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银器发展史和保养方式.doc

上传人:春华秋实 文档编号:2967640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器发展史和保养方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银器发展史和保养方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银器发展史和保养方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页眉.页脚金银器发展史商周金银器:小巧简约时间:发现最早的黄金制品是商代的,距今已有 3000 余年的历史。分布范围:以商文化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以及商王朝北部、西北部和偏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在今天的河南、河北、山东、内蒙古、甘肃、青海及四川等地。工艺:形制工艺比较简单,器形小巧,纹饰少见,大多为装饰品。大多为金箔、金叶和金片,主要用于器物装饰。青铜工艺的繁荣和发展,为金银器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同时青铜、玉雕、漆器等工艺的发展,也促进了金银工艺的发展;早期的金银制品大多为装饰品,而最常见的金箔,多是用于其它器物上的饰件,或者说,是以和其它器物相结合的形式来增强器物的美感。最迟在西

2、周时期,金银平脱工艺就出现了。商周注释:商周,年代大约从公元前 17 世纪开始到前 221 年,前后共约 1400 余年。商周考古通常分为商、西周、东周 3 个时期,而东周又可分为春秋、战国两期。商周时代遗址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又逐渐推进到长江流域。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从公元前 1600 年 公元前 1046 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 早商 ”;第三阶段是“ 晚商”。 商朝是处于奴隶制的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三星堆注释:三星堆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是我国长

3、江流域早期文明的代表,也是迄今为止我国信史中已知的最早的文明。注释:金箔是用黄金锤成的薄片。黄金由于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一两(3125 克)纯金可锤成万分之一毫米厚、面积为 162 平方米的金箔。即一克黄金可以打制成约 0.5 平方米的纯金箔,厚度为 0.12um。青铜器注释:青铜器是由青铜(红铜和锡的合金)制成的各种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的青铜时代。中国青铜器代表着中国在先秦时期高超的技术与文化。漆器注释: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 。生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

4、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春秋战国金银器:清新活泼 大量错金银器的出现(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金银器) ,几乎成为这个时期工艺水平高度发展的一个标志。 从出土地点看,这一时期的金银器分布区域明显扩大,在南、北方都有发现。金银器的形制种类增多。中原和南方地区的金银器,大体看来,与北方匈奴少数民族地区金银器的形制风格截然不同,多为器皿、带钩等,或是与铜、铁、漆、玉等相结合的制品,其制作技法仍大多来自青铜工艺。春秋战国注释:春秋战国 (公元前 770 年公元前 221 年)。春秋战国时期合称东周时期;西周时期,周朝君王保持着天下宗主的威权。秦汉金银器:繁荣发展 秦代金银器迄今为止极为少见。秦

5、朝的金银器制作已综合使用了铸造、焊接、掐丝、嵌铸法、锉磨、抛光、多种机械连接及胶粘等工艺技术,而且达到很高的水平。在汉代墓葬中出土的金银器,无论是数量,还是品种,抑或是制作工艺,都远远超过了先秦时代。总体上说,金银器中最为常见的仍是饰品,金银器皿不多,金质容器更少见,可能因为这个时期鎏金的作法盛行,遂以鎏金器充代之故。汉代金银器皿,大多为银制,银质的碗、盘、壶、匜盒等,在各地均有发现。一般器形较简洁,多为素面。 汉代金银制品,除继续用包、镶、镀、错等方法用于装饰铜器和铁器外,还将金银制成金箔或泥屑,用于漆器和丝织物上,以增强富丽感。汉代金钿工艺的成熟,使金银的形制,纹饰以及色彩更加精巧玲珑,富

6、丽多姿,并为以后金银器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页眉.页脚汉代金银器在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湖南、广西、广东、陕西、甘肃、吉林、内蒙古、新疆、云南等地均有发现。除大量金银饰品外,主要还有车马器、带钩、器皿、金印和金银医针等,涉及面较为广泛。秦汉注释:秦汉时期是中国秦汉两朝大一统时期的合称。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鎏金注释: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齐,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在器面不脱。铸造注释: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 6000 年的历史。铸造是指将室温中为液态但不久后将固化的物质倒入特定形状的铸模待其凝固

7、成形的加工方式。被铸物质多为原为固态但加热至液态的金属(例:铜、铁、铝、锡、铅等),而铸模的材料可以是沙、金属甚至陶瓷。因应不同要求,使用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焊接:焊接是被焊工件的材质(同种或异种),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工件的材质达到原子间的建和而形成永久性连接的工艺过程。掐丝:将金银或其他金属细丝,按照墨样花纹的弯曲转折,掐成图案,粘焊在器物上,称为掐丝。是景泰蓝制作中最关键的装饰工序。嵌铸:又 称 封 入 成 型 , 是 将 样 品 、 零 件 等 非 塑 料 物 体 包 嵌 到 塑 料 中 的 一 种 方 法 。 即 将 欲 包 封 物 体 置 于 浇铸 的

8、 模 具 内 , 而 后 将 树 脂 单 体 注 入 , 树 脂 在 一 定 温 度 条 件 下 固 化 而 将 样 品 包 嵌 到 塑 料 中 。 常 用 的 塑 料 有聚 甲 基 丙 烯 酸 甲 酯 、 不 饱 和 聚 酯 、 脲 醛 树 脂 及 环 氧 树 脂 等 。魏晋南北朝 金银器:独具异域风采 这个时期的金银器数量较多。金银器的社会功能进一步扩大,制作技术更加娴熟,器形、图案也不断创新。较为常见的金银器仍为饰品。这些金银器既有汉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又有北方游牧民族的风格特点。这个时期的金银器皿仍不多见,且所见大都带有外来色彩。如山西大同小站村封和突墓中出土的鎏金银盘,银高足杯和银耳杯

9、等,除耳杯外,鎏金银盘和银高足杯均为波斯萨珊朝制品。 同时,随着佛教及其艺术的传播,这个时期金银器的制作和功能亦颇受影响。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唐代 金银器:绚丽多彩 可以说中国古代金银器皿是在唐代及其以后兴盛起来而金银器皿是在唐代及其以后兴盛起来而金银器皿又代表了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唐代金银器从器物种类来说,可以分为食器、饮器、容器、药具、日用杂器、装饰品及宗教用器。 当时已广泛使用了锤击、浇铸、焊接、切削、抛光、铆、镀、錾刻、镂空等工艺。初唐到唐高宗时期(公元 618683 年) ,器类品种不

10、多,有碗、盘、杯、壶、铛等。其装饰特点是划分出许多区段来配置图纹,装饰区间多在 9 瓣以上,甚至于有 14 瓣的,这些区间瓣多錾刻成 U 形或 S 形。棱形器物是这个时期的重要特征。武则天到唐玄宗时期(公元 684755 年) ,器形种类增多,上一期 12 瓣以上的装饰区间手法已被淘汰,大量采.页眉.页脚用六等分、八等分来装饰配置纹样,装饰瓣多为莲瓣形且多为双层叠瓣,U 形瓣已极少见,S 形瓣不再出现。总而言之从唐初到玄宗时期金银器皿受西方的影响较大,但同时也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外来因素逐渐减少和消失。如高足杯、带把杯、折棱碗、五曲以上的多曲器物和器身呈凸凹变化的器物很流行。纹饰有忍冬纹、葡萄

11、纹、连珠纹、宝相花纹、禽兽纹和狩猎纹。肃宗到宪宗时期(公元 756820 年) ,装饰手法多采用多重结构为主的六等分法,盘类多附三足,出现仿生器形,即仿照动物等的造型。已不见高足杯,带把杯和多曲长杯等。穆宗到唐末(公元 821907 年) ,器形种类繁多,盒、碗类器物出现高圈足,仿生器形更多一些,流行四等分、五等分的装饰手法。唐代注释:唐朝(公元 618 年907 年) ,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锤击注释:秦朝末年,韩国贵族的后裔张良,拿出家财收买大力士,在博浪沙地方袭击秦始皇,用的一个重一百二十斤的大铁锤,这是

12、取其质量大、冲击力强的缘故,可惜误中副车没有成功。还有战国时魏公子无忌为救赵国,夺取晋鄙的军队,就是使人用铁锤砸死晋鄙的。以上说明在古代锤击也是刺客的一种重要武器。浇铸:是塑料加工的一种方法。早期的浇铸是在常压下将液态单体或预聚物(见聚合物)注入模具内,经聚合而固化成型,变成与模具内腔形状相同的制品。20 世纪初,酚醛树脂最早用浇铸法成型。切削:使用新购买的刀具或重磨的刀具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增大,切屑的颜色、形状和初始切削时不同,切削温度升高,切削力增大,切削加工系统甚至出现振动或不正常的声响。上述现象表明刀具已发生严重磨损,必须更换新刀或重新进行刃磨。抛光:抛光是指利用机械

13、、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铆 ( mao) :敲 打 或 冲 压 (如 金 属 销 、 棒 或 螺 栓 的 )端 部 或 尖 端 使 镦 粗 成 头 。镀:利 用 化 学 、 机 械 或 电 镀 的 方 法 使 一 种 金 属 附 着 在 别 的 金 属 或 物 体 的 表 面 上錾 刻 : 錾 刻 工 艺 的 操 作 , 是 在 设 计 好 器 形 和 图 案 后 , 按 照 一 定 的 工 艺 流 程 , 以 特 制 的 工 具 和 特 定 的 技 法 ,在 金 属 板 上 加 工 出 千 变 万 化 的 浮 雕 状 图 案 。錾 刻 工

14、艺 简 析利 用 金 、 银 、 铜 等 金 属 材 料 的 延 展 性 兴 起 来 的 錾 刻 工 艺 , 是 我 国 传 统 手 工 艺 百 花 园 中 的 一枝 奇 葩 , 它 是 随 玉 石 器 、 骨 角 器 等 加 工 技 术 演 化 而 来 。 錾 刻 工 艺 品 的 造 型 , 主 要 分 为 平 面 的 片活 和 立 体 的 圆 活 , 片 活 是 平 装 在 某 些 器 物 上 或 悬 挂 起 来 供 人 欣 赏 , 圆 活 则 多 作 为 实 用 器 皿 使 用 。完 成 一 件 精 美 的 錾 刻 作 品 需 要 十 多 道 工 艺 程 序 , 操 作 者 除 了 要

15、有 良 好 的 技 术 外 , 还 要 能 根 据 加工 对 象 的 需 要 自 己 打 制 出 得 心 应 手 的 錾 刻 工 具 , 打 制 工 件 的 金 属 板 材 , 调 制 固 定 工 件 的 专 用 胶料 、 配 制 焊 药 、 摹 绘 图 案 。錾 刻 的 技 法錾 刻 工 艺 的 核 心 是 “錾 活 ”。 操 作 时 使 用 的 主 要 工 具 是 各 式 各 样 的 成 套 錾 子 , 这 些 錾 子都 是 自 制 的 , 是 用 工 具 钢 或 弹 簧 钢 打 制 的 , 钢 料 过 火 后 先 锤 打 成 长 约 厘 米 、 中 间 粗 两 头 细.页眉.页脚的 枣

16、核 形 坯 子 , 之 后 将 其 前 端 锤 打 、 错 磨 出 所 需 要 的 形 状 , 再 经 焠 火 处 理 , 并 在 油 石 上 反 复 打磨 、 调 试 , 使 之 合 用 。 最 常 用 的 錾 子 有 大 小 不 等 的 勾 錾 、 直 口 錾 、 双 线 錾 、 发 丝 錾 、 半 圆 錾 、方 踩 錾 、 半 圆 踩 錾 、 鱼 鳞 錾 、 鱼 眼 錾 、 豆 粒 錾 、 沙 地 錾 、 尖 錾 、 脱 錾 、 抢 錾 等 十 多 种 。 另 外 ,还 要 根 据 加 工 对 象 不 同 , 随 手 打 制 一 些 其 他 种 类 的 錾 子 。 錾 刻 时 , 必 需

17、 将 加 工 对 象 固 定 于 胶 板 上 , 方 可 进 行 操 作 。 胶 板 一 般 是 用 松 香 、 大 白 粉 和 植物 物 油 , 按 一 定 比 例 配 制 后 敷 在 木 板 上 , 使 用 时 将 胶 烤 软 , 铜 银 等 工 件 过 火 后 即 可 贴 附 其 上 ,冷 却 后 方 可 进 行 錾 刻 , 取 下 时 只 需 加 热 便 能 脱 开 。 板 料 的 制 备 无 论 是 金 银 还 是 铜 板 , 传 统 操 作 中 , 都 是 把 碎 料 装 入 坩 埚 , 熔 化 中 去 除 杂 质铸 为 坨 锭 , 而 后 反 复 过 火 , 用 锤 锤 打 ,

18、成 为 合 适 的 板 料 。 錾 活 用 的 板 料 薄 厚 , 依 作 品 的 大 小 而确 定 , 最 常 用 的 厚 度 是 在 毫 米 ?过 厚 的 板 材 使 用 中 往 下 踩 和 往 上 抬 都 有 困 难 ?太薄 则 容 易 錾 漏 。 焊 药 的 配 制 及 使 用 铜 焊 和 银 焊 均 属 于 大 焊 , 焊 药 有 老 嫩 区 别 。 将 银 和 黄 铜 放 入 坩 埚 熔 化 ,再 用 钢 锉 错 成 粉 状 ?老 焊 药 以 银 铜 比 例 ?嫩 焊 药 以 银 铜 的 比 例 掺 合 , 之 后 放 入 小 铁 锅中 加 水 和 硼 砂 熬 化 而 成 。 在

19、大 焊 中 工 件 有 时 需 分 先 后 步 骤 进 行 , 先 分 段 焊 合 后 总 体 焊 接 , 先 焊的 部 分 要 用 老 焊 药 , 熔 开 的 温 度 要 高 些 , 后 焊 部 分 则 用 嫩 焊 药 , 可 在 焊 接 中 避 免 前 面 的 焊 缝 开焊 。 图 案 纹 饰 摹 绘 摹 绘 图 案 经 常 是 直 接 用 毛 笔 或 铅 笔 画 上 去 , 工 作 进 行 较 慢 , 如 果 在 一 件 作品 上 重 复 出 现 的 图 案 , 为 了 使 之 整 齐 划 一 , 可 用 过 纸 样 的 方 法 来 操 作 。 具 体 作 法 是 先 把 装 饰 图案

20、按 原 大 比 例 画 在 纸 上 , 而 后 将 纸 放 在 锡 坨 上 , 用 小 刀 或 “脱 錾 ”将 纹 饰 以 外 的 空 地 “脱 ”去 , 即 做 成 纸 样 , 看 上 去 如 同 民 间 艺 术 中 的 剪 纸 。 使 用 时 将 纸 样 蘸 水 贴 在 器 件 上 的 相 应 部 位 ,取 一 支 蜡 烛 点 燃 , 用 蜡 烛 上 的 黑 烟 熏 在 纸 样 上 , 待 纸 样 上 的 水 分 蒸 发 后 剥 落 下 来 , 即 将 纹 饰 清晰 地 过 到 “库 坯 ”上 去 了 。錾 刻 的 工 序宁 夏 固 原 北 周 李 贤 墓 出 土 的 波 斯 萨 珊 王

21、朝 时 代 制 作 的 鎏 金 银 壶 , 主 体 图 案 是 围 绕 其 腹 部 錾 刻 着 希 腊 神话 故 事 中 的 三 组 人 像 , 栩 栩 如 生 。 复 制 前 , 必 须 先 对 原 物 进 行 充 分 地 观 查 研 究 , 深 入 了 解 其 造 型 结 构 、 艺术 风 格 和 制 作 方 法 。 整 个 复 制 经 过 了 道 工 序 。 翻 模 具 为 了 不 损 伤 原 物 和 取 得 逼 真 的 效 果 , 此 次 复 制 是 在 以 前 所 用 硅 橡 胶 翻 出 的 原 件 模 型 上 进行 的 , 根 据 器 形 特 点 , 将 壶 体 分 解 为 壶 嘴

22、 、 壶 身 、 壶 座 、 壶 柄 及 上 面 的 小 人 头 五 个 部 分 , 而 后 分 段 翻 制 出十 套 石 膏 模 具 ; 铸 锡 模 再 用 十 套 石 膏 模 具 , 各 分 铸 为 双 扇 锡 模 , 并 在 合 模 侧 面 打 上 记 号 , 以 防 错 位 ; 库 铜 坯 将 铜 板 裁 好 烧 红 晾 凉 , 分 别 夹 在 每 套 锡 模 之 间 用 锤 敲 砸 , 需 要 多 次 反 复 进 行 , 每 过 火 一次 敲 击 一 番 , 用 力 要 适 当 , 将 模 上 的 图 案 逐 渐 清 晰 地 压 出 在 铜 板 之 上 ; 修 整 铜 库 坯 从 锡

23、 模 上 取 下 铜 坯 过 火 后 上 胶 板 , 用 踩 錾 沿 图 案 边 缘 走 一 遍 , 使 其 轮 廓 更 清 晰 , 之后 把 地 子 踩 平 、 踩 光 , 然 后 加 热 出 胶 , 再 过 火 刷 洗 干 净 。 如 局 部 图 案 轮 廓 高 度 不 足 , 还 需 要 再 过 火 , 翻 过来 上 胶 板 , 从 背 面 用 抬 錾 将 其 顶 到 高 度 合 适 为 止 。 锡 模 在 使 用 过 程 中 因 其 变 形 需 要 经 常 更 换 , 就 得 在 铜 库坯 上 重 新 翻 制 , 以 保 证 坯 形 及 图 案 质 量 合 格 ; 翻 制 锡 模 在

24、每 块 铜 库 坯 上 翻 出 配 套 的 锡 模 , 作 为 库 银 坯 之 用 ; .页眉.页脚 库 银 坯 将 厚 薄 合 适 的 银 板 按 需 要 尺 寸 剪 裁 下 料 , 过 火 后 夹 于 锡 模 之 间 , 轻 轻 用 锤 敲 砸 , 循 环 过火 锤 打 数 遍 , 库 出 全 部 坯 片 ; 分 段 攒 活 分 别 将 各 部 件 银 库 坯 的 四 周 毛 边 剪 去 , 或 用 脱 錾 “脱 ”去 , 将 各 段 库 片 进 行 拼 合 ,再 用 钢 锉 将 合 口 锉 平 整 , 使 拼 缝 合 严 , 并 以 卡 尺 照 原 型 核 准 尺 寸 , 用 铁 丝 捆

25、 定 ; 大 焊 在 焊 缝 上 抹 硼 砂 水 和 银 焊 药 , 夹 入 烘 炉 中 烧 红 , 将 焊 药 熔 化 , 并 及 时 将 工 件 取 出 , 入 稀 硫酸 和 清 水 中 泡 洗 , 再 用 铜 丝 刷 刷 干 净 , 之 后 用 什 锦 锉 将 焊 缝 错 平 , 再 用 水 砂 纸 打 磨 光 ; 錾 刻 把 焊 合 后 各 分 件 的 空 腔 中 灌 入 胶 液 , 而 后 放 在 砂 袋 上 进 行 錾 刻 , 分 作 几 “火 胶 ”逐 步 将人 物 粗 线 条 衣 褶 等 图 案 加 深 加 细 , 在 图 案 正 面 偏 高 处 用 踩 錾 往 下 落 , 鼓

26、 起 不 够 的 地 方 , 要 待 出 胶 后 过 火 灌胶 , 再 从 背 面 顶 出 。 每 次 过 火 时 要 掌 握 好 温 度 , 避 免 将 焊 缝 烧 开 、 甚 至 将 银 活 烧 坏 ; 总 体 攒 合 以 上 各 部 分 錾 好 后 , 第 一 步 将 壶 嘴 与 壶 身 拼 接 错 严 , 用 铁 丝 捆 好 , 在 合 缝 处 上 银 焊药 , 入 烘 炉 内 过 火 , 不 停 地 翻 转 , 使 受 热 均 匀 , 焊 药 烧 开 后 , 迅 速 将 壶 取 出 , 冷 却 后 将 铁 丝 拆 下 ; 第 二 步将 壶 身 、 手 柄 、 柄 上 的 小 人 头

27、和 底 座 合 严 , 用 铁 丝 捆 在 一 起 , 如 前 法 再 入 炉 中 焊 合 。 每 步 攒 合 过 火 前 , 需用 稀 黄 泥 将 以 前 的 焊 缝 糊 住 , 以 利 于 保 护 ; 清 理 从 炉 中 取 出 银 壶 后 , 去 除 铁 丝 , 用 稀 硫 酸 与 清 水 将 硼 砂 黄 泥 等 洗 刷 干 净 , 用 细 锉 将 焊 缝错 平 , 再 用 水 砂 纸 和 椴 木 炭 磨 光 ; 鎏 金 传 统 的 鎏 金 方 法 称 作 火 镀 , 是 将 薄 金 片 剪 碎 在 坩 锅 中 烧 红 , 然 后 加 入 汞 熔 合 为 “金 汞齐 ”, 涂 布 在 鎏

28、 金 之 处 , 经 炭 火 烘 烤 使 汞 蒸 发 , 则 金 鎏 在 器 体 之 上 , 这 种 方 法 既 污 染 环 境 又 容 易 使 人 中 毒 ,故 不 再 采 用 , 而 是 借 用 现 代 电 镀 镀 金 的 方 法 取 而 代 之 ; 作 旧 以 上 仿 制 的 银 壶 完 成 后 还 要 进 行 作 旧 , 方 法 是 用 硝 酸 与 盐 酸 配 制 的 “王 水 ” 或其 它 腐 蚀 材 料 涂 在 壶 上 , 经 过 轻 微 腐 蚀 变 旧 , 清 洗 之 后 再 涂 擦 一 些 油 烟 等 即 可 。传 统 錾 刻 工 艺 的 传 承 与 发 展目 前 , 此 种

29、工 艺 以 其 操 作 过 程 复 杂 , 技 术 难 度 大 , 要 求 操 作 者 具 备 良 好 的 综 合 素 质 , 既 要有 绘 画 、 雕 塑 的 基 础 , 又 要 掌 握 钳 工 、 锻 工 、 板 金 、 铸 造 、 焊 接 等 多 种 技 术 , 对 传 统 文 化 还 要有 一 定 的 理 解 和 鉴 赏 能 力 , 而 且 非 经 长 期 刻 苦 的 学 习 和 钻 研 而 不 能 很 好 地 掌 握 , 故 从 学 此 艺 者不 多 。 历 史 上 錾 刻 工 艺 的 传 承 , 多 是 在 小 手 工 做 坊 中 以 师 傅 带 徒 弟 、 口 传 心 授 、 手

30、 把 手 教 的 形式 出 现 , 从 未 见 有 此 种 工 艺 的 系 统 教 材 和 专 著 , 又 没 有 统 一 的 组 织 管 理 和 有 计 划 的 人 才 培 养 ,因 而 很 难 形 成 一 支 稳 定 的 专 业 队 伍 , 其 兴 衰 也 很 容 易 受 社 会 变 迁 的 影 响 , 加 之 有 些 匠 师 欲 传 无人 , 或 是 思 想 保 守 不 愿 传 人 等 缘 故 , 至 今 能 够 全 面 而 熟 练 掌 握 这 门 技 艺 的 人 日 渐 减 少 , 此 项 民族 文 化 遗 产 正 处 于 衰 退 的 状 况 , 希 望 引 起 有 关 部 门 领 导

31、 和 社 会 的 重 视 , 并 给 予 必 要 的 支 持 和 帮助 , 使 之 不 断 地 健 康 发 展 。镂 : 雕 刻 在 物 体 上 雕 刻 出 穿 透 物 体 的 花 纹 或 文 字 : 的 象 牙 球 。 镂 空 是 一 种 雕 刻 技 术 。 外 面 看 起 来 是 完 整 的 图 案 , 但 里 面 是 空 的 或 者 里 面 又 镶 嵌 小 的 镂 空 物 件宋元金银器:清丽典雅宋代金银器的造型玲珑奇巧,新颖雅致,多姿多彩。唐代金银器皿显得气势博大,而宋代则以轻薄精巧而别具一格。宋代金银器在造型上极为讲究,可谓花式繁多。 宋代金银器的纹饰总的说来,以清素典雅为特色。虽没有

32、唐代纹饰那样细腻华美,然而其洗炼精纯亦非唐所及。素面者,讲究造型,光泽悦目;纹饰者则以花鸟为大宗,并使丰富多采的装饰纹样,与变化多姿的器物造型巧妙结合,达到合谐统一。宋代纹饰的题材来源于社会生活,其表现内容更为广阔,亦更为世俗化,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页眉.页脚从宋代金银器的制作工艺看,较多运用锤鍱、錾刻、镂雕、铸造、焊接等技法。具有厚重艺术效果的夹层技法,为宋代以前金银器制作中所未见。镂雕工艺在唐代基础上进一步精进。最有特色的是,宋代金银器采用了立雕装饰和浮雕型凸花工艺。金银与漆、木等其它材料合壁,金银用于服饰、书画等。锤鍱晋 代 发 明 的 一 种 雕 塑 技 法 。 其

33、法 是 先 做 成 所 需 要 塑 造 物 体 的 模 型 , 然 后 用 薄 铜 片 披 在 模 型上 , 锤 打 而 成 , 称 为 “锤 鍱 ”。 这 是 我 国 较 古 老 的 一 种 技 术 。 此 法 乃 利 用 金 、 银 极 富 延 展 性 的 特 点 , 用 锤 敲 打 金 、 银 块 , 使 之 延 伸 展 开 呈 片 状 , 再 按 要求 造 成 各 种 器 形 和 纹 饰 。 一 般 来 说 , 凡 隐 起 的 器 物 和 纹 饰 图 案 , 都 是 经 过 锤 鍱 制 成 的 。 北 京 市平 谷 县 刘 家 河 商 代 墓 葬 所 出 金 臂 钏 、 耳 环 就 是

34、 以 锤 鍱 法 打 造 而 成 。 锤 鍱 技 术 是 金 细 工 艺 的 基 本技 法 之 一 , 一 直 沿 用 至 今 。元代金银器银器数量多。金银器品种除日用器皿和饰品外,陈设品增多,如瓶、盒、樽、奁、架等。从造型纹饰看,元代金银器讲究造型,素面者较多,纹饰者大多比较洗练,或只于局部点缀装饰,且元代大多数金银器均刻有铭款。元朝(公元 1206 年1368 年,一说 1271 年建立,定国号为元) ,又称大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1206 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明清金银器: 华丽繁缛其金银器制作越来越趋于华丽、浓艳,宫廷气息愈来愈浓厚。明代

35、金银器仍未脱尽生动古朴,而清代金银器却极为工整华丽。在工艺技巧上,清代金银器那种细腻精工,也是明代所不可及的。 在明代金银器的纹饰中,龙凤形象或图案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这一变化到了清代,更加推向极致。明代金银器中素面者少见,大多纹饰结构趋向繁密,花纹组织通常布满器物周身,除细线錾刻外,亦有不少浮雕型装饰。清代金银器既有传统风格的继承,也有其它艺术、宗教及外来文化的影响。正是在这种继承吸收古今中外多重文化营养因素的基础上,清代金银器工艺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从而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洋洋大观和多姿多彩。其造型随着器物功能的多样化而更加绚丽多彩,纹饰则以繁密瑰丽为特征。或格调高雅,或富丽堂皇,再加上加工精致

36、的各色宝石的点缀搭配,整个器物更是色彩缤纷、金碧辉煌。其制作工艺包括了 范铸( 用 模 子 浇 铸 )、锤鍱、炸珠、焊接、镌 jun 镂、掐丝、镶嵌、点翠等,并综合了起突、隐起、阴线、阳线、镂空等各种手法。炸珠古 代 金 工 传 统 工 艺 之 一 。 将 黄 金 溶 液 滴 入 温 水 中 会 形 成 大 小 不 等 的 金 珠 , 谓 之 炸 珠 。 炸 珠形 成 的 金 珠 通 常 焊 接 在 金 、 银 器 物 上 以 作 装 饰 , 如 联 珠 纹 、 鱼 子 纹 等 。点翠工艺是中国一项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 它是首饰制作中的一个辅助工种,起着点缀美化金银首饰的作用。.页眉.页脚

37、银银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 Ag,原子序数 47,是一种过渡金属。目录简 介元 素 英 文 名 称 : Silver 银 (元 宝 )读 音 : yn 元 素 类 型 : 金 属 元 素 在 元 素 周 期 表 中 属 于 类 的 副 族 元 素 颜 色 和 状 态 : 银 白 色 金 属 物 理 性 质.页眉.页脚密 度 : 10.53 克 /立 方 厘 米 ( 20 ) 熔 点 : 961.78 沸 点 : 2213 有 很 好 的 柔 韧 性 和 延 展 性 , 延 展 性 仅 次 于 金 , 能 压 成 薄 片 , 拉 成 细 丝 。 1 克 银 可 以 拉成 1800 米 长 的

38、细 丝 , 可 轧 成 厚 度 为 1/100000 毫 米 的 银 箔 , 是 导 电 性 和 导 热 性 最 好 的 金 属 。 中 国 银 矿 资 源 分 布 情 况全 国 已 探 明 有 储 量 的 产 地 有 569 处 ,分 布 在 27 个 省 市 自 治 区 储 量 在 万 吨 以 上 的 省 有江 西 云 南 广 东 ;储 量 在 100005000t 的 省 (区 )有 内 蒙 古 广 西 湖 北 甘 肃 这 7 个 省 (区 )的储 量 占 了 全 国 总 保 有 储 量 的 60.7%其 余 20 个 省 市 自 治 区 的 储 量 只 占 全 国 总 储 量 的39.

39、3%化 学 性 质 :银 易 溶 于 硝 酸 和 热 的 浓 硫 酸 , 微 溶 于 热 的 稀 硫 酸 而 不 溶 于 冷 的 稀 硫 酸 。 银 具 有 很 好 的 耐 碱 性 能 , 不 与 碱 金 属 氢 氧 化 物 和 碱 金 属 碳 酸 盐 发 生 作 用 。 银 的 提 取 及 加 工为 了 提 高 独 立 银 矿 浮 选 的 回 收 率 , 采 取 了 三 方 面 的 措 施 : 一 是 针 对 银 矿 物 嵌 布 粒 度 的 粗 细特 点 , 尽 可 能 使 银 矿 物 充 分 解 离 , 提 高 银 的 回 收 率 ; 二 是 选 择 中 性 或 弱 碱 性 的 浮 选 矿

40、 浆 碱 度 和选 用 碳 酸 钠 作 浮 选 矿 浆 的 调 整 剂 , 提 高 银 的 浮 游 性 ; 三 是 搭 配 使 用 黄 药 与 黑 药 , 增 强 对 银 的 捕收 能 力 。 银 矿 石 经 选 ( 或 选 冶 ) 后 , 所 得 到 的 产 品 有 银 精 矿 、 银 泥 和 各 种 有 色 金 属 的 含 银 精 矿 。 目 前对 前 两 者 通 常 采 用 火 法 熔 离 ( 反 射 炉 、 电 炉 、 坩 埚 、 鼓 风 炉 、 闪 速 炉 ) , 或 者 用 湿 法 冶 金分 离 提 取 , 再 行 电 解 精 炼 ; 后 者 主 要 是 在 冶 炼 有 色 金 属

41、 过 程 中 , 半 银 富 集 到 阳 极 泥 ( 主 要是 铜 、 铅 阳 极 泥 ) 中 综 合 回 收 。 在 我 国 的 白 银 是 从 各 类 有 色 金 属 矿 的 冶 炼 阳 极 泥 中 回 收的 。 应 用用 于 制 合 金 、 焊 药 、 银 箔 、 银 盐 、 化 学 仪 器 等 , 并 用 于 制 银 币 和 底 银 等 方 面 。 银 的 最 重 要 的 化 合 物 是 硝 酸 银 。 在 医 疗 上 , 常 用 硝 酸 银 的 水 溶 液 作 眼 药 水 , 因 为 银 离 子 能强 烈 地 杀 死 病 菌 。 硝 酸 银 见 光 或 遇 有 机 物 就 分 解 出

42、 银 。 银 如 果 是 极 小 颗 粒 就 呈 灰 黑 色 。 这 种 化 合 物 用 于 镀 银 或 制造 其 他 银 的 化 合 物 , 化 合 物 AgBr( 溴 化 银 ) 是 相 机 底 片 的 主 要 成 分 , 化 合 物 AgI( 碘 化 银 )成 粉 末 状 撒 入 云 层 , 可 以 起 到 人 工 降 雨 的 效 果 。 .页眉.页脚氧 化 银 极 易 溶 解 在 氨 水 中 , 溶 液 久 置 后 , 有 时 会 析 出 有 强 烈 爆 炸 性 的 黑 色 晶 体 。 氧 化 银 在玻 璃 工 业 中 用 作 着 色 剂 。 氧 化 银 的 化 学 式 Ag2O。 棕

43、 褐 色 立 方 晶 系 结 晶 或 棕 黑 色 粉 末 。 键 长( Ag-O)205pm。 200 度 分 解 , 释 放 氧 气 。 密 度 7.220g/cm3(25 度 )。 见 光 逐 渐 分 解 。 与 硫 酸反 应 生 成 硫 酸 银 。 水 中 难 溶 。 溶 于 氨 水 、 氢 氧 化 钠 溶 液 , 稀 硝 酸 , 硫 代 硫 酸 钠 溶 液 。 不 溶 于 乙醇 。 由 硝 酸 银 溶 液 与 氢 氧 化 钠 溶 液 作 用 制 得 。 有 机 合 成 用 羟 基 取 代 卤 素 时 用 湿 的 Ag2O 作 催化 剂 。 还 用 作 防 腐 剂 , 电 子 器 件 材

44、 料 。 溴 化 银 的 感 光 作 用 , 用 来 制 造 照 相 底 片 的 感 光 层 。 白 银 首 饰 和 银 器 具 有 良 好 的 反 射 率 , 磨 光 后 可 以 达 到 很 高 的 光 亮 度 , 在 首 饰 和 家 庭 装 饰 中 用途 很 广 泛 。 银 币 曾 经 作 为 银 本 位 制 国 家 的 法 定 货 币 , 盛 行 一 时 。 但 随 着 货 币 制 度 改 革 、 信 用 货 币 的 产生 , 银 币 逐 渐 退 出 了 流 通 领 域 。 目 前 铸 造 的 银 币 主 要 是 投 资 银 币 和 纪 念 银 币 。 银 离 子 和 含 银 化 合 物

45、 可 以 杀 死 或 者 抑 制 细 菌 、 病 毒 、 藻 类 和 真 菌 , 因 为 它 有 对 抗 疾 病 的效 果 , 所 以 又 被 称 为 亲 生 物 金 属 。 来 源银 矿 主 要 有 辉 银 矿 , 其 次 是 角 矿 , 也 有 自 然 银 。 由 银 矿 与 食 盐 和 水 共 热 , 再 与 汞 结 合 为银 汞 齐 , 蒸 去 汞 而 得 银 。 或 由 银 矿 以 氰 化 碱 类 浸 出 后 加 铅 或 锌 使 银 沉 淀 而 制 得 。 历 史在 古 代 , 人 类 就 对 银 有 了 认 识 。 银 和 黄 金 一 样 , 是 一 种 应 用 历 史 悠 久 的

46、 贵 金 属 , 至 今 已有 4000 多 年 的 历 史 。 由 于 银 独 有 的 优 良 特 性 , 人 们 曾 赋 予 它 货 币 和 装 饰 双 重 价 值 , 英 镑 和 我国 解 放 前 用 的 银 元 , 就 是 以 银 为 主 的 银 、 铜 合 金 。 在 古 代 , 人 们 就 已 经 知 道 开 采 银 矿 , 由 于 当 时 人 们 取 得 的 银 的 量 很 小 , 使 得 它 的 价 值 比 金 还 贵 。公 元 前 1780 至 1580 年 间 , 埃 及 王 朝 的 法 典 规 定 , 银 的 价 值 为 金 的 2 倍 , 甚 至 到 了 17 世 纪

47、,日 本 金 、 银 的 价 值 还 是 相 等 的 。 银 最 早 用 来 做 装 饰 品 和 餐 具 , 后 来 才 作 为 货 币 。 我 国 古 代 常 把 银 与 金 铜 并 列 , 称 为 “唯 金 三 品 ”。 禹 贡 一 书 便 记 载 着 “唯 金 三 品 ”, 可见 我 国 早 在 公 元 前 二 十 三 世 纪 , 即 距 今 四 千 多 年 前 便 发 现 了 银 。银 离 子 的 杀 菌 能 力 十 分 惊 人 , 十 亿 分 之 几 毫 克 的 银 就 能 净 化 1 千 克 水 。 普 通 的 抗 生 素 仅 能 杀 死 六 种 不 同 的 病 原 体 , 而 含

48、 银 的 抗 生 素 则 能 杀 死 650 种 以 上 的 病原 体 。 所 以 , 人 类 在 两 千 年 前 就 知 道 用 银 片 作 外 科 手 术 的 良 药 、 用 银 煮 水 治 病 。 我 国 古 代 法 医 早 就 懂 得 用 “银 针 验 尸 法 “来 测 定 死 者 是 否 中 毒 而 死 , 帮 助 破 获 了 不 少 谋杀 案 件 。 银 的 这 种 特 性 如 果 加 以 利 用 , 可 以 预 防 一 些 自 然 灾 害 。 如 : 火 山 爆 发 及 某 些 大 地 震 前 , 地 表 均 有 可 能 渗 出 含 硫 的 气 体 。 .页眉.页脚 这 种 气

49、体 会 使 银 器 的 表 面 很 快 变 成 黑 色 , 从 而 显 示 出 火 山 将 要 爆 发 、 大 的 地 震 将 要 来 临的 某 种 征 兆 。 研 究到 13-14 世 纪 , 我 国 和 欧 洲 都 发 展 起 灰 吹 法 检 验 金 、 银 。 这 也 是 一 种 分 离 金 、 银 中 杂 质的 方 法 , 又 称 烤 钵 冶 金 法 。 这 种 方 法 是 将 待 检 验 的 金 、 银 试 样 或 采 得 的 金 、 银 放 置 在 用 动 物 骨灰 制 成 的 钵 中 加 热 , 铅 和 其 他 杂 质 形 成 氧 化 物 , 部 分 被 鼓 风 吹 去 , 部 分 渗 入 灰 中 , 留 下 未 氧 化的 金 、 银 。 这 样 可 以 计 算 出 试 样 或 矿 金 中 含 金 、 银 的 量 和 纯 度 。 这 种 方 法 至 今 也 用 在 分 析化 学 中 。 银 离 子 和 含 银 化 合 物 可 以 在 杀 死 或 者 抑 制 细 菌 、 病 毒 、 藻 类 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