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渝东盐业与三峡文化(一)刘 卫 国 摘 要:渝东地区本是山峦重叠、山高林密、沟壑纵横的贫困山区,但因盐利的吸引,大量移民涌入三峡地区,移民来自省内外的各个地区,遂将各地文化汇集于此,并相互碰撞与融合。融合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在斗争中求统一,在碰撞中进行交融,在长期的交融中演化出新的文化内涵,为三峡文化增添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并使渝东地区成为人口密度最大的山区。关键词:盐业;文化;移民;交融渝东地区位于四川盆地的东部边缘,地处盆周山区,北东南三面环山,西南开豁,由西到东逐渐升高,全区山地和深丘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七点七(77.7%?)。大巴山耸峙于东北边境,为渝陕、渝鄂界山,山脊呈西北至东南走向
2、,一般海拔标高 15002000 米(一千五百至两千米?) ,不少山峰高达 25002700 米。巫山、七跃山北段位于东部和东南部,长江由西而东横切巫山,形成驰名中外的“三峡天险” ,其间峡谷幽深,两岸悬崖峭壁,尖峰高耸入云。此外,区内还有铁锋山、精华山、观面山、方斗山、七跃山(省去?)等众多大小山脉峙立于长江南北,遍布境内各地。所以,区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很难看到有连片的平川地貌,(就连?)西部最大的梁平坝子也只有 120 余平方公里。 (,?)为全国 18 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是名符其实的贫穷山区。然而,在这样贫穷的大山区里,人口密度却相对较高,其中,沿长江河谷地带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3、高达 600800 人, 1 接近成都平原的人口密度。涪陵、忠县、万县、开县、云阳、奉节等县人口均已接近或超过 100 万。且这一地区的饮食文化发达,人文景点众多,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研究这一独特文化现象时即可发现,它的形成乃与渝东的古代盐业息息相关。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都是以当地的经济活动为基础,并融合其它要素,如地理、环境、气候、资源、出产、交通(省去?)等条件,才形成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灿烂文化来。三峡文化当是历史上存在于长江三峡地区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其中,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三峡文化所
4、涵盖的区域,亦由长江三峡幅射到整个三峡库区,即古代巴国所辖之大部分区域。大致范围东至宜昌,西至重庆,北至刘卫国:(1941) ,男,重庆市盐业总公司万州公司退休干部。2大巴山,南至武陵山。 2 古代巴人靠盐而兴邦、立国。因此,在研究三峡文化时,必须要首先考证其古代的支柱产业盐巴。渝东盐业是三峡地区最古老的支柱行业,盐泉约形成于 3500 万年以前,且分布在 10 余个县的众多河流岸边,与水源长期相伴,位于古人寻找水源必经的显眼位置,容易被古人所发现。先民从旧石器时代中期,就开始由本能驱使到盐泉处吸食盐水,至新石器时代便学会用陶罐煮盐。经历了陶罐煮盐、铁锅煮盐、真空制盐三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到夏、
5、商之时,已出现了专业化、商品化的多个盐业基地,盐业基地又是繁华的经济聚集中心。盐场遍布于十几个县境之中,历经各朝各代,一直延续、发展到现在,成为四川的几个重要产盐基地之一,是支撑三峡地区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学者们多称三峡古代经济为鱼盐经济,说明渝东盐业在三峡古代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在三峡文化的内涵里,随处都能看到渝东盐业的影子。渝东盐业时时都在影响着三峡文化的形成。本文既不是三峡文化之著,也不是渝东盐文化之作,只是就渝东盐业对形成三峡文化所起的重要作用和影响,作一些尝试性的探析。以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专家学者们的关注,让沉淀于三峡库区的盐业文化遗产得到更加广泛、深入
6、的发掘和有效的保护,并唤醒沉睡的盐业旅游资源,来为发展三峡库区经济服务。大 量 的 涌 入 移 民古代盐业生产没有机械动力,各道工序的操作和物流搬运,全靠人力,是劳动力高度密集的行业。一个盐场就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又是一个经济聚集中心。一般说来,一个年产盐 1000 吨以上的小盐场,即可容纳就业人员万人以上:其中,盐场自身从吸卤、制盐、到各种辅助工人,约需劳动力数千人;而它所带动的若干相关产业,如燃料业、木船运输业、造船业、短途搬运业、长途运输业、制桶业、编织业、制绳业、打铁业、饮食服务业等等,所容纳的就业人员,远远超过制盐工人的数量。正如民国云阳县志所云:盐业“于县境食货,实为大宗,利之所
7、凑,食其业者,自卤主、煎户、运商、肆伙、汲拽、都养、洎乎沿江煤窿、舟挽、驮驱、转移执事于其间者,无虑数万人,亦为县境一大都会” 。 3 其中,柴炭、船运、搬运三业所容纳的劳力最多:“往昔地饶林木,煎盐以柴,今汤溪水步,尚有柴湾之名。山木既尽,乃用石炭,未审所始。自盐场上至鱼泉,下至洞上,溪岸煤洞极多,业之盛者,富至巨万” 。又“上下游炭质较异,须掺和得剂,乃省火力。船运如织(时有木船 400余条) ,业此谋生者,无虑万数” 。 4 再看江岸起运者和陆上搬运者,来往穿梭如织,3远处看去,犹如蚂蚁搬家似的忙忙碌碌,场景十分壮观。此外,从各地云集到盐场的盐商,需携带脚力,艰难跋涉。如从湖北恩施到云安
8、来运盐, “其时境限夷夏,道阻穷山,担负 艰,动淹旬日。多由新军口入山,往返半月乃达” 。 5 足见来一趟非常不容易,故跑单边是很不划算的。因此,来时总要带上各地的土特产品到盐场来贩卖,再用卖土特产品的钱,买盐运回当地,以实现两头盈利。这样一来,盐场所在之地又成了物资的集贸中心,致使商业红火,市场繁荣,流动人口进一步增加,饮食服务业更加兴旺发达。集贸中心又进一步带动周边地区农业、副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这样的工业重地加集贸中心,必然会吸引四周的人群到此来谋生计。在兵荒马乱或灾荒年月,到盐场谋生者就更多,并可形成移民之潮。因为盐税是历代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民清以前,川、渝两地的盐税收入占到全部税课
9、的泰半。(泰者,大也,泰半即大半。省去?)所以,要想有稳定的财税收入,就必须保证盐场的正常生产。因此,不论休养生息期间的州、县官吏,还是战乱时期的军阀头目,对盐业而言,都需要维持一个稳定的生产局面,才能保证其滚滚的财税来源。稳产则稳收,多征需多产,但稳收、多征,需要有特殊的措施来做保证。譬如民国时期,蒋介石为镇压革命群众、消灭共产党人而长期打内战。打内战就要不断扩充军队,扩充军队则需要兵源,于是就到处抓壮丁。故在电影抓壮丁的插曲里,就有“生下儿子归老蒋”的唱词。在如此形势之下,盐场的工人却可免抓壮丁,这样,盐场就成为躲避抓丁的避风港。加之战乱与灾荒时期,人心惶惶、百业凋零,谋生更比平常艰难,此
10、时,唯有盐场是最好的去处。于是,大量青壮年男子为逃避抓丁或糊口活命,便源源不断地来到盐场,所以,在战乱与灾荒之秋,反而有大量移民涌入,并形成移民之潮。巫溪的大宁盐场,地处大巴山区,山高坡陡,距离长江 100 多公里,交通极不方便,往南尚可借大宁河的水道之便。但因河床落差大,河流滩多、湾大、水急,行船不易,木船全靠人力撑、拉,既费时力,又极危险。冬天要赤脚淌进冰冷刺骨的河水,夏天要冒洪水覆舟的风险而苦苦支撑。尽管如此,总算有一条便利的水道连接长江。而北面通向湖北、陕西的运输线路就更艰难了,全是栈道连山路,其艰难程度便可想而知。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这样封闭的大山深处,居然汇集了全国除新疆、西藏等
11、少数边远省份之外的 28 个省、市的人员在此定居,说明这里移民的来源十分广泛,汇集到此的人员几乎源自于全国各地。4在云安镇的街名中,离生产区最近的几条街道分别叫江西街、黄州街、小四川等。这与当今城市用省、市名命名的街道有所不同,它是各地移民在此定居的必然产物、是省内外移民汇集盐场的有力证明:(。?)经考证,江西街和黄州街皆因江西人、湖北黄州人最先在此开店设铺,后逐渐扩展成为街道而得名。小四川则汇集着来自川内各地的人员。街名来自移民的祖籍,成为见证省内外移民在云安定居的缩影。笔者在云阳盐厂工作期间,该厂时有在职和离、退休人员 2000 余人,其中,老工人有一多半是忠县人。为何有如此多的人来自忠县
12、呢?为解开这个疑团,余借到忠县筹建基建项目之机,终于查清了事情的来由。原来忠县亦是渝东古代盐业基地之一,后因卤淡量小,至民国初年多数井灶遭废弃,大量盐工失业,而此时云阳盐业正值兴旺时期,失业的盐工为谋生计,不得不舍弃家园而转移到云安盐场。从这一转移过程中,我们既看到了忠县因井灶废弃而产生的严重后果,又看到了云安盐场容纳移民的巨大潜力。说明盐场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接纳移民的能力是很大的。在休养生息的稳定时期,盐场所需劳力一般由附近周边地区的移民来补充。但因盐利所致,历史上常为争夺渝东盐泉而发生战争,每次战争结束后,都会引发由占领者的故居地向三峡地区大量移民的潮流。这种潮流最初始于占领军的部分军人,
13、随之是这些军人迁入其眷属,再由眷属引来亲朋好友,继后又由亲朋好友招来亲朋好友的亲朋好友。如此延续发展,使移民人数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大,遂逐渐形成潮流,直到下一次占领者的更换。占领者的更换意味着新一轮移民潮的到来,所以,移民潮的出现并非偶然,形成的时间短则几十年,长的持续到百年,甚至几百年。据三峡学院的任桂园教授研究考证,三峡地区从远古到近代,共发生了六次大规模的移民潮。 6 每次移民潮的形成都与战争有关,其中,半数以上是为争夺盐泉而战。近几年在三峡库区内,已发现多处战国时期的楚墓群,墓内均有楚国兵器随葬,墓群分布以云阳的李家坝和忠县的崖脚遗址最为集中、数量亦最多。这两处恰好是长江沿岸生产规模
14、最大的两个盐业基地,这就充分证明了史料中关于战国时期,楚、秦两国为争夺渝东盐泉而发生的楚与巴,巴与秦,秦与楚之间长达 100 年之久的战争 ,这场战争反复而持久,移民则量大而漫长。大量移民不断地涌入到三峡地区,这些来自省内和省外不同地区的移民,势必将各地的文化汇集到三峡地区,致使各地文化在此相互碰撞与融合。但融合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在斗争中求统一,在碰撞中进行交融。在长期的交融中必会演化出一系列新的文化内容,为独特的三峡文化增添许多丰富多彩的新内容。5众 多 的 帮 派 组 织各地移民汇集到三峡地区后,必然会碰到许多新的问题。首先是在利益上时有冲突发生;其次是语言和习俗上的差异会有碰撞。其中,
15、利益冲突成为主要矛盾。汇集至此的所有人,都需要维护自己的利益,但仅靠个人能力来维护利益,其能量是十分有限的,必须组织起来才有力量。于是,各种社团、帮派组织便运应而生。形形色色的帮派组织,组合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势力。至民国时期,各种民间组织已多达数十种,其性质和成员十分复杂。在形形色色的各种组织中:有为维护家族利益而出现的宗族势力组织;有为维护同乡利益而出现的同乡会势力组织;有为维护行业利益而出现的行会势力组织;还有政见不同而出现的政治派别组织。其中,政治派别以帮和党的形式出现,其余组织多以宗、社、帮、会等形式出现。在各种帮会组织中,带有政治倾向的社会势力,主要有青帮和胞哥(亦称红帮) 、国民党、
16、三青团等。这些组织并非因盐而组建,更不是盐业的专利,其组织机构已遍布全国各地。但盐场是产业工人最集中的地方,又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各种政治力量必然会在此进行较量,并在盐工中发展各自的成员,盐工就成了他们争夺的主要对象。所以,政治派别组织在盐场的影响远远大于其它民间组织。共产党也非常重视盐场的工人运动,著名革命历史小说红岩中的彭松涛,原形就是中共重庆市委委员、川东临时工委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彭咏梧,云阳人。1947 年 11 月由爱人江竹筠(小说中的江姐,自贡人)陪同,经万县来到云阳,在农坝乡成立了“川东民主联军下川东纵队” (后改为川东游击纵队) 。并在云、巫两盐场的盐工中积极开展工作,秘密
17、发展中共党员,计划于 1948 年 1 月 8 日在云阳云安盐场和巫溪大宁盐场同时起义。先夺取两场税警队的枪枝,提取税款,后迅速解决区、乡武装,壮大游击队伍,开辟奉(节) 、大(宁) 、巫(溪、山)游击根据地。但因事机不密,两地当局加强了防范,于是,彭当机立断,改为攻袭云阳商业重镇南溪和巫溪西宁乡公所,此次攻袭?取得重大胜利,沉重打击了蒋家王朝的地方统治,使当局闻风心惊胆寒。 7宗族势力以当地的大姓为主,尤其是占有盐业之利的大姓(云安有陶三千,郭八百的记载) ,纷纷建立宗庙,名曰“宗祠”或“祠堂” 。由宗主即族长统领本姓宗人,其宗旨:一是续修家普,二是祭祀祖宗,三是保护孤寡,四是解决族内纠纷,
18、五是制定家规律例,以律族众。 8 凡遇重大事情,由长辈在族长主持的会议上做出决定,然后率全族实施,以维护本族利益。成为当地一股重要的社会势力,如云安场的陶、郭、6周、林、曾、袁等姓, 9 忠县 (上为“洽” ,下为“甘” )井的李、杜、雷、吴等姓,10 都建有这样的宗祠。 本地大姓以家族的宗祠组成氏族势力,而外籍人士则以同乡会的形式组成帮派。如云阳的江西帮、福建帮、陕西帮、湖北帮、黄州帮、忠州帮、粤帮、湘帮、以及岳常澧帮、衡永保帮等; 11 巫溪的江西帮、黄州帮、粤帮、川帮、蒲圻帮等。 12 他们大都建有同乡会馆,并定有会规。其宗旨是:维护同乡人利益、帮助谋求职业或提供住地、抗拒灾害和抵御外侮
19、。 13 外籍人士的数量虽少,但经济实力雄厚,是一股不可小看的外来势力。以行业为主的帮会,是人数和种类最多的民间组织,其性质和成员十分复杂,遍布全区各地,涉及各个行业,数量多达 50 余种。有社、帮、会几种形式。如云阳的铸魂社、抗建社、胜利社、云青社、民生社、云友社、建国社、兴中社、铁血社、忠勇社、云汉社、治平社、结义社、精诚社、辅仁社、云诚社、协同社、复兴社、西云社、忠孝社、成仁社、民德学社、结义同志社、群工联谊社等。以及箩筐帮、上坡帮、桡夫帮、石木帮、扁背帮等。还有友谊会、姊妹会、孝悌会、兰谱合会、自治学会等。在这些社、帮、会中,亦不乏职员、警察、士兵、伤员、学生、妇女、土匪等组成的民间组
20、织。 14巫溪的行会主要有:王爷会、财神会、药王会、老君会、漆宝会、圣人会、鲁班会、张爷会、轩辕会、牛王会、罗祖会、萧曹会等。 15 在忠县,除有与巫溪相同名称的十三种行会外,还有:百花会、玄女会、雷祖会、火神会、詹王会、孙祖会等。各行会均有自己崇拜的“神” 。其中,萧何、曹参为典狱的崇拜之“神” 、李老君为五金业的崇拜之“神” 、百花圣母为弹花匠的崇拜之“神” 、孙思邈为中药业的崇拜之“神” 、魯班为建筑业的崇拜之“神” 、玄女为制伞业的崇拜之“神” 、李冰为船工的崇拜之“神” 、雷祖为磨面业的崇拜之“神” 、祝融为鞭炮业的崇拜之“神” 、趙公明为商业的崇拜之“神” 、罗祖为理发业的崇拜之“
21、神” 、詹王为厨工的崇拜之“神” 、张飞为屠宰业的崇拜之“神” 、孔子为学校的崇拜之“神” 、漆宝为漆工的崇拜之“神” 、孙膑为制鞋业的崇拜之“神” 、黄帝为缝纫业的崇拜之“神” 、牛王为兽医的崇拜之“神” 。各行会都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和会期,并选有会首,立有行规,以维护本行业的利益。16以上各种形式的社团组织和帮派组织,组合成形形色色的社会势力,代表着各个7集团的利益。并以利益为纽带,将相同利益的群体纽合在一起,构成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各集团之间的利益,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相互间既有相一致的部分与时候,又有相冲突的部分与时候。在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中,各组织之间,既联合又斗争;既相互利用,
22、又明争暗斗。在利益的驱使下,常因利益冲突而引发群体斗殴事件,一些竟技活动就成了群体斗殴的导火索。因为竞赛必须分出胜负,平常积压的矛盾就会在争夺胜负及互不服气的氛围中爆发出来。如每年元宵节的舞龙竞赛、端午节的龙舟赛,就常常演化为“棍棒赛” 。笔者曾在云安看到,每年端午节的龙舟赛前,各船上早就准备好了斗殴器械,盐工的斗殴器械多以盐井上的耳板为主。赛时,各自都使出绝招,赛后,获胜一方自然是扬眉吐气、趾高气扬。但失败的一方则忿忿不平,就借机寻衅肇事,先是口头争执,进而互相谩骂,最后就“扬桨、抡板” ,甚至动起刀枪来,演化成一场恶战。到第二年,失败的一方为挽回面子,就主动向获胜方挑战,于是,争斗便年复一
23、年地延续下去,形成恶性循环,矛盾越积越深,恩怨越结越大,端午节的斗殴便年年重演,变成名符其实的“斗殴节” 。这种恶习还影响和漫延到青少年之中,过去,常有一些青少年搞“结把把柴”活动, “把把柴”乃生炉引火之柴,即先将木柴锯成约 20 公分长的小段,再用柴刀劈成小片,然后用稻草捆成小把,曰“把把柴” 。 “结把把柴”是三五人或十余人,像“桃园三结义”那样结拜成团伙,像“把把柴”一样捆绑在一起。当然,参与这种活动的人多数是当游戏玩耍,但玩耍也会潜移默化,致使其中的一些人结成真正的小团伙,成为群体斗殴的新一代,长大后成长为群体斗殴的骨干份子。林 立 的 宫 庙 馆 堂前面已讲到,各类人员为维护各自的
24、利益,组合成各种不同的社团和帮派组织。有组织就有聚会、有聚会就有活动,要聚会、要活动就得有场所,于是,各种宫、庙、馆、堂如雨后春笋般地修建起来。本地人要兴建祠堂,外地人则要修建宫、馆,加上各种庙宇,就出现了宫、庙、馆、堂林立的局面。仅在云安这个古镇上,就建有龙君宫、文昌宫、梓潼宫、桓侯宫、炎帝宫、仓圣宫、万寿宫、禹王宫、帝主宫、万天宫、玄天宫、三元宫以及三皇庙、三义庙、三官庙、五显宫、东岳庙、关帝庙、罗汉庙、玉皇庙、高祖庙等,还有滴翠寺、清净寺、普贤寺、大佛寺、花果寺、高峰寺及青衣奄(庵) 、庐陵馆、皇经堂等?三十余座, 17 当地人习惯上统称为九宫十八庙。再加8上当地大姓所建的祠堂,数量则更
25、多,达 40 余座。这里还不包括外地人修建的同乡会馆,为便于联络,同乡会馆多建在县城里面,如云阳的天上宫、南华宫、长沙庙、陕西馆、湖北馆、岳常澧馆、衡永保馆等均建在县城里面。 18渝东其余各盐场的情形,均与云安大同小异。如开县的温汤井,在一个只有 1 平方多公里的小镇上,就有各类大小庙宇十好几座,仅文昌宫和关帝庙就各有两座。林立的宫、庙、馆、堂,与移民的涌入有直接关系:一方面,外来移民要修建聚会的场所:如万寿宫是江西人聚会的场所,由江西帮修建;天上宫是福建人聚会的场所,由福建帮修建;南华宫是广东人聚会的场所,由粤帮修建;陕西馆是陕西人聚会的场所,由陕西帮修建;湖北馆是湖北人聚会的场所,由湖北帮
26、修建;帝主宫是黄州人聚会的场所,由黄州帮修建;岳常澧馆是岳、常、澧人聚会的场所,由岳、常、澧三府之人修建;衡永保馆是衡、永、保人聚会的场所,由衡、永、保三府之人修建。19另一方面,外来移民为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神灵的保佑,还将各地的崇拜之神也迁移到盐场来定居,且互相攀比,于是,庙宇也就越建越多,如“三国”时的关羽,山西人,传说死后成了佛教的护法神,称为关帝,是山西人的崇拜之神,所以, “西帮”多在盐场修建关帝庙。又如长沙庙和东岳庙,分别为湖南人和福建人所修建。 20 足见众多庙宇也与外来移民有关。当然,众多宫、庙、馆、堂的兴建,除移民因素外,也有盐业自身的原因。盐业历史悠久,背景特殊,有许多值得
27、纪念的人物、事件和日子,亦要修建相应的祭祀场所,如云阳云安盐场的龙君宫和高祖庙;巫溪大宁盐场的龙君庙和猎神庙;城口民通盐场为纪念陈、罗二人而修建的井祖庙;忠县 、涂盐场的管仲庙,以及各场为祭祀火神爷而修建的火神庙等。都是为纪念各自传说中的祖始爷与火神爷而修建。上述宫、庙、馆、堂,不仅在盐场的数量众多,所在之各县城也有不少,并逐渐漫延到盐场邻近的场镇。在各盐场的周边地区,亦建有类似的宫、庙、馆、堂,成为三峡地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加之这些宫、庙、馆、堂的建筑风格丰富多彩,是极为珍贵的盐业文化遗产和宝贵的旅游资源。但可惜的是,它们的大多数都已毁之殆尽。融 合 的 风 土 民 俗渝东地区远古时为巴国之
28、地,被夹在楚、蜀之间。位于巴、楚的结合处。南东北与湘、鄂、陕相邻。西面与蜀、黔接壤,加之外地移民的大量涌入,其风土民俗有极9大的包容性和交融性。因此,在渝东的风土民俗中,既有巴、楚、蜀的鲜明特征,又有秦、湘习俗的影子。从考古发掘的成果看,外地民俗融入三峡地区,已有悠久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至迟在商代就已开始。如上世纪 80 年代初在巫山县大昌镇蓝家寨村附近的李家滩大宁河道中,就出土了一件具有晚商特征的青铜尊,根据“尊”的时代特征,考古界称它为“商式铜尊” , “尊”是祭祀祖先神灵的礼器, 21“商式铜尊”的出现,说明商代文化已在商代晚期就融进了三峡地区;1997 年秋至 1998 年春,中国社
29、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巫山县大昌镇的双堰塘遗址中,出土了西周时期的镞、鱼钩等小铜器及少量铜渣、骨器、磨制石斧、玉饰片及陶器。陶器以夹砂为主,纹饰有绳纹、网格、刻划、压印、波折、弦纹及附加堆纹等,可辨罐、鬲、鼎、豆、灯形器等器形。发拙者认为,出土遗物以花边口沿器及尖底器、灯形器为代表,包括一些流行于中原或楚地的器物,如豆、鬲均有极浓的西周时期巴文化色彩。 22 说明此时的中原文化与三峡文化已在相互交融;另外,从前面已提到过的云阳李家坝遗址、忠县崖脚遗址处,较为集中的楚墓群里的大量楚国兵器中,亦可清楚地看到,早在战国时期,就开始了由军事占领而形成的移民潮,说明大规模的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已开始进行广泛
30、的交融;同期,北京大学、重庆市博物馆考古队,在忠县 井沟口遗址群的瓦渣地遗址处,清理了春秋之际的墓葬一座,文化堆积有新石器时代晚期,西周及其稍后堆积,以西周堆积为主。发拙者认为,在春秋战国之际的墓葬中,出土的青铜柳叶形剑、三角援戈,其形态古朴,是峡江地区最早的“巴蜀文化”墓葬,对认识巴蜀文化关系提供了线索。说明巴蜀文化的交融,在春秋战国之时就已经开始了;另在该遗址群的崖脚遗址处,还清理了墓葬 6 座,其中有新莾时期土坑木椁墓一座,战国晚期巴蜀文化墓一座,打破楚墓(M4) 。楚墓 4 座,皆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出土遗物与江汉平原等楚国中心区域典型墓一致,未见任何巴蜀文化因素。而 M4 的随葬品却有
31、礼器、兵器、仿铜、陶礼器、漆器等。陶礼器的组合为成双成对的附耳高足鼎、扁球形敦、细高顶浅盘豆等。发掘者认为,这批楚墓在已知楚墓的最西端,结合巴蜀墓葬打破楚墓的发现,对讨论巴、蜀、楚关系及其历史进程中的势力消长有重要价值。 23 以上数例足以证明,早在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外来文化就已经在和本土文化进行广泛的交融了,并有了一定的规模,为以后更频繁的融汇与交融敞开了大门、并搭好了平台。 从渝东方言的分布特点看,就像一幅移民区域分布图展示在人们的眼前。渝东方言分布的特点是:以长江为轴线,顺流差异大,两翼差异小。差异是指语音和音调上10的差别,顺流各县说话,几乎是一个县一个音调,甚至有的县内也有几个音
32、调。与两翼相比较,则形成显明对照,差异要小得多。在一个小区域内,竟有如此大的差异,且呈“顺大翼小”的分布格局,从现象上看,既罕见,也违背常理。因为三峡地区的地势复杂,境内大小山脉相连,全区山峦叠嶂,沟壑纵横,羊肠小道,行路艰难,互相交往非常困难。只有长江横贯其中,是历史上唯一的一条重要水上交通,上下游之间的交往较为方便,顺流交往的频率远远高于两翼,按照一般规律,顺流差异应该小于两翼。但实际情况却恰好与此相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逆向发展的趋势呢?笔者认为,这与早期移民的进驻有关。早期移民来到渝东地区,必先占踞交通要道,即先在长江岸边的某个地方落脚、生根。然后逐渐向四周扩展,不同地区的移民,占据着长
33、江沿岸的不同地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后代的不断繁衍,人数越来越多,地盘也不断地向四周扩张。在扩张过程中,因长江沿岸的地盘,已被不同地区的移民所占据,顺流方向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只能向两翼发展,结果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顺大翼小”的差异分布格局。 (, )展示了渝东移民文化的丰富多彩。渝东方言的另一个特点是,语音差异虽大,但方言中的具体内容,如俗语、谚语、歇后语等却又基本相同。从这些俗语、谚语、歇后语的内容中,同样能看到当地的一些生活习惯和民间习俗的影子。方言内容相同,说明各地移民长期生产、生活在这里,经长时间的互通、互学、互融后,已融合成共同的习俗,才使方言的内容基本相同。所以,方言中也会
34、留下丰富的移民文化和盐文化的信息。渝东方言属四川方言,系北方方言的次方言。清康熙、乾隆年间,由湖南、湖北迁徙者不少,方言中往往杂以楚语,从夹杂其中的外来语里,就可以看到移民文化的信息。又如过去日杂商店里卖盐,常用猪的肩胛骨当撮盐工具,故土语称肩胛骨为盐铲铲骨,这一称谓就折射了盐文化的信息。 24 从方言信息中,既可看到移民文化的多样性,又能看到融合后的同一性。 当说到风土民俗时,人们往往对少数民族的风土民俗映像深刻,当我们谈论渝东的风土民俗时,不得不说说渝东的少数民族长江南岸的土家族。土家族居住在鄂西、湘西、渝东南交界处的武陵山区。本无族名,原被统称为“苖” 、 “蛮”或“土蛮” ,1956
35、年国家才正式定名为土家族。据载:“土家族是以廪君为首的巴人后裔,起源于湖北长阳县的武落钟离山,巴人祠虎,以虎为图腾,楚人称虎为“于莬” (读乌图) ,疾读而为“土” ,乃土家族得名之由;另有一说则认为,他们不知道祖先何时从何地迁来,也不知道自己是何民族,只知道他们是世世代代居住下来的“土著”民族,只好叫“土家” ,以与外来的“客家”相区别。 ”25巴人靠盐而兴邦、立国,后又因盐而招11来邻近楚、秦两国的垂慕,成为两国凯觎与争夺的目标,最后被秦国所灭亡。当秦灭巴时,居住在武陵山区的部分巴人,因远离长江水道、又居于大山深处,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巴道更比蜀道难的恶劣环境下,反而因祸得福,能够避开战
36、乱,得到生存、繁衍的机会。而居住在长江沿岸的巴人,也会逃向偏僻的武陵山区,与原来居住在武陵山区的巴人相会合。经过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成为现在的土家族。土家虽现为少数民族,又身处偏僻山区 ,但巴人的习俗已在土家族中传承和发扬。所以,土家的多数习俗与渝东各区、县的民间习俗都是相同的。习俗的内容十分广泛,大致可分为生产习俗、生活习俗、节令习俗、家族习俗、社会习俗、礼仪习俗、信仰习俗、恶风习俗等几个部分。但若翻开各县县志 ,将这几个部分的具体内容进行细致比照,就会发现,这些习俗的具体内容在各县皆基本相同。说明本地习俗和外来习俗经过漫长的交融后,早已融合成为共同的习俗了。譬如土家族新娘哭嫁的习俗,在一般
37、人看来,结婚是喜庆之事,在喜庆之时悲痛哭泣,似乎很不协调,是一种很特殊、很个别的习俗。其实,这一习俗并非土家族的专利,在渝东乃至川渝地区都曾普遍流行过,直到建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一习俗才逐渐消失。其它习俗就不一一列举了。发 达 的 饮 食 文 化各地移民来到盐场,也将各地的饮食习惯带进了盐场,这就给盐场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切磋、互相兼容、共同提高的机会,促进了当地饮食文化的发展。笔者自幼在盐城长大,亲眼目睹了盐场饮食文化的丰富多彩,以及烹饪技术的普及程度,是一般地区所不能比拟的,盐场工人的饮食特点可概括为“能吃、爱吃、会吃”六个字。所谓“能吃” ,是因为工人
38、的劳动强度和体力消耗大,需要大量热能的补充。补充热能的唯一办法就是吃,除此,别无他法。例如灶房(熬盐厂房)里的炭佬倌这个工种,一个人要挑进该灶所需的煤炭、挑出全部炭碴,又要从河里挑来全灶工人的洗澡用水、还要挑走所产盐巴。四项劳作一肩挑,没有一点空闲时间,其劳动强度是常人难以承受的。炭佬倌挑煤炭和炭碴用的撮箕,为加强型的专用工具,其状如蚌,曰蚌壳撮箕,一对撮箕的自重就达二三十斤,装满煤、碴后的重量为两百斤左右。这样大的体力消耗,需要及时、大量的补充热能才能支撑。为此,就得大量地吃,所以,他们的饭量都很大,一吨饭能吃两斤多米。像这样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并非此一工种,12其它如搬运工、船工等的劳动强度
39、,均与此不相上下。另外,在盐场还有一个特殊工种汲卤工,云安称汲卤工为拽(读 ye 掖?)水工。拽水工因手足长期被盐水浸泡,且双手紧握汲绠,并上下不停地用力拉拽,时间长了,就会得一种手足皲裂的职业病。故民国云阳县志云:“汲夫手脚为卤水所渍,皲皱脱落,见而识之” 。 26 为减缓疼痛,需要摄入大量动物油脂,故常见拽水工人用猪油拌饭吃。所以,从事这一职业的人,一般都能吃肥肉。煤矿工人亦如此,过去煤矿里打“牙祭” ,用筷子穿满手掌大的肥肉片一大串,发给矿工,边走边吃,毫不费劲。在超强体力劳动条件下,一人一次吃 12 斤肥肉,算是很普遍、很常见的事情。面对上述超强劳动环境,不能吃就不能胜任其本职工作,只
40、有多吃才能保证其再生产所需的体能。所以,在盐场劳动的人,不论从事什么工种,均都能吃。所谓“爱吃” ,是指对吃的爱好,并非嘴馋。爱好是由体内需要和外部吸引两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体内需要已经讲过,工人靠出卖超强体能养活自己,被消耗的体能必须得到及时的补偿,才有再生产的能力,何况民以食为天。外部吸引是因为盐场既是重要的工业基地,又是经济聚集中心,市场繁荣,流动人口多,饮食服务行业自然发达。在移民汇集的场镇,各地的各类名吃应有尽有,这样的环境不光是重体力劳动者,对任何人都是有吸引力的。譬如运输煤炭和盐巴的船工,运一趟来回需要好几天的时间,不仅劳动辛苦,且伙食单调、条件恶劣、危险性大。正如当地俗语所云:
41、“挖煤工人埋了还没死,而撑船工人则死了还没埋” 。所以,每当完成运输任务,拿到工钱后,都要到馆子里先吃上一顿。这一方面是对几天来体力消耗的补偿,另一方面也是对此次能够平安归来的一种安慰与庆贺。既是体能上的补偿,也是精神上的需要。久而久之,这一餐饭已形成惯例。另外,在盐场还能看到一种现象:即一部分没有固定职业的劳动者,只能靠“下散力”挣钱。 “下散力”的大概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附近农民,农闲时出来挣点零花钱;二是无一技之长者,只能从事简单的重体力劳动;三是无门路选择劳动条件较好或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种和行业。 “下散力”最好找的活路,是从大山里的煤窑往盐场挑运煤炭。挑煤炭本是一项很辛苦的劳动,要起早
42、摸黑,肩负 100 余斤重的煤担,来回一趟需翻山越岭,走 70 余里“鸡肠”小路,可挣到的工钱还不足一元。但不可思议的是,有的人拿着这一天的辛苦费后,却是半斤酒、二斤肉拎回家。看似不好理解,其实,有的人正是为了能让全家人打一次“牙祭” ,才去辛苦这一趟的。所谓“会吃” ,是指烹饪技术在盐场的普及率比较高,并不说明盐场工人的生活水13平有多高。相反,工人的劳动强度、劳动场所、居住条件、生活状况等都是很艰苦的。发达的饮食文化,所反映的只是一种社会现象:盐场是产业工人最集中的地方,总体消费水平自然高于农村;盐场是移民聚集的地方,各地的饮食文化能得以交流、融合与提高;盐场是商贾云集的地方,流动人口多,
43、饮食服务行业自然兴旺。这些客观环境,为烹饪技术的普及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所以,烹饪技术在盐场的普及率是比较高的。这里,并不需要一一展示具体的烹饪技术和美食内容,只要通过几个生活现象,就可折射出盐场较发达的饮食文化来:在渝东,凡产盐之地的居民,不分男女,几乎都能下厨。在男人中,有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人会烹饪,其中的一部分人且为烹饪高手。在民间,如有什么喜庆之事,需要置办酒席宴时,一般都不用请专职厨师,就近找几个亲朋好友来帮忙即可,办个十几桌,几十桌都不在话下。另外,在工人中还普遍流行一种“打平伙”的习俗,即由几个要好的伙计相约,定时聚餐,平均出钱,买来食品生料后,轮流到各家去加工制作,大家动手,各尽
44、其能,然后互相品尝、各得其所、自得其乐,名曰“打平伙” 。 “打平伙”比进馆子便宜,乃价廉物美,又乐在其中,还可交流、切磋厨艺,使厨艺在交流中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和提高。但交流要以人人会烹饪为前提,否则,交流就无法进行。从“打平伙”的习俗中,我们也能看到烹饪技术在盐场较高的普及程度。总之,盐场的传统饮食文化较一般地区发达,且普及面广,水平较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发展,一些小盐场相继被关闭,当地以盐业为龙头的产业结构被打破,旧的经济支柱被折断,新的产业结构尚未形成,出现了暂时的萧条景象,居民生活相对困难,成为暂时的贫困地区。但就在这样贫困的地区里,你如有机会到此做客,就会发现这里生活虽贫困,但主人端上桌的饭菜,其精工细作的技巧却是比较高的。(这)进一步说明盐场饮食文化的牢固根基并不以一时的生活困难而动搖。由上可知,渝东盐业吸引大量移民来到三峡地区,移民的涌入使三峡文化的内涵丰富多彩。而盐业的持续发展又使三峡文化独具特色,下篇将侧重探讨渝东的盐业生产对本土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