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连第一中学学生上下学交通情况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964942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第一中学学生上下学交通情况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连第一中学学生上下学交通情况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连第一中学学生上下学交通情况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连第一中学学生上下学交通情况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连第一中学学生上下学交通情况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大连第一中学学生上下学交通情况调查报告关于校车可行性的研究指导教师:王辉(大连一中教师)课题组成员:王政(组长)、贾永光、姜文欢、任猛、王延冰、蔡文卿、王经国、沙声海(大连一中高三三班学生)一选题背景及论证就大连一中学生上下学交通情况,我们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此次调查活动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结论实施”三个部分。为了保证调查的严谨性,我们小组还邀请了班主任王辉老师(地理教师)作为调查顾问进行指导。我们小组之所以选择此项课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考虑到高中的招生范围,不像初中或小学那样按照学区制划分,而是面向市内所有辖区。这使得学生家庭的分布范围很广,导致了很大一部分

2、学生在上下学过程中需要借助于交通工具。我们小组研究此项课题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一中学生上下学交通情况的调查研究,去发现和了解其中所存在的各项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就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此项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它能够有效地节省学生在上下学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休息时间,从而减轻了学生的疲劳感,对提高其学习效率有重大意义。此外,对此项课题的研究还有助于解决学生的交通安全问题,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二研究过程及结果(一) 研究计划本研究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问卷调查部分。问卷调查部分是我们这次调查的重点,因为它不仅是我们小组进行下一步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还

3、将直接关系到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直观性,是调查是否成功的关键。第二部分:实地考察部分。在实地考察部分我们小组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校车的发车时间问题,另一个则是校车的车源问题,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可以了解设置校车的可行性有多大。第三部分:结论实施部分。根据前两部分的调查状况,试验性的发放校车。大连一中学生上下学专车的开设是从根本上体现了我们小组在这段时间中所调查课题的意义。(二)研究内容和过程1、 问卷调查部分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小组先后进行两次问卷调查。第一次是大面积基础性调查,第二次则是建立在第一次调查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具体调查,调查具体内容及结果如下:第一次问卷调查:在第一次问卷调查中,由于高

4、三学生即将离校,因此我们小组针对高一、高二全体同学进行了调查,我们总共发放了关于大连一中学生上下学交通情况调查调查表 1050 份,收回 1013 份,回收率为 96.48%,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四项:关于大连一中学生上下学交通情况调查问卷1、在上下学过程中你所选择的交通方式( )。A.公交车 B.自行车 C.步行 D.其它2、你从家到学校所需时间( )。A.10-20 分钟 B.20-40 分钟 C.40-60 分钟 D.1 小时以上3、上下学时间乘车情况( )。A.拥挤 B.塞车 C.车辆较少4、你所乘坐的公交车和上下车车站名称(包括换车在内)公交车线路 上下车车站名称 我们将收回的 1013

5、 份调查表进行分析统计如下:表(一) 学生交通方式统计表交通方式 人数(人) 百分比公交车 743 73.33%步行 242 23.89%自行车 7 0.71%其它 21 2.07%合计 1013 100%由上表可以看出,学生在上下学过程中主要以公交车和步行这两种方式为主。其中乘坐公交车的人数最多,达到 743 人,占到总人数 73.33%。由此可知乘坐公交车是目前学生上下学最为主要的交通方式,同时也是存在问题最多最突出的一项。我们小组决定把公交车作为下一步调查的重点。除此我们还发现骑自行车上下学的学生只有 7 人仅占总人数0.71%。为何学生不选择骑自行车这种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呢?我们小组就

6、此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调查采访。调查结果表明,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1、大连地形以丘陵为主,地面起伏比较大,不便于自行车的骑行。2、大连市内很多街道没有设定非机动车道,使得自行车骑行变得比较危险。3、自行车骑行受到天气影响较大,在雨、雪、大风天气中骑行不便而且很危险。4、市内机动车辆繁多,空气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和粉尘。在市内骑车损害身体健康,尤其是对呼吸道和肺部损害最大。在选择其它的 21 人中,有 14 人是由自家私车接送,另外 7 人则采用合包出租车的方式上下学。包出租车上下学虽然快捷舒适,但价钱过于昂贵,经过调查得知,一辆出租车按照每月 25 天,每天出车两次,每次 8 元计算,一个月

7、下来需要 400 元。而且行驶范围仅在 6 公里左右,如果家住更远一些价钱还要随路程而增长。所以说 4 个人合包一辆车的话每人每月车费,最低也得在 100 元以上,按目前中国城市人口人均消费水平来看,只有很少一部分家庭能承受得起这笔费用。这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表(二) 学生从家到学校所用时间统计表时 间 人 数 百分比10-20 分钟 261 人 25.77%20-40 分钟 486 人 47.98%40-60 分钟 237 人 23.39%1 小时以上 27 人 2.86%合计 1013 人 100%上表中,从家到学校所用时间在 10 -20 分钟之间的学生有 26 人,占

8、调查总人数的1/4。他们大多数为步行上下学或只需乘坐一至二站车即可到家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基本不存在交通不便的问题。所需时间在 20-40 分钟之间的学生有 486 人,几乎占到调查总人数的 1/2,这些学生大多数是家离学校较远,但乘坐一线车就可以到家。他们其中部分存在交通不便问题,而所需时间在 40-60 分钟之间的学生,家离学校很远或在乘车过程中需要换车。这些学生总体感觉交通不便,他们基本集中在绿波小区、锦绣小区、寺儿沟、台山村、黑石礁、南石道街-秀月街沿线、香炉礁-周水前沿线。这部分学生是我们小组研究的重点,剩下的 27 人家住很偏远,大都在泡崖子、椒房街,西山水库等几个地方。经过统计大约

9、有 60%以上的学生感到交通有不同程度的不便利,所以说学生上下学交通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表(三) 学生乘车情况(乘车人数为 743 人)乘车情况 人数 百分比拥挤 564 人 75.91%塞车 58 人 7.81%车辆较少 213 人 28.67%注:此项调查可以多选没有合计在乘车的 743 人中有 564 人提出乘车时存在拥挤问题,达到乘车总人数的 75.91%,可以得出乘车拥挤问题很严重,因此我们小组进行了重点地调查分析,原因有以下三点:1、学生早晨上学期间正处在上班高峰期,车上较为拥挤,而晚上放学时,虽然下班高峰期已过,但由于学校放学时间统一,在短时间内会形成较大的人流,导致某

10、些线路出现人员拥挤问题。2、某些线路的公交车由于路线过长等原因,使得车辆来往频率较低,以致于人流不能及时得到输送,导致乘车拥挤。3、某些路线的公交车线路较少,乘客只能选择有限的几路车乘坐,这也是造成乘车拥挤的重要的原因之一。由于公交车空间很小,再加上人员拥挤使得车上环境极差,这样不仅使乘客感到不舒适,而且对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天气寒冷的冬春季节,封闭的车厢内空气不流通,使得空气中有害微生物浓度增高,导致乘客很容易患上流感,肺炎等疾病。乘车拥挤还引发另一个问题,就是公交车超载。如果公交车乘载的乘客过多,会导致车的机动性能下降,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很容易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从而产生了交通隐患。

11、塞车情况主要存在于火车站附近,由于火车站正处在扩建过程中,部分街道被暂时封闭,使得来往车流不能得到及时疏散,导致塞车现象,其中主要影响 31 路、101 路、7 路等几个线路的公交车,使得乘坐这几线车的学生感到车少人多。表(四) 学生乘车线路统计表公交车线路 人数 公交车线路 人数 公交车线路 人数4 路 45 101 路 138 702 路 457 路 43 201 路 25 706 路 21411 路 8 405 路 17 707 路 2319 路 22 411 路 5 708 路 1124 路 18 407 路 18 709 路 2229 路 15 408 路 29 20 高中 931

12、路 46 602 路 44 611 路 10注:其中包括换车在内没有合计经过统计乘 706 路和 101 路上下学的学生最多,分别达到 214 人和 138 人,因此我们小组对这两线车进行重点调查。调查发现乘坐 101 路公交车的学生有 65%以上住在距学校三站以内的区域,在上下学乘车过程中基本不存在交通不便的问题。所以我们小组把调查重点全部转移到 706 路公交车沿线上,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统计,统计表明在乘坐 706路公交车的 214 名学生中,有 68 人家住白云山-南石道街沿线,另有 43 人在南石道街换乘 4 路公交车,这 43 人家住新起屯-老虎滩沿线。根据以上调查我们小组想到在这个

13、线路上开设校车,这样可以很好的解决一部分学生上下学时所遇的交通问题,由此我们小组对从白云山-老虎滩沿线所有公交车进行了全面统计如下:表(五) 白云山-老虎滩沿线各路公交车乘车人数统计表公交车线路 人数 公交车线路 人数706 路 68 702 路 31706-4 路 43 407 路 84 路 2 合计 152 人统计显示 152 人居住在白云山-老虎滩沿线,占到乘车总人数 20.46%,也就是说如果在此线路上开通校车,就可以解决将近 1/5 学生的上下学交通问题。由此我们小组在这条线路上设定了十一个主要站点并进行了人数统计:表(五)-2 各站点人数统计表站点 人数 站点 人数 站点 人数白云

14、山 19 新起屯 13 秀月街 6北石道街 21 八一路 23 小龙街 7南石道街 32 群英巷 9 老虎滩 6南石道街小学 5 桃源街 11 合计 152 人以上是第一次问卷调查的全过程,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和统计,我们小组确定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同时也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第二次问卷调查:第二次问卷调查是建立在第一次调查基础上的有针对性的调查,通过第一次的调查我们小组已决定在白云山-老虎滩沿线开设校车,由此我们对在其沿线居住的 152 名学生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共发放了关于校车具体问题的调查调查表 152 份,调查的主要内容有三项:关于校车具体问题的调查1、是否希望开设校车( )A

15、.希望 B.无所谓 C.不希望2、每个月可以接受的最高车费( )。A.50 元-60 元 B.60 元-70 元 C.70 元-80 元 D.80 元以上3、早晨几点从家中出发( )。A.5:40-5:50 B.5:50-6:00 C.6:00-6:10 D.6:10-6:20经过小组统计,在这 152 人中有 89 个人希望开设校车,占到了总人数的 58.55%,他们大部分是居住在新起屯-老虎滩沿线上下学过程中需要换车的学生,剩下的 63 人中还有 32 人表示无所谓。这部分学生大多是持观望态度,只要校车比较舒适并且能有效节省时间,不排除乘坐的可能性,而选择不同意的只有 31 人,仅占了总人

16、数的 20%。所以开设校车的方案基本上可行。表(六) 每月可以接受的最高车费统计表每月价钱 人数 百分比50-60 元 29 32.58%60 元-70 元 41 46.07%70 元-80 元 14 15.73%80 元以上 5 5.62%合计 89 100%由上表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每月最高可接受 50-70 元的车费这是我们进行下一步工作的重要依据。表(七) 早晨离家到车站的时间统计表时 间 人 数 百分比5:40-5:50 14 15.73%5:50-6:00 22 24.72%6:00-6:10 22 24.72%6:10-6:20 31 34.83%合计 89 100%在上表中学生早

17、晨上学离家时间,基本上是根据家距学校远近而决定的,此项统计是为了为以后制定校车时间表做依据的。到此为止,本次调查的问卷部分已经结束,通过对两次问卷调查的统计,我们小组已基本了解了学生上下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对如何开设校车和其它一些问题进行实地考察。2、实地考察部分我们小组就这车价及车源两个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采访。调查的具体内容及结果如下:在早晨上学过程中,需乘坐校车的学生分布在各个站点,要想使这些分散的学生能坐上同一班校车,那就需要制定一份准确无误的发车时间表,并使校车严格按照所制订的时间发车,所以说发车时间表是这次调查成败的关键。为了保证调查的准确性,我们小组对老虎滩-白云

18、山沿线的十一个站点进行了详细考察,考察的内容主要是公交车在每相邻两站点间行驶时间和每站停靠时间,我们小组把调查时间选在早晨 6:00-7:00 之间,这是因为此段时间正是学生上学时间,也就是发放校车的时间(考虑到在没有特殊情况下,每天相同时间段某一路段的道路状况基本相同),所以在这段时间做调查可以最大程度上的接近实际情况,使调查结果既有代表性又有普遍性。在调查过程中,我们组的 8 名组员共分成了四个小组,每个组由两名组员组成,其中包括一名调查员和一名记录员,这四个小组分别乘坐了自 6:00-6:15 由老虎滩终点站发出的 4 辆不同班次的 4 路公交车,并对其行驶和停靠时间进行了详细记录。调查

19、结果如下表表(八) 公交车行驶时间记录表站 点 组 1 组 2 组 3 组 46 时 6 时 5 分 6 时 10 分 6 时 15 分老虎滩(始时)2 分 16 秒 2 分 17 秒 2 分 14 秒 2 分 11 秒19 秒 21 秒 18 秒 17 秒小龙街1 分 28 秒 1 分 52 秒 1 分 47 秒 1 分 48 秒19 秒 17 秒 21 秒 18 秒秀月街2 分 21 秒 1 分 57 秒 2 分 05 秒 2 分 3 秒18 分 20 分 19 分 22 分桃源街2 分 14 秒 2 分 12 秒 2 分 17 秒 2 分 14 秒15 秒 17 秒 15 秒 16 秒群

20、英巷2 分 21 秒 2 分 14 秒 2 分 13 秒 2 分 15 秒21 秒 18 秒 17 秒 21 秒八一路1 分 53 秒 1 分 40 秒 1 分 45 秒 1 分 41 秒21 秒 19 秒 22 秒 20 秒新起屯2 分 15 秒 2 分 07 秒 2 分 10 秒 2 分 06 秒18 秒 21 秒 20 秒 19 秒南石道街小学1 分 55 秒 1 分 48 秒 1 分 48 秒 1 分 47 秒23 秒 21 秒 21 秒 20 秒南石道街2 分 23 秒 2 分 19 秒 2 分 20 秒 2 分 19 秒18 秒 17 秒 19 秒 20 秒北石道街2 分 13 秒

21、 2 分 06 秒 2 分 09 秒 2 分 11 秒白云山(末时) 6 时 24 分 11 秒 6 时 28 分 23 秒 6 时 33 分 40 秒 6 时 38 分 28 秒总计 23 分 41 秒 23 分 03 秒 23 分 40 秒 23 分 28 秒从上表可以看出从老虎滩乘 4 路公交车到白云山车站所需时间在 24 分钟左右。如除去每站停靠时间大约剩下 22 分钟,这样看来每两站之间车辆行驶时间在 2 分钟附近上下波动,而且波动幅度大多在 15 秒以内,所以我们小组经过研究决定,以校车在每两站间行驶时间2 分钟,每站停靠时间 1 分钟作为制订校车发车时间表的标准(其中 1 分钟的

22、停靠时间中,还包括了对校车行驶过程中所产生误差的调整时间)。按照此标准计算,校车从老虎滩行驶至白云山所用时间是 30 分钟,而从白云山至大连一中所用时间在 5-6 分钟之间,因此可以推算出在正常情况下校车全程行驶时间为 35 分钟。校车的行驶时间确定了,下一步的工作是要确定起始站的发车时间。学生早晨上学正常到校时间是 6 点 55 分,但考虑到部分学生有值日生工作或者有早晨到校自习的习惯。我们小组决定把校车到校时间定为 6 点 35 分,由此可知校车在起始站的发车时间为 6 点整。根据以上的调查分析,我们小组制订出了校车早班车的发车时间表:表(九) 校车发车时间表车站名 驶入时间 驶出时间 车

23、站名 驶入时间 驶出时间老虎滩 6:00 新起屯 6:17 6:18小龙街 6:02 6:03 南石道街小学 6:20 6:21秀月街 6:05 6:06 南石道街 6:23 6:24桃源街 6:08 6:09 北石道街 6:26 6:27群英巷 6:11 6:12 白云山 6:29 6:30八一路 6:14 6:15 大连一中 6:35 到此为止,我们小组已经制订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校车实施计划,下一步我们将对车源问题进行考察。 寻找校车车源:我们小组在寻找校车车源过程中,主要是考察车的两个方面一是车的价钱,另一个则是车的乘载量。车的价钱不用解释就是所使用汽车的月租价。而乘载量就不仅仅是考察车的

24、舒适程度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所租车的乘载量越大那就表明可乘载的学生越多,这可以有效减少人均乘车费用,使校车可以被更多的学生所接受。除此我们小组还考虑到我们所选择的校车路线和站点与 4 路公交车大体相同,区别只在于 4 路车的终点站在奥林匹广场,校车的终点在大连一中,而且大连一中就在其终点站附近,我们小组设想的是由 4路发一班一中学生上下学专车。这样做不仅使学生们在学校门口就可以用月票乘坐 4 路公交车回家。还可以省去庞大的租车费用。我们小组抱着此想法来到了 4 路的属的大连第一公共汽车公司进行采访:对大连第一汽车公司某负责人的采访(摘要)问:我们所制订的校车发车时间表是否准确可行?答:基本上

25、准确可行,尤其是能考虑到校车在行驶过程中会出现误差,并就此空出相应的调节时间,这一点很好。但有个别部分过于理想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会帮助你们进行修改。问:我们所提出的用学生月票乘坐专车的方案是否可行?答:这一点恐怕是不行的,因为为你们所开设的校车所使用的公交车不可能从日常的公交车中调派,也就是说我们要另外调用相应的车和司机。其次,校车只能乘载学生,而学生每月的月票钱很少,加在一起连校车的油费都填补不上,更不用说汽车的维护费和相应的司机工资了。问:那么按照每月 25 天,每天出车两次计算,一个月车费大约是多少?答:你们所选择的路线路程在 9.2 公里左右,每次出车的车费大约是 100 元,如

26、果按照每月 25 天,每天出车两次计算,一个月需要 5000 元。问:你们所发的公交车有多少个座位?最多可乘载多少人?答:不加司机应该是有 31 个座位,最多可乘 70 个人左右。经过调查采访我们发现校车的费用很昂贵,如果按一辆车 50 个人来计算,每人每月车费竟然达到 100 元,几乎与 4 个人合包出租车的费用相同,而且还不是每位学生都有座位,所以说租用大连第一公共汽车公司的车作为校车的方案是不可行的。由于第一次的采访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所以我们小组又来到大连公共汽车联营公司进行采访,采访的内容与第一次基本相同,但采访的结果却比第一次好了很多,经过商讨,最终我们把校车的月租费降到了 4

27、000 元,也就是说按照每辆车乘坐 50 人,每人每月车费是 80 元,虽然比第一次采访时所订的车费降低了很多,但相对于我们小组在表(六)中所统计的费用(50-70 元)来看,还是比较贵。后来我们又对大连公共电车公司和一些有租车中介业务的家政公司进行了咨询,结果都不理想,费用基本上是在每人每月 100 元左右。最后我们小组还是决定租用大连公共汽车联营公司的车,并以每辆车乘坐 50 人,每人每月 80 元,作为开设校车的标准。在本次调查的第二部分实地考察中,我们小组在寻找校车车源的问题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毕竟每人每月 80 元的车费还是较贵,而且校车的舒适程度也没有我们所预想得那么好。但由

28、于目前的实际条件所限,我们小组只能在最大限度上把费用降到最低,以适应学生的需求。3、结论实施部分在上一部分我们小组已经制定了校车发车时间表,并且找到车源,现在要具体设置校车。我们小组在此部分中的主要工作是制订大连一中学生上下学专车管理办法和发放学生乘车证件。为了保证学生在乘坐校车过程的有序性和安全性。我们小组针对校车发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制订出了大连一中学生上下学专车管理办法,以此来使校车变得更为规范。大连一中学生上下学专车管理办法一、关于乘车证件的管理办法1、对于乘坐校车上下学的学生,我们将发放相关的乘车证件,证件每月更换一次,如有丢失要及时补办。2、乘车证件一人一份,不可借

29、于他人使用,更不可随便进行涂改。3、上车时要主动出示证件,如果忘记携带要经过认证后方可乘车。二、关于乘车秩序的管理办法1、在乘坐校车的过程中不准在车上大声喧哗、打闹,保持校车内部的清洁。2、不准在乘车过程中吃零食或向车内乱扔杂物,保持校车内部的清洁。3、在上下车过程中要排队,不准抢座,更不准替别人占座。三、关于乘车安全的管理办法1、在乘车过程中要注意坐稳或握住扶手,防止由于急刹车而造成人员损伤。2、在乘车过程中,不可把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伸到车窗以外,防止被其它车辆刮伤。3、在乘坐校车的过程中要等车辆停稳后再上下车,以防止造成的人员损伤。以上是我们小组所制订的校车管理办法的具体内容。此项办法的实

30、施将有利于校车的开设。对我们小组的研究具有推动作用。除此我们还设计了学生的乘车证。我们将对乘坐校车的学生发放此证并且每个月更换一次。大连一中学生乘车证学生姓名: 照所属班级: 乘车月份: 片(三)结果与分析经过统计,报名的人数不够,使得我们原定的计划无法实施,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校车的费用问题。每人每月 80 元的车费对于一般家庭来说毕竟不是一笔小的开销。要想使学乘坐校车上下学的设想变为现实,最为根本的解决措施就是设法降低租车的费用,而我们小组已经用尽我们目前所掌握的所有信息和方法,却仍然找不到理想的车源所以我们现在所具有的能力学无法使校车计划成为现实。但这并不代表施行此计划的可能性一点也没有,

31、假设校方出面交涉的话,租车所用的费用一定还可以进一步降低。或者更好的方法则是学校出资购买校车,这样做不仅能解决校车的租车费用问题,还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学生每月的车费,除此以外,还可以借助于新闻媒体的帮助,比如说我们可以给报社写信,或者给新闻热线打电话,毕竟它们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影响力要远远超过我们这些中学生,我相信求助于媒体这种方式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我们受到时间和精力限制,不可能对以上的方法进行一一尝试。我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校方身上,但愿学校方面能够帮我们完成我们目前所不能完成的工作。三收获与体会在本次调查中我负责的是调查问卷部分,在对调查问卷先后 3 次的统计工作中,提高了我的逻辑思维

32、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王延冰在活动中我懂得了做事情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不能急于求成。我还认识到只有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才能克服种种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沙声海在本次研究性学习中,有很多方面是我以前从没有涉及过的,所以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困难。但在辛苦过后,我才深刻的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蔡文卿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我学会了怎样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我的思维能力。 贾永光在本次研究性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社会调查并不像学习书本上知识那样容易,它需要走进社会、深入生活、贴切实际。本次活动还提高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王经国在本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作为发起者和组织者,对自

33、己来说是一个挑战。通过这次活动我提高了组织能力,在结题报告的书写过程中提高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王政虽然我们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最后的结论实施过程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我认为我们小组所进行的研究是成功的。通过此次研究性学习,我们体会到只有把书本上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更深地理解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自我。四、指导教师点评学生从每天上学的实际生活中引发了对校车设置可能性研究的动机,这个课题的选择本身就是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发调查表、实地考察、社会调研能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互帮互助。学生在接触社会中,学会了交际,学会了与人相处。最终的结论正确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研究的整个过程,它使学生受益终生,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这也是研究性学习所带来的成功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