m, 并在距出入口边线内2m处作视点的120范围内至边线外7.5m以上不应有 遮挡视线障碍物。汽车库库址车辆出入口通视要求 ( 为视点至出口两侧的距离 ) 3.2.9 库址车辆出入口与城市人行过街天桥、地道、桥梁或隧道等引道口的 距离应大于50m;距离道路交叉口应大于80m。3.2.10 汽车库周围的道路、广场地坪应采用刚性结构,并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地坪坡度不应小于0.5%。3.2.11 地下汽车库的排风口应设于下风向,排风口不应朝向邻近建筑物和公 共活动场所,排风口离室外地坪高度应大于2.5m,并应作消声处理。,出口及通道设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18、规定,建筑基地内地下车库的出入口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地下车库出入口距基地道路交叉路的起坡点不应小于7.50m; 如图1 2.地下车库出入口与道路垂直时,出入口与道路红线应保持不小于7.50m的安全距离; 如图2 3.地下车库出入口与道路平行时,应经不小于7.50m长的缓冲车道汇入基地道路 如图3,地下车库出入口距基地道路交叉路的距离,地下车 库出入 口与道 路垂直 时的距 离,地下车 库出入 口与道 路平行,出入口的数量,地下车库层高,在车库的层高设计中,层高包含车库净高及结构、设备层高度之和, 一般情况下,车库净高等于汽车高度加,且停放小汽车 的车库部分净高不应小于,汽车通道处净高不小于。 结构梁高、电缆桥架、排烟管道截面尺寸以及人防要求等也是影响地 下车库层高的重要因素,既要满足各类构件的空间尺寸,又不能无限 制的增加高度。一般地下车库,除了与上部建筑重合的部分以外,大 部分地下车库顶板均位于景观绿化层下,覆土深度及板跨度直接影响 到结构板厚及梁高。因此,在各项数据之间取得平衡便是建筑设计重 点考虑的范围。地下车库的层高设计一般为 无人防要求时取,有人防要求时取 。覆土层的厚度除了满足给排水专 业的管道坡度要求之外,还需考虑种植绿化 要求的基本深度,乔木一般为 ,草和灌木为。 汽车坡道出入口的高度宜,可以 兼设备用房的安装出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