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页眉.页脚(老师,建议将隔代教养家庭的家庭教育放在第七章哈,至于具体放在哪一节,就请您做决定吧。最近在弄课题申报书和上课,所以拖到现在,实在不好意思。您先看看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我再改哈。 )第七章 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第节 隔代教养家庭的家庭教育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和独生子女政策的普及化,使得“4+2+1” 家庭成为主要的家庭模式;与此同时,在城市化进程加剧、妇女劳动率提升和夫妻忙碌(就业、进修、求学、经商等)原因影响下,父母无暇照顾子女,不得不将其交由祖辈抚养。这是近年来常见的社会趋势,也逐渐演变为社会问题。如何清楚地认识隔代教养,如何在发挥其教育优势的同时,克服种种负面影
2、响,使隔代教养孩子的家庭教育状况得以改进,这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一、隔代教养概述(一)隔代教养的含义当前,国内外的研究者对隔代教养(教育)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其中,有人认为隔代教养是相对于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而言,即祖辈对孙辈的教育和养育,亲子教养和隔代教养共同构成家庭教育的主体。 也有人认为隔代教养是家庭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祖辈与孙辈一起生活,并承担抚养教育孙辈的全部责任。 我们认为,隔代教养是当前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从现象的角度可以更为全面地认识和理解隔代教养。隔代教养,又称隔代教育,是指年轻父母因为各种原因(就业、进修、求学、经商等)无暇照顾子女,不得不把孩子的教育和生活
3、的主要或全部责任交由祖辈的教育现象。(二)隔代教养的现状近二十年间的美国,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参与孙辈的生活和教育 :1.与孙辈生活在一起; 2.合法监护照顾孙辈; 3.常规地照看孙辈。据李洪曾.隔代教育的利弊分析J.山东教育,2006,(11).段飞燕,李静.近十年隔代教育研究综述 J.上海教育科研,2012,(04).页眉.页脚估计,在美国有 5%10%的 18 岁以下儿童与他们的祖父母生活在一起。调查表明,10.9%的祖辈抚养孙辈至少六个月以上。 自上个世纪 90 年代后,祖辈对孙辈的教养在国外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并成为研究的热点。在国内,儿童家庭抚养中祖辈家长占据重要地位。
4、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对全国城乡 20083 位老人的调查,照看孙辈的老人占了 66.47%,隔代抚养孙辈的女性老人在城乡更是分别高 71.95%和 73.45%。 新闻周刊2004 年报道,一项关于“隔代教育”的全国范围调查结果显示 :中国近一半的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上海市对 06 岁儿童抚养方式的调查显示,与祖辈家长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家庭共占 73%,有祖辈家长参与儿童抚养的共占 84.6%。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到总数的一半,而在北京,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多达70%。 调查显示,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形成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祖辈承担对
5、孙辈的家庭教育正成为很多家庭的教育特色,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养问题异常严峻。中国是现今世界上为数不多普遍存在着隔代教育的国家,其隔代教育比例之高,当居世界前列。(三)隔代教养家庭的类型1.从家庭结构的不同来划分以隔代教养所占比例较大的核心家庭为例,可依据家庭结构来划分,如祖辈(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均在或只有其中一人在的情况;父辈均在、单亲或无父母的情况。图 从家庭结构区分隔代教养家庭类型图示Kathleen M Roe, Meredith Minkler.Grandparents Raising Grandchildren:Challenges and ResponsesJ.Generat
6、ions,1999,22( 4).25-32.刘海华.03 岁儿童隔代教养的研究综述J. 中国家庭教育,2006,(03).沈锄云.认知隔代教育J.老年人,2000,(09).李径宇:养不教谁之过J,新闻周刊,2004(21).56.黄祥祥.论隔代教育与儿童心理的发展 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04).李赐平.当前隔代教育问题探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页眉.页脚(外)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祖母孙子女 (外)祖父孙子女单亲 无父母 父母均在2.从教养责任的轻重来划分祖辈在教养孩子过程中承担的责任有所差别,大致有两种情况。第一种,父母均在家或
7、一人在家,孩子由祖辈教养,祖辈承担部分教养责任;第二种,父母均不在家或没有父辈,孩子由祖辈教养,祖辈承担全部教养责任。第一种情况称为“半隔代教养”,后一种称为“完全隔代教养”。3.从教养时间的长短来划分从教养时间来看,若父辈(或无父辈)长期(1 年以上)无暇照顾子女,孩子交由祖辈教养,称为“长期隔代教养”;若父辈季节性或日间性繁忙,忙时将孩子交由祖辈教养,闲时由自己教养,称为“短期隔代教养”。(四)隔代教养存在的原因分析在美国,祖父母成为孙辈日常照顾者或法定的监护人,与联邦政府和各州出台的鼓励亲属照看儿童的法律和政策有关,但主要原因还是社会问题及家庭问题。Pinson-Millburn(199
8、6)研究表明,祖父母成为代理父母的原因有“儿童的父母去世、吸毒、入狱、酗酒、离婚、家庭暴力、家庭性侵犯、爱滋病、儿童虐待、少女妈妈、以及父母的精神疾病和贫穷等因素。” 国内隔代教养的形成因素也愈趋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1.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隔代教养是一种责任与义务。中国人自古就有老少同堂的习惯和习俗,人们普遍觉得儿孙满堂才是人丁兴旺,才是福气。“含饴弄孙”是大多数老人的心愿,他们都较愿意帮助子女照顾孩子,有的甚至把这作为自己的义务,并在照顾孙辈的过程中获得快乐。由此形成了一种不断为儿女奉献的思维定势和心理特征。老人要是不帮子女带Pinson-millburn,Nancy M, Fabian
9、 Ellen S, Schlossberg Nancy K, et alGrandparents Raising GrandchildrenJ.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evelopment,1996,74(6).548-555.页眉.页脚养孩子,反倒觉得自己不近情理,没有尽到责任与义务,甚至还会招来旁人的议论。这么一来,无论天南地北,也无论贫穷富贵,都把“隔代教育”视为理所当然,就不足为奇了。2.受社会竞争的影响,隔代教养是一种必需和无奈。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年轻一代父母为满足生计和获得更多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工作学习生活中去。年轻人
10、结婚生育后,面对的生活压力更大,对带养孩子更是觉得困难重重。其中,有的因为工作繁忙,有的是收入低,有的是下岗失业,有的是夫妻两地分居,有的是要出国深造,也有的是因为闹离婚或离婚后怕带着孩子影响再婚,还有的是图享受、怕麻烦等等。 老人愿意在这样的情况下愿意或不得不带养小孩,以为年轻一辈更好地打拼提供支持。3.受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隔代教养成为一种自然趋势。长期的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已经造成了大量的独生子女父母。独生子女政策的普及化加快了隔代教育的兴盛。被视为“抱大的一代”的他们,虽然与非独生子女在许多方面并无太大差异,但在养儿育女上更加不知所措,则是严峻的现实。 这时,祖辈基于对自己血脉延续的注
11、重、对传宗接代者的期盼、对“独”气未尽的子女的担忧,因而强烈而主动地负起隔代教育之责。4.受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农村隔代教养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日益壮大的农村留守部落,对隔代教育的蔓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与城市中日渐普遍的因子女长大离家而形成的“空巢”家庭不同,农村家庭的“空心化”主要表现为年轻父母外出打工而留下老人、孩子成为留守部落。正缘于此,在广大农村,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这些留守儿童的抚养、监护状况令人担忧,有的是留守的父或母一方养育,有的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这些隔代监护人来抚养,也有的是由亲戚来监护。但留守儿童中绝大部分是由隔代监护人来抚养。依巴东县
12、官渡口镇红花岭村为例:全村有六个组,居民户 301 户,村民 1112 人,有留守儿童 113 人,其中 87 人由隔代监护人照管,占总体的 76.9%。 黄祥祥.论隔代教育与儿童心理的发展 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04).桑标.当独生子女开始养育子女J.家庭教育,2003,(02).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及对策 EB/OL.http:/ 年 9 月 23 日浏览.页眉.页脚二、隔代教养与儿童发展(一)隔代教养对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1.祖辈耐心宽容,容易建立情感联系祖辈就像个“老小孩儿”,有“返璞归真”的倾向,与孩子一样具有喜欢玩耍的天性,加上他们打心眼里喜欢和孙子女呆在一起,大多数又
13、有充裕的时间,可以和孩子一起游戏,正好弥补了核心家庭中人际交往少、年轻父母繁忙而焦躁,无暇与孩子多谈心和玩耍的缺陷。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孩子对亲情的需求,为孩子提供宽松的成长环境。2.祖辈生活经验丰富,利于孩子认知和社会性发展正所谓“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距”,祖辈往往有着数十年的生活经验、长期的工作历程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其社会阅历、人生感悟是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可以有意无意地引导孙辈观察、求知和探索,在耳濡目染中参与劳动、学习,发展智慧。比如,祖辈有的熟悉农谚、气象;有的善于饲养和种植;有的擅长琴棋书画;有的爱好运动;有的痴迷戏剧歌舞;有的心灵手巧,会剪纸、刺
14、绣、自制玩具等等。另外,他们对孩子成长各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地发现和解决,如孙辈头疼脑热,发生意外等。除此之外,孩子可以从祖辈身上学习丰富的知识和优秀的品质,有利于孩子基本的社会常识、道德规范和社会角色等的社会化。 刘女士(28 岁):我和丈夫工作都很忙,孩子出生后请过几个保姆,不是文化程度特别低就是为人不可靠,很多事情我们只能亲力亲为,经济状况又不允许我做“全职妈妈”,真有点焦头烂额的感觉。刚好我母亲从小学教师的岗位上退休,我就请她来带孩子。有了她的帮助我安心很多,她抚养和教育孩子的经验都很丰富,孩子爱卫生、讲礼貌之类的好习惯都是她教的。她不仅照顾着孩子的起居饮食,还经常给孩子讲故事、辅
15、导功课、诵读经典。 弟子规 、 百家姓孩子早就会背了,还能把其中的道理讲得头头是道,按照书上的内容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女儿真是越来越乖。我深刻体会到“家中有老一老,如有一宝”这句话的意思了。谢一帆.从教育社会学视角看隔代教育 J.教书育人,2008,(30).页眉.页脚张爷爷(62 岁) :儿子和儿媳都是独生子女,本身的生活能力比较差,下班后经常下馆子,家务也是请钟点工做。孙子东东出生以后,他们一方面没有经验,另一方面也不够勤快,有些手忙脚乱,所以弄得东东常挨饿,还动不动生病。我和老伴看到这种情况,就主动请缨把东东接回来了。儿子儿媳下班后和周末也过来,跟着我们学带孩子。现在东东在我们这里一年多
16、了,身体很好,个头也长了不少,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很亲。 (二)隔代教养对儿童发展的阻碍作用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教授辛淘认为,“大比例的隔代教养是中国特有的国情。事实证明,隔代教养虽然对于孩子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但是从整体上看,其负面影响是大于正面影响的。” 一般说来,隔代教养的负面效果及其对儿童心理行为等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溺爱孩子,阻碍孩子自我成长祖辈在年轻的时候,因为生活和工作条件的限制,对子女可能没有能够很好地照顾,他们很容易产生一种补偿心理,把对子女的爱以及对孙辈的爱全部集中到孙辈的身上,对宝宝疼爱有加,过分关注,以至于事事代劳,处处迁就,导致孩子出现任性、依
17、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问题。两位妈妈在一起谈孩子的教育问题。刚上幼儿园的涛涛妈妈无奈地说:“说句实话,如果有办法我真不想让老人带孩子。”“孩子特挑食,就爱吃肉,蔬菜水果一样都不想吃,周末我休息,特意给他包了顿野菜馅儿饺子。我跟他讲好,只要吃五个饺子就算完成任务。可他却跟我耍滑头,端着碗,趴在奶奶耳边说了几句话,奶奶居然帮他吃了两个饺子。婆婆明知道我和儿子的约定,还这样做,这叫我以后怎么教育孩子啊?每次批评孩子,奶奶立马出来保驾护航。为了孩子我和婆婆经常发生争执。”在一旁的文文妈妈忙插话:“老人溺爱孩子真是让人头疼。我的孩子对玩具和图书从来不知道爱惜,刚买的玩具一会就给拆坏了,说了多少次他也
18、不听。我为改他的毛病,不隔代教育如何做到三赢EB/OL.http:/ 年 9 月 28 日浏览.李赐平.当前隔代教育问题探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4).页眉.页脚再为他添置新玩具,表现好时可以奖励一个新玩具。清明节期间,孩子去姥姥、姥爷家住了,回来时带回新玩具,这是他拉着姥爷、姥姥买的。孩子的愿望总是这样轻易被满足,那他以后怎么可能学会珍惜呢?” 2.亲子隔阂,引发情感危机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亲人,如果父母长期不能陪伴在身边,孩子从小就被父母甩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或多或少会投下一片“被抛弃”的阴影,尤其是看到同龄人一家团聚其乐融融的场景,
19、孩子会感到无奈、失望甚至是自卑等,进而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平时和老人家生活在一起,孩子已经习惯了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袒护和迁就,可能养成一些父母看不惯的行为习惯。 当父母看到孩子的缺点和不足而对其提出严格的要求时,孩子更难以接受,以致容易形成亲子之间的感情隔阂和对立情绪,这种对立情绪会让孩子更加疏远父母,退缩到祖辈的身边,使正常和必要的教育难以进行。再加上父母严格要求或惩罚孩子时,祖父母(外祖父母)往往会出面干预,这更使得年轻父母无法及时矫正子女的缺点,既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容易导致家庭关系失和。 一位父亲述说苦衷:“我和妻子在外地工作,平时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孩子从小被送到老家由外婆带
20、大,外婆对他疼爱得不得了,处处惯着他。我们基本小长假回家一次,平时差不多一两天和孩子电话交流一次,但说不了几句他就不说话了。回家时孩子有错误我管教,外婆会护着他,甚至与我争吵,继而又引发我与妻子的争吵,一家经常闹得很不愉快。孩子也越来越怕我,很少和我亲近,一管教他的时候就往外婆身后躲。”3.观念老化,妨碍孩子个性发展许多祖辈教育理念比较落后,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于孩子的破坏行为、尝试行为等一切具有冒险和创新性的探究行为,总是急着加以阻止,给他提出一些与他的年龄不相适应的要求,无形中给他一些捆绑,导致他缺乏开创精神,在某种程度上遏制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李赐平.当前隔
21、代教育问题探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4).页眉.页脚影响孩子创新个性的形成。加上不少老人知识老化,思想相对比较僵化,看待事物比较死板,容易固守尘封,采取过于传统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影响孩子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和难度,导致孩子缺乏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一项调查发现,在“您是否鼓励孩子在户外奔跑、跳跃、尽情玩耍”的问题上,祖辈与父辈差异极大。经常鼓励的祖辈只有 12%,而父辈却有 55%。由于祖辈大多对孩子采取“看管式”的教育方式,所以孩子的主动交往意识弱。隔代抚养家庭中孩子主动找小朋友玩耍的只有 9%,非隔代抚养家庭的孩子则达24%。 4.体力与能力有限,无法满足
22、孩子需求 从生命周期和学习能力来讲,祖辈与孙辈类似朝阳与夕阳的关系。祖辈如挂在西边的夕阳,虽有光亮,但不免有落下去的危险;孙辈就如同初升的太阳,越升越高。刚开始孩子的需求不多时,或许还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但随着孙辈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扩展,探索能力的提高和自主性的增强,需求越来越多,心理变化越来越复杂。要解决这些问题,对于身体机能逐渐下降的祖辈来说是强人所难或难以为继的。同时,这也给祖辈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如果将孙辈照顾得很好,能使其健健康康的成长,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但如果在其监管的过程中,孙辈出现了什么问题,就难以向子女交代。 三、隔代教养家庭儿童教育实施策略隔代教养利弊兼有,总体说来,弊
23、大于利。随着隔代教养诸多问题的暴露,提高儿童隔代教养质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工作逐步进行。建立新型的教养模式,扬长避短,能使隔代教养更加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一)祖辈父辈各尽其职,协调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抚育孩子是为人父母的义务和责任。忙碌,不能作为把孩子丢给老人家的借口。所以,一方面,父母不管有多忙,都要抽点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担负起主要的教子任务,做好“主教练”,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学校的情况,和孩子交流想法,不能完全把对孩子的教育和抚养交给老人。这样才能增强与孩子的互动,感受孩子的喜怒哀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另一方面,老人孙宏艳.隔代教育的五大误区J.少年儿童研究, 2002, (4)
24、.隔代教育EB/OL.http:/ 年 9 月 27 日浏览.页眉.页脚该给自己定好位,尽力辅助,当好“助理教练”,既不越位,也不做摆设,做好亲子之爱的润滑剂;既不包办代替,也不甩手不管,注意适度的分寸感,把知识和经验交给孩子时,避免一些旧习惯、坏德性影响孩子。这样,在以父辈家长为主、祖辈家长为辅,双方紧密配合,形成强大合力的情况下,可以给子女一个相对全面、有力和完整的家庭教育。(二)祖辈父辈采用适当沟通方式,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年轻父母除了要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增进亲子感情外,还应与老人多沟通,尊重和感谢老人对孩子的照料和抚养,经常和老人聊聊天,讲讲科学养育的新经验,虚心接受老人的指点,买
25、一些科学读物与老人交流体会,帮助老人接受新事物,沟通时尽可能用简化语言,适时以老人能理解的方式表达。这样,能尽可能减少沟通障碍,融洽三辈人的关系,营造良好家庭氛围。(三)以社区为依托,以学校为中心,提高祖辈家长教育能力提高祖辈家长教育能力的方法是创办祖辈家长学校,可由幼儿园、中小学承办,或由社区相关部门与妇联、共青团、教育局以及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部门联办。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转变祖辈的教育思想观念,了解更多科学的育儿经验。如辽宁省辽阳市文圣区 1998 年创立了“隔代家长学校”,在国内产生一定影响。另外,学校深入社区,送教上门,建立以“社区亲子指导角”为载体的祖辈家长指导模式,为家长提供保健护理、营养、教育等方面知识。 一般来讲,负责隔代教养的祖辈应具有以下五点素质:(1)身体健康、心态年轻,乐于养育孙辈;(2)不固执己见,没有心理障碍,对孩子有耐心;(3)有一定文化,善于吸收新知识,接受新观念,科学养育;(4)懂得方法,不溺爱,不纵容,善于引导;(5)喜欢户外活动,经常引导孩子认识外面的世界。 刘海华.03 岁儿童隔代教养的研究综述J. 中国家庭教育,2006,(03).隔代教育的对策与建议EB/OL.http:/ 年 9 月 27 日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