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料石面层施工工艺.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966176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料石面层施工工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料石面层施工工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料石面层施工工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料石面层施工工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料石面层施工工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料石面层施工工艺20.1 总则20.1.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广场地面,贮存笨重材料的仓库地面,室外台阶。20.1.2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耐磨蚀(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2001)(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 2002)(3)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GB5003796)20.2 术语20.2.1 面层直接承受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的地面表面层,本工艺标准指料石面层。20.2.2 结合层面层与下一构造层相联结的中间层,包括水泥砂浆或沥青胶结料。20.2.3 基层面层下的构造层,包括水泥砂浆找平层、砂垫层等。20.2.4 找平层在基层上起平整、找坡或加

2、强作用的构造层,包括水泥砂浆。20.2.5 垫层承受并传递地面荷载于基土上的构造层,主要为砂垫层。20.3 基本规定20.3.1 建筑地面采用料石为面层,料石为玄武岩、辉绿岩、花岗石等天然石材。进场的天然石材要求具有检测报告,其各项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天然石材产品放射性防护分类控制标准(JC518)中的有关规定。20.3.2 进场的水泥要求有出厂合格证,水泥、砂必须进行现场抽样检验。20.3.3 地面下如有沟槽,暗管等工程,必须完工经检验合格并做完隐蔽验收,才可进行地面工程施工。基层和面层铺设,下一层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一层施工。20.3.4 施工时,各层环境温度控制符合如下要求:(1

3、)采用掺有水泥的拌合料铺设时不应低于 5。(2)采用砂、石铺设时,不应低于 0。20.3.5 如设计需要镶边时,所有镶边必须选用同类石材。20.4 施工准备20.4.1 技术准备(1)根据设计要求和场地具体情况,绘制铺设大样图,确定料石铺设方式,石材选用尺寸和数量。(2)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节点部位处理措施,然后由技术负责人向现场工长,质检员进行技术交底,现场工长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3)施工前选一块地面做出样板,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几方共同验收合格后,才可进行大面积施工。20.4.2 材料要求(1)采用的岩石质地均匀,无风化、无裂纹;(2)条石强度等级不少于 MU60

4、,形状为矩形六面体,厚度宜为 80120mm;(3)块石强度等级不少于 MU30,形状接近于棱柱体或四边形、多边形,底面为截锥体,顶面粗琢平整,底面面积不宜小于顶面面积的 60。厚度为 100150mm;(4)水泥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小于 32.5级;(5)如要求面层为不导电面层时,面层石料应采用辉绿岩加工制成,填缝材料采用辉绿岩加工的砂;(6)砂:用于垫层、结合层和灌缝用的。砂宜用粗中砂,洁净无杂质,含泥量不大于 3。(7)水泥砂浆:如结合层用水泥砂浆,水泥砂浆由试验室出配合比;(8)沥青胶结料:(用于结合层) 采用同类沥青与纤维,粉状或纤维和粉状混合

5、的填充料配制,纤维填充料宜采用 6 级石棉和锯木屑,使用前应通过 2.5mm 筛孔的筛子,石棉含水率不大于 7,锯木屑的含水率不大于 12。粉状填充料采用磨细的石料,砂或炉灰、粉煤灰、页岩灰和其他的粉状矿物质材料,粒径不大于 0.3mm。20.4.3 主要机具砂浆搅拌机、碾压机,板材切割机、手推车、铁锹、靠尺、水桶、铁抹子、木抹子、墨斗、钢卷尺、尼龙绳、橡皮锤、铁水平尺、砂轮锯、笤帚、钢錾子、弯角方尺。20.4.4 作业条件(1)条石或块石进场后,按施工组织设计材料堆放区堆放材料,条石侧立堆放于场地平整处,并在条石下加垫木条。块石按顶面对着顶面分层堆放,对材料进行检查,核对品种、颜色、规格、数

6、量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有裂纹、缺棱掉角,翘曲和表面有缺陷的应该剔除。(2)地面下的暗管、沟槽等工程,均已验收完毕,场地已平整。(3)已经绘制好铺设施工大样图,做完技术交底。(4)冬施时,温度满足如下规定:1)采用掺有水泥的拌合料铺设时不应低于 5。2)采用砂、石铺设时,不应低于 0。20.5 材料和质量要点20.5.l 材料的关键要求(1)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条石的强度等级应大于 MU60,块石的强度等级应大于 MU30;(2)水泥强度等级不小于 32.5 级;(3)灌缝用砂子必须采用中粗砂,且洁净无杂质。20.5.2 技术关键要求(1)做好放线大样图,按设计要求控制好标高及坡度;(2)基层必

7、须均匀密实,表面不得有浮土、杂物、积水等;(3)铺筑块石面层时,块石间要力求靠紧,减少缝隙宽度,采用靠边用半块料石;(4)铺完后,必要时,用适当吨位型号的压路机碾压坚实稳固;(5)块石面层结合层,砂、石垫层厚度不少于 60mm。20.5.3 质量关键要求(1)所用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的合格材料;(2)面层通过结合层同基层结合牢固,无松动;(3)面层铺完后要求表面平整,缝格平直。20.5.4 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1)所用的料石必须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天然石材产品放射性防护分类控制标准(JC518)的有关规定。(2)搬运料石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砸伤施工人员,所有机具必须检查合格后才可以

8、使用。(3)用沥青胶粘剂,加热及铺设时,应带防护手套,以防烫伤施工人员。20.5.5 环境关键要求(1)施工现场的环境温度应控制在 5以上。冬期施工时,原材料和操作环境温度不得低于 5,不得使用冻块的砂子。(2)切割石材的地点应采取防尘措施,适当洒水。(3)切割石材应安排在白天进行,并选择在较封闭的室内,防止噪声污染,影响周围环境。(4)水泥应入库存放,砂石露天堆放应加以苫盖,废料和粉尘应及时清理,放置指定地点,若临时堆放在现场,必要时还应进行覆盖,防止扬尘。20.6 施工工艺20.6.1 工艺流程(1)条石工艺流程20.6.2 操作工艺(1)准备工作,1)所用的料石表面清洁干净。如果结合层为

9、水泥砂浆,石料在铺砌前先浇水湿润。2)在料石面层铺设前,以施工大样图和加工单位为依据,熟悉了解各部位的尺寸和做法,弄清洞口,边角等部位之间的做法。3)根据设计要求和场地形状大小,采用经纬仪,水准仪找好场地范围内的标高,坡度,定设控制点,大面积铺设时宜采用网格控制标高、坡度。(2)条石面层的铺设1)放线在基层上架设经纬仪,根据地面尺寸,条石尺寸及铺砌形式在基层上分格。铺砌形式根据地面尺寸及建设单位要求确定。常用形式有四种:横行排列,纵向或横向人字排列,45排列。2)基层处理将地面垫层上的杂物清理干净,用钢丝刷刷掉粘在基层上的砂浆块,并用笤帚清扫干净。3)铺砌条石按照条石规格尺寸分类,在垂直于行走

10、方向拉线铺砌成行,在纵向,横向设置样墩拉线,控制地面标高和条石行距,条石铺砌后,横缝平直,纵缝横错尺寸应是条石长边的 1/31/2,不得出现十字缝,因此每隔一排的靠边条石均用半块镶砌。地面坡度符合设计要求。4)填缝压实结合层为砂时,缝隙宽度不宜大于 5mm,铺砌后,先撒砂填缝,并洒水使其下沉,然后先用 68t、后用 1012t 压路机碾压 23 遍,使石块达到坚实稳定为止,然后开始嵌缝。如石料间缝隙采用水泥砂浆或沥青胶结材料嵌缝时,应预先用砂填缝至 12 高度,而后用水泥砂浆或沥青胶结料填缝抹平。结合层为水泥砂浆时,石料间缝隙用同类水泥砂浆嵌缝抹平,缝隙宽度不应大于 5mm。用水泥砂浆嵌缝,应

11、洒水养护 7d 以上。结合层为沥青胶结料时,基层应为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凝土找平层,找平层表面应洁净,干燥,其含水率不大于 9,在找平层表面涂刷基层处理剂一昼夜后开始铺设面层,铺贴时应在推铺热沥青胶结料后随即进行,并应在沥青胶结料凝结前完成。缝隙宽度不大于 5nmm,缝隙用胶结料填满,然后表面撒上薄薄一层砂。(3)块石面层铺设1)放线根据地面尺寸,划分施工段,将施工分成格子,设置样墩、拉线、控制标高、坡度。考虑块石压实后沉落的深度,应预留 1535mm。2)摊铺砂垫层将基层上的浮土、杂物清理干净,平整,即可铺砂垫层,先虚铺 50200mm,用尺耙子耙平,然后边铺砂垫层边铺块石。3)铺砌块石块石的平

12、整大面朝上,使块石嵌入砂垫层,嵌入深度为块石厚度的1312。铺砌的块石力求互相靠紧,缝隙相互错开,通缝不得超两块。在坡道上铺砌块石,应由坡角向坡顶方向进行;在窨井和雨水口周围铺砌块石,要选用坚实、方正、表面平整较大的块石,将块石的长边沿着井口边缘铺砌。4)嵌缝压实块石地面铺砌一段,对地面的质量即进行校正,发现有较大缝隙后用片石嵌塞,片石粒径为 152mm,遇到有突出或凹陷的石块,则挖出修整重铺。然后用砂灌缝,用橡皮板刮灌或笤帚扫墁,直到填满缝隙为止。填满缝隙后,洒水使其下沉后用 68t 和 1012t 的压路机先后分别碾压 23 遍,地面边缘碾压不到的地段,用木夯夯实,碾压或夯实至无松动石块和

13、印痕为止。由于砂垫层沉落,石块间会产生空隙,再补填缝材料至完全满缝密实。20.7 质量标准20.7.1 主控项目(1)面层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条石的强度等级不小于 MU60,块石的强度等级不小于MU30。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质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2)面层与下一层应结合牢固,无松动。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用锤击检查。20.7.2 一般项目(1)条石面层应组砌合理,五十字缝,铺砌方向和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块石面层石料缝隙,应相互错开,通缝不得超过两块石料。检验方法:观察和用坡度尺检查(2)允许偏差符合表 20.7.2 的规定:20.8 成品保护20.8.1 运输料石和砂、石料、水泥砂浆时,要注意采取措施防止对地面基层和已完成的工程造成碰撞、污染等破坏。20.8.2 运输和堆放时,要注意避免对条石的棱角,块石的大面造成破坏,影响铺砌美观。20.8.3 对用砂做结合层的料石面层待碾压、夯击密实后,才可上人行走,对用水泥砂浆做结合层和嵌缝材料的料石面层待养护期满后才可上人行走。20.8.4 用水泥砂浆或沥青胶结料做结合层或嵌缝材料时,要注意防止污染料石表面,以免影响美观,如发生污染必须及时采取措施清理干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